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蹟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6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要用到事蹟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蹟

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蹟1

徐立平,男,1968年出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航天發動機固體燃料藥面整形組組長,國家高階技師、航天特級技師。

自1987年入廠,徐立平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固體燃料發動機是戰略戰術導彈裝備的心臟,也是發射載人飛船火箭的關鍵部件。它的製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發動機固體燃料的微整形。雕刻固體燃料,也就是火藥,極其危險,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會引起燃燒,甚至爆炸。

火藥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火藥整形不可逆,一旦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藥面精度與設計不符,發動機點火之後,火藥不能按照預定走向燃燒,發動機就很可能偏離軌道,甚至爆炸。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藥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這讓他的師傅都望塵莫及。

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蹟2

“在故宮從事古書畫修復35年,可以充分感受到宣紙的膨脹與收縮”,這是單嘉玖。

“修復陶瓷33年,快要退休了,故宮很多地方都沒去過”,這是王五勝。今時今日,提起工匠精神,《我在故宮修文物》中這些“平凡人”的言行似乎有些“不經意”。其實,早在我們注意之前,他們已經在專業、勤懇地守護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歷史很多年了。“工匠精神”其實一直都在。網際網路視訊的傳播,將他們推至臺前,年輕人得以對他們更瞭解也更佩服。

在這個問題下,確實勤勤懇懇、技藝高超又安貧樂道的傳統匠人們獲得了高贊,然而這就足夠嗎?“恰飯”怎麼辦?或許有些人不敢說,我就說出來了吧。而且,更重要的是,只有對傳統文化盤活創新,才能持續發展。最有創造性的人才可以把傳統保護的最為精緻——這一點我們早年在NHK的各種紀錄片中也領教過,為什麼他們可以把一瓶醬油、一把剪刀做得那麼極致。

而現在,從《我在故宮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等優質IP開始,網生一代開始把傳統精神變成了生活的潮流,這個潮流將越來越大,影響更深和更遠。

修復文物的匠人保護的都是人類的文化遺產,那麼非遺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蹟3

1、心細如髮,探手輕柔,李峰高倍顯微鏡下手工精磨刀具,5微米的公差也要“執拗”返工。

2、心有精誠,手有精藝,顧秋亮僅憑一雙手捏捻搓摸,便可精準感知細如髮絲的鋼板厚度。

3、矇眼插線,穿插自如,李剛方寸之間也能插接百條線路,成就領跑世界的“中國製造”。

4、高鳳林是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焊工,國家特級技師。他心懷夢想,心平手穩,焊接飛天神箭。

5、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復師,他能在毫釐之間,把握分寸,重現曠世兵馬俑。

6、中國高飛集團高階鈑金工王偉,在肉眼難辨的誤差裡,手工打造精美弧線,託舉中國大飛機翱翔藍天。

擴充套件資料

現實意義:“工匠精神”在企業管理中,有著重要的學習價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