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力量》讀書筆記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2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的力量》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的力量》讀書筆記

《教師的力量》讀書筆記1

這個暑期,有幸拜讀了顧榮芳老師著的《竹節的力量——關鍵事件與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研究》一書。全書除卻緒論之外,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養育事件與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第二部分,師徒結對與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第三部分,研究性教學與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第四部分,幼兒園骨幹教師、專家型教師的關鍵事件。每一部分的闡述都是那麼通俗易懂,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是那麼的熟悉,因為這一切就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在這裡,有我、有你、有她的影子。

書中第一部分“養育事件與幼兒教師專業成長”中所述的“養育事件之幸——揚起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風帆”、“養育事件之痛——阻礙教師專業成長的荊棘叢林”,再次說明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就看你有怎樣的心態。喜歡書中的這段話,與大家共勉。“擁有積極心態的人,會把生活的每一天都當做新生命的誕生而充滿希望,儘管這一天可能有許多麻煩事在等著他。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人生際遇,但我們可以改變面對不幸的心境;我們無法改變生活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面對生活環境的態度”。

養育事件對於幼兒教師這個女性群體來說,都是必經之路。還記得當初結婚之後,原本是計劃等大專文憑拿到之後再要孩子的,但因種種原因,就把計劃提前了。懷孕之後,工作量也沒有減少,大專的學習也在繼續,懷孕7個月時,我還承擔了蘇州市級的公開活動。當時,園領導也是徵求過我意見的,讀書筆記.如果我不接受任務也是可以的。那段時間,其實也很糾結。但一想,能夠承擔大市級公開活動,對於工作才6年的我來說真是機會難得,何況領導也是那麼的關心,寄予厚望。所以也就有了我的第一次蘇州市級公開活動“老師要做媽媽了”,還未出世的“兒子” 陪我一起走過了那段“拔節”的日子。說來也怪,兒子出世以後,每逢我有公開活動的任務,他身體就不適,在他住院掛水的時候,身邊總是少了我這個媽媽,陪伴的.多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後的每一段成長曆程中,我的家人都給予了我莫大的支援,偶爾也會有牢騷與埋怨,但也是說說便罷,並不會扯我的後腿。

所以我想說,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心態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家人的支援也是不可或缺的。希望我們都能如竹子那般,在經歷長成竹節的痛苦之後,收穫成長的喜悅。

《教師的力量》讀書筆記2

豐子愷作家的《學畫回憶》這篇文章中關於“如何鼓勵和培養兒童的天性和愛好”,給了我們很好的回答。

子愷的先生讓他畫一張孔子的相,子愷想盡辦法終於做到了。書中是這樣寫的:放假時我挾了書包和先生交給我的一張紙回家,便去向大姐商量。大姐教我,用一張畫方格子的紙,套在畫譜的書頁中間。畫譜紙很薄,孔子像就有經緯格子範圍著了。大姐又拿縫紉用的尺和粉線袋給我在先生交給我的大紙上彈了大方格子,然後向鏡箱中取出她畫眉毛用的柳條枝來,燒一燒焦,教我依方格子放大的畫法。那時候我們家裡還沒有鉛筆和三角板、米突尺,我現在回想大姐所教我的畫法,其聰明實在值得佩服。我依照她的指導,竟用柳條枝把一個孔子像的底稿描成了;同畫譜上的完全一樣,不過大得多,同我自己的身體差不多大。我伴著了熱烈的興味,用毛筆鉤出線條;又用大盆子調了多量的顏料,著上色彩,一個鮮明華麗而偉大的孔子像就出現在紙上。店裡的夥計,作坊裡的司務,看見了這幅孔子像,大家說“出色!”還有幾個老媽子,尤加熱烈地稱讚我的“聰明”,並且說“將來哥兒給我畫個容像,死了掛在靈前,也沾些風光。”我在許多夥計、司務和老媽子的盛稱聲中,儼然成了一個小畫家。但聽到老媽子要託我畫容像,心中卻有些兒著慌。我原來只會“依樣畫葫蘆”的,全靠那格子放大的槍花,把書上的小畫改成為我的“大作”;又全靠那顏色的文飾,使書上的線描一變而為我的“丹青”。格子放大是大姐教我的,顏料是染匠司務給我的,歸到我自己名下的工作,仍舊只有“依樣畫葫”。如今老媽子要我畫容像,說“不會畫”有傷體面;說“會畫”將來如何兌現?且置之不答,先把畫繳給先生去。先生看了點頭。次日畫就貼上在堂名匾下的板壁上。學生們每天早上到塾,兩手捧著書包向它拜一下;晚上散學,再向它拜一下。我也如此。

