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8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峽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三峽教學設計

三峽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點,按照時間順序,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法。

2.瞭解三峽的壯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3.學習體會本文在景物的描繪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學重點、難點:

1.景物描寫抓住特點

2.寫景中所闡發的哲理。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三峽,是萬里長江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谷,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它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全長192公里,其中峽谷段90公里。它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中的瑰寶,古往今來,閃耀著迷人的光彩。

作者簡介:劉白羽(1916--20xx)現代作家,北京人。他的作品以散文為主,有《五臺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員》、《劉白羽散文集》等。劉白羽是一位富有時代感的、具有敏銳的生活觀察力和多方面藝術才能的作家。他的散文熱情奔放,感情真摯。

二、基礎知識

字詞正音:

啟碇(dìng)絳(jiàng)紫夔(kuí)州灩澦(yànyù)婀娜(ēnuó)

瑰(guī)麗對峙(zhì)草阪(bǎn)崆(kōng)嶺澎湃(péngpài)

跋涉(báshè)秭(zǐ)歸萬仞(rèn)萬壑(hè)汨(mì)羅

美髯(rán)停泊(bó)縹緲(piāomiǎo)婀娜(ēnuó)層巒疊嶂(zhàng)

詞語釋義:

1.瑰麗:異常美麗

2.絳紫:暗紫中略帶紅的顏色。絳:大紅色。

3.繽紛:繁多而交雜的樣子。

4.婀娜:姿態柔美的樣子。

5.對峙:相對而立。

6.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7.草阪:長滿草的山坡。

8.怪誕:奇怪,古怪。

成語積累:

1、莽莽蒼蒼:形容草木蒼翠茂密,郊野景色迷茫。

2、層巒疊嶂:形容山峰多而險峻。(嶂,像屏障一樣的山峰。)

3、雷霆萬鈞:形容威力極大,無法阻擋。(雷霆,霹靂;鈞,古重量單位,約合當時三十斤。)

4、神妙莫測:神奇巧妙達到難以猜測的程度。

5、小心翼翼:小心謹慎,一點不敢疏忽。

6、森然聳立:茂密而高高地直立。

7、雲蒸霞蔚:形容雲霞絢爛美麗。蒸,升騰;蔚,聚集。

三、學生朗讀課文

要求:

1.聲音響亮,讀準字音。

2.注意文章的段落劃分。

四、分析文章的整體結構學生先獨立完成,再討論交流。

以“江津號”的航程(遊蹤)為順序,以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變換為線索,雙線交織。結構: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航行三峽總的感受。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描寫瞿塘峽的雄偉險峻。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描繪巫峽神奇綺麗的動人姿態。

第四部分(第6—9自然段),寫西陵峽的凶險和作者的實際感受。

五、文字研讀:

1.分析第一部分:

齊讀第一段。提問:作者說“我像在一支雄偉而瑰麗的交響樂中飛翔”,這句話在全篇有什麼作用?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飛翔”用得恰當嗎?為什麼?

明確:這句話起統攝全篇的作用,“雄偉而瑰麗”,概括了三峽景緻的特點。通篇所寫景物,全在這“雄偉”“瑰麗”四個字上。這句話運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辭方法,把長江三峽比喻為一支交響樂,非常恰當,因為作為本體的三峽與作為喻體的交響樂之間有共同之處:二者都激越雄壯,聲勢浩大,催人警醒,令人振奮。

“飛翔”一詞用得恰當,一方面,它寫出了山陡流急的形勢;另一方面,它更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在航行中興奮、激動的心情。

2.分析第二部分:

大聲自由朗讀第二段,品味寫景的文字,與同桌交流體會。

提問:作者採用什麼手法來寫瞿塘峽的雄奇?用了哪些詞語?寫了哪些方面?

明確:主要採取繪形繪聲繪色的手法來狀寫瞿塘峽的雄偉奇觀,並引用詩諺為佐證。

形:“懸崖絕壁”“中間一條狹長的江面”“江隨壁轉”

聲:“雷霆萬鈞”“激流澎湃,濤如雷鳴”

色:瞿塘峽口“藍天”“金色浮雲”“銀片樣發亮”的白雲、“紅霧”“絳紫色山峰”

這一段主要寫了瞿塘峽的山陡、江狹、水流急。

這一段的描寫,先總括其雄奇,繼之引古詩古諺為佐證,後直接描寫,有古有今,古今對比,有虛有實,有聲有色,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浸透字裡行間。

3.分析第三部分:

快速閱讀第三部分,思考討論:作者用什麼手法寫巫峽的秀美?把描寫巫峽秀美的句子畫出來。主要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描寫矗立的山和環繞的水相映成趣。

