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莊引領海門現代農業建設分析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5W

摘要:生態農莊激活了海門現代農業建設。本文論述了生態農莊對於海門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意義、盤點了海門生態農莊蓬勃發展的現狀、探索了海門生態農莊持續發展的空間。

生態農莊引領海門現代農業建設分析論文

關鍵詞:生態農莊;現代農業;休閒旅遊

新年伊始,江海大地上的生態農莊又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以市場為導向、以高新科技為支撐、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生態農莊,因為實行了生產集約化、佈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管理企業化的現代農業企業的管理模式,它搞活了農村經濟、推動了農村土地流轉、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為構建海門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夯實農村穩定發展基石奠定了重要的基礎。近年來,海門市緊扣“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的現代農業建設宗旨,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動傳統農業向生態、休閒、旅遊、文化轉變為現代農業轉型的創新之一。各色主題生態農莊在江海大地上蓬勃發展,“星期七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就是新時期以農業種植為基礎、以農產品加工為龍頭、以農莊旅遊為目標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典型。

一、生態農莊是海門現代農業建設的鮮活亮點

生態農莊為現代農業建設指明瞭一個正確的方向,開闢了一個重要的發展空間。發展生態農莊能夠帶動旅遊業發展,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完成農業業態轉型的緊要抓手,是促成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豐富城鄉居民生活的有效路徑。海門市秉持以人為本、以農為根、以水為脈、以綠為衣,加強規劃引導,提升建設層次,不斷築高星期七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的品牌與聲譽。其成功經驗對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具有深刻的意義。1.生態農莊是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以第一產業農業為基本依託,使第二產業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出售、餐飲、休閒和其餘服務業等第三產業有機整合在一起的生態農莊,是多種產業相互滲透、互為一體的新興交織產業,是農業產業化的高標形態,有利於吸引現代元素改革傳統農業促成農業現代化,有利於開拓農業功效培植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於農民同享三次產業“融合”中帶來的盈利,有利於深化農村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增進新農村建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緊密聯絡協調發展,最終實現農業產業鏈的延伸、行業範疇的擴大和農民收入的增加。2.生態農莊是優化城市生態環境的有力保障。生態農莊涉足農業旅遊,對資源與環境尤其關注,其生態點契合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和價值取向。它作為城市綠地體系重要構成部分,具有關鍵的生態服務功效,包含確保和改善城鄉生態平衡、淨化空氣、涵養水源、調節氣候和美化環境等。生態農莊的生態服務功能遠高於其產出的農產品價值。生態農莊就像一道天然的“生態屏障”,在“水泥叢林”和“柏油沙漠”中起著“都市之肺”和“城市綠洲”的作用,為保障城市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3.生態農莊是滿足現代人旅遊休閒需求的有效抓手。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和工業化歷程加快,城市人口快速膨脹,住房緊張,交通擁堵,噪音和空氣汙染,城市生態環境加劇惡化,加上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和沉重的工作壓力,使得現代人迴歸大自然的渴望越來越強烈。生態農莊正好迎合了這種需求。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升高和休閒時間的增加,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向多元化和更高檔次進展,人們的價值觀念、消費觀念和美學觀念都在發生著變化。生態農莊作為旅遊型別的新時尚,正逐漸興起並被人們所青睞。生態農莊一般位於交通方便的城郊,居民可利用節假日開展旅遊休閒活動,從而達到調養精神、消除疲勞、調節身心的目的。4.生態農莊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農業偏重於尋求農業產品數量的產出,並存在大量濫用化肥、農藥的現象,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和農產品品種相對簡單,農業景觀單一。生態農莊既追求高產出,又追求高品質、高效益,既要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生存與發展,又要求人與人的和諧生存與發展,是融合生態式生產及生態式旅遊為一體的新興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農莊的發展,可以拓寬農村經濟發展的思維,使農業經濟利益與環境效益、社會效應協調發展,引導農民走上高產高品高效的三高農業和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盤點海門生態農莊蓬勃發展的現狀

