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8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6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隨筆:老師是我,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8篇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

自從小班孩子入園以來,在每天的進餐當中,我們都會遇到以下情況。比如:有些孩子比較挑食,如果飯菜不合他的心意,他就不吃飯;有些孩子的胃口比較小,吃一點點就感覺飽了,開始坐在位子上看別人吃;有的不會用湯匙吃飯,看到自己喜歡的菜就一個手在菜盆裡抓;有的'孩子飯吃一半漏一半。常常這個吃飯問題困擾著我們三位保教人員,應該採取怎麼樣的措施呢?

一天在午餐中,我巡視著孩子們的就餐情況。這時,我發現坐在桌子邊的牛牛傻坐著,一動不動。我過去叫他吃飯,他看看我,搖搖頭就是不吃。原來,今天的菜裡面沒有肉,這個小傢伙就愛吃肉,沒肉就下不了飯。於是我摸摸他的頭鼓勵說:“牛牛,這個胡蘿蔔吃了有保護眼睛的呢,你吃一點。”接著我蹲下來餵了他幾口。因為還要觀察其他孩子的進餐,我就對他說:“牛牛,很厲害的,自己吃好嗎?”他點點頭。等我繞了一圈回來,發現他的碗都收起來了,我正好奇,他怎麼吃的那麼快呀。這時,小朋友說:“老師他都倒掉了。”我走過去說:“牛牛,你還沒吃飽呢,怎麼把菜菜都倒了。”這時牛牛抬起頭,睜大眼睛看著我說:“老師,我吃飽了。我不要吃了。”這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件,但從中我也能感悟出許多教育的價值。怎樣去引導孩子愛上吃菜,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從這件事件中,我們能體會到:作為老師,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就要時刻觀察每一位孩子的一舉一動,去揣摩孩子內心世界的想法。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2

今天中午的湯是木耳金針湯,吃飯的時候,帆帆看小朋友著木耳湯,皺著眉頭對我說:“老師,我不要喝木耳湯,你能不能不要盛我”。雖然他說話的聲音很小,可還是被很多同樣不想喝湯但沒說出口的孩子們聽見了,一聽有人說不喝,馬上得到了響應,“老師,我也不要木耳湯”,“老師,你也不要給我盛,我也不要喝”。“咦,今天是怎麼了,大家都不想喝木耳湯,難道今天的木耳湯不好喝嗎?不行,得想個辦法才行”。我一邊想,一邊拿碗喝了一口湯,味道還不錯嘛!喝完以後,我故意嘆了口氣:“唉,這麼好的美容湯沒人喝可怎麼辦呢?“美容湯”,帆帆聽了愣了愣,我故自的又說開了:“木耳湯又叫美容湯,喝了它呀,男孩子就會變成帥哥,女孩子就會變成美女,不知道誰想試試呀?聽了我的話,帆帆趕緊說:”老師,我要喝木耳湯,你快給我盛吧”。孩子們也都爭先恐後地說:“老師,我要喝,我也要喝”。我心裡偷笑,開始為孩子們分湯,一桶湯很快見了底,孩子們還在互相炫耀,這個說“我喝了兩碗”,哪個說“我喝了三碗”,哪些沒喝到兩碗的孩子還一臉遺憾,表示下次一定要喝快點,喝多點。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一聽到能讓自己變漂亮總會不顧一切的往裡衝,只要能捉住孩子們的特點和需要,任何難事都會變的不難。現在,每到吃飯的時候,我都在介紹菜的營養成分及功能,有時還故意先吃一口,然後誇張的.說,太好吃了,以便引起孩子們的食慾,讓孩子們不挑食,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搭班的老師都取笑我像飯店裡的服務員,為了孩子們不挑食,做服務員又有何妨。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3

天氣漸漸變冷,小朋友的衣服也越穿越多,已經有小朋友裡三件外三件地穿了起來。衣服穿多了,午睡時必然要多脫衣服,這樣問題出現了,就是需要教師幫忙把衣服脫下來,但有部分小朋友在還沒脫衣服之前就開始喊了:“老師,我不會脫。”有的甚至就坐在床沿上等老師來幫他脫衣服。小朋友連脫衣服、褲子和鞋子都需要老師幫助,更何況是穿衣服、褲子和鞋子呢!所以起床之後,教室裡的三位保教人員必須動作很快地幫孩子們穿上衣物,讓他們自己穿吧又生怕他們著涼感冒,只能幫助他們把衣服穿上。聰明的孩子就是知道我們老師會幫他們穿衣服,所以他們的惰性越來越強,都不願自己動手穿衣服。

但反過來說,為什麼會出現“老師:我不會”的現象,不是所有班級裡的孩子都不會穿衣服,而是有部分孩子不會穿,我們通過與家長的溝通,發現這些“我不會”孩子在家裡都被太好地照顧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家長的如此溺愛不讓孩子自己動手才會導致這些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的弱。要想改變這種“我不會”孩子的行為,必須要和家庭教育同步起來,讓家長在家中放開孩子的手讓孩子們動手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幼兒園裡加強對孩子自理能力的練習,才會擺脫“我不會”的現象。

