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反思 集錦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6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教學反思 ,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教學反思 集錦15篇

教師教學反思 1

面對這一學期英語課的課堂表現情況,鞏固練習情況,課後作業完成情況,我認為還有許多教學內容需要精確,教學方法需要改進,課後反思需要完善。在教學過程中,反思是否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經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生活的聯絡,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同時,我也充分考慮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性這一特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注重了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儘量使每一個學生掌握地理學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識,為進一步提升奠定基礎。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有一個較大的進步,我進行了如下反思:

一、反思學生的基本情況。

一開始我覺得他們能考進高中,說明他們的學習狀況還是可以的,我對他們比較放心的。於是我對他們的要求就嘗試了側重自主學習,強調英語的預習和複習,指導他們自己整理《筆記本》和《糾錯本》。我將班級同學編成六個學習小組,由六位組長分管,負責檢查學生的預習鞏固情況。學生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上課,我發現,他們的自覺性和自學能力和我的預想相差太大,很多靠自己自覺完成的整理和鞏固均未很好去做。有許多同學一次聽寫不合格,是需要再次重新聽寫的。背誦課文自覺的同學就更不多了,大多都要再三催促才會勉強去組長那裡背。於是我加強了評分制度,規定有些學生必須來我這邊背。但是依然覺得措施力度不夠大。即使是上課反覆強調過的語言點,練習中一模一樣做過的題目,講評訂正過依然錯誤率極高。這就說明了學生的上課效率和效果極差,課後沒有及時複習鞏固,沒弄明白的題目沒有問。

二、瞭解學生真實的英語學習水平。

我試圖盡我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了解學生。學生的兩極分化存在還是比較嚴重的,但我很有信心能幫助大家將英語成績再上一個臺階。有同學提出單詞不會讀,我就從頭開始幫他們一點一點地將音標補起來。平時上課時除了講述新課的內容,還聯絡了以前國中的知識要點,做到知識的遷移和提升。在教學中我越來越發現學生國中的知識很不理想,所以在第一次月考後,我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方法。比如課後給基礎較弱的學生一些國中的複習資料,讓其複習鞏固;針對學有餘力的同學給他們。然而,學生學習情況人不見好,有些覺得和我當面談不妥,就採用了《談心本》的形式。以下是學生反映的情況:1,上課有些同學吃不飽,覺得太簡單;而有些根本聽不懂,覺得很難。2,上課的筆記是認真記的,但是回去的複習鞏固工作就做得很差了。為了要聽寫,才會去看一看。3,平時單詞的聽寫也都是臨時抱佛腳的,趁早上來看的。重聽時才再去看一看。

4、雖然我在課堂上一題題講評分析,但還是有很多同學依然是不知所云。因為以前落下的真是太多了。5,班級沒有學習特別尖的同學在班裡帶頭,大家的學習競爭力不強,英語考試高分沒有,平均分就更低了。

三、反思是否已轉變了自己的角色

教師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於一種輕鬆愉快的心理狀態,來積極思維與想象。

四、反思是否已學會欣賞學生

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同時,還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學生:(1)。讚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2)。讚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3)。尤其要注意讚賞那些智力一般、成績一般、性格內向、膽怯的學生。這樣做,會有不少驚喜的發現。

五、反思是否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教師需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知識,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有一定成就感,激發學習的興趣。學生的本性向善,天生就有一種有所作為、被人賞識的需要,他們需要自我實現,自我尊重;需要得到我們的支援;需要有對其他同學的生活產生影響的機會;需要做有趣並且有挑戰性的事情等等。

六、反思是否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創新意識,具有獨特的優勢。涉及英語內容與英美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更能激起學生質疑、想象和創造的慾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就不僅能發展學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養成學生勇於創新的品格。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自信敢為的同時,更要培養學生科學的環境觀、資源觀、人口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七、反思如何對待底子薄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生。

降低他們的學習標準,當他們取得一點小小的進步,都要鼓勵他們,讓他們感到有成就感。差生上課時注意往往不夠集中,我就將教材化難為易,化多為少,精講多練,課堂上儘量創造愉快的氛圍。差生由於羞怯心理往往怕開口,我儘量將難易適度的問題去問他們;叫他們到黑板上寫有把握的句子;朗讀事先已讀過多遍的課文,當差生回答正確時。我總是面常笑容地說:“very good”,他們往往因得到這兩個激動,這樣差生開口的習慣慢慢的養成。一學期下來,差生的參與意識大大地加強,消除了畏懼心理,

八、反思如何背單詞。

學習語言就是要開口多說,多記,多背,只要功夫到家了,學習英語的困難就迎刃而解了。英語瑣碎的知識點太多,每天都有新的知識點增加,這就需要學生多記,多背。這往往是學生最頭疼的一件事。學習英語,主要是以單詞為主,如果連單詞都記不住,更何況句型聽力。因此談談自己記憶單詞,句型的方法,僅供參考。

1、根據發音脫口而出單詞,多朗讀,重複多次,背會的東西容易忘,應隔三插五的再鞏固。

2、背誦一個小對話,背會了用自己的話把它複述出來,這樣增加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3、把記不住的單詞寫在小紙片上,隨時都可以拿出來看看,長期堅持,一定有成效。

九、反思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

評價可以使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於反思及調整自己的學習。對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的表現及改進的成績,給予口頭評價、書面評價並鼓勵他們大膽的去說。學生考完試後,讓學生自我反思,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爭取下次不再犯同樣的問題。讓學生相互之間相互評價,找出優缺點,互相促進學習。總之,要正確、深刻地認識與理解現代地理教育的特徵,突破舊的思維方式,逐步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學觀、質量觀等素質教育新觀念,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審美打下紮實的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教師教學反思 2

要成為一名具有高反思水平的幼兒園教師,首先要有反思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有探究問題的熱情、質疑的精神和教學的主體意識。同時,外界的各種教育支援和幫助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同教師群體的反思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對不同教師群體反思能力的培養應體現不同的特徵。在對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培養的構想中,筆者將需要得到幫助的教師群體定位為“反思實踐者”,而將能給予“實踐者”幫助的教師群體定位為“反思支持者”,這些“支持者”包括教師同伴和幼兒園園長,也包括大學專業教師或科研機構的教育專業研究人員。以下是筆者對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進行反思能力培養的初步構想。

