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設計作文錦集9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設計作文錦集9篇

設計作文 篇1

我要設計一本手帳本,這本手賬本既漂亮又實用。

手帳本的封面是流沙的,在五彩繽紛的亮片裡夾一張獨角獸的手帳卡片,再加上一個粉紅色櫻花吊墜和星星亮片,軟萌的少女心讓你如痴如醉!

開啟手賬本,雪白的內頁展現在眼前。別急,手帳工具還沒準備好呢!按一下夾頁的那個粉色按鈕,咔咔咔!一堆整理好的手帳貼紙不知從哪裡跑了出來,你瞧,它們都分了類呢,這樣,就不用絞盡腦汁地找貼紙啦!這可超級方便呢!哎,快點按一下鵝黃色的按鈕,手帳膠帶等不及了呢。咣噹一聲,一盒子五顏六色的手帳膠帶完美出場!你看,每卷膠帶下面都有一把小刀,你取一些適量的膠帶,在上面輕輕一按就好啦!這樣就可不必讓小懶蟲們翻箱倒櫃的找剪刀嘍,也不用愁剪刀放哪兒了,對嗎?

做手帳,可少不了手帳筆了。封面兩側擁有迷你筆袋,可收納可分類,手帳筆都在那兒休息呢!

嗯,用這本手賬本寫手帳可真方便,我估計,這本手賬做成功後,我們班的女生會羨慕我呢!多做幾本,拿去賣,準能賣個好價錢,哈哈哈……

設計作文 篇2

教學目標:

1、懂得把作文改具體的方法,初步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意識,逐步養成良好的修改習慣。

2、能把寫得不具體的片斷修改得比較具體,知道寫人物時會具體地寫出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等。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明確要圍繞中心具體寫出人物動作、語言和神態。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時間:2課時

板書預設:

把作文改具體

具體事例:前因後果

不夠具體改具體

經過具體

(印象不深)

(印象深)

語言

動作

中心

神態

心理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懂得把作文改具體的方法,知道寫人物時會具體地寫出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等。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激趣

1、賈島的“推敲”: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推)月下門。)

2、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

3、小結:由此可見,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如果同學們也能像他們那樣不厭其煩地修改,也同樣能寫出好文章來,說不定還能成為王安石第二呢。

二、揭題,明確要求。

1、這節課我們不寫作文,就來學習怎樣修改作文。修改作文的內容很多,假如讓你改一篇作文,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推敲詞句、錯別字、標點符號、不具體→改具體)

2、今天的習作要求是什麼?板書:不夠具體→改具體

3、齊讀習作要求。

三、嘗試練習

1、讀“習作提示”中的一個片段,問:這個片斷主要寫什麼?有無需要修改的地方?為什麼?可以怎樣改?

2、指名說說可以怎樣把片斷1改寫具體。

四、分析比較,歸納方法。

1、讀“習作提示”中的第二個片斷,對照片斷1,思考:作了哪些改動?這樣改好不好?為什麼?

交流中,隨機板書:具體事例

前因後果

語言

動作

神態

心理

印象不深

印象深

2、分析:作者為什麼選這件事寫?作者寫了當時媽媽的語言和動作,為什麼要寫這些動作和語言?寫“聽到媽媽的喘氣聲越來越粗,脖子上全是汗水”有什麼作用?

(與中心有密切聯絡。這件事,以及這些語言、動作最能反映“媽媽非常愛我,對我的關懷無微不至”這一中心。)板:中心

3、根據板書,提問小結:現在你們知道怎樣把人物寫具體了嗎?

(圍繞人物的品質選擇事例,寫清事情的經過,再圍繞中心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

4、再讀第二個片斷,體會把文章寫具體的方法。

五、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會把寫得不具體的片斷修改得比較具體。

教學過程:

一、回憶把作文改具體的方法。

1、看板書回憶說說把作文改具體的方法。

2、交流:圍繞人物的品質選擇事例,寫清事情的過程,再圍繞中心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

二、提供片斷,嘗試修改。

助人為樂的少先隊員

李芳是一位助人為樂的優秀少先隊員。有一天中午,天下著雨,她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迷路的小男孩。她千方百計幫助小男孩找到自己的家,並且做了好事不留名。李芳的行為受到全班同學的稱讚。

1、討論: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應該怎樣修改?

