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精]

來源:果殼範文吧 5.59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精]

《文化苦旅》讀後感1

這依然是一篇藉著都江堰寫李冰,藉著李冰寫“官本位”的文章,我在《柳侯祠》的評述中已有所論,只不過此番他給“官本位”注入的不是碑文詩賦而是專業的科學技術,都江堰的偉大被濃縮在了“李冰的精魂”裡,作者所盼望的乃是這樣的人可以子子孫孫無窮盡,於是對李冰的充滿民間宗教色彩的膜拜和人而神的民間戲劇中很作了一番文章,頗為讚賞,並且說“轟鳴的江水”便因此成了“至聖至善的遺言”。

余文慣於在對山水的膜拜式誇大定位和抒寫中行矯情與煽情,但他肯定不是真的要跪倒在山水文物前,他不過是做這麼一個虛假的姿態而已,他的重點仍是利用這種情感的煽動去消弭理性的冷峻思考,從而使讀者認同他、跟著他的觀點走。此文對“能臣幹吏”的`崇拜與對“清官”的崇拜一樣,都是“人治”思路的認識,要知道僅憑“清官”“能臣”是無法幫助中國擺脫“人治”帶來的歷史迴圈的,但這種理性認知在作者故意營造的巨集大主題與取媚民眾的民粹主義氣氛下,被抽空殆盡了。

餘秋雨在文中說:“在這裡,我突然產生了對中國歷史的某種樂觀”,我雖不知道這是否為其真心話,但通覽整部《文化苦旅》,你都能感受得到這種甜膩膩的膚淺的“樂”觀,而書名竟貫之以一“苦”字,什麼叫做惺惺作態?什麼又是矯情?看罷。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文化苦旅是一種怎樣的旅行?為什麼非要用到一個“苦”字?

沒錯每一種文化都具有歷史的厚重感,是歷史產物,能留下來的可供緬懷的是那樣少之又少,又怎能不可惜呢?

文化本身不是一個簡單輕鬆的詞彙,置身於文化的海洋裡,總是不免讓人有一種蒼老的感覺,越是古蹟,越是更多的駐足者,越是有那麼多的'思想相互碰撞、交流與融合。既是憑古,又怎能不傷感,既是碰撞也怎麼避免悲悲劇。

思想的構建本身就是一件繁複而枯燥的過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報以熱情的,文學創作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文化的形成也不是純粹的相加。這是一個整合的過程,其中既有個人的辛酸,也有民族的榮辱,更有國家的興衰。

南懷瑾先生說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復,永遠都不會翻身。”

我們國家的文化歷經三千多年而連綿不絕,其間也歷經苦難,才成就瞭如今的燦爛中華文明。

餘老的這篇散文文字非常優美,寫到人文景色時猶如欣賞一副山水畫,寫到敦煌莫高窟等寶藏時,有驚歎有驕傲更多是心疼,寫到都江堰時,猶如發現寶藏,仿若我國古老文明在中華大地散落的珠寶。

《文化苦旅》讀後感3

這本書我在很久以前便聽說過,但是並沒有認真的去看過。這次藉著這個暑假的時間,好好的品讀一番,隨著餘秋雨先生的文字,跨遍中國的大江南北,在歷史長河中漫遊。

從滾滾黃沙的沙漠邊塞,到秀麗清澈的江南小鎮,作者把每一個地方描繪的惟妙惟肖,同樣也讓我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人為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散發著他獨特的魅力。從《道士塔》,《陽關雪》中,讓我看到了黃河文明的興衰,寫出了歷史的深邃蒼涼。《江南小鎮》開始的那一段描寫,讓我彷彿看到了那小橋流水的景象。《風雨天一閣》讓我看到了中國文人的艱辛。而《三十年的重量》讓我感受到了一絲溫暖,感受到師生之情的美好。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說:“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聯在一起。”我想這或許是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把。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寫作功底,在他筆下,莫高窟,都江堰,藏書閣都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在他筆下,那些過往的歷史,就像是一幅悽美的畫卷。“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悟,每個人的一生對於自己來說也是一段歷史,當我們走過一段路時,停下來回過頭看看自己曾走過的足跡,總會有著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而我們也在這遺憾中,坎坷中尋找這人生的真諦。

