【熱門】冬至的作文彙編八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7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冬至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冬至的作文彙編八篇

冬至的作文 篇1

廈門的冬至,有濃濃的閩南味道。是糯米丸子的味道。

一年一度傳統佳節—冬至到了。冬至系二十四節氣之一。

樂府詩集有詩:“冬節食南稻,春日復北翔。”在鄉村按傳統習俗人人清潔房子四周,有的用竹竿橫掃天灰板上蜘蛛網雜物,讓街巷潔淨一新,乾乾淨淨過冬至。

冬至,農村人稱冬節,是潮汕民間一個較大的傳統節日。許多農民在做好糯米、粘米的就位後,紛紛上圩鎮購買魚蝦及糖類食物。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喜氣洋洋。有的精心下鍋蒸成菜頭果,有的用糯米制的冬節丸,有甜丸、豆沙丸和點綴有色彩的紅丸。這些用來祭拜祖先,表示對先祖的敬意。

根據我的記憶,家鄉這種習俗,源於何因何時?現無考證,但老者講,“食冬節丸”的習俗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鄉村人把冬節當成吉得的團圓日。

在廈門冬至,在我的腦海裡沒什麼大事小事的就是平凡的一天而矣就是中國的節氣日,閩南人要吃一些時補的食物糯米丸子。這種糯米丸子是媽媽親手做的,裡面有各種的餡,承載了媽媽對我們的各種愛,也是對團圓的一個很好的象徵。

在廈門冬至承載了深深的愛,深深的團圓之情。我喜歡廈門,喜歡在冬至的時候吃上媽媽包的糯米丸子。

冬至的作文 篇2

“叮叮噹噹”,廚房裡傳來的聲音打斷了我與周公的約會。我揉揉惺忪的睡眼朝廚房喊:“奶奶,一大早忙什麼呢?”

“今天冬至,我們在準備過冬至節,你快起床幫忙……”

我連忙起床,走進廚房,看到全家人正各司其職。媽媽正在做冬至團,爺爺忙著殺雞、煮肉,奶奶在擺放祭祖用品。我也加入忙碌的隊伍,和奶奶一起往桌上擺放祭祖供品。供品可豐富了,雞鴨魚肉,糕餅水果,酒水茶飯,樣樣齊全。看著奶奶一絲不苟擺放供品的樣子,我想起了每年冬至奶奶都說的老古話:“冬至大如年。”果然奶奶又開說了:“冬至大如年,這些個供品得仔細擺放才是。”經奶奶再三檢查沒有遺漏後,爺爺點上香燭,祭祖儀式開始了。全家人懷著虔誠的心從大到小依次祭拜祖先。

祭祖儀式結束後,奶奶開始準備豐盛的晚餐,她一邊準備,一邊又說起了她的老古話:“有的吃冬至夜,沒的吃凍一夜。”我問奶奶這啥意思?奶奶樂呵呵地說:“今天晚上我們要吃一頓豐盛的團圓飯。”不一會兒,奶奶就把晚飯準備好了。果然豐盛,滿滿一桌子菜,特別是那熱氣騰騰的老母雞,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奶奶給我盛了滿滿一碗雞湯,又夾了一個大雞腿說:“冬至要吃雞。”我連忙接一句:“冬至吃雞,大吉大利!”奶奶連聲說:“對對對!冬至吃個雞,來年好身體。”全家人哈哈大笑,奶奶的這些老古話真有意思。

我一邊吃一邊問媽媽:“冬至怎麼來的?”媽媽說:“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了冬至。古人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至南,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認為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媽媽知道的真多,但我更喜歡奶奶那些老古話。

我家的冬至就在奶奶的那些老古話裡,在隆重的祭祖儀式裡,在豐盛的團圓飯裡。

冬至的作文 篇3

這個星期的星期五我放學回到家,奶奶正在煮湯圓。我奇怪地問奶奶:“奶奶,為什麼今天要吃湯圓?”奶奶微笑地回答道:“因為今天是冬至呀。”

可是,什麼是冬至呢?為什麼冬至要吃湯圓呢?我趕緊上網查了一查,終於略知一二了。冬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很重要的節氣,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北方人們在冬至習慣吃水餃,而上海人的風俗就是吃湯圓。這就是北方和南方的差別。湯圓也稱“湯糰”,因為有“圓”又有“團”,表示著“圓滿和團圓”,祝福家家戶戶閤家團圓。