2、佈置課外作業:把這篇短文按照討論進行補充,把它寫具體。

三、明確要求,找出預習時修改的段落,再進行修改。

1、找出課前已作過修改的段落,按要求再次進行修改。

2、同桌相互交流哪些地方還不夠具體應該修改,並討論可以補充哪些內容。同時,讓部分已修改好的優生幫助差生進行修改。

3、讓兩名學生把自己寫得不夠具體的片斷抄在小黑板上,同時請兩名優生也分別對上述兩個不夠具體的片斷進行修改。師巡迴指導。

四、交流修改習作片斷,小結修改片斷。

1、同桌交流,相互評議對方全文中的優缺點。

2、集體評議:

先後出示兩個不具體的片斷,再出示幾位同學對這一片斷的修改後的片斷,進行集體評議,教師點撥。

評議要點:是否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是否寫出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有密切的聯絡。

3、評一評誰修改得最好?授予“王安石第二”之美稱。

五、謄寫作文。

設計作文 篇3

坐車的一定有過這種經歷,雨天上車收傘時很難:如果先收傘再上車,人會被雨淋,大雨時更慘;先上車再收傘也有問題,車裡會被搞溼。而且溼漉漉的傘有時不好直接放在車裡,為什麼不將車子改良一下呢?

我想設計一種車,雨天上下車時,車頂會滑出一個由四根鐵棒支撐的防水布,高度可以讓一個成年人頂著傘也站得下。這樣,無論雨多大,我們也可以在防水布下慢慢收好傘再進入車內了。可是,一般車輛沒有配備專門放置雨傘的地方,所以車內經常會被傘搞溼,在這種車上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車頂有個可伸縮的圓筒,如果是短的傘,就剛好可以放得下;如果是長傘也沒事,照樣放裡面,只用輕輕一推,這個圓筒就會一節節地向前伸出去,足夠放下一把長傘了。而且,這個圓筒還有吸水功能,當傘放入時,它會自動抽水,把傘水抽乾,排出,這樣,就不用擔心傘抽出時會有水甩出來了。

這個設計好吧?可不知能不能被用起來,如果你覺得這幾個功能不完善的話,就跟我一起商量來改進,我們一塊去申請個專利。

設計作文 篇4

藝術字在21世紀已經廣泛的流傳了,如今所有的招牌、報紙、書等上面都用上了藝術字。這一週我們的101課也是學習如何把自己的名字改成藝術字。

上課了,老師先讓我們看了幾張關於藝術字的圖片,然後就讓我們自己動手做。我拿起鉛筆開始畫,我把我的姓“樓”字分成3部分,第一部分當然是“木”字,木子當中是個十字,我想起了西方國家的十字架,它在聖經裡是一種神聖的物品,哈!我的名字也要成為神聖的,於是我就把中間的木子改成了十字架形的,再把撇和捺用立體字的形式加上去;第二部分“米”字,我把它改成風車的樣子,要知道,著名的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就是風車讓他有了努力學習的決心,最終成為了科學家;第三部分的“女”字,我就簡單的用了立體字寫上去。第二個“貝”字,我先把上面是的框以立體字的形式寫出來,然後在左上角畫了一幅眼鏡,一撇我用藤蔓來表示,一點我用海螺來表示。第三個字“寧”,寶蓋頭我用一個花盆的形式,一點我改寫成一棵小小的三葉草,我又把丁字的一橫畫成一塊麵包,再用立體字的形式寫上豎鉤。

就這樣,我完成了藝術簽名,接下來我塗上顏色,哈哈!我的得意之作完成了!

