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怎樣讓牧區學生做好生物實驗的探討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9W

摘 要:在牧區民族學校教學十幾年,看著學生的學習條件一天天在變化,從實驗裝置的缺失不全到今天實驗課百分之百的開設率,讓人開心,欣慰之餘讓人感到提高學生做好生物實驗迫在眉睫。

關於怎樣讓牧區學生做好生物實驗的探討

關鍵詞:牧區;藏族;生物實驗

我們學校藏族學生佔百分之九十,由於國小學生的漢語基礎差,國小升到國中又新增加了一些課程,都是雙語授課,學生大部分由於沒有積累更好的學習方法,加之各科目基礎差跟不上國中教師的教學,有些學生乾脆放棄了學習,現在學習漢語教學的生物實驗就成了一個不小的難題。學生大部分能完成實驗,但實驗的準確度太低,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我本人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自覺地產生動手實驗的內部動機

大部分學生缺乏科學態度,認為上實驗課好玩,有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給實驗課的'教學帶來一定難度。因此,實驗前,先要讓學生知道教材上的實驗目的,還要明確該實驗在生活等方面有沒有應用或類似的應用。如,上顯微鏡的使用一課時,提出醫生對疾病診斷時除看、問、查以外,還要化驗血,化驗會用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等,對其他一些病人患病部位的細胞組織等取樣進行病理檢查才能得出結論。例項說明我們這樣偏遠地區沒有科學先進的儀器,有些病無法診斷使病人誤診,嚴重時危及生命,給家庭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例項的講解觸動學生的心靈,讓其對學習有了正確的瞭解。同時介紹顯微鏡在其他學科方面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樹立科學態度,提高學習興趣,這樣有利於幫助教師解決在實驗教學裡的一些問題。

二、指導學生掌握實驗步驟,規範操作

實驗步驟是學生動手規範操作的關鍵,只有理解、掌握規範操作,才能做好實驗。因此,實驗前,要指導學生預習實驗,抓住每一步的關鍵詞語串通於實驗步驟之中,這樣可以使學生做好實驗。如,顯微鏡使用過程中安放距桌邊一掌(5~7 cm);開啟電源,觀察時標本觀察物對正通光孔正中距離物鏡1 cm,視野中出現標本顏色或模糊雜質時觀察目標即將到位,微調粗準焦螺旋目鏡升降,細準焦螺旋校對物像清晰,找不到目標時緩緩移動載物臺即可找到。這些實驗步驟教師規範操作一步,讓學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師巡視並及時表揚規範操作快而且準確的學生。糾正錯誤操作,如,用左眼觀察的,讓其用右眼觀察,閉著其中一眼的,讓其雙眼都睜開。轉動轉換器時,糾正扳物鏡的錯誤操作。用完顯微鏡擦乾淨外表。不讓學生用手直接觸及目鏡和物鏡上的玻璃片,以防留下指紋影響物體的觀察。學生轉動轉換器,把物鏡偏兩旁,然後把顯微鏡放回原處。

如,製作臨時裝片的實驗時,先將擦→滴→取→展→蓋→染的實驗步驟通過投影儀演示一遍,演示時邊讓學生看書瞭解每一步的涵義,圈上教科書裡的關鍵詞語,教師解釋每一步的涵義及注意的問題,教師再操作並叫學生模仿操作。提示學生滴一滴清水,水太多易外溢,水太少易出現氣泡,還有輕蓋防氣泡。取材料時選擇薄而透明的材料,易觀察,展平時防止薄而透明的觀察物重疊。解釋氣泡與細胞的區別,氣泡圓邊厚黑,中間亮白,輕壓變形。這樣學生很快掌握了步驟、要領,在顯微鏡下觀察到自己製作臨時裝片中的細胞,認識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在光鏡下看不見),解答學生觀察時發現的問題,然後讓學生繪出細胞結構圖。這樣學生就達到了實驗的目的,為做好了實驗而興奮不已,終生難忘

三、實驗中尊重學困生,激發他們做實驗的自信心

學困生在實驗活動中,心理壓力大,自感沒意思,自嘆不是成材的料,許多學生自暴自棄,放棄實驗學習。教師要尊重他們,尊重其人格,保護其自尊心免受傷害。對待學困生的缺點應具體分析,採取個別指導方式,關注他們做實驗中遇到的困難並與其一起解決。有些學困生給予“偏愛”的方式,強化他們和其他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其學習興趣,讓其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對學困生不嘲弄、謾罵,多表揚,讓每一個學困生都能自信地走路。

總之,要做一位有耐心的實驗教師,在實驗中想盡好辦法幫助學生轉變和提高做實驗的科學態度和興趣,讓牧區學生做好生物實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