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方案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2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方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方案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方案1

20xx年,是我公司進一步發展壯大的一年,在上級有關部門的的正確領導下,我們要繼續深入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工作方針,強化各項安全基礎管理,踏踏實實搞好安全工作,具體工作計劃如下:

一、重新制定公司安全工作目標

“最大限度的不發生事故、不損害健康、不破壞環境”即:在勞動作業過程中,努力改善勞動條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勞動生產在保證勞動者健康、企業財產不受損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順利進行;人身體上沒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種完好的狀態;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影響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各種自然力量或作用的總和,它不僅包括各種自然因素的組合,還包括人類與自然因素間相互形成的生態關係的組合。

(1)1月份,將重新調整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

(2)1月份,公司與各部門、部門與員工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

二、繼續做好各項安全基礎管理工作,建立三級安全標準化單位

繼續做好各項安全基礎管理工作,並按照國家及xx省《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考核評級辦法》,重新修訂有關安全管理制度,規範員工的行為,採取多種措施,努力使職工的日常工作和行為都要符合體系及安全標準化的要求,爭創三級標準化達標單位,確保公司員工的健康和安全。

三、搞好現場管理,確保安全生產

(1)各部門要加強安全巡檢,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2)動火、動土、高處等特殊作業,要嚴格辦理作業證,嚴禁無證作業。

(3)加強裝置日常維護、保養,並定期進行檢測。

(4)做好節日期間及季節性安全管理。

(5)做好日常作業的安全監護工作。

四、做好安全檢查及隱患整改

(1)公司保衛科每月至少組織一次安全檢查。

(2)繼續加強檢維修期間的安全督查工作,特別是嚴格“八大票證”管理,杜絕現場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3)認真抓好季節性安全檢查及節前、節中、節後檢查。

(4)專、兼職安全員要繼續實行每日安全巡檢制度。

(5)嚴格日常巡迴檢查制度。

(6)重點落實好隱患報告制度。

五、搞好安全教育,提高職工的.作業技術素質及自我保護能力

(一)認真做好新上崗人員及外來人員的三級安全教育。

(二)堅持日常教育及全員安全教育

(1)20xx年,公司要定期對全體員工進行全員安全培訓,並做好記錄。

(2)對轉崗人員、停工學習人員等要按公司《安全培訓教育制度》,認真進行培訓,不合格者,嚴禁上崗。

(3)重點抓好外來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

(三)為搞好班組安全管理,結合班組安全達標活動,今年將重點對公司班組長進行安全業務培訓。

(四)將不定期對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管理業務培訓。

(五)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宣教活動

(1)4月份,舉辦公司第十四屆消防運動會

(2)結合6月份全國開展的“安全生產月”,將根據上級要求,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宣教活動。

(3)xx月份公司將組織多個部門進行聯合大檢查。

六、做好職業危害因素檢測

根據上級部門要求,公司在20xx年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大力預防、控制、消除職業病危害。 督促有關部門建立健全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職工健康監護檔案,採取對加油站現場噪聲、汽油等危害物的監測,切實保障公司職工的身體健康,促進公司的經濟發展。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方案2

1、安全生產目標管理

企業根據自身安全生產實際,制定總體和年度安全生產目標。按照所屬基層單位和部門在生產經營中的職能,制定安全生產指標和考核辦法,並對各級和個人的安全生產目標實施動態管理和評估分析。

2、安全組織機構管理

幫助企業按規定設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系統實施對企業的各級安全管理機構及安全管理人員的情況進行登記和管理。同事,系統對企業各級單位、部門和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情況進行管理。

3、安全生產投入管理

幫助企業建立安全生產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進安全生產條件,按規定提取安全費用,專項用於安全生產,並建立安全費用臺賬,實現安全生產投入動態管理和使用效益評估分析。

4、安全法規與制度管理

4.1法律法規、標準規範管理

系統幫助企業建立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範的制度,明確主管部門,確定獲取的渠道、方式,及時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範。

企業各職能部門能夠及時識別和獲取本部門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範,並跟蹤、掌握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範的修訂情況,及時提供給企業內負責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主管部門彙總。

幫助企業將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範及其他要求及時、高效的傳達給從業人員。

幫助企業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範,並將相關要求及時轉化為本單位的規章制度,貫徹到各項工作中。

