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工作計劃彙總七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1W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訊科技工作計劃7篇,歡迎大家分享。

資訊科技工作計劃彙總七篇

資訊科技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實施素質教育,結合資訊科技學科教學的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整體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教研組的活動,使教師的教學水平都有相應的提高。

二、目標任務

以課改為導向,使教師們領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或困惑,提升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致力於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教研組加強集體備課,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討疑難問題,由備課組長牽頭,定時間定內容,對下一階段教學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三、具體措施

(一)按教學計劃上好每一節課,要注重培養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讓每位學生都會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學習,利用計算機網路開展研究性學習。

(二)加強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資訊科技素質。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積極有效地參與課程改革,積極開展好教研活動。

(三)關注學校辦公室、教師閱覽室、多媒體教案室、計算機機房及班班通的正常執行狀況,及時排除故障,保障正常開展資訊科技教學活動。

(四)積極開展資訊科技課外活動,積極輔助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活動。

四、教研組活動安排

周次內容1討論教研組工作計劃2~3組織學生參加省第十六屆電腦製作比賽討論“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安排4組織備改檢查5月考6~7開展教研活動“五學合一”課堂教學評比活動

8組織備改檢查9~10組織學生參加省中國小資訊科技創新與實踐活動11期會考試12認真學習骨幹教師的展示課13組織備改檢查14~15請進來,走出去,與其他學校聯合教研16月考17組織備改檢查18~19組織學生進行期末測試

資訊科技工作計劃 篇2

一、教學方面

1、培養目標

資訊科技課程教學為重點,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使學生具備獲取資訊,傳遞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基本能力,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資訊化社會的學習,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礎。

2、教材分析

在七年級的教學當中,安排學習資訊科技簡介、計算機系統和Windows操作、文書處理三個模組的內容,這些內容和教育部頒發的《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中規定的內容保持一致,為學生必修內容,教學時數為每週兩學時,一學期完成。

3、具體措施

本次教材主要是針對七年級的學生,由於是農村中學,大多數學生家裡沒有電腦,平時也很少接觸電腦,有大部分同學在國小沒有學過電腦,動手能力差,打字速度每分鐘在3-4個字左右,所以在講課當中,教師應適度加入一些適合本校學生的內容。讓學生每節課都進行打字練習,熟悉電腦,加深學生的基礎練習。在教學當中,採用多種教學方法,認真地挖掘教材,根據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認真備課,把每一課都認認真真地講好,上課時,多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教學,讓學生有大量動手操作的時間,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資訊科技領域有所收穫,掌握一些計算機操作技巧等。

4、個人課堂教學

課前認真進行備課,寫好教案。無教案不進課堂,教案目標明確,條理清晰,教案包括題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重點難點、教學手段學生練習時注意事項,課後及時小結,寫好後記,不斷改進教學工作。

二、德育滲透方面

1、德育方面嚴格按照教導處規定的德育計劃來工作。通過對本冊書的學習,在學習當中,不要忘記對學生的德育滲透。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樹立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觀念,樹立遠大的理想,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多給集體爭光添彩;以祖國的資訊科技發展而自豪;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重視培養學生對軟體方面的學習能力和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提優補差方面

計算機的學習,現在很多的同學動手操作水平很不一樣,有很多同學老師在給出任務後馬上能夠完成,而有的同學,很長時間內不能夠完成本節課老師所講授的內容,所以在本學期裡,要更加註重差生的學習,使他們在動手操作上下大功夫,讓好的同學來帶動差一些的同學,多給差生機會,多給他們鼓勵,讓他們樹立起信心。

3、認真參加專科組內組織的活動,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認真參加組內組織的集體備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總結,提高備課質量;認真寫好手記案例,在本學期寫4個手記4個案例,拿出一篇優秀的經驗交流文章,每週寫一篇鋼筆字與板書設計。