除了在自理能力方面出現“我不會”,在教學活動中也會出現“老師:我不會”的現象。比如這週一的撕紙特色活動《蘑菇》中,當我示範完了如何沿著黑色的線把蘑菇的形狀撕下來後,請小朋友自己動手撕蘑菇時就聽到很多小朋友在喊:“老師:我不會!”無奈我只好再次示範,當我示範結束,同樣的聲音又出現了:老師,我不會。好吧!只好走下去手把手地教,這一教原本那些在自己撕蘑菇地小朋友也開始喊“老師,我不會!”這下我必須阻止更多的.“我不會”孩子的出現,於是我開始紅蘋果“誘惑”:“誰能夠自己撕出蘑菇的形狀來,誰就可以得到一個大蘋果。”沒想到“誘惑”還是有點作用的,有多一點的孩子開始選擇自己撕紙了,雖然他們根本沒有撕出蘑菇的形狀,但是我看到他們在自己動手撕紙了,我同樣給予鼓勵和表揚,最後把紅蘋果給了這些自己動手的孩子。這是在美工活動中出現的“我不會”。

在數學練習的時候同樣也會出現“我不會”的現象,這些“我不會”孩子有一些是真不會,而有一些是假不會,因為他們在老師講解的時候沒有好好地聽,不知道如何去完成,只要老師重新給他們講一下完成的方法,他們很快就能把練習完成。對於這些孩子在老師講解的時候要特別關注一下,讓他們注意聽老師的講解,不要開小差。而那些真不會的孩子需要我們老師特殊的關注和指導,可以選擇在區域活動的時候對這些孩子再次指導和幫助,讓他們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練習,在此基礎上慢慢地改善“我不會”的現象。

小班孩子年齡小,各方面表現都可能比中大班孩子弱,但是我們老師和家長們絕對不能因為這個原因而對小班孩子特殊照顧,因為“我不會”而使他們有依賴心理,要該放手時就放手,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從“我不會”到“我會”轉變!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4

班上的小朋友經常向我“投訴”她。而我也因此批評教育過她很多次,可她就是改不過來。有一天舒妤跑過來和我說:“張老師,我不喜歡你了,我只喜歡田老師和崔老師。

班裡的陳舒妤是個能說會道的小女孩,那張小嘴巴很是厲害,經常和班裡的其它小朋友吵嚷,一會兒訓這個一會兒訓那個的`,班上的小朋友經常向我“投訴”她。而我也因此批評教育過她很多次,可她就是改不過來。有一天舒妤跑過來和我說:“張老師,我不喜歡你了,我只喜歡田老師和崔老師。”我問:“為什麼?”她說:“你總是批評我、說我,所以我不喜歡你了。”我問:“我什麼時候經常批評你、說你啦?”她說:“當然有,我和其他小朋友吵架的時候、我吃飯說話、我不睡覺說話的時候,反正好多時候你都說我,所以我不喜歡你了。”我聽了笑著問她:“那你覺得我怎麼做才會讓你喜歡呢?”她狡黠的笑著說道:“等你不經常說我的時候我就喜歡你了。”我說:“哦,那好吧!那以後我不說你了,也不管你了,可以了嗎?”她一聽可樂壞了,說:真的嗎,然後撒腿就跑了。之後的幾天我有意的不管舒妤,讓她“自由”活動,有了好玩的也故意讓其他小朋友玩,兩天後,舒妤跑過來問我:“張老師,你真的不管我了嗎?”我說:“不是你說討厭我管你的嗎?”她說:“我不是讓你不管我,是讓你不要說我”我說:“但是我管你我就要說啊,我不說你怎麼管你呢?”小傢伙皺著眉頭糾結了半天,最後說:“你可以有時管我,有時不管我啊”唉,孩子,有時你真的讓我無語。

也許我還是要找找方法,經常採用一些遊戲的方法,教會孩子怎樣做,懂得遵守每條常規的道理。良好常規的建立需要我們老師做個有心人,平時加強檢查,堅持不懈,畢竟現在的孩子個個都是“鬼靈精”。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5

案例:班級的幼兒近段時間經常會要老師喂著吃飯,吃飯時經常自己不吃還會說吃不完,等著老師過來餵飯吃。。又一次午飯時間到了,等到老師把所有的飯發給小朋友並請小朋友吃飯後,只見煊煊小朋友端著飯在那裡發呆。看到我走過去,馬上對我說:“老師,我的飯吃不完。”她說完後我看了一下她的碗和其他小朋友的`碗,發現她的是比較少的一碗飯。於是,我說道:“煊煊,你看你的碗裡的飯食最少的,老師相信你能吃完的,你最棒的是不是?”“可我就是吃不完。”“你先試著吃一下,你都沒試怎麼知道吃不完,是吧?”說完後我就沒有在看她吃飯,結果過了幾分鐘,她還是沒有吃飯。這是,吃得較慢的小朋友有老師在喂著吃飯,她看到了就又說:“老師,我吃不完。”這時,我看其他小朋友都快吃完了,就過來喂她吃飯,不一會一碗飯就被她吃完了,還要吃第二碗飯。

