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作文(集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1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陽節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的作文(集合15篇)

重陽節的作文1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了,每年的這一天在我們家裡都非常的不尋常,因為我們要為三代人(公公、姑姐和兒子)過生日。從兒子出生至今,每年我們都要在同一天給他們慶祝,今年也不例外。在這個全家同歡的日子裡,我要提前對三位“壽星”說聲“生日快樂”!

今年兒子是一名國小生了,媽媽有很多話想說,但敲起鍵盤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因為過去的點點滴滴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那將是心中最永恆的記憶。兒子六歲了,可在媽媽心裡卻永遠像個小孩,當弟媳對我說“每天總覺得林林在揪著長個子”時,媽媽的思緒又開始飄忽不定了,說不清又在感慨些什麼了!是對兒子成長中的不捨還是……

兒子,你不僅是長個子了,而且也長知識了。過去的點點滴滴媽媽就不在這兒重複了,媽媽只想說說近期你的變化。自從上了國小,每天都很積極主動的上學,晚上寫作業也是那麼的認真,雖然你每天的作業很多,讀拼音、聽寫音節,讀英語,數的加減練習。看到你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認真態度,媽媽心裡很感動!當你在讀的時候媽媽只想默默地注視著你,那種稚氣的聲音消失了,略帶沙啞的童聲一直在媽媽耳中迴盪。

特別讓媽媽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國慶節英語老師佈置的作業:數字從1-10正著背、倒著背,隨便挑都要會背。在我們去北京的路上你把這一項作業就高質量的完成了。起初one,two……ten正著背的很熟練,可是倒著背就很難了。在路上姐姐和你一起背,你們還比賽看誰用的時間最短。媽媽給你們做裁判。你從二十秒慢慢到五秒就能正著背、倒著背的非常流利。姐姐比你大,她背的會快些,可是你也不示弱,雖然你也為自己的速度慢而掉淚,但是經過我們勸說你下定決心要超過姐姐。最後你也如願以償,露出了充滿成就感的笑容。

媽媽在陪你一起成長的日子裡發現你的性格也變了很多,以前當你調皮惹媽媽生氣的時候你是什麼都顧及,自己想怎麼玩還怎麼玩,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如今不同了,那天晚上你讀書不太認真,媽媽提醒多次不見效果就生氣的把書放一邊說不讀了。而你沒過一分鐘就坐到我身邊抱著我笑嘻嘻地說:“對不起,媽媽,我好好讀。”看著你能主動承認錯誤,媽媽肚子裡的氣馬上就煙消雲散了。

剛開學的時候學校不同型別的興趣小組也隨之而來,可你對鋼琴、畫畫、武術……都無動於衷,而對籃球情有獨鍾,毫不猶豫地讓我給你報名,媽媽真為你有自己的主見而欣慰!

明天就是你的生日了,昨天妗妗就提前送給你生日禮物——你現在最喜歡的悠悠球了。看到你一伸一屈那樣很嫻熟的動作,沒有人教你,完全靠你自己的觀察、練習摸索出來的。如果讓媽媽去玩還真不如你呢!每到生日這天媽媽都想什麼都送給你,玩具呀、小食品呀等等,但這些都代表不了媽媽的心,更多的是想寫下這些隻字片語留個紀念,祝我的寶貝兒生日快樂、學習進步、天天開心健康地成長!

重陽節的作文2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傳統美德,今年我們藉助節日機會,把握“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這主題,組織尊老、愛老、敬老活動。9月24日上午9點我們志願者一行24 來到了田陽縣福利院舉行了重陽節慰問活動。

來到福利院,老人們和孩子坐在院子裡邊,有些行動不便的,坐在凳子上,看到我們看望他們,很是激動。看到他們花白的頭髮,滿臉的皺紋,佝僂的身軀,有些老人半身不遂,手腳萎縮,不聽使喚,有些神志痴呆,那些患有智障的孩子在這樣的年齡、這樣的季節應該和同年齡的孩子一樣坐在教室裡,無憂無慮的享受著國家的教學資源、享受著屬於他們的童年,但老天卻跟他們開了這麼個玩笑,阻止了他們前進的腳步。真的有很多感慨。這些老人和我們的父母一樣,把他們的青春和力量毫不保留的獻給了家庭、兒女、社會,歷盡苦難,操勞一生,歷經了歲月的滄桑,現在已是風燭殘年,很是令人感嘆歲月無情和人生易老,更讓我們懂得了人生的寶貴和青春的短暫,我們應該感恩老人,愛惜人生。

隨後我們開始分配工作,一部分志願者幫開始忙著洗菜、擦桌子,打掃衛生,有的和老人聊天,和老人打麻將,還有的志願者開始忙著包餃子,雖然有的志願者會顯得很吃力,但是個個都很認真的學著,幹著。餃子煮好了,我們志願者開始把煮好的餃子端到每個老人的房間。雖然我們包的餃子形狀各異,沒有那麼的好看,有的甚至裂開了,但看著老人們津津有味的吃著,我們感到很欣慰。

大約12:10我們所有的活動都結束了,和老人、孩子們一一道別,把他們送回去,臨走是有的老人說:你們還要再來呀!我當時就被這句話感動了,我認為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時間不允許,隨依依不捨,但也無法選擇.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未了的情,多少情愛,化作一片夕陽紅。百善孝為先,孝敬老人,愛護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願我們的慰問活動能給老人們帶來一份歡欣,願每一位老人都健康、快樂,安享晚年,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也願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不斷的傳承、發揚、光大!