靜靜地合上這本書,彷彿也有了一種想要遊歷山水的衝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間尋覓著歷史的足跡。

《文化苦旅》讀後感4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化苦旅》就是這樣一本好書,當我讀到這本書時,便沉醉在了泱泱歷史的方則中,眼前浮現出了種種黑白相間的畫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異彩紛呈。

書很厚,拿到之後頗有充實感。我與文字一齊去閱天地、覽神州。裡面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頗深,它講述了一個大清的罪人,他的.無知促使他用中國文物換來了幾頭牛,無價之寶只值幾頭牛?想止於此,我是多麼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從前。無知是多麼可怕啊!它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再說,若他有愛國之情,哪怕僅有一點點,也會拒絕的。

《文化苦旅》讓我暢遊了一遍中國,明白了一個國家的偉大,感受了一個國家的風情,也懂得了從不一樣角度去看待一切。這樣,即使廢墟也能放射光彩,我們要永遠堅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時,我總是無味的過日子,自從讀了《文化苦旅》,我學會了用自我的眼睛仔細地觀看世界,發現每一天都與眾不一樣,生活也所以歡樂起來。

《文化苦旅》讓我受益匪淺,我期望大家都讀一讀。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我還是難以想象這些流放者是如何來到監獄一般的寧古塔的——面帶什麼樣的表情?懷著什麼樣的心情?不得而知。或許他們對皇帝來說只是龐大機器上的小小零件,故障了便拆下一大塊進行處理,再重新裝上新的,連檢查都省了。

就這樣,許多零件丟失在了去垃圾場的路上。

這是多麼冷酷無情啊!只可惜,他們再也回不到遠處的大工廠了,只能讓往事如濃煙一般飄散。

只不過,這群流放者就像一位位造物主,為蠻荒之地重新建立了秩序。這些被驅逐者像是來到了自己的“桃花源”,他們用自己的一切所知教導本地“土著”,每個人都致力於創造自己的“桃花源”。敵人不再是敵人,而是並肩作戰的夥伴。

在寧古塔還上演了一出真人的“吳兆騫的救贖”。原本註定客死他鄉的人,有了真正的朋友,也真正的回到了家。面對從天涯到海角的距離,真摯的友誼將二人連結在了一起,也為本地土著增添了一份情思。

對這些人來說,流放是失敗的。因為這無疑將他們的.大好前程扼殺在了幻夢之中。可這次流放又是有意義的,他們是餘灰,將文明之火傳播了下去。他們以白骨為柱,血肉為磚,智慧為漆,勤奮為瓦,在這裡建造了真正的秩序之塔。他們是懸崖下的洞天、荊棘中的玫瑰、沙漠中的綠洲,在無盡的苦難中祈求一絲絲的美好。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文化苦旅》是著名學者餘秋雨的代表作,用足跡來丈量中華文化,用心靈去頓悟生活的哲理。書中餘秋雨扮演了一個傑出的“導遊家”,它吸引了每個年齡階段的諸多目光,進入了一個深邃,冷峻的文化空間,那裡銜接著歷史,連帶著現代,希翼著未來,將一雙雙天真而好奇的眼睛,塗抹了層深幽的.色彩,要他們閃爍的是一絲有所期盼的亮色,也將一張張經霜而冷峻了的臉,深刻上責任,沉重中獲釋,焦躁中輕鬆,為文化、藝術的繼承與創新指向歷史後的未來。這是餘秋雨先生這部作品給我的最大的感覺。