入職期教師的培養

從觀察描述入手,積累教學經驗,瞭解反思思路本文中入職期教師是指教齡1年以內的新教師。這類教師的知識大多屬於陳述性知識而較少屬於程式性知識。這些陳述性知識是表面的、抽象的,缺乏具體例項的支撐;少量的程式性知識則顯零散而不繫統。因此,對於新教師群體,反思能力的培養應該從觀察開始,通過觀察優秀教師的大量教學例項,積累各種“背景性知識”,理解組織教學的原理和一般教學經驗,探究優秀教師的教學與他們的知識結構之間的聯絡,同時通過聆聽“反思支持者”外顯的、展開式的反思活動,瞭解反思的基本思路。具體方案舉例如下:

反思實踐者反思支持者

定期觀摩現場教學或錄影,並嘗試把執教者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行為講述出來,儘量詳盡、全面。因為講述過程本身就是對他人的教學過程進行歸納、概括、反思、評價和再理解的過程。如某新教師在觀摩優秀教師組織的小班打擊樂活動“大雨小雨”後,對執教者的教學過程和行為作了如下描述:“這位教師先請幼兒複習歌曲《大雨小雨》,又請幼兒邊唱歌邊做動作,唱‘大雨’時做幅度較大的自上而下抖動手臂的動作,唱‘小雨’時做兩手指輕輕觸碰的動作,最後請幼兒用兩種打擊樂器——鈴鼓和小鈴分別為

兩段歌詞伴奏。”對新教師的講述進行補充,並且採用提問的方法幫助新教師關注關鍵問題。如:“這位教師在請幼兒為兩段歌詞選擇不同的打擊樂器伴奏時用了什麼方法?她 最先提的問題是什麼?(想一想,什麼樂器發出的聲音像是在下‘大雨’?什麼樂器發出的聲音像是在下‘小雨’?)幼兒回答不出來時,她又提了什麼問題?(現在老師這裡有兩種樂器——鈴鼓和小鈴。請你敲敲小鈴,搖搖鈴鼓,聽一聽哪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像下‘大雨’,哪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像下‘小雨’?)當某某小朋友回答不出來時,這位教師走到他面前,對他說了什麼話?(鈴鼓發出來的聲音像下‘大雨’,小發出來的聲音像下‘小雨’,對不對啊?)請總結一下這位老師的提問策略。”

逐一回答“支持者”所提的問題,比較自己的描述和“支持者”描述的不同,看哪些教學環節被自己忽略了,並做好記錄。

聽取“支持者”對教學中各環節的解釋,積累各種“背景性知識”,即在具體的實踐情境中 支撐其選擇和判斷的知識。對現場教學或教學錄影中執教者的教學行為進行解釋,並向新教師指出執教者用以調整教學策略的非言語線索,幫助新教師總結在什麼情況下,利用什麼教學策略可以解決什麼樣的教學問題。如“當教師提出的問題幼兒難以回答時,教師應 該隨時調整問題的難度,如將問答題改成選擇題,甚至改成是非判斷題,從而使無效問題變成有效問題。”

在“支持者”的幫助下對優秀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分類總結,記錄關鍵環節,並形成書面材料向全園釋出。這可以為回顧、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提供原始素材。因為只有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行為是合理的,才能為教學反思提供基本的參照物。幫助新教師分項歸納優秀教師的教學行為,分析優秀教師各種教學行為的型別、特點、效果。

傾聽“支持者”的理論分析,形成書面材

料大學專業教師或專業研究人員從理論角度剖析教學中的問題,幫助新教師將觀察到的教學實踐與原有的知識(教學法知識,課程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聯絡起來。這種方法可以使新教師獲得接近實際的經驗。這樣,教師同伴運用教學經驗,專業教師運用教育理論,共同幫助新教師分析當時的教學情境,使新教師逐步形成反思的理論框架,積累經驗材料。

教師教學反思 3

今天早上,我上了一節語文公開課,聽課的有中心國小語文教師、學校語文教研室人員以及各村小語文教師。本次公開課,我上的是一年級下冊第十一課《奶奶的白髮》。孩子們見來了這麼多聽課的老師,都表現得比平時積極聽話許多,上課的時候也很遵守紀律。

公開課結束之後,我先自我反思了一次,我認為自己經驗不足,準備的也不夠充分,課堂教學有不少問題,晚上放學後評課各位語文老師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議。我總結了一下,一共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首先,雖然以班級留守兒童和奶奶的合照來做引子,很貼近生活,但是,匯入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講,不能一目瞭然的引入課題。

第二,在朗讀的時候,我應該加入再讀課文部分,對於低年級學生應該多次朗讀。

第三,在一類生字、二類生字教學方面,應該以一類生字為主,而不是先拼讀二類生字,二類生字若在組詞以及讀課文的時候帶上可能會更好。

第四,在生字書寫方面,應該圖文並茂,而不是傳統式的一筆兩筆筆順教學,這樣孩子們感興趣的同時更加樂於接受,願意去學。

總之,這節課是我成為特崗教師以來的第二次公開課,較第一次有進步,但是還有很多不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在此謝謝各位老師的寶貴建議,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注意改進,努力可以引起學生興趣的相關話題後,我儘量讓學生笑著聽課,隨意發言,只要是跟這個話題相關的,你想說就說.慢慢的,學生有了更高一層的要求,他們有了寫的慾望,很想把心裡話寫下來,因為是自發的寫作,他們也會自覺的錘鍊字詞,不厭其煩的改.我想,到了這個程度,我們還擔心學生不願意學習語文麼?

其三,注意語文課的深度.我覺得語文學習決不能停留在表面.所以,我經常給學生讀美文,引導學生討論其中蘊涵的哲理,提醒他們其中優美字詞句的意境,並要他們寫下聽後感.這樣訓練的結果,學生從文章中提取有效資訊的能力提高了,而且因為聽的多,視野也開闊了,寫起作文來也是素材多多,觀點新穎,經常會有讓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出現呢!