通過這次的慰問活動,我發現那些老人其實要求的並不多,他們只希望我們能夠多去看看他們,讓他們不孤單。由於我們的能力有限,對於他們生活上的關心和幫助,只是盡了些綿薄之力,就如那星星之火,要想燎原,還要靠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們也真誠邀請所有有仰望星空的,熱心公益的社會各界人士加盟我們的志願者之家隊伍,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後記:

不懂這是我第幾次走進敬老院參加類似活動了,希望在以後的日子中我還能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盡我最大的能力把快樂與溫暖送給了他們,我真的很高興,這次作為組織該活動的負責人,今天的活動開展得很順利,也有意義,很欣慰。

重陽節的作文3

“九月九日聚鄉間,軍禮無聲閱鬢斑。老兵共飲金花酒,且悲且慰憶烽煙!”這首詩寫的,就是我的老父親每年重陽節雷打不動都要張羅的一件全家“一等一”的大事:“老兵重陽會”!———每年重陽節期間,戎馬半生的父親都要把他天南海北的老戰友們約到鄉間的家中,聚一聚,聊一聊,歇一歇,憶一憶。每年的重陽節期間,我老家的村子都要因此而沸騰幾天!

耄耋之年的父親是位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親歷大大小小戰鬥70多次,諸如舉世聞名的遼瀋戰役、南線大追殲、湘西剿匪、海南島戰役等都曾親自參加過。但他最難忘的卻還是抗美援朝戰爭。在這場偉大的戰爭中,父親親歷了第一、第三和第五次戰役。每每憶起異國他鄉的崢嶸歲月,父親心情都特別沉重:當年一同與父親入朝參戰的同鄉共有28人,1953年凱旋迴國時卻只有14人……而同他一起在大西南剿匪的同連戰友,退伍時,只剩下27位……父親平日裡很想念與他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回到地方後,父親一直不間斷地通過各種渠道尋找昔日的戰友。十多年間,他從全國各地尋找到失散的老戰友17人。從20xx年開始,父親每年重陽節都要在家鄉舉辦“老兵重陽會”,將分散在各地的老戰友們邀到家中,暢談往事,登高酹酒,緬懷往昔的崢嶸歲月和出生入死的戰友;珍惜生命,瀟灑地走過暮年……

父親對戰友的思念之情遠遠勝過我們父子之間的親情,每年重陽節臨近,父親都會早早地給各地的戰友們打電話、發簡訊、拍電報、通微信,並在鎮上早早訂好旅館房間。家裡也像過年一樣,院牆維修一新,房牆刷上新塗料,大人孩子都穿上新衣服。父親住的西廂房更是窗明几淨,地板拖了又拖,床單被罩都是新買的,牆上並排掛著17位老戰友的戎裝照,桌上擺放著鮮花,錄音機裡放著《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重陽節的前一天,父親帶領家人到20公里外的車站去接老戰友們和他們的家人、晚輩。雖然平時電話聯絡不斷,可一見面,老戰友們還是緊緊相擁,喜極而泣!老兵們一進村,我家便成了全村最熱鬧的地帶,十里八村的鄉親們紛紛跑來看熱鬧。父親和老戰友們都穿上了當年的舊軍裝,胸前佩戴著各種勳章,一剎時便將人們的思緒帶到了那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

老戰友們在一起有著說不完的話,一個個粗脖大嗓,笑聲朗朗,真有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看著,就讓人眼熱!上午老兵們座談,中午在我家吃“農家特色餐”。餐桌上,老兵們喝著碴子粥,飲著菊花酒,嚼著醬醃黃瓜,談興依然沒有離開戰場,他們評論中外戰事,藏否戰爭指揮者……這是一群從炮火中闖出來的猛虎啊!

