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冬至時節有什麼寓意

來源:果殼範文吧 9.77K

24節氣冬至時節有什麼寓意1

冬至就是二十四個節氣的其中一個,因為冬至並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冬至一般在公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在冬至這一天,對於位於北半球的我們,這時太陽剛好直射在南迴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使得我們處於冬季的季節,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迴歸線轉移,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所以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又慢慢的回升。 古代人民呢也會根據冬至這天的天氣情況來預估接下來的天氣好壞。

24節氣冬至時節有什麼寓意

24節氣冬至時節有什麼寓意2

冬至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都將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和“數九寒天”了。所謂“數九”,是指從冬至當天算起,九天為一個單位,謂之“九”,過了九個“九”,剛好八十一天,即為“出九”或“完九”。從“一九”數到“九九”,冬寒就變成春暖了。

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九,在數字裡是最大的陽數,不斷地數著一九、二九等,意味著冬日的陰氣逐漸消減,陽氣逐漸回升,累至九次便到頭了。

從氣象的角度說,大致每九天就會出現一股寒潮,而且往往發生在前一個九最後一兩天;從心理方面談,“九”與“久”諧音,意為冬天漫長,盼望春天早點降臨。

24節氣冬至時節有什麼寓意3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特別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的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好友。舊時的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還有很多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後天氣就會進入最冷的時期,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到現在為止民間還會有冬至進補的習俗。

在我國臺灣到今天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來祭祖,以示年輕人不要忘記老祖宗。

同姓同宗的'人在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她們的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一起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在臺灣一直世世代代相傳下來,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