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14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重陽節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5篇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王維登高遠眺,面對茫茫蒼穹吟出千古名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而今,穿越歷史的煙雲,又是一年重陽節,再念敬老,顧思經典。

重陽節,在這金風送爽的季節裡,老人們更是笑口常開啦!各個地方開展老人們最喜愛的節目,如:扭秧歌啦、播放古典音樂啦、登高遠眺啦……爺爺奶奶們唱歌、跳舞,慶祝自己的節日,九九重陽正趕“九”,家家戶戶樂開懷。

我們是初生的太陽,老人更是一輪永遠不落西山的太陽!丹鳳迎秋,秋蘭飄香,採一朵菊花插在奶奶頭上,送一包煙放在爺爺手上。中秋過後又重陽,它代表著永不落的太陽,無疑是最美的`。只要在這一天,你做到了,此後,不管多麼久,你還會記得重陽,還會想起你的爺爺奶奶。只要真情永久天涯也只不過咫尺比鄰。重陽節,我也為爺爺奶奶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敬老情……

預料之外,我原本精心籌備的“驚喜”又泡湯了——禮物太貴了。我十分失落,心裡默默想著:怎麼辦,爺爺奶奶會不高興的呀!一抬頭就看見了家門。爺爺為我開了門。我不敢直視爺爺的眼睛,膽怯地回到了房間。“沒辦法了,只能說句祝福語了!”我想著。我邁著顫抖的步子,走到爺爺奶奶跟前,鼓起勇氣,說出了那句話:“奶,奶奶……”不知怎麼的,我突然有些口吃。“怎麼了孩子?”奶奶問道。“今,今天是重陽節,祝,祝你們節日快樂!”,我終於說出了那句話。“喲,我們的寶貝孫子長大了!”爺爺激動地說。他們一把抱住我,呵呵地笑著。我也樂了,之前的失落一掃而光,頓時來了勁兒:“爺爺奶奶,我今天下午帶你們去登山吧!”“好!好!好呀!”爺爺奶奶異口同聲地回答。

下午,我攙扶著爺爺奶奶,來登山。雖然他們有一把年紀了,但身體硬朗,比我跑得還快!

我們終於登上了山頂。秋風送爽,吹得我們頭髮都飛起來了。回頭一看,爺爺奶奶望著茫茫蒼穹笑了,笑得如此甜蜜,彷彿年輕了十歲。

重陽節,秋風送來的節日,她帶來的不僅是節日,還有濃濃的敬老情。當我們的長輩們正沐浴在這天地之中時,重陽節已經悄然而去。但它並不會帶走爺爺奶奶的歡樂,更不會帶走我們的敬老情,它就像太陽一樣無法缺少。讓我們一起,把重陽節永遠刻在我們心中,永遠弘揚,永遠傳承!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到農曆九月初九,我都會想起唐朝詩人王維寫的這首古詩,想起古人在這天吃糕(高)登高的畫面。如今,為了發揚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重陽節又被定為了“老人節”。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想知道我家的重陽節是怎麼過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大早,媽媽便蒸好了一大盤重陽糕。看著那熱騰騰、香噴噴的重陽糕,我不禁嚥了咽口水。剛要伸手去拿,媽媽突然拍開我的手,嚴肅地說道:“百善孝為先!先給爺爺奶奶送去!”聽了媽媽的話,我的臉“唰”的一下,就熱到了耳根子,急忙賠笑道:“母親大人教訓得是,孩兒遵命就是!”爺爺奶奶吃了我送去的重陽糕,樂得合不攏嘴,“好吃好吃,重陽糕真好吃,乖孫子真孝順!”他倆一邊吃著重陽糕一邊開心地說。我默默祝願:吃了重陽糕,爺爺奶奶壽更高!

吃了“重陽糕”,再登“德勝巖”!晚飯過後,我們全家總動員,一個都不少,早早地來到了德勝巖山腳下。“哇,山好高啊!好多人啊!”一眼望去,如天梯似的通往山頂的臺階上,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頭,有的三三兩兩,有的成群結隊,更多的是全家老少一起傾巢出動,好不熱鬧!

