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9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

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1

作為一名一線數學老師,就必須對數學的課程標準完全瞭解。在現在的教學改革背景下,國小數學的新課標有了巨大的變化,對於學生來說,到底是一門怎樣的課程呢?在這一輪國小數學遠端培訓中,通過學習國小數學新課標,再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我有了如下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

二、注重生活數學,切實提高數學素養。

在應試教育面前,我們的數學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抓尖子生,忽視“學困生”的現象,這即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嚴重影響著整體數學素養提高,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重心下移,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漲船高”,學生智力存在著差異這是客觀的,我們要分層要求,使每位學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礎上提高,獲得成功。新課標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強調了大眾數學學習的內容的應用價值——能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應用。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生產實踐,所以數學教學除了系統的數學知識的教學外,還應密切聯絡生活實際,調整相應的數學內容,做到生活需要什麼樣的數學內容,就教學什麼樣的數學知識,讓生活中學生所必須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數學教學的目標與追求,使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

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2

選修課實行了大半個學期後,我們都切實感受到了選修課對於我們的全面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因為選修課是我們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選擇的課,這樣,我們就會花時間和精力去努力地學習這門課也就是說,我們是抱著積極的態度去學習選修課的,從而近一個學期下來,我們能從選修課獲得不少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這對我們拓寬視野和培養技能都有較大的幫助。

例如我參加的生活中的嘉興,老師精心準備的課件和頗具幽默的講課風格,使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去,不僅豐富了我們的課外知識,同時也能與書本知識相聯絡,以便對其有更深刻的理解。生活中的嘉興這門課使我們對自己身後的這片熱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作為一個嘉興人,我認為這還是十分必要的,當我們離開了這裡,在外求學的時候,應該學會如何向別人介紹自己可愛的家鄉。

再者,我還參加了創業課程,老師運用簡單事例和模擬遊戲告訴我們一些創業者該具有的基本素質,以及創業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並通過分組合作,使我們懂得了創業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也會碰到種種問題。雖然大部分都是基礎的理論知識,但我相信這對我們踏上社會後的發展有了初步的指導作用。

與此同時,我們學校大力開展的社團活動,也使我們受益匪淺,大家根據自己的興趣參加社團活動,發展自己的興趣,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想,豐富了大家的課餘生活。許多優秀的社團不僅可以拓展相關的知識,也可以鍛鍊同學們的交際能力和組織能力,例如模擬聯合國社團,在大大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同時,也增加了同學們演講的自信,鍛鍊了口才;嘉中TV和廣播站為有才華的人提供了展示的平臺,提供了鍛鍊的機會,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總而言之,選修課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巨大的積極作用,希望能進一步開展下去。

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3

第一次上選修課選科目的時候我就選了“數學文化”,因為當我看到這個名字時,我覺得學到一些數學的周邊知識對我的學習與生活可能還是有點用的,所以我報了名。

“數學文化”這門課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數學的知識,包括數學的歷史、數學的發展等等,我們國家是一個數學大國,也是一個數學古國,早在__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有“週三經一”的思想,也就是今天人們講的圓周率π,而西方國家到了17世紀才有這樣的概念,陳景潤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卓越工作,令世界震驚。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天天都在跟數字打交道。一個人不識字完全可以生活,但是若不識數,就很難生活了,現代科技進步,對數學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我覺得“數學文化”這門課程為我們剖析“數學”這門神祕而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科學,對我們來說是獲益匪淺的。

聽講了幾次課後,我覺得我收穫蠻多,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數學的王國裡漫遊著,學習著,就像參觀景點一般瀏覽了數學世界的奧祕,第一堂課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講了數學的歷史: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為中國古代六藝之一,亦被古希臘學者視為哲學之起點。數學的演進大約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續發展,或是題材的延展。第一個被抽象化的概念大概是數字,其對兩個蘋果及兩個橘子之間有某樣相同事物的認知是人類思想的一大突破。除了認知到如何去數實際物質的數量,史前的人類亦瞭解瞭如何去數抽象物質的數量,如時間-日、季節和年。算術(加減乘除)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古代的石碑亦證實了當時已有幾何的知識。到了16世紀,算術、初等代數、以及三角學等初等數學已大體完備。17世紀變數概念的產生使人們開始研究變化中的量與量的互相關係和圖形間的互相變換。在研究經典力學的過程中,微積分的方法被髮明。隨著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研究數學基礎而產生的集合論和數理邏輯等也開始慢慢發展。