設計作文 篇5

教學創意:

運用符號法批改作文,學生根據符號要求在課上修改,並打分。以此,充分調動學生修改作文的積極性,培養寫作興趣,養成好的寫作習慣。

教學目標:

1.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2.進行合作交流實踐,嘗試大膽表達;

3.小組評比、推優,激勵全體。

教學重點:

1.原文中修改;

2.交流評比。

課前準備:1。熟習修改符號的意思;2。課前5分鐘。

教學設計:

一.本週話題演講(科代表安排三名學生上臺演講。)

二.匯入

同學們,抗日名將吉鴻昌曾說:“路是走出來的,歷史是寫出來的。”作文呢?一說起作文來,大家就有一點點頭痛,是不是呀?不要著急,把文章寫好,並不是一件難事。那麼,作文是怎樣出來的呢?(學生吵吵。)作文是改出來的。今天,我們就來上一節作文修改課。

三.同桌互批、評分

按符號要求,在原文上進行認真修改,並根據評語打分。教師讓5分以上的學生舉手。

四.小組討論、評比

四人一組,對本組每篇作文討論、評比。要求各抒己見,熱烈討論,評出小組本次優秀文章。

五.小組間交流、評比

交換優秀文章,每三組評出一篇最佳文章。

六.宣讀最佳文章

七.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對本學期第二次作文《我》做了修改評比。在這一過程中,大家對作文修改做了體驗,瞭解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這裡,我還要問大家:“作文是怎麼出來的呢?”(作文是改出來的。)我非常相信,未來,不,不遠的未來,你們中會有幾個小作家出來。

八.作業

構思寫關於國慶的文章,向我們《鴻鵠報》國慶專刊投稿。

設計作文 篇6

課題:作文·審題立意

課時:2

分析及反思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通過講評和指導,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訓練要點,反思上次作文中的不足,並適當加以修改;總結近期作文中出現的審題立意問題,並加以指導和訓練。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個性作文展示和比較分析,理解“故事新編”的寫作原則;指導學生加強審題和立意的寫作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從試題中分析思想意義的能力,努力使作文具有教育意義和社會價值。

全文點評前2篇,片斷點評其他篇目,突出每篇作文的特點,適當兼及不足之處。

教學重點

1、 總結近期作文中出現的審題立意問題,並加以指導和訓練。

2、 培養從試題中分析思想意義的能力,使作文具有社會價值。

教學難點

從試題中分析思想意義的能力。

教法教具

評議、練習

教學過程

一、作文講評

1、上次作文訓練要點:

運用“故事新編”的方法進行寫作,要求注意以下幾條原則:⑴繼承性原則;⑵創新性原則;⑶意義性原則;⑷普及性原則。

寫作中應當把握的要點:原作與新編的關係處理、如何藉助原作表現現實主題。

2、特色作文點評

⑴班:

林澤明:上帝行乞——真誠的失落

張金鬆:悟空遊廈門——對家鄉的讚美

李華:祥林嫂打工、開店——不屈服於命運,人性善良

林子巨集:現代社會中的武松,用對話方式結構全文

曾冠男:愚公移山,挖出煤礦——知識的價值

吳守綱:唐僧師徒打假——假貨氾濫,一一

童聯炎:三毛尋親——在金錢面前的人情冷暖

李楊:愚公開發二山——智慧的價值

蘇進福:劉備借荊州——房地產,經濟意識與人的品質

於楚倩:悟空三人開店——人的性格與成就的關係

⑶班:

李心揚:華連卡改變裝束——套子思想的威力,拓展主題

邱慧穎:西遊後記——無為則無聊,主題深刻

朱煒平:洪秀全採購——古事與現實主題的聯絡

教學過程

黃莉:孔乙己與電腦配件——人物性格在現實生活中的再現

蘇曉靜:大觀園選秀——原作和現實的關係處理得當

林雅芳:唐僧師徒應聘——長處、短處在現實中都遇到挫折

黃煜:孫悟空買假貨——主題鮮明

蔡惠華:白天鵝的前後經歷——主題深刻

賴小玲:愚公開發二山——堅忍不拔與齊心協力

顏婷婷:唐僧師徒歐洲三日遊——人物性格現實生活中的表現

3、寫作中的不足

⑴原作和現實的關係處理不當:人物個性與原作毫無關係,只是借用了作品中人物的姓名;現實中的事件發展的邏輯性與原作的離合程度把握不好。

⑵主題不夠鮮明:有的同學一味追求好玩、搞笑,忽視了主題的表達。

⑶標題遺忘。

⑷故事發展的多元可能性:發展的基礎是什麼,還有哪些可能性,能否同時展示幾種過程和結果?