4.2規章制度管理

幫助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並及時、高效的傳達到相關工作崗位,規範從業人員的生產作業行為。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至少應包含下列內容:安全生產職責、安全生產投入、檔案和檔案管理、隱患排查與治理、安全教育培訓、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裝置設施安全管理、建設專案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生產裝置設施驗收管理、生產裝置設施報廢管理、施工和檢維修安全管理、危險物品及危險點管理、作業安全管理、相關方及外用工管理,職業健康管理、防護用品管理,應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4.3操作規程管理

幫助企業根據生產特點,編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並通過系統快速、準確、高效的分發到相關崗位。

4.4評估管理

幫助企業每年定期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對評估後的新版本資料能夠準確的、及時傳達給對應部門和相關人員。

4.5修訂管理

幫助企業根據評估情況、安全檢查反饋的問題、生產安全事故案例、績效評定結果等,對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進行修訂,確保其有效和適用,保證每個崗位所使用的為最新有效版本。

4.6檔案和檔案管理

幫助企業嚴格執行檔案和檔案管理制度,確保安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編制、使用、評審、修訂的效力。幫助企業建立主要安全生產過程、事件、活動、檢查的安全記錄檔案,並加強對安全記錄的有效管理。

5、安全教育與培訓管理

5.1教育培訓管理

幫助企業安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按規定及崗位需要,定期識別安全教育培訓需求,制定、實施安全教育培訓計劃,提供相應的資源保證。做好安全教育培訓記錄,建立安全教育培訓檔案,實施分級管理,並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和改進。

幫助企業建立分層次、分物件、分崗位、分工種、有針對性地的安全教育和培訓管理體系,提高安全培訓和教育投入的效益。

5.2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教育培訓管理

對企業的的所有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情況進行登記建檔管理,對人員資格證書進行動態管理,對證書有效性進行動態預警。

5.3操作崗位人員教育培訓管理

幫助企業對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生產技能培訓,使其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並確認其能力符合崗位要求。包括新入廠(礦)人員在上崗的廠(礦)、車間(工段、區、隊)、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培訓管理;以及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裝置設施投入使用前,對有關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管理;操作崗位人員轉崗、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者,進行車間(工段)、班組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情況管理,以及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的動態管理。

5.4其他人員教育培訓管理

幫助企業對相關方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作業人員進入作業現場前,由作業現場所在單位對其進行進入現場前的安全教育培訓,幫助企業對外來參觀、學習等人員進行有關安全規定、可能接觸到的危害及應急知識的教育和告知。

5.5安全文化建設管理

幫助企業通過安全文化建設,促進安全生產工作。幫助企業採取多種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動,引導全體從業人員的安全態度和安全行為,逐步形成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共同遵守、帶有本單位特點的安全價值觀,實現法律和政府監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約束,保障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持續提高。

幫助企業注重企業文化的引導作用,在堅持“重懲處”的同時,堅持“管理、倫理、法理”並重的人性化教育,實行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公司領導深入班組,與一線職工座談討論,組織“車間一把手談安全”、“我為企業安全獻一計”等活動;工會組織召開職工家屬座談會,生產車間開展“雙無”(黨員身邊無違章、黨員身邊無事故)建功活動,實施異常、障礙“說清楚”和公示制度。幫助企業編寫《安全文化手冊》、《“三德”規範》,拍攝《心繫安全甘做衛士》錄影片等手段,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構築求真務實、爭先創優、恪盡職守的工作風氣和安全氛圍,使職工安全生產的自覺性有了很大提高,逐漸形成了全員抓安全的“大安全”格局。

6、生產裝置設施安全管理

6.1生產裝置設施建設

企業建設專案的所有裝置設施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範要求;安全裝置設施應與建設專案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幫助企業按規定對專案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總體開工方案、開工前安全條件確認和竣工驗收等階段進行規範管理。

生產裝置設施變更應執行變更管理制度,履行變更程式,並對變更的全過程進行隱患控制。

6.2裝置設施執行管理

幫助企業對生產裝置設施進行規範化管理,建立所有裝置的基本情況及安全管理臺賬,保證其安全執行。幫助企業對各種安全裝置設施,建立臺賬,定期檢維修,對安全裝置設施應制定檢維修計劃。

