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冬至的作文600字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9W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1

一年中有非常多個節日。比如:春節,我們可以燃放鞭炮,中秋節,和家人團聚,清明節,給先人掃墓,親戚朋友結伴踏青… …, 而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

精選冬至的作文600字3篇

俗話說得好,“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這是北方人們的一句諺語。

“嘭嘭嘭……”,我在一陣清脆的菜刀在案板上剁餡兒的聲音中醒來。我睡眼惺忪地從床上爬起來,“媽,你在做什麼好吃的?” “剁餡兒。今天是冬至日,我們要包餃子。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再也不用害怕寒冬凍傷耳朵嘍!” “啊?冬至?”, 我瞥了瞥牆上的日曆,果然今天是冬至日。真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啊!想到這裡,我趕緊叫弟弟起床,一起洗臉、刷牙。

我和弟弟洗漱完畢,也迫不及待地圍到面板前面,試圖幫媽媽包餃子,弟弟幫忙把媽媽包好的餃子擺放地整整齊齊,我則學著媽媽的樣子和手勢,包了一個大腹便便的胖餃子。“媽,為什麼冬至這天要吃餃子呢?” 我問道。媽媽告訴我,吃餃子是北方的習俗。從前有一個醫生,他看到冬天最冷的時候,許多衣不蔽體的窮人,耳朵都凍爛了,他想到一個辦法幫助這些可憐的人們,於是教大家把新鮮的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的藥材放到鍋裡煮,然後撈出來剁碎,一起吃掉。很多人吃掉這種湯藥後,耳朵就治癒了。這種做法最初叫做“驅寒矯耳湯”,後來逐漸演化為今天的餃子。

聽著媽媽給我們講的美麗又動人的歷史故事,弟弟和我包餃子的時候更開心了。我看弟弟在專心致志地包一個小餃子,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抓了一把麵粉朝弟弟臉上抹去,弟弟瞬間變成了小花臉。“哈哈哈!” 我倆爽朗地笑了。笑聲驚動了媽媽,她看看我,又看看弟弟,也捧腹大笑。弟弟趕緊把臉上抹乾淨。我包了個大大的餃子,叫“關羽”,高大威猛,弟弟包了個小的,我叫它“西施”,小巧玲瓏。我們包的餃子可以相互媲美了。

餃子煮熟了,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子旁,一邊說說笑笑,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美味的餃子,暖暖的記憶力留下美麗的痕跡。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2

冬至,一年最冷的季節。

今年冬至,我一人在家。姥姥身體不適,媽媽留在她身邊照顧。爸爸在外地上班,特意叮囑我晚上記得給祖宗燒紙。

很久沒做過祭掃祖先的事情了,只記得兒時太太拿著一支紅色小花鼓,在我面前搖晃著逗我。晃晃悠悠,如今,我已17歲了。

吃過晚飯我便出了門,天早早的黑了,刺骨的風颳在臉上麻麻的,吹散了道路兩旁粘在枝上掙扎不肯離去的樹葉。頭頂的月亮模糊不清,不似平日裡那般鋥亮,泛著黃,為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又添了一絲深沉。

聽爸爸說,買祭祀品要去人少僻靜的小店。我獨自走在小道上,兩隻放在口袋裡的手緊緊地攥著兜布,滲出了細細的汗。冬至的夜顯得格外的黑,店鋪基本上都早早的關了門。走了很久,一道暖黃色的光映入眼簾,一家破舊的菜市場中門前整齊有序的擺列著各種祭祀品。

我長吁一口氣,終於到了。

賣家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很貼心的為我準備了紅色的袋子,並介紹羅列著的金銀財寶,750字作文《關於冬至的作文800字750字》。這裡是金光閃閃,最受歡迎的金元寶,那裡是財源廣進,意義深遠的長銀條。她細心告訴我祭祀的步驟——先把名字寫在紅袋子上,再在周圍散一點紙錢,最後就著燃著的火星把紅袋子從底部燒起。這樣紙錢燒了,別人家不會搶。

我在心底記下步驟,謝過她便離開了。一路上,陸陸續續有人開始燒紙,嘴裡唸唸有詞。三五成群,也有一個人。人們佇立著,安靜的看著火苗,嘴裡唸唸有詞,時不時用小棍將即將暗淡下去的火苗撥地更旺。那明亮的火焰伴隨著嫋嫋青煙既有淡淡的傷感,也是對已故先人一種深深的緬懷。

我按照心裡記下的步驟將祭祀做完,又把灰燼整理在一起。並在心裡祈願——家人健康平安。我想太太能夠聽到我的聲音,我也會為了整個家族的興旺而更加奮發努力。

到家了,身體漸漸暖了起來。我將買好的餃子放進鍋裡,嫩白堅硬的它們撲通撲通的一個個跳進鍋裡,發出清脆的聲音。不一會兒,噴香的餃子就出鍋了。湯水白白的,餃子餡兒的油零星地浮在湯麵上,一大口喝下去,心裡滿滿的。

冬至,是一年最冷的時候。死者已矣,活著,要懂得珍惜。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3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天子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怙恃尊長祭拜,如今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祝。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領袖,十分橫暴。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停頓戰亂,能過上太通常子。因最後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何有這種食俗呢?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北風砭骨。他瞥見南陽白河兩岸的同鄉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十分難過,就叫其門生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安排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救濟給百姓吃。服食後,同鄉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厥後,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構成“捏凍耳朵”此種風俗。以先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麵餃”,人們還紛繁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每年夏曆冬至這天,豈論貧富,餃子是必不行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風俗,是因懷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著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