4、寫一篇關於資訊科技教學方面的論文,並且站製作方面的內容;充實我校的網站內容,網站內容包括:把學校教育方面的檔案、要求、新聞等內容適時釋出,上級機關對學校教務方面的要求、指令及其他方面的內容;組織教研組進行資料的上傳。把一些學習資料傳入自己的部落格,充實裡邊的內容;爭取製作一件教學課件。

5、在課餘時間學習劉京海《成功教育》思想、《細節決定成敗》等書籍,並且按學校要求仔細絡聯盟知識,使自己完成縣規定的過“三關”要求,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上一個新的臺階。

6、認真進行繼續教育學習。充分利用現代遠端教育的裝置和資源,以資訊科技為基礎,讓教師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利用遠教資源為教學服務,進一步實現自己設計、製作電子課件,提高教學水平。

6、在課餘時間學習劉京海《成功教育》思想、《細節決定成敗》等書籍,並且按學校要求仔細學習理論知識,使自己完成學校規定的過“三關”要求,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遠端教育方面

遠端教育是本學期的一個重要的工作,也是一個十分繁重的任務。遠端教育資源非常豐富,涵蓋了各個學科,各個教學方面的問題,只有認真做好遠端教育的接收和使用工作,才能發揮出遠端教育的意義,大力的推進本校的教學提高。

1、在遠端教育方面,認真做好衛星的接收工作,每天按時開機,接收資料,接收完畢後,仔細做好接受記錄。

2、接收到的資料,及時進行整理,下載,燒錄出光碟,讓每位教師進行使用。每學科教師合理進行遠端教育資料的使用情況,及時做好使用記錄。

3、遠端教育裝置按時進行保養和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耽誤第二天的接收工作。

1、微機室的裝置管理到位。每週進行一次系統的維護,發現問題馬上解決,不耽誤教師及學生的使用。

2、學生上機完畢時,仔細檢查機器使用情況,教師檢查完畢後才能離開,課後仔細填寫計算機室使用記錄。

3、下班時,認真檢查電路,把所有電源全部關閉後才能離開。認真做好機房管理,做好維護,及時更新系統、防毒軟體,切實保證網路、軟體執行的安全。

4、計算機室的衛生方面工作要到位,每天進行微機室的衛生清掃,注意死角的衛生,在學校及各級領導檢查當中不出現問題,不給學校丟臉,保證微機室的環境,使老師和學生有個良好的上機環境。

四、多媒體室管理方面

1、多媒體室與遠端教育接收裝置在一個屋裡,應嚴格按照上級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使多媒體室的使用量達到上級規定標準,每週達到20節。

2、認真執行多媒體室各種制度法規。合理排程多媒體室的使用情況,不讓各個學科在使用時發生衝突。上完課後,讓老師認真做好記錄。

3、合理安排學生座位,在上課時不讓學生帶入各種小食品。課後,認真檢查衛生情況。保持室內衛生清潔。

4、認真進行多媒體室的維護,保證多媒體裝置無損壞,多媒體室機器及時做好更新,防毒,保證各位教師在任何時間使用。

5、未經管理教師同意,其他人不得開使用多媒體計算機和大螢幕投影儀。

6、認真進行衛生方面打掃工作,每天進行打掃,使桌面清潔,多媒體裝置及其遠端教育裝置乾淨。

7、多媒體室的安全工作要到位,每天進行電源的檢查,下班後及時斷電,不使用其他裝置。

五、教師培訓方面

1、認真學習學校組織的各種教師培訓活動,完成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

2、對我校教師進行遠端教育方面的培訓,使每位老師都能運用遠端教育進行上課備課。每臺計算機上使用遠端教育資源上課。

3、對教師進行微機與部落格方面培訓,使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部落格,學會充實自己的部落格內容,方便於教師教學的同時展示了自己的教學風采。

以上是自己對資訊科技教學工作、學校微機室與多媒體室的管理與使用方面的工作計劃。在本學期當中,嚴格按照制定學校制定的計劃與自己的教學工作計劃來開展工作,在制定計劃時還有不周全的地方,請各位領導及教師及時提醒,使自己的資訊科技工作計劃更加完善,同時使學生資訊科技方面與我校的資訊科技及遠端教育方面得到提高。