幫助企業編制裝置設施檢維修前應制定方案。檢維修方案包含作業行為分析和控制措施,檢維修過程中應執行隱患控制措施並進行監督檢查。對安全裝置設施的拆除、挪用或棄置、檢維修、復原等過程實施動態管理。系統幫助企業實現以下工作目標:

①、以缺陷管理為中心加強裝置管理。要應用好紅外測溫及成熟的線上監測和資訊管理系統等技術手段,掌握裝置執行狀況,及時消除裝置隱患

②、提高裝置的檢修質量。合理安排輸變配電裝置檢修計劃,做到“應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強裝置檢修管理,穩步推進輸變配電裝置狀態檢修,建立健全輸電線路裝置狀態評估辦法。

③、改善裝置效能。增加和完善保證安全的技術手段,加快老舊變電站、輸電線路的改造,提高電網輸送能力和安全穩定水平,提高供電可靠性。

④、加強監測與跟蹤。對一時難以消除的裝置隱患,加強監測和跟蹤,制定完善的應對預案,採取果斷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僥倖心理和麻痺思想。

⑤加強裝置的執行管理。根據電網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時期保供電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電網裝置各個時期的執行管理,對重要輸電通道、樞紐變電站定期巡視,重點檢查。

6.3新裝置設施驗收及舊裝置拆除、報廢管理

對裝置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拆除和報廢等環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範的要求,實施動態管理。

幫助企業執行生產裝置設施到貨驗收和報廢管理制度,確保使用質量合格、設計符合要求的生產裝置設施。拆除的生產裝置設施按規定進行處置。拆除的生產裝置設施涉及到危險物品的,幫助制定危險物品處置方案和應急措施,並對組織實施過程進行動態管理。

7、作業安全管理

7.1生產現場管理和生產過程控制管理

幫助企業加強生產現場安全管理和生產過程的控制。對生產過程及物料、裝置設施、器材、通道、作業環境等存在的隱患,應進行分析和控制。對動火作業、受限空間內作業、臨時用電作業、高處作業等危險性較高的作業活動實施作業許可管理,嚴格履行審批手續。作業許可證應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內容。

企業進行爆破、吊裝等危險作業時,應當安排專人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確保安全規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實。

7.2作業行為管理

幫助企業加強生產作業行為的安全管理。對作業行為隱患、裝置設施使用隱患、工藝技術隱患等進行分析,採取控制措施。

雖然企業安全生產機制已比較健全,各級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在不斷加強,但是,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部分車間的安全管理工作滯後於安全生產的新形勢,部分生產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安全作業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強,造成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時有發生。針對這些問題,公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提倡“從我做起,決不違章”,營造建立“無違章企業”的良好氛圍;堅持推行規範化管理,實施安全生產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深入開展“三個明白、三個嚴格、一個視同”(即明白檢修任務,明白危險點,明白安全防範措施;嚴格三大措施管理,嚴格查禁違章,嚴格責任追究;不明白工作任務、危險點和安全防範措施都視同違章)活動。

7.3警示標誌管理

幫助企業根據作業場所的實際情況,按照GB2894及企業內部規定,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作業場所和裝置設施上,設定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誌,進行危險提示、警示,告知危險的種類、後果及應急措施等。

幫助企業在裝置設施檢維修、施工、吊裝等作業現場設定警戒區域和警示標誌,在檢維修現場的坑、井、窪、溝、陡坡等場所設定圍欄和警示標誌。

7.4相關方管理

幫助企業執行承包商、供應商等相關方管理制度,對其資格預審、選擇、服務前準備、作業過程、提供的產品、技術服務、表現評估、續用等進行管理。

幫助企業建立合格相關方的.名錄和檔案,根據服務作業行為定期識別服務行為風險,並採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幫助企業對進入同一作業區的相關方進行統一安全管理。