這段苦旅有點長,也很累,共包含了37篇遊記似的散文,寫的幾乎都是南方及西北山水名勝,古代文人或名人居住過、流連過的地方,還包括了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例《莫高窟》、《都江堰》、《白髮蘇州》、《寂寞的天柱山》、《上海人》、《酒公墓》、《老屋視窗》等。從中國諸多旅遊名勝,到荒蕪一片的陽關,從大漠到水鄉,從西北到江南,從古蹟到文人,無一處不是中華大地上歷史的閃光點。

《文化苦旅》讀後感7

第一次拜讀餘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餘秋雨第一本遊記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裡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著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裡,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裡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文化苦旅》寫的是作者餘秋雨到全國各地的旅行後,結合歷史寫的一篇散文著作。其中大多數都是自然景觀加上一些純樸的當地特色。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白髮蘇州》。

之所以稱之為“白髮”蘇州,是由於,就在前些年,蘇州悄然過去了自己2500年生日。雖然它如此的古老,但卻沒有什麼名氣。只因它沒有一份金陵王氣。它不願換件衣裳,領受那份王氣。但當政府腐敗之至時,卻是反抗的最為激烈。一向柔婉的蘇州人,變得凶狠起來,提著腦袋,踏著血泊衝擊著皇帝最信任的九千歲魏忠賢。的這次浩蕩突發,使整個中國史都對另眼相看。可再看他們,只笑一笑,又變回原來那個柔婉的蘇州。

“做了……同義”只是由於這裡缺少一份金陵王氣,就如此的不公平,可見中國古代會由於這封建主義思想害死多少人那。為什麼就去注意一點點美中不足,而不放眼全部,那麼多優秀的地方,為中國做出了多少寶貴的貢獻,卻不能得到了一個公平的.對待。

蘇州,與世無爭,一直默默地矗立在那塊地上。同時它還培育出無數才華橫溢的戲曲家,增添一抹亮的光彩。

《文化苦旅》一書,不僅展示了餘秋雨那優美的語句,還有著相當多的歷史知識可見一斑。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敦煌石窟之旅,無疑是苦澀的。夕陽下,破落的塔群顯得悲涼,而那座略為完整的塔,卻是文化的碎片,由於無知而被肢解成德文化的殘骸。那位被稱為“主人”的王道士,為了自己能得到微薄的`“酬金”,竟讓外國的冒險家們將一車車的,“不值幾個錢”的古籍、畫卷以及文化,分割得支離破碎,運往世界。日後的中國學者們,只能“屈辱地購買敦煌文明的微縮膠捲,窺探著先人遺留下的文明。”

但我們要如何責備他?巨大的文化悲劇、民族悲劇中,王道士只是一個小丑,換做李道士、張道士又如何?結果還是會相同吧。假設被官員們攔住又如何?能享受奢華生活的官員們,就是“無法”籌出運費;就算運往京城,她們也只是屈身於破落的草蓆中,沿途被當地權貴們抓走幾把,然後破破爛爛地抵達京城。

“這樣的話,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裡!”餘秋雨先生髮出了這樣的感嘆。

好恨,好苦!

但是,歷史已經無法改變,留給我們的只有徹骨的教訓:我們的文明,不要再給別人分走一杯羹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文化苦旅》寫的是作者餘秋雨到全國各地的旅行後,結合歷史寫的一篇散文著作。其中大多數都是自然景觀加上一些純樸的當地特色。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白髮蘇州》。

之所以稱之為“白髮”蘇州,是因為,就在前些年,蘇州悄然過去自己2500年生日。雖然它如此的古老,但卻沒有什麼名氣。只因它沒有一份金陵王氣。它不願換件衣裳,領受那份王氣。但當政府腐敗之至時,卻是反抗的最為激烈。一向柔婉的蘇州人,變得凶狠起來,提著腦袋,踏著血泊衝擊著皇帝最信任的九千歲魏忠賢。的這次浩蕩突發,使整個中國史都對另眼相看。可再看他們,只笑一笑,又變回原來那個柔婉的蘇州。