順著人群,我們爬到了半山腰。這時,奶奶氣喘吁吁地說:“哎呦喂,我的老腰不行了,我得先歇歇。”說完,便一屁股坐在了石階上。爺爺見了笑話道:“你個老太婆,平時叫你多動動,你不肯,現在可好,爬不上去可沒人揹你!”我見狀,連忙跑到奶奶身邊,一邊幫她捏腿,一邊笑著說道:“奶奶,別擔心,我扶您上去!”奶奶得意地朝爺爺說道:“聽見沒?老頭子,我有孫子扶,就不信爬不到山頂!”

就這樣,全家老少都抱著“不到山頂不罷休”的信念,一鼓作氣地爬上了德勝巖的`最高峰。站在山頂上,我們登高望遠,心曠神怡!不久,賞完美景,我們準備打道回府。誰曾想:“上山容易,下山難!”爺爺奶奶說,他們的兩條腿像在彈棉花,兩個膝蓋不停地打顫。他們還自嘲說:“人老了就是不中用啊,弄不好呀,這“重陽節”要變成“重陽劫”咯!”一旁的爸爸媽媽趕緊停下腳步,爸爸扶爺爺,媽媽扶奶奶,邊扶邊說:“放心吧,有我們這兩個現成的柺杖呢!哈哈哈……”最後,一家人有說有笑地回到山腳,安全“著陸”。

今天,我們一家用吃糕登高的方式來過這個重陽節,看到爺爺奶奶開心的樣子,心裡甜滋滋的!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3

地球媽媽哭了!

九月九重陽節那天,在宇宙中存在了不知多少年的星球又歡聚在一起。唯獨缺少了地球。因為她生病了。知道這事後,大家都來看望她。只見曾經最美的地球媽媽,如今面色灰暗,毫無精神,原來是被疾病折磨之故。太陽公公替地球媽媽量體溫、測血壓、做ct,然後皺著眉頭說:“地球媽媽的病,我治不了。”“為什麼?”其他星球異口同聲地說。這時地球媽媽說:“是人類在破壞環境。你瞧,小河原來唱著動聽的`歌,因為被造紙廠排出的廢水汙染了,所以它的嗓子也啞了。人類不停地砍伐樹木,害得小鳥沒了家……”其他星球聽了,說:“人類不愛惜自己的家園,不珍惜僅有的資源,使得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連人們的母親河也衣不蔽體。”聽不到地球媽媽的歡笑聲,看不到地球媽媽的笑容,各個星球間關於環境的話題討論得十分激烈。他們決定把資訊發給人們。讓人們感到眼前面臨的問題多麼嚴重,可怕。

人們接到了這條資訊,會有什麼行動呢?各個星球正拭目以待……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

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曆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時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為九。”〖你正在瀏覽《老百曉線上》提供的文章〗

曹丕《九日與鍾繇書》:“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傳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可消災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惡。

《齊人月令》:“重陽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遠。”

唐代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為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晉代陶淵明詩:“菊花如我心,九月九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京師謂重陽九月九日。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士提壺攜磕,出郭登高……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4

農曆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位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豐富多彩: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今年的重陽節,天氣格外的好,告別了許久的陰雨天氣,迎著怡人的晨風,抬頭望天,暖陽露出了笑臉,似乎也來趕趟兒,我們一大家人從四面八方趕到曾祖母家,陪她過重陽。曾祖母今年87歲高齡了,耳聰目明,身體硬朗。平時一個人住,每逢節假日,兒孫們都會趕回來看望她。

曾祖母今天可高興了,看著滿滿的一屋子孩子,笑得合不攏嘴了。一會兒叫這個,一會兒叫那個,一會兒用手摸摸這個的頭,一會兒用手摸摸那個的臉。曾祖母總是比較疼我們曾孫輩。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也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她給自己添置新衣,總是拿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給我們零花錢。