除了數學的歷史以外,老師還給我們點評了數學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三次數學危機,這三次數學危機每一次都是數學探索者們在進行對數學這門學科的探索時產生的問題,每次出現了數學危機後,數學家們都努力地對其進行探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把這些問題解決。那節課讓我瞭解到數學的世界是時時刻刻都會有矛盾的世界,研究數學就是在研究把這些矛盾解決掉或者用正當的理論把矛盾解釋清楚的方法。

在這門課上我還第一次真正瞭解了歐式幾何、非歐幾何等數學分支以及它們誕生的意義和對人類文明的深刻影響等等很多關於數學的知識,讓我第一次瞭解到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任何事物並不一定就像我們平時所看到的那樣,三角形的內角和在某種情況下可能小於180°,也可能大於180°,這些可能暫時對我們的用處還不大,但瞭解了這些東西對我們以後學好“數學”這門課程或者說研究這門科學有很大的幫助。

我很喜歡老師給我們上的最後一節課,因為在這節課上,老師給我們看了很多由數學分形而製成的各種各樣的影象,如Julia集合,一幅幅畫面看得我眼花繚亂,彷彿進入了仙境一般,我都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我當時的感受,那讓我明白了原來生活中在衣服上、各種電器的屏保中的那麼多美麗的圖案都是出自數學這門神祕的學科裡,那節課真的讓我們體驗到了數學的神奇與壯觀。

老師的講述讓我慢慢消除了心中對數學這門學科的神祕光環,使我瞭解了數學,並讓我看到了數學的美麗和壯觀,還讓我對數學——這門把一切事物抽象化的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我知道,要學好數學很難,高數的第一學期課程:集合、極限、微積分的題目讓我焦頭爛額,但我清楚,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學生,不瞭解數學、不學好數學是不行的,我會努力地去學數學這門課程,不單單是學習數學的公式定理,更要學習數學家們堅持不懈、開拓進取的精神。

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4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因此,本人通過對新課程的學習,對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面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育人要有新理念,新課程標準把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強調國小生學習要從以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轉到首先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持續發展的教育環境。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

其次,教學要有新方法

1、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變“聽數學”為“做數學”。學生對數學的體驗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動手操作能促進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體驗,從中感悟並理解新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體會數學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它是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非常注重學生操作活動的設計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師要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的認識規律來設計、組織操作活動,並擔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不能把操作流於形式,要讓每個學生都必須經歷每一個操作活動。還要引導學生把直觀形象與抽象概括相結合,採取邊說邊操作,邊討論邊操作等方式,讓手、腦、口並用,在操作和直觀教學的基礎上及時對概念、規律等的本質屬性進行抽象概括。

2、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從形式走向實質。教師要有目的地選擇這些重演或再現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等數學活動。自主探索是在教師引導下的探索,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關注學生探索的過程和方法。學之道在於“悟”,教之道在於“度”,教師要處理好自主與引導、放與收、過程與結果之間的辨證關係。對於那些估計學生通過努力能探索求得解決的問題,應大膽地放,放得真心、實在,收要收得及時、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熱鬧,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師有價值的引導,學生的主體性也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

3、注意運用現代資訊科技輔助教學。因為運用資訊科技,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5

在沒接觸《數學文化》這門課程之前我就經常聽我朋友說有關這門課程的東西,那時候我一直以為跟我們所學的高數、線性代數一樣枯燥無味。直到真正去上了這門課程之後,我才發覺跟我一開始想的完全不一樣。