二、寫作指導

話題作文是常見的開放性作文命題形式,它的開放性體現在考生根據作文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這“三自”給考生在作文內容、題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才華的餘地,它允許運用各種形式、使用各種方法、利用最擅長的手段表達各種各樣的主題。話題作文雖具開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規定和限制了行文的範圍及關聯物件,作者必須涉及或圍繞指定話題寫作,而不是信馬由韁毫無約束的。怎樣用好這塊“餘地”而使行文不偏離話題,審清題意,正確立意是寫好話題作文的一個關鍵環節。

㈠審題立意方法

1、化大為小。

要想寫好話題作文,首先要善於“化大為小”。話題作文的寫作範圍那麼寬泛,如果僅把話題當作一個僵死的的概念,看為“鐵板一塊,不可分割”的整體,籠而統之去做文章,勢必內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寫好話題作文的第一個本事是“目無全牛”,善於在一個大的、寬泛的範圍內,“擇其一點,不及其餘”,也就是隻寫“大範圍”中的“某一方面”,給自己提供了一個充分發揮、具體表現的好舞臺,這樣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內寫出立意鮮明集中、內容具體充實好文章。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以小見大,“一針見血”。

⑴限制話題。話題的限制越少,給人的思考空間就越大,

引導學生在老師講解的基礎上,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反思,找出存在的不足,思考改進的方法。

一般話題作文由四個部分組成:即材料語+提示語+話題+要求

教學過程

標題的字越少,詞語的外延也就越大。實際寫作時我們必須對話題加以限制,做到寬題窄寫,大題小作,否則,切入口徑過大,主題就難以收攏。如20xx年大學聯考的作文話題是“心靈的選擇”,據此可以寫“媽媽的選擇”、“同桌的選擇”、“困難面前的選擇”、“生與義的選擇”等等,這樣一限制,“選擇”的外延就小了,行文的指向明確了,作文的立意、選材、寫法以至結構都容易把握,自然能寫出好文章來。

再如以“父輩”為話題,就可以在此前後加修飾語,在後面加中心詞,也可以前後都加,這樣話題範圍就縮小了。

教師總結:艱難的父輩、輝煌的父輩、父輩的悲傷、父輩的期望,這樣文章範圍縮小了,開啟思路就迅速多了。

◆如何限制話題,找到更小的切入口呢?那就是把一個總話題分解成若干個子話題。

如:“飯桌上”為話題作文,很多同學想到的僅僅是吃飯的問題,那麼這個思維的空間就非常狹小。如果把“飯桌上”作為一個資訊源,圍繞它可以擬幾條資訊線。你可以想象一下,飯桌上的“人”是一條標線,“物”是一條標線,“情感”是一條標線,“事”是一條標線,“時間”都是標線;在每一個標線上都有很多審題立意資訊點。比如說在“人”的資訊標上就可以標出下面這些資訊點:我在飯桌上、不速之客上飯桌等;在“事”的資訊線上可以有:怪事出在飯桌上、飯桌上談奧運、風波驟起飯桌上、飯桌上的審判。再比如“情感”線上,煩惱皆因飯桌起,溫情絲絲在飯桌等。再比如在“時令”線上,飯桌早點日日新,飯桌今日又春風,隆冬送暖入飯桌,月圓飯桌閤家歡……從“時間”線上你可以選飯桌上的回憶,飯桌上的變遷,二十年後飯桌上等等話題。這樣思路一開啟之後,拿著一個話題,可以想象無數個選題,這裡面就可以有無數的材料可以寫。這樣“飯桌上”成了社會生活的視窗,社會生活方方面面都可以濃縮在飯桌上。這麼多資訊是不是都選呢?只能取其一條,於是第二個步驟就是集中,這麼多想象裡哪一個最能打動你的,讓你最有話可說而最不落俗套的,你就選哪一個。