分析與措施:

我們班上尤其是女孩子吃飯都較慢,有時老師怕她們吃的太慢了,飯會涼就會圍著小朋友吃,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她們的這種依賴的習慣。吃飯時經常就會看到幾個小孩子端著飯在發呆,或者是一粒一粒飯的吃。小班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相比中大班的幼兒還是較弱的,而且在家有時也是家長喂著吃,所以這方面的依賴性較強。其實,煊煊小朋友自己可以吃完這一碗飯,可是看到有小朋友是老師喂著吃,所以她才會用吃不完來讓老師喂她吃飯。針對這一情況,我決定讓每位幼兒自己吃飯,老師儘量不要喂她們吃飯,而且在吃飯前反覆強調老師不會喂小朋友吃飯,前幾名吃完飯的小朋友老師會發貼紙作為獎勵。

經過幾天的努力,煊煊小朋友雖然吃飯速度較慢,但是能自己獨立吃飯,不再讓老師喂,有進步。但是還需要長時間的堅持。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6

《指南》大班幼兒動作發展目標中指出:“能在斜坡、蕩橋和有一定間隔的物體上較平穩地行走。”教師應該開展多種活動發展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走輪胎就能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

幼兒園內的花壇旁邊都安裝了輪胎,幼兒非常喜歡去走,每次戶外活動時候,我都會帶幼兒去走一次輪胎,從一開始的搖搖晃晃到現在的行走自如,幼兒走輪胎越來越嫻熟,我總是站在起點看著一個個走上輪胎。忽然,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傳入我的耳朵,“老師,他每天沒有走輪胎,是從輪胎的下面跑過去的。”我走過去問:“帆帆,你為什麼不從輪胎上走過去呢?”他說:“我害怕掉下來,我不會走輪胎。”“那你前幾次是怎麼走的。”“我每次都是跑過去的,一次也沒走過。”聽了他的話,我懵了,我帶幼兒走了那麼多次輪胎,竟然一次也沒發現他沒走輪胎。

此時的我,腦中一片空白。我說:“老師拉著你的手走,好嗎?”他用害怕的眼神看著我,“不,我不會走輪胎,我會從上面掉下來的。”我說:“沒關係的,老師會幫助你的,只要你拉住老師的手,就不會從輪胎上掉下來的。”他疑惑地看著我。沒等他反應過來,我就拉起他的手讓他踏上輪胎,他很害怕一直不敢踏上去,我讓全班小朋友坐在一旁給他加油鼓勁,慢慢地他拉著我的手跨上了輪胎,但整個重心都壓在了我的身上,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感覺到他的整個身體都在顫抖,雙手緊緊地拉住我的手,生怕從輪胎上掉下來。我一邊鼓勵他,一邊試著分散他的注意力,讓他緊繃的心放鬆下來。短短地一段路程,似乎走了很長很長時間。當他走到最後一個輪胎的時候,小朋友們都鼓掌了。我看到他的嘴角微微向上揚,額頭上還冒著汗,再看看我的手,已經被他拽得有勒痕了。雖然整個過程都是我拉著他過來的,但他也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他每天在放學的時候讓媽媽拉著自己的手一遍一遍地走輪胎。

案例中的帆帆小朋友在平時就是一個平衡能力非常差的幼兒,如:在走樓梯的時候,必須扶著樓梯的欄杆,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走,他就連小班的目標也沒達到:“能雙腳靈活交替上下樓梯。”在老師的眼中,他是一個運動方面非常不協調的幼兒,上課也不愛舉手,不會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對他的關注也不多。但從整個案例來說,我要反思幾點:

1.關注每一個孩子

在《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有一篇文章,標題是“關注每一個孩子”,文中有這樣的一句話:“關注好的,關注差的,更關注不聲不響的孩子,這個最容易忽視的群體,恰恰是最需要給予關注和機會的”。是呀,一個平時話語不多的孩子,我明明知道他的平衡能力很差,但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卻把他給忽略了。在平時的活動和教學中,讓我多了一份關注,關注那些不引人注目的孩子。

2.多一點鼓勵和表揚

鼓勵與表揚孩子並不只是單單的`用語言告訴他:“你很勇敢!”,“你真棒!”等等,因為孩子的感覺是很敏銳的,他能充分感覺到你的表達中有多少成份是發自內心的。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如果想要表揚孩子,一定要發自內心或者有一部分是發自內心的,這是很重要的。當我發自內心的表揚了帆帆,我看到了他的堅持不懈,每天在媽媽的幫助下戰勝恐懼一次次地走過輪胎。這足以證明他細膩的內心世界,老師的一舉一動都牽動這他的內心。