在《數學文化》的課堂上,老師的授課方式很有趣,每個專題各有特色,在聽老師的詳細講述後,我對數學文化頗有興趣,深有感觸,特別是“混沌”和“維數”這兩個專題。

我覺得老師對“混沌”和“維數”這兩個專題見解獨到,我也能從中吮吸到一定的精華。這兩個專題所涉及的內容也讓我很感興趣。

關於“混沌”,一開始對這兩個字根本不瞭解。還誤以為跟“餛飩”有一定關係,直到聽了老師仔細的講述,我才真正明白了“混沌”的含義。其實它也是數學文化中的一個方面,在非線性科學中,混沌現象指的是一種確定的但不可預測的運動狀態。它的外在表現和純粹的隨機運動很相似,即都不可預測。但和隨機運動不同的是,混沌運動在動力學上是確定的,它的不可預測性是來源於運動的不穩定性。或者說混沌系統對無限小的初值變動和微擾也具于敏感性,無論多小的擾動在長時間以後,也會使系統徹底偏離原來的演化方向。上了關於“混沌”這個專題後,我第一個想到的典例就是天氣變化,我覺得它很形象地形容了天氣變化的特性,其中最著名的表述就是蝴蝶效應:南美洲一隻蝴蝶扇一扇翅膀,就會在佛羅里達引起一場颶風。在今天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混沌學已發展成為一門影響深遠、發展迅速的前沿科學,同時也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而另外一個專題就是“維數”,對於這個專題我比較熟悉,因為在之前的數學課堂上便有接觸關於一維、二維···甚至n維,不過在學的時候不是重點章節,數學老師也沒有給我們做深入的講解,直到上了數學文化這門課,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專題方便我們更系統地瞭解“維數”這一概念。所謂“維數”,又稱維度,是數學中獨立引數的數目。在物理學和哲學的領域內,指獨立的時空座標的數目。之前還不知道維數有那麼多講究,現在才真正明白每個維數所代表的含義,0維是一點,沒有長度。一維是線,只有長度。二維是一個平面,是由長度和寬度(或曲線)形成面積。三維是二維加上高度形成體積面。四維分為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四維,人們說的四維經常是指關於時間的概念。準確來說,四維有兩種。第一種是四維時空,指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另一種便是四維空間,只指四個維度的空間。四維運動產生了五維...雖然“維數”比較抽象,但是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也有一些相關領域把一個常用和熟知的有限維數的結果推廣到無限維數的情形,對我們也有一定的實用意義。

在數學文化這門課程中,我受益匪淺,老師別樣的講課風格以及詳細的課件內容讓我對數學文化這個博大精深的領域興致勃發,在學習了關於“混沌”和“維數”這兩個專題之後,使我更加想了解更多有關數學文化的想法,對我們來說,雖然數學文化很抽象,但是對我們的實際生活卻很有影響。

我覺得,在這門課程結束之後,我依然會更深入地去了解有關數學文化方面的知識,因為深受老師的薰染,我更渴望去了解相關知識。

總而言之,我很榮幸搶到了數學文化這門課,更榮幸的是有這樣一位老師傳授了很多有趣的關於數學方面又涉及實際生活的知識。辛苦了,謝謝老師這學期的辛勤教導!

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6

今天再次學習《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使我領悟到了教學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因此,本人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有以下的認識:

一、備課:變“備教材”為“備學生”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備教的方法很多,備學生的學習方法少。老師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如語言應簡明扼要、準確、生動等),注意到實驗操作應規範、熟練,注意到文字的表達(如板書編寫有序、圖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對學生的組織管理,但對學生的學考慮不夠。老師的備課要探討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指導如何進行預習、聽課、記筆記、做複習、做作業等;要考慮到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一位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不僅僅表現他對知識的傳授,更主要表現在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上課:變“走教案”為“生成性課堂”

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具變化發展的動態生成的過程,其間必然有許多非預期的因素,即便教師對學情考慮再充分,也有“無法預知”的場景發生,尤其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育過程遠遠要比預定的、計劃中的過程生動、活潑、豐富得多。教師要利用好即時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靈活的教學機智,不能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教案”。

要促成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教師要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如果我們的課堂還是師道尊嚴,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馬上表現出不高興,不耐煩,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生氣,師生關係一定要開放,教師要在教學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誠合作的民主關係。同時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一言一行,在教與學的平臺上,做到教學相長,因學而教,樹立隨時捕捉教學機會的意識,就必定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活潑有趣,更加充滿生機,也更能展示教師的無窮魅力。課堂提問注意開放性。

開放性的提問,沒有統一的思維模式與現成答案,學生回答完全是根據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會是豐富多彩,這可以作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資源。教師根據這些答案給予肯定、或給予引導,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在教師的肯定或引導中得到提高。要促進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智慧,教師對教育過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對這種動態生成的把握。

