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老師教學隨筆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9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校老師教學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老師教學隨筆6篇

學校老師教學隨筆1

三年級是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年級。培養三年級同學的語文能力,應著重放在段的訓練上。三年級段的教學主要任務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結合有關內容,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能找到重點句,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關係,知道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

1、讀段在段的讀、說、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讀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過程,一步一步地讀下去,達到透砌理解。過程得當,能理解得順,理解得深。應抓好三個環節。

一是初讀,要突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同學學語文的過程和同學的認知過程統一起來,讓同學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籠統--具體"的心理歷程。教師精心設計問題,以啟發同學的思路。對於重點段落,要讓同學在讀熟的.基礎上,通過講讀,使同學掌握學習方法.三要熟讀.要指導反覆誦讀,直至熟讀成誦。使同學能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段說段在讀段之後進行,要求同學用自身的話表達對段的思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為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剛開始說段訓練時,同學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複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同學一句一句地說,然後,把整段話連起來說。在指導說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說和具體地說結合起來進行.課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等,可以聯絡課文,讓同學進行大膽的想象。能寫就不說,能說就不讀。培養同學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寫段在三年級段的教學中,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佔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同學建立段的概念,必需引導同學理解句子意思和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絡,認識段的組合規律,真正讀懂一段話。然後和時指導同學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的訓練,使讀和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讀寫訓練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後,既培養了同學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了同學寫的能力,學會寫好片斷,讀寫相互促進,有效地提高了同學的讀寫能力。告訴同學寫段時,.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

學校老師教學隨筆2

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先得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感受到,要是你對某種事情感興趣,關於這個事情的一切你就會很關注,就會投入極大的熱情,鍥而不捨地鑽研它,思考它,對於它的每一個細節你就會很容易地記住,完成起它來也很順手。在數學學習中,學習興趣更凸顯出了其重要性。對於三年級的學生,更容易看到他們對某一種東西產生興趣的那種極大熱情。所以要抓牢這一點,讓學習興趣成為學生掌握數學學習能力的導火線。我們教數學的'老師,要是能看到學生在課餘總是在讀數學書,在做數學題,在思考數學問題;要是能聽到學生說,“我最喜歡數學了”,“數學玩最有意思”。那麼這個時候,說明學生已經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他的數學學習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增長。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可能性》的時候,我和學生一起做“擊鼓傳花”的遊戲,讓學生在活到中體會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事件,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就連平時不愛活動不動腦筋的學生也都勇躍參與,而且也很好地掌握了“一定”、“不可能”、“可能”這些個用語。這一課我感覺很成功,因為在學生的興趣中教學會讓教師身心愉悅。

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還得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

外在的知識,要轉化成自身的一種能力,那就得讓知識參與我們的生活,並共同構建我們的生活世界。對於國小數學知識的學習,也就應當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我們就生活在數學世界裡,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用數學知識建構我們的生活。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先出示一些物品,水,柑子,餅子,讓學生來分一分,要求做到公正公平。學生在這種親手操作活動中,會自然而然地運用數學思想——平均分。當分到餅子的時候,學生會說分成兩半或四份等,那麼這個一半或四份等怎麼用數字來表示呢,從而引出課題。學生便會對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是通過自己親手操作產生的數學問題,他們就會有強烈的探究願望。

學校老師教學隨筆3

如何提高思品課教學的時效性,轉化思品課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各有收穫,這是當前思品課課改中一個重頭戲。不少在思品教學一線的老師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聯絡自己的教學物件,做了不少的教學改革的嘗試,收穫很多,也存在許多困惑。我作為一名從事多年思品課教學的老師,把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淺薄的思考在此贅述下來,供同行探討和指正。

一、正確認識思品課的“三維目標”,分清層次,是思品課教學的前提。

新課改,新課程、新課標明確提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態價值觀目標是思品課教學最終要實現三大目的。課程內容,課程的事例、課程的次序安排、教學方式和手段無不是圍繞這三大目標來進行。在課改以前,三大目標是藏於思品教材之中。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以及升學考試的壓力,我們不少思品教師更多關注是學生的分數,關注是學生的知識把握的多寡,學習中各種能力的培養被淡化,學生的情感是否能得到震撼、昇華,價值觀能否得到提升根本無法談及。學生成為老師一味灌注各種知識的機器。思品課的教學顯得那麼蒼白無力,空洞乏味。學生對思品課的理解就是不得不學習的科目,就是死記硬背的科目。如今,思品課的課程目標明確對這三維目標提出了新的詮釋,尤其針對國中的學生實際,編排不同與過去的教材內容,我們思品老師仍然抱著老套頭不放從事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活動是沒有生命力的,也是在誤人子弟,得不到學生的認可的。