我們天天說:“自己有多愛孩子,而現在的孩子卻不懂我們的愛,我們的用心良苦,孩子們都不當一回事。”羅丹說過: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想,我們每位教師都需要一雙這樣善於發現教育契機的眼睛,在不知不覺中讓幼兒充滿自信的、自覺的朝那個目標努力。讓我們細細地去發現每一個孩子值得我們感動的細微之處,去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是值得我們真心喜愛的“小天使”。

借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的啟示:讓我真正明白了只擁有愛是不夠的,掌握大量的教育經驗也是不夠的,自以為有了愛和教育經驗就可以教育孩子,其實並不一定能使孩子健康成長。愛是需要技巧的,讓我們在一次次地摸索中,掌握愛的技巧,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7

我們班有一個讓我們都很頭疼的女孩,她喜歡到處亂跑,老師一不留神她就不見了。我也一直在觀察,她怎麼這樣愛動呢?後來經過相處,我發現她動的原因,她是為了獲取老師的注意與關愛。

我剛接觸小二班的孩子,孩子們就告訴我,有一個叫詩詩的女孩很不聽話,後來我發現確實如此。小朋友在吃飯,她去看書;小朋友在上課,她去廁所;小朋友在做操,她去教室等等,我還真的很頭疼。但我想我們作為老師要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我發現她愛圍著老師轉,她午睡睡得很好,她會幫老師的忙等等,她也是一個棒棒的女孩。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後,我經常表揚她,讓她幫我的忙,沒事拉到我的旁邊和我聊天,漸漸地我發現她經常會問我:“黑老師,我今天乖不乖?”我也發現孩子越來越遵守規則,希望得到我的表揚,我也很開心,因為孩子接納了我,甚至很喜歡我,我才發現教育是這麼的有趣!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可是我們的工作確不普通,所以我們要對自己負責,要對孩子負責,從詩詩的身上,我知道要認真觀察每一個孩子不給孩子貼上標籤,每個孩子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只要無限放大孩子的優點,她會越來越棒的,但是孩子的不足我們也要知道,這樣就有了教育的方向,加油吧孩子,老師愛你!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8

那天早上我和往常一樣帶孩子玩好皮球后回到教室,孩子們忙著洗手、喝水,我則靠在櫃子邊幫一個孩子脫衣服。銘銘過來拉拉我的衣服,示意我蹲下,在我的耳邊輕輕說道:“老師,你給我取個名字吧!”“為什麼?”我奇怪地問,“因為我不喜歡現在的名字了”,“孩子,名字不能隨便改的”我摸摸他的頭回答,他看看我走開了。

今天吃午飯的時候,在我的提醒下銘銘吃完自己的一份飯就到邊上去玩了,我正提醒旁邊的黃碩淵加油吃,銘銘過來了,他認真地說:“老師,你以後可以叫我刀削麵”“什麼”我感到一陣茫然,他說“我改名字了,我叫刀削麵”(銘銘家經營蘭州拉麵)說完就走了,剩下了偷笑的'我。沒過多久他又過來了,補充道:“你以後也可以叫我小拉麵、炒麵”,“你是說以後我可以叫你小拉麵,炒麵,也可以叫你刀削麵是嗎?”“是的”他笑著又跑開了。“哈......”我當時真快樂暈了。

在與同事分享這一快樂的時候,發現這一階段的孩子特別喜歡改名字。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9

班上有好幾個寶貝都留的長頭髮,所以每天午睡起來吃完點心後總會說一句:“要梳頭髮的小女生上來梳頭。”那幾個留著長長辮子的小女孩興高采烈的跑到我的'面前排隊梳頭髮,而我特別喜歡幫小女孩設計各種各樣的髮型,所以她們也特別的高興,梳好了還會互相說老師幫我扎的頭髮最漂亮,看著她們滿心歡喜我也特別地高興。有一次一個短頭髮的小女孩安安跑到我的面前,委屈的說:“老師,我也想梳辮子。”我看了看她說:“寶貝,你是短頭髮,扎不起來,而且老師這裡也沒有扎頭髮的皮筋,你就不要紮了吧。”小安安聽了我說的話嘴巴翹著說:“好吧”,難過的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我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認為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第二天小安安早早的來到學校,手裡拿了一包皮筋說:“老師,我把皮筋帶來了,今天能給我梳頭髮了嗎?”當時我的心裡想法很多,原來我昨天一句自己不以為然的話其實孩子一直放在心上,原來她這麼想老師為我梳頭髮。午睡起來了,似乎安安特別的開心,是因為我答應幫他梳頭髮嗎?她跑到我面前,我說你想梳什麼樣的?她說我想梳兩把的,於是我給她梳了兩把辮子,她高興地直到媽媽放學來接她說:我今天扎辮子了。其實孩子不懂什麼好看不好看,他們在乎的是老師的喜歡和不喜歡,他們也想每天起床都被老師摸摸頭,梳梳頭髮。從那一次起,孩子起床後我都會給他們梳梳頭髮,哪怕是頭髮很短的,或是男孩子。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0

