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構造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1W

汽車構造 篇1

依據我校課程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決定,在校教務科領導的指導和支援下,我們對汽車專業《機械識圖》課程進行了較大調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總結如下:

汽車構造

1.“三位一體”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將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分開進行,難以有機統一。根據《機械識圖》課程直觀性、實踐性強的特點,我們相對集中了一個月時間,進行“三位一體”的教學,即將汽車發動機的拆裝實習、現場教學和課堂多媒體教學有機組合在一起,根據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和同學們的認知規律,由老師指導,學生動手,由外到內,由表及裡,逐個系統,逐個零部件地進行發動機的拆裝,在分組拆裝發動機的同時,老師現場講解其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直觀明瞭,學生輕鬆掌握;學生現場提問,現場得到解答,師生互動,既鍛鍊了同學“真刀實槍”的動手能力,又增強了師生感情交流。

對發動機一些複雜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全班集中進行多媒體教學,這樣有分有合,有理論有實踐,實踐——理論——再實踐,不斷提高,現場即是課堂,多媒體課堂也在現場,靈活機動,有機結合,相輔相成,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了教學效果。

2.“五合一”的教學內容組合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將汽車發動機的構造與發動機原理分為二冊,先講“構造”,後講“原理”,將一個有機整體割裂開來,導致講“構造”時難以深入,而講“原理”時,又枯燥乏味,而且以前所學的構造已經忘記,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

本次調整,我們將汽車發動機“構造”與“原理”合成一門課,相關內容有機穿插,有些系統是先講構造,後講原理;而有的是先講理論,提出問題,再講構造;還有的是構造、原理穿插進行,有機結合,使學生覺得有骨有肉。除此之外,我們還結合拆裝發動機的機會,將後續的發動機修理運用課程中的發動機拆裝、運用、調整中的部分內容也自然插入,花的時間不多,卻起到很好的效果,使同學從結構、原理角度進一步理解汽車的正確使用(大部分的同學取得汽車駕駛證),同時也鞏固和深化了汽車發動機結構原理的學習。

3.分組教學的組織形式

傳統的教學是班級教學組織形式。根據本門課程的特點,汽車發動機結構原理複雜,零部件多(上萬個零部件),學生人數過多,不便動手和學習,這次我們採用分組形式,5-8人一組,每組一臺發動機,每個同學拆裝部分零部件,相互間還可輪換,使同學對整機有較多的動手學習機會,實踐證明,這種分組教學組織形式較適合本課程拆裝和現場的教學。

4.採用現代的教學手段

由於發動機構造原理是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除老師現場對實物講解外,在課堂講課已全部採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將現場無法講清的現象、工作原理,用多媒體的方法展示和演示,直觀形象,一目瞭然。我們化費了大量精力,製作了教學光碟2張,每次講完課後,即將多媒體內容,全部拷貝到同學計算機內,以便同學課外自學;與此同時,我們還開通網路答疑,同學有問題,可直接通過校園網,向教師提出,獲得解答;在網路中,還有提出思想方面的問題請求教師指導,加強了師生溝通,教書育人。

5.注重學生創新能力、自學能力、運用基礎知識能力的培養

課程改革不應只侷限本門課程,應以學生獲得綜合素質的提高為目的。所以上課中,我們讓學生儘量聯絡已學過的物理知識、機械、電子等知識,進行發動機結構原理的學習,並安排一定時間,讓同學進行自學提高,有意識留下問題,促進同學進行獨立思考。

為培養同學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我們一開始就要求每個同學結合課程,進行一個小製作或小發明創作。有的同學進行教具解剖,將一些難以看到內部結構的發動機零部件(如液壓挺杆)進行解剖,促進了同學自學及動手能力,也方便了其他同學觀察學習;有的同學根據拆裝過程中專用工具缺少的問題,設計出發動機氣門拆裝工具和活塞環安裝工具,既培養了自己的創新思維,又應用了學過的知識,發現了不足,得到老師的指導,還為解決實驗室工具不足的問題提供了思路。

6.“理論+實踐操作+創新”的考核和綜合能力評價

傳統的學習成績考核,過份注重期末的理論考試,不利於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本次改革採用“理論+實踐操作+創新”的考核方式進行評價。即理論考試(筆試)成績佔50%,實踐操作佔30%(含平時的拆裝,期末的師生面對面的實際操作考核和口試),平時作業、試驗報告佔10%,小製作、小發明創造佔10%。這種考試方法促使了學生加強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加強了理論聯絡實際,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也避免了考試作弊現象。