中午,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完飯後,奶奶提議:我們曾孫輩的'幾個孩子給曾祖母捶背、洗腳,孫輩們給曾祖母收拾整理房間。接到任務後,我馬上開始行動,在廚房裡打了一壺冷水,放在灶臺上燒熱。然後拿出洗腳盆,把燒熱的水倒進盆裡,為了不燙著曾祖母,我用手試了試水溫,小心翼翼地往盆裡加冷水,直到水溫合適。我趕緊把盆子端到曾祖母面前,蹲下身子,熟練地把襪子脫掉,把她的腳慢慢地放進水裡,我:“水燙嗎”?“不燙”。

曾祖母回答道。我捲起袖子,慢慢地給她輕輕地搓起腳來。她的腳又粗糙又幹瘦,腳面上滿是褶皺,腳底滿是老繭,硬硬的。她一聲不吭,靜靜地看著我把她的腳撥弄來撥弄去。猛然間,我發現她的眼睛溼潤了,我相信:那是幸福的眼淚。

我給曾祖母洗腳,其他人也沒閒著,有的給她錘錘背,有的給她揉揉肩。而他的幾個女兒,則準備了精彩的節目:四姨婆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五姨婆跳了民族舞,大家唱的唱歌、跳的跳舞,好不熱鬧。曾祖母的臉上一直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看著眼前的一切,我不僅想到了女作家龍應臺老師的《目送》一書,那樸實真摯的文字,讓人走心的同時心生折服,讓我深刻的領悟到“百善孝當先”的真諦。同時也詮釋了“你把我養大,我陪你變老“的真正含義。別樣重陽,心懷感恩,感恩長輩們的教育撫養之恩,讓長輩們度過一個安詳的晚年!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5

在這天,我將要完成一個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與爺爺化敵為友。有一句話說得好“不知道明天要做什麼,是最失敗的人。”在重陽節的前一天晚上,我早在筆記上刷刷地寫下明天的任務,我不知道能不能完成,心裡特別沒底,但也是一閉眼就睡著了,反正盡力就行,因為心誠則靈。

早上,一如既往,爺爺總是比我出去早,我跟外婆道別後,就匆匆地跑出去了,中午,我的腳步便特別沉重,以“慢羊羊”村長的速度來到了家門前,一想到敲門要喊:外婆,爺爺,我回來了。我的右手從棕色的門上落了下來,我在家門前徘徊著,每次舉的手又落了下來,要說的那句話又咽了回去,我不知道怎麼,有一股力量吸引著我的手,我還是敲了敲門,但是始終沒有勇氣喊出那句話。外婆邁著蹣跚的步伐來開門了,我臉上洋溢著笑容,像平靜的湖水上泛起層層漣漪。我看見爺爺還是漠不關心,沉默不語,我像,那股力量還是外婆高興的心情,仍然沒有爺爺的份。

外婆喊:“吃飯了!”“我幫你爺爺盛些雞肉進一個碗裡。”我本來還是十分隨意的坐到飯桌前,一手託著下巴,一手拿著筷子,無精打采的吃起飯來。這時我靈感突發:幫爺爺盛飯吧!於是我對外婆說:“外婆,我來盛飯!”於是我在熱氣騰騰的雞湯鍋裡,把雞腿,雞脯肉,雞肝都拿一個小碗裝給了爺爺,然後又踮起腳,從從櫥櫃最上層,用拇指和食指,擺著一副很嫌棄的`樣子,把爺爺的碗拿了下來,我都不敢看,捂著鼻子把碗拿到了池子裡,用了很多的洗潔淨,又幫爺爺盛了飯,才坐下,剛要拿筷子,又忙去拿洗手液洗手。爺爺這次吃飯沒有落在地上那麼多飯,可他吃得下,我怎麼也吃不下。