那麼冬至日還有什麼特點呢?奶奶又告訴我,冬至日的特點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也就是這一天會黑得比較早。每年的冬至是在公曆12月21日或12月22日,因為沒有固定的特定日,因此和“清明節”一樣被稱為“活節”。冬至後就進入“數九”了,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三九嚴寒”,冬至後的27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等到了“九九”,也就是冬至後的81天,這時冬天就已經全部過完,春天就要來臨了。

我心裡暗暗地在想:冬天終於來了,今年不知道能不能和小朋友們一起堆雪人?想著想著,奶奶大叫一聲:“吃湯圓嘍!”嘻嘻,溫暖的冬至啊!

冬至的作文 篇4

呀呀學語的小孩子,剛參加工作的大孩子,鬢角全白的老孩子,一提到冬至的餃子,誰不是嘴裡生出陣陣肉香來。光看它們那玲瓏的模樣、聞著那肉香,就已經垂涎三尺了,更何況大口大口的吃呢?

冬至是一年來最冷的一天。俗話說“冬至吃餃子,保耳朵。”東北人的家裡冬至這天必不可少吃頓餃子,於是我找來三個靠背椅,一字排開,我們祖孫開工了。

爺爺拿手好戲是揉麵、擀麵。他先將和好水的麵糰使勁揉搓,分割好擀成麵皮,那面皮厚薄適宜,閃現出白如凝脂的光芒。趁著醒面的功夫,他將韭菜洗淨切碎,再把豬肉切成整齊的長方條,進一步剁碎,直至變得非常細膩。接著在一個大碗裡放入醬油、料酒、雞精和食鹽,用筷子順時針攪拌。他告訴我一個竅門:只要聽到“嘩嘩”的聲音就代表這餡溼度剛剛好,包進餃子皮裡既不會流汁,又口感細膩爽口。很快這餃子餡就大功告成了,只等另一位主角上場。

奶奶包餃子真是一絕,只見她把餃子皮放在左手心,右手挑起一小塊餡,雙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合攏輕輕合力一捏,一個餃子就成型了,跟個元寶沒什麼兩樣,怎麼看怎麼漂亮。不一會兒,一個個皮薄餡大的餃子排好了隊,整齊劃一的在小桌上。我也來湊湊熱鬧,學著奶奶的樣兒包,可包出來的大的大,小的小的,餃子們還不聽話的吐著綠汁。我垂頭喪氣,氣鼓氣脹得跑出去玩了。

所有餃子包好了,開始煮餃子。我們把餃子放入沸水中,它們好似在游泳,浮上浮下,不一會兒就遊累了,就鼓起了小白肚,浮在水面上休息,用勺子撮一撮,真Q彈。撈出來,個個都飽滿勻稱,色澤鮮麗。

欣許是等得有些久了,我一看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就立即兩眼放光,狼吞虎嚥起來。還沒嚐出個味來,四五個就已下了肚,真是“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突然什麼東西咯住了我的牙,原來是一枚硬幣。爺爺奶奶看到了,開心地誇我有福氣,大家笑聲不斷,其樂融融。

要回自己家了,奶奶腿腳不便,爺爺送爸爸、媽媽還有我到樓下。雪片如柳絮般隨風輕飛,屋子頂、馬路上都是白皚皚的積雪。爸爸為我裹緊了衣服,爺爺照例又給爸爸一個大大的擁抱,這次他的鼻頭有點發紅,眼中隱約有著淚花。我知道他又是捨不得我們離開,我說:“爺爺,我們會常回來看您和奶奶的。”爺爺舒展開滿是褶子的臉,連忙應諾到:“好!”

