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網路的兩個關鍵詞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5W

社會化分享是快餐消費時代一個必然的生活方式。在高效與高速雙重協力下,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每個人即刻的情緒和感情來的迅速,去的也快。這種在即刻狀態下所產生的資訊未必比得上深思熟慮的結果,但同樣具有相當的價值,甚至這種即刻的資訊可能更趨真實。這種當下情感就像臨時迸發的靈感,以前很難傳遞,是移動終端和社會化媒體讓這種即刻情感的分享成為可能。這也是為麼微博平臺上有太多的情緒,因為大多數使用者在社會化網路上分享的就是情感。

社會化網路的兩個關鍵詞

個人可以和全世界成千上萬的人一起交流資訊,實現全球範圍的“共享”。這種無邊界的社交行為,很有可能讓一個普通的使用者在某段時間內成為社交中心,這對使用者有很強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像流感病毒一樣在網路傳播,人們可以一天不吃飯、不睡覺,卻無法一天離開網路,無法拒絕社會化網路帶來的展示、分享衝動。這種衝動的背後其實就情緒的宣洩,希望有人與己產生共鳴,希望自己能在人群間獲得展示。

社交本身並不是目的,社交應該是一個過程,目的應該是獲得快樂。宣洩、被關注、被讚賞、獲得反饋、炫耀……所有這些之所以被重視,是因為它們都能帶來快樂。在社交網路內使用者通過分享、交換或興趣的追逐獲得快樂才是目標。而快樂可以來自在追逐興趣過程中所衍生的競爭、社交、分享、購買甚至是爭執。如果將社會化網路行為的目的確定為是對快樂的獲取,那麼社會化網路行為一定會趨於碎片化,因為快樂是短暫的。宣洩的快樂是短暫的、初戀的快樂是短暫的、久旱逢甘霖的快樂是短暫的,幾乎所有的快樂都是短暫的。這是由快樂的本源所決定的'事,無法改變。我們不可能長時間地處於一種錯覺中,除非我們的理性不來干預這種錯覺。可惜的是,一個成熟的人總是喜歡用理性來糾正錯覺。時間一久,理性就自動出來干預了,這有什麼好樂的呢?於是,快樂又歸於平靜。可能也是這個原因,絕大多數的普通使用者在社會化網路中維繫的是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是階段性的參與,沒有邊界卻只在朝夕。

社交網路所推動的權力換位,讓網際網路的核心從資訊轉變成了每一個生活其上的網民,隨著移動終端的發展、規模化社會化網路的確立,社會化分享已經成為生活的必須。這時的社會化網路不是一種網路服務,而是一種全新的資訊傳導機制,在此機制中,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訊息源,將訊息快速的傳遞給其各自的關係網,而關係網中的其他節點亦可以將訊息繼續傳遞下去。在這種機制下,運動本身就是一種更為高效的網路行為,使用者作為資訊的生產者和傳遞者,更多的使用者處於變化的狀態就意味著可能創造更多個性化的資訊,能驅動更多使用者參與傳遞,因為傳遞本身就是一個動作,所以移動終端的發展極高的促進了社會化分享。

社會化網路擁有便捷的價值交換機制,對於你來說是日常、不新鮮,甚至是廢品的東西,對於別人來說可能是珍品,這種各自擁有的東西通過社會化平臺進行交換產生的總價值遠大於1+1=2。這一點在社會化網路營銷中也非常突出,企業在社會化網路平臺的營銷活動,不僅捲入使用者而且捲入使用者的創造,一旦企業稍微強化對使用者的重視,使用者會非常積極的回饋,這些反饋如果要採用直接利益換取的話將會耗費大量的成本。

艾略特有一首詩叫《空心人》,詩的最後兩句是:這就是世界結束的方式,並非一聲巨響,而是一陣嗚咽。於此相對,企業在社會化網路內的營銷常常始於潤物無聲,結果卻很有可能平地起風雷。背後就是大量使用者主動的交換,將自己的創意、物品、思想、方法拿到平臺上去交換當下的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