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文化三議的內容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1W

昭君文化三議的內容

匈奴之稱形成於戰國時期。對中原諸國而言,匈奴是北方最大的威脅,所以才有燕長城、趙長城和秦長城的修建。此前匈奴或稱鬼方,或稱山戎,或稱獫狁,或稱葷粥,多養馬、牛、羊等牧畜,逐水草而居,過著悠放、豪爽、雄健而又艱辛的遊牧生活。《史記·匈奴列傳》稱其為“夏后氏之苗裔”,先祖叫“淳維”,雖系出自傳說,但是匈奴與中原華夏諸族同為蒙古人種,只是不同文而已,確是不易的事實。

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匈奴人,由於地理環境與自然條件的侷限,只能選擇遊牧生活。而黃河中下游地區諸族中,商族與早期置身於東夷的“秦人”,也都是遊牧精於農耕的部族。秦人之所以能被周孝王看中,被安置於?F渭之會為周王室養馬;其造父一支之所以能一日千里驅車送周穆王由天山趕回宗周,平定徐偃王之亂,並因此被封在趙;而趙武靈王之所以在戰國中期率先改革,實行胡服騎射,與後來崛起的秦國均能威懾匈奴,使之輕易不敢南進,全與他們豐富的遊牧經歷密不可分。在周代,中原諸族最終選定了以農立國,奠定了相應的禮儀制度。後來無論是趙還是秦,都皈依了農耕文化,但同時也將遊牧文化中的有益營養引入其中,推動了農耕文化的發展。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為以後以漢族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本來秦始皇完全有能力有條件在強大國力的支援下,推動匈奴與中原帝國的結合,但是秦朝的迅速滅亡卻使這種可能沒有成為歷史現實。漢朝在經歷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調整之後,在與匈奴的長期鬥智鬥勇中,以穩固、強大、繁盛、有後勁的農業社會為基礎,逐步奪取了主導權,不斷促進民族間的融合,尤其是與匈奴族的融合,為唐以後留在中國的.匈奴人融入農耕文化創造了條件。

這是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的過程,而以和親為形式的昭君文化恰恰適應與代表了這一進步趨勢。這是王昭君能被世代傳頌,能被各族人民充分肯定的根本原因。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典型除了王昭君之外,只有唐代的文成公主。她們是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偉大女性中的兩座豐碑。

和親政策自古以來就是民族間、國家間解決矛盾的一種重要手段。有時是強者的恩賜與籠絡,有時是弱者的求和與屈從,有時是對等者的利益結盟,有時是敵對雙方的暫時平衡,處處體現著智與勇、忠與奸的角逐。

而漢代的和親政策,自漢高祖平城之圍開始,經歷了一個曲折的變化過程。這個過程與漢朝由初創至發展,由發展到極盛,再由盛轉衰的歷程十分合拍。也就是說,雙方的實力此消彼長,漢朝統治者對匈奴先蔑視,繼而震?????倘韙褐兀?罩琳鉸苑垂ィ??闖?盎肚歟???靡饌?危?畋?蛭洌?酥糧?飪戰擼?裨狗刑冢?詈蠊橛誒硇暈袷擔?剮倥?狀未缶倌詬劍??妹褡迦諍系鬧卮笞?邸?50年的鐵血戰火,通過昭君出塞,換來50年的和平。

昭君出塞並非漢代第一次和親。從漢高祖開始,歷經惠帝、呂后、文帝、景帝至武帝之初的數代之中,和親是一貫的政策。和親以滿足匈奴的慾望,換來的是短暫的安寧與力量積聚所需的時間。可以這樣說,和親在許多情況下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也不會使民族間的融合發生質的飛躍。這種質的飛躍需要條件。而這種條件的出現並不一定會出現在強者取得絕對優勢的時候。王昭君出塞,一方面漢朝在武帝晚年已經耗盡國力,再也沒有力量將戰爭持續下去。經歷昭宣的短暫中興後,國力雖有所恢復,卻依然難以承受戰爭之重,所以和親是唯一正確的選擇。而在匈奴方面,恰恰也陷入困境。首先是內爭不斷,並引發南北匈奴的分裂;其次是由於不能與漢朝正常互市,民愈困,國愈窮;再次烏桓等東胡部族迅速強大,對匈奴也構成嚴重威脅。在此種種不利情況下,南匈奴內附,尋求漢政權的保護,成為當務之急。於是朝覲、質子加上貢賦,使自己成為外臣,也成為南匈奴唯一正確的選擇。過去所有的障礙都迎刃而解,一切水到渠成。這是漢匈利益平衡的結果,是漢匈有條件妥協的結果,也是漢匈理性思考的結果。而這種結果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歷史造就了王昭君,而王昭君也當之無愧地實現了歷史賦予她的責任,出色地完成了和平使者的歷史重任,成為一個成功者。