低頭看,雪地裡是祖孫三代大大小小的腳印;抬頭望,是奶奶在窗前揮舞的雙手。一碗冬至的餃子裡也許包的是愛的餡。

冬至的作文 篇5

杜甫《小至》有言,“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說的便是冬至了。次日之後,白晝漸長、積雪覆蓋的疆域漸遠。山腳下結冰的湖面、板結的泥土、城市玻璃幕牆裡騰起的霧氣無一不在提醒人們:靜謐的初冬時光已如約而至。

冬至節氣源於周秦,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周秦時代,以冬至為歲首,算作新年。《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漸強,意味著下一個迴圈即將開始,是大吉之日。從這個意義上講,最初人們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年的到來。漢朝時期又稱“冬節”,這天人們祭祀天神人鬼,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唐宋時,冬至和歲首並重,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冬至前後的落雪是古城不可多得的美景。擇放晴的冬日,隨車行進在路間,遠處巍峨的秦嶺被陽光照亮,山脈下被積雪覆蓋的麥田閃著晶瑩的光。融化的雪水流進瓦礫間,墜落在古剎的鐘鼎上,滴滴答答地敲打著前朝的軼事,順著屋簷、窗櫺看去,到處瀰漫著長安的模樣。又或是從信遠樓開始漫步,深吸一口溼冷的空氣,將秋日的憤懣與煩躁印在雪地間。那些長在竹園餐廳外的竹子同深秋的飛黃、初夏的嫩綠一道,靜靜掩蓋於這大地間,保守著一個關於春日的祕密。走不多時,回頭望去,大地間乾乾淨淨、白茫茫一片。當然,倒也不是全部的素白蕭瑟,那些偶爾掠過的灰雀兒,低矮的冬青,衣著鮮豔的少男少女都平添了些許的活潑。

“冬至到,吃水餃。”小時候,冬至吃餃子是族裡戶面的大事,加上餃子本身複雜的製作工藝更道出了年幼時代對冬季最大的滿足。和麵,隱含著中國傳統文化陰陽兩級的意蘊。麵粉和麵盆相互碰撞,並隨著水、蛋清的流入慢慢變得粘稠,趨於膠著,顯得彈性十足且兼具美感。選鮮嫩的韭菜和豬前腿肉作為餡料,加些許薑末和蔥末,在案板上剁好、竄成團。誘人的餡兒配上薄皮,用力篡緊後丟入鍋中。管不得熱燙,蘸著酸辣的醬料,一口咬下去,流進嘴裡的餡兒裹著一年頭的酸甜苦辣。

“少小離家老大回”已經成為現代人無法迴避的事情。奔波於異鄉異地,咬一口餃子,家鄉那蜿蜒的小徑、雞鳴犬吠的屋舍、甚至於攀爬在桑樹上的天牛,此時都隨著濃郁的湯汁清晰地浮現在眼前。冬日的肅穆由此變得溫情,而對來年春日的期盼也越來越濃了。

冬至的作文 篇6

不知不覺,大如年的冬至邁著穩健的步伐,深情款款地向我們走來。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冬至這天,日子短暫,太陽匆匆出來,又匆匆離去,夜晚悠長。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古人一直是把冬至當作另一個新年來過,更是留下雋永的詩篇。宋代詩人陸游在《辛酉冬至》中吟道:“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可以看出,那時冬至之際有多少人在祈望添福增壽啊!杜甫的《小至》中也有云:“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在作者的筆下,冬至是孕育新春的開始,它讓人們休養生息,孕育精力,時刻準備著去奏響新一年的激昂樂章,充滿著濃濃的生活情趣。

冬至後,氣候進入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進九”。民間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我國民諺就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的說法。

記得小時候,到冬至那天,母親總會包核桃餃子給我們吃,老家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和“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母親說,只有吃冬至的餃子,耳朵才不會凍傷。記憶中,母親將搗碎的核桃和著白菜,再加上大蔥、蒜苗的點綴,放上各種美味調料,那香噴噴的餃子餡就大功告成。低眉之間,冒著騰騰熱氣的餃子就在眼前。屋子裡的爐火正好,一座土炕也像烙餅似的燙人。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餃子,說著笑著,感受著這滴水成冰的日子裡最溫馨的幸福。

冬至是季節的一個片段,季節是人生的一個畫面。冬至到,他鄉的遊子,背上行囊回家,在寒冷的日子裡,和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拉家常,給父母親斟上一杯老酒。這種冬日裡的溫暖,足以讓我們珍藏一輩子。

冬至的作文 篇7

在特別的一天,清醒。懂得珍惜。——題記

外面的樹都已經凋零,只裸露著一根根的枯枝,沒有一點生機,天空下著牛毛細雨。天氣已經漸漸冷了,人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襖……