主要用了豐富而貼切的比喻來描繪巫山的雋秀,如第5段中的山岩、草坡、山峰等。

這一部分主要寫了雲霧、陽光、兩岸的山岩、草阪、野草等,所有這些描繪,都體現出巫峽的“美”,那“山如斧削,雋秀婀娜”的峰巒,那與陽光交織“神妙莫測”的白雲,那“滾滾向上”“雲蒸霞蔚”的濃霧,那神奇秀麗的美峰,那墨色的山岩,那幽然的草阪,那紅豔豔的野草,那在江流中“像一個崇山峻嶺中漫步前行的旅人”的航船,那盤旋在萬山之上藍天之下的蒼鷹,這一切美景,都使讀者的心靈受到強烈的感染。取東西

4.分析第四部分:

提問:這一部分是從哪些方面來寫西陵峽的凶惡?課文為什麼要引用那些神話傳說、古人詩句及民謠?

引用屈原、王昭君的傳說有什麼作用?

作者揭示了怎樣的哲理?

明確:首先交代“西陵峽比較寬闊,但是江流至此變得特別凶惡,處處是急流,處處是險灘”,然後重點寫了三個著名的險灘:洩灘、青灘、崆嶺灘。

洩灘:凶險在漩渦多。

青灘:凶險在江面落差大。

崆嶺灘:凶險在暗礁密佈。

作者引述了屈原、王昭君的故事,因為這裡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鄉,這兩個人在歷史上有過貢獻,屈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王昭君因促進民族團結而為後人所懷念。這裡作者所發的不是一般的思古之幽情,而是告訴我們:凡是在歷史上有過功績的為人民做出過貢獻的人物,他們的形象將永遠留在世世代代人民的心中。不僅加深了文章的思想意義,也使文章在結構上和情調上有密有疏,有緩有急。

在這一部分,作者揭示了這樣一條哲理:生活中的風浪並不可怕,要勇於在風浪中鍛鍊自己,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

六討論:三峽的“雄偉”和“瑰麗”分別表現在哪些方面?(結合思考與練習第3題)

作品寫山勢、水勢、激流、險灘,處處突出“雄偉”二字;寫雲霞、濃霧、野草、傳說,都是緊扣“瑰麗”二字來寫,創造出雄渾奇美的境界。

六、寫作特點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歸納:

1.詩情、畫意、哲理完美統一

2.聯想豐富自然,充滿浪漫氣息

3.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寫景抒情

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例句,體會修辭的效果。

(1)比喻:豐富而有變化,貼切形象,生動自然。有明喻,有暗喻,全文共用比喻十八處之多,手法隨機變換,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2)擬人:使作品生動形象,渲染氣氛,引發聯想,耐人尋味。

(3)通感:通感是兩種感覺的溝通,以視覺寫聽覺,以聽覺寫味覺等,它可以把景物描寫得更加生動形象,能更深刻細緻地表現作者的主觀感受,引起讀者更多聯想和想象,因而更有藝術感染力。

(4)語言優美精煉,生動形象。

七、拓展閱讀

閱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三峽》(節選)進一步感受長江三峽那獨具魅力的風光名勝和意境,加深對三峽的印象。

三峽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想象,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作者對秋之三峽的讚美之情,並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難點:

在讀中想象三峽之秋的美景,學習按照時間順序觀察與描寫的方法。

教具準備:

三峽風光圖片、朗讀配樂。

教學方法:

情境朗讀,自主探究。

教學流程:

一、圖片匯入

1、學生欣賞三峽風光圖片。

2、你知道這是哪裡的美景嗎?你對三峽還有哪些瞭解?

(1)介紹三峽的地理位置。(三峽位於長江中游,西起四川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全長139千米。)

(2)描寫三峽的古詩,《早發白帝城》。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

2、瀏覽課文,理清順序。

思考:全文是按什麼順序來描寫三峽美景的?

三、自主探究,重點研讀。

1、出示學習要求:

讀課文2-6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體現了三峽的什麼特點,圈畫出來。

2、自主探究,彙報交流,師板書,指導朗讀。

早晨——橘柚樹——明麗

中午——長江——熱烈

下午——長江、霧——平靜

夜晚——長江、月——寧靜

3、思考: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什麼作用?

4、問: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四、你最喜歡哪一段,能有感情的讀一讀嗎?(配樂)

五、總結

六、小練筆

模仿本文寫法,寫一篇習作或片段:參考題目《校園之春》,寫完後出示一到兩篇交流。

板書:

三峽之秋

早晨——明麗

中午——熱烈

下午——平靜

夜晚——寧靜

三峽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利用工具書熟練掌握生字,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覆朗讀中形成初步的語感,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豐富其文學素養。

3、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佈局的妙處。

4、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1、多媒體教學。以優美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吸引學生,使學生產生探索的興趣,形成強烈的求知慾望。在視聽想象中,鍛鍊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2、讓學生懂得可以手中資料、網路媒介等來查詢自己所需的資料,培養學生利用資料解決問題意識。