吃過午飯,17位老兵相互攙扶著,去村南的臥雲山登高。在山頂上,老兵們一字排開,將菊花酒潑灑在地上。大家默默無語,在秋風裡緬懷犧牲的那些戰友……老兵們哽咽著,滿臉淚水地遙望東方,一個個叨唸著他們熟悉的年輕的名字……

重陽節到了,在全村人的矚目中,我家又迎來了一群穿著軍裝的“高齡貴客”。

重陽節的作文4

韶關礦山公園綠草茵茵、依山而建,是人們休閒、登山的好地方。重陽節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媽媽帶著我一起去礦山公園爬芙蓉山。

下午四點多,我們來到了礦山公園,只見公園門前的公路兩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轎車、摩托車。公園裡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熱鬧極了。草坪上、石凳上到處坐滿了人。有白髮蒼蒼的老人,有花枝招展的姑娘,有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還有活潑可愛的小孩子。有的手拉著手在散步,有的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談笑風生,還有的躺在綠茵茵的草坪上聽著音樂……

我和媽媽沿著石階慢慢地走著,忽然聽見有人遠遠地叫著我的名字:"暉暉!暉暉!"我抬頭一看,哎呦,竟然是我最最親愛的表哥。我倆又驚又喜,相互抱在一起,媽媽和舅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我們聊了一會,哥哥就和舅媽走了。

告別了哥哥,我和媽媽就開始爬山了。我們有說有笑地往上走,一路上登山的人絡繹不絕。我們正拾級而上,忽然,我又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噢,可不是,那不是我們的班主任楊老師嗎?我驚訝地說:"楊老師,你也來爬山呀?""是呀,真巧呦。"媽媽和楊老師又熱烈地聊了起來。過了一會,我們告別楊老師,繼續我們的爬山之行。我們穿過一片竹林,就到了芙蓉山的半山腰,我和媽媽都累得氣喘吁吁,腰痠腿軟。

媽媽眨眨眼睛,故意逗我說:"兒子,我們還要往上爬嗎?"我抹了一把汗,斬釘截鐵地說:"一定要!我們不能前功盡棄,半途而廢!"媽媽說:"好!我們一定要爬到山頂!"我嘴裡喊著:"GO!GO!GO!"於是,我們吃力地往上爬,越到山頂,道路就越陡,正是"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山路兩旁長著一些鬱鬱蔥蔥的松樹,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以及許多高高的蘆葦。大約走了半個小時,我們終於爬上了芙蓉山頂,看到了山頂的氣象站。站在山頂上,整個韶城盡收眼底,我的腦海裡不由得浮現出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句:"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啊!山上的景色多美呀!我看到了美麗的夕陽。

遠處山上有的樹葉變得金黃金黃,有的變得火紅火紅了,它們把青翠的群山點染得色彩斑斕,非常美麗。看著這美麗的風景,我們之前爬山的勞累和汗水都一掃而空了。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就依依不捨的離開了。下山的時候,突然"咚"的一聲,一個松果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我的頭上,我痛得"哎呦"一聲叫了起來,我有的生氣地把它撿了起來,想丟了它。媽媽說:"別丟,把它帶回家去做個紀念品吧。"我轉怒為喜,高興地說:"好的。"我拿著這個意外的收穫——一顆大松果,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重陽節啊!

重陽節的作文5

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的蹂躪。一場瘟疫奪走了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恆景病癒後辭別了妻子和鄉親,決心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恆景訪遍名山高土,終於打聽到東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在仙鶴指引下,仙長終於收留了恆景,仙長教他降妖劍術外,又贈他一把降妖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武藝。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了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茯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恆景回到家鄉,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後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吹來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瘟魔戛然止步,臉色突變,恆景手持降妖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傳下來。

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的作文6

  登高

重陽節里人們有登高的習俗,傳說這是因為有個叫恆景的人,為了幫助村民剷除妖魔,苦練本領,等到妖魔九月九出來的時候,他請村民登高避禍,自己與妖魔戰鬥,後來用寶劍將妖魔扎倒在地。後來,老百姓每年都登高避禍,形成了登高的習俗。

  賞月

深秋時節,寒氣襲人。在萬花凋零時,唯有秋菊盈園,傲霜怒放,高潔清雅,給秋天的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機。在這段日子裡,那大而純的美容菊,豔麗的桃花菊,黃燦燦的金絲菊,翡翠般的綠菊,似玉雕般的.蠟光菊,黃白相間的萬壽菊……無不色彩紛呈、千姿百態地展現在世人眼前,供世人觀賞。

菊花,是菊科菊屬多年草本生草本植物。因秋季開花,又叫“秋菊”。在二千多年前,菊花大多是黃色的,因此,古代詩人的筆下常常把它寫成黃色的、金色的,還用“黃花”代菊花。《禮記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黃華”的記載,這是關於菊花的最早記載。故時至今日,也有人稱菊花為“黃花”。特別是菊花又叫“節花”,謂在重陽節而開的意思。

  2重陽節習俗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曆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3重陽節登高

今天是重陽節,我們一家人一起去樹木園登高。

到了樹木園,看見門口停了很多車,連道路了都足足排滿了一公里。園內人更多,山上、路上、草地上全是來登高的人,有的是一家人一起來,有的是和朋友一起來,還有的是組團一起來。

我們從竹園開始向上登,一路上風景可真美,路邊長滿了各種各樣青翠的竹子:有紫美人竹、觀音竹、毛毛竹和鳳尾竹等。我在“龍頭竹”下照了相,媽媽和“媽竹”合了影。

我們繼續向上登,一路上又見到了麵包樹、槐樹,還聞到了檸檬樹的香味。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筋疲力盡了。這時,一個三歲多的小弟弟跑到了我的前面。頓時,我渾身又充滿了力量,一口氣爬上了山頂,並且與一起登上山頂的姐姐合影留念。然後,我們快活地跑下山去,一路上看見許多人還在奮力向上登。

重陽節登高是我國的傳統習俗,這個重陽節真令我難忘!