⑵設問構思。面對話題,運用設問,在腦子裡多問幾個為什麼,以此開啟思路,縮小寫作半徑,並引起對話題內容的思考,從而使文章內容和主題更深刻。如20xx年大學聯考題“心靈的選擇”我們可以作這樣的設問:“選擇的標準是什麼?”“怎樣選擇?”“他的選擇有什麼意義或給人們什麼啟示?”等,通過設問,對話題的理解就會更透徹,文章的立意也就容易確定了。

再如:寫話題作文《理解》時,就可以進行這樣的思考:

學生試作分析,老師引導討論。

學生先說說自己的思路,老師加以引導,開啟學生的思路。

有人將這種方法概括為“多問幾個為什麼”。

教學過程

什麼是理解?為什麼人與人之間需要理解?我理解別人嗎?別人不理解我時,我的感覺如何?

2、化虛為實。

有時話題是抽象的、虛擬的,甚至蒙上科幻的假象,如1999年的大學聯考作文話題“假若記憶可以移植”之類便是。面對這樣的話題我們一時捉摸不準,無從下手,這時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化虛為實,把話題引向現實生活,立足於現實,思考現實,表現現實,寫成針對現實、發表見解、抒發真情實感的文章。“假若記憶可以移植”是一個帶有科學假想的話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當年許多考生大書特書記憶移植的可能性,或一窩蜂地寫科幻題材,以至大學聯考之後市面上的科幻讀物脫銷,一時洛陽紙貴,殊不知這正好步入了命題者設定的陷阱,自然難得高分。其實,只要拿這個話題與“假若我是市長”、“假若我是班主任”等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它們是同一性質的命題形式,都是想象作文,都是在“假若……”的前提下,你會怎麼想,你會怎麼做,都可以把筆觸伸向現實生活,歌頌真善美,鞭笞假醜惡,激濁揚清,任爾所為。可以這樣結合周圍的日常生活立意,“假若記憶可以移植”,我要把父輩幾十年以來為工作為生活日夜操勞,摸爬滾打,遍嘗生活中酸甜苦辣的記憶移植到我的頭腦中,讓我儘快地品味生活,理解父母,感受親情,消除代溝;“假若記憶可以移植”,我要把九年級、高三學生遨遊於題海之中,飽經過重的學習負擔煎熬,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痛苦記憶移植到教育部門的領導、學校老師的頭腦中,讓他們反思應試教育的弊端,探尋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任何文章都是現實生活的直接或間接反映,作文話題不管形式怎樣變化,它都是來源於現實生活,要寫好它,必然要使自己的行文內容迴歸現實,反映現實。

設計作文 篇7

借鑑和分析南京林業大學的《室內設計與裝修》雜誌,不難看出,它的內容不盡限於室內設計與裝修,它涉及環境、建築等多個方面的領域,它認識到“人與環境,室內外環境,建築與人”的有機聯絡,它科學、全面地介紹了這一領域的知識。同時介紹了古今中外優秀的設計案例、大師作品;並及時報道世界室內外設計的重大事件;它有遍佈各發達國家的特約記者或撰稿者(學者),定期為其撰文投稿。所以,它的資訊量大而質高,是大家公認的國內一流的專業類雜誌。

《設計與空間》雜誌,在內容方面會在已後的期刊中涉及多個學科和專業,這是明智的選擇。在閱讀本期創刊號兩篇“考察遊記”中,我就感悟到文學與藝術的完美,因為“文學是藝術之母”,現代藝術設計更需要文學和其它姐妹藝術(音樂、繪畫、書法等等)的滋養,所以說《設計與空間》雜誌,在內容欄目的選擇上是合理的、科學的。