3、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在練習中模仿運用。

【教學重點】

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佈局的妙處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覆朗讀中形成初步的語感,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豐富其文學素養。

【教時安排】

兩課時(一課時預習;另一課時集中解決重難點)

【課前準備】

1、佈置預習:

⑴反覆朗讀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利用資料翻譯全文。

⑵預習課後練習一,準備與同學們交流。

⑶用行楷抄寫課文。

2、教師要準備的一些資料(如:三峽風光圖片、錄音等),以便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過程】

第一課時

引導學生預習課文,過程略。

第二課時

一、設定情境,匯入新課

1、活動匯入:你知道長江三峽嗎?(待生答)你瞭解三峽的人文、地理、自然風光、名勝古蹟嗎?不知道吧。好在老師今天有所準備,我有幸請到我們古柏最有名的導遊,下面她將帶領二(3)班旅遊觀光團和幾位趕扒車的老師一起去參觀風景綺麗的三峽。

2、學生以導遊口吻介紹《長江三峽》,播放投影。

3、過渡:其實大家剛才看到的是現代版的'導遊,今天我們還準備了古典旅遊,大家要不要也欣賞一下?(待生答)不過,我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用心去感受。

4、配樂讀《三峽》(老師可範讀)。

二、確立學習目標

導引:大家可能通過剛才的活動都已經感覺到了,我們所做的跟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有關。我們今天要學的是──對,酈道元的遊記散文《三峽》。(播放投影)

這是一篇古文。對於古文,我們總是怕它。其實啊,對於古文學習,只要我們掌握住方法,它並不可怕,關鍵就看你是不是想把它讀懂讀明白。

問:對於這篇古文,同學們準備怎麼讀?或者說你想達到什麼目標?

討論,抽生回答。(目標見前)

三、檢查預習

1、正音、釋詞:

⑴學生質疑:提出預習中未解決的字詞,以考試方式問他人,全班交流。

⑵投影字詞,找出現代漢語中相同意思的詞語或成語,鞏固學生學習所得。

⑶小結:古漢語在現代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2、簡介作者、作品(抽生答)。

四、課文探究

1、齊誦,思考:這篇文章寫“三峽”,它主要寫了三峽的什麼?

2、讀後討論:文章主要寫了三峽的什麼?(山、水)它們分別有什麼特點?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進行說明。

3、板書,投影。

4、綜合以上討論的內容,整個“三峽”給了你什麼樣的感受?(你感覺到的三峽是什麼樣的?)用一個或幾個形容詞來概括。例如:這是一個綺麗的三峽。(投影)

5、引導:剛才我們的分析好象一點沒有照顧到作者的情緒。作者寫文章時,他總是會融自己的情感在裡面。同學們想想看,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投影)

五、練習誦讀

抓住你最感興趣的一段,你用盡快的時間把它背誦出來。(注意評價)

六、課堂總結

作者帶我們暢遊了長江三峽,感受其雄奇壯麗的美景,激發了我們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希望同學們帶著這種感情背誦全文,並體會怎樣寫山水遊記。最後讓我們一邊瀏覽三峽風光圖片一面朗讀課文,再次感受三峽的奇美。

三峽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瞭解一些文言知識,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句式。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佈局的妙處。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欣賞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畫面美。

2、抓住精彩的寫景段落,仔細揣摩畫龍點睛的詞語,把握作品景物描寫的特點。

教學教法

1、誦讀法。指導學生以多種形式反覆誦讀,在誦讀中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後達到熟讀成誦。也可引導學生利用提綱背誦法快速背誦。

2、拓展閱讀法。

3、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課的型別:精讀課文新授課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課文朗讀,背誦指導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由《三峽》圖匯入新課。

如果說滾滾東逝的長江是一條藝術長廊的話,那麼三峽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變幻的四季、湧動的波濤、聳峙的山巒,激發了古今詩人畫家多少情思與靈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們學習選自《水經注疏》的《三峽》。(多媒體顯示文題)

二、揭題解題

簡介作者:酈道元,字善長,北魏范陽涿鹿人。撰《水經注》40卷,是為魏晉時代無名氏所著的《水經》一書所作的註釋。《水經》是一部記載全國水道的地理書,記錄得非常簡略。酈道元收集了有關全國水道的記載以及自己遊歷各地跋涉山川的見聞為《水經》作註釋,對《水經》中的記載加以詳細闡明和補充,引書達四百多種。課文所選《三峽》節選自《水經注》的《江水注》,是《水經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三、朗讀課文,正確把握節奏,感受作品的音韻美

1、學生初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初步理解文句。

(1)讀準字音:

(2)以小組為單位,解決疑難詞句,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1)播放錄音,要求學生聽讀,把握節奏、韻律及情調。

(2)教師提示朗讀需要注意的地方:

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清/榮/峻/茂每至/晴初霜旦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