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科技工作總結模板集合五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6W

時間飛快,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過去的工作,倍感充實,收穫良多,好好寫寫工作總結,吸取經驗教訓,指導將來的工作吧。那麼工作總結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年度科技工作總結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年度科技工作總結模板集合五篇
年度科技工作總結 篇1

在二00四年裡,我鎮以自治區“1234610”工作思路為指標,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12236”工作計劃,結合我鎮實際,積極開展農民實用科技種養技術、農民致富帶頭人培訓班,使廣大農民掌握好科技種養技術,加快我鎮農業、林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實現農民增收致富,讓農民得實惠。

一、林業產業結構調整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一年來,我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林業產業結構調整,使山區村的農民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上馬種植玉桂、八角、中草藥材等優勢產業。

(一)玉桂、八角、中草藥種植邁出良好的步伐

我鎮寮田、黃沙、大錦、垌尾、山心等村群眾有多年種植玉桂、八角、中草藥材的習慣,鎮黨委、政府就抓住這幾個村的特點。20xx年3月,組織了林業站技術員、專家專門對這幾個村的農民進行實地培訓,給他們講解玉桂、八角、中草藥 材的科學種植和如何防治病害等技術,培訓了群眾1200多人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今年,這幾個村的玉桂、八角、中草藥材獲得好收成,實現產值80多萬元,豐富了農民的錢袋子。

(二)速生豐產林、麻竹種植成規模

我鎮搶抓西部大開發這個歷史機遇,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麻竹這兩個新興產業的種植。圍繞農民增收的目的,多次組織村(街)支書(書記)主任和群眾到廣東參觀。在鎮黨委、政府幫被帶的作用下,全鎮農民,利用好別人豐富的種植經驗和技術共種植麻竹7萬多株,營造速生豐產林5000多畝。其中上奇街、思英街就種植麻竹 1.5萬多株,營造速生豐產林1500多畝。目前,麻竹、速生豐產林長勢良好。

二、種養殖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養殖業是“短、平、快”的產業,我鎮多年來一直扶持和引導廣大群眾大力發展養殖業。

(一)青年農民科技種養培訓效果好

20xx年5月,我鎮組織了鎮農技站、水果站技術員,邀請水果技術專家吳仁山在上奇街委會議室舉行青年農民科技種養技術培訓班,給青年講述養雞、鴨、魚、兔和三華李、荔枝果樹管理等科學技術,專家、技術員在培訓中還詳細地回答青年農民提出的疑難問題,使青年農民掌握了實用的種養技術,為發展種養業打下了務實的基礎。上奇街紫坭七組的農民就建立了“塘邊養兔、養豬、塘底養魚、山上種果、果園養雞”的立體種養模式,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年產值達20多萬元。

(二)牛品種改良順利開展

我鎮積極抓好牛品種改良工作。20xx年4月、7月、9月,多次組織畜牧站技術員到六田、六凡、木郎村給農民上牛品改技術課,講述牛品改的發展前景、特點,培訓農民800多人。在梧州市農業科技示範基地的支援下,我鎮在牛品改中投入了資金5萬多元,全鎮牛品改進展順利,到目前為止,全鎮牛品改共有 頭。

(三)年桔、楊山桔、千金桔收益顯著

我鎮積極抓住六凡村農民有種植年桔、楊山桔、千金桔的習慣,對該村農民進行種植年桔、楊山桔、千金桔的培訓。20xx年6、7月份,多次組織該村農民參加年桔、楊山桔、幹金桔的種植技術、預防病蟲危管理技術培訓以及外出參觀考察,讓農民看到種植年桔、楊山桔、千金桔的廣闊市場,堅定了農民大規模種植的決心。六凡村大練村民李耀初就是通過培訓和利用好別人先進種植技術和經驗,大力發展了年桔、千金桔的種植。現在,他果園裡黃橙橙的年桔、千金桔掛滿了枝頭,他種的6畝果園,收入近3萬多元。

在一年來的科技培訓中,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積極抓好科技培訓,加快了我鎮種植業、養殖業結構調整,突現出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廣大農民通過運用先進科技種養技術,優化了產業結構,收入增加了。我鎮在科技培訓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培訓時間相對較少,農民初步掌握了科技種養技術還沒有跟蹤服務。在今後的科技培訓工作中,我鎮將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切實抓好培訓工作,實現農民增收致富,推進農村兩個文明的建設步伐。

年度科技工作總結 篇2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績效評估指標完成良好

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截止三季度,我區高新產業增加值9.7億元,佔規模工業增加值的41.9%,對比20xx年所佔比重29.5%增長了12.4%。預計全年能達到20%。(四季度指標數需明年一季度統計結果).