重陽節的作文7

今天是重陽節,我很早就起來了。

媽媽問我:“你知道重陽節的習俗嗎?”

“知道一些。”我回答。

“你能說說都有那些嗎?”媽媽驚奇地問。

“登高、佩戴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賞菊等等。其中吃重陽糕的風俗比較普遍,對嗎?媽媽。”

“我兒子真棒。關於重陽糕的知識你瞭解嗎?”

“這個不太清楚,給我講一講吧媽媽。”

媽媽說:“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八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意。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個小紅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等高”的意思,用小紅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兒子,你還想了解重陽節的傳說嗎?”

“當然想知道,媽媽。”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為病差點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土,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再(在)仙鶴的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交(教)給他降妖的劍術,還贈給他一把想要(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的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辟邪的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吩咐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倒上)一蠱菊花酒,做好了降妖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香味和菊花酒氣,便嘠染(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侯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衝下山來,幾個回合酒吧(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等高(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樑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裡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老人節。”

吃中午飯時我問媽媽:“那個像蛋糕一樣的東西就是重陽糕吧”。媽媽說:“是的。”我吃完飯,就去玩了。

這個重陽節我過的很有意義。

重陽節的作文8

路旁的風景飛快地掠過車窗,只看得到一片朦朧的綠色。我們坐在大巴里,愉快地和周圍的陌生人攀談著,聽著優美的音樂。

我們要到哪去呢?原來,今天是重陽節,小記者團的人員組織了這次馬仁奇峰登山活動。一收到資訊,作為小記者的我和妹妹當然義不容辭的接下了邀請,帶著我們的堂姐和其他小記者坐上了去往馬仁奇峰的大巴。

經過三個小時的旅途,我們終於來到了馬仁奇峰的大門口,我們歡呼著,帶著愉快的心情走進了馬仁奇峰。一進去,映入眼簾的便是左手邊的徽派建築和右手邊的一個清澈的湖泊,一看木牌才知道左手邊的徽派建築名叫紅色收藏館,是以收藏毛澤東像章為主體的收藏館,右手邊的湖泊名叫月亮湖因湖水是旁邊的月亮山流下來的,所以名為月亮湖。跟著導遊,我們又去了天下第一福鼎,十分高大,大約有9米高上面刻著999個“福”字呢!看到這個福鼎,我們的嘴巴張得有圓盤那麼大,這是天下第一呀!看完幾座佛像後我們來到了楠木林,這可是一個陰涼靜謐的好地方!許許多多的蝴蝶在林中翩翩起舞,木質蹺蹺板、鞦韆都成了大家休息放鬆的遊樂設施。玩了一陣,我們又跟著大部隊上了山,周圍的樹木草叢都長得很蔥鬱,不時還有幾隻枯葉蝶在我們身邊玩耍、嬉戲。登了一半,我們便回去了,因為繼續往上攀登有點危險,我們又到楠木林裡玩了一陣,雖然楠木林裡的設施很普通,但楠木林裡經常傳來我們爽朗的笑聲,我們彷彿回到了大自然!

玩了這麼久,我們的肚子發出了不小的抗議,應該去吃飯了。我們跟著小記者團的董老師來到了飯堂,小記者團的人員想得真周到,11人坐一個大飯桌。我們剛坐下來,一直保密的神祕遊戲開始了。原來,這次馬仁奇峰登山活動的主角不是我們,而是那些坐了好久的老人們。他們和藹的望著我們,彷彿我們就是他們的孫子、孫女。董老師舉著喇叭喊著:“今天是什麼節日啊?”我們一起回答:“重陽節!”“對,有誰願意給這些老人表演節目呢?”董老師問。“我,我!”大家紛紛爭先恐後地舉手。“好,想表演的就上來!”董老師說。大家立刻一窩蜂地跑上來,老人們帶著期待的目光望著他們,經過商量,大家一起唱《小燕子》,雖然不是什麼流行歌曲,但在大家眼裡,這暖暖的祝福和濃濃的心意。唱完了歌曲,老人們笑著拍著手,大家心裡都暖暖的。隨後,我們又給老人們表演了許多節目,不久我們的飯菜便端上了上來,我們一邊吃一邊愉快的交談著,濃濃幸福洋溢在小小的飯廳裡。

吃完飯,我們又2個小時自由活動的時間,我們可以隨便逛逛。2個小時後我們聚集在大巴門前,不久,我們便又登上了熟悉的空調大巴,但大家都戀戀不捨地看著馬仁奇峰的大門,彷彿還想再玩一次。“嗚嗚”隨著汽車的轟鳴聲,大巴緩緩啟動,我們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我們都不會忘記這個重陽節的!