第四.讓學生養成寫隨筆日記的好習慣。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一方面為將來提供了一個回憶的出口,讓大家練就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另一方面也是為寫作積累素材。很多學生一到寫作時就覺得沒有東西可以寫,就是因為缺少了生活的素材。

第五,養成摘抄的習慣。但凡平時覺得優美的語句,可以摘抄在一個本子上。還有一些名人名言啦,名人事蹟啦,作為寫作時的範例引用,增強寫作說服力。不至於使文章顯得過於空洞。

第六,開展課前三分鐘活動。要求每一位同學按照學號的順序,一課一生,在課前三分鐘進行一個簡短的演講。一方面鍛鍊了他們的膽量,口才。另一方面,他們為了演講勢必要做一些演講準備,收集材料等。對寫作也是有益的鍛鍊。

以上是關於加強寫作能力的一些淺見,寫出來只是想告訴大家,語文教學效果的呈現必須以老師與學生的完美配合為前提.若忽視這一點,教語文真成了費力不討好的事了.

教師教學反思 4

隨著時代的發展,資訊科技顯得越來越重要,要想在本世紀不成為新的文盲,就必須學會資訊科技這門學科。如今,資訊科技課程已經成為一門基礎學科,在中國小迅速得到普及和發展。篩選和獲取資訊、準確地鑑別資訊、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資訊,如同“ 讀、寫、算” 一樣成為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同時資訊科技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工具。那麼我們應如何培養學生的這種基本能力呢?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 合理安排,因地適宜、因材施教。

儘管計算機和網路已走進我們的生活,但在學生的心目中,資訊科技應用的真正價值學生們很難感受到,好像懂與不懂資訊科技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並沒有帶來什麼不便,且各個學校的裝置與學生人數都不同,能否達到一人一機,讓學生多上機練習等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學校要根據自己的教學裝置和教學條件,合理安排、因地適宜、因材施教。所為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因此我在帶領學生上第一節資訊科技課時,並沒有急於展開教學,而是根據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水平的實際情況分組,將兩人分為一小組,一種是把操作技能水平較高的學生分在一組;另一種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混合搭配,分在一組,並在小組中選出負責人,進行管理。這樣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幫助基礎差的學生,各組基礎好的學生也可以相互交流。這種分組合作的方法可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課堂效率也明顯提高,另外組與組之間還要進行 " 較量 " ,互相促進。

二、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烏申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 若詢問一個班的學生:“ 你喜歡上資訊科技課嗎?” 會有全班人說“ 喜歡!” 學生這種高漲的學習熱情,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在教學中,更要吸引他們,要化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形象、變虛為實,使他們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下自主的學習,從而創造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 、創造愉快的學習環境,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精講多練。國小資訊科技課的課時安排少,學生盼著上資訊科技課,如果坐在機房裡,只能眼睛看著老師講,那麼原有的興趣就會被消磨掉。在學生練習操作或完成任務時,可給學生播放悅耳的輕音樂,創造愉悅的課堂環境;這樣學生有了極強的參與意識,從而創造出一種愉快的學習環境。

2 、 利用形象比喻,變抽象為形象,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於國小生來說,資訊科技教學中一些名詞術語最難被他們接受,適當應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對學生資訊科技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這樣不僅提高了他們聽課的興趣,而且還達到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目的。例如:在學習運用 WindowsXP 中的“ 畫圖” 程式繪畫時,需要設定前景色和背景色,這兩個詞語學生不易聽懂,我就這樣講解:“ 同學們畫畫時要準備彩筆和畫紙,前景色就像我們在畫畫時用的彩筆的顏色,背景色則是我們畫紙的顏色” 。又如在介紹檔名的知識時,學生往往不明白檔名為何要由基本名和副檔名兩部分組成,我就用了這樣一個比喻:“ 檔案的名字就像我們人的姓名一樣,你的姓名是由姓和名字組成的,檔案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副檔名就像人的姓,用來區分各種型別的檔案。” 諸如此類的比喻,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3 、穿插遊戲,安排競賽,保持學生學習興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喜愛遊戲是孩子的共性。電腦遊戲由於具有極強的互動性、趣味性、挑戰性,對孩子們來說更是擋不住的誘惑,電腦遊戲的趣味性、刺激性、挑戰效能開發智力,培養兒童的敏感性。對於基本技能的操作(如鍵盤、滑鼠的操作),如果不注意加強興趣教學,學生是很難掌握操作技能的。例如在進行鍵盤和滑鼠的操作練學時,我有時安排遊戲類比賽。這樣,不僅使學過的內容得以理解和消化,還使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鍛鍊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整合學科,多面發展。

計算機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在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中更應注重把所學的知識和基本操作應用於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自覺做到“ 學有所用” 。如:在教學 Word 或記事本時,結合學生實際,讓他們用計算機寫作文,並且對作文進行修改等;教學畫圖軟體時,讓他們配合美術課,進行實際的繪畫;在教學上網時,結合語文、數學等學科,查詢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識等,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過程中完成其他學習任務,讓學生感到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同時培養了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也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面,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四、用好“ 小老師” ,師生相互協作。

上資訊科技課,教師的輔導量大,經常是多個同學同時提問,教師常常輔導不過來,就應開辦興趣小組,輔助課堂教學。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及學生實際學習的需求,辦課外興趣小組,讓學生通過課外興趣小組的學習,學到更多的計算機知識,而這些學生回到班上,就能成為老師的小助手,在課堂上起到骨幹帶頭作用。如教學 PowerPoint 時,課本上已經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講的非常清楚了,這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學,後根據實際操作情況進一步講學生在操作時出現的問題,同學們在自主學習的同時老師挑選學的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巡視檢查其它同學的練習情況,對有困難的同學給予幫助。這樣形成了學生自主學、主動練的集體自主活動旋律,又使知識掌握得又快又好,並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協作。同時開辦興趣小組,培養了學生的特長,也為參加各項活動做好了準備工作,如參加市中國小生電腦製作比賽。因此開辦興趣小組,可為一舉多用,只有把這項工作做好,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操作技能。

五、組織競賽,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後,很有必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查,讓學生在競賽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於是組織開展一些計算機競賽活動,比如“ 打字小能手” 、“ 小小畫家” 等,這些競賽的舉行可使學生感受到學有所成,提高了興趣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總之,上好國小資訊科技課,教師要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讓學生在玩中練,練中學;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去;要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他們的內在學習潛能,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教師教學反思 5