2、發明專利及專利執法。截止到12月份,鼎城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 47件,全年應完成指標數為147件。 全年查處假冒侵權專利案件12件,處理結案12件。

(二)積極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工作

今年來,經過我局牽線搭橋,我區共有10家單位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進行產學研合作,分別是:湖南省林科院與鼎城雷竹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產學研合作協議;湖南棉科所與鼎城新益農種業中心《強特優棉花新品種示範與推廣》專案簽署了合作協議;湖南林科院和常德農夫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就《桃花優質新品種的培養》進行科技攻關;湖南省林科院與鼎城黃林歐美楊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湘林系列“楊樹新品種產學研合作;湖南林科院與常德沙德源林業科技有限公司就竹產業科技示範園建設達成技術合作協議;省林科大與鼎城長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南方紅壤區經濟林生態經營關鍵技術研究達成合作協議;武漢理工大學和常德精為天糧油科技有限公司就“發芽糙米系列產品”技術開發達成合作協議;鼎城星光科技研究所與湖南文理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合作研發“鋼筋彎箍機的設計”;湖南大學與中順節能公司合作開發“燃氣熱水裝置自動控制系統”;湖南同德職業技術學院和鼎城升湘機械有限公司就“隨車吊”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另外,省林科院和鼎城天野竹木有限公司就《楠竹深加工技術研究與開發》專案達成合作意向。

(三)積極搭建各種平臺,促進企業創新

今年,我們創新服務方式,積極組建科技創新團隊為企業服務,分別建立了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劉天祥教授為首的桃花新品種研發創新團隊;以同德職業技術學院管天求教授為首的油茶新品種創新團隊;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吳義強教授為首的竹木深加工創新團隊;特力液壓有限公司以彭靖寰為領軍人才的工程機械(液壓缸)專業市級重點創新團隊。另外我們篩選確定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根據企業實際需求,選派科技特派員到企業工作,協助中小企業制定未來發展規劃,為企業技術提升提供相關的商業策略、計劃諮詢和意見,進行新產品研發與產業化;組織院士、專家企業行,請國內知名的專家教授作專題講座,併到現場與企業直接診斷,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利用大學的教育資源為我區企業開展人才培養計劃。

(四)開展農村遠教“12396”科技服務工作

通過建立區、鄉鎮、村三級服務站點,組建了專家團隊,利用各級站點平臺積極為農戶提供科技服務。今年來,區鄉鎮兩級服務站點共接到群眾服務求助電話200多個,安排專家上門服務50多人次,農戶利用村級遠教站點和自有上網裝置上網查詢各類技術資訊300多人次。

(五)開展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

經區科技局與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協商,今年我們選聘了4名涉農專家為我區第二批農村科技特派員,主要是為了推動農村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和農村有一技之長的“土專家”為發展現代農業服務,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按照派駐一名科技特派員,實施一個科技專案,辦好一個示範基地,推廣一項以上新品種、新技術,培訓一批新型農民的要求,抓好了選派單位的派駐。

(六)農村農業資訊化工作穩步推進

今年,我區灌溪鎮優質稻專業合作社等5個站點被列入湖南省國家農村農業資訊化第一批和第二批基層示範點。其中灌溪鎮優質稻專業合作社產業鏈工作站被省科技廳評為全省先進單位,並獲省廳經費支援。

(七)積極為企業提供服務

今年為我區精為天、雲港生物、同達機械、佳達電纜、升湘機械等企業積極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申報過程中,我們不厭其煩的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認真做好申報計劃的每個環節,確保申報手續不出差錯,目前已完成企業申報的各項工作。積極為企業申報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今年我們為常德潤田農機裝備有限公司、湖南特力液壓有限公司等先後申報了XX市和湖南省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處於稽核過程中。