重陽節的作文9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素秋的天很藍,獨自倚在紅葉鋪成的小路旁,腳下踩著柔軟的樹葉,感受著秋陽灑下,溜進樹葉間的斑斑駁駁,倦讀一卷詩篇。偶爾挑起眼簾望一眼那享受日光的安詳面容和那一縷在微風裡搖曳的青絲。

抿一口菊酒,任一股清澀的酒香在口腔中肆意瀰漫,像一朵清菊深深地綻開,一直暖暖地開到心底。沉澱著醇香的菊酒是他送的。泡菊花酒是重陽節的舊俗,想必很少有人再記起了吧。“這酒味道清淡,卻並不難喝,是以前常作飲品來喝的,而今釀這酒的機會是不多了。”他說,“這酒香是兒時最深的記憶了。”

他是一個老兵,這是他對我講述的最多的故事,他說,那是他一輩子的閃光點。我與他在素秋的林蔭道上相遇,我一臉關切的望著他滿臉的苦悶,他卻拉我聽他講《詩經》《楚辭》,讀慣了北島的朦朧與汪國真的悠揚,我自然是不懂古文的,卻又不忍打斷他熱切的話語和興奮的目光,也便耐著性子聽他訴說。他本該老有所依,卻從未聽他提及自己的子女,我也曾試著打探,他卻冷笑一聲“無子亦可活!”對於他的氣話,我只是笑笑。每當提起他日益變白的鬢髮,他眼眸中的無奈與愁悶我全看在眼中。

我只拿他當一個慈祥的長者,而在旁人眼中,他卻是一個怪人,脾氣暴躁,終日孤獨,嘴裡又常常嘟念著什麼,被看成怪人也不足為奇了。他說,“實在閒著無聊了,便自己和自己聊天,暢談生活,宛如一雙好友。”我捧著肚子咯咯直笑,心裡卻好似被什麼刺痛了一下,僅輕輕一觸,卻隱約的作痛。看著他一副得意的樣子,我苦澀一笑,主動撿起了那捲《紅樓》,輕輕地吟誦,看到他如一個孩子般天真的細細聆聽,我十分欣慰。

有時候,看他的某一縷青絲在風中抖動,我便想象著我的夕陽歲月是否也如他這樣,老無所依。在人生最後一段道路上,即使眼花了,走不動了,也要孤獨的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那麼,這條路上,我望著前方的路,那裡將是無盡的黑暗和漫長的孤獨。從幻想中回過神來,我竟驚恐的冒了冷汗。

原來孤獨可以在心中積攢到如此沉重,我定一定神,卻意外地發現爸媽的頭上也多了幾縷銀髮,參雜在枯黃的髮絲中卻顯得格外刺眼。他們靜靜的躺在那裡,沒有言語,卻默默訴說著歲月,作為他們已經走過的痕跡。

待到他們雙鬢髮白,只求有人陪他們金秋裡登高望遠,有人為他們吟誦《詩經》《楚辭》,有人聽他們講那過去的故事,有人陪他們飲酒,醉裡笑看鬢髮一點點泛白,有人為他們的夕陽之路再點燃一盞燈火……在風風雨雨中捱過了人生,終於在風燭殘月之年放慢腳步,用僅剩的時間再把美好的世界深深的印在記憶裡,帶到輪迴中。能為他們引路的只有我們。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忽然看透了很多:人的一生都在不斷地索求,真正得到的卻很少,就像我們的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一輩子,我們是他們唯一的收穫。我們自然是不該忘恩的,更重要的是,誰都不願意在古稀之年,面對著蒼涼大地,還在苦苦尋求“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重陽節的作文10

人生的易老讓我懂得珍惜,珍惜不是揮霍,不是現在俗務中疲累,而是對心靈的釋放,心若不自由了,哪裡還有自己的天地。在這個日益繁複的劇場裡,總要找準位置。而天既然難老,就更要把自己放歸,像鳥一樣衝破風雨飛翔,像草一樣在茫茫草海中自在生長。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又到重陽,我還沒有徹底的老去,但衰老是終究會到來的盛宴。曾經在這個多彩的世界走過,那是怎樣的奇妙!

史鐵生在地壇的餘輝中感悟生命,不論生有怎樣的艱難,它都是美麗的,為什麼不能善待自己、他人,懷著美好的心來感念上帝的恩賜?