又是一個學期結束了,新的一學期裡我又有了許多的心得感受和反思。

一、課前3分鐘自由談,增強師生情感,訓煉學生聽說能力。

每節課開課以前,我就上節課所說內容,採用師師問答、生生問答、小組問答等多種形式進行復習,這一方法不僅有效的複習了上節課或以前所學的內容,而且為新授內容做了鋪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儘量用英語組織教學,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對話。

用英語組織教學,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是學生練習聽力的良好機會,也是學生學習與模仿的途徑之一。我一直堅持用英語講課,剛開始從最簡單的短語、句子、日常英語開始,然後逐步加深。當學生聽得不太懂時,我配以誇張的動作、表情或適當的解釋說明,使學生沉浸在濃厚的英語氣氛之中,通過英語交流,提高了學生聽說能力,也無形中發展了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培養了他們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三、用直觀教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聽說環境。

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片等是英語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教具,除教師製作直觀教具外,我發動學生自己製作教具、學具。如剛開始學字母時,就可讓學生作字母卡片,以便進行同桌、分組、找朋友等多種形式的聽說訓練。單詞教學、對話教學等都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圖片卡、單詞卡、句型卡或頭飾、道具。這樣安排不僅有利於師生進行聽說訓練,而且也能促使學生動腦動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教學效果非常好。

四、扮演角色,進行會話,發揮學生的表演才能,在真實的情景中靈活的運用英語。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應體現它的交際功能;我一貫認為學生會應用英語是關鍵,所以充分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通過小組合作、師生合作,讓他們充分的發揮想象,運用所學的內容自編自演談話內容。這樣學生活學活用了英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才能。我在領讀時聲音、語調都帶有感情色彩,把各個角色的性格、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同時也讓學生在表演時拿出自制頭飾之類的簡單道具,並模仿原聲帶中的語音、語調,帶有逼真表情和貼切的動作,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另外我經常在課堂上把句型、對話、課文編成短劇,讓學生表演,把講臺變成舞臺,學生是演員,教師是導演,或師生共同表演。儘量讓學生把所學內容,按設定的情景結構演出來,做到聲情結合,使學生得到大量的聽說機會。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興趣特濃,走在校園裡,走在馬路上碰到我就主動用英語和我對話。

五、加強語言實踐,開展課外興趣活動或知識競賽活動。

我根據學生語言水平和年齡特點,建立了課外活動小組,象學唱英語歌曲,講英語故事,朗讀比賽,表演話劇,小遊戲,猜謎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此外,我還聯合其他英語教師組織開展了三至六年級趣味英語知識競賽,將一些奧運知識、日常生活知識,腦筋急轉彎題,課文中學過的一些改錯題、數字認知題目變換成“醫生診斷題”“用英語算數學題”等讓學生感興趣的題讓他們參與競答,這些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使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達到了一舉兩得的目的。國小英語期末教學反思期末教學反思

教師教學反思 6

教學是一門藝術。本課的教學層次清晰,目標明確,教法適合教材特點及兒童心理特點。教師重視了語言文字訓練,很好地發揮了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學生學得輕鬆而又紮實,既培養了閱讀能力,積累了語言,又學到了寫動物外形的方法,鍛鍊了習作能力。充分體現了“教就是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具體說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形象直觀

贊可夫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本文的語言非常生動,描寫也很形象,可同學們對課文的主角----翠鳥幾乎一無所知,而他們所掌握的知識非常有限,思維形式又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教師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一隻鮮活的翠鳥呈現在學生面前,化抽象為具體,既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讓他們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輕鬆地區分出了眾多的顏色,體會到了作者語言的精妙。

2.讀寫緊密結合

讀寫結合是傳統的中國語文教學的精華之一,是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特別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一條好路子。西漢著名的辭賦學家楊雄曾雲“能讀千賦,則善為之矣!”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翠鳥》這篇課文的第一段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描寫動物外形的例子。針對教材特點,教學這一段時,教師把著眼點不單放在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上,而是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不僅學到了語文知識,更學到了習作方法,促進了知識向能力轉化。

3.充分重視“讀”的訓練

朗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因為文章的精義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筆,只有通過反覆朗讀才能體味得到,成功的朗讀可激起學生的感情共鳴,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積累語言。《翠鳥》這一課,語言生動而準確,字裡行間都透著作者對翠鳥的深深喜愛之情。在教學中,教師有目的、有層次紮紮實實地進行了讀的訓練:首先初讀--感知課文內容,接著默讀--理清寫作順序,然後研讀――抓住各部分特點,最後賞讀――感悟美的語言。

4.充分發揮“導”的作用

古希臘生物學家、教育家普羅塔弋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遵循“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原則,避免了生硬的說教方式,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採用了很多方法,蒐集了很多課外資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步一步地誘導學生思考,“點睛之筆”疏通學生理解上的難點,同時又不失時機地鍛鍊學生的各種能力。從自讀質疑,到理清順序,到抓住特點,再到欣賞總結,直至最後的遷移寫作,教師“導”得自如,“導”得有力,而學生則始終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讀書、思考、表達,語文教學的課堂真正變成了學生學習的學堂。

教師教學反思 7

課堂教與學的效率是關鍵。在課堂上應合理組織好內容,優化教學手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但同時要注意對學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讓學生過於活躍,否則不利於控制課堂紀律,影響學習效果。

要跟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這一點開始我做得不好,跟學生走的太近,不利於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嚴形象,不利於教學。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低年級的國小生,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都比較差,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常會遇到自己講的頭頭是道,學生卻似懂非懂的情況,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將“教”同“玩”結合起來,同時通過做遊戲等趣味活動來啟發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做到潛移默化,當然課堂紀律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隊形、佇列:

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和加強紀律性的手段,是國小教學的重要一環。如何使之專心致志,排除一切雜念,這是教師所採取的手段。有時同學出現的頑皮,不遵守紀律的現象是由好動而動得不適時產生的。

針對“好動”這一天性,我注意加強課堂常規教育和訓練,逐步發展他們的自制力;同時,還有意識地加強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練習,隨時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到正確的道路上。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當然,訓練隊形佇列,同學的步伐,精神飽滿與否和教師的口令和生動的啟發性語言有關,因為學生最敏感,對老師的表情最易感染,老師要起表率作用,單調和枯燥的專案,學生就不會持久,儘管一般不超過十分鐘,但由於“疲勞”的出現,自然會導致不守紀律的現象發生。對這項,今後一定更要重視。

