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觀的調查報告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4.68K

在當下社會,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創業觀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生創業觀的調查報告3篇

大學生創業觀的調查報告1

一、背景

大學生的創業應當適應時代的需要,既要追求自己的職業理想,更要符合社會的實際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是同學們理性擇業、奮發創業的重要條件。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就業再就業工作也取得明顯成效,但就業再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當前我國的就業壓力較大,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我國的人口基數大,需要就業的人員多,就業高峰持續長。近幾年,隨著高校招生規模擴大,高等教育已步入大眾化,大學生的就業高峰與社會的就業高峰重疊,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凸顯出來。

其二,就業機制有待完善。一方面,舊的經濟計劃體制的影響仍然存在並在一定範圍內發生作用,用人機制還健全,仍然還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計劃安置,人才流動機制還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勞動力市場發育不完善,勞動力要素的配置還未達到完全優化。

其三,就業觀念有待更新。當前在就業問題上,許多人的就業觀念落後,如缺乏到基層和農村擇業創業的積極性,或者不從自身條件和現實出發,就業期望值過高。

另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際經濟環境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國際市場需求的繼續萎縮,全球通貨緊縮日趨明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造成我國外部經濟環境更加嚴峻。雖然我們有效遏制了經濟增長明顯下滑態勢,率先實現經濟形勢總體回升向好,但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牢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難度增大,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然存在,全球性挑戰壓力增大。這些方面也對大學生的就業造成很大壓力。

因此,本人對我校部分在校學生進行了關於大學生創業觀的調查問卷。現將此次調查問卷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二、調查情況及研究方法

為了充分了解我校學生的創業觀念,調查物件包括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大一大二的部分在校生,包括城市與軌道交通系、管理系、文學系、外語系等不同性別、年級的學生,其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80份,分別於晚自習及課餘時間發放給學生填寫。問卷有20個問題構成,其中19到選擇題,1個開放題。問卷由四部分組成: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動機和態度,創業心理成熟度,創業面臨的困難,創業需要的指導和支援等。通過這些問題的調查,能有效的反映出我校學生的創業思想和創業觀念。

通過與同學的認真討論,參考相關文獻資料,對得到的問卷採用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研究,最終真實客觀的得出調查結果。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大部分學生的創業意識淡薄,對畢業後的是否進行創業,缺乏明確的認識和目標。大學生對創業有一個清楚的瞭解和認識,是樹立正確創業觀的關鍵。調查結果顯示,54%的學生對創業的理解為只要開創一份事業都可以創業;20%的學生選擇自謀職業;16%的學生準備自己開辦企業或公司;6%的學生想開發前沿科技專案;4%的學生另有其他打算。這表明,雖然我校大部分學生有創業的打算,但是還為做好創業的準備,其創業的動機尚不成熟,對創業的認識還不全面,對於日後創業的總體態度較差,部分學生甚至對於創業以及畢業後的打算未作任何的思考。這值得我們深思。

2、我校部分學生的的創業觀有些落後,對所學專業以及所在行業的瞭解較少。通過調查問卷,就打算創業的學生而言,對於畢業後的創業方向尚未完全明確。很多學生只是單純的存在創業的想法,而對於如何創業,怎樣創業以及創業可能會遇到的機遇與挑戰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未來的創業之路尚處於理想之中。現如今學生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自身素質有待提高。由於長期處於應試教育下,大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僅僅侷限於本專業及書本,缺乏與市場接軌實踐鍛鍊的機會,沒有經驗可積累,無論是實際應用能力還是心理承受能力相當有限,只能是憑著自己一時的激情,走一步算一步,而沒有詳細的思考與刻苦的鑽研。對於畢業後的創業,這顯然是不夠的。

3、學生的職業規劃不合理。通過調查問卷,我校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創就業準備不夠充分。例如,英語專業的一名學生準備畢業後開辦一家外語培訓機構。但是,其在大學期間,本專業的知識未能很好掌握,對於專業課的學習缺乏必要的專注與投入,導致其一些必要的語言類證書無法拿到。其選修的課程與企業的管理沒有關聯。這些必將給其將來的創業帶來困難。現在的大學生由於處在大學這一象牙塔中,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無法專心與學業,或著接受到一些錯誤的創業資訊,從而導致其大學期間的職業規劃出現誤區。

