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就業前景

來源:果殼範文吧 4.82K

自2008年以來,山東省專科資格線就處於下降趨。今年,山東省專科資格線為180分。連續4年,山東省專科線維持在這一水平。

高職院校就業前景

今年,山東還首次試點高職院校註冊入學,大學聯考落榜考生均可向納入試點範圍的高職學校申請註冊入學。

上大學的門檻越來越低,這是顯而易見的。在其背後,招生卻演變成了一場高成本的戰爭,緊張而激烈。

高校擴招、生源減少,加上各種其他因素,處於高等教育鏈條末端的專科、高職院校率先感受到了招生難。他們需要面對的,是生死存亡。

一方面,“零投檔”的現象,不少高職院校都遭遇過。但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高於重點本科,也是業內並無爭議的事實。

職業學校招生和就業形勢的反差非常大,原因是深層次的,各方都需要反思。

招生現狀 生源緊張 趕場參加招聘會

◎部分民辦學校每年招生成本不下百萬元

從2008年開始,我省專科線就處於下降趨勢,2008年專科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文理科均為220分,2009年降至210分,2010年降至190分,2011年至2013年每年的專科資格線和專科線都是180分,2014年專科資格線仍為180分。

180分什麼概念?在2014年之前,山東大學聯考科目有5個,分別是語、數、外、綜合和基本能力,平均每科得36分,就有機會上大學。今年,基本能力取消,平均每科45分。而且,今年山東首次實行註冊入學,落榜生又多了申請入學的機會。

專科分數線一再降低,但即便如此,部分專科院校仍然需要直面生源危機。

即使是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宣傳招生時也不敢輕易把預估分數線提高。“考生諮詢時,我們答覆350分以上可以報考。”濟南一所高職院校的魏老師表示,學校雖然實力比較強,但因為現在的生源不是鼎盛時期,他們也不敢大意。

而實際錄取情況是,這所高職院校,一志願投檔結束後,普通文理科計劃全部投滿。文科504個計劃,一志願投出530人,最高分549分,最低分467分。理科1913個計劃,投出2009人,最高分525分,最低分427分。

這一所高職院校,考生投出的最低分數,超出了老師的預期,但並不是所有高職院校都有這麼好的結果。有四成左右的高職院校,要參與徵集志願的錄取。兩次徵集志願結束後,還有不少外省院校未能投滿。

“2012年,專科第一次徵集志願錄滿的只有6所學校。2013年多了一些。”魏老師解釋說,今年專科一志願投檔結束後,還有很多的高職院校招不夠。一志願如不能被錄取,徵集志願時很多招生計劃還在。

今年的招生情況雖然不錯,但作為高職院校實力派中的一員,學校對前期的招生宣傳不敢有半點“怠慢”。

“各地市招辦舉辦的高招會,學校都會組織人員去參加。在外地有招生計劃的地方,也會派人去。”魏老師說, 在專科志願填報志願前,招生工作人員一直都在忙。今年,他在一週左右的時間裡,從石家莊到聊城,從聊城到濟南,再從濟南到淄博,輾轉各地參加高招諮詢會。

魏老師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學校還有一部分單獨招生計劃,所以學校的招生工作早就啟動了。學校的辦學條件、名氣都還好,雖然不用想別的辦法去拉攏生源,但是,在招生工作上也要消耗半年的時間。

“光印宣傳頁的費用,一年得六七萬。但和民辦學校相比,幾萬元真的不算什麼。”魏老師說。

據瞭解,不少民辦學校,每年的招生成本下不來一二百萬。

魏老師坦言,在2008年之前,生源多,學校招生不用動腦子。如今,生源減少,高職院校越來越注重內涵建設,追求學生的就業質量。抓好出口,生源才有保障。

就業形勢 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率高於重點本科

◎訂單培養 入學時就業就有了保證

選擇一所學校,家長不再單純地看學校的'名氣,越來越看重就業情況。對於高職院校來說,尤其如此。

在高職院校,訂單培養成為一種趨勢。山東職業學院一負責招生工作的老師介紹說,山東職業學院去年入學的學生,訂走了1000人。也就是說,四分之一的學生已經找到了工作。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與20多家企事業單位開設的訂單培養班有40多個。訂單班的培養模式為,學生入校即可報名參加訂單班,在校學習兩年,第三年去企業頂崗實習,實習半年後即可簽訂正式就業合同,保證全部安排就業。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相關負責人解釋說,訂單班的學生所佔比例不小。學校的醫學院,藥學專業今年招4個訂單班。口腔醫學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也有訂單班。

“訂單班的學生,入學時就業就有了保證。”該負責人表示,學生實習期間,每月都有生活補助。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屬於典型的藍領。”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參與招生的陳老師說,職業教育的定位比較準,社會需要的不全都是高大上、高精尖的人才。而一般的本科院校,學生畢業面臨二次選擇的時候,很難。就業時沒有什麼優勢。但在高職院校,學校和企業對接,學生在半學校、半社會的環境中,會明白自己將來要幹什麼,自身的目標性也比較強。

“職業院校畢業生,用人單位敢用,放到崗位上能頂得起來。”陳老師說。

本科學的是知識,專科學的是技能。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招生工作人員朱老師表示,沒技術,學生往往畢業就面臨著失業。而有技能,無論走到哪都有飯吃。

據瞭解,“十一五”以來,全國職業院校共培養了近8000萬畢業生,佔新增就業人口的六成,成為我國高技術技能人才的主要來源,以加工製造、城際鐵路、民航、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旅遊服務、資訊服務、酒店管理等,近幾年來,新增從業人員職業院校畢業生佔七成以上,特別能體現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的能力。

“從外部評價來看,學校培養的人是否適應社會的需要,就業率可以集中體現。”王揚南說,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職院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高於重點本科院校,高職畢業生半年後的就業率超過90%。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釋出的《2014年教育藍皮書》資料顯示,高職、高專院校初次就業率最高,為78.1%,高於“211”(包括“985”)重點大學的75.5%。

反思 構建職普相當的教育格局意義重大

◎職業學校招生和就業形勢的反差非常大

近年來,山東不斷改革招生考試製度,採取春季大學聯考、職業教育分段培養“3+2”和“3+4”模式、國中起點高等師範教育培養“2+3”和“2+4”模式,以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多樣化錄取。

2014年春季大學聯考,山東首次實行“知識+技能”的考試模式。在職業教育招生考試中,凡參加當年山東春季或夏季大學聯考取得成績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向納入試點範圍的高等職業院校申請註冊入學。

山東大學聯考招生考試製度的改革,從根本上解決了一考定終身的弊端,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寬鬆環境,促進現代職教體系的構建。

實際上,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已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在整個國家的教育體系當中,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大體相當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王揚南在電視會議宣講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時說。

王揚南表示,職普教育格局的基本形成,並不簡單地指學校數、學生數、招生數、在校生數,它體現的是不同型別的人才結構在教育結構中的體現。

教育需要支援、服務於經濟社會的發展,實際上除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之外,從客觀上來講,教育結構對經濟社會發展人才結構需求的適用度是最重要的。

“整個社會需要哪一類的人才,這類人才通過什麼樣的教育來培養?人才有技能型的,也有學術型的。”王揚南表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教育結構調整的戰略性措施。職普大體相當,這個結構的基本形成意義非常大。

職業學校招生和就業形勢的反差非常大,也是社會熱議的問題。“就業好,為什麼招生還存在難的問題,原因是深層次的。”王揚南表示,發展職業教育是加快經濟轉型的迫切需要,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