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重慶的《春節》作文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9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慶的《春節》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重慶的《春節》作文3篇

重慶的《春節》作文 篇1

每年的春節,我都要跟隨著爸爸媽媽回老家——重慶過春節,那裡的春節和濟南截然不同。

除夕早晨,天矇矇亮,各家各戶便開始燒香,在門的側面貼個紅兜,以表示一年全家都會平平安安。吃過早飯,孩童們便跟在大人後面幫著掛燈籠,貼春聯,那裡用的膠也很特別,不是用雙面膠,也不是用膠帶,而是用——漿糊。先是掛燈籠,把大紅燈籠掛在門的上方。俗稱“高照”,意為“福星高照”的'意思。然後,再貼上春聯。

孩童們跟隨大人幹完活後,大人是要給孩童買鞭炮的。無論男孩女孩兒,都喜歡放鞭炮。上街隨便找一戶商家,都有賣新年用品的。那裡鞭炮賣得很快;禮花、掛炮、雷子、插炮都很受歡迎,尤其是禮花,往往都是大人買,到除夕晚上放。那裡糖果也很多,過年了,大人會給小孩買很多糖;什麼水晶糖。水果糖、棒棒糖,樣樣俱全,種類繁多。下午,是孩童放鞭炮的時候,年齡較小的孩子放插炮,則年齡較大的放“雷子”通常,放雷子時都在小樹林裡放“咚,當”聲音特別大,五里之內都聽的格外清楚。

晚上是最熱鬧非凡的了。晚上,大夥吃著雞、鴨、魚、肉,一邊說話。孩童們早就心不在焉了,盼著吃完飯趕緊放禮花、放鞭炮。天色越來越黑,家家點著燈籠,鍋中放上兩個饅頭,以求全年都有飯吃;還有,不管你家裡有幾盞燈,只要是燈,就全都開啟,村裡燈火通明,沒有一家不開燈的。“咚、咚、咚”仰頭望去,滿天的禮花,各式各樣,形態各一。月亮和星星也不見了蹤影,我才是看著大夥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放鞭炮呢吧!晚上八點鐘,家家準時收看中央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年輕人便包餃子、做排骨,羊湯,準備明天早上的團圓飯。

兩三點,大夥就起床了,掛炮齊鳴,在老家,我都把鞭炮聲當做鬧鐘,鞭炮只要一響起,你就別想再睡下去了“噼裡啪啦”起床後第一件是就是“磕頭”磕完頭後,老一輩的便給孩子們壓歲錢。全村同族男人到家祠常拜祖先,以表懷念,並請祖先在天之靈保佑家族人丁興旺,來年如意平安。4點多種,堂屋便成了人最多的地方,因為輩小得要給輩大的磕頭,以表尊重,也祝老人長命百歲。5點多種,全家團圓,吃團圓飯,團圓飯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雞蛋;吃雞蛋寓意學生們成績更上一層樓,打人麼吃雞蛋表示全年都要團團圓圓。

從九年級開始往後,親朋好友互相串門,走親訪友,老同學聚會。

過了正月十五,大夥該上班的上班,該學習的學習,又過了一年,又有了一年的收穫呢。

重慶的《春節》作文 篇2

重慶是一座火辣辣的城市,有著火辣辣的天氣,有著火辣辣的人民,就連過新年,也是火辣辣的呢!

過年前幾天,大街小巷到處張燈結綵,燈火通明,把重慶打扮得如同天上的街市。霓虹燈閃爍著,就像那天上的繁星,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晝一般。濱江路上掛滿了彩燈,彷彿一條長龍在江邊穿梭。除夕那天一大早,家家都貼上了對聯和窗花,門上還倒貼著一個“福”字,意味著“福到了”。傍晚,長輩們像變魔術般變出雞鴨魚肉,利落地做起年夜飯來。不一會兒,一桌豐盛的菜餚就呈現在我們面前。

今天,是一年一次的,而且很隆重的——新年。

新年的習俗有很多,如貼春聯,吃團圓飯,放煙花炮竹,剪剪紙,掛燈籠……今天我們就把春聯給貼上了。這個習俗還得從古時侯說起,據說,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喜歡來在農曆正月七年級的`一天來欺負老百姓們,所以大家就想出了這個辦法,用紅色的東西來嚇唬“年”!!

年夜飯吃得越久,這一年的運氣和福氣都會更好。飯桌上,我們頻頻舉杯,對長輩送上最衷心的祝願。他們還要行酒令、猜拳,那豪爽的聲音,幾乎要把窗玻璃震碎。吃完年夜飯,我們便開啟電視機,吃著花生、瓜子,看起新年聯歡晚會來。大人們往往會端來牌桌,邊打麻將邊看電視。我們幾個小孩兒,便趁著這個時候下樓買菸花燃放。看著一發發禮花升上天空,又如仙女散花般墜落下來,真是漂亮極了。

我們去給大人拜年,大人們也會把一張張紅色的百元大鈔塞給我們。別小看壓歲錢,還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祝福和一片心意,希望小孩能健康成長

正月十五之後,這種熱鬧場面也就結束了,火辣辣的新年也就此銷聲匿跡了......