三、變“教學”為“共同探討”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即要求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過去由教師控制的教學活動的那種沉悶和嚴肅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真誠和激情。因而,教師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傳遞、訓導、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幫助、參謀;師生之間的關係不再是以知識傳遞為紐帶,而是以情感交流為紐帶;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學生學習的靈感不是在靜如止水的深思中產生,而多是在積極發言中,相互辯論中突然閃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被壓抑,本有的學習靈感有時就會消遁。

四、變“教師說”為“學生多說”

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係,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於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講。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於學生說出是與非,或是多少,至於說話是否完整,說話的順序如何,教師不太注意。這樣無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要鼓勵、指導學生髮表見解,並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並讓儘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課應該儘量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例如,口算,現在已經名不副實,多數用筆算代替,學生動手不動口。其實,過去不少教師創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級教學中,寓教學於遊戲、娛樂之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其它教材也可以這樣做。我們不能把數學課變成枯燥無味、讓學生學而生厭的課。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口,並輔以其它教學手段,這樣有利於優化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

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7

8月28日,我參加了靈源講堂“數學專場”的學習,又一次有幸地聽到了林培育老師的精彩講座《依課標抓本質促教學》,他以教師該如何學習課標的方式給我們闡述了在學習課標時的幾個重點。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數學教學要抓住數學的本質,數學的本質是什麼呢?數學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體系,更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觀念要變化,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數學素養的人,要讓學生學會數學思考的模式,這才是更重要的內容,尤其是數學思想的滲透更好的說明了這點。要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這樣學生學到的數學才是活的數學,才能在以後的學習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林老師又從四基的基本理念揭示數學課程中如何貫徹數學的基本本質,課標理念: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林老師強調要讓數學回歸本真與簡單,讓有價值的數學給孩子們帶來信心與樂趣。在講座中,他通過生動的課堂實錄、課例,給我們一一展示了在教學中如何來體現四基,認為數學從現實世界中來,要加強內在邏輯的內化形成新理論,讓學生掌握數學的根,再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

聽了林老師的講座,我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加強修養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也只有真正讀懂學生、讀懂教材、讀懂課堂,才能為孩子們奉獻出既“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

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8

這次選修課我選了“數學文化”,因為當我看到這個名字時,我覺得學到一些數學的周邊知識對我的學習與生活可能還是有點用的,所以我報了名。

“數學文化”這門課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數學的知識,包括數學的歷史、數學的發展等等,早在20xx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有“週三經一”的思想,也就是今天人們講的圓周率π,而西方國家到了17世紀才有這樣的概念,陳景潤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卓越工作,令世界震驚。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天天都在跟數字打交道。一個人不識字完全可以生活,但是若不識數,就很難生活了,現代科技進步,對數學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我覺得“數學文化”這門課程為我們剖析“數學”這門神祕而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科學,對我們來說是獲益匪淺的。

第一個被抽象化的概念大概是數字,其對兩個蘋果及兩個橘子之間有某樣相同事物的認知是人類思想的一大突破。除了認知到如何去數實際物質的數量,史前的人類亦瞭解瞭如何去數抽象物質的數量,如時間-日、季節和年。算術(加減乘除)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古代的石碑亦證實了當時已有幾何的知識。

到了16世紀,算術、初等代數、以及三角學等初等數學已大體完備。17世紀變數概念的產生使人們開始研究變化中的量與量的互相關係和圖形間的互相變換。在研究經典力學的過程中,微積分的方法被髮明。隨著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研究數學基礎而產生的集合論和數理邏輯等也開始慢慢發展。

老師還給我們點評了數學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三次數學危機,這三次數學危機每一次都是數學探索者們在進行對數學這門學科的探索時產生的問題,每次出現了數學危機後,數學家們都努力地對其進行探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把這些問題解決。那節課讓我瞭解到數學的世界是時時刻刻都會有矛盾的世界,研究數學就是在研究把這些矛盾解決掉或者用正當的理論把矛盾解釋清楚的方法。

有一節課上,老師給我們看了很多由數學分形而製成的各種各樣的影象,我都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我當時的感受,那讓我明白了原來生活中在衣服上、各種電器的屏保中的那麼多美麗的圖案都是出自數學這門神祕的學科裡,那節課真的讓我們體驗到了數學的神奇與壯觀。

這門課讓我對數學——這門把一切事物抽象化的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我知道,要學好數學很難,學習數學不單單是學習數學的公式定理,更要學習數學家們堅持不懈、開拓進取的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