2、遊戲:

可以使體育課生動、輕鬆,具有吸引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之靈活運用走、跑、跳、投擲等基本技能,在競爭中得到鍛鍊,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勇敢頑強的作風及團結互助的優良品質,思想和技術雙豐收。隨著教改的深入,我認識到要把遊戲教學搞好,必須要先吃透教材,瞭解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從而抓住實質,提高效率。其次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教學藝術,處理好教與練的關係。雖然才上了一年的課,但對他們的脾氣也不盡掌握,因為“好勝”竟會奮不顧身地只顧榮譽而不管安全。

為此,得總結教訓,從熱愛學生出發,重視安全教育,加強保護工作,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教師教學反思 8

活動背景:

幼兒園根據園內心理教師分佈情況,合理組建了“三人行心理團隊小組”,並引導各個三人小組開展心理教育研討、展示比賽活動。旨在通過活動,實現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提升教師心理教育技能,積累較為成熟的心理課案例,實現資源共享。我們三人小組的主要成員是鍾貞,她主要承擔教學活動的選材、改編教案和執教任務。另外一名成員沃佳萌主要承擔記錄、製作教具和參與研討的任務。我是三人小組的指導者,協同組員一起進行深入研究與不斷地修正活動方案,腳踏實地地開展好三人小組的教研活動,在這個活動中,不僅有很大收穫,還感受到小組協同學習的價值與魅力。

一、教學內容的精心選擇

在接到“三人小組”這一教研任務的當天,我就開始尋找合適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在借鑑了網上的某個教學內容後,我受啟發隨即確定目標,改編教案,設計教學環節。等活動方案有了雛形之後,與執教者鍾貞進行了交流,講述了我的建議,表達了我的意圖,同時鍾貞也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後來我們一致決定,教材還要繼續尋找,直到找到合適的教案為止。

又過了幾天,鍾貞在閱讀幼兒教育20xx年第1期書刊時發現一個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第一次》,仔細閱讀此教案,發現有一部分內容的教育意圖與我們的心理健康教研活動目標契合,有一部分的內容需要捨棄並設計新的教學目標,創編新的教學環節。因而,經過我們三人進一步的研討,確定了合理的教學目標,使教育活動領域的指向性更明確,教學的目標性更明確。

二、活動教案的不斷修正

第一次研討:

確定好具體的教學內容後,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細緻分析教材,然後確定教學活動的名稱、教學目標和適合教學的年齡段。我們把原來的教學活動名稱《第一次》改為《勇敢試一試》,這一標題來自於重新設計後的教學環節而生成。把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設計為:1.知道“只要勇敢嘗試就有成功的可能,學習用“試一試吧”這句話鼓勵自己大膽嘗試。2.在勇敢嘗試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我們根據設計的目標與環節,分析教材的重難點,最後決定由原來大班年齡段教學改為中班。最後,我們就開始著手修改教案,重新設計教學環節,以確保教學活動能順利進行,並取得良好效果。

三、教學過程的逐步完善

第二次研討:

等確定好教學目標,設計好教學環節,就開始第一次試教。第一次試教在中五班,中五班的孩子學習常規好,很多幼兒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清楚順暢,師生互動很不錯。於是第一次試教活動整體效果不錯。只是在教學環節的過渡語、匯入語以及其他細節之處稍加修飾與完善即可。於是在教學活動後,我們隨機進行了第二次的研討,研討的任務主要是細緻地修飾教學語言,使教學語言更清晰。還再次強調教學細節的重要性,如教具的使用,把原來圖片的演示改變為ppt的演示,這樣既方便操作,又節省操作時間,注重了教學細節。

在經過了第二次研討後,我們進行了第二次的試教。這次選擇了幼兒園的另外一箇中班。教學效果沒有第一次效果的令人欣喜。但促使教師對教學活動的整個流程記憶更加清晰,活動中各個教學環節的操作更加嫻熟,並能根據不同班級不同幼兒的表現,即時改變教學策略,發揮教育機智,並學會及時抓住教育契機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教學水平。

四、教研活動後的自我滿足

第三次正式展示教學後,活動效果已能達到預期效果,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在活動後回顧整個教研活動過程,給我們最大的收穫是,在整個三人小組研討活動中,我們都體驗到三人同心、認真研討、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那種積極氛圍與精神,為此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溫暖情懷。我們深信,只要認真對待,只要目標一致,只要真誠幫助,只要積極思考,只要敢於創新,只要善於思考……,就一定能讓大家都有收穫。

教師教學反思 9

《雨點》教學反思 《雨點》這篇課文,是一首簡短的詩歌,非常優美,富於兒童情趣的語言,讓小朋友認識水的世界。描寫了雨點落到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不同的狀態,語言生動形象,貼近學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滿童趣。在上課時,先用猜謎作為匯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再通過指導學生們看圖、想象,引導學生們初步瞭解不同地方的水的不同樣子,以此來化解難點,讓學生們理解為什麼雨點會“睡覺”、“散步”、“奔跑”、“跳躍”。又以動作來讓學生理解“什麼是散步”、“什麼是奔跑”、“什麼是跳躍”。 學生紛紛扮成小雨點,一邊做動作一邊朗讀詩文,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的輕重緩急來體會小雨點的各種形態。接著,我又問:如果你是小雨點,你還會落在哪裡呢?會幹什麼呢?先讓讓學生說一說,最後再讓學生寫下來,孩子們個個來了勁,說得還真不賴。有的說:“雨點落在房頂上,在房頂上看風景。”有的說:“雨點落在瓦片上,在片上彈琴。”有的說:“雨點落在花叢裡,在花叢裡唱歌。”仿寫時,有些小朋友寫得更妙:

雨點

雨點落進果園裡,給蘋果樹加營養。

雨點落進草叢裡,給毛毛蟲洗澡。

雨點落進泥土裡,給種子、禾苗喝水。

雨點落進竹林裡,給春筍敲響了鬧鐘。

他還在課文基礎上進行了改寫,看來還不能小看這群娃娃,在以後的課堂上要多進行這樣的訓練,其實孩子的潛力也是無窮的。

教師教學反思 10

九年級歷史教學涉及會考,而當前新課程改革也正在進行中。新課程、新標準、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如何在九年級歷史教學中兼顧會考和新課程改革,追隨上形勢的發展,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挖掘和反思。