以上是自己對資訊科技教學工作、學校微機室與多媒體室的管理與使用方面的工作計劃。在本學期當中,嚴格按照制定學校制定的計劃與自己的教學工作計劃來開展工作,在制定計劃時還有不周全的地方,請各位領導及教師及時提醒,使自己的資訊科技工作計劃更加完善,同時使學生資訊科技方面與我校的資訊科技及遠端教育方面得到提高。

資訊科技工作計劃 篇3

一、工作思路

以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工作中心,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繼續組織學科教師加強理論學習,特別是對《江蘇省義務教育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和《高中資訊科技課程標準》等的深入學習和貫徹,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升課程實施的能力和研究水平。深入瞭解一線教師在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通過交流、研討等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進一步加強學科中心組和教師協作組的建設,加快資訊科技教師隊伍的培養,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課程建設與實施能力,全面提升資訊科技學科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努力促進我區資訊科技學科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探索資訊科技學科課堂教學規律。

1、繼續組織針對課程與教材中的“疑難問題解決”的專題研修。改進研修模式,增強過程性研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師課程實施的能力,引導教師把新課改理念轉化為有效的“問題解決”教學行為。

2、進一步引導資訊科技學科教師加強對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和課程理論的學習和研究,認真研究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深化課程理解能力,提高課程規劃、開發與執行的能力。在學習活動中,從教師的不同需求出發,採取“參與式”、“研討式”等多種學習形式,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

3、繼續加強高中課程標準的學習。繼續組織高中學科教師認真學習高中《資訊科技課程標準》、認真學習《江蘇省普通高中資訊科技課程標準教學要求》,鑽研教材,增加參與式培訓的機會,提高教師自主學習的能力;完善高中資訊科技課程的研訓網路,採取專家講座、學術沙龍、參與式研討、公開課觀摩與評價、校際合作、案例設計等多元的研訓活動方式,切實提高研訓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而努力提升新課程實施的水平。

4、組織義務教育階段的資訊科技教師繼續深入研讀《江蘇省義務教育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和新教材,進一步把握好義務教育階段的資訊科技課程目標,更新教學觀念,提升對課程的理解力和課程的實施能力。針對新版教材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開展專項研究。

5、深入學習與研究《課型範式與實施策略——資訊科技》,切實加強課型研究,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課堂教學新正規化。

6、加強對學科青年教師的培養。繼續組織學科青年教師學習資訊科技學科教學建議,完善資訊科技學科課堂教學評價內容,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從整體上進一步提升我區技術課程學科教師的教學水平,為深度推進新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7、不斷推進資訊科技學科中的研究性學習,加強生成性教學的實踐研究,繼續探討生成性教學的基本理論與實施策略,促進教學智慧的生成。

(二)抓好常規教學和教研工作,提高技術課程實施的水平。

1、引導教師在認真落實“常州市中國小學科教學建議”的基礎上,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研討和觀摩活動。以“研究課”引導日常教學,以“常態課”促進教師自我反思,逐步提升教師觀課、議課的水平和能力。

2、推動各級各類學科教研活動的開展,指導學校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探索網路教研方式,通過網路建立對話、交流和指導機制,擴大參與面和受益面。

3、組織各學段開展同題異構研討活動,引導教師探索學科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分享教學實踐智慧,共同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途徑和方法。鼓勵教師認真進行教材分析、開展教學創意、教學設計和命題競賽,切實提高對學科的理解與分析能力。

4、在學科教學中,以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促進學習方式多元化為研究重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師生互動、思維充分、學生資訊素養得到發展的高效益課堂教學模式。

5、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資訊科技基本技能評價指標體系。各國中學校應落實針對新教材的學生學業評價方法,提高資訊科技學科的教學質量,進而全面提高國中學生的資訊科技素養。