座落於海門市三廠工業園區東首的星期七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核心區佔地面積7000多畝,緊靠省道、沿江公路、環城公路和通啟高速,交通十分便利。觀光園依靠豐足的農業資源、優勝的生態環境、鮮明的特色產業和濃厚的鄉村風情,逐步形成以農業帶動旅遊,以旅遊促進農業的綜合性、融合化旅遊景點。通過發展設施農業、休閒農業和生態農業,逐步建設集農業科技展示、山羊研發、生態觀光、休閒度假、商務會晤為一體,蘇中地區“規模最大、檔次最高、效益最好、環境最優、配套最全”的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區、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園區、優質農產品生產區和生態農業旅遊休閒區。觀光園先後舉辦了“首屆中國海門山羊高峰論壇”“海門山羊節”“羊家樂田園風光遊”“桃花節暨招商會”等系列活動,提供了2個部級、3個省級、6個市級現場會,生態農莊和休閒旅遊呈現良好發展趨勢。2014-2016年間,園區重點建設專案共進行了30餘次招投標,合同金額達946萬元。海門山羊研發中心取得“國家星火計劃”,成為“國家肉羊產業體系實驗基地”。迄今已投入4800萬元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園區內水、電、路、橋、涵、林、燈等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到位。不斷加大生態護坡、景觀路燈、輸變電線路、綠化提檔、門樓建設、園區服務中心建設、景觀雕塑、沿線環境整治、主次入口廣場及景觀景點10個專案的提檔升級版建設。2016年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建設第三期長廊、第四期忠維景觀河親水平臺,建造山羊“3D/4D虛擬互動體驗”展示系統及動感影視播放室、金盛綠園建山羊研發科普展覽玻璃長廊、金盛綠園20畝智慧溫室及拓展集訓基地,世外桃源體驗區等專案。預計到2018年實現累計總投入1億元,實現產值2000多萬元,經濟效益1000多萬元。為了更好地滿足現代人找尋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對農業生態旅遊的需要,海門市編訂了《星期七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總體規劃》,全力打造優勢板塊。園內羊業文化、珍稀苗木花卉、有機農田風光、高檔水文化旅遊、高階休閒、果業文化等六個優勢產業板塊各具特色,形成了“園中套園、連片超千、區域超萬”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星期七觀光園六個子園區,定位鮮明,特色突出。1.金盛綠園——羊文化板塊。佔地2000畝,投資11000萬元。擁有海門山羊研發中心和肉羊研究院、羊家樂主題公園和動物雜技表演館、農業部標準化繁育場與克隆山羊基地、山羊博物院、全羊宴會館與度假接待中心、親子牧場、果蔬採摘、休閒垂釣、堤上泳池、肉製品加工等功能。獲得了江蘇省工程技術中心、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國家星火計劃、農業部標準養殖場、江蘇省3A級鄉村旅遊示範點榮譽稱號,成功簽約院士工作站。2.世外桃源——果文化板塊。佔地1000畝,投資4600萬元。成功引進美國紅提、紐西蘭獼猴桃、國產油桃、蟠桃、無花果等10種高檔水果新品種,建有聯棟大棚栽種區、果文化展覽區、水果採摘區、銷售區、冷藏與加工等功能;擁有文化長廓、藝術遊樂橋,準備建恐龍園遊樂區。3.味之原有機農場——有機田園風光板塊。佔地450畝,投資1200萬元。在生產過程當中,無農藥、化肥、除草劑、激素、轉基因等有害物質,作為南通市首家有機農場,建成高標準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形成一套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及電子商務體系,擁有“九畦”南通市著名商標,10個有機農產品得到認證。4.維景生態園——珍稀花卉苗木板塊。佔地600畝,投資1100萬元。集中展出珍貴苗木花卉,例如水培花卉、牆體與立面綠化、室內景觀組合與休閒觀賞等。綠化造型區匯聚上百種植物造型,盆栽小果區匯聚多種小型園藝組合,鳥巢大棚觀光區匯聚多種水培花卉組合、室內景觀組合、室外綠組合。5.裴翠園——高階休閒板塊。佔地350畝,投資4800萬元。秉承“生態園林、休閒樂園、心靈家園”的規劃理念,以“生態、休閒、人文”為主題,讓人們瞭解中國農博歷史發展過程。建設婚紗攝影、拓展訓練、水果採摘和差別化休閒接待基地四個功能區域。6.中維生態園——水文化遊樂板塊。佔地1000畝,投資9000萬元。建設80畝觀賞動物表演專案的東城遊樂園、200畝休閒垂釣區,集休閒垂釣、水上用餐、水上街道、快樂遊艇等為一體,構築一條靚麗的水文化旅遊風景線。