(八)做好智慧財產權工作

一是大力開展智慧財產權知識培訓、宣傳工作,以“4.26”智慧財產權日和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開展企業法人智慧財產權培訓。二是培植專利申請大戶,主要以高新技術企業,擬申報的高新技術企業和規模工業企業為主。三是擬申報智慧財產權試點單位每年申報10件以上發明專利。四是認真做好智慧財產權試點工作,全區培育塘橋、立欣、科箭等企業為智慧財產權試點單位。五是認真做好專利資助工作,提高企業專利申報積極性。截止11月份,專利申請量256件,增長41%,專利授權量271件,增長201%,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31件,增長率5.6%,發明專利授權量82件,增長率530%。全年專利執法查處假冒專利12件,結案12件。

(九)營造重視科技,重視創新驅動氛圍

利用“4.26”智慧財產權宣傳日和科技活動周培訓企業管理人員達100餘人次,同時把重視科技、創新發展走進黨校,使全區黨員幹部提高了科技創新的認識和了解,以促進鼎城經濟發展。

二、下一年工作思路

1、產學研結合創新水平明顯提高。提供產學研結合創新質量,全年力爭取得3項科技成果,其中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專案 1項以上,省級以上成果鑑定1項以上,市級以上成果鑑定3項以上。

2、企業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鼓勵和引導企業成為研究開發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技術整合營運的主體,爭取省級企業研發機構2家。各類創業服務中心和企業孵化器2家;大中型骨幹企業建立健全技術開發機構。

3、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的比重明顯增長。力爭全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達到200億元,佔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0%以上;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達到40億元。全區形成4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群體。

4、特色產業、支柱產業等優勢產業的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建立農業機械裝備、優質稻米精深加工、畜禽養殖及深加工、油茶等4個特色產業基地;重點扶持開展淡水魚綜合加工利用、稻米澱粉糖深加工及副產物高效綜合利用技術研究。

5、科技成果轉化率大幅增加。應用型科技成果的轉化率達到50%以上。全年全區專利申請量達到400件、授權量超過300件。其中發明專利年增長xx%。抓好專利轉化運用工作。建立健全專利技術轉讓和許可機制。健全投融資和交易規劃,積極開展專利價值評估。落實《關於支援以專利使用權出資登記註冊公司的若干規定》。支援和鼓勵以入股、質押、轉讓、許可等方式實現專利技術的市場價值,引導商業銀行積極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的貸款服務。

6、抓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工程。爭取突破省級認定的企業技術(工程)中心 ,市級企業研發(技術)中心達到3家;力爭建設省部級重點實驗室(試驗基地);引進5家知名高校和國家重點科研院所,建立科研機構科技成果產業化轉化中心和創新基地;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力爭建成各類創業服務中心和企業孵化器超過2家,孵化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扶持2家技術轉移等重點科技中介機構。

年度科技工作總結 篇3

20xx年,我縣農業科教工作在各級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局領導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服務“三農”這一主題,以“提高農民素質,發展衡山經濟”為目標,全面實施科教興農這項重大工程,為衡山的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20xx年工作回顧

一、抓陽光工程專案管理,促農民科技素質提高

今年省陽光辦下達我縣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任務為2490人,其中:農業職業技能培訓850人,農業專項技術培訓1600人在本縣培訓基地實施,40人送到衡陽市技師學院參加農民工創業培訓,截止11月底,已圓滿完成全年培訓任務。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1、嚴格基地認定。在基地認定上我們嚴格按照《20xx年湖南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專案實施方案》的要求,堅持基地招投標制和培訓基地公示制,確定了衡山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衡山縣職業中專、衡山縣農機學校為20xx年度衡山縣陽光工程培訓基地學校。