存在問題及改進意見

本次課程改革,總體是成功的,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有待改進。

1.同學們在重視實際操作的同時,出現了忽視理論學習的現象,一些需要記憶的基本概念掌握不牢。今後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同時適當調整教學安排,放慢理論教學進度,增加理論教學比例。

2.由於教學內容及方式變化比較大,原有的教材已不適應要求,需要重新編寫,工作量大,經費也是個問題,請有關部門能給於支援和幫助。

3.分組教學方式有利本課程教學,但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工作量成倍增加,希望學校有關部門能給於認可。

汽車構造 篇2

一、實習目的與要求

實習目的:

⒈ 鞏固和加強汽車構造和原理課程的理論知識,為後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必要的基礎。

⒉ 使學生掌握汽車總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間的連線關係、拆裝方法和步驟及注意事項;

⒊ 學習正確使用拆裝裝置、工具、量具的方法;

⒋ 瞭解安全操作常識,熟悉零部件拆裝後的正確放置、分類及清洗方法,培養良好的工作和生產習慣。

⒌ 鍛鍊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實習要求:

1.學會汽車常用拆裝工具和儀器裝置的正確使用

2.學會汽車的總體拆裝、調整和各系統主要零部件的正確拆裝

3.學會汽車的主要零部件的檢查測量

4.掌握汽車的基本構造與基本工作原理

5.理解汽車各組成系統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實習常用工具:

普通扳手 、螺釘旋具、錘子、手鉗。

二、實習內容

掌握汽車的傳動系統、行駛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和制動系統中各主要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們的拆卸、裝配和調整方面的操作。

(一)變速器的拆裝

先將外部螺釘旋下,然後拆下變速器外殼,觀察變速器的安裝位置以及與發動機的聯結關係。瞭解變速器操縱機構的結構特點,觀察各擋位齒輪的傳遞方式,然後拆下齒輪對變速器進行清洗,在清洗完以後,在老師詳細講解完工作原理後把各個零部件重新組裝起來。

(二)離合器的拆卸

在變速箱體中拆下離和器總成:先拆下離合器蓋與飛輪聯接螺栓,然後將離和器從飛輪上去下。

仔細觀察各零部件的結構特點,熟悉各零部件的名稱和作用。同樣在瞭解完其工作原理後對其進行清洗並按要求組裝起來。

(三)發動機的拆裝

在老師的安排下,我們五個人一組進行發動機的拆裝,我們小組拆的是一個四缸直列水冷式發動機,先按要求拆下化油器,由於時間原因,對化油器內部零件沒有進行拆裝,不過事先我們已經拆裝過化油器,這裡就沒有特別要求。然後卸下分電器等外部零部件,拆下電動機和發電機等元件。然後拆下進,排氣只管,卸下氣缸罩,然後把兩側的汽油泵以及節溫器,這樣發動機外部元件基本拆卸完畢。