經歷心靈上極度的絕望之後,我才知道自己的狹隘、幼稚、可笑,但這也是我的財富,它至少教會我如何堅持下去。

人生的易老讓我懂得珍惜,珍惜不是揮霍,不是現在俗務中疲累,而是對心靈的釋放,心若不自由了,哪裡還有自己的天地。在這個日益繁複的劇場裡,總要找準位置。而天既然難老,就更要把自己放歸,像鳥一樣衝破風雨飛翔,像草一樣在茫茫草海中自在生長。

又是一年重陽節

這是個多雨的季節,潮溼的空氣裡流淌著思念的味道,縈繞在心頭,揮散不去。深秋的雨,透著徹骨的寒,也是人們思念的季節。

一個讓人思念的季節。我思念一切。風吹落葉輕起,遠了雁的啼鳴,近了冬的腳步。幾片將絲絲悲涼侵襲心房。看著片片黃葉隨風而落,在秋風的肆意中時起時落,彷彿自己將要面對一腔離愁,陣陣寒意浸溼心頭……

真不知道自己為何總這樣多愁,一片落葉,一絲秋風,都能勾起我滿心的哀愁。看著在秋風中掙扎飄零的落葉,我是否無法讀懂它曾經的情懷。不知道它是因為追風而去,還是它已沒了停息的枝頭。於是,真不知道是該為它追風的情懷感動呢?還是該為它被枝條拋棄而傷懷。人們說:“秋風起兮催人淚,舊夢醒時心已碎!”秋天總是夢的季節,可又是一個富有爭議的季節,有人為它的累累碩果而展露笑顏,有人為它的落葉飄零而淚流漣漣……

現在早已是深秋季節。秋末的黃昏來得總是很快,還沒等山峰上被日光蒸發起的水霧消散,太陽就落進了西山。

秋夜,天高露濃,一彎月牙在西南天邊靜靜地掛著。清冷的月光灑下大地,是那麼幽黯,銀河的繁星在此刻卻燦爛不起來。這時,秋風蕭瑟的吟頌,彈奏出一曲秋的哀怨。無意中搖曳著路兩旁靜靜地垂柳,述說著她的憂愁和淒涼,告訴我,秋意已濃到及至。

我的愁思就好像這個深秋季節,她譜寫著我的心歌,帶著我放飛的鴿子任意飄蕩,飄向天堂……

飄向我記憶的深處……

曾經想在秋風中,給自己一個承諾,將自己如水的情懷在深秋盡情釋放,然後在夢幻中沉醉。當秋風涼了深邃的夜,流走了所有的夢幻。我才明白,原來所有的承諾都來隨風飄散。當風過無痕的悲涼浸入心扉的時候,那風中的承諾便沒了曾經的蹤影,沒有絲毫印記。那時,我是否只能把最美的承諾放在我詩篇的首行,讓那跳躍的醒目時時勾起我不想淡去的記憶,然後用心書寫今生最感動的故事……這自然界的生生死死,不過是紅塵的一瞬。那一菩提,一壺酒,還有這一磐明鏡,一個沉浸湖底的凡心,將塵埃惹盡。俱往亦,萬事雲煙忽過,塵土兩相依。

人不過也如此……

重陽節的作文11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裡面所說的“佳節”,就是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遠望,思念親人。今天就讓我陪著大家再話重陽節。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

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衝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丟擲,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是啊,重陽節又名“老人節”。那當然就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嘍!在這一天,我們全家人陪著奶奶和太太一起去“石林大公園”散步。我呢,我原本計劃著先給奶奶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給她一個surprise。可是呢?爸爸搶先了一步,我很為難嘛!就問奶奶想去哪裡,她只說想去公園散散心……

重陽節嘛!嘻嘻,奶奶很開心,我也更開心!

重陽節的作文12

重陽節又快了,我卻想走近那座孤寂的墳。最近總在夢裡看到你的身影,是我太過思念,還是你在遠方把我掛牽。爺爺,您在遠方好嗎?重陽節最想您,想您和我走過的日子。在霧濛濛的天裡悄然回憶,回憶那些如秋葉飄零的流年。朦朧的天綴著一絲絲淡雅的霧,枯雜的樹叢還窩著昨夜灑下的雨珠。人們還在熟睡中,龍潭的天似乎還籠罩在二月裡。

我曾經生活在幸福的小村,有著莫言一般的成長環境。兒時有長輩們精彩的故事陪伴,還有那一段段我無法寫盡的童年。

爺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一輩子行走在大山的懷抱,卻永遠走不出山的那頭。在那張充滿故事的臉上,更多的只有憂慮。他是一個老實人,雖說苦了一輩子但是心裡卻是甜的,說他苦是因為他一輩子為了家人和兒女沒有一絲懈怠和休憩;說他甜是因為他兒孫滿堂,其樂融融。