重慶的《春節》作文 篇3

按照重慶的老規矩,春節在臘月末尾才開始。天氣添了幾分寒冷,也添了幾分熱鬧。一年到頭了,大家也並不計較什麼雜七雜八的,反而更加熱情地準備著迎春過年。儘管,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臘月十二那天,家家都陸陸續續準備起了年夜菜。年夜飯是在一家人團聚時吃的一頓飯,不管是外出打工的,還是工作忙得不可開交的,都要及時趕回家裡。

這頓飯仔細一琢磨,反倒也是人與人情感的傳遞——飯菜花樣很多,但始終是那幾樣熟悉的材料——各類米,黃瓜、白菜、豬蹄、玉米、土豆……這不是年夜飯,而是農民對收成自傲的,得意的表現,也是家人之間濃濃的親情。

十二這天還要包紅包。把兩百元大鈔塞進紅包裡,封好,藏起來,大年七年級時再拿給孩於們。到了年末,人人都歡天喜地,老人們再把年前包好的紅包變戲法似的拿出來給孩子們,大家都樂開了花。在重慶,春節當天,必需給“壓歲錢”。

臘月十二開始,鋪子都加快換上了年貨,把店裡打扮的煥然一新,掛上紅燈籠,貼上窗花、福字,一片紅紅火火,永珍更新的樣子。老街也多了不少擺攤子的——賣糖人兒的、賣果餞的、賣泥人兒的、賣麻花兒的、賣江米糖的等等。孩子們都喜得快要發瘋了,這些都讓他們笑得更歡。

巷子裡,來來往往的貨郎挑著擔子,吆喝聲,叫賣聲比平時更多,更響亮,包括那些僅在這幾天出沒的,例如賣年畫的、賣米糕、賣紅點饅頭的等等。

大人們也沒閒著,他們必需加緊準備好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至初八的飯菜,為的是迎接客人。也還要忙著挑衣服,挑鞋子,以表現出煥然一新,“新年新氣象”的樣子。

孩子們也興高采烈地要來零花錢,奔上街。第一件事兒就是買玩意兒。插在架子上的麵塑,站在櫃上的泥人,會發光的瓷豬,樣樣都被染得五光十色,紅、黃、藍、綠、紫,糊糊塗塗地混在一起抹上,也不知道好看否。反正,至少孩子們眼裡,這些新奇且花花綠綠的小兒,是美的。第二件事就是買吃的了,這個花樣可就多了——白生生,軟糯的餈粑裹上一層厚厚的砂糖,甚是甜;中間空心,外邊是各種奇怪姿態的糖人,也吃起來甜甜的,但想一會兒就舔完,那可得費些神。鹹黃瓜、糖葫蘆、餅乾…這也是不二之選。第三件事,恐怕才是拉著父母跑去遊樂園了。

鍋碗的“哐哐咣咣”聲,人們的“哇”“新年好”聲不絕。一不留神,除夕就到了。

家家戶戶取出陳放已久的對聯和福宇,貼好。老一輩在鍋中煮著豬蹄,小孩子們像猴兒似的這裡抓一把瓜子,那裡一把糖果,但大人們也不多說什麼,都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中呢!況且,一年都到頭了,還計較什麼呢?而且這一夜大家夥兒都不睡覺,小孩子們也沒什麼睡意,都要“守歲”。鞭炮聲更是提起精神!

七年級就風光多了:孩於們絲毫沒有因為熬了夜而減少了辭舊迎新的喜悅,這天,全家人都一齊出動,姨娘家,表姑家,舅父家,每一個都要去。提著大紅包裝的禮物,揣著幾個紅包,就這樣跨進了親戚家。人們也毫不拘束,互相推搡著,並揪著紅包一個勁兒的往對方口袋裡塞,另外一個人又不好意思,說著說著也掏出兩百元往對方手裡放,對方見他不收,便又推辭起來他要給錢。實再不行,便一扭身笑眯眯地把紅包和一把糖捧給一旁的小朋友。另外一個人一看,也乘機把錢塞進那人的手裡。

大家都忙著彼此賀年,這樣的事時常發生。孩子們也特別熱心去看大人們互相推搡,雖然不知道在幹什麼,但是樂一樂,是有必要的。

所有的鋪戶都拉下了鐵簾門,擊鼓跳舞唱歌的紅衣大媽倒是活躍起來,把鼓包上一層大紅花布,跟著節奏左扭扭,又扭扭,有模有樣的,手畫著圈圈,重重地打著鼓,臉上洋溢著笑。一曲終,一曲又來,大媽們的'腳步似乎沒有停歇。她們似乎並不求什麼,只是單純的為了開心。

八年級、九年級,一部分鋪戶開了門,但大部分仍緊閉著。人們仍忙於互相拜年,但不再全家出動了,閒著的人便上街東逛逛西逛逛,孩於們也很熱心去玩。在一片藍天,抹抹淡雲,終日明亮的紅花燈下,仍不失熱鬧。初四開始,掛花燈的就多了。北街還開了一個燈會,處處張燈結綵,絢爛奪目。有些染成紅色、黃色……等純色,有些圖繪各式好看的大字;有的都是由木頭雕刻成的,有的清一色紗燈,也有的把各類燈都掛上了,看起來更加火熾明亮。

孩子們買回各式花炮,“甩炮”“滿地紅”,跑到自家的壩子裡,用火點著,一扔,“嘭!”孩子們出了滿意的笑容。後來,大人們也會加入進來,“啪!”“嘭!”“嗵!”一條街全都充赤著響亮的鞭炮聲。這確實是美好的日子啊!春節就要風風火火的,熱熱鬧鬧的。

初六,店鋪都開張了。清早,全城的鞭炮聲不絕。但店裡夥計們都不太忙,也都結伴出去逛逛商場。

初十以後,春節味兒便淡了。大人們開始照常上班,孩子們開始照常做作業,老人們也開始照常燒飯。臘月和正月,正是大家最悠閒的一段時光。元宵以後,也就是出節以後,春節也就正式結束了。天氣逐漸暖和。

重慶是一座直轄市,雖是城市,但也保留了“過春節”這個悠久的習俗。農村過年,它也過!並且十分有趣,熱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