線路施工、檢修、急修的大部分工作由外包隊伍所承擔,部分外包隊伍安全質量管理水平不高,人員技術素質低,流動大,違章作業習以為常。個別車間重用工、輕管理,甚至對未經安全技術培訓就登杆幹活的無證人員全然不知。為規範對外包工程和臨時工的安全管理,建立了一個有效運轉的管理機構,及時修訂外包工程和臨時工管理標準,堅持“誰使用、誰管理”和“與正式職工同等管理”的原則,採取現場考評、安全教育和嚴管重罰相結合的方法,由安質部負責組織對施工單位的“三證”(營業執照、法人代表證、資質證書)進行審查;對施工單位法人代表及施工現場負責人進行安全知識培訓及安規考試;審查並建立外包工、臨時工安全管理檔案,對施工隊伍進行安全資質審查,施工單位憑《安全審查考核合格證》進場,施工現場負責人憑《安全考核上崗證》上崗。對重大的工程專案進行現場安全考評,對現場施工安全措施的優劣以及現場施工操作過程等進行安全評價、打分、記錄,使整個工程的安全管理形成閉式迴圈,不斷得到加強。

7.5變更管理

幫助企業執行變更管理制度,對機構、人員、工藝、技術、裝置設施、作業過程及環境等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變化進行有計劃的控制。變更的實施應履行審批及驗收程式,並對變更過程及變更所產生的隱患進行分析和控制。

8.隱患排查和治理管理

8.1隱患排查管理

幫助企業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對人、機、環境及安全管理本質安全化進行量化評估,全面查詢安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和事故隱患,對查評問題進行有效整改,是不斷提高裝置健康水平、改善施工作業環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夯實安全生產基礎、確保電網安全供電的重要措施。安全性評價“貴在真實,重在整改”。因此,電力企業要加大對查評問題的整改圖謀,要結合大修、改造專案,制定整改計劃,落實整改費用,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限期完成。對一時不能整改的問題,要加強監視、採取措施,確保可控、在控。同時,要與春季、迎峰度夏、秋夏、冬季安全大檢查相結合,並進行持續改進,實現動態、長效管理。

幫助企業組織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對隱患進行分析評估,確定隱患等級,登記建檔,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法律法規、標準規範發生變更或有新的公佈,以及企業操作條件或工藝改變,新建、改建、擴建專案建設,相關方進入、撤出或改變,對事故、事件或其他資訊有新的認識,組織機構發生大的調整的,應及時組織隱患排查。

幫助企業隱患排查前制定排查方案,明確排查的目的、範圍,選擇合適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應依據: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求;設計規範、管理標準、技術標準;企業的安全生產目標等。

企業隱患排查的範圍包括所有與生產經營相關的場所、環境、人員、裝置設施和活動。幫助企業根據安全生產的需要和特點,採用綜合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檢查、日常檢查等方式進行隱患排查管理。

8.2隱患治理

幫助企業根據隱患排查的結果,制定隱患治理方案,對隱患及時進行治理。隱患治理方案包括目標和任務、方法和措施、經費和物資、機構和人員、時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隱患在治理前應採取臨時控制措施並制定應急預案。隱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護措施和應急措施。治理完成後,對治理情況進行驗證和效果評估。

8.3預測預警

幫助企業根據生產經營狀況及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運用定量的安全生產預測預警技術,建立體現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及發展趨勢的預警指數系統。

9.危險點監控管理

9.1辨識與評估

幫助企業依據有關標準對本單位的危險設施或場所進行危險點辨識與安全評估。

危險點的分類:危險點一般可分為靜態和動態兩大類。作業環境和裝置系統方面存在的危險點多屬靜態危險點。這類危險點大多是由於涉及不完善或製造和安裝檢修質量不良造成的,比較明顯直觀,不整改無法消除,並對施工作業產生長期影響。行為方面的危險點多屬動態危險點。這類危險點一般不夠明顯,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或外部條件的變化才出現。

危險點不應侷限在人身安全方面,應該做到人身、電網和裝置安全並重。危險點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使是靜態危險點,在此時是危險點,在彼時不一定是危險點;有的此時不時危險點,在彼時由於條件的變化可能成為危險點。動態危險點更是如此。所以對危險點的控制應是動態的。應該不斷調整控制思路和方法,積極探索危險點的變化規律及時加以捕捉,適時地準確進行控制。

9.2登記建檔與備案

幫助企業當對確認的危險點及時登記建檔,並按規定備案。

9.3線上監控與管理

幫助企業依據國家有關要求,建立健全危險點動態監控和預警體系,對危險點建立線上安全監測與預警系統,提高企業執行的本質安全化水平。

10職業健康管理

10.1職業健康管理

幫助企業按照法律法規、標準規範的要求,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職業健康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配備與職業健康保護相適應的設施、工具。