2、認真抓好陽光工程“三堂課”。每期培訓班開班前,由基地學校向陽光辦提出開班申請,陽光辦在3個工作日內給出批覆,並通過衡山縣農業資訊平臺將開班時間、培訓地點、學習內容通知到每一位培訓學員。在上陽光工程第一課時會同縣財政相關工作人員到培訓班核實學員身份,發放陽光工程培訓小冊子、培訓教材等相關資料,向參訓學員宣講什麼是陽光工程,國家實施陽光工程專案的目的、意義,確保學員瞭解陽光工程惠農政策,瞭解自身的權利與義務。在每個班培訓期間縣陽光辦要抽查一堂課,主要了解學員變動情況以及受訓農民對培訓的評價,對於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意見並督促培訓基地整改。每個培訓班結業考試、學員滿意度調查,最後一堂課我們也派人蔘與,對結業考試工作進行檢查和監督,瞭解核實最終完成培訓的人員情況,對該班培訓工作做出總體評價。

3、著力監管與跟蹤服務。主要監管培訓質量、補助資金到位情況等,在每個培訓班的培訓期間,由縣陽光辦工作人員會同財政工作人員抽查核實,督查參訓學員人數、培訓內容、時間和補助額等情況。

4、及時上傳培訓學員資訊。每期培訓班結業後,陽光辦工作人員在3個工作日內將培訓學員資訊上傳到省級陽光工程資訊管理系統,便於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監督。

5、規範驗收標準。年初我們制定了一套班級與基地年度驗收標準,做到有章可行,有序地開展各項驗收工作。

6、加強資金監管。依據國家陽光工程辦的檔案精神,對培訓補助資金的使用範圍和開支比例實行嚴格的檢查與稽核,陽光工程專案資金做到“專款專賬專用”。

二、精心實施超級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確保糧食優質高產

20xx年我縣被列入湖南省超級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專案縣,今年是實施該專案的第七年,一年來,我們根據省市的要求,在搞好白果鎮建築村千畝雙季超級雜交稻核心示範片的同時,狠抓了全縣大面積的推廣工作。

1、千畝核心示範片情況。

今年將“早超+晚超”核心示範片選擇在白果鎮建築村,核心示範面積1625畝。早稻示範組合為株兩優02、陸兩優996、中嘉早17,目標產量為490公斤/畝,經市、縣兩級農業部門專家實地割測,加平產量為515、8公斤/畝,比示範片前五年平均畝產438公斤,畝增77、8公斤,增產17、76%。晚稻示範組合為天優華佔、準兩優608、天優998,目標產量為550公斤/畝,經市、縣兩級農業部門專家實地割測,加平產量為559、5公斤/畝,比示範片前五年平均畝產476公斤,畝增83、5公斤,增產17、54%,雙季共增產35、3%,實現了“種三產四”預期目標。

2、全縣超級雜交稻示範推廣情況。

今年,我縣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專案重點是抓好10萬畝雙季超級雜交稻示範片建設。一是以國道107、省道315線的沙泉、福田、開雲、長江為重點突破,在沙泉幸福辦核心示範片976畝,輻射帶動福田、開雲、長江、嶺坡等鄉鎮恢復雙季超級雜交稻面積38500畝;二是以白果鎮為中心辦點示範輻射帶動長青鄉落實雙季超級雜交稻面積37600畝;三是以江東為紐帶辦點示範輻射帶動貫塘、新橋、東湖、馬跡等鄉鎮落實雙季超級雜交稻面積23900畝。同時整合糧食生產相關資金在全縣每個鄉鎮辦一個1000畝超級稻核心示範片,全縣共落實超級雜交稻面積29、5萬畝,比上年增加3、25萬畝(其中:超級雜交早稻12、5萬畝,超級雜交中稻1、6萬畝,超級雜交晚稻15、4萬畝),全縣超級雜交早稻產量為490、5公斤/畝,較前五年平均單產增加17、24%;超級雜交晚稻產量為559、5公斤/畝,較前五年平均單產增加16、9%,雙季超級稻平均畝產1029公斤,比前5年平均畝產增加34、15%

3、採取的主要措施。

①主要技術措施有:

一是推廣新良種,全面推廣株兩優02、陸兩優996、中嘉早17、天優華佔、豐源優299、準兩優608、天優998等;

二是軟盤育秧、小苗移栽;

三是寬窄行規範化插植;部分田採取拋插;

四是科學施肥管水;