忽然間想起了很久沒和外公說說話,於是就吵著要媽媽帶我去找外公。

今天也是冬至,湯圓是冬至的象徵,這是眾人皆知的。一到外公家外婆就急忙端出來一碗湯圓讓我吃。那湯圓在今天嚐起來特別的甜。外公看著那湯圓哀嘆道:“哎。又多了一歲,都七十老幾了。”

外公生病了,說是背怎麼了。我是剛剛才知道的。看著外公走路還得一手叉在腰上然後在慢慢的挪著那重如千斤的雙腳。我真不敢相信兩年時間的力量竟是這般的無窮大。竟然將當七年級位健壯的外公變成了現在這般的弱不經風。我止住了腳步仔細端詳著外公,他滿臉是歲月爬過的痕跡,見證了他的滄桑,外公總是跟我們說他過去的生活是如何的苦,然後再告訴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認真讀書

外公的臉越來越瘦了,兩鬢都被白髮佔據……看著看著,晶瑩的淚珠在眼眶裡打著轉,經過凸透鏡的原理不禁又把外公臉上的瑕疵又放大了好幾倍。外公見狀用他那慈祥的語調問:“敏兒,怎麼哭了?我此時心湖波瀾起伏,只是一味的搖頭:“沒事兒,沒事兒,外公您也吃湯圓吧……”

看外公站著的樣子好難受,我連忙攙扶著他到床上躺著,然後坐在旁邊和他聊天,和他一起話家常,嘮叨著……其實這時我心不在焉,外公問我二胡學得怎麼樣了,我裝著很得意的樣子說:“拉得比你好了,過幾天我拉《化蝶》給你聽……”外公越聊越起勁,似乎很高興就唱起了薌劇。

窗外的雨依然不停的下著,如霧般輕煙繚繞朦朦朧朧,一切都籠罩在煙雨中,把我眼裡的世界變得模模糊糊的。

一直唱著,唱著……我此時想起了已經逝去的爺爺……一想到爺爺心中就存有一絲的遺憾——一定要懂得珍惜現在擁有的……

外公的聲音如太陽,又照亮了我那顆背歲月打敗的心;如雨露,滋潤了我那顆久逢乾旱的心……作文

冬至的作文 篇8

今天是冬至的前一天,大家期盼已久的冬至包餃子活動如期舉行,同學們一個個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但我的想法卻鶴立雞群——我更在意文化知識與天文知識的解說。

楊老師給我們講到;“相傳,在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在返鄉路上見許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被凍爛了,於是親自調製了‘祛寒矯耳湯’他把羊肉,辣椒等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煮熟,然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切碎,用麵皮包成餃子狀的‘嬌耳’下過煮熟後分給病人食用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半個月過後,凍傷的耳朵全都好了。為了紀念這位‘醫聖’張仲景,人們每年冬至無論如何都要吃一頓餃子”

冬至的來歷呢?冬至的來歷還和天文有關。

郭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起來:“冬至是24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人們發現的一個節氣。由於地球的斜軸,咱們看到的太陽的軌道是不一樣的,夏至的時候,地球是最向東傾斜的,所以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相反,冬至這天地球是最向西傾斜的,正好是一年中白晝時間最短的一天。”古人居然在幾千年前就通過簡陋的儀器測算出來。原來一個小小的節慶蘊含這這麼多知識啊!

接下來,同學們終於如願以償滿心歡喜的去包餃子了。

活動室裡,同學們看著五顏六色的餃子皮,馬不停蹄的包了起來。

一個同學舀好了餡,從中間一點一點的向兩邊捏去,捏到最邊上,然後使勁一捏,將食指放在中間,把兩個角拉到一起,用是指與大拇指壓緊,在把餃子從手指上取下來,一個小銅錢餃子就好了。

我也有我自己的方法:我先舀好餡,把餃子皮對摺,然後把中間捏住,再把另外兩邊向內折,接著把折上來的兩邊的褶皺捏緊,再檢查一下有沒有開口的地方,一個“骨頭”餃子就做好了。大家都在認真的包著,桌子上擺滿了每個人的作品,有正方形的餃子,有三角形的餃子,有半圓形的餃子,有……

餃子出鍋了,大家“走街串巷”的到處品嚐。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畢竟,這是大家辛勤勞動的成果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