兒子欣然今年剛滿四歲,在幼兒園上小班。去年,我給他買了牙刷、牙膏,引導他養成每天刷牙的好習慣。

第一個月剛開始的時候,他每天晚上堅持和我一起刷牙,但後來,他就慢慢淡忘了,有時候好幾天刷一次。

一天,吃過晚飯後,兒子被那精彩的動畫片《大耳朵圖圖》吸引住了,眼睛緊盯著電視,有時候還和他爸爸交談著電視上精彩的故事。時間過得很快,不久時鐘指向了8點,休息的.時間到了。我對兒子說:“欣然,刷牙去,刷完牙上床休息。”動畫片他正看得起勁呢,不情願地說:“媽媽,待會兒再刷好嗎?”我說:“如果再晚一點,那牙蟲就會咬你的牙齒了。”他一聽,急忙說:“那我和你一起刷?”“好!”我忙說。還沒等我拿刷牙工具,他就先拿起我的牙膏,將其滴在牙刷上,接著將水倒進牙杯中,然後又準備好自己的刷牙工作。令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時候兒子說:“媽媽,我先給你刷好嗎?”我高興地點點頭,但心裡想:“你能給我刷好嗎?”只見他拿起我的牙刷,放到我的嘴中,來來回回,上上下下,給我刷起了牙,邊給我刷牙還邊唱兒歌:“小牙刷,手中拿,每天早晚要刷牙。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咬合面,來回刷,裡裡外外都要刷。”那給我刷牙認真的樣子,好像在說:媽媽,我也能幫你做事呢!給我刷完後,他又刷起了自己的牙。

從那以後,每天晚上兒子和我都一起刷牙。我想,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如果我們都以身示範,認真、細心對待幼兒的一言一行,就會收穫許多感動,許多希望。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1

午餐時間到了,我們班的孩子們安靜的在進餐,進餐之前,我給很多孩子提出了要求,其中“飯和菜要吃完”的要求肯定是不會落下。

案例描述

案例一:

琪琪很快的吃完了飯,同時把菜吃的一乾二淨。

案例二:

楠楠吃完了飯,慢吞吞的吃菜,吃口皺著眉頭看了我下:“我有點吃不下了。”我問:“真的吃不下了,就別吃了。”

片段三:

偉偉好不容易將飯吃完,旁邊的孩子都已經在旁邊看書了,而菜已經冰涼了,“老師,我吃不下了。”

案例分析:

1。能吃完飯菜固然是最好。

像琪琪能把飯菜吃完的孩子班級大概只有一半,這些孩子可以說,沒有挑食的習慣,能牢記老師的話,可以所謂是老師眼中的乖孩子,小朋友的好榜樣。對於這種孩子,我們要在其他孩子面前加以鼓勵,起到正面教育的作用。能激勵類似於嚴高雅的孩子繼續保持這種好習慣,還能給其他孩子一種目標的定向。

2、將老師的意願強壓於孩子的身上,其實孩子也是一種痛苦。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孩子一到吃飯就會那麼痛苦,我們不難發現一種是有的孩子確實挑食,有的孩子是因為確實是他們的胃口不好,有的孩子胃容量不大,吃到一定限度就是吃不下了。當我們要是一味的對孩子說:“不行,一定都要吃完。”對於這些孩子來說無疑就是一種壓力,如果吃飯帶著一種壓力,那麼本身很愉快的事情就變的痛苦。

教師平等地對待和尊重幼兒個性發展是幼兒成長的權利和需要,也是老師必須作出的基本承諾。我們教師的作用是“針對兒童去做”,而不是“強制給兒童做。”孩子也有自己的選擇權利,當有一天我下去吃午飯的時候,發現今天自己的胃口不好,吃了幾口菜喝了幾口湯和幾口飯就吃不下了,這時候我想到我的孩子們,也肯定有時候有我這種想法,我今天胃口實在是不好,怎麼也吃不下。我把剩下的飯菜和湯都倒了。以後在盛飯的時候,根據孩子的食量多少每個都放了不等量的飯,如偉偉就是吃的不多的,我就比其他的`孩子盛飯的時候就會少點,吃的多和吃的少就一碗,在來一碗他就不幹了,那麼這種孩子,我們就一次性給他們多點飯,讓他一次吃個夠。有的孩子今天來遲,問清楚家長早飯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如果早那麼可以按照他平時的飯量而解決,如果早飯吃的遲,那麼就少點為妙。

在吃飯之前,我們給孩子介紹飯菜的時候可以採用聞,猜,聽的方法增加孩子對食物的喜愛程度。請孩子們聞一聞,我們今天要吃的什麼菜;猜,猜一猜今天吃什麼,然後請個別孩子現來嚐嚐,引起其他孩子的食慾。聽,聽聽這些菜是有什麼營養的,有什麼作用的。