(三)抓好組織建設,加快促進學科教師的專業成長。

1、落實學科教學建議,要求全體資訊科技教師要以學科教學建議為依據進行備課和上課,經常交流教育教學經驗;採用多種方式引導教師對教學行為進行認真的分析和反思,調整和改進教學策略,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2、繼續完善資訊科技學科中心組和資訊科技教師協作組建設,引導各協作組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交流研討活動,鼓勵老教師切實做好傳、幫、帶工作,努力促進青年教師健康成長。

3、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型別的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經驗、分享教育教學智慧、探討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和方式等提供條件和機會。加強對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努力促進專家型、名師型學科教師的成長。

4、根據資訊科技變化發展快的特點,組織學科教師開展業務進修活動,全面提高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

(四)搞好競賽活動,全面提升中國小生的資訊素養。

1、組織開展學生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競賽活動,優選學生電腦作品參加各級競賽活動,不斷培養和提升我區中國小生的資訊素養;並努力通過交流、研討等進一步激發教師組織開展各類資訊科技社團活動的積極性和提高活動輔導的水平。

  三、日程安排

二月份:

1、制訂新學期工作計劃;

2、召開資訊科技教師協作組組長會議。

三月份:

1、區學生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競賽作品徵集評比,並篩選優秀作品參加市級比賽;

2、國小資訊科技學科教研活動;

3、國中資訊科技學科教研活動;

4、各資訊科技教師協作組活動;

5、舉行區高中資訊科技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四月份:

1、組織參加常州市高中資訊科技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2、組織參加常州市國小資訊科技“同題異構”教研活動;

3、高中資訊科技學科教研活動;

4、各資訊科技教師協作組活動。

五月份:

1、國小資訊科技學科教研活動;

2、國中資訊科技學科教研活動;

3、各資訊科技教師協作組活動;

4、區學生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競賽現場評比活動。

六月份:

1、組織開展八年級年級資訊科技學業水平測試工作,並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七月份:

1、組織暑期資訊科技教師培訓活動。

資訊科技工作計劃 篇4

一、全冊教材分析及教學總目標。

教材中“Logo語言”共安排了11課,第1——3課學習Logo語言的簡單作圖命令,包括前進、後退命令。左轉、右轉命令。提筆、落筆命令。藏龜、顯龜命令。清屏復位命令,復位命令,擦除命令等。其中第1課是掌握進入與退出Logo語言視窗,學習清屏復位、顯龜、藏龜命令,第2課通過畫樓梯學習前進、後退命令。左轉、右轉命令。第3課通過畫虛線學習提筆、落筆、復位、擦除命令。第4—6課主要學習Logo語言的重複命令。第4課通過畫正多邊形學習重複命令,掌握重複命令的基本格式,第5課畫星星是重複命令的進一步運用,第6課畫風車是學習重複命令的巢狀。第7課學習畫彩色圖形,主要是掌握有關色彩方面的幾個命令。第8課畫組合圖形是一個綜合運用,是鞏固前面學習的基本命令的綜合聯絡,也是為後面學習過程作準備,起到一個鋪墊作用。第9——11課主要是學習過程,其中第9課是定義過程,第10課是儲存和呼叫過程,第11課是過程的編輯。應該說教材中Logo語言命令的學習都是穿插在任務中來完成的,所以這些課名基本上就是一個具體任務,如畫樓梯、畫虛線、畫正多邊形、畫星星、畫風車、畫組合圖形等等,突出了教材編寫以“任務驅動”為主線

二、完成目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採用“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

(2)重視上機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及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4)採用分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培養他們互幫互助、相互合作的精神。

三、學科實踐活動(師生兩個方面)。

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已經在前面幾年的學習中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更希望教師能夠給予他們充分的主動權和自由,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因此在教學時,儘量放手讓學生去做,不必事必躬親,同時在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引導。

資訊科技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中心,以發展創新為動力,與時俱進,繼續深入開展校本師資培訓,開創我校本師資培訓的大好局面,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教育教學的'改革。