這天,爺爺好轉了一點,放在桌上的垃圾能主動清理,電視音量也沒這麼大,我覺得這挺好的,這也許是我的心理作用,用心去對待,事情就不同了。晚上,我寫完作業。爸爸打來電話和我寒暄幾句話後,就冷不丁的冒出這樣一句話:“重陽節是我生日。”說完便掛電話了,我心裡很內疚,為人子女十二年,連父母的生日都不知道。從前就算我知道,也不會有什麼反應,但現在經過老師的教育後,我就在睡覺前發了這樣一條簡訊“爸,今天是重陽節,也是您的生日,我沒準備什麼禮物,就祝你生日快樂!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6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彩雲追月,桂花飄香,秋高氣爽勝春光。”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來到了。因為重陽節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所以又稱“老人節”。今年的重陽節也是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蘇安幼兒園將傳統教育和日常教育有機結合,開展了豐富多樣、形式各異的活動。

大班年級組特意請來了做糕點的師傅,讓小朋友們嘗試著自己動手做重陽糕,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愛、分享節日的快樂,感受重陽節的喜悅。活動中孩子們在老師和糕點師傅的帶領下,學習將粉拌成糊狀粉漿,在糕屜裡鋪上清潔溼布,放入糕粉刮平,將豆沙均勻的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的糕粉鋪在豆沙上面刮平,灑上紅、綠果脯絲,最後送去廚房蒸至糕熟,很快孩子們就熟悉了加工重陽糕的材料和工序。孩子們在親自動手操作中獲得了更多快樂的童年體驗,也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變得更有意義。那一份份香甜的重陽糕送到了爺爺奶奶的手中,讓我們的爺爺奶奶樂開了花。

圍繞重陽節中班年級組開展了“我為爺爺奶奶做賀卡”,“爺爺奶奶,我想對您說……”的活動,目的在於教育幼兒學會尊敬老人、長輩;知道關心他人。活動中,孩子們親手製作、裝飾了賀卡,並請老師幫忙記錄下自己想對爺爺奶奶說的祝福的話,有的孩子說:希望爺爺奶奶幸福快樂;有的孩子說: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還有的孩子說: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天天開心。爺爺奶奶飽含熱淚接過卡片,濃濃的愛在幼兒園瀰漫開來,

小班年級組在老師的組織下則是把爺爺奶奶請進了幼兒園,活動中,孩子們為爺爺奶奶表演了精彩的歌舞節目,併為爺爺奶奶們捶捶背,引得爺爺奶奶們一陣陣歡笑。爺爺奶奶們看著一個月前來園還哭哭啼啼的寶貝們變得那麼乖巧真是感慨萬分。幼兒園為每位老人準備了一份重陽糕,老人們吃著甜甜糯糯的重陽糕抱著自己可愛的寶貝一個個喜笑顏開。

重陽節,在這個具有教育意義的`日子裡,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情感,不僅使老人們感受到孩子的成長與進步,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悅和祖孫間濃濃的親情。同時也是讓孩子們體驗與老人之間濃濃的親情,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情感,從側面引導孩子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實現進一步的遷移,學會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7

國慶節的喜悅還在繼續,安靜的心情釋放著心的微笑。轉眼又到九月初九重陽節。自古以來,九月九就是思念的節日,古詩有云: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古代人在重陽節思念之情,在古代重陽是團圓的日子,因為不能團圓,在外的詩人心中思念家中的兄弟親人,寫下了傳世的詩歌。思念之心,字字顯露真情。現在我們國家給重陽節賦於新的寓義,這一天定為老年節,我國同世界上的好多國家一樣,慢慢步入老年社會,關愛老年人,關心長輩,已成為整個社會的責任。讓每個人獻出一點受,這世界就會變得更美麗。有一天你我也會老,看看老年的親人,一晃幾十年下去,那也許就是每個人的寫照。

老年人也曾經年輕過,有過美麗的青春,有過追求,有著對社會的'貢獻,當你面對一對白髮蒼蒼的老人,翻閱年輕時的照片,你心中可有感動!美麗的容顏在時光的海中被描繪成蒼白和皺紋,每一紋,也有深深地愛呀,當你看到晨中相扶的老人在風景中輕輕走過,笑容綻放在慈祥的臉,心中那份感動不能自己;還有那一對年約六旬的老人身著大紅的運動服在那奔跑的身影,讓人羨慕;當然也有流浪在街頭的老人,一臉人生的苦澀,和那渴望相助的眼,讓人受不了,受不了。