最難忘的是他那雙粗大的手。每每被無情的樹木劃破,滿是老繭的手就會被鮮血染紅。我有些心疼爺爺,但是安慰的話語又說不出口。爺爺喜歡唱歌,特別是山歌。有些時候他就邀上自己的老夥伴們,樂呵呵地穿梭在高高低低的山谷間,邊砍著柴,邊對唱著山歌。雖然我那時不知道唱詞的涵義,但是我知道那是歌頌美好的生活。最好的詮釋就是那一句句簡練的唱詞和一段段古樸的歌聲,那歌聲就像深藏在山野裡的蘑菇一樣乾淨。我想將它緊緊抓在手心裡,但卻被風兒帶走,或許它屬於大山。

我喜歡爺爺的笑容,因為他的笑容讓我感受到一個土家人具有的憨實和勤勞;我喜歡爺爺的大手,因為他的雙手傳達著無限的溫暖和靜默的愛;我更喜歡爺爺唱的山歌,因為那代表著土家人民淳樸的民風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依舊記得那年過節,我替爺爺穿襪子而他像個孩子痛哭;依舊能夠想起家裡掛著的那把爺爺的鐮刀,爺爺用它割過無數了麥草和嫩草,爺爺用它割掉心中的愁悶和煩惱。每每靠近那把鐮刀,用心撫摸妄想感受鐮刀上爺爺的溫度,然而冰涼的鐵塊讓我的淚不禁落下。那把遺忘在歲月裡的鐮刀,也許很多人都不會想起,而我總會想起,因為那把鐮刀上沾染過與我同樣的的鮮血。

“爺爺,你在哪兒?我好想您!”每次在心裡呼喚,每次在夢裡看到您的笑容。爺爺,我……

爺爺是個好心腸,總會為村裡人在河裡搭上一跳窄窄的石板路。他的舉動並不是人們心裡的雷鋒,反而引來別人的非議。還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時,常能看見他為人們搭石塊。我站在河岸呆呆望著爺爺,他忍著冰涼的水,一步一步艱難地挪動著一塊塊笨重的石塊。我會為爺爺豎一個大拇指,而爺爺卻朝我會心一笑。我們兒孫的笑容印在淙淙的河面,久久地融進我的童年。

在我的心裡,爺爺就是一個藝術家。他憑藉自己的雙手和才能創造著無形的音樂和精巧的石板路。他雖然很少接受知識的洗禮和薰陶,但是他卻用純樸的文字和獨特的曲調創造出一首首激昂、慷慨的土家歌謠。每次回家祭拜爺爺的墳墓,跨過那條小河,爺爺的山歌就隱約在我的耳邊響起。

爺爺,您雖然走了,但是您的山歌卻永遠如同我的血液流淌在我的心裡。

重陽節的作文13

每年農曆九月九的重陽佳節,既是人們賞菊、登高的傳統節日,更是尊老敬老的節日。做為一名國中生,我當然要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星期六晚上,我來到奶奶家想為奶奶獻孝心。正巧,奶奶準備打水洗腳呢。於是,我連忙走過去,親熱地對奶奶說:“奶奶,讓我來給您洗腳吧!”奶奶被我這突如其來的話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她笑著說:“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我連忙解釋說:“您每天這麼辛苦,孫女幫您洗洗腳,也是天經地義的嘛!”經我再三請求,奶奶終於答應了。

於是,我先從客廳端來一把椅子,讓奶奶坐下,然後又跑到衛生間拿了一個洗腳盆,倒上水。當然,我也沒忘了試試盆裡的水溫。確定是溫水之後,我把盆端到奶奶身前放下。

一切準備就緒了,我開始幫奶奶脫鞋襪。剛把襪子脫掉,我就驚訝地發現奶奶的腳是那樣蒼老,腳上的皺紋多得像用抽水機抽過似的,一個個老繭好像一個個腫起來的包,看著讓人心疼。我定了定神,先讓奶奶把腳放在熱水裡泡一會兒,然後用手給奶奶搓起腳來。摸著奶奶長滿老繭的腳,我不禁思緒萬千:奶奶作為一個家庭婦女,幹了一輩子的髒活累活,洗衣,買菜,打掃房間,這一切都歸功於這雙蒼老的腳:她的雙腳不知走了多少路,但她從不叫苦,從不喊累。而我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摸到了奶奶長滿老繭的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奶奶的辛苦。想到這裡,我有點兒抑制不住自己,為了掩飾要流出來的眼淚,我邊搓邊問奶奶:“我小時候,您給我洗過腳嗎?”“洗過啊,你小時侯洗腳可不聽話了,小腳丫一放進水裡就撲騰,常常會濺我一身水。這時我會假裝生氣,朝你的小腳板上拍一下,你就會‘呵呵’笑個不停。”奶奶興奮地說著我小時候的事,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中。直到腳洗完了,我幫奶奶擦乾時,她才回過神來,問我:“咦,你怎麼突然想起給我洗腳?”我故作神祕地回答:“這個嘛,保密!”