幫助企業定期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進行檢測,在檢測點設定標識牌予以告知,並將檢測結果存入職業健康檔案。

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應設定報警裝置,制定應急預案,配置現場急救用品、裝置,設定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洩險區。

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在安全、便於取用的地方,並有專人負責保管,定期校驗和維護。

幫助企業對現場急救用品、裝置和防護用品進行經常性的檢維修,定期檢測其效能,確保其處於正常狀態。

10.2職業危害告知和警示

幫助企業與從業人員訂立勞動合同時,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及其後果和防護措施如實告知從業人員,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幫助企業採用有效的方式對從業人員及相關方進行宣傳,使其瞭解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危害、預防和應急處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後果。

對存在嚴重職業危害的作業崗位,應按照GBZ158要求設定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載明職業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和應急救治措施。

10.3職業危害申報

幫助企業按規定,及時、如實向當地主管部門申報生產過程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並依法接受其監督。

11應急管理與救援

11.1應急機構和隊伍管理

幫助企業按規定建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或指定專人負責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

幫助企業建立與本單位安全生產特點相適應的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或指定專兼職應急救援人員,並組織訓練;無需建立應急救援隊伍的,可與附近具備專業資質的應急救援隊伍簽訂服務協議。

11.2應急預案編制與管理

幫助企業按規定製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並針對重點作業崗位制定應急處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

應急預案應根據有關規定報當地主管部門備案,並通報有關應急協作單位。

應急預案應定期評審,並根據評審結果或實際情況的變化進行修訂和完善。

實現企業預案的數字化管理,對綜合預案、專項預案和處置方案實現分類、分級管理。

11.3應急設施、裝備、物資管理

幫助企業按規定建立應急設施,配備應急裝備,儲備應急物資管理臺賬,並實現物資的日常檢查、維護、保養工作情況的動態管理,確保其完好、可靠。

11.4應急演練管理

幫助企業定製組織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制定演練計劃並實施計劃管理,並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改進應急管理工作。

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和事故模擬模擬技術,開發和實現電力企業各類重大事故災難的桌面推演,實現企業應急演練模式的變革,提高演練效果。

11.5事故處置與救援

企業發生事故後,輔助企業科學的啟動相關級別的應急預案,生成相關應急方案,輔助企業科學的開展事故應急處置和救援,降低事故的損失。

12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管理

12.1事故報告

企業發生事故後,能夠通過系統按規定及時向上級單位、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報告,並對事故現場及有關證據進行記錄管理。必要時向相關單位和人員通報。

12.2事故調查和處理

企業一旦發生事故後,系統幫助快速成立事故調查組,明確其職責與許可權,進行事故調查或配合上級部門的事故調查。事故調查查明的事故發生的時間、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等情況進行歸檔管理。系統幫助事故調查組根據有關證據、資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間接原因和事故責任,對提出的整改措施和處理建議進行管理,並編制事故調查報告並歸檔。

幫助企業實施對事故和未遂要按照“事故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的原則,依據《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對照《安全生產獎懲規定》,嚴肅處理。倡導“安全生產得之於嚴、失之於寬”,營造“從嚴要求,從嚴考核”的安全管理氛圍。

13標準化考評管理

13.1績效評定

幫助企業每年定期(如企業發生死亡事故等)對本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定,驗證各項安全生產製度措施在各個部門和各個崗位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檢查安全生產工作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

評定後生成正式檔案,並可列印報送向所有部門、所屬單位和從業人員通報,作為年度考評的重要依據。

13.2持續改進

幫助企業根據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評定結果和安全生產預警指數系統所反映的趨勢,對安全生產目標、指標、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等進行修改完善,持續改進,對所有改進過程及文件進行記錄管理,不斷提高安全績效。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方案3

按照《全縣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方案》,我委負責牽頭對全縣勞動密集型企業安全檢查。為確保此項工作落到實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切實強化幹部職工、具體操作人員的直接責任,採取果斷措施,認真排查治理全縣勞動密集型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各種安全隱患,切實維護好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持安全生產持續穩定的良好態勢。

二、工作目標

通過紮實開展勞動密集型企業安全生產大檢查,積極消除各類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確保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有效減少一般事故、杜絕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