但是,《設計與空間》雜誌,如果定位在學院內部刊物,那是不夠的,因為讀者的面小,影響力也就小,稿件的來源也小,檔次也就不能提升。這就無形之中束縛了自己的手腳,不利於發展。以我之陋見:不僅“是讓浙江林學院各學科專業間建立起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創刊號徵稿啟示中文),而且還應該充當浙江林學院與國內外兄弟院校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比如與兄弟院校相互約稿、相互採訪報道等等。也可刊登社會上優秀設計師的優秀作品,以豐富雜誌的資訊量和提高資訊品質。《設計與空間》雜誌,不僅要“展示自己”,展示學院師生創作、研究成果,更要展示凡屬符合現代設計潮流的院外優秀作品。有容乃大,不盡是氣度,而是刊物本身發展的需要,是藝術規律發展的要求。又比如說:展示刊登歷屆畢業生在不同崗位上所創作的優秀作品,這對於在校學生來說具有榜樣的力量,因為歷屆生已在實踐中把學到的知識和藝術表演手法轉換他們的成果,這些成果、這些作品是得到社會實踐的檢驗,被社會大眾所接受了,這樣的資訊同樣有吸引力的,能吸引更多的讀者汲取真正的藝術養分,學以致用。……

尚且如此,更何況國內外眾多的優秀作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放眼世界,擴大交流平臺,提升自已。

設計作文 篇8

啟發想象

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主要體現在讀、寫兩個方面,而寫又是主要矛盾。學生進入寫作階段後,寫就體現在作文上。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固然要加強基礎知識和寫作技能的教學,但最根本的還是要在培養興趣、提高能力上下功夫,讓學生愛寫、會寫。

一、培養興趣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勞動成果得到別人的承認和褒獎,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自豪感,從而形成自我激勵的心理機制。因此,可以說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內動力,當學生對作文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寫作。在教學中,我是從這幾方面去做的。

1、鼓勵學生複述故事。

所有的學生對講故事、聽故事如痴如醉,用寫故事文引學生作文入門,可促進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每個老師的班上總有那麼幾個孩子作文寫不好,一提到作文就頭痛,而寫故事文能減輕他們一定程度的壓力。首先是組織學生召開故事會,然後把所講的內容、聽到的故事寫下來。實踐證明,從故事入手,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豐富作文內容的機會,因而學生常能滿懷信心地寫出生動活潑、語言流暢的故事。

2、做自己的作文集。

喜愛範文、熟悉範文,正是學生寫作文的起始,讓學生在作文園地裡精心採擷,把自己喜愛的、可借鑑的作文編成集子,變為自己的作文集。一是多方面、多角度地蒐集,即從報刊上裁剪下來,從學校、老師、同學那裡轉抄過來,從網上下載下來,從自己的作文中挑選出來;二是規定一定的時間閱讀、篩選。這個階段是學生潛入海底尋覓珍寶的過程,也是激發興趣的過程。

3、提供展示機會,激勵成功。

學生的習作一旦被認可,就會對練筆產生興趣,而且希望自己的習作更多地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讚許。因此教師應該把獎勵當作培養學生作文興趣的催化劑,更多地為學生

提供展示習作的時空。每次寫完小練筆,我總要擠出時間讓同學們在班上讀一讀、評一評。寫得好的,有進步的,老師就進行表揚、加以讚許,然後貼在學習園地上展覽。這樣做既表揚了個人又讓大家得以交流,創設了氛圍,提高了同學們的作文興趣。對好作文還可以積極推薦上刊。這樣,同學們大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激勵學生樂於習作、練好習作。

二、啟發想象

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說得好: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新版《大綱》也明確指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因此,國小生作文,雖不是藝術創作,但同樣需要比較豐富的聯想。要形象地描繪客觀事物,就需要運用生動的比喻、擬人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畫每個人物的形象,就需要對他們的內心活動作合理的推測;要比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徵意義,就需要展開豐富的聯想。怎樣鍛鍊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呢?

