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薦)

來源:果殼範文吧 5.18K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薦)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

在這次培訓中,我們討論瞭如何搞好網路大集體備課,學習了新課程標準,觀看了xx名師課堂,並間接聽了全國國小名師於永正老師的報告《關於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我受益匪淺。特別是於老師的報告讓我深有感悟。於老師的課堂簡單、實在,卻又不同凡響,是語文教學的經典之作。那麼怎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使課堂教學做到更加有效呢?

一、要有目標意識及落實目標的意識

閱讀教學應該是有起點有重點的,每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課後的練習。我想: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談教學效率,把每一課的課後練習高標準、高要求地完成就是有效教學。除此之外,要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語文教師,要有目標意識及落實目標意識——過關意識。每個年級段的寫字和朗讀一定要落實,要過關,教學中朗讀是閱讀教學的首要目標,該默寫的一定要默寫,該背的一定要背。

二、要做好對話中的“首席”課前,老師要和教材“對話”,把教材讀懂,掌握好這一環是關鍵。

課堂上要講學生不懂的,教學生不會的,少問,少講,多示範。示範是最好的老師,要惜時如金,儘可能減少課堂時間的損耗。

三、莫把課堂當講堂,莫把語文課上成討論課

課堂是學堂,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上要用啟發的、激勵的語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另外,語文課上有些討論並不能給學生留下什麼印象,給學生留下的是字詞、是語感,是不可言傳的感受。討論得太多,開掘得太遠,就會使語文教學變“胖”,耕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園;聲光電一起上,弄的學生頭暈目眩,就會使語文味兒少了。

四、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課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學。課堂教學,是老師、學生和教材三者之間的對話。課堂上,更多的是在老師組織、引導下,讓學生和教材對話。教師關注的是學生,該講的講,不該講的不講,教學生不懂的知識,一定要有過關意識。

五、教給方法,培養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捷徑

“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可見學習方法的知識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學習方法是學生為了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所採用的某種方式、手段、途徑。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有了學習的主動權,才能獨立地探索新的領域,獲取新的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去組合、去創新。

1、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預習”乃是“學生預先學習”之意,即預習應看作是課堂教學前的準備,是課外到課內的橋樑和紐帶,是鋪墊,也是初步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階段。強調預習並形成良好的習慣,其意義在於: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他們主動求教的積極性,提高自學能力。

2、教給學生讀懂課文的方法,提高閱讀理解力讀懂課文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從識字、權,才能獨立地探索新的領域,獲取新的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去組合、去創新。

1、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預習”乃是“學生預先學習”之意,即預習應看作是課堂教學前的準備,是課外到課內的橋樑和紐帶,是鋪墊,也是初步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階段。強調預習並形成良好的習慣,其意義在於: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他們主動求教的積極性,提高自學能力。

2、教給學生讀懂課文的方法,提高閱讀理解力讀懂課文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從識字、解詞、釋句,到理解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理解xx題目,理解思考課後問題到自己能圍繞課文的某一詞句提出問題,從理解xx的語言文字,到體會其內涵,品味作者遣詞造句,佈局謀篇的方法都需要教。

3、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老師和學生都很有制訂好讀書計劃,並按照讀書計劃要讓學生利用學得的知識,方法去廣泛閱讀課文以外的文章和書籍,使他們“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在課外閱讀指導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愛“讀”,還要指導他們會“讀”得好,讀得有收效。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遠不止上面提到的策略,還有專家們提出的:準確、深入地解讀文字;精心進行教學設計;靈活機動地實施教學;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創設大問題背景,實施有效對話;適度拓展、堅持練筆等等。

總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把握住課文的精髓,立足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努力構建有效、實用的語文課堂,我們的語文課程才可能充滿生機和活力。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2

這次培訓學習在不知不覺已過了半個多月了。在這些天裡,有著充實,有著快樂,也有緊張忙碌之後的想家!儘管不適應、困惑、疲憊,但常常還是能感覺到緊張後的充實和快樂!說實話我本身就是抱著求真向上的態度來參加此次培訓的,既然來到這裡,就應該克服困難,珍惜機會,學有所獲。

