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轉換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3W

縱觀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史,可以說是貿易利益理論分析的發展史。這是因為在整個世界貿易活動中,貿易參加國獲取的貿易利益是該國對外貿易經濟效益、整體經濟勢力及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誌。在當今,世界各國之所以積極參與和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動因就在於能夠從國際商品交換中獲取貿易利益。在貿易利益理論探究之中,對外貿易經濟效益自然成為題中之義。

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轉換論文

(一)貿易利益理論分析的歷程

貿易利益理論分析的歷程大致經歷三個階段。

1.古典貿易理論中絕對利益論的分析。絕對利益理論分析的創始人是亞當?斯密。他通過對人類互通有無、物物交換的分析,論述了社會分工會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財富增值,以此為前提提出他著名的“絕對利益論”。其主要內容是指:如果每一個國家都按照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去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後彼此進行交換,則對所有交換國家都是有利的。各國都按照各自有利條件進行分工和交換,將會使各國的資源、勞動力和資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將會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物質財富。這種由生產上的絕對優勢、成本上的絕對差異所帶來的貿易上的絕對利益,正是各國開展對外貿易的內在動因。斯密批評了重商主義的對外貿易財富觀,認為對外貿易的利益並不在於金銀的流入,並很直覺地給予了三方面的回答:(i)從使用價值的角度看,對外貿易利益在於“輸出他們所不需要的土地和勞動年產物的剩餘部分,換回他們所需要的其他物品,通過以剩餘物品換取其他物品來滿足他們一部分的需要並增加他們的享受”。[1](2)從交換價值的角度看,“對外貿易的.利益在於增加一國的價值總量,從而實現本國社會勞動的節省”。[2](3)—國在向世界市場開放以前,存在著國內沒有需求的勞動產品。因此,出口貿易為國內的剩餘產品解決了出路問題。

斯密的這一原理闡明瞭國際貿易的利益和格局,揭示了對外貿易利益的形成基礎,拉開了國際貿易利益分析的序幕。

2.比較利益論的分析。絕對利益論未能解決--?國沒有產品在生產上處於絕對優勢即在貿易上沒有絕對利益的`情況下,參加國際貿易是否能取得貿易利益的問題。李嘉圖的“比較利益論”圓滿地回答了這一問題。比較利益論的基本內容是:各國都專門生產對自己的自然條件較有利、成本較低的商品,不生產或少生產對自己無利或少利的商品,通過國際貿易彼此都會得到貿易利益。這種貿易上的比較利益,正是國際分工和各國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的動因所在。比較利益論之所以能夠在國際貿易理論史上居於重要地位,就在於它反映了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包含了貿易互利性的科學內涵,從而為對外貿易經濟效益樹立了一個較好的理論模式。各國都生產自己具有相對有利條件的商品進行交換,就可以獲得用相對較少的勞動耗費取得較多的使用價值的好處。

穆勒作為資產階級古典學派的集大成者,以其貿易利益觀出發,藉助國際價值論,進一步闡述了比較利益論。他認為,對外貿易可以為一國帶來直接利益和間接利益,回答了李嘉圖所沒有解決的問題——兩國實際交換比例的決定因素,並指出:產生比較利益的兩國產品交換比率的界限,是由各國國內的交換比率所決定的,要使兩國間的貿易得以真正進行,必須在以上界限內有一個現實的使貿易雙方都能得到比較利益的交換比率,即國際貿易交換條件。與供給因素決定交換界限相對,兩國間的相互需求則對交換比率起決定性作用,它又具體表現為一國對另一國產品的需求彈性。

總之,古典貿易理論是把貿易利益問題作為國際貿易中心問題來加以探討的。目的在於通過論證分析,對是否應該大力發展對外貿易以及發展對外貿易是否與閉關自守存在利益損失等問題作出規範性的判斷。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的社會化和國際化程度的加深,外貿在各國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日益加強和提高,貿易利益也遠遠超出了靜態利益的範疇。面對變化著的國際貿易,國內外經濟學者對貿易利益的認識也逐漸超越靜態,走上探索貿易利益動態化的歷程。

3.貿易利益的現代分析。在古典經濟學家對貿易利益作了規範性判斷的基礎上,馬歇爾及以後的經濟學家在對對外貿易作一般分析的同時,著重論證了對外貿易對一國經濟所帶來的單向利益。

馬歇爾首次提出了對外貿易所帶來的經濟發展利益問題,作出了“決定各國經濟進步的原因是屬於國際貿易研究的範圍”[3]的著名論證。並從貿易結構和戰略的角度來衡量對外貿易所帶來的利益。本世紀30年代初和50年代末,羅伯特遜和R?納克斯分別提出和發展了“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的命題。60年代以來,西方經濟學家進一步補充了這一學說。他們除繼承對外貿易靜態的或直接的貿易利益論外,還闡述了對外貿易動態或間接的貿易利益。並認為,對外貿易的高速增長,特別是出U的高速增長會帶來以下幾個重要的動態利益:(1)出口擴大意味著進口能力的提高。進口中的資本貨物對經濟落後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2)對外貿易的發展使國內的投資流向發生變化,資本會越來越集中在比較優勢的領域。(3)規模經濟利益。(4)出口擴大還會加強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絡,促進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5)出口的不斷擴大會鼓勵外國資本的流人。(6)在世界市場上進行的激烈競爭會使國內出口產業以及與之相關產業改進質量,降低成本,從而促進國內產業的發展。

(二)貿易利益理論下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理論基礎

隨著當今國際貿易的發展,貿易利益呈現增強的態勢,在此情況下,我們應該客觀地評價外貿易理論中貿易利益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實事求是的、客觀的為對外貿易經濟效益奠定理論基礎。

首先,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順應國際貿易的發生、發展的現實,客觀地指出了國際貿易的利益。但我們不能永抱這樣一種觀點,即認為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受自然條件的決定,各國的貿易利益是永恆的。其次,這些經濟學家大多是站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立場來看待國際貿易的。事實上,決定資本主義國際分工的真實原因並不是因為傳統的靜態貿易利益,也不是由於間接的動態貿易利益,而是出於資本主義對外追求剩餘價值,獲取超額利潤的要求。最後,比較利益論的創立者李嘉圖主要是從使用價值的角度闡明對外貿易活動中產生的貿易利益關係,而以後的經濟學家卻撇開李嘉圖貿易利益分析的正確引導,只是單純地講對外貿易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很難為貿易利益尊定一個價值論基礎。因此也難為對外貿易經濟效益作出正確的評價。

基於以上分析,為了正確認識對外貿易經濟效益,我們不能單純地從西方貿易利益理論中靜止地去看待,而應該從使用價值和價值相結合的角度來認識和探究對外貿易經濟效益,即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為理論基礎,並將對外貿易增加價值論作為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主要理論依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