一、新課中,課堂教學要注意情感目標與知識目標並重

國中歷史新課程改革強調“要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新課程改革強調“同時”,反對那種填鴨式教學,改革應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教師應該在普及歷史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所以說知識是基礎,是學生髮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更需要聚焦課堂,反思自身的教學。講好歷史課難。因為學科淘教案網之處。比如,我在複習《戊戌變法》的時候,我把戊戌變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俄國1861年改革放在一起比較著複習,使學生認識到一場改革需要從原因、國際環境、內容和影響等幾個方面去掌握。通過比較使原本難以理解的問題簡單化,而且可以加強原有知識的記憶。

二、複習的時候選取好的線索

我在進行《侵略與反抗》的設計時,選擇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分中國近代史為平行的'兩部分,即屈辱史(淪為半殖民地的歷史)和抗爭、探索史(淪為半殖民地的歷史),編織一張知識網。縱向看,是戰爭、條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思想探索等幾個專題;橫向看,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從民族危機到思變、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等一系列變化的內在聯絡。

三、能力提升與方法指導

學習歷史不應該停留在掌握基本的歷史史實上,更應該學會評價歷史事件,比如辛亥革命,首先可以讓學生自己隨意評價,然後指導學生注意形式上的全面——評價可以分三步:(1)是什麼;(2)積極作用;(3)消極作用。然後再讓學生對某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比如分析拿破崙,我們應該對學生強調:(1)不要受文學作品和影視劇的影響;(2)要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評價,不要用今天的尺子去衡量昨天的人,要客觀公正。同之處。比如,我在複習《戊戌變法》的時候,我把戊戌變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俄國1861年改革放在一起比較著複習,使學生認識到一場改革需要從原因、國際環境、內容和影響等幾個方面去掌握。通過比較使原本難以理解的問題簡單化,而且可以加強原有知識的記憶。

對於九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學習習慣,對各科的特點也是比較瞭解,面對著升學壓力,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也有所加強,但對於歷史這門學科來說,學生最大的問題是對歷史缺乏重視,因此九年級年級的歷史課出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面對這種狀況,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牢固確立會考的意識,讓學生意識到會考的殘酷性和成績對於學生的重要性,讓他們認識到分分必爭的必要性。

2.要依據歷史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認識到歷史並不是枯燥無味的,將課堂教學內容突破課本,廣泛的聯絡現實生活,讓學生增強對歷史的興趣,從而在課堂教學時潛移默化的讓學生記住知識點。

3.要真正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認真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即要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學習方法上給予學生指導,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

4.課下鞏固是非常重要的,九年級的學生學習壓力大,因此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每節課都給學生制定一個導學案,將知識點以更加直觀和系統的方式展現出來,後邊補充上相應的會考習題。做到知識當堂鞏固,當堂掌握。同時我提出每天在課後複習歷史十分鐘,天天如此,把知識點鞏固住。

教師教學反思 11

反思性教學"即教師對教師"教"、對學生"學"的反思,是指教師以教學目的的制定、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安排、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學生學習效果為反思物件,進行主動探究,尋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和反思能力,提高自我監控能力,加強對教學過程和效果的監控,調動教學自主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實效的一種教學方法。

"反思性教學"是在《音樂課程標準》指導下實施的,它以教師和學生的"思"為核心,以全體學生"學會"、"會學"為目的,教師通過反思來調整教學,學生通過反思來調整學習,並強調"思"與"練"的結合,通過補救性的訓練來解決存在問題,從而落實教學目標,提高教學實效。筆者通過對"反思性教學"的探索和研究,在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操作措施如下:

一、反思主題的確定

筆者認為教師對教學的反思,可從"教什麼?怎麼教?學會沒有?"三方面去考慮。

1.教什麼?

音樂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從《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去探尋。因此,我們必須根據《標準》來反思每一節課目標設計是否合理、到位,每一節課是否貫徹了《標準》的精神。但通過調查和分析,筆者發現當前許多教師在落實教學目標過程中存在著如下問題:其一,教學內容安排過多,造成"面面俱到"而又無法落實的被動局面;其二,教學目標沒有落實到每一個學生。概括說就是"目標制定缺乏科學性"。科學制定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高效率的重要因素。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必須注意大目標與小目標相結合。在每堂音樂課中,大目標是小目標去實現,小目標大目標去統一,這是目標整體教學的原則。制定小目標必須注意,小目標要為實現大目標而服務,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坡度,讓學生的思維經過"爬坡"的過程,而不是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也就是在學生已知與未知之間架橋設梯,以不斷激起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慾望,開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定目標要貫穿一單元、一學期乃至國小階段的教材中,以《標準》為綱,通過縱橫比較,研究個性,明確其地位和作用,從而使目標的確定建立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好目標,為優化教學創造了前提,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強化意識,並使之得到真正落實。

2.怎麼教?

"怎麼教"考慮的應是"如何將目標有序、分層進行落實"的問題。因此,在這一階段,教師應通過反饋著重對教學的大、小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及時反思。及時反思有利於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隨時反思,不隨機應變,課前計劃就有可能與實際教學脫節,找不到結合點。因此,教師不能迷戀教學計劃,應根據課堂實際,隨時對目標的現實情況進行反思,以便及時調整計劃。如:我在《甜甜蜜蜜的歌》的歌譜學習結束後,讓學生分組唱,個別唱,竟然反饋上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有的節奏不穩定;有的對跨度較大的音程唱不準等等,我把這些典型問題歸納起來,有的放矢進行了輔導。由此可見。教師在完成一個小目標後,一定要注意檢查,並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反思。這樣既利於培養教師對教學的反思能力,又利於教師及時,調整後續教學,提高教學監控能力。3.學會沒有?