學習的每一天,我都被這些老師吸引著,推動著:每兩個小時的課程,他們從來不坐,從來不會降低質量,縮短課堂時間一分鐘。他們的人格魅力和敬業精神深深地打動著我,感染著我。我為我能來培訓而慶幸,我為我在培訓班結識這些專家型的教師而感到慶幸,我為我是他們的學生而產生了驕傲感。所以我用眼睛關注著他們,我用筆記錄著他們,我用心採擷著他們。這次給我們任課的教師全是“精英中的精英”。這些老師學歷高、經驗足,每個人都有特長之處。他們的課堂全面、細緻,有對教材的精彩解讀和分析、有課堂實錄、還有耐人尋味無窮的經驗之談。每天能傾聽他們對教學的理解,感悟他們的思想方法,讓我感覺到不是一種學習,而是一種享受。在學習中常常能帶給我思想上的洗禮、理念的革新。

“有思想,有文化,有情感,有藝術的教師是大師。”大師的分析總是充滿靈動與啟示;大師的課堂總是充滿了智慧與情趣。給我們這一百名學員授課的專家、教授中,基本都是大師。他們全身閃耀著大師的光環,卻無法因這耀眼的光環而遮擋住自身的才華、探索求知的的渴望。我想這每一位讓我心生仰慕之情的大師,一定是因為永無止境的學習才能使他們登上這教育的巔峰。他們的成就激勵著我們,激勵著我們這一群在國小教學的道路上跋涉的學員們。也許走在龐大的教師隊伍中,你根本不會認為她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特級教師。第一次上課她和我們一道分享她的成長歷程,兩個小時的課程中,她一直在主講臺上來回走動,一會兒板書,一會兒指點批畫,一會兒唱,看那個樣子,真想一股腦兒的把她的儲存傾倒給我們,與我們共享。看著她,溫暖又舒適,與這樣的特級教師在一起,怎會不是一種愜意的的享受。這些天聆聽著他們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享受著高層次的理念講座,一次次震撼著我的心靈。在與各位專家、教授的思維碰撞中,我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理念得到了提升,能成為他們的學生真是我們這一批學員的幸運。我們的人生也許與特級、專家無緣,但我們可以因為他們的引領在追尋國小教學的征程中更有活力,更有收穫。我堅信!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古人寥寥數語就將學習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來了。學習的過程好比那未經加工的瑕玉,經過一番精雕細刻之後,呈現出一具工藝品應具有的高貴與典雅。同樣的,面對這場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日益複雜的學生思想道德,很多時候仍讓我有些霧裡看花,無所適從,從而使我覺得我很需要學習,而此次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猶如為我打開了一扇門,撥雲見日,使我以前的困惑豁然開朗。在此之前,我曾出去培訓過幾次,而這次不同的是培訓中我主動去思考、去領悟。心靈經歷了忐忑、探索、喜悅。一路走來,專家、名師的講座雖然我不能做到照單全收,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起著引領和導向作用。這次培訓之後,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為科研型教師的信心。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3

正月十二號星期五,在實驗中學進行了學科培訓,王老師對我們語文學科20xx年的工作進行了指導,並指出了在新一年中教學工作的重點和教師專業成長的方向,“研究,20xx主題詞”,讓研究成為習慣,構建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理想語文課堂。同時,由王文君老師對語文知識體系的構建進行了專門介紹。作為一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感受頗多,受益匪淺。感覺自己在專業成長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下面就本次培訓的內容談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首先,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不可忽視,但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行大語文的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我覺的是語文教學的出路所在,這也正符合了王老師對於我們語文學科教學的指導方向,基礎知識教育與廣泛的閱讀相結合。研究教學,走上科研之路,是教師的幸福所在,在深入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的探索,分析,提煉,整合,總結。才能使自己的教育生命長青。對此,我會加倍的努力,爭取使自己儘早的走上教育科研之路。下面對語文知識樹的構建談一下自己的體會,我覺得每學一個單元的課文先做個知識樹,這樣有利於教師把握本單元的知識體系。“語文知識樹”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末,是魏書生老師有感於當時語文教育考題氾濫、教學缺乏序列的現狀,引導學生畫出來的。它的由來主要基於語文課的兩個特點:“第一,每篇課文,即使是最淺顯的課文,人們都能夠圍繞它設計出成千上萬道考試題。第二,每篇課文,即使是千古名篇,講課時你缺了課,只要基礎好,期末或升學考試,成績照樣優秀。”從第二個特點,魏書生老師看到了“語文學科知識也有規律,也有穩定的結構方式”。掌握了這些規律,考試時就能以不變應萬變,學生就可以不做大量的習題了。