三、探索海門生態農莊持續發展的空間

素有“江海門戶”之稱的海門,交通便利、土質肥沃、生態環境良好、民營經濟發展迅猛,這些都為生態農莊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然周邊地區競爭激烈,啟東、如皋等縣市因為地區條件和發展基礎相近、資源稟賦合政策環境相似,這對海門生態農莊的發展構成了一定挑戰。特別與太倉、崑山等蘇南縣市相比,海門產業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競爭劣勢明顯。另外,星期七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目前休閒產業類別多樣,不同的子園開發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專案類別同質化嚴重,較難形成合力。所以,海門生態農莊的持續發展,迫切需要找準自身定位,關注產業鏈的打造和特色化經營,尋求差異化發展。1.推廣地域文化特色旅遊。以地域文化為突破口,連結海門風土人情、風俗習慣、鄉村食品以及文化底蘊,進一步擴充海門生態農莊的文化內涵,以地域文化來支撐農業旅遊脈絡從而達到吸引遊客的目的。文化內涵在生態農莊中的分量,與農莊所具有的吸引力是成正比的,生態農莊的主題與地域文化密切相連。比如星期七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之金盛綠園融入了海門山羊文化,讓遊客在遊覽的同時感受地域文化,增添觀光樂趣,使這一文化特色擴大市場影響。海門山歌、海門傳統節日、海門傳統民俗這些具有濃郁特色的地域文化,海門香沙芋艿、海門四季寶豆、海門小辣椒、海門文蛤等這些帶著濃厚鄉土文化氣息的土特產都是海門獨特的地域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利用好這些元素,使它們與生態農莊的發展充分結合,讓海門生態農莊的發展走出更多的不可複製的地域文化的特色之路。2.推行四季綠色生活方式。生態農莊吸引遊客優選更為康健的生活方式,通過農田領養、親子農場、有機用餐等旅遊專案,提倡更加綠色天然的生活理念。然而農業旅遊有著較強的季節性。海門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光照較多,無霜期長。根據海門四季分明的季節變化以及不同時令的果蔬種植採摘花卉園藝展示等農業資源的變化,整合生態農莊的可觀光資源,合理策劃調整生態農莊的觀光專案,推出不同季節不同主題的旅遊活動,儘量做到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可以為遊客呈現忙閒有序、景緻變化有致的具有特色的鄉村場景,保證農莊旅遊主題的豐富性,助力為遊客推行四季綠色生活方式,確保遊客的重遊率,擴大生態農莊的市場影響。3.加大綠色農業產業鏈發展。現代農業的出路在於產業鏈、價值鏈的打造。加大綠色農業產業鏈發展,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綠色農產品產業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生態農莊產業化經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加大綠色農業產業鏈發展,要緊密圍繞其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與特徵,融合海門市地域特色,從合理佈局產業結構、提升生產技能專業水平、規範企業運營管理機制、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擴大經營組織規模、創新經營模式等方面有效實現其綠色區域化、綠色專業化、綠色企業化、綠色集約化、綠色規模化、綠色一體化的發展。比如星期七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之金盛綠園打造了海門山羊產業鏈,未來發展可在品牌路上繼續延伸。海門還有其他豐富的土特產,建設具有海門特色的品牌農業,使得綠色農產品走進千家萬戶的餐桌。4.壯大生態自覺的新農人隊伍。現代農業建設需要一支與之相匹配的從業隊伍。新農人的出現為生態農莊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資源的保障。然區別傳統服務行業,生態農莊的持續發展需要一支生態自覺的新農人隊伍,他們不但擁有科學文化素養、具備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具有經營管理能力;他們更熱愛美麗鄉村,堅持生態農業和維護生態和諧;他們下得田,上得網,懂得產,擅長銷;他們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做良心農業,做放心食品。他們是我國現代農業建設中的一支新的生力軍,是生態農莊發展中的一股新的力量。為這股新生力量不斷注入新的血液,是保證生態農莊的由量向質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馬曉河.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J].農業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業,2015(3):43-44.

[2]武倩,李茜.推進山區縣綠色農業產業鏈發展策略研究--以垣曲縣為例[J].湖南農業科學,2016(6):105-108.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