自晉以來,王昭君經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紅顏薄命成了主題。無論是庾信的“圍腰無一尺,垂淚有千行”,還是沈?縉詰摹氨∶?山韭玻?耷槭腔?Α保??欣畎椎摹把嘀Сず?┳骰ǎ?昝箋俱裁緩?場保?薏槐??星校?芷芑袒蹋?擋煌甑某羈啵?啦瘓〉陌г埂K?淺?送闖狻敖韭病焙汀盎?Α敝?猓?涸?垡材巖遠萆恚?龐辛稅拙右住白允薔?鞅∪韁劍?恍胍幌蠔薜で唷鋇氖?洹W苤??跽丫?閃瞬徽鄄豢鄣囊懷≌?謂灰椎奈??貳5攪說貝??蠐辛蘇饈欠飩ㄊ貝?嗇星崤?枷氳湫頭從車吶?饋?/p>

中國古代是有重男輕女的傳統,但是在秦漢至隋唐的千餘年間,婦女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領域均作出過重要貢獻,她們的地位絕非如宋明理學家腐朽婦女觀氾濫時那般的卑下與無助。僅《隋書·經籍志》所列《列女傳》就有劉向《列女傳》、趙母注《列女傳》、高氏《列女傳》、劉歆《列女傳頌》、曹植《列女傳?》、繆襲《列女傳?》,項原《列女後傳》、皇甫謐《列女傳》、綦母邃《列女傳》和《女記》、《美婦人傳》等12種之多。范曄在《後漢書》中創《皇后紀》和《列女傳》於正史,以尚女德。這裡所謂的“列女”,並非如宋代以後所謂的“貞節烈女”,而正如范曄在《列女傳》敘中所言,是要把東漢時期如“賢妃助國君之政,哲女隆家人之道,高士弘清淳之風,貞女亮明白之節”的種種才行高秀的女子德行公諸於世,加以表揚。

綜觀兩漢歷史,就后妃而言,前漢有漢高祖呂后、孝文竇後、孝宣王后;後漢有明德馬後、和熹鄧後、順烈樑後,在政治上各有一番作為,或多或少地影響了歷史的程序。又卓文君之大膽追求幸福;馮?恢?捕ㄎ饔蛭謁錒?話嗾閻?┭Ф轡牛??齙壬恚換幹倬??按娌煌?觶?膊煌?!保徊芏鷸??婦⌒ⅲ徽遠鷸??副ㄔ梗徊濤募е?┭Ф嗖牛?鈑諞袈桑??逑殖齪捍?九?拇廈韃胖恰6?跽丫?蚴喬??蟯蠔捍?九?械撓忠桓黿艹齟?懟?/p>

范曄在《後漢書·南匈奴傳》中,特意作出如下記述:

(王)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幸怨??迦舜橢?U丫?牘??輳?壞眉?????梗?飼胍賜チ釙笮小:艉?傲俅譴蠡幔?壅儻迮?允局?U丫?崛鎣κ危?餉骱汗??司芭嶧兀?刀?笥搖5奐?缶??庥?糝???延謔?牛?煊胄倥?I??印<昂艉?八潰?淝般帳獻喲?ⅲ??拗??丫?鮮榍蠊椋?傻?辛畲雍?祝?旄次?蟮ビ阢帳涎傘?/p>

這段記載是正史中唯一完整的記錄(《漢書》中僅有二處個別文字涉及),為我們瞭解王昭君的事蹟,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由於王昭君在困境中勇於自拔,顧大局,識大體,才能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宮女,躍身成為替國家和百姓帶來長久和平,促進漢匈加速民族融合的巾幗英雄。雖然當時她並未徹底解決漢匈矛盾,然而到了東漢,匈奴問題得到基本解決,這與她的行為不無因果,後人也因此永遠記住了她。

王昭君在遠嫁匈奴前後,肯定有哀怨,有無奈,但更有決絕,有志氣。我們不能被古代文人學士的浪漫悲情與道德偏見所左右,應該看到王昭君是一個有真性情,敢作為,求幸福,能屈伸的女中大丈夫,永遠值得我們紀念。

(作者單位: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