吃飯中間,我們可以督促吃的慢的孩子可以吃的快點,要求他們不能湯泡飯,然後飯容易變涼,對胃液也不好,而且感覺會怎麼也吃不完。等一些孩子飯吃完了,允許孩子不用把菜吃完,但是每種菜都要吃到,保持營養的均衡。而且有時候湯喝太多又容易午睡尿床。

在孩子進餐時,可以展示今天餐後的一些活動材料,告訴他們有多好玩,這樣也可以督促一些吃的慢的孩子快點吃完。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2

事件實錄:

最近在排練“畢業典禮”的節目,孩子們都非常積極認真。在排隊形的時候,穗穗的眼睛一直看著我,她個字比較小,適合排在前排,但是,我的內心是有其他合適的人選。看到她一雙渴望的眼睛,我猶豫了,“要不試試?”有了這個念頭後,我請穗穗排在了第一個,並給她一個鼓勵的微笑;“穗穗,你來吧!老師相信你能表現得非常好的!”

演奏開始了,跟隨音樂的旋律,穗穗認真演奏起來,第一遍,她有些扭捏,動作和表情不太自然,但是我並沒有太在意,而是轉移了眼神,讓她有更多練習的機會。慢慢地,我發現穗穗放鬆了下來,動作也大膽了,臉上還露出了淺淺的微笑。於是,我在小朋友面前表揚了她,並請她示範動作,得到大家的讚揚後,穗穗表演的更加自信了。

分析、思考:

“給予每一個孩子展示和表現的機會”是《綱要》的精神,對於膽小害羞的`孩子來說,不僅需要更多的機會,而且時機也很重要。在節目隊形排練中,排在第一排的孩子尤其需要自信和勇氣,我把這個機會給了穗穗,讓她有勇氣面對挑戰。

老師的眼睛可以說話,可以折射出多種含義,但有時,孩子真的不需要你的關注。在穗穗自己練習的時候,我充分放手讓她自己探索,在熟練之後,再去關注和引導,讓她有了更多放鬆和探索的學習空間,這對於她的心理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暗示。

在藝術坊活動中,穗穗有了更多的表現機會,增強了自信和膽量,在音樂節奏感知和表現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以後的活動中,繼續關注她的表現,更好的促進她與同伴的交流和互動,有更多的機會去表現自己的才藝。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3

戶外晨間鍛鍊,JACKY拿了紙棒與另一個男孩子小A追逐玩鬧,兩人站定後,JACKY舉起紙棒在小A的頭上敲了一下,小A被碰後馬上哭了起來,並向我告狀。當發現老師看向他時,他馬上低下頭,不敢用眼睛和老師對視。集體教學活動過後的自由活動時間,JACKY拿著杯子在水桶處排隊喝水,他的前面是一個女孩子,他好玩的舉起杯子,將自己的茶杯擱到了女孩子的辮子上,並且笑著讓後面、旁邊的同伴看他的茶杯。還是在排隊喝水時,JACKY又想到了一個新的玩法,將自己的茶杯放在嘴巴上,然後在嘴巴里發出“嗚嗚嗚”的聲音,他對這樣的新玩法顯然很滿意,邊玩邊笑的很開心,並且得意的看著別的小朋友。當發現老師在看著他時,他馬上又低下了頭。

JACKY是一個來自廣州的小男孩,在近一年的'接觸中,他給我的感覺是不愛說話,這個原因可能是源於不會說普通話,以及稍微有些口齒不清的緣故。與同伴交流很少,僅限於幾個坐得較近的夥伴,與老師不會主動交流,即使老師找他說話,他也只會看著你,用點頭、搖頭或者“是”“不是”來回答。

平時在與同伴的交往中,他玩的一直是很瘋,跑的很快,動作很大,精力充沛,而且容易興奮,一不注意就會打到別人或者撞到推到夥伴,屬於經常被別人告狀的一類孩子。而每次當自己闖了禍,發現老師在注意他或者找他了解情況時,他都會用一個固定的動作來回應你,就是低著頭,不說話,任憑老師怎麼引導,他都是同一個表情。

針對JACKY的這種情況,我們在語言的引導上已經想盡了辦法,循循善誘、親切鼓勵、義正言辭……但是效果並不是很明顯。讓我找到靈感的是一次他的眼睛發炎了,我仔細檢視、詢問,並且給他媽媽打了電話,陪著他一起等著媽媽來接。在這個過程中,我一邊幫他把眼睛周圍的髒東西清除,一邊告訴他不能揉眼睛,並且很隨意的和他聊聊家裡面和姐姐的事情,以及班裡面要怎麼和同伴相處等等。這個時候他表現的很開朗,而且願意和我交談。這讓我感受到,其實作為他來說,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小夥伴講的語言(方言)是自己聽不懂的,他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所以他用沉默來保護自己。這個時候他更需要的可能是老師不經意的愛撫和充滿愛意的關注,而不是一本正經的談心。意識到這一點後,我開始調整自己的方法和態度,多摸摸他的頭,多朝他笑笑,哪怕在他不願意玩,蹲在地上的時候,我就陪他一起蹲著……這樣的接近,顯然讓他開始放鬆了。最近這一段時間以來,他在班裡的攻擊性行為明顯減少,而且有時候看到我在看著他微笑,他也會回報以微笑。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4