看著奶奶乾淨的雙腳和興奮不已的神情,我的心裡感到陣陣內疚:如果老師不佈置這樣一項作業,我會想起給奶奶洗腳嗎?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從今以後,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老人們獻上一份孝心。

這時,爺爺醒了,他走出房間看見我說:“呀!孫女,你怎麼今天起得這麼早?”我神祕的笑了笑,把爺爺帶到餐廳,爺爺明白了,表揚我說:“我的孫女真懂事。”爺爺的笑聲把奶奶、爸爸和媽媽叫醒了。奶奶走出房間,爺爺異常興奮的對奶奶說:“今天的早餐是孫女為我們準備的。”奶奶聽完後,也是異常的開心,還給了我一個甜甜的吻。看著開心得如同小孩一般的爺爺奶奶,我心裡特別高興。全家人都高興極了,都說我長大了,懂事了。我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全家人一起吃著這頓我親手製作的美味早餐,開心極了。

吃完早餐,我還幫奶奶梳頭,我這才發現,奶奶的白髮和皺紋已經數不勝數了。奶奶笑著告訴我:“這是歲月的禮物,是一生的見證。”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今天,我給了爺爺奶奶一個驚喜,以後,我會讓這種“驚喜”變成“常事”!

重陽節的作文1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飲菊花酒,賞菊,吃重陽糕……

今天,老師帶我們和家長一起去了神仙嶺登高,我們飛快地向前跑,不久就看到了神仙寺,神仙寺分前殿和後殿,後殿有大雄寶殿、觀間殿、伽藍殿,供奉著如來佛、觀音菩薩和伽藍菩薩。我們繼續向前跑,跑呀呀,就到了一塊大坪上,我們合了一張影,在合照的時候,我聽到旁邊的人說看地上有壁虎,我往地上一瞧“咦,在哪兒呢?我怎麼沒看見呀?”仔細一想,唉,這麼小的壁虎也只有細心的人才能看得清啊!

拍完照後,大家又向前走,過了許久,我們終於爬到了山頂,我們在那裡舉行了活動——詩詞大會,第一輪比賽是全部同學圍成一個圈開火車說含數字的成語,接不上的就要給大家表演節目,我心裡想著十全十美,輪著輪著居然有人說了十全十美,唉,規則裡說不能重複別人說過的,該怎麼辦呀?輪到我了,我忐忑不安,一個字也想不出來,能說的都被他們說了,還能說什麼詞語呢?有了,我大聲說——五彩繽紛!好險呀,差點到我這兒就要斷線了。

第二輪是分小組比賽說描寫四季的成語,老師把我們分為春天組、夏天組、秋天組和冬天組,六個人一組,我被分到了秋天組,輪到我們組了,我就想起了一個正要舉手,唉,速度太慢了,隊友先搶答了。經過幾輪激烈比賽,又輪到了春天組了,他們絞盡腦汁想也沒想出來,最後他們組被淘汰出局了,還表演了一個節目。接下來只剩三組比賽了,輪到我們組了,我眼疾手快,第一個舉了手說出了一個描寫秋天的成語。接著又輪了好幾局,夏組也淘汰了,只剩下我們組和冬天組比賽了,唉,組裡的其他同學積累的成語可真多呀,最後是我們這組贏了,大家都領到了老師發的獎品,我們組的隊員高興地手舞足蹈。

第三輪比賽是搶答賽,根據成語說出對應的詩句,這個難度比較大,能回答出來的學習都是很不錯的,老師說:“柳暗花明”,黃浩然反應很快,搶答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師高興地表揚了他,還給他發了獎品,然後老師又開始出題:“不拘一格”,曾子歆馬上答道:“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同學們立即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

第四輪是親子“你說我猜”成語比賽,規則是學生和家長兩人面對面地站著,一人可以用手式做出動作,或者用其他句子來形容,但是不能說出包含所猜成語中的任何一個字,另外一個人猜成語。同學們和家長都非常積極參與這個比賽,有幾人同學比劃的動作實在太滑稽,現場笑聲不斷;也有些家長總也猜不出來,讓孩子跺腳著急的,讓人捧腹大笑。可惜我的膽子太小了,這輪遊戲都快結束了,正想舉手又放下來。唉,我膽子為什麼就那麼小呢?

最後一個活動是才藝展示,由我們班的王瑋同學主持,他的聲音真好聽,郭靜怡給我們帶來的是舞蹈,王瑋的是朗誦,黃浩然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重陽節的傳說》……最後我們全班做了手語操——《有你就幸福》。欣賞著節目,我們可開心了,轉眼間一個上午就過去了,最後由郭老師宣佈活動結束,我們戀戀不捨地走下山去。

今天的重陽節過得真有意義,希望以後每年的重陽節都能如此讓人難忘。

重陽節的作文15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由於年代久遠,節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確。因此,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其一: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倍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可見當時節俗已定型了。重陽節主題,是求長壽、戴茱萸、釀菊酒、賞菊、釀酒及祭把酒業神等。在流傳至今後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更具有意義,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動及各種遊戲等。

其二: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東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

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曆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

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著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