4、學生接受的創業培訓有限。雖然學院將職業生涯規劃作為每位學生的通識課程必修課,向學生提供有關職業的視訊教學並要求每位學生於學年末提交一份職業生涯規劃書。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學生自身的自覺性較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應的監督與檢測。學生從中真正學到的創業知識有限。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由於校園活動以及學習要求,學生參加校外兼職的機會不多,學生得到創業鍛鍊的機會較少。調查結果也表明,一部分學生苦於無法找到適當的創業培訓。這應引起學校相關部門的關注。

四、方法與對策

1、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念,積極做好創業準備

一是要有積極創業的思想準備。創業是拓展職業生活的關鍵環節,在就業壓力較大的社會環境中,創業意識強烈並且具有思想準備充分就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還能幫助別人就業。

二是要有敢於創業的勇氣。創業艱苦磨難多,因此,只有創業的`思想準備是不夠的,還需要創業勇氣,有勇氣者才敢於創業、善於創業和成功創業。

三是要提高創業的能力。創業需要勇氣,但需要智勇,而不是蠻幹,創業不是追求時髦的感覺,而是獲得成功的果實。大學生在創業的問題上除了要具有立足創業、勇於創業的思想準備之外,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既要不拘泥於陳式,又要充分考慮自身的條件、創業的環境等各種現實的因素,努力提高自主創業的能力。

四要積極儲備創業的基本知識、技能。在校大學生應學好相應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自己的交際能力和應變能力。學習之餘應積極參加學校裡的相關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鍛鍊自己,提高自己。

2、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創業的引導,建立健全創業培訓體系和機制創業是各種社會知識的集合,是包括法律、企業管理、財務會計、稅務、市場營銷等知識和技能的把握,更是創業者個人的團體協作意識、創業意識、創新能力、交際能力等的綜合運用與展現。大學四年,正是大學生進行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時期。因此,高校應建立健全創業教育普及的長效機制,創設條件,營造氛圍,加強培訓,把有志於創業的學生組織起來。一方面要幫助他們理清創業思路,為其提供系統的知識培訓。如通過計入學分的創業課程、課題研究,設定相應的必修課程。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們增強創業能力,提高創業成功率。如通過舉辦職業規劃大賽等校園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實踐機會。進一步開發大學生的創業潛能。

3、政府應採取多種措施以改善大學生創業環境

政府應加大大學生創業宣傳力度,形成認同創業、尊重創業者的社會氛圍,增強創業者的“榮譽感”,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以緩解創業資金的瓶頸,成立專業化管理服務機構,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和幫助;深化戶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制定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以解決創業大學生的後顧之憂,激勵更多的大學生投身於創業之中。要搭建創業教育平臺,形成濃厚的創業教育氛圍。

一方面,政府或有關部門要建立專門的創業教育組織機構, 領導和協調高校的創業教育,建立健全創業教育網站,搭建創業教育平臺,為創業學生提供政策諮詢、創業指導培訓、專案支援、開發和技術支援、開業指導、跟蹤輔導等服務,形成濃厚的創業教育氛圍;另一方面,政府或有關部門要與企業做好溝通。通過對一些成功創業的企業家的成功案例,激勵當代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利用他們的成功經驗,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指導。

五、小結

一個人能否成才,並不取決於個人的一廂情願,關鍵是必須把個人成才的主觀願望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有機結合起來,自覺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我們要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大學生創業觀的調查報告2

摘要:大學生是一群充滿激情,充滿力量,充滿想象與創造的人,這個朝氣蓬勃的群體一直備受社會的關注,而近年來大學生創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當今世界, 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社會資訊化等飛速發展,正在日益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將人們帶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徵不僅是知識成為發展經濟的主要要素,而且帶來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的各種變革。而在這些變革中就需要大量的知識分子來支援,從而為大學生們創業帶來了契機。並且大學生創業對全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自主創業;資金;就業難;成本投入

一、調查物件的現狀及研究現狀

本次調查的物件僅侷限於西華大學校本部的大三、大四學生,由於大一、大二剛進入大學對於創業與就業等了解甚少,於是只針對大三大四的學生。我校在校大學生有3萬多人,大三大四近一萬多人,這麼多大學生在這畢業季的來臨都在考慮自己的就業問題。並且這幾年全國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並不樂觀,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心儀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那麼就會有很多的大學生選擇去自主創業。從實際情況瞭解得知,還是有一批學生對自主創業感興趣,甚至有的學生已經開始在位創業做準備了。