基於此,1979年,魏書生老師開始引導學生畫語文知識結構圖,經過討論,他們選擇了樹式結構,並通讀了國中的六冊語文教材,畫出了“語文知識樹”。雖然在畫的過程中意見眾多,但最終從大的方面基本確定為4部分22項131個知識點魏書生老師常把“語文知識樹”比作地圖,有了地圖就能明確目標,選擇最佳路線,可以少走彎路,而且在教學中運用也有較大的可行性。在教學中,師生可以按“知識樹”的體系去安排進度。每講一點知識,讓學生懂得每次學到的知識處於整體的什麼位置,與鄰近的知識點有何區別和聯絡。此外,在魏書生老師的六步課堂教學法的“自結”階段,他總是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的達成度,並把所學知識納入到“語文知識樹”中去。再有,在“學法指導”中,他非常重視複習、檢測的過程,他強調複習一定要聯絡自己的實際,不會什麼複習什麼,全班同學一般不集體複習什麼知識,而是每個同學根據“語文知識樹”的內容自行安排。如果有的同學複習後還有弄不懂的知識,就去請教承包這一知識的同學。這種做法和布魯姆提倡的“掌握學習”有一定程度的相通之處。

“語文知識樹”自其產生以來的十多年中,在我國的語文教育界引起了較大的反響。綜各種評論,認為畫知識樹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1、體現語文教學的整體性。“語文知識樹”是魏書生老師和他的學生在綜觀國中六冊教材的'基礎上畫出來的。他首先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了國中語文教學的知識結構,體現了魏書生老師從整體著眼的教育教學思想。“學生可以根據這張圖,一個層次,一個類別地實現語文學習的目標,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和被動性。這種從總體上了解知識結構,而後分部分學習,最後在認識部分的基礎上再把握整體的學習方法,即整體——部分——整體的學習方法,就是整體性原理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運用”。

2、尋求語文教學的序列性。魏書生老師試圖建立語文學科的知識體系。有人認為“魏書生正確處理了知識規律、學的規律、教的規律三者之間的關係……關於知識規律,以‘語文知識樹’為主要內容,建立知識體系,使語文教學從無序到有序。他擯棄傳統的就文教文,就語文知識講語文知識的陳規,努力尋求知識之間的聯絡,按照知識規律,他打破常規,有時‘跳講’,有時一課講幾篇課文,有時跨越文體,不拘一格引導學生掌握知識規律”。雖然語文教學到底有沒有序列,需不需要序列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但無論如何魏書生老師卻以他獨創的方式把它付諸了實踐,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有利於學生形成一定的認知結構。認知結構是認知心理學派所強調的。他們認為要把知識的結構教給學生,而“魏書生的‘語文知識樹’的設計和傳授,是符合這一原理的”因為“語文知識樹”著眼於知識點的梳理,“它一改語文知識的龐雜繁蕪,有利於學生形成一定的認知結構”。

4、教學目標的科學定向。教學目標過於籠統是語文教育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不少語文教師教學目標的確立,往往是憑經驗或照抄參考書,“所定目標不是年復一年的重複,就是或高或低,胸中無數。因此,像魏書生老師那樣,在語文知識的體系中確立目標,就顯得非常必要了”,因為學生是有差異性的。魏書生老師也引導從“語文知識樹”的角度來看,使他們“理清本學期所要學習的語文知識結構,以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進而也有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應該說,在當時,“語文知識樹”確實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創舉,為語文教育改革作了一些積極的探索。但是,時至今日,資訊科技飛速發展,各種知識急劇膨脹。就教育而言,這是一種機遇,它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我們以前不可能具備的條件;但同時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從不同的視角重新審視一下“語文知識樹”。學生良好的認知結構的形成,有一個應該讓學生掌握什麼樣的知識的問題。在當前這樣一個資訊科技高速發展,各種知識不斷膨脹的年代,從知識的內容上講,學生需要掌握的是那些具有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強有力的解釋效應的知識。如果我們以此來審視“語文知識樹”,我們發現,它雖然對知識作了梳理,並簡化了一部分內容,但不可否認,它包含的還是一個個比較繁瑣的知識點。因此,從內容上看,“語文知識樹”在怎樣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這一點上還是不夠完善的。