先生信任孩子,交給子愷一個任務,子愷就能完成。兒童是野生的玫瑰花,我們不能用遙遠的未來來犧牲孩子的現在,我們要讓這些野玫瑰在風雨中、在陽光中幸福地、自由地生長。切不可用扞衛童年、保衛童年的名義讓兒童不能自由的生長。我認為孩子的自由最大的體現是思考的自由,我們現在往往設定更多的框框架架,讓孩子在一個狹窄的圈子裡成長。甚至,很多時候教師用一種先知先覺的面孔將自己的思維強加給孩子,進而使得他們逐漸喪失思考力、反思力。

其實,每個人的成長與成才,都離不開老師的教導與薰陶。老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言行舉止都對孩子們有著巨大的影響。教師所具有的教育能力以及傳遞給孩子們的'能量,有著扭轉孩子們的命運、幫助他們展開更加美好的人生畫卷的巨大力量。

教育與教學是一個心與心之間交流的過程,是生命的教育,我們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探索,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才。那何不從現在做起,少一些無用的幫助,多一些自主的激勵,真正放開學生的手腳讓學生去自我發現,用一句俗話說,要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成為一位教學的藝術家”!

《教師的力量》讀書筆記3

人說:讀書足以移情,足以,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為書中有著廣闊的世界,書中有著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假,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就是一次與大師的對話,與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會讓人收穫非淺。範梅南先生說,機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必須具備諸多素質和條件。我以為,以下幾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為先。教育家高震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為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為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什麼條件下知識才能觸動學生個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為一個人所珍視的智力財富和道德財富呢?只有在這樣的'財富下——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在知識的活的身體裡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懷著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

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為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讓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樹,把綠陰覆蓋在他們身上;讓體罰和變相體罰遠離文明的場所。當然,作為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才是愛,做到嚴慈相濟。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維,開拓眼界、拓寬思路。機智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實質就是或因勢利導,或拋磚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話題轉移,擺脫眼前的窘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敏捷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才能左右逢源,化險為夷。讓學生靈動的思維火花不斷迸發,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是富有實踐智慧教師的明智之舉。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教師的力量》讀書筆記4

寒假中,我閱讀了《老師的力量》這本書,它了我很大的啟發!讀著他們國小的生活,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老師確實擁有著一些強大的“力量”!也許在很多人的心中,老師是一種權威的象徵,是應該去服從的在這個崗位上的人!孩子們的求知慾往往被分數、名次消磨得日漸消退。而現在的新型教育中,這些認識早已過了時,現在所提倡的教育是讓學生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老師要關注的,是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而不僅僅是讓學生髮表意見,更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獨立研究與探索的意識和能力。

《老師的力量》中飲水思源篇給了我很多啟發,也觸發了我很多的感想。恰巧,到現在為止,給我啟示最多的也是我的中學老師。她是一名語文老師,在我們那個時代,就如上所說的,我們往往覺得老師是一種權威,不可侵犯,但同時學生們也不願去親近,而她的出現改變了我的想法,或者可以說是幾乎改變了全班同學的想法。我想她絕對能稱得上我們所說的“有魅力的老師”!

我還記得我們曾經總結過她的魅力之處。其中第一點在於,美麗的外表。當我們還是一個國中生時,思想很簡單,完全沒有什麼複雜的思考。當她拿著語文書充滿自己的走進教室,做了一段很簡單的自我介紹後,就吸引了我們幾乎全班的眼球。T恤,牛仔褲,一個馬尾,一切都很簡單,但是從她身上所發出的自信,智慧的光芒讓我們覺得她格外的美麗。現在回想起來,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真的也很重要。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好的印象,我們第一堂正式的語文課,也上的非常開心與順利。

她的第二點魅力,在於她性格上的特點。她可以說不算是一個威嚴的老師,但是我們對於她都很臣服。她其中的一個觀點,在我當上一名教師以後,也常常會給自己,或是在班上強調,那就是:上課的時候,我作為老師就是老師的樣子,我做老師該做的所有事情,你們是學生就是學生的樣子,就該履行學生該履行的義務,我們要珍惜上課的每一分鐘,不把時間浪費在語文課以外的地方,當然下課時我們是朋友,我們可以聊電視劇,聊八卦,討論哪邊有美食等等,如果願意,甚至可以把她當做親人,可以無話不說。我想,這也許就是我們常說的良師益友吧。在我的記憶中,三年的國中時光,我們一起在奶茶店吃過薯條,聊過八卦,一起在學校操場打過羽毛球,給過我大大的擁抱,給過我滿滿的自信,在她身上,我收穫了很多,更收穫了一個受人喜愛的性格!