五是綜合防治病蟲草害。

②加強專案管理:首先是組建專案領導小組,縣委、縣政府對超級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核心示範片工作非常重視,組建了由縣長秦方進任組長,主管農業副縣長任副組長,農業局、政府辦、財政局的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縣財政在年初還配套安排50萬元用於超級雜交稻示範推廣工作經費,組織召開了全縣鄉鎮長和農技員參加的“種三產四”動員大會,這樣為專案的順利實施開好了頭、起好了步;其次是縣農業局成立超級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專家組,農業局黨委書記任組長,縣農技推廣中心、科教股等為專家組成員,並聘請省、市業務部門有關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三是抓好培訓、服務工作。全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00期,參訓人員8000餘人(次),共培訓高階技術指導員20人,村級示範戶1000戶,輻射帶動農戶20000戶,印發各類技術資料10萬份。

三、抓好科技下鄉,促進科技普及

20xx年科教股一班人積極參加省、市、縣統一組織的“農業科技下鄉”活動。3月份由湖南省農業廳下文,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早稻集中育秧員培訓,3月5—30號連續20多天我們在開雲、店門、長青、白果鎮農技站等地舉辦早稻集中育秧員技術培訓班,共培訓育秧大戶205人,輻射帶動全縣種糧大戶20xx多戶,發放技術資料2萬餘份,技術諮詢5000人次,大力宣傳黨的強農富農惠農政策,引導農民種植雙季稻、超級稻,推廣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積極配合全域性做好了基層農技推廣示範縣補助專案要求的各項工作,全年人平下鄉指導160天,送《湖南農業》50份,指導農戶8000人次,推廣新品種新組合8個,新技術5項。

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的工作,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標,20xx年的工作我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力爭更上一層樓。

一、抓好科教專案實施。繼續搞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專案的實施,在搞好高產核心示範片的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全縣超級稻推廣普及力度。確保全縣超級稻種植面積30萬畝,(早稻12、5萬畝、中稻1、5萬畝、晚稻16萬畝),比上年增加0、5萬畝,雙季超級稻目標產量達1060公斤/畝以上。

二、加強科教管理。加強對農業科技專案實施的監管。一是協調農業局、農機局、畜牧局共同做好基層農技推廣補助示範縣專案要求的各項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二是加強陽光工程專案實施監管,努力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三是做好植物新品種保護和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農業執法大隊連手,加強植物新品種的保護和轉基因作物及轉基因農產品的安全管理,確保農業生產的人畜的安全。

三、配合農業局做好其他日常工作。

年度科技工作總結 篇4

20xx年南安鄉科協在縣科協的精心指導下,在鄉黨委、政府直接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科技工作相關精神,結合自身實際,著力提高廣大群眾科技文化素質,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將年度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強化組織建設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是驅動三農發展的重要法寶。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工作,成立了科技工作領導小組。鄉黨委書記、鄉長牽頭掛帥,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具體負責主抓,農機服務中心、社會事務辦、獸防站、計生辦、司法所、黨政辦整體聯動,強化對各村和鄉屬企事業單位科技工作的指導,各村相應成立了科普小組,健全了村級科技網路,為全鄉科普工作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同時,定期研究科技工作,解決科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制定適合我鄉推廣科技成果和先進適用技術計劃,組織領導幹部定期學習現代科技知識,建立科學決策、諮詢制度。

二、打牢基礎,建好科普陣地

進一步加強科普陣地建設,全鄉11各村的科普設施進一步完善。丁字村完成了科普示範村建立,新的科普活動室整潔規範。各村的文化科普活動室都實現了改造提升,11個村級科普活動室都配備有電腦,配齊了桌椅板凳等設施,遠端教育全部開通,方便群眾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強化了對農家書屋的管理,落實專人對書籍進行分類管理,方便群眾借閱。加強宣傳欄、板報的管理,對陳舊的宣傳欄統一進行了更換,並由村社定期更換科普內容。

三、加強宣傳,科學普及到位

以“科技之春”科普活動月、全國科普日等活動為重點,以結合“四下鄉”、“計生三結合”、“安全活動月”為支撐,以 “三會一課”、 以會代訓、牆報板報等日常科普為補充,整體聯動,全面強化科普宣傳活動。今年以來,共開展集中科普宣傳活動4次,現場解答群眾諮詢20xx餘人次,發放技術資料5000餘份;舉辦了茶葉栽培新技術、生豬養殖、安全科學使用農藥和識別真假農藥、茶林茶果間種、艾滋病防治等科技講座6次,培訓3000餘人次;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創業培訓、農民工培訓等。