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沒有人會永遠年輕,老年人擁有的是智慧和經驗,別說老年人愛囉嗦,每一句話裡有真情,每一個字也是渴望,多陪老人說說話,會有好處,明理和涵養在時光之海已浸入到內裡,沒有浮華,沒有虛假,只有渴望,想與子孫輩多點相處的時間,多一些相聚的時刻,可以知道孩子們的生活,為孩子的幸福開心,為每一個親人祈福。只要孩子們過的好,老人心中就無所牽掛了。這是老人,讓人尊敬的老人。而年輕人一般不能發現這一點,生活的壓力好大,工作的壓力和競爭,讓人累和疲憊,可以認為有理由不回家,不想念老人,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思想,當你已經長大的時候,父母可能在一天天衰老,思念和擔憂的心時常動在心頭,一句話,一句問候,不能回家,打個電話也好。那是給你整個世界的人呀!不可以不記得。只要有時間,就要陪陪老人,給乾點活也好,陪媽媽吃飯,陪爸爸看電視,看父母的的笑顏,心中也是欣慰!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8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這首詩出自白居易先生之手,詩名為《重陽席上賦白菊》,說到重陽,這可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節日。

重陽節始於先秦,本是為慶祝秋日豐收與祭天祭祖之日,後發展於漢代,是當朝帝王為追求長生而大赦天下的飲宴會。距今已有約三千年歷史,時至今日,重陽節已被我國以法律規定為敬老節。

我國的傳統節日都有不同的習俗,重陽也不例外,由於重陽節最初是追求長生,而菊又象徵著長壽,所以習俗大都與菊有關。登高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有時候人們在九月九日,領兄弟家人前去登高,為求高瞻遠矚,而登高又有沁人心脾,活血化淤之功效,是一種健身強體的體育運動。

重陽正逢秋日菊花盛開之際,所以又被稱為“菊花節”。在這天,人們會飲菊花製作之酒,菊花性寒,有解暑化淤之功效,且入口清香,微甜,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再有就是佩茱萸之風,茱萸在古代被人們喻為吉祥的'象徵,古人為求吉祥平安,故人人佩帶茱萸,以求身體安康。

除了以上通常習俗外,各地又有不同的地方風俗,像蘇州一帶,南京人將五色紙鑿成斜面,連綴成旗,插於庭內;常州人食用一種叫“駱駝蹄”的麵食;在浙江,人們通常會在這一天互相拜訪,也做粽子互相贈送;稱之為“重陽粽”。

而遠在北方的陝西一帶,人們會互相贈送菊糕、菊酒,婦女要在這日以口摘茱萸,據說可以治心病。雖然南北有別,習俗不同,但這種種趣味盎然的重陽習俗,都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樸素情感的嚮往,也為我國傳統文化增添了豐富多樣的色彩。重陽是自古留下的傳統節日,弘揚傳統文化,從我做起。

除這些以外,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陰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被國家定為敬老節,這也提醒了我們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養育我們的父母。

“金菊怒放映秋霜,茱萸靜蕊迎重陽,鴻雁高鳴歌聲朗,遊子急歸探高堂。”在這思親的節日裡,願天下兒女暫將忙碌放一旁,捎上祝福探高堂。捶腰腿,洗碗筷,聽絮叨,拉家常,孝親感恩耀重陽!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9

在重陽節前夕,我們四年級各班部分學生代表在夏校長,蔣老師、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敬老院開展了重陽敬老活動,去時,我們還帶了一個香噴噴的大蛋糕呢!

