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家鄉的作文三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3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家鄉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家鄉的作文三篇

春節家鄉的作文 篇1

我最喜歡過寒假,因為整個寒假裡充滿了節日的氣氛,年味特別濃。年前忙過年,年後忙拜年。我發現這濃濃的年味主要還是我們小孩渲染的。我們吆三喝四,成群結隊,一起放鞭炮、玩遊戲,夜晚打燈籠周遊四方。這年味啊,真正屬於我們童年!

春節期間的風俗習慣主要表現在三個重要節日。家鄉的人們尤其重視小年、除夕和正月十五這三日。這三日可真熱鬧!

小年那天,每家每戶都會請祖,也叫“接祖宗”。“接祖宗”是以堂軒為活動場所。如果是大屋,每家每戶會抓鬮輪流值年。輪到哪一家值年,這一年的臘月二十四日就由這一家擺香火接祖宗。傍晚時分,人們會將所有地方的燈全部開啟。還會準備一條魚、一塊生肉、一隻雞和一碗米飯放在托盤上,由當家的端出去,並從家中拿出幾刀香紙燒,燃幾把香,放一掛鞭炮,磕三個頭。有祠堂的家族,祠堂內供有祖先排位,需再次敬香、燒紙、放鞭炮、磕頭。請祖完畢,回到家中,晚餐才正式開始。既然有請祖,就有送祖,“送祖”一般是在正月十五的晚上(也有在正月初七晚上的),人們會拿著供品去逝者的墳前祭奠。

大年那天是人們一年中最繁忙的一天,但也是最快樂的一天。那天大人們要置辦年貨,小孩子們則忙著去買玩具和煙花。太陽下山之前,人們會貼春聯,聽爺爺說:“春聯蘊含日子紅紅火火之意,除此之外,還能渲染節日的喜慶。”貼完春聯,人們會買幾枝假花和幾盞燈送到列祖列宗的墳前,有時還會燒幾刀香紙,燃一把香,放一掛鞭炮,以此表示人們對那些已經逝去的先人的尊重。

元宵節那天,人們會用糯米粉、靈芝粉做圓子。將粉和好後,分成一塊一塊的`小團,趁它未乾裂,立馬將它搓成圓的。可以用香油、蔥、醬油、魚或肉等作料炸著吃,也可以用紅糖當佐料炒著吃。吃圓子時,一定要趁熱吃,涼了會影響口感。

聽老人說,以前的元宵節特別熱鬧。熱鬧的原因就是鬧花燈。從正月初幾就開始“戲燈”,一直到元宵節晚上才燃燈。有一首宋詞這樣寫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晝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青衫袖!”寥寥幾句,給人多少美的遐思!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元宵節的那種味道造就消失殆盡了。現在家家戶戶有電視機,電視節目可謂是百花齊放、賞心悅目。手機、電腦把人們帶進虛擬的網路世界。一部小小的手機,內部的虛擬世界廣闊無垠,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裡,要什麼有什麼;還有浩若繁星的網路遊戲,更是吸引著年青一代。我一個國小生都能感受到年味正在一代一代逐漸變淡。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世界上所有的風俗習慣都是老祖宗留下的,世界上所有的風俗習慣都有著它自己的文化故事,世界上所有的風俗習慣都有著獨特魅力。

春節家鄉的作文 篇2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歡快、最隆重的節日。春節又叫過年,含有辭舊迎新的寓意。我的家鄉在周至,我們家鄉春節的習俗很多,下面我就為你一一介紹吧。

春節前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也叫“對聯”,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更加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都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現在的春聯是在紅色的紙上,用毛筆蘸墨,書寫一些象徵吉祥、祝福的話語,寄託人們美好的心願。

除夕夜,我們每家每戶都要“燃爆竹”。當午夜鐘聲響起的時候,就會響起雷鳴般的爆竹聲,為什麼要燃放爆竹呢?這兒有一個傳說:相傳每到過年時節,年三十的晚上,出來一頭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來吃人、吃牲畜,人們就想了一個辦法,把竹子截成一個小筒一個小筒的樣子,把桶裡裝上火藥,把它們放在“夕”出沒的地方,當“夕”出來的時候,點燃火藥,立刻發出震天的巨響,“夕”聽到這聲音,嚇得撒腿就跑,人們就平安了。所以就把這種發出巨響的東西叫做“爆竹”。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習俗就是“守歲”。聽媽媽說,守歲既有對過去一年的留戀,又有對來臨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傍晚開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古人有作詩等風俗,而我們現在更增加了豐富的內容,除夕之夜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成了大多數人盼望的事情,連小孩子都非常喜歡。

家鄉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每一個習俗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它是一筆可貴的財富呢!

春節家鄉的作文 篇3

在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古老的傳統節日,其中最重要的是春節。每年的農曆正月七年級就是春節。

春節,又叫過年,實際上從大年三十就開始了。每到這一天,人們首先要家裡家外進行大掃除,目的是把一年的灰塵和晦氣都掃掉。然後,家家戶戶都要在門框上貼上紅色的春聯,還要在大門上貼上門神或“福”字,而且“福”字還要倒著貼,路人經過的時候唸到“福倒了”,意思就是“福到了”。晚上,從四面八方急匆匆趕回家的親人都團聚在一起,吃著豐盛的年夜飯,欣賞著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一家人其樂融融,等待著新年的鐘聲敲響。

十二點整的時候,春節聯歡晚會到了高潮時刻,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我們又長大了一歲。人們不約而同地到戶外放起了鞭炮、打起了煙花,“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震耳欲聾,五光十色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

大年七年級早上一起床,大人小孩都會換上一身新衣服,有的還要穿上新鞋子、戴上新帽子。接著,小孩子們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們會拿出“壓歲錢”給他(她),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吃完香噴噴的餃子後,一家人簇擁著來到街上看社火。有舞龍、舞獅子的,有踩高蹺、劃旱船的,還有大頭娃娃和打腰鼓的。當一條條長龍從街上經過時,大人們就拉著小孩子從長龍身下鑽過,聽說鑽了龍一年都會平安吉祥。從大年八年級開始一直到初七,人們提著禮物走親串友,給親戚朋友們拜年,送去了美好的祝福。

家鄉的春節就是這樣過的。每年,我們小孩子都盼著過春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