三、職責分工

全縣勞動密集型企業主要集中坐落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工作重點也在這裡,根據全縣勞動密集型企業行業的特點,為便於展開工作,現成立縣勞動密集型企業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小組,其組成人員如下:

四、檢查主要內容

(一)基礎性檢查內容

1、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

2、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立和落實情況;

3、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情況;

4、安全教育培訓情況;

5、應急管理情況。

(二)重點檢查內容

1、是否存在“三合一”或“多合一”建築;

2、是否通過消防行政審批;

3、消防通道是否被堵塞或佔用,工作時間車間大門是否被鎖死;

4、是否按要求設定消防設施和器材,並定期進行檢測維修,保持完好有效;

5、消防水源供給是否滿足需要;

6、單位是否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建立消防檔案,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對檢查發現的問題是否及時整改消除。

五、時間和步驟

此次安全生產大檢查自6月5日至9月30日,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6月8日至6月25日)

各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成立相關辦事機構,制定具體實施措施,進行動員部署,開展安全生產自查工作。

(二)集中排查整治階段(6月26日至8月31日)

各企業要全面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對照檢查內容、任務和要求,查缺補漏,積極消除事故隱患。

(三)“回頭看”階段(9月1日至9月15日)

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小組將會對各企業安全生產自查情況開展回頭看檢查,並組織階段性檢查驗收。

(四)總結鞏固階段(9月16日至9月30日)

各企業總結經驗,完善制度,強化舉措,鞏固成果,建立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長效機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

各企業要把做好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作為維護社會穩定、關心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特事急事來抓,克服麻痺思想,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工作實效。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嚴格按照縣政府的工作部署抓好落實。

(二)落實責任。

企業是安全生產的主體,要認真落實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制,做到排查隱患全面徹底,不留死角。各企業對本單位安全隱患的.排查要精心組織、廣泛發動,切實把各類安全隱患排查出來,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落實計劃,確保整改到位。對隱患排查整改不力的生產經營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嚴肅追究責任。

(三)抓好整改。

各企業要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登記建檔,切實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要對重大隱患實行跟蹤治理,嚴密監控;對可能引發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或嚴重危及安全生產的,要停產停業整頓。

(四)按時彙報。

各企業按照四個階段的工作內容,分階段以文字形式將工作開展情況報至縣工信委能源股,以便掌握情況,彙總上報。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方案4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事關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體現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黨中央和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特別是近幾年來,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例如,建立

健全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出臺了《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深入開展了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加強了安全生產宣傳培訓工作,嚴格了安全生產事故的責任追究等等。但是,目前我國企業的安全生產形勢與小康社會的目標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各類安全事故高發,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事故高發的主要原因是人為所致,而人為原因與管理又有著直接的聯絡,它不僅涉及到企業,而且還延伸到各級政府及管理職能部門。因此,這些問題無疑與安全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絡。

一、企業安全生產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安全生產形勢一直十分嚴峻,突出表現為傷亡事故多發,死亡人數居高不下。據統計資料分析,最近幾年,全國各類事故每年死亡人數都在10萬人以上,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每年死亡人數15000人以上。形勢嚴峻的另一個突出表現是職業危害嚴重。據有關資料統計,全國約有50多萬個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職業危害,實際接觸粉塵、毒物和噪聲等職業危害的職工達2500萬人以上。以粉塵危害為例,目前全國塵肺病患者約1萬人。由於受經濟利益驅動,有些企業片面追求發展速度忽視甚至放棄安全生產管理,致使一些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薄弱,規章制度鬆馳,有的企業根本不具備基本的安全生產條件,安全生產投入嚴重不足,存在大量事故隱患。據有關部門初步統計,目前僅國有重點煤礦安全欠帳就高達40多億元。從業人員在這樣沒有安全生產保障又十分惡劣和危險的條件下作業,造成了十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二、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國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較多,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企業主要負責人思想上不重視安全生產