我們乘坐著大巴,滿懷期待地來到敬老院。這裡環境清幽,遠離喧鬧,特別適合老人休養,嶄新的房子,一間間寬敞的房間令我們有耳目一新之感,見我們來了,陶院長熱情接待了我們,並馬上通知幾個服務人員召集老人到餐廳(老人的活動室)集中。

來到餐廳,窗明几淨,老人們或蹣跚而來,或在服務人員的攙扶下三三兩兩進入活動室,不一會兒,老人們就全部到齊了,他們一個個頭髮花白,臉皺得像核桃似的,但個個精神飽滿,目光炯炯,他們個個端正地坐著,背挺得直直的,像電線杆那樣挺拔,整個餐廳鴉雀無聲。接著,老師們為老人們分發了水果、點心等。老人們嚴肅地坐著,靜靜地、專注地看著我們。

我第一次做臨時主持人,面對這場合,內心又興奮又緊張,在蔣老師的提醒下,我宣佈節目正式開始,我首先向爺爺、奶奶敬上一個標準的隊禮,然後大聲說:“唱隊歌”。我們全體隊員個個用洪亮的聲音唱響了隊歌,一個節目下來,爺爺、奶奶個個面帶微笑,並以熱烈的掌聲給予我們鼓勵,見爺爺、奶奶那麼慈祥,我們沒先前那麼緊張了,丁丁用他深情的清脆的歌聲把《萬泉河水》送給老人們,使老人們沉醉在他美妙的歌聲中。接下來,同學們又用一首首甜美的歌給老人們送去祝福。第二個節目是快板《誇誇祖國山和水》,在明快,有力的 快板聲中,少先隊員們精神抖擻地自豪地讚美了祖國的壯麗河山,老人們聽得激動極了,他們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致以感謝,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緊張,一個小男孩還曾卡在那裡,愣了好大一會才繼續,只見他臉漲得像喝醉了酒似的,他那滑稽樣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在優美的旋律聲中,六個甜美的小姑娘,以優美的舞姿給我們帶來了舞蹈《少年中國》,最後我們還齊唱了《大中國》。

一節課時間很快過去了,我們告別了爺爺、奶奶,又乘上大巴趕往學校,老人們依依不捨地將我們送出了敬老院,那留戀的眼神,那熱烈的掌聲,讓我深深明白了爺爺、奶奶們對我們的喜愛,我在心裡默默地祝福敬老院的爺爺、奶奶節日快樂,長命百歲。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0

看到報紙上一則新聞,年僅八歲的張小朋友獲得比較年幼的“孝星”的稱號,與68歲的老爺爺坐在一起受獎。才8歲唉,幫著父母沏茶到水什麼的,真的讓我在感動之餘很興奮,一個念頭油然而生。三歲8個月的彤彤,已經會在我下班的時候幫我拿拖鞋了,掃地,端水什麼的也會了,是否能申請個吉尼斯世界大全什麼的,個人榮譽什麼的我們到不在乎,好歹也讓她小小年紀為國爭個光五的,多好啊。

說到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史上,缺乏社會公共體制的農業國,生兒育女是為了養老,在我們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北京到20xx年,老年人口將翻倍。如今這種4+2+1的模式,如何讓個體家庭承擔敬老、愛老、養老的'責任和義務,越來越成為人們無法迴避的社會問題了。媒體與其關注這種不著調的、不可持續的面子工程,還不如聚焦於那些真正地為老人做實事的事件上。比如:現在在很多社群開辦的老年食堂,深受歡迎。所以啊,我在祝賀老年人終於又恢復了自己的節日之際,也祝願他們不僅僅是在重陽這一天才為大眾輿論所關注。

談起愛幼,那真是與老人的境況有著天壤之別。家裡的關注就不必說了,經濟的不景氣使大家好象一下子從孩子的身上發現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凡是與孩子相關的一切衣、食、行、學、玩、樂都以實現經濟效益為首要目標,難道真的要從小就培養孩子一切都向錢看嗎?

全是一條虛頭八腦的新聞給鬧的,還是來點實在的。今天因為請不了假,所以沒能應徵李老師的招募,去和孩子們一起過重陽。回來根據大李老師部落格的提示,試著問彤彤關於重陽的詩句,沒想到她能脫口而出:白玉階前菊蕊香,金盃仙釀賞重陽。層臺雲集梨園樂,獻壽聲聲祝萬康。

雖然誘導她描述白天在班上的活動沒有成功,但還是知道重陽節是敬老人的節日,晚上分別給爺爺奶奶和姥姥打電話問候。

順便檢查了一下李老師佈置的作業,全部完成得很好。歌曲、成語接龍、音樂表演等。成語接龍已經到四了:

