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民族文化國旗下講話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4W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講話稿,講話稿是為發言者表達自己想要講的話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好一份講話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弘揚民族文化國旗下講話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弘揚民族文化國旗下講話稿
弘揚民族文化國旗下講話稿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在莊嚴的國旗下,我講話的題目是《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中秋時節話中秋佳節,說傳統文化》。

沒有傳統文化,我們無法回答“我是誰”。沒有傳統文化,民族將漂泊而沒有根基。沒有傳統文化,民族將會失去信仰和價值。古老的中華民族帶著幾千年不曾中斷的文明史從遠古一路走來。弘揚民族文化傳統,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則成為當代我們必須承擔的使命與責任。

在這個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的時代,人們的生活也不再是單純的受一種文化影響了。歐美,日本,韓國等文化作為外來文化越來越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價值選擇。

文化是一個極為寬泛的詞,所代表的內涵也是相當的豐富,就拿節日來說,其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就博大精深。

當代,年輕人越來越熱衷於過“洋節”,例如聖誕節,情人節,等等。很多人認為,其實節日不過是人們理想的寄託或是一種紀念,過節無論是傳統節日還是洋節,過的都只是一種心情也是給心靈放個假,這當然不無道理。但是對於傳統節日的淡化和傳統文化的淡忘則是作為華夏兒女,生活中所不該出現的現象。

中秋節快到了,我們中秋時節話中秋佳節。中秋節是我們東方古老悠久的傳統佳節,象徵一個民族的迷人魅力,它本身就是一種奇特而又神祕的藝術,作為一個東方人,我們享受著它的繽紛,我們仰慕她博大的胸襟,我們欽佩她對中國古文化的重大影響,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我們擔負著延續古老文明的重任,中秋歡欣鼓舞時,更不要忘記自己的職責,做一個合格的繼承人,這麼一筆豐厚的財富,是我們耗盡心血也學不完的。……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各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每個民族長期積累的文化傳承,傳統節日蘊涵著民族的精神,蘊涵著民族的價值取向,蘊涵著民族的文化根基。作為當代老師、學生,我們不僅要了解傳統節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傳統節日背後所蘊藏的價值。“時尚的東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東西才能長久。”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你可曾欣賞過夢幻絕倫的明月?圓月知人心,和家人共進一頓晚餐,為遠在他鄉的親人送上真誠的祝福,是中秋節最重要的章節,舉杯共進,為遠在異鄉的親人留下一份思念。

由此聯想到傳統美德,孔子的儒家之道已在普通百姓心中生根發芽,它所推崇的“仁”之說成為人們日常行為約束自身行為的規範,由此而生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即使在快節奏的今天也是淨化人類心靈的極為重要的藥劑。對於學生來講,我們僅僅只是背過它們之後再一番感慨便被拋之腦後,這其實就是一種對傳統美德的忽視,我們以為自己過於平凡,那樣偉大的事情是怎麼也不該在自己身上發生的,可是往往這時,我們便以看客的姿態與傳統道德保持著並不遙遠的距離。

傳統美德作為一股無形的力量,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以提高自身道德修養陶冶自我道德情操,都說新生代是叛逆,自私,張揚的一代,我們並不想如魯迅筆下人物九斤老太所說“一代不如一代”,我們也是有判斷力,有責任心,有歸屬感的一代,我們也知道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那些骨子裡最本能的東西。但是可能在這樣飛速發展,利慾薰心的社會裡我們或多或少遺忘了很多關於傳統所該有的繼承與發展,我們或許已經意識到這些,又或許還在迷霧中不知所措。但是,我們應該相信在不斷的自我反思與自我修正下我們對於傳統文化的認識和傳統美德的傳承一定會有更為正確的選擇的。

今天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祥和富足的年代,那些苦難和堅持似乎早已隨著時間的風化成了雲煙,我們的印象中也不再有傳統,取而代之的是時尚,個性,獨特。時代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捷,誠然這是一個需要創新需要突破的時代,但是那些維繫中華民族生存的根基終究是不應該拋棄的,那些傳承了千百年的文化與內蘊是應該被銘記與繼續傳承的。

最後,預祝大家中秋快樂,閤家團圓!

弘揚民族文化國旗下講話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關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

今年的5月28日是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死了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作為一個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而失敗了。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卻成功了。“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是他的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偉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蓮的聖潔,強大的精神力量,為後人頌揚,激勵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

端午節作為傳統節日,它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文化遺產,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春節、端午、中秋節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徵,彰顯著全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中華民族分佈如此廣泛,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相當程度上得益於節日民俗的存在。這些節日已經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共同節日,體現著共同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節"——到來之際,我們更應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節日。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

現在,許多旅居在海外的華人、華僑歷經幾十年甚至更長久的國外生活,但是依然保持著我們的傳統,他們雖然身在國外,依舊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等我們的民族節日。然而,現在我們國內的學生卻喜歡吃的是麥當勞、肯德基、巧克力;看的是日本的動畫片及韓國電視劇,過的是聖誕節等西方節日……我們的民族節日卻不能引起他們的關注,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索。

20xx年,韓國將端午節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遺產;20xx年,端午節被正式認定為韓國的非物質遺產。用駭人聽聞來形容這個訊息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但至少它發人深思。祖先遺留下來的傳統卻成了別國的珍寶,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內心又會作何感想?

同學們,我們肩負著老師和家長的殷切期望,面對如此的現狀,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復興中華文化,我們責無旁貸。我們或許無法改變端午節已被韓國申報的事實,但我們可以用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來勉勵自己。當父親或母親勞累了一天回到家裡時,你能否為他遞上一杯熱茶?當你的朋友陷入困境的時候,你能否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當你對別人許下承諾時,你能否言出必行、信守承諾?當你自己在考試中失利時,你能否不灰心不放棄,而是尋找原因,總結教訓?我們在做好這些平凡的小事的時候,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也傳承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如果人人都做好這些平凡的小事,那將會是一件不平凡的大事。

悠悠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就像一條歷史的長河,我們不能讓它斷流;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優良傳統,應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讓我們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文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