總而言之,語文知識樹的建構,不但對老師是必要的而且對學生也是必要的,首先可以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整體的知識框架,對整冊書甚至是整個學科有一個總體把握,從而更加紮實的學好知識。王文君老師從知識樹建構的提出、建構的作用,以及它的利弊和前景做了詳細的分析,並且將大武中學的做法跟我們做了交流,給我們點明瞭方向。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4

暑假是提升實力的最好時間,在這次暑假學校舉行培訓,讓我參加了這次的培訓,受益匪淺,知道了教室的責任,和工作。

一、尊重愛護學生

學生是需要關愛的,在學生學習生活中他們需要我們知道輔助,一步步前進,我們的工作不只是教授他們只是,還要教育他們做人。在學生學習的時候嚴格要求是必須的,因為學生需要約束,沒有約束的學生是無法無天的,不知道努力,因此我們就必須要適當的約束他們,但是同樣也需要關懷,在他們考試失敗的時候,我們我鼓勵他們讓他們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好的,培養他們的自信,關心他們讓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可以無憂無慮,放心的學習,他們都是幼小的,可塑性非常大,因此在這段時間我們做老師的就要給予學生尊重和關愛,讓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能夠很好的學習,才是重要的,因為關愛會讓他們充滿力量,讓他們可以在一次次失敗中不斷成長,而不是被失敗所束縛,所限制,因此我們作為老師的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愛護讓他們能夠有一條好的發展道路這樣對孩子的父母也有所交代。

二、做好課前準備

我們雖然教的是國小,都是一些基礎的知識因此這些知識非常簡單易懂,但一樣也需要每次上課提前做好準備,提前把要做的事情,要準備的事情都準備好不讓自己的工作出現疏漏,不讓自己後悔,我們要做哪些準備呢?首先是要把工作內容完全瞭解,哪怕脫離了課本也能夠熟悉,對每節課的重點知識要做梳理,要事先做好安排,用怎樣的方式教導一堂課程,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上課之前做好的,到了課堂上我們才能夠把重點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也好給他們安排作業,讓他們一節課收穫滿滿,不浪費他們學習的寶貴時間,擔負好自己的責任。

三、提升技能知識

我們雖然已經成為了老師但我們依然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通過進步來促進自己成長,我們老師是禪道授業的,是學生們學習的目標,我們必須要解決學生的問題,只有讓自己變得強大,讓自己有足夠的能力足夠的知識底蘊才能夠給學生解決各種學習上的疑難,隨著時代的進步,教授的知識也是在不斷的更新,我們既要做好跟上時代需要,也要學習更多的先進的其他知識,讓自己能夠在工作中成長,不原地踏步,如果老師不進步,教導的學生也不會多麼出色,只會誤人子弟,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更艱難,我們要做到我們的職責,做好我們的責任,把我們的工作做好,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向別人請教,自學等都是我們提升的手段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培訓的目的是讓我們變得更強,讓我們學到東西,讓我們教育好學生,我會做好自己的工作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培養出合格的學生。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5

為期三天的學習活動已經結束了,時間雖然短暫然而收穫卻頗豐,學到了很多平時所不能接觸到的東西。

首先,對於網路大集體備課備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特別是朱老師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了集體備課的含義、意義、內容與範圍、集體備課應遵循的基本原則、集體備課的型別和備課步驟等,為我們今後的集體備課指明瞭方向。其次,夏萍老師和王慧老師所作的報告,也讓我對於語文課程標準的解讀有了更深的認識,清晰明確的把握了語文教學的重點。王老師雖然是傳達的於永正老師的報告,但是卻讓我們意識到了高效課堂的重要,也向我們提出不僅要建設高效課堂還要努力走向優質課堂,這是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必須努力的。最後,名師課堂觀摩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與名師接近的大門,通過觀看他們的課堂讓我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學到了一些很好的教學方法,為以後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總之,我覺得這次的學習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精彩的、讓我受益匪淺的活動,藉助這次的收穫我會繼續努力爭取使自己的教學能力有更大的提升。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6