不管是在校園內還是校園外都隨處可見有我校的大學生在自己做生意了,校園內有各類教育機構的代理、買賣小飾品,零食的、做微商的,校外夜市賣衣服、賣小吃、賣飾品的,開店的等等,他們都在開始自己創業的第一步,也是第一桶金的來源。這些創業都是我們身邊的,他們無處不在,他們一直影響著我們,可能他們並沒有掙到多少錢,但是他們開始了他們創業的第一步,也是最艱難最痛苦的一步。並且學校領導也十分的支援大學生自主創業,學校併為全校大學生設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以及開設了首個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為我校大學生的創業提供有效的平臺,在這裡我們可以申請基金,模擬經營,試點經營,如果確有成效會得到省教育廳甚至國家財政的支援。

對於他們的調查與研究我們覺得是特別有意義,對我們自己的創業與就業也是十分有幫助的。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分析他們的成功與失敗,總結經驗為我們以及以後的學弟學妹們做出正確的指導。

二、報告內容

1、調查目的和針對問題

本次調查報告的目的首先是為了瞭解全校大學生的創業興趣以及創業狀況,然後對調查得到的資訊進行總結與分析,並得出一定的經驗,為我們之後的創業提供實際的理論支援,為學弟學妹做出正確的指導。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全校大三大四的學生,對他們的創業興趣與創業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

2、調查時間地點

20xx年5月30號至6月2號在西華大學校本部對全校大三大四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為寢室調查以及戶外調查。期間通過網路(QQ、微信)對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及個人進行調查。

3、調查經過

20xx年5月27號 在學校臨江苑宿舍確定調查方案包括調查物件、內容、方法、以及時間等。

20xx年5月28號至29號 在學校設計紙質調查問卷,以及網路調查問卷。

20xx年5月30號至6月2號對全校大三大四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期間通過網路(QQ、微信)對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及個人進行調查。在進行問卷調查時我們首先針對自己所在宿舍樓進行調查,我們逐個寢室進行調查,最後的調查較為成功,收集了較多的資訊,發現本棟樓有很多已經在創業的同學,有自己在學校開奶茶店的,有販賣小零食的,有做微商的等等,另外對自主創業有興趣的同學也較多。在隨後的三天分別對其他宿舍的大三大四同學進行調查,並在空閒的時刻通過網路QQ與微信瞭解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與個人。通過對學校創業團隊Top BMC、機器人足球、創新車隊等的調查瞭解,尤其是對我們熟悉的.汽車與交通學院的創新車隊的調查與分析。我們從中的到了許多的經驗與思想,為我們的調查提供了眾多的參考資訊。

20xx年6月3號 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0xx年6月4號 對所得資料進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

4、調查結果

通過對調查資料的分析與討論,我們得到了如下的資料:被調查者中,76.7%的學生對創業感興趣,並有26.8%的學生打算今後創業,但只有14%的學生參加過創業輔導課程或創業大賽。48.8%的被調查學生希望能夠提供創業相關的專業培訓,而談及希望創業指導課程的內容時,他們最需要的是人際交流與溝通技巧,其次是開展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創業實踐活動和市場營銷。多數學生希望經過1至3年的社會實踐之後再開始創業。74.1%的被調查的學生認為最佳創業時機應在經歷過1到3年的社會實踐之後。同時,有14.9%的被調查學生認為最佳的創業時機是在大學期間,但這種觀點並未得到有社會閱歷的人們的認可。

並且調查顯示,被調查者首選志同道合者作為合作伙伴,認為資金和人脈是影響創業的主要因素。55.0%的被調查者選擇志同道合者作為合作伙伴,而把高學歷作為選擇合作伙伴標準的僅有0.6%。83.3%的被調查者認為資金是影響創業的主要客觀因素,隨後依次是人脈關係、市場環境、社會閱歷、政策。

由此可以看出,我校的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但是很多我覺得只是心中的一腔熱血而已,真正考慮過,並且為之做了準備的還是比較少的。主要還是現在的大學生還是被現有的教育方式所封閉了,沒有大膽的想法,就算有也不敢去嘗試,真正去做的人寥寥無幾了。但是從調查的表徵來看還是不錯的,有超過一半多的人都對自主創業感興趣,可以僅僅感興趣還不夠,真正打算這麼做的卻只有26.8%了。所以可見我們的膽量還不夠,這裡有很多的原因存在,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環境,社會文化等的問題。很多的學生家庭情況並不是很好雖然有一個想創業的心但是經濟情況不允許,所以學校的創新創業俱樂部就起來很大的作用。還有就是這個社會環境的問題,如今的社會競爭巨大,對於大學生創業來說簡直太難了,我們在競爭中並沒有優勢,所以存在很大的風險。