二、培訓目的

1、增強資訊科技意識,能夠有意識地將資訊科技應用於自己的工作中。

2、在具有共同操作基礎的前提下,分層學習、分組學習與自己工作相關的技術,以提高工作效率。

3、學習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三、培訓原則

1、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

理論學習必須與資訊科技實踐運用相結合,必須與學校和學習者自身實際相結合,同時也要加強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聯絡。因而,作為指導教師要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真正把資訊科技教育學習落到實處。

2、堅持針對性、時效性原則。

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及資訊科技與其他學科的密切聯絡,教師必須能熟練使用學校現有的各種資源進行教學、教研、教改,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知識、掌握相關技能技巧,讓學生能夠更快地領略資訊科技的無窮魅力;堅持與校內外軟硬體環境相結合的原則,充分、合理的利用軟硬體資源。同時,注意學科間的相互滲透性,為教育教學改革服務。

3、堅持改革創新的原則和規範管理的原則。

四、培訓形式

集中組織培訓和自學結對幫扶相結合,網上交流和定期主動討論相結合。

五、考核方法

1、基本技能:全校老師都會正確使用現有裝置,維護自己的電腦,掌握多媒體教室使用方法,能使用配套光碟上課。40歲以下的老師能夠進行常用應用軟體的基本操作(如WORD、POWERPOINT等)及製作簡單的課件,並且每學期必須在校課件資源庫有1個以上課件。

2、防毒軟體:能使用一種防毒軟體,進行下載、安裝、升級、設定和卸裝。

3、網路使用:實際考核,完成網上瀏覽、搜尋相關資料,下載檔案、傳送E-MAIL、會使用我校內、外網資源等操作,完善好自己的網路資源,部分教師可以製作課件,進行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

六、落實保障措施

1、提高認識,切實加強領導。

開展校本培訓是新形勢下適宜基礎教育和資訊科技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加強和改進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措施。因此,學校各層幹部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培訓工作的領導。

2、強化管理,精心組織實施。

要有成效地開展校本培訓工作,必須注重校本培訓的制度化、規範化建設,逐步建立健全校本培訓的學習制度、考勤制度、考核、獎懲等規章制度,並嚴格執行。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校本培訓的新途徑、新方法,及時總結經驗,查詢不足,不斷改進工作,提高水平。實施過程中,要及時做好培訓紀錄,健全培訓檔案和教師成長檔案。要加強過程性督導檢查,積極引導、鼓勵和支援教師參加培訓,抓落實,求實效,考核結論可納入教師進級晉職的依據。

3、落實經費,保障培訓條件。

教師培訓所需經費學校應統籌考慮,優先安排;教師培訓所需資料書籍,學校要予以保證;加強教師圖書資料室、閱覽室、多媒體網路教室、電子閱覽室的建設,管好用好,使其充分發揮作用;充分利用國家投入的相關設施裝置加快校園網和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建設,努力為校本培訓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確保各項培訓活動真正落到實處。

4、嚴格考核,建全獎懲機制。

教師參加培訓應實行考核和成績登記制度,凡參加培訓並經考核合格者,其成績摺合成學分記入本人的量化考評。

5、總結經驗,樹立推廣典型。

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參訓,勇於開展教育創新,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推動教師現代資訊科技教育校本培訓工作的深入紮實開展,為舊鎮教育事業的騰飛盡綿薄之力。

一、培訓宗旨

開展資訊化教育的關鍵,在於擁有一大批具備良好資訊素養的教師,教師素養的提升必須依靠自身的學習以及學校等部門組織培訓活動才能實現。我校教師的培訓將以教育部檔案《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培訓指導意見(試行)》為綱領,結合我校實際情況,開展“融技術於課程”、“以課題研究帶動培訓、以培訓促進課題研究”的“研訓一體化”培訓活動,在我校培養一批在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研究的科研型探索者,深刻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的個性化實踐者。