以前,體育課都是一個樣子,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而且也習慣了學習的方式—————教師教,學生學。而這次新課程改革則不同,它真正體現了教育的注重實效,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精神。也真正促動了我的思維發展。下面,我談一下對體育新課程理念的一些認識及思考。

一、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新課程對體育課進行了進一步完整的科學化的定義和闡釋:體育與健康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以及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構建了運動參與、身體健康、運動技能、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領域,真正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並將增進學生健康貫穿於課程實施的全過程。鮮明的指導思想在給我們體育教師指明方向的同時,對傳統的重競技的單一的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談到學生的運動興趣,我們以前較少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問題,只是想把要教的內容迅速地教給學生,自己過癮了,但是也很累,可是學生真正學到了多少,感興趣嗎?我沒有考慮過。現在想想,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一定不高,因為他們總是盼著自由活動。這說明,上課的內容根本沒有吸引住他們,他們不感興趣。我覺得,教師應該通過一些新穎的教學組織方法激發起學生運動積極性,在學習到體育知識的同時也對體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使其做為自己終生的習慣。

三、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體育新課程標準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這一點,我也是深有體會的,發掘學生的優點,讓學生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翁”。

體育教學改革改到現在,改革思想不斷地落到實處,開始注意到學生的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開始真正注重學生的差異性,開始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日趨完善的體育課程標準使學生見到了矚光,也使人們體育教師的工作方向日益明朗。

通過上了這一學期的體育課後,發現自己對體育的愛好又增加了幾分。體育帶給我們太多美好的心情,亦給予了我們必要的健康。上體育課,讓我們充分的享受生活,放鬆自己,其盡妙之處,還能陶冶我們的情操,激發我們學習的熱情,更好的學會生活。

體育交往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利用體育這一特殊活動方式所進行的相互之間的資訊傳遞、溝通、傳播,是人們社會文化活動的組成部分,它以多種形式展現人們在體育領域進行社會交往的生活活動和精神活動。體育交往以制度、規則、規程等為代表,規範交往參與者行為的人為的約定形式,對交往參與者具有限制和教養的.作用,並在公正的基礎上,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個體的倫理準則和共性,因此最集中體現體育精神,對人的道德素質、行為規範的提升有強制作用和指導作用。

體育運動中的團結協作精神、友誼合作精神、拼搏進取精神,無不給人以直接的或間接的教育,對人生產生深深的影響。因此,我們學習體育要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導向功能、創造功能、娛樂功能、育才功能,使我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與體質同步增長,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全面健康發展的人才,剛剛過去的暑期,對體育老師來說是一個收穫頗豐的暑期,這個暑期,教研員給我們進行暑期培訓,培訓主題鮮明,教師專業成長及有效課堂教學,給予了我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一個個教學資源例項、一個個有效教學的內涵,使我們在感悟中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首先,李雪峰對課程改革做了回顧,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主要特點進行了闡述。面對社會的發展,我們體育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必須遵循體育教學的規律,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然後,對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教學內容的構建以及編寫依據、體育教學方法與體育教學行為的區別、評價體系的變化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講解。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7

一學期過去了,我將自己的校本培訓心得體會展示如下:教學是教師最本職的工作,校本培訓的根本著力點就是提高受培訓教師的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業務潛力,為提高學校教育工作質量奠定基礎。本年度,學校從師德教育、基本功技能提高訓練、現代資訊科技學習、新課程理念、教育的藝術以及教育科研潛力培養等諸多方應對全校教師進行了培訓。