3.學會沒有

對"學會沒有"的反思也就是對教學實效性的反思,我們的教學必須對這個問題進行反思。因為,不少老師只考慮把知識傳輸出去,不考慮如何收集反饋資訊,沒有體現出"雙邊"活動意識,致使相關目標不能落實。又有許多教師總以為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而實際效果與他們想象的卻有一段距離。因為他們往往憑自己主觀的臆斷,而忽視了對教學中所有學生的學習效果的反饋。為便於反思"學會沒有"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全面瞭解教學效果,必須在教學中加強教學反饋。反饋只有在制定目標時預先考慮安排好,才能在教學中有計劃、有目的地去實施。在教學中,可採用"學會的同學站起來表演"→"合作學習"→"組長檢查"的程式和方法進行有層次的反饋。通過面向全體的檢查,使教師能瞭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反思,就可採取相應的對策。反饋原理指出:"任何系統只有通過反饋資訊,才能實現控制"。因此,教師只有通過反饋,通過對教學效果的反思,才能實現對教學的控制。對教學效果的反思是調整教學計劃合理與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評價目標是否完成的基本途徑,也是優化目標,調節後續教學的有效手段。

教師教學反思 12

本活動是一節語言活動,目標是學習兒歌,體驗新年帶來的歡樂氣氛;感受量詞並嘗試正確使用。作為一節語言活動,培養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應是首要的。

在活動中我先請幼兒回憶新年到來時我們會做的事情,並對幼兒做出了肯定而又積極的回答,讓幼兒在想想說說的過程中體驗新年的歡樂氣氛。我根據幼兒拜年的回答引出兒歌的主人公佈娃娃,並用布娃娃的口吻向幼兒打招呼拜年,引起幼兒的興趣的同時引出兒歌。

兒歌《新年好》憑藉其富有情趣、朗朗上口等特點深受幼兒的喜愛。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對兒歌做了一定的調整,刪減和更改了部分歌詞。我伴著一定得肢體語言向幼兒展示了整首兒歌。但是念兒歌的過程中,我過於得在乎幼兒對兒歌的理解力,並且看輕了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總擔心幼兒無法很好的理解兒歌,因此在念兒歌的時候賦予過分的肢體語言,分散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得幼兒沒有很好的體會兒歌。幼兒能熟練地念誦兒歌是許多教師在開展語言活動時所希望達到的一個主要的教學目的,也是兒歌教學的一個比較顯性的結果,更是很多教師作為教學成功的重要標誌,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誠如王老師所說的更為重要的應該是其中的隱性結果——一個主動學習的意識。因為語言活動學會兒歌,理解一個故事等等都並不是活動最終的目的,而應是作為一個媒介、一個過渡點,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幼兒學習語言的一個積極的情感態度,引導幼兒一個自主去學習的意識。從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等。作為一個新教師,顯然我對於這些的理解做的還不夠到位,要更加的努力。

在活動的第二環節學習兒歌中,我通過逐句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新年好》這首兒歌具有一定的情節性,非常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兒歌主要講述的是新年送禮以及送禮者和收禮者之間的迴應的一個過程。因此在引導幼兒學念兒歌的過程中,我提問的主要線路就是幼兒的已有經驗。在幼兒已有的經驗基礎上植入新的知識點,幫助幼兒新舊經驗融合,從而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而發展相關能力。本週的主題活動為《新年快樂》,在活動之前,幼兒已有著豐富的與新年相關的經驗。在提問的過程中我選中重點的字眼提問,引起幼兒的共鳴的同時引導幼兒回憶剛剛所聽到的內容,在適當時用動作語言去提示幼兒,選用兒歌中的字句迴應幼兒,加深印象的同時再一次的念兒歌。並在幼兒回答的`過程中,根據幼兒的迴應情況,適當的請幼兒集體念個別歌詞。在這個環節中我重視兒歌中的每一句,顯得沒有主次,沒有重點。

教師教學反思 13

摘要: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 “教師專業化” 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反思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經之路,教師成長分為三個階段:新手型、熟手型、專家型,本文主要圍繞教師教學反思有關的文獻進行綜述,從教師專業成長的角度,希望能夠為新手型教師的研究提供啟發和借鑑。

關鍵詞:

教師;教學反思;專業成長

近十多年來,教學反思已經成為了影響教學的思潮之一,反思是一條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捷徑。筆者在中國知網檢索關於教師教學反思相關的課題,發現關於教師教學反思的課題大約有2439篇,關於新手型教師教學反思的課題21篇。

綜上所述,研究關於教師教學反思的課題較多,十分缺乏關於新手型教師教學反思的課題。

一、教學反思的內涵

反思的思想由來已久,安富海(20xx)認為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主動地自覺地思考並調節,在思考過程中主動地去發現教育教學問題,尋求有效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的過程。申繼亮、劉加霞(20xx)認為教學反思是一種教育活動,是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思考, 在思考中發現教育教學問題,尋求方法解決問題。仇珍玲(20xx)認為教學反思是教師以先進的理念為指引,以自身的教學活動為物件,對其教學行為、理念、效果等進行分析與思考,從而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的過程。

許多學者都對教學反思進行了解釋,結合先進理念和各學科,筆者認為教師的教學反思是各學科教師以先進的理念為指引,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學科教育教學活動以及這些活動的行為和效果,進行積極、持續、周密、自我調節性的思考。

二、教師教學反思現狀

通過文獻梳理筆者發現,教師教學反思的現狀並不理想,尤其是對新手型教師來說。王青(20xx)指出新手型教師對教學反思意識不高、教學反思內容較淺、教學反思的方法較為單一。田甜(20xx)指出專家教師以學生為中心,而新手教師反思則以自己為中心,只考慮自己語言、教態、板書、時間安排、失敗時大多選擇逃避。仇珍玲(20xx)指出目前新手型教師更重視教師自身、不重視理念、輕視發展、過多的重視方法,不注重感受。

綜上所述,筆者發現大部分學者都認為目前教師教學反思的內容較為淺顯、缺乏理論支撐、反思方式單一。結合田甜和仇珍玲的觀點得出:新手型教師反思大多以自己為中心進行反思,很少去考慮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適應學生,且不能將教學反思貫穿到教學的整個過程。

三、提高教師教學反思的策略

關於教師教學反思對策的研究數量很多,通過文獻蒐集發現文獻提及的策略、途徑、對策屬性相近,在這裡統稱為策略。費振新(20xx)在學校層面和教師層面提出了對策:培育教學反思的文化、提供教師培訓機會、重視教育專業學生的反思能力和反思意識的培養。隋小美(20xx)認為促進教師教學反思的策略包括:提高教師的反思意識、提高教師教學反思的能力、學校營造良好的反思氛圍。仇珍玲(20xx)指出要加強學習實踐,培養反思習慣、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反思能力、改變管理方式、注重反思指導、對職初教師重規範、重積累、促進反思交流。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要注重教育理論、培養反思意識、營造良好的反思氛圍,這些對策都可以被新手型教師所借鑑,但實施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