二、培訓模式

1、示範講授與動手操練相結合。

教學方式將以動手實踐為主,示範講授儘可能言簡意賅,動手操練才能促使受訓教師在用中學,在學中用。

2、集中培訓與分散練習相結合。

5、自主探索與協作研討相結合。

6、資訊化教學實施、課件製作大賽等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

三、培訓內容

1、分學科學習新課程標準,製作有關新課程標準的較複雜簡報。

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與掌握是我們培訓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凸顯我區資訊科技特色的前提下,學好、用好新課程標準也是實現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重要基礎。在這個階段,我們將分學科組織培訓學員深入學習和領會新課程標準的核心,並製作介紹新課程標準中資訊科技的地位與作用以及學習新課程標準的體會的較複雜的簡報。

2、確定策略,搜尋資訊,瞭解學習資源的概念、型別及其搜尋方法,指導受訓教師動手操作。在這一環節中,我們將通過講座和小組討論的方式,瞭解學習資源的概念、型別以及教學軟體和課件之間的關係,建立積件概念,認識學習資源中心對學生研究型學習和探究型學習過程中的意義和作用。再組織教師確定完成課題所需要的資訊,瞭解所有可能的資訊來源途徑,選擇最合適的途徑,確定最佳策略,為各自的課題檢索和獲取資訊。在此過程中,我們將指導教師重點了解網上查尋資料的方法,並練習使用目錄和搜尋引擎查詢關於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理論和實踐方面的資源,學習使用網路通訊工具進行交流。

3、教師結合學校各項工作安排,通過實踐探索,初步完成教育教學資訊化的轉變。

4、評價“作品”,開展教師課件製作大賽,展示培訓成果。

資訊科技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為動力,以超前實驗,示範一方,追求卓越,和諧發展為目標,以深入推進教育現代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重點,加強學校特色建設,打造學校品牌,提升學校品位,全面提高學校辦學水平。

  二、工作目標

本學期的工作目標,概括起來就是:“圍繞一箇中心”、“推進兩項工程”、“實現三個滿意”,“抓實五項工作”。

1、“圍繞一箇中心”探發展新路

以九十二週年校慶籌備工作為中心,傳承歷史,繼往開來,再創輝煌。

2、“推進兩項工程”謀發展動力

一是紮實推進“特色學校建設工程”,著力於探索“新課程背景下和諧教育”之路,精心打造教學、德育、科研、管理、課程、師生之和諧特色,全面推進學校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二是全面實施“教師發展工程”建設力度,加大骨幹教師培養力度,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教學精湛的教師隊伍。

3.“實現三個滿意”夯發展之基

用實驗國小優秀的教師素質,優質的教育服務,優美的教學環境來實現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

4、“做實五項工作”展發展巨集圖

一是課改實驗要見成效;二是課題研究要出成果;三是教學質量要創佳績;四是文化建設要上品位;五是三星級現代化學校評估要通過。

  三、具體工作措施

  (一)和諧管理人本化

1.積極建立區三星級現代化學校活動,進一步完善和規範學校《校規》,加強規章制度的管理,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糾”。將管理的規範化與人情化相結合,促進師風建設,促進學校的整體形象的提高,推動素質教育的持續發展。讓四眼契人在溫馨的校園裡可持續性和諧發展。

2.強化師德建設,自覺加強教師職業道德的學習,自覺加強政策法規的學習,規範教師的職業行為,進一步強化師德意識和服務意識,實行教師師德一票否決制,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師範活動,推動行風建設和效能建設,積極參加區“最滿意的學校”評選活動,進一步形成“博愛、敬業、協作、創新”的教風,成為工作上有壓力、事業上有追求、發展上有目標的現代型教師。

3.狠抓自身學習,建立學習型組織。把建立學習型學校融入日常管理工作,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師學習教育活動,加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信念教育,抓好公民基本道德規範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學習教育,加強現代教育理論、專業技術知識和現代教育技能學習。認真組織教師開展“營造書香校園,享受讀書快樂”為主題的讀書節活動。

4.全面推進校務公開,定期召開教代會,加強全員管理的意識,落實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結合文明辦公室的建立,促進教職工自主發展的進取精神、自我規範的責任精神、團結合作、互幫互學共同進步的集體主義精神,積極參加先進教工之家的評比。

5.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完善考核、獎懲、競爭機制,逐步建立重貢獻、重實績、向優秀突出人才傾斜的內部分配製度。