樂樂3歲多了,自理能力很弱,通過與家長的溝通,才知道由於家長的溺愛,包辦代替過多造成的。

在幼兒園,樂樂端飯菜動作有些笨拙,搖搖晃晃的,常常把飯菜打翻在地,我見狀總是忍不住幫助她。久而久之,給樂樂端飯菜這件事也就包辦下來了。

有一天吃飯前,樂樂如往常一樣坐在小椅子上望著我,眼中帶著企求,嘴裡還嘀咕著什麼,我走到她跟前,輕輕地拉住她的小手說:“樂樂,你想告訴老師什麼?”,她想了想,在我的耳邊悄悄地說:“老師,讓我自己來”。我的`心裡不禁為之一顫,樂樂見我遲疑,拉住我的手央求道:“老師,讓我自已來吧”。看到這一幕,我後悔極了,我因為怕她燙著碰著,所以天天幫她端飯菜,自認為這樣做是為樂樂好,未曾想到反而傷害了她,剝奪了她生活自理的權利。

這件事情對我的觸動很大,對於某些方面發展緩慢的孩子,我們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更多的機會,讓他們慢慢學習、慢慢進步,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這才是真正地對他們好,也是他們所需要的。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5

案例背景:

帆帆最近上學又哭,家長說他覺得中午午睡那段時間太難熬了,太長了。

案例描述:

哎,帆帆小朋友又沒有睡著,怎麼辦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每天來到幼兒園,帆帆表現的一臉憂鬱,一到午睡時,他就緊皺眉頭,老師問他原因,他就嚎啕大哭,搞得老師手足無措,我總會提醒他好多次,試圖讓他能夠睡著,避免午後疲勞,可是沒有一次是成功的,真是讓我傷透了腦筋。和家長也反映過,可是家長的態度是(可能就是孩子的想法):他不想睡就不要勉強他睡,只要不影響其他的幼兒。第二天,我想也許可以照著家長的意思試試,於是,今天我走到帆帆小朋友的身邊,對她說:“寶貝,今天你可以不睡,但是有個條件就是你不能影響別人,可以嗎?”他興奮的告訴我:“可以,老師你真好。”他送給了我燦爛的微笑,我同樣也迴應了他微笑。

以後的幾天,帆帆小朋友都會主動的告訴我:“老師,我不會影響其他小朋友的。”

案例分析: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兒”,所謂“打盹兒”,就是短時間的睡眠,多指午睡。無疑,午睡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然而,很顯然,午睡對於我們班上的這位寶寶來說是“不來電”的,我也曾想不顧孩子的想法,逼迫他入睡,但這樣的念頭很快被打消了,因為我不想因為我的`疏忽,造成一個不健康的幼兒。經過觀察分析,我發現帆帆存在午睡障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二是心理原因。幼兒從家庭走進幼兒園,他們依戀的父母及親人、熟悉的家庭環境和以自我以中心的生活習慣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幼兒園和陌生的集體生活。這種巨大的變化使他們有一種被拋棄的恐懼感,心理失去平衡,從而感到焦急、不安、不愉快,產生分離焦慮。

案例措施:

為使幼兒克服午睡障礙,除了家園結合,消除幼兒生理疾病外,針對兒童的心理,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辦法。

一、開展快樂的遊戲教育活動,幫助幼兒熟悉老師、小朋友、班集體和幼兒園

(一)"我坐上了小火車"活動。活動目標是激發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減輕其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具體做法是:教師親切接待幼兒的家長,歡迎小朋友來乘坐班裡的一列小火車。當幼兒選擇一節喜歡的空車廂並插上車票後(車票是幼兒自選的,貼有小動物的卡片),表示幼兒已經上車了。司機(老師扮演)可以帶他去玩,發給他一個有趣的玩具,送他到喜歡的活動區玩。離園時教師告訴幼兒,歡迎他明天再來乘坐小火車。

(二)"我的一塊小天地"活動。活動目標是使幼兒感到他是幼兒園的小主人,減輕不安感。具體做法是:教師親切地告訴幼兒,幼兒園和家裡一樣,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水杯,毛巾和座位。然後,教師發給幼兒一套和車票上圖案一樣的卡片,貼在幼兒選中的水杯格、毛巾架和桌子旁,貼好後把幼兒的日常用品放在那裡。最後,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他的小天地,提醒幼兒記住自己的標記,不要拿錯東西或放錯地方。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6

每天上午組織完集體活動就已將近十點半了,老師和孩子都有些疲憊,今天我和往常一樣,集體活動後讓孩子趴在桌子上休息一會,我也順勢坐在椅子上和孩子們一起休息,剛坐下來我班平時比較活潑的一一小朋友跑到我面前對我說:“張老師,我喜歡你”其他的小朋友也不休息了,都隨聲附和,要是以往我定會一笑了之或者說聲謝謝,但今天我很想和孩子們聊聊天,於是我就問:“寶貝們經常會對老師說:老師,我喜歡你,那你們不能告訴老師你為什麼喜歡我?”