另外在對汽車與交通學院創新車隊的調查中我們獲知了很多的資訊,他們的管理模式,經營方案。他們都來至汽車學院的學生,他們不僅學習成績好,各方面都十分的優秀,並且有著一個自主創業的心,所以他們都聚在了一起,併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創新車隊在眾多優秀的隊友努力下,獲得了眾多的榮譽,為車隊甚至學校都爭光了。他們說要想創業那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吃苦”,俗話說“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說的一點也不錯。他們車隊的隊友們每一個是不能吃苦的,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甚至寒暑假都在學校刻苦努力。他們付出了比我們多很多的汗水,所以他們所得到的也是比我們多很多的。所以最後總結一句話就是:“敢闖,敢拼,不怕吃苦”。

三、主要結論及建議

本次調查的資料顯示,我校絕大多數的學生對自主創業感興趣,但是為自己以後想真正創業做準備的同學卻少之又少,很多同學都說怕吃苦,怕失敗等等。但是就學校的很多創業團隊來看,我覺得大學生創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學校這些創業團隊的成功告訴我們,年輕人就應該闖一闖,鄧小平同志有兩句名言:一句是“摸著石頭過河”;一句是“看準了,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就是告訴我們應該大膽的闖一闖,不要怕吃苦。在大學期間首先不斷的完善自己,學習知識,全面學習,廣泛交友,為以後的創業打好堅實的基礎。最後我建議我們以及學弟學妹們,在學校時應該努力學習,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能,與時俱進,到真正上“戰場”的時候要不怕吃苦不怕累,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大學生創業觀的調查報告3

在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嚴峻,伴隨著政府政策引導與社會觀念的轉變,大學生創業意識,就業方向也悄然發生轉變。通過對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研究,我們旨在瞭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在創業前準備的真實狀況,分析大學生創業現狀問題,給大學生提出創業前的建議。

一、引子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目前,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仍處於起步階段。為掌握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與問題,我們對東華理工大學的在校學生開展關於大學生接受創業教育方面的抽樣問卷調查。通過調查,我們來了解當今高校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

二、目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創業,但是真正的成功的卻在少數。在就業形勢越發嚴峻的時代,創業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為了讓大學生們創業時少走彎路,創業教育是必要的。我們希望通過調查來了解到大學生到底需要什麼以此來幫助他們。

三、調查時間

20xx年5月26日-30日

四、調查地點

景德鎮陶瓷學院科技藝術學院

五、調查物件及方法

1.調查物件:景德鎮陶瓷學院科技藝術學院大學大一,大二,大三學生

2.資料收集方法:採用調查問卷方法調查,瞭解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

3.調查方法:對大一至大三的學生抽樣調查

六、調查結果分析

根據我們所得的資料統計分析來看,據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4.2%的大學生認為有必要開展和普及創業教育,27.2%的大學生認為開展和普及創業教育針對少數學生就可以,而有15.1%的大學生認為沒必要開展和普及創業教育或對此問題持無所謂的.態度。佔一大半的大學生對創業不瞭解,不難發現在校大學生對於創業還是被動的。都只是想要創業但是卻極少數的大學生去創辦體驗一下。或許這和我們教育體系的不完善以及和學院的創業氛圍不濃厚有很大的關係。處於低年級的學生和學院的創業氛圍不濃厚有很大的關係。處於低年級的學生都覺得自己與社會的距離還遠,現在考慮創業的事還過早,雖有過打工的經驗,但是也是迫於學校的要求,因為這個也關係到畢業論文的考核。因此我覺得學校還是有必要的多開展一些關於創業教育方面的知識,讓學生了解到創業市場的趨勢。從而為自己的將來做好打算。另外從上表來看,許多大學生缺乏和父母的溝通,在他們不知道父母心裡是否贊同自己創業,這一點就扯上了資金來源問題。沒有家人的支援,僅靠政府,這是遠遠不夠的。

大學生應該有遠大的理想,資料也顯示了絕大多數大學生都想通過服務和回饋社會,創造就業崗位,來緩解就業難的問題。因此儘管我們還沒有步入社會,但是早早的樹立好目標,對我們來說還是有幫助的。