三思而行、行之有效、笑逐言開、開卷有益、意在筆先、先睹為快、快馬加鞭、鞭長莫及、急中生智、智勇雙全

四海為家、家喻戶曉、小題大做、坐失良機、積少成多、多多益善、善始善終、終身大事、視而不見、見多識廣

別說我還真的不知道“終身大事”也是成語呢,孩子問起來該如何解釋呢?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1

到底是後秋了,天氣是一天涼比一天,在這尚且如此,北邊就更不用說了。我想。這陣子一直在陽曆日子中度著,就忘了傳統節氣,也不知老黃曆該翻到哪一篇了。直到感覺真涼了時候,不經意間就發覺已近重陽了,就忽然想起了那幾年嘴上老掛著"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就忽然想起了原來奶奶生日到了。

記得前幾年,和奶奶在一起時候,每到這個日子,一家人就是不大過這個生日,也是很喜氣。人常說,家裡老人健健康康硬硬朗朗,是兒女福,比啥都強。我相信。所以總是在重陽當天一直喜氣洋洋,跟過年一樣,奶奶也是一臉笑意。尤其是我放了學後,她那一雙小腳就掂來掂去,忙個不停了。

回想起來,高中三年一直是陪著奶奶度過。現在想來,那是她最開心日子了。每日為我做飯,等我放學歸來。直到去廣復讀那一年,和後來讀書生涯,才讓她一直處在盼望和思念之中。我不忍,卻沒有辦法。等到放寒暑假時候,回去看望她時候,每次見到她,她都是眼望著我回老屋那條巷子,那條我走來路。到真望見我了,便笑盈盈,在旁大嬸大娘們羨慕下,帶我向老屋走去,然後拿出別人送她而不捨得吃好東西,坐了炕上問這問那。以後每次回想起那光景,我便不覺潸然,我知道那是她等了無數日子才盼回她孫子,儘管只是幾天日子,但她依然喜歡,續續叨叨說著一年來對我思念,說著每次必說"老三篇",說著一些我早已熟在心間故事。

現在奶奶已經永遠地離開我了,這幾年每次回老家,路過老巷去二叔家時候,卻再也看不到她身影了。青山依舊,故鄉依舊,我依舊,卻再無奶奶笑臉了。去年帶妻回老家過年時候,一家人喜氣洋洋,就突然想起了她老人家,若大歲數,卻終於沒有看到她孫媳婦,我心幾近悲傷,儘管也知道人去不能復生,儘管知道我們日子會越來越好,也儘管知道她若地下有知,也會為孫子高興,但每每想起一家人團圓時候就單單缺她,每每想到正當我們要孝順她時候人已不在,每每看到街邊老人就眼含熱淚想起她時候,心裡就一直不好受。這幾年每次回去,我都偷偷到奶奶墳頭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回,儘管鄉里有不在其他節日上墳風俗。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真切感到了什麼叫"子欲孝而親不在"肝腸痛斷。現在我工作已經兩年有餘了,奶奶去世也已近四年了,但我對她思念卻一直隨著歲月漸增而更深了!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2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候,許多老奶奶們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九”,又代表著中國人民的喜悅、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著,要發自內心去感受。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採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曆,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長輩們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我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著每當重陽節時,做子孫的應該陪自己的長輩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裡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記性就笑著說:“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外婆疑惑地說:“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外婆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你母親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說:“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與外婆出發了。我與外婆一邊說,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著清澈的池水,飽覽壯麗的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與外婆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母親父親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準備給外婆過重陽節。上面綴著各種花紋,有的是嵌著幾棵小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外婆笑了,似年輕了幾歲。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3

“九”寓意著長久,吉利的意思。而“九九”則寓意著長長久久、吉吉利利的意思。所以中國人就把“九九”變成日期,並紀念這寓意而定為傳統節日,重陽節因此而來。現在的重陽節還有另外的意思,就是祝福老人健康長壽,因而又叫老人節。