6.抓住各種機遇,加大學校新聞宣傳力度。

  (二)和諧課程校本化

1.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師校本培訓體系。引導教師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探索和形成適應新課改的教育教學方法,加大新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力度;倡導教師開展自主學習,積極參與教育科研。

2.以教師教學反思為起點,解決教育教學現場中的問題作為教研活動的基本內容,不斷完善星級教研組的評比,以省校本教研先進單位及具有校本特色的教研活動為龍頭,帶動學校教師教學能力上水平。

3.繼續開發校本化課程,完善套餐式課程和選修課程的設定,加大對法制學校、英語俱樂部研究性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等校本課程的管理和評價力度。探討一年級的中華經典誦讀為內容的特色教育活動及班級特色教學活動。

  (三)和諧教學精品化

1.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管理。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學校領導要深入課堂,全面瞭解各科教師教學情況,落實《學校教育教學事故責任與處理辦法》,掌握好指導和調控教學的主動權。以各種形式的小型競賽活動為載體,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檢測。

2.強調對教師教學各環節的管理,改進學科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對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科教學質量評價,堅持“重平時”、“看三率”的原則,即評價注重教師平時的教學效果、學生平時的學業負擔情況;評價一看期中期末考試“合格率”、二看“優秀率”、三看“提高率”,全面評價班級學生學習情況;探討在新課程標準精神指導下,如何有效、合理地設計、佈置課堂作業、家庭作業,從知識練習、鞏固的角度及重課堂四十分鐘效率和課餘抓“兩頭生”工作,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

3.不斷完善教師發展工程,全面落實開展區學習型學校建立工作的實施意見。繼續實施《實驗學校青年教師5年發展規劃》。加大對骨幹教師培養力度,積極參加區學科首席教師的評選工作,積極培養區後備幹部。創設多種渠道對各層次教師進行繼續培訓,使教師進一步提高自身的修養,較好地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營造教師自我提高的良好環境。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力爭大專以上學歷達到85%以上,本科學歷達到25%。

4.重視特長教育,加強學校選修課程的管理,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培養學生多方面素質。同時,加強對學校選修課程的計劃、實施、檢查、考核的全程管理,提高教學質量,重視參加各級各類的藝術、體育、書法等特長比賽,力爭在市、區級各級比賽中保前三名爭第一名,以贏得社會讚譽。

5.繼續實施“科研興校”戰略,以“新課程背景下國小和諧教育的研究”為中心,重點搞好第一階段的實施方案,做到人人蔘與,同時加強對學校各級課題的全程管理,把教育科研作為強師、增效、創特的重要手段,積極開展校本研究,突出教育科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研究質量和水平,進行科研型教師的評比,形成全員科研的氛圍。

  (四)和諧德育人性化

1.加強對學生愛班愛校思想的教育,使學生形成“我愛我班,我愛我校”的主人意識。班主任及任課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班級的一切榮譽,熱愛學校的一草一木,關心學校的一人一事,努力按學校的常規要求做好自己的事,管好本班的事,關心學校的事。引導學生自覺同違反班規、校紀的行為作鬥爭。

2.開展以學習《中國小生行為規範》、《中國小生守則》為重點的行為規範養成教育月活動。加強學生行為規範教育,使良好習慣的形成從強化到內化,最終實現自動化的過程。大隊部及值日值周組教師要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板報、電視等媒體進行監督,及時反饋存在問題,強勢宣傳,強行入軌。同時,對於常規工作,要經常研究,準確把握存在的問題,定期確定抓重點專案,通過一個一個重點專案的強化、規範,做到週週有重點,週週有突破,提高常規管理質量。

3.加強以政教主任、班主任和少先隊輔導員思品骨幹教師和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幹的德育工作隊伍建設。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和《江東區教育局關於加強和改進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實施意見》。利用午談課、班隊課、心理輔導課、綜合實踐課、思想品德課等主陣地,繼續開展“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活動,強化全員德育意識,堅持教育教學全過程德育,加強學科中的德育滲透。改革德育評價方法,完善學生成長檔案,積極參加區“班主任帶頭人”評選活動,繼續開展校先進班級和特色班級評比。