1.續寫想象。

許多課文的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讓學生沿著作者的思路寫下去,既鞏固了課文所學的知識,又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

2.睹物想象。

國小生想象具有直觀性和具體性的心理特徵,所想象的內容常以某種具體的東西為直接依據。使同學們張開了想象的翅膀,激起了濃厚的寫作情趣。

3.假設想象。

假設的東西本身是不存在的,要學生寫假設的內容,非想象不可。比如:《假如我是》、《假如我有》學生在這一個個假設中,抒發自己的理想、抱負,描繪出自己的燦爛前景。《我的小發明》就是要學生展開大膽的想象,寫一種小發明:新型的太空梭、深海探寶器、水面行走鞋、輕便摺疊橋

作文是一種思想和文字的綜合訓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實踐證明,這需要長時間的訓練,不能一蹴而就。國小生有著豐富的想象潛力,我們教師要善於引導、善於挖掘,久而久之,就會培養起學生的作文興趣,開發出廣闊的想象空間。

設計作文 篇9

一、教學內容分析

讀一篇文章有了一些感想,把它寫出來,就是讀後感,讀後感是議論文的一種,是學生初學寫議論文的入門文體,如果學生寫好的讀後感,再學習寫其它的議論文就容易多了。讀後感一般分讀和感兩部分,先說讀了什麼,後說有什麼感想,感想由讀的內容引發,寫作時,寫讀的內容為感服務,這是一般的思路。“讀”比較好寫,“感”比較複雜。所讀文章內容不同感想不同,同讀一篇文章,不同人有不同感想。談感想要有理有據,要思路清晰。這樣初學,因不會寫,可以按照一定的模式寫,寫熟了,就得心應手了。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剛學習寫議論文,特別是基礎較弱的學校的學生,基本上還不會寫議論文,不知道該先說什麼後說什麼,說理也沒說服力,感想也不深刻。為些,我們先設計一套讀後感的寫作模式讓學生學,照貓畫虎,先學會基本寫法,然後再靈活運用。學會寫讀後感後,再學習其它議論文就容易了。

三、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與能力

引導學生學會讀後感的基本結構,教會學生寫作讀後感培。

過程與方法

養學生寫讀後感的結構能力和議論說理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讀書後常寫讀後感的習慣。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學會讀後感的基本結構,學習寫作讀後感。

教學難點:

如何使用所讀材料說理。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先說說什麼是讀後感,然後說說讀後感的基本寫法,再用一篇讀後感的寫作例項,讓學生感受讀後感的寫法,再留作業讓學生寫讀後感。在批閱學生習作基礎上,糾正學生的習作的中問題,再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寫成比較規範讀後感。

六、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學案,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我們讀書後常常要寫讀後感,它也是考試常考的一種議論文體。今天我們學習讀後感的基本結構。 聆聽。 引發學生學習本節課的興趣,瞭解本節課內容,做好上課思想準備

二、知識導引

怎樣寫好讀後感

讀後感是議論文中最常見的文體之一,也是高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文體。寫好讀後感也有章可循。如果按下列方法,先掌握它的基本結構,很容易寫好。

一般寫法:

敘:(概述讀了什麼,並選好敘述的角度)

評:(說明有什麼感想,即論點。可某一點談,當然最好是從文章的中心角度談)

析:(分析論述為什麼有這種感想)

議:(論證為什麼這種說法正確)

聯:(聯絡實際並對比分析。可以是一個人,一件事,一個現象,一個話題,也可是自己的實際。把實際和讀的內容做比較。相同就類比,不同就對比)

結:(照應開頭,總結論點,說明寫作目的,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聆聽,思考,做筆記。

讓學生從理論上了解讀後感的常見的寫法,為寫讀後感打基礎。

三、體悟寫法

1.根據下面的材料,自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讀後感。

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機車,當時有人駕著一輛馬車和它賽跑。新生的火車醜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馬車驕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車由於沒裝彈簧,把路基都震壞了。然而史蒂芬孫並沒因比賽失敗而灰心,他不斷改進機車,堅信火車具有馬車所無法媲美的前途。100多年過去了,馬車仍按原來的速度轉動著輪子,而火車卻在飛速前進,高速火車每小時可達200公里,試驗性火車的速度更為驚人。

2.審題立意

可從史蒂芬孫的角度:“失敗是成功 之母”或“做事要有信心”。

可從火車角度:新生事物必將戰勝舊的事物。

可從馬車角度:驕傲使人落後

3. 學習讀後感的寫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