在市場經濟剛剛起步階段,企業主要負責人(或者說是企業法人代表,行政一把手)對安全生產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企業主要負責人思想上並不重視安全生產,主要表現有:一是部分企業老闆“要自己的錢,不要別人的命”,違法生產經營或者知法犯法,導致事故不斷,死傷眾多;二是有些企業由於產品對路,適應市場的需要,效益較好,再加上多年沒有發生大的事故,對安全存有僥倖心理,認為安全無關緊要;三是地方政府監管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對安全生產不重視,工作不到位,熟視無睹,疏於監管,組織的安全大檢查,走馬觀花。如每年年終組織的安全責任考核驗收,可操作性差,流於形式,容易給企業負責人造成一種錯覺,認為安全管理就這麼簡單,不用創新與投入,就能獲得地方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的榮譽稱號。由此可以看出,企業負責人往往只要經濟效益和“票子”忽視甚至不要安全生產,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嚴重侵犯人權的違法行為,沒有意識到它所產生的法律後果。

2、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人員需要進一步落實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人員的作用是落實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負責企業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它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組織保證。但是,很多企業並未按照規定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並對有關管理人員按照規定進行培訓。我們都知道,安全工作既是一項管理工作,同時又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它所涉及的內容和領域非常廣泛。另外,企業機構合併、人員裁減,企業安全管理部門首當其衝,導致安全管理人員流失嚴重。

3、安全生產投入不足,缺乏安全生產保障

企業安排適當資金,用於改善安全設施,更新安全技術裝備、器材、儀器、儀表以及其他安全生產投入,對於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達到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定的要求非常重要。目前,部分企業建設專案未執行“三同時”審批制度,未進行安全評價和安全論證,留下事故隱患;沒有按規定配備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有的企業採用比價採購的辦法,降低成本,導致採購的勞保用品質量低劣;沒有參加工傷社會保險,從業人員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無法獲得醫療救治、職業康復和經濟補償,有的企業出了工傷事故不進行工傷鑑定,不享受工傷待遇,更嚴重的是造成工傷或疑似職業病就解除勞動合同。很多企業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標誌,安全裝置、特種裝置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直到報廢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使用的是落後工藝、落後裝置,安全條件極差,粉塵、噪音超標嚴重,通風不符合要求,照明很差或不足,從業人員在這樣沒有安全生產保障的條件下作業,導致了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發生率居高不下。

4、勞動者的文化素質低,缺乏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我國勞動者文化和技術素質普遍較低,受教育階段缺乏安全培訓,參加工作又缺乏安全教育,並且大部分勞動者還是考慮如何賺錢養家餬口的問題,希望多掙一些錢來改善家庭的經濟生活而忽視了平安即是福的簡單道理。另外,生產安全事故(包括職業病)的發生有很大一

部分比例發生在進城的民工身上,他們從農村的環境一下轉換到陌生的工業環境,精神處於緊張狀態;有些民工(特別是生產忙時招來的季節工)未經培訓就上崗,甚至從事一些特種作業或者危險作業,缺乏基本的安全生產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存在很多問題:一是違章作業,如工業氣瓶在無防震圈、防護帽的情況下,猛摔猛碰,野蠻操作;車工操作時違章戴手套,不戴防護眼鏡比比皆是;更嚴重的是無證人員從事行車、叉車、噴漆、電焊、電工等特種作業。二是很多勞動者缺乏安全知識和意識,認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沒有必要,往往不按規定佩戴或者不能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由此引發的人身傷亡和職業病時有發生。

5、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形同虛設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企業各級、各類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應負的責任。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企業搞好安全生產,保證其正常運轉的重要手段。很多企業存在一種錯誤觀點,認為安全責任制是安全部門的事,是安全管理人員的事,與其他部門和人員沒有多大關係;有的企業對安全工作“嚴不起來,落實不下去”,存在“說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出了事故再要”的現象,不出事故,安全部門提出的安全問題也被忙碌的生產所沖淡,引不起領導足夠的重視。很多企業的規章制度不能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而及時修訂,檢查時拿出的規章制度都是十幾前計劃經濟時代制訂的,早已不適應現在企業發展的需要了。有的企業事故隱患整改不力,每次檢查時提出的問題,不能認真進行整改,又沒有制訂有效防範措施,導致事故不斷髮生。很多企業對外進行承包或租憑,而部分承包單位和個人又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相應的資質。如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有毒有害作業人員無安全防護用品,不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等。

三、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對策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實現安全生產必須全方位、全員和全過程做好工作。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生產以市場為導向,安全工作也必須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由傳統的安全管理向需求管理上轉變,由落後的“事後調查”向“超前預防”管理轉變。