七、建議

(一)深刻認識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要性

1.有效實施創業教育,可以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大學生創業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新事物和新教育理念,它目的是要教育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鍛鍊創業能力,學習掌握必要的創業知識和技能,訓練其市場開發和經營能力,錘鍊培養其創業心理品質。調查顯示,10.8%被調查的大學生認為,創業教育是為自己以後創辦企業培養技能,而79.6%被調查的大學生認為是為了提高綜合素質。因此,在高校中開展創業教育活動,不僅是為少數自主創業的學生提供教育服務,更是為廣大學生的長遠發展提供一種素質。可見,創業教育不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創新和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所以它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素質教育。

2.有效實施創業教育,可以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中國高等教育已經開始從精英式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660萬人,若按以往約36%的就業比例,加上往屆未實現就業的二三百萬大學生,今年需就業的大學生數量很大。又由於科學技術的飛躍、經濟結構的升級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中國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正日趨減弱,面對這種形勢,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是解決就業困局的新的路徑選擇。因此,高校要強化大學生創業教育,著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讓更多的大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和本領用到自主創業上,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而且還有可能創造出更多的新產業和新崗位,成為解決中國勞動力就業的新途徑。

3.有效實施創業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受全球的創業熱潮的影響,國家積極號召“以創業帶動就業”,政府開設綠色通道,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意願較高,而實際付諸實踐的人並不多,據教育部在20xx年的一項報告表明,全國97家比較早的學生企業,只有17%能實現贏利,而能在五年內還能繼續活下去的學生創業企業僅三成左右。大學應屆畢業生創業成功率低的關鍵是在學校裡面所學的知識主要是就業技能,而不是創業能力。大多數學生基本上不清楚創業成功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因此,加強高創業教育,加強與創業相關的能力培養,十分有利於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

(二)高校積極探索創業教育實踐

20xx年,杭州市就被列為首批國家級建立創業型試點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已經建立了9家大學生創業園和1784家大學生創業企業,帶動就業7200餘人。相關調查顯示,中國高校畢業生創業率不到1%,其中創業成功率不到10%,大大低於歐美等國。但杭州的創業率達到5%,成功率超過60%!杭州之所以有如此成績,這與杭州高校較早開展創業教育有關,杭州的高校創業教育始於20世紀90年代。近十幾年來,在杭高校堅持以教育創新為動力,改革教育體制,調整教育結構,優化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對大學生創業教育。

1.開設創業輔導課程。加強大學生在校創業輔導,為畢業後走創業之路奠定理論基礎。我校每年也開設了創業教育輔導課程。學校許多地方可以看到創業大學生的努力。

2.搭建創業試驗平臺。

3.開展創業主題活動。

4.出臺鼓勵創業政策。

5.宣傳創業先進典型。

(三)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實踐,高校在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中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大學生創業要求相比,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比較成熟和系統的創業教育模式。

1.對創業教育認識不夠統一。有的高校認為學生需要創業教育的是極少數,開展創業教育的需求和意義不大。有的高校教師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任務是學好專業知識,不應該鼓勵他們去創業。當然,除高校外,目前社會上對大學生創業也存在一些錯誤認識,不少人認為大學畢業生屬於“三無”(無資金、無場地、無經驗)人員,創業必然要失敗。在社會的影響下,一些在校大學生自身對創業教育的理解也存在偏差。據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4.2%的大學生認為有必要開展和普及創業教育,27.2%的大學生認為開展和普及創業教育針對少數學生就可以,而有15.1%的大學生認為沒必要開展和普及創業教育或對此問題持無所謂的態度。

2.創業教育課程不夠系統。西方發達國家,創業教育已經形成比較完善體系。以美國斯坦福大學為例,學校創業課程共有17門,內容幾乎涵蓋創辦一家企業的方方面面。而中國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並不完善,創業教育至今沒有納入到學校整體育人體系中,也沒有列入對高校考核評估的指標體系中;創業系列課程嚴重缺乏,尚無統一、科學的創業教育教材及正規化、學科化的課程體系,也缺乏切實有效的制度安排;創業教育浮於形式,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還停留在搞一些與創業有關的活動階段,參加活動也僅限於一些國家或省裡的創業計劃大賽,參與活動的也只有少數人,帶有極強的精英化傾向。

3.創業教育師資較為缺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