老人節,就是老人們的節日。通常我們都會在家和爺爺奶奶一起吃飯,吃完飯就一起去登登山或散散步,帶上彼此的祝福互相傳遞,開心地度過老人節……

而我吃了晚飯就獨自出門去公園走走。走進了公園,只見公園今天別有一番風味,隨處可見都是三人或五人一起走,有老有少的,一看就知道是一家子趁著老人節這天出來走走。幽暗的燈光、黑夜下的大樹、還有那寂靜的湖水的黑色寂寞被今天的粉色溫馨所取代了。這時的公園在吵雜的腳步聲、溫暖人心的說話聲變得熱鬧,在這充滿快樂如天國般的公園裡卻讓我想起一些孤獨的老人。

老人是每個家庭裡最可愛的一員,是每個家庭裡的智慧的化身。他們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已經無法再承受了,只能依靠家人。然而,有些家庭裡的老人並不能依靠他們的心肝寶貝,他們的兒女為了金錢與自私的慾望而忽略了他們最可愛的父母親,讓自己的父母親孤獨地過著乏味的生活。

“九九”老人節是老人們的節日。在這一天,他們期盼著與家人整整齊齊地共享一頓普通的晚餐。就是那麼一個小小的心願,作為兒女的就不能實現嗎?就不能賺少一點錢陪父母嗎?如果以那些無謂的藉口來婉轉的想表達不能的話,等你們做兒女的像你們父母一樣年老時,你們的'兒女或許也會這樣對待你們,讓你們孤獨地度過以後的日子,那你們都會反反覆覆地演這場悲傷的啞劇!

如果我們可以多陪陪家中的老母親和老父親,這是比賺更多的錢要幸福,比奢華的物質享受還要幸福。

他們每次在家想起以前養育兒女那艱辛的日子,嬰兒時期,孩子每晚哭哭啼啼的讓父母知道能睡上安樂覺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孩子上學了為了能幫助一下孩子,就絞盡腦汁想出點子為孩子的學習之路鋪上瀝青;孩子犯錯了,就以自以為對的愛來愛他,幫助他度過難關……每次想起孩子小時候,父母的眯眯眼裡都會默默流下孤獨而悲傷的淚水。從那模糊的眯眯眼,淚水劃過他們那慘白又滄桑的面孔,然後滴下一份份思念。我們應該反省下,不要再忽視老人,讓他們每天都過著老人節吧。

如果說老人是什麼,我會指著那黃昏的太陽說:“老人就如晚霞,雖然太陽很快就會下沉消散,但留下的並不是物質的利益,而是永遠的美麗回憶。”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4

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在古代民間,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這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至於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詩人王維更留下千古傳頌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時至今日,許多傳統已經被商業化,失去了文化底蘊。往年的重陽,都沒有放假,這個傳統節日已經漸漸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這個節日去登高應節,去緬懷故人。所以,漸漸地,重陽節演變成了老人節。我們七八十年代這一輩,除了生活的無奈,還剩下些什麼?今年的重陽,同樣由於工作的忙碌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的重陽,又將會怎麼樣呢?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5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每到這個節日我都會想唐代大詩人王維寫的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記得重陽節那天秋高氣爽,我們一家人去了xx樂園,因為我非常喜歡爬山,爸爸剛買好了門票,我就拉著媽媽飛快跑到山前,山上許多人已經手拉手成群結隊地直達山峰了,我也興致勃勃地往山上爬,但還沒有爬到半山腰,我就已經累得滿頭大汗了,正好前面有座亭子,我和爸爸媽媽就進去休息,這時媽媽給我講了重陽節的由來。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的苦頭。村裡有一個叫恆景的年輕人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找了很長時間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千辛萬苦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不僅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從此以後恆景不怕風吹日晒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於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瘟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聽了這個故事我非常地感動,猶如是有一股能力注入我的體內。我大踏步地向山上爬去,不久終點便就在我的眼前。

在下山的路上,媽媽告訴我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我便想起奶奶一直都有肩膀痠痛的毛病,正好路邊有賣棒槌的攤檔,於是我花了五元給奶奶買了一個,打算送給奶奶。

那一年的重陽節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重陽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