1、加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宣傳,加大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力度

企業發生安全事故,其原因大多是因為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和有關技術規程、規範等人為原因造成的,如生產經營活動的作業場所不符合保證安全生產規定,裝置、設施、工具、器材不符合安全標準、存在缺陷,未按規定配備安全防護用品,未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職工缺乏安全生產知識,勞動組織不合理,管理人員違章指揮,職工違章冒險作業等。因此,企業應通過廣播、報刊和網站等各種輿論工具,進一步加大對《安全生產法》和《職業病防治法》等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實施細則的宣傳力度,然後通過執法檢查,抓好其各條款的落實工作,避免發生安全事故後,進行調查時,才發現存在很多問題。

2、加強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全員安全素質

安全生產工作是企業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涉及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必須要由企業“一把手”掛帥領導,統籌協調,負全面責任。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必須依法履行自己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職責,做好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可以安排副職負責人協助主要負責人分管安全生產工作。作為企業的各級管理人員需要了解、熟悉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程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要積極參加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培訓班,做到依法持證上崗。通過培訓,讓各級領導幹部逐步掌握要求設定的安全技術規程,提高安全素質,杜絕違章指揮,並在企業安全生產決策和投入中表現出決斷能力,在安全管理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其工作效率。另外,對普通職工進行有效的安全生產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狠抓班組安全建設、三級安全教育、崗位變換教育和特殊工種作業人員教育,堅持全員安全教育,提高全員安全素質。

3、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提高裝置設施本質安全性

我國已建立了安全生產的市場準入制度,企業必須具備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企業要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要設立專門的帳戶或者科目,專款專用,不得隨意挪用安全生產投入資金,並且要定期召開有關安全生產的的會議,聽取有關職能部門安全生產工作的彙報,對反映的安全問題,認真組織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企業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並監管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對超過使用期限的勞動防護用品,企業必須及時更新。在工傷事故中,因為裝置本身不安全導致的工傷事故不在少數,應定期對裝置的傳動部分、各種安全裝置進行檢修。購買新裝置時,必須同時購買與其配套的安全防護裝置,必須對安全裝置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並定期檢測,保證正常運轉,維護、保養、檢測要做好記錄,並由有關人員簽字。企業要經常組織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或者事故隱患,指定專人負責,並在人、財、物上予以保證,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4、改善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減少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企業職工的勞動條件與發達國家相比相距甚遠,而勞動環境的好壞,是導致傷亡發生與否的因素之一,改善勞動條件,不但可以減少傷亡事故,大大降低職業病的發生率,而且還可以提高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增加企業凝聚力,從而增加經濟效益。因此,企業要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甚至國際勞工標準的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使勞動者健康、舒適、愉悅地工作,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

5、充分發揮中介服務機構的作用,構築政府和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橋樑

安全生產管理中的許多工作,專業性和技術性較強,需要由具有相關的專門知識和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來完成。很多企業缺少具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安全工程技術人員,希望能從社會上的有關中介機構聘請到所需要的專業人員為其安全生產工作提供技術服務;而有些企業配備安全生產專門機構和人員會造成經濟不合理,可以與中介機構簽訂安全生產技術服務合同的形式,由中介機構為其提供專業化的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提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同時,政府也可以組織中介機構的專業人員或者企業安全專家進行安全檢查或診斷,掌握企業安全管理狀況。

6、認真開展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活動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作為一種系統化、程式化、同時具有高度自我約束、自我完善機制的現代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其管理思想機制的現代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其管理思想最能體現“預防為主,標本兼治”,又具有可操作性和規範性的特點,要求企業建立預防為主,持續改進的管理模式,遵守各項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在企業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不僅可以強化企業的安全管理,完善企業安全生產的自我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達到保護職工安全與健康的目的,也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消除國際貿易壁壘和改善我國企業在職業安全健康領域的國際形象。

安全生產是一項艱鉅、長期、複雜的工作,“安全生產、人人有責”,任何人,任何時候,任何環境,都不能有麻痺思想,企業要警鐘長鳴,不斷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力爭通過持續不懈的努力,實現企業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狀況的根本好轉,保障人民更好、更快地建設和實現“安全小康”社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