4.繼續有創意、少而精地舉辦好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慶慶典、科技節、電腦節、外語節、兒童軍校、家長學校、特色大課間等傳統活動,讓學生的各種有趣的活動中展現個性,和諧發展。

5.繼續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熱線、心理諮詢室、心理網頁等建設做到正常、實效、新穎、靈活。

6.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做好群體健身工作,游泳體育傳統專案,業餘體育訓練,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運動水平,力爭在區中國小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進入前六名,各類單項比賽保前三名爭第一名。認真實施《學校衛生工作條理》,做好學校的衛生工作,抓好學生的保健、健康教育、衛生防病宣傳以及學生身體檢查、近視眼防治工作。努力做到新增近視率不超過10%,保證1小時的課外活動時間。

  (五)和諧環境人文化

1.高標準、高質量、有特色地做好學校的樓道大廳文化、綠色文化、宣傳文化、雕塑文化等顯性文化的建設。做好校園綠化及景點的保養工作,確保學校花草樹木的最高成活率,為營造一流的和諧育人環境提供物質的保障,爭創市區環保綠色學校。

2.保質量、搶時間確保校園入口景點、體育館、塑膠操場等二期附屬工程的早日完工,投入使用。完成學校財產的清查登記工作,迎接“省教育強區複查”。

3、加強節水節電意識,要求全校師生人人蔘與水電管理,平時加強對校園的巡視和檢查,對可能出現的浪費水電的不良現象要及時加以制止。

4.加強資源整合,提高現代化裝置在教育、管理中的使用效率問題。充分利用網路技術,搭建學校日常管理平臺、教師培訓管理平臺、教學輔助平臺、家校互動平臺,把提高教師資訊素養落到實處。

5.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實行學校安全工作“一票否決制”。學校將安全工作制度落實到人,嚴格

管理。高度重視學生飲食飲水衛生安全、學校設施安全、教育教學活動安全、消防安全及交通安全。維護學校及周邊治安秩序,確保學校財產和師生人身安全,努力建立平安校園。

6.後勤工作規範操作,包括收費、採購、工程專案等,做到按檔案精神辦事,按上級規定操作。

資訊科技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更好地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大膽、深入、有效地開展課程改革實驗,進一步提高素質教育和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儘早普及到孩子們手中,讓他們樹立現代化的資訊理念,為學生應對未來挑戰、實現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教材分析

“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所確定的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資訊科技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三、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通過一年半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體word、有一定了解,但是由於每一學期資訊科技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二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 1

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資訊科技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四、教學目標:

國中資訊科技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學生的資訊素養表現在:對資訊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資訊及資訊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並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資訊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1、瞭解資訊科技的應用環境和硬體的基本組成,學會安裝和解除安裝軟體。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處理資料,對錶格資料的輸入、修改、美化、公式、函式的使用、資料排序、資料篩選、統計表的製作等。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6、做一個日常生活的統計表。

五、教學措施

1、注重基礎知識,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操作教師要精講到位,讓學生適當訓練,樹立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信心。

2、進一步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激發他們對計算機技術這一新興科學的學習興趣,讓其學有所得,學有所樂,拓寬其在計算機世界和網際網路時代的視野,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

3、以學生實際操作為主線,多練,多操作才能提高。每堂課基本的組織形式是:提出研究課題、講解簡單思路、生實踐、知識總結,每次總結可以放在課前,總結上一次課的知識,每次講課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留出30分鐘讓學生上機實踐,充分保證學生的動手時間。

4、靈活運用教材,對於教材上的內容,如果完全按照其程序來實施教學,知識反而不能更好地連貫,而且在課時不多的客觀條件上要對其有一定的篩選,選擇實際應用比較多的知識作為重點來教。

5、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把各種最新最前沿的資訊帶給學生,讓學生坐上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列車,而不至於閉門造車,總是學習那些已經過時的知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