二、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願學、想學、樂學,是思品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句話是我們很多老師再熟悉不過的教育名言。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很多老師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嘗試,獲得的經驗很多,教訓也不少。思品課的教學同樣如此。我對此認為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主動的'去學習,積極的去體驗和感知,讓他們在老師引導下,去發現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去找到自己無知的盲點,激發他們潛在學習動力,更好地配合好老師完成教學任務。也許,在最初的開始,我們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能力還比較差,參與能力還不強,有個別的學生不思學習,我們老師的辛苦得到回報是那麼少,我們老師也不能輕而易舉得出“孺子不可教也”的結論,而應該相信“海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尤其,我們老師面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更應該有如此胸懷。愛學生,激發學生對你所教學科的學習慾望,這是老師教學的一項職責,也是老師教學能力的展現。

三、教師人格魅力的展現,是思品教學有序、有效的重要環節。

時下,我們不少老師或多或少都聽到自己的學生在課後議論:“這位老師上課上得好,我喜歡他的課。”也許,學生的評價標準是那麼單純,是那麼帶有個人喜好色彩,但是,至少給我們老師一點提醒,學生對某一位老師產生了認同感,教師某一處閃光點被學生記憶深刻,引導了學生。“愛屋及烏”,學生對老師產生了尊重,產生了崇敬,對老師所教的學科也會產生不可抗拒的欲求。如何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這是我們每一位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在教學過程,展現自我,表現自我,較高的文化知識,幽默的教學機智,恰如其分的教學手段,頻頻不斷的教學鼓勵…………都會讓學生留下深刻的記憶。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我們每一位老師應該謹記話語。作為思品課老師,應該從自我做起,相信自己所教的學科,不要以自己的學科被不少人認為是雜科,是豆芽課,感到氣餒,努力擔當起自己應該承擔的教育教學職責,從容展現自我,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自己的學生,讓學生能接受,能喜歡,從你的教學活動中有所收穫。學生的較好評價也是我們當老師實現自我價值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

四、靈活的教學手段和實用的教學模式,是思品課教學實效必要的條件。

“一張嘴,一本書,兩隻粉筆”思品課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我們不少思品課堂上上演,我們不少思品課老師對此仍然戀戀不忘,即使新課改在如今鋪天蓋地的、如火如荼進行時,傳統的觀念仍然不時左右著我們每一位思品老師,有時不自覺在課堂中又回到原地,真有一點積重難返的感覺。現今,我們思品老師要有勇氣戰勝自我的決心,改變自我,跟上時代的要求,更新自己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我們思品課教師要根據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較好的方法和手段。新課改對我們提出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我們要學習,要借鑑,要靈活採用,而不要一味生搬硬套。教無常法,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才是好方法,我們每一位思品課老師應該勇於去開發自我特色的方法,只要它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和精神,對學生有益,有助於教學,能夠提高教學的互長,能夠提高教學的時效性,就是不錯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教師要不斷的學習,要有教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五、教師恰當的角色定位,是教學活動有生有色開展不可缺少的要求。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一切活動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有收穫,有進步,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提升,是教學活動靈魂所在。可是,我們有不少思品教師往往找不準自己應有的位置,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包辦學生的一切,抹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僅僅停留在紙面上,學生學習枯燥,無味,想學好都無法學好。尤其,新課改的推廣,新教材的展現,思品課教師如果再採用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教法,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根本無從談及。課堂上不可避免的出現教師獨醉的場面,學生各自做一套的尷尬的局面。學生無收穫,老師無長進。教學互長成了一句空話。