“做……同義”只是因為這裡缺少一份金陵王氣,就如此的不公平,可見中國古代會因為這封建主義思想害死多少人那。為什麼就去注意一點點美中不足,而不放眼全部,那麼多優秀的地方,為中國做出多少寶貴的.貢獻,卻不能得到一個公平的對待。

蘇州,與世無爭,一直默默地矗立在那塊地上。同時它還培育出無數才華橫溢的戲曲家,增添一抹亮的光彩。

《文化苦旅》一書,不僅展示餘秋雨那優美的語句,還有著相當多的歷史知識可見一斑。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曾經有位哲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所敬畏的除了天上的星辰,就只有人類的內心意識。一個漂泊孤旅的行者走遍中國,用良知書寫了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感悟。人生百態,心之所在,處處是花開。

文章的開篇《道士塔》,它以一個“小人物”出賣自己的良知,反映這個古老民族的傷口。敦煌,本該是中華最值得驕傲的文明,比之長城它多了絢爛,比之皇宮它多了內涵,可它最後卻是中華之傷。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而這個國家的主人,放縱文化的流失才是萬惡之根源。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我曾聽人說起,國外的書十分昂貴,課本的價格也不低。許多留學生都會提前在網上買好二手課本,即便如此,用完之後還會在網上尋找下一個買主。國外對於書籍的重視,可見一斑。

也許人的良知會被浮華所擾,但有這樣一座千年古城,忠於自己的良知,靜看世俗紛擾。它就是《白髮蘇州》。作者以悽美柔麗的小橋流水為背景,將清閒婉約的江南文化表現的淋漓盡致。幼時背誦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彷彿真的向我們鋪了一道歷史的畫卷。蘇州是嫻靜的。它像一位婷婷嫋嫋的豆蔻少女,有的`只是吳儂軟語,做不了大文章,卻可以與你小憩在鬱鬱蔥蔥的園林。然而歷史待它不公,成王敗寇,一夜之間,它彷彿老去。如今的蘇州可不正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但在無數的小巷中,無數的門庭裡,藏匿著無數千百年厚實的靈魂。正是這些靈魂,使蘇州儲存了風韻的核心。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寫得十分精彩,他從文人的角度帶我們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融貫古今,寫遍了中國的各色景色。

不得不承認,餘秋雨果真是文學大家。他寫的文字,有時婉約秀麗,有時卻又雄渾壯闊,我最愛的是他在《青雲譜隨想>中的一段“他的天地全都沉淪,只能在紙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殘葉、怪石來張羅出一個個地老天荒般的殘山剩水,讓一些孤獨的鳥、怪異的魚暫時躲避。”寫的無比悽婉悲涼。

很久都沒有被文字感染的心酸酸的了,《這裡真安靜》裡有幾句‘’也許是不敢,也許是不願,她們狠狠心擰過頭去,朝著另一方向躺下了,不再牽腸掛肚,不再幽恨綿綿,連眼角也不掃一掃那之前天天思念的地方。“

'‘這些戰俘白天在英軍的監視下做苦工,到了夜晚空下來,就聚集在宿舍裡密謀。他們決定,寺內壽一的墓碑必須採用柔佛(今屬馬來西亞)南部的一座石山上的石料,因為這座石山上曾發生過日軍和英澳聯軍的'激戰,好多石塊就浸染了日本軍人的鮮血。他們要悄悄派出幾個目睹當年激戰的人去,確定當年日軍流血最多的地方,再從那裡開採巨石,躲過人們耳目,拼死長途運來。''

這是一個怎樣的民族啊!太可怕,太讓人寒心。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文化苦旅》是一個文化的祭奠,也是一次心靈的叩問。文章讀來有一種讓人嘆息的滄桑也有一種細膩的溫情,我想這中感受源於作者對中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眷念。一篇篇散文中包含著作者的這個中國悠久的`文化的感慨和嘆息,人歷史自然交融在一起,有一種吞吐千年的歷史厚重感。