在本年度的校本培訓中,對教師的專業精神、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潛力等關係到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方面面給予了全方位關注,如教師的敬業精神、負職責的態度和成長目標等等。普通教師與專家的比較證明,教師的知識不僅僅有量與質的問題,而更重要的是結構問題——教師所需要的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經驗性知識和背景性知識,都是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整合,而專家致力於某方面的`研究,見多識廣,經驗豐富,能夠給教師帶給迅速有效的幫忙。

通常某一類專門的教師培訓對教師進行培訓時,把教師當成了學生,從基本的教育理論到各科的教學資料、方法等進行系統的培訓,也就是全面的培訓,這樣的培訓有它的優點,但針對性不夠,因為每一位教師都有他的優點、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而校本培訓就揚長避短,很好地解決這類問題。教師長期在學校任教,教師之間、校長與普通教師之間,每人的長處、短處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輕教師課堂經驗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課的進度、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能很好地調動等,經驗豐富的中老年教師就可針對這些常規問題對青年教師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這些指導能夠在課堂中、也能夠在課堂外、辦公室裡。所以,這樣的培訓模式針對性強,在某些方面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習是教師的終身必修課,在資訊化時代,只有堅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不致於落伍,教師尤其就應如此。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8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塘荷盛一市香。在市教研室的組織下,我有幸參加了天長市首屆國小數學教師培訓。通過學習,使我在理論上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體會。在多元化社會背景下,在一個以學習為主題的時代中,市教研室及時的給國小教師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平臺,為期四天的培訓匆匆而過,聯絡本人的實際談談對這次學習的認識。

1、談談對備課的認識。

備課是上好課的關鍵,可以說任何一堂成功的課都是由精心備課而來。隨著新課程實踐向縱深發展,”教書“這一概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師的“教”已不再是單純傳授,講析,而是引導、組織、參與、討論等的綜合;”書“也不再是單純的教科書,而是所有的書,包括電視、電影、網路、報刊雜誌,特別是生活這部大書。那麼新課程背景下的備課也必然發生鉅變,誰來備、備什麼、怎樣備,這些都是教師們亟待解決的問題。王永斌老師的報告《數學教師如何備課》給我們指明瞭方向,使我們認識到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是必須備好一節課。

2、談談對上課的認識。

在新的教學時代,在今天課改的大環境下,數學教師如何才能上好一節數學課?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教師應進行角色轉換,應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角色向學生的導師、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課程的開發者、合作者、資訊資源的設計和查詢者、學生的學術顧問、研究者和學習者等角色轉變。我們要向40分鐘要質量,追求教學的有效性(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盧傑夫老師在他的報告中為我們詳細的'介紹瞭如何上好一節課,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存在的困惑。以“解決問題”這一教學內容為例,給我們展示了上好一節課的全部過程。當然到底如何上好課,還有更多的方面值得我們每位教師去關注,去思考、去探索,畢竟教育是與我們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的。

3、談談如何處理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的關係。

課堂教學是預設與生成的矛盾統一體,充分的預設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障。只有課前精心預設,才能在課堂上動態生成。我們還應該“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時也“關注生成”、“駕馭生成”,讓學生的問題跟著我們的課堂一起飛翔。曹文香老師的講稿中以自己的公開課為例為我們講述了課堂預設的基本要點和思路,從而使我認識到預設性是課堂的必然屬性。為了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完成計劃中的教與學的任務,在上一堂課之前,我們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瞭解學生,精心設計活動,完成教學預設。但在真實的課堂教學中,要因地制宜、因情制宜,隨時調整課前的預設,即時創造、即興修改,創設有利於學生有效學習的課堂情境。

另外,我個人認為說課要注重科學性、創新性、實效性。做到教材分析正確、透徹;學情分析客觀、準確,符合實際;教學目的符合大綱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教法設計緊扣教學目的、符合課型特點和學科特點、有利於發展學生智慧,可操作性強。同時,還要樹立創新的意識和勇氣,說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使聽者有所啟示和收益。

這次培訓是一次對自己“教育潛意識結構"的深層改造,自己在學習中通過反思,結合教育實踐,明確了教育的方向、目的,找到了實現目的的方法技巧,這是一次成功的學習,勝利的學習,希望市教研室能夠給我們一線教師多提供一些這樣的學習機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