上好課,上好一堂讓學生喜歡,教師滿意,同行認可的課,是需要教師不斷積累經驗,汲取教訓,不斷反思,是需要我們的教師不斷學習,更新觀念,善於創新。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互長的過程,我們的教師要善於利用教學中的各種有利的條件,服務於我們的教學活動。對於我們的思品老師更應該如此。學科的特色決定我們思品教師要加倍挖掘教學活動中有利因素,讓思品課成為學生願學,有所收穫,有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課程,而不是學生過去心目中空洞的說理課,淡而無味。

學校老師教學隨筆4

《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教學大綱》指出:“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閱讀是作文的基矗閱讀好像蜜蜂採花,作文好像蜜蜂釀蜜。可見,讀和寫是相輔相成的,猶如一對孿生兄弟。

那麼,什麼是讀寫結合中的仿寫呢?寫作理論告訴我們,所謂仿寫,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範文的立意、構思、佈局謀篇或表現手法,進行作文的一種寫作訓練方法。可分為全仿和點仿。

全仿是從整體上模仿範文作文的方式。如寫《我愛故鄉的山水》,可全面模仿《讀書再讀書》一文的寫法:以總——分——總的構段方式結構全文,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和描寫每一個觀察點的景物,在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同時展開聯想、抒發感情,在句式表達上要求運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又如《母雞》一文,作者按照心情的變化(討厭——不敢再討厭)通過敘述幾件事,寫出變化的原因。於是安排學生以心情的變化為線索,寫清一件事情。於是一篇篇鮮活的文章孕育而出《語文啊!語文》、《海盜船》、《貓》……只有這樣,便可把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了,達到了篇與篇讀寫遷移的目的。

點仿是區域性模仿範文的作文方式。區域性模仿,內容較多,範文較廣,它是訓練學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種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句式表達、段落構成、開頭結尾、過渡照應、抒情聯想、描寫議論等。但應指出的是,不是課文中的'每一個片斷都可以作為仿寫訓練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地選擇那些具有明顯特徵的片斷,進行仿寫練習。換句話說,要精心指導學生學習、分析範文,找準和把握仿寫之“點”。這仿寫之“點”,就是範文中將被模仿的地方。因為一篇文章或一段話,可仿之“點”很多,需要研究的問題也很多。哪些該仿。哪些不該仿,模仿哪些“特點”,怎樣模仿等,都需要教師細細指點。例如有些課文中的片斷,或是屬總起分述段,或是屬分述總結段,或是空間敘述請楚,或是細節描寫形象……像這樣在寫法上獨具特點的片斷,就可以作為讀寫結合的“點”進行仿寫。仿寫時,同時告訴學生這種片斷在寫法上的規律,使學生有規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如要訓練學生用總分方式結構段的寫法,其規律是:①總起句位於句首,是全段的中心句;②分述句之間的關係大都是並列的或連貫的。比方說《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第2、3自然段,描寫了桂林的山是奇特的、秀麗的、險峻的;桂林的水是平靜的、清澈的、碧綠的。在構段方式上採用的就是先總述後分述的寫法。待學生明白寫法後,趁熱打鐵,進行讀寫結合,要求學生仿照這段先總後分的寫作方法,以學生感興趣的景點或實物等為題仿寫一個片斷。一學生以《廣州的小吃》為題作了這樣的仿寫:

“廣州被譽為‘美食之都’,最的,就算是早茶了。廣州的早點品種真豐富啊!有蒸的、煮的、煎的、燒的、油炸的、乾煸的;包子、小菜、主食、飲料……無所不有,讓你愁沒胃口品嚐;廣州的小點,製作真精製啊!有一籠香氣撲鼻的蝦肉包,-透明如白玉,鮮紅的蝦肉若隱若現,真像一件藝術品,令人捨不得吃;廣州的早點,味道真可口啊!腸粉,油而不膩,入口柔滑,回味無窮,真是吃了還想吃。”

讀了這段話,我們感覺到是一個成功的片斷仿寫,說它成功,就成功在小作者經歷了從“讀進去”到“寫出來”的實踐過程,更重要的是,作者把握了仿寫的真正內涵,避免了因“仿”而“套”的毛病,這就是小作者仿寫成功之所在。

又如學習《開國大典》天安門廣場方位描寫後,可安排學生以《我的臥室》、《我的小天地》和《我們的教室》等為題進行仿寫。要求按空間順序描寫和介紹,並展開合情合理的想象。