在書的第第二節道士塔中寫道一個姓王的道士粉刷了莫高窟的雕像,將中國的文物讓外國人一件件一車車的用錢財珠寶換走了: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銀元換取了24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1908年7月法國人伯希和又用少量的銀元換去了10大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中國敦煌石窟的珍貴文物一件件的少掉,而王圓籙卻毫不心疼。當代的文官也將這些文物拿來送人。這讓我十分痛惜中國千百年留下的文物竟被這樣的送出去了。他們這些賣國賊,真想將他們五馬分屍。他們是千古罪人,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人而恥辱。以前的政府可真是腐敗啊!別人販賣中國文物他們不管也就算了,他們自己也拿來送人真是可恥啊。

《文化苦旅》讓我瞭解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讓我知道了以前的中國人是那麼腐敗,我為現在的中國人而自豪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第一次明白餘秋雨這個人時,我才僅有一年級,偶爾在《語文新天地》上見過他的名字。而此刻,我則在《行者無疆》、《文化苦旅》中,細細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訴說著一個個中國古文化,外國禮貌的盛興、衰落。餘秋雨將它們講述地栩栩如生,他遊歷四方,將所有的感悟都寫了下來,便有了此書。書中的“苦”並非肉體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禮貌經歷過的風霜雨雪,經歷過的不為人知的祕密……

全書的主調是憑藉事物以尋求文化的靈魂,人生的真諦。作者以藝術家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幅慘不忍睹,壯麗,悽慘的畫面:王道士——王圓?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周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著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裡接過極少數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飛天”古壁畫被王圓?用石灰刷白:“這樣才幹淨。”陽關古址一片淒涼、荒無人煙,一望無邊的古戰場屍骨遍地……

我深深地感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過去很多人都不重視,中華偉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過去,告訴那些人:“求求你們,不要再這樣了!這些都是藝術瑰寶呀!”但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毫無價值,再大的發洩也是空氣一堆,換來的是他們一臉茫然……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烏臺詩案”是中國文化史上毫無疑問的恥辱,一場由最淺薄的妒忌心編織的鬧劇,卻險些葬送了宋朝江山中最偉大的詩人,蘇東坡。

被抓的時候,他幾乎完全不知事情的始末。一群小人在這位大詩人尚還悠然自得之際,無比牽強地在他的詩文中挑挑揀揀,臆測出一篇“流俗翕然,爭相傳誦,忠義之士,無不憤惋”的對政府的譏諷,自此輿論在朝廷中大肆蔓延,這盆髒水,也終於潑到了木秀於林的蘇東坡頭上,將原本處在青山綠水之間的他,一把拉進了汙濁的泥沼。

泥沼中的蘇東坡,睜著一雙茫然的眼睛,聽一群小人將他的詩文狠狠地錯捏,最後完全變了形,面目全非地向他湧來、將他淹沒。這位可愛、高貴而有魅力的詩人面對這邪惡、低賤、粗暴的語言和行為系統,笨拙得說不出話來。

直到他經受不住這日復一日、通宵達旦的連續逼供,直到泥沼的汙濁滯塞了他的.胸口,蘇東坡只能伸出手去,捧起汙泥,澆到他的詩文上去。“於是,他以前的詩中有‘道旁苦李’,是在說自己不被朝廷重視;詩中有‘小人’字樣,是在譏刺當朝大人。”這樣的黑白顛倒,讓我看了,都覺得寒心。一段無比瑰麗的文明,就這樣在骯髒的水中浸了又浸,被洗掉了原本的顏色。

幸好還有良知,幸好還有仗義,幸好那些敢於表露真心、不怕受到牽連的人向皇帝進言,救下了泥沼中奄奄一息的大詩人。也幸得如此,否則這一步之差,會讓整個文化歷史全盤改易,如今的我們,也不可能閱讀到這麼多蘇東坡的筆觸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