然後按如下要求拆卸機體元件

1)拆下氣缸蓋13固定螺釘,注意螺釘應從兩端向中間交叉旋鬆,並且分3次才卸下螺釘。

2)抬下氣缸蓋。

3)取下氣缸墊,注意氣缸墊的安裝朝向。

4)旋鬆油底殼20的放油螺釘,放出油底殼內機油。

5)翻轉發動機,拆卸油底殼固定螺釘(注意螺釘也應從兩端向中間旋鬆)。拆下油底殼和油底殼密封墊。

6)旋鬆機油粗濾清器固定螺釘,拆卸機油濾清器、機油泵鏈輪和機油泵。

2、拆卸發動機活塞連桿組

1)轉動曲軸,使發動機1、 4缸活塞處於下止點。

2)分別拆卸1、4缸的連桿的緊固螺母,去下連桿軸承蓋,注意連桿配對記號,並按順序放好。

3)用橡膠錘或錘子木柄分別推出1、4缸的活塞連桿元件,用手在氣缸出口接住並取出活塞連桿元件,注意活塞安裝方向。

4)將連桿軸承蓋,連桿螺栓,螺母按原位置裝回,不同缸的連桿不能互相調換。

5)用樣方法拆卸2、3缸的活塞連桿組。

3、拆卸發動機曲軸飛輪組

1)旋鬆飛輪緊固螺釘,拆卸飛輪,飛輪比較重,拆卸時注意安全。

2)拆卸曲軸前端和後端密封凸緣及油封。

3)按課本要求所示從兩端到中間旋鬆曲軸主軸承蓋緊固螺釘,並注意主軸承蓋的裝配記號與朝向,不同缸的主軸承蓋及軸瓦不能互相調換。

4)抬下曲軸,再將主軸承蓋及墊片按原位裝回,並將固定螺釘擰入少許。注意曲軸推力軸承的定位及開口的安裝方向。

3、發動機零部件清洗

1)清除發動機零部件的所有油泥和汙垢,刮除氣缸、氣缸蓋及活塞積炭。

2)在專用油池中清洗發動機零部件,尤其是活塞連桿元件和曲軸飛輪元件。

4、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多媒體教室,並觀看了發動機的工作過程及各元件的功能,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們更一步瞭解了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5、發動機總體安裝

1)按照發動機拆卸的相反順序安裝所有零部件。

2)安裝注意事項如下:

1.安裝活塞連桿元件和曲軸飛輪元件時,應該特別注意互相配合運動表面的高度清潔,並於裝配時在相互配合的運動表面上塗抹機油。

2.各配對的零部件不能相互調換,安裝方向也應該正確。

3.各零部件應按規定力矩和方法擰緊,並且按兩到三次擰緊。

4.活塞連桿元件裝入氣缸前,應使用專用工具將活塞環夾緊,再用錘子木柄將活塞元件推入氣缸。

5.安裝正時齒輪帶時,應注意使曲軸正時齒形帶輪位置與機體記號對齊並與凸輪軸正時齒形帶輪的位置配合正確。

6、拆裝完後將所有工具及地面清理一遍,整個拆裝實習才基本結束。

三、實習心得體會

通過這次拆裝實習,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認真對待,都必須付出汗水和努力。當然這次實習也達到了我預先的目的,讓我對發動機及變速器等汽車大型元件有了一個很深的認識,以前只有在課本上的感觀性的認識,這次則是實踐中的深入性的認識。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多多少少的使我們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瞭解。這次拆裝實習不僅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而且還加深了對汽車組成、結構、部件的工作原理的瞭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裝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藝線路,同時也加深了對工具的使用和了解。提高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而且也增進了我們團隊中的合作意識,因為發動機不是一個人就能隨便能夠拆卸得下來的,這就需要我們的配合與相互間的學習,通過這次實習我們收穫頗豐,不僅是知識方面,而且在我們未來的工作之路上,它讓我們學會了如何正確面對未來工作中的困難與挫折,是一次十分有意義的經歷。

汽車構造 篇3

1引言

汽車故障診斷技術,常依靠先進的感測器技術和檢測技術,並對各種動態資訊進行各種分析、處理,辨識故障產生原因、發生部位等,提出針對性的維修措施和處理方法,來提高汽車的安全性、動力性和經濟性。由於診斷物件的複雜性、測試手段的侷限性、知識表達的不精確等因素,故障徵兆和故障原因間的因果關係不再是確定性的一一對映關係,而是表現為很強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因而,常規的故障診斷技術受到了挑戰,尋找一種適合用於表達和分析不確定性事物的故障診斷方法己經成為領域專家研究的熱點。

目前,有機結合了概率論和圖論理論基礎的貝葉斯網路在解決此類問題上具有很多優勢,主要表現在較強的不確定性問題處理能力和多源資訊表達及處理能力,使診斷結果更趨準確、可靠。傳統貝葉斯網路進行故障診斷時,通常主要依據專家先驗知識手工構建貝葉斯網路,模型構造過程不可避免存在一定主觀性。另外檢測物件模型隨著時間變化總是在動態變化,因此利用一成不變的故障診斷模型進行診斷,勢必會產生診斷較大誤差甚至謬誤。本文研究了一種基於貝葉斯網路模型構造的線上汽車故障診斷方法,能夠有效地綜合領域專家的先驗知識和實時感測資料的分佈特徵,利用貝葉斯網路的學習能力構造診斷模型,提高故障診斷系統的自適應性。

2故障診斷系統

汽車自動故障診斷系統的功能一般分三步完成資料採集、故障檢測和故障診斷。有效地融合領域專家的寶貴經驗知識和實時感測資料的分佈特徵,為故障診斷提供決策依據。本文提出的基於貝葉斯網路構造的故障診斷融合系統架構。該系統包括五個子模組:資料採集模組、推理和學習模組、知識模組、輸出模組和人機互動介面模組。