實踐證明,仿寫不失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條有效之法,是讀寫結合的好形式。只要教師把規律教給學生,學生掌握了它,就會從讀中悟出寫的門徑。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就會得到同步提高。

學校老師教學隨筆5

本學期,語文學科專案中,開展了“讀讀寫寫勤練筆,尋找讀寫結合點”的活動。這一活動,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就語文教學過程而言,實質上就是如何引導學生閱讀和寫作的過程。閱讀和寫作是密切相關的。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運用,兩者並重,相輔相成。

一學期來,我在實施這一專案的實踐中,摸索中探索,訓練中總結,有了一些感悟:

1、強朗讀,積澱詞句

會寫首先要會讀,學生通過一篇篇課文的學習,不斷豐富了知識,提高了認識,開闊了視野,敏捷了思維,從課文中汲取營養。因為課文所選的大部分是思想性強、結構嚴謹、語言規範的文章,學生通過朗讀,正確理解了詞語,積累了典型的詞句,梳理了文章的條理,掌握了文章的結構,為寫作了很好的鋪墊。所以,教學中,我重視每篇課文的朗讀,讓學生讀中感悟。

2、寫多練,形式多樣

千篇一律,形式單一的寫,會使學生會厭煩、乏味而失去寫作的熱情。根據不同文章的特點,採取不同的訓練方式,不失為讀寫結合中的一劑良方好藥。

1)、框架式:理清整篇文章的結構和寫作順序。如《音樂之都維也納》採用“總——分——總”的結構寫的,讓學生仿照這一結構寫“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音樂”。大部分學生謀篇佈局比較好。

2)、比較式:比較課文之間的寫作異同,掌握多種寫作的方法。如採用倒敘的方式寫,吸引讀者,引起懸念。讓學生寫了《這真讓我》的作文,效果不錯。

3)、複述式: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大倉老師》和《將相和》等課文故事性很強,學生便於複述。

4)、仿寫式:仿照某一章節的寫法,印象深刻。如一課,對話展開情節,很有特色,於是讓學生寫一段對話,要表現出四種說話的形式,學生寫得蠻有滋味。

5)想象式:好多課文會給人遐想的空間,以達到回味無窮的境地。如《蘇武牧養》中有一情節“蘇武手我、握旌節,與羊做伴,深情地注視著南歸的大雁——”蘇武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要求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把這一過程寫具體。學生的想象還真豐富,寫作中突出了蘇武的“思鄉、愛國”的情懷。

6)寫句式:寫作,不必拘泥於長篇大論,有時幾句精練的語句,同樣能能訓練學生的`寫作思維。《擁抱大樹》這篇保護環境的文章讓學生深受教育,於是,學生設計的一條條精美的廣告語,折射出了學生思維的火花。

讀寫結合的形式還很多,它們往往又是相互交錯使用的。只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讀寫結合,有計劃地選好結合的“點”那麼,學生練筆的機會就多了,寫作的基本功也就紮實了,這樣,既加深了對課文的記憶和理解,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真是相得益彰呀!

學校老師教學隨筆6

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正確地掌握學習方法是關鍵。

有些學生數學學習之所以學得很慢很傷心,一點新內容劃很長時間不一定能很好地掌握,就在於他們沒有能掌握一些學習數學的學習方法。當他們有了一些學習方法並能運用自如的時候,才會自然而然地形成學習能力。所以,關鍵還是要讓學生在國小三年級就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任何問題解決都有它自身的學習方法。例如在教學《問題解決》的時候,我會讓學生做到以下幾步:

(1)讀題,理解題意,要求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問題。

(2)在理解的基礎上,找出已知和未知,以及要解答的問題。

(3)畫圖幫助理解題意。(國小生的學習還是以直觀為主,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畫圖對他們理解題意是很有用的.一種方法。)

(4)找出數量關係。(以口頭分析數學量關係為主,說出每一步求什麼。)

(5)列式,計算,並作答。

這是一種基本的問題解決方法,但又是很重要的學習方法。通過這種方法的訓練,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分析問題能力的形成。

據高效課堂教學的要求,學會數學課的預習方法,也會對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由是,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自學能力。在老師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的引導下,教會學生閱讀數學課本,做好閱讀筆記,尤其要記下自己還沒有想明白弄清楚的問題,以便與同學交流的時候有方向有內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