她的第三點魅力,當然逃不出她的課堂魅力。其實我一直都不是特別擅長於語文,或許是我原本就對理科方面的科目比較感興趣,我的語文成績之所以沒有特別差,不能誇張的說全部的原因都是因為她,但總能說大半是因為國中的時候有這麼一個語文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是老師的本職,她的理念中,傳道作為第一位,解惑作為第二位,而原始課堂中的授業,在她看來,顯得並沒有這麼重要。當然我們現在的'教育中,也越來越強調傳道這一說法,但是在十幾年之前,要做到這樣的排序是有困難的。但是她真的做到了!她的語文課上,我們不必為了靠近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揣摩老師的心思,我們可以有天馬行空的思想,可以有自己的暢想,她不會因為我們時常的“創新”而感到無奈,她常鼓勵我們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想法。她常說:“只會複製,這不是學習,我們不需要這麼多影印機,你必須有自己的看法,你想到了什麼就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看看有沒有理。”她的課上,從來沒有說錯這一說法,從來能讓她生氣的,只有你不肯說!在她的慢慢引導下,我們班的語文成績,總是無法超越!

《教師的力量》讀書筆記5

近日,拜讀了《老師的力量》的第一部分“飲水思源”。其中收錄了梁實秋、季羨林等文化名家追憶恩師、懷念學生時代的多篇文章。文章的作者各自的回憶也是相去甚遠。但是,讀著他們的國小生活,眼前影動著他們的老師身影,我漸漸開始反思對照。誠然,他們那個年代的學習環境和現在截然不同,但是,不管是哪個人,但凡他有過求學的經歷,這一生中總有那麼幾位老師是讓他們終身難忘的。正如:“每一個學生都有他的老師;每一個學生都有和老師的特殊因緣,以及故事。”經年累月之後,難忘的不見得是老師的名和姓,更多的是這個老師帶給他們這一生的影響。從這部分內容中,我體會到老師對一個孩子成長之路的影響之大,有力量的老師讓學生離開後依然常常“飲水思源”

有力量的老師總是有著種種不一樣的故事。但是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演繹了一個“師者”應有的形象。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可以是一句口號,但在現實生活中,它也可以沉浸為一種力量。讀完名家們的回憶時,我在想:我能成為一個有力量的老師嗎?我可以給我的學生什麼樣的力量?

梁實秋先生在《我的國小》中充滿深情地回憶了自己國小時代,尤其是幾位曾對他成長產生積極影響的各科老師。他們給予梁實秋的影響,尤其是施教著眼於學生未來的培養。是培養人還是培養人才?這個問題使很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是國家、地方的人才培養方針出現了偏差。“首先是要培養人在這個基礎上培養人才,”往往是以人才的培養標準去要求人,以精英的.培養目標去進行一般人的培養,但想要實現很難。比如:音樂專業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強調實踐性,注重技能。相比之下文學修養、文化知識則較為欠缺,教學除了大課還有“一對一”小課。這種特殊性一方面適應了專業特點,另一方面也塑造了學生較強的個性。因為這種特殊性,學生愛獨立思考,習慣於按自己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遇事不盲從;喜歡在舞臺上展示自我;這種在舞臺表演中鍛煉出來的自信在生活和活動中有時又顯得格外自私和無知。從一定意義來說這自信積累了演出經驗,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英雄主義和利己主義。對什麼團隊精神,寬容他人,熱愛生活等等都不感興趣。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群體,首先是培養好基礎的人,然後才是人才。那麼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是多元的,除了在校接受老師的教育,其實家長的榜樣作用和社會引導也是學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

日前,在“為教育改革和發展建言獻策”研討會上,一個高中學生道出了廣大莘莘學子的心聲:“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新的體制可以對我們稍微溫柔一點,多給我們一點自由和選擇!”

中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問題,和明確改革前進的方向與目的,“面向未來的中國教育改革需要高瞻遠矚,需要確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正因如此,為未來培養什麼樣的人和人才,怎樣培養將是我們教育部門及教育者必須思考的重大問題。

《教師的力量》讀書筆記6

“這一切都歸功於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學校教科書這有一滴水在教師的知識海洋裡就邊得越來……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蘇霍姆林斯基語)”

又一次捧起大師的經典,想起初讀的時候,自己還是一個剛出學校的學生,懷著對大師的崇敬拜讀了它。教了近十年的書,當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那樣的少。

年少時總覺得教育是一件簡單的事,教師是一份輕鬆的活,教書的日子久了,越來越發覺做一名好老師不是那麼容易。就簡單的讀書而言,學生是一個裝不滿的水桶,自己永遠是被他們追趕的送水工。要想在課堂上成竹在胸,縱橫馳騁,不斷讀書是一條不錯的捷徑。社會的飛速發展,知識更迭的速度,讓人時刻感到知識的滯後。教科書的背景越發寬廣,學生的生活接觸豐富多彩,社會資訊交流的通暢。作為課堂教學的行為主體,教師和學生應該有交流的基礎,從而也可以從學科知識的背景中取得相應的知識給予學生富有成效的啟發。

西漢的劉向有句名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教師雖然不言愚鈍,但讀書,可以讓你充滿內涵;可以讓你變得深刻。讀書,使你聰慧;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你站得高看得遠,使你的見解和視野更加開闊。面對學生捫心自問我準備好了嗎?感到不足,讀書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