四、結語

通過研究發現,很多學者主要是從教學反思的巨集觀層面來研究的,更多的是對教學反思的內涵、策略等進行了分析和闡述,但對新手型教師在教學中發生的實際問題缺乏針對性的分析。本文只是在理論的基礎上和眾多學者的觀點上對教師的教學反思作為初步的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對新手型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提供現實素材,為新課程改革的施行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安富海.教學反思 : 內涵 、影響因素與問題[J] .課程與教學研究,20xx,10

[2]仇珍玲.國小教師教學反思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xx.2

[3]費振新.教師反思能力發展現狀調查與對策—以常熟地區國小教師為例[D] .華東師範大學,20xx,9

[4]王青.新手型高中化學教師教學反思現狀調查研究[D] .河北師範大學,20xx,6

[5]隋小美.國小教師教學反思的現狀和策略研究[D] .遼寧師範大學,20xx.,3

[6]田甜.新手型數學教師與專家型數學教師教學過程的比較研究[D] .華中師範大學,20xx,5

[7]申繼亮` 劉加霞.論教師的教學反思[J] .華東師範大學報 ,20xx,9

教師教學反思 14

有餘數的除法這節課是要學生認識餘數、掌握有餘數除法的橫式的寫法,正確表達商和餘數,並學會有餘數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探索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和餘數規律,感受到探索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擺一擺,在平均分若干物體還有剩餘的活動中認識餘數,感知、理解有餘數的除法的意義,在嘗試中學習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例如在教學17除以5的時候,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商幾的過程分析,使學生明白:5和幾相乘的積接近17而且小於17就商幾,從而使學生初步掌握了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這節有餘數的除法是以表內除法知識作為基礎來進行學習的,它的內涵發生了新的變化,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的過程。因此,為了使學生掌握有餘數的除法的意義和計算,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注意聯絡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理解表內除法的含義,來溝通有餘數的除法和表內除法的關係,在具體情境中感知有餘數的除法的意義。同時加強學生觀察、猜測、想象、操作等活動,讓學生在“做數學”中理解有餘數的除法的算理和演算法,知道具體情境中的“餘數表示什

麼”,發現餘數和除數的關係。在教學中比較注重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主動建構知識的平臺,從表內除法的引入到理解有餘數的除法的意義和計算的算理,都安排了符合邏輯的活動和思考空間,通過創設的問題情境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能主動參與、獨立思考。從整節課的效果來看,學生學的還不錯,但在“發現餘數比除數小”這個規律時,我是指名學生板書連續的算式,原先是想這樣會縮短時間,由於學生在板書過程中沒有把各數對齊,使學生沒能很快的觀察出這個規律,反而花的時間更多,如果由老帥自己來板書可能效果會更好,學生可以很快地發現餘數1、2、3、1、2、3、。。。。。。都是比4小的,沒有超過4的,從而得出餘數要比除數小這一規律。

當然,有餘數的除法是這一單元的教學難點,學生的試商,豎式的寫法,餘數不能不寫等等這些都要靠以後反覆的練習,從而加以鞏固。

教師教學反思 15

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幾點:

1、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根據教學大綱對

本課的知識要求和行為要求,我從知行兩方面制定出本課教學目標,目標完整,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課堂上,緊緊圍繞“怎樣做講衛生的好孩子”展開教學,藉助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一系列感官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懂得哪些是講衛生的行為習慣,樹立起要做講衛生的好孩子的情感願望。這樣,有效地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2、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學生是老師的勞動物件,但他們也是一群活潑的生命物,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在教學中,如何處理好師生間的關係將直接影響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課堂上,我始終以飽滿的熱情,親切的微笑面對孩子,語言自然流暢。我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對學生回答欠佳處,不責備,不急躁,而是鼓勵、引導他們說好。“親其師、信其道”,我努力以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孩子,使他們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充分發揮孩子的主體性。學生在學習中沒有壓力,輕鬆愉悅。我注重訓練要面向全體學生,我給每個孩子充分發言的機會,一隻只小手如雨後春筍一般頻頻舉起,躍躍欲試,讓我感到他們正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來,更激發了我的教學熱情。據統計,本節課學生的發言率達95%以上。對於坐在教室各個角落的孩子,他們往往容易被老師忽略,但我在教學中,沒有忽視這些不起眼的角落,給了這些孩子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在教師的期待中,同學的鼓勵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這就更激勵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我注重對學生的鼓勵,每一次精彩的回答,我都給予充分地肯定。他們在課堂上誇獎的良好的衛生習慣,教師及時用自制的“蛋蛋書籤”予以獎勵,同時提出對每個孩子的殷切希望。使學生在讚揚聲中樹立做講衛生的好孩子的願望。

3、教與學結合,課堂教學中積極嘗試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在全教會精神的指引下,本課的學文明理,我讓學生看完蛋蛋的故事以後,說說自己知道了什麼,鼓勵學生當小老師,大膽地幫助蛋蛋改正不衛生的習慣,這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達到了自我教育、互相幫助的目的。辨析導行中,讓學生進行自誇和自我批評,樹立榜樣。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的機會,老師較好地處理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關係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4、課堂教學結構合理,教學手段先進。本課教學分為“看故事匯入——明理導行——評價總結”三大部分,每個環節緊緊相扣,層次清晰。多媒體課件的引入,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完成。如形象生動的小故事,朗朗上口的兒歌,輕快活潑的音樂和舞蹈,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明確了講衛生的內涵,逐漸樹立起講衛生的願望,使思品教學的思想性與趣味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時間合理,有效地保證了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同時也看到,作為一名教師,從事思品教學的時間尚短,還處在學習探索階段。因此,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待改進。如還應加強對教材深度和廣度的鑽研,教學的形式還需不斷的創新,使之更有利於思品課的教學。這些將在今後的教育實踐中不斷學習、總結、提高。

總之,這節思品課,既有體現思品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創新之處,同時也反映了自身尚需努力改進的地方。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虛心聽取同行教師的意見、建議,刻苦磨練,切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使自己成為一名全面的思品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