四、因地制宜,促進農民增收

結合自身實際,堅持“科技興鄉”,圍繞“茶、竹、畜”, 做強主導茶葉產業,現有茶園19000畝、產值8000餘萬元,培養“一村一品”, 菸葉、花生、李子等經濟農產品成為農戶增收新亮點。強化“科技入戶工程”,加大力度扶持科技示範戶,以示範戶帶農戶,擴大新技術、新成果的輻射面。今年,新發展優質茶園300畝,改造中低產茶園300畝,發展經濟效益好的脆紅李、藤椒等1000餘畝,幫助農戶拓寬增收渠道;丁字村的養豬大戶代波牽頭成立了南安鄉康源生豬養殖合作社,實現生豬年銷售500萬元。

年度科技工作總結 篇5

20xx年南安鄉科協在縣科協的精心指導下,在鄉黨委、政府直接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科技工作相關精神,結合自身實際,著力提高廣大群眾科技文化素質,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將年度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強化組織建設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是驅動三農發展的重要法寶。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工作,成立了科技工作領導小組。鄉黨委書記、鄉長牽頭掛帥,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具體負責主抓,農機服務中心、社會事務辦、獸防站、計生辦、司法所、黨政辦整體聯動,強化對各村和鄉屬企事業單位科技工作的指導,各村相應成立了科普小組,健全了村級科技網路,為全鄉科普工作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同時,定期研究科技工作,解決科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制定適合我鄉推廣科技成果和先進適用技術計劃,組織領導幹部定期學習現代科技知識,建立科學決策、諮詢制度。

二、打牢基礎,建好科普陣地

進一步加強科普陣地建設,全鄉11各村的科普設施進一步完善。丁字村完成了科普示範村建立,新的科普活動室整潔規範。各村的文化科普活動室都實現了改造提升,11個村級科普活動室都配備有電腦,配齊了桌椅板凳等設施,遠端教育全部開通,方便群眾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強化了對農家書屋的管理,落實專人對書籍進行分類管理,方便群眾借閱。加強宣傳欄、板報的管理,對陳舊的宣傳欄統一進行了更換,並由村社定期更換科普內容。

三、加強宣傳,科學普及到位

以“科技之春”科普活動月、全國科普日等活動為重點,以結合“四下鄉”、“計生三結合”、“安全活動月”為支撐,以 “三會一課”、 以會代訓、牆報板報等日常科普為補充,整體聯動,全面強化科普宣傳活動。今年以來,共開展集中科普宣傳活動4次,現場解答群眾諮詢20xx餘人次,發放技術資料5000餘份;舉辦了茶葉栽培新技術、生豬養殖、安全科學使用農藥和識別真假農藥、茶林茶果間種、艾滋病防治等科技講座6次,培訓3000餘人次;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創業培訓、農民工培訓等。

四、因地制宜,促進農民增收

結合自身實際,堅持“科技興鄉”,圍繞“茶、竹、畜”, 做強主導茶葉產業,現有茶園19000畝、產值8000餘萬元,培養“一村一品”, 菸葉、花生、李子等經濟農產品成為農戶增收新亮點。強化“科技入戶工程”,加大力度扶持科技示範戶,以示範戶帶農戶,擴大新技術、新成果的輻射面。今年,新發展優質茶園300畝,改造中低產茶園300畝,發展經濟效益好的脆紅李、藤椒等1000餘畝,幫助農戶拓寬增收渠道;丁字村的養豬大戶代波牽頭成立了南安鄉康源生豬養殖合作社,實現生豬年銷售500萬元。

一年來,普及推廣了茶葉種植、生豬養殖等多項實用技術;通過示範戶的榜樣示範,有力地指導農民推廣科技成果,通過向公眾宣傳應急避險、衛生計生各類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同時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受經費短缺的制約,推廣的實用技術還不能完全滿足群眾需要;二是由於受地域經濟條件的限制,工業科普開展得不盡人意。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