欣欣小朋友說:老師喜歡和我講話,還會幫我穿衣服,給我喝牛奶,就像媽媽一樣;他剛說完,鵬鵬就接上說:那天老師親我了,我也喜歡老師;一一大叫著:我來說、我來說、、、我讓一一先說,她說到:老師每天都對我笑,還教我們唱歌和跳舞;開啟話匣子的孩子們像有許多的話要說,只聽見有的孩子說:老師會幫我係鞋帶,帶我們一起玩滑滑梯;有的`說:老師會給我們發點心,讓我們喝水;有的說:老師還會講許多好聽的故事,畫好看的小雞、小鴨等等,小朋友都在說著自己喜歡老師的原因,瑤瑤小朋友坐在那裡一直不說話,我想她應該不會喜歡我吧,因為孩子在家養的比較嬌氣,安撫她的情緒成了我們老師一項必修的“功課”,偶爾我也會朝她發一下脾氣,所以總感覺孩子和自己有距離感,等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完了,我帶孩子們出去戶外活動,一個孩子拉拉我的手,我蹲了下來,瑤瑤趴在我的耳朵上小聲的說:“老師,你每天都會抱我,我也喜歡你。”哦,原來她每天來園都要哭,為了讓她不哭或者少哭一會,每次我在接待她入園時都會抱她一會,老師這個帶有目的性的動作卻被孩子認為是愛的擁抱,羞愧之餘我輕輕地抱住了她,對她說:寶貝,老師也愛你;聽了我的話她一蹦一跳的玩遊戲去了。

在和孩子們的相處中,我時時刻刻地享受著孩子們對我的讚揚,享受著她們帶給我的感動,在成人眼中的微不足道的動作,對於孩子來說卻有很深的涵義,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在享受孩子帶來歡樂的同時自己也會盡最大努力給孩子帶來溫暖快樂。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7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做一個負責人的人。平時活動中我們常常看到孩子開餐了搬著自己的小椅子找位置坐下吃飯,吃完飯了,很多孩子沒有收拾餐盤的習慣,也沒有收拾椅子的'習慣,然後徑直往教室裡走去,發現沒有椅子了,於是隨便找個位置坐了下來。這時,矛盾就發生了。

“老師,xxx坐了我的位置!”椅子到哪去了?為什麼會不見了呢?很多孩子在家習慣了做完事情東西隨便擺放,要用的時候爸媽自然會拿到你的面前來。這樣孩子沒有責任,不懂得管理自己的物品,以至於平時要用的毛巾,要穿的衣物都會不認識。再比如:在家喝水肯定是大人送到手中,喝完了一放,在幼兒園也如此。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從小事開始,從細節開始,學習自己認識自己的物品,管理自己的物品,安排自己的物品,而不是把這一切都交給了大人!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8

一次偶發的玩毛線活動,激發了幼兒花樣翻繩的興趣。這不,花樣翻繩已成為我班特色教育的一個活動。

每天午睡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花樣翻繩。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孩子們收穫頗豐。手兒變得更靈巧了,繩子在手中翻來覆去咋眼功夫,不是降落傘就是小喇叭……全班孩子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調皮的、文靜的,只要玩起毛線,個個變得精神抖擻,聚精會神,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在認真探究著。調皮的孩子再也不會在教室裡跑來跑去,文靜的孩子也變的大方了,爭做“小老師”去教不會的同伴。花樣翻繩鍛鍊了幼兒手的靈活提高了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促進了孩子們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更促進了孩子之間的交往與合作,使他們在遊戲中獲得成功的`同時也體驗了花樣翻繩帶來的樂趣。

這不宿力強小朋友向我宣戰了。“張老師,我挑戰你。”我說:“好啊,挑戰什麼?”“我們倆來翻‘麵條’吧!輪到誰不會翻了,誰就輸了。”力強說。“好啊!”我說。別的孩子也聞聲趕過來,把我倆圍了一圈。比賽開始了,宿力強先做準備由我來翻,繩子就在我倆手中變來變去。力強變了一個“雞腚眼”,我隨後變了一個“小麥穗”,力強沒見過這個花樣,結果翻來翻去把繩子弄亂了。孩子們喊起來,“宿力強輸了!”我及時說:“誰說力強輸了,力強進步可大了,他敢於和老師挑戰,在老師眼裡,他就是很棒的孩子,就這一點,他已經贏了!”我笑了,力強笑了,孩子們都笑了。

小小繩子樂無窮,願你伴著我和孩子們一起快樂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