資料採集模組通過感測器系統可以獲得檢測物件的多源互補資訊,經資料處理模組過濾為特徵訊號,並將這些診斷系統可識別的資料資訊處理後儲存到資料庫中備用。

知識模組的知識庫中包含兩類知識,一類是規則,如重新構造貝葉斯網路所需的度量函式、搜尋演算法等先驗知識;另一類是推理機模型知識,如來自專家的先驗知識、修正後的貝葉斯網路模型等。

推理和學習模組是故障診斷系統的核心。其中診斷模型學習機,可以呼叫資料庫樣本資料,並利用知識庫中已有的貝葉斯網路結構學習和引數學習演算法構建、修正故障診斷所需推理機模型,用以滿足診斷系統對不確定性問題表示、推理和線上學習等要求。

輸出模組負責將推理得到的故障診斷結果合理、直觀地予以解釋,並經人機介面反饋。

3貝葉斯網路構造的故障診斷優化演算法

3.1貝葉斯網路的構造

由貝葉斯網路定義可知,其模型由網路拓撲結構和區域性概率分佈集合兩部分組成,因此貝葉斯網構造(又稱學習)可以被分解為結構學習和引數學習。結構學習是利用訓練樣本集,儘可能結合先驗知識,確定合適的貝葉斯網路拓撲結構和引數;引數學習是在結構學習的基礎上,確定結構中每個節點的條件概率表。若網路結構已知,引數學習相對簡單。因此本文重點討論結構學習。

3.2基於貝葉斯網路構造的故障診斷優化演算法

針對故障診斷問題,本文提出的基於貝葉斯網路構造的故障診斷優化演算法可用偽碼描述。該演算法能夠有效地綜合領域專家的先驗知識和實時感測特徵資料,利用貝葉斯網路的再構造能力,適時對汽車故障診斷貝葉斯模型進行模型優化,提高了故障診斷系統的自適應性。

4實驗評價

為驗證本文提出的基於貝葉斯網路構造的故障診斷演算法正確性和有效性,在PC機(奔騰2.5GHzCPU,2G記憶體)上採用Matlab7.1下完成模擬。

4.1標準網路構造實驗

由前面分析可知,故障診斷結果的準確性與實現診斷推理貝葉斯網路構造方法的可靠性密不可分。因此,有必要驗證本文采用的貝葉斯網路構造方法,即貝葉斯網路等價類學習演算法的正確性。

實驗採用貝葉斯網結構學習中標準資料庫———ASIA網路來完成。訓練資料樣本取5000組。實驗中,從僅有節點而無邊連線的初始網開始搜尋。原始ASIA貝葉斯網路和學習所得相應網路結構圖,重複10次學習實驗過程,平均學習過程耗時7.8281s。為學習過程中BIC值隨網路結構間各節點新增和刪除邊操作變化的情況。為網路各節點間邊操作的尋優及相應BIC值變化過程。可以看出伴隨尋優操作的進行,BIC值逐漸提高並收斂。實驗表明:當資料量充分時(本實驗當樣本資料大於3474組時),學習得到的網路結構與原始ASIA網路結構完全一致;本文所使用的貝葉斯網路構造方法是正確、有效的。

4.2發動機供油系統故障診斷例項

汽車發動機通常由5個子系統和2大機構組成,即供油系、潤滑系、冷卻系、點火系、起動系以及曲柄連桿機構和配氣機構。實驗中選取的診斷物件是某型汽車發動機供油系統,其常見的故障現象有發動機抖動、冒黑煙、發動機動力不足以及不能正常起動等。對該發動機供油系統進行多次試驗樣本統計,得到6000組樣本資料,其中1000組作為測試資料,另外5000組分成兩批用作訓練資料集來構造貝葉斯網路模型。在專家經驗指導的基礎上,採用本文提出的基於貝葉斯網路構造的故障診斷演算法對汽車進行故障診斷。其中,節點1至節點14分別表示“ECU故障”、“噴油器故障”、“油泵不泵油”、“汽油濾清器堵塞”、“油管漏油”等7種常見故障原因和“發動機抖動”、“冒黑煙”等7種故障徵兆現象(證據)。

5結語

為解決汽車故障診斷系統中的不確定性和推理機的建模問題,本文結合機器學習和故障診斷技術,採用線上學習思想,提出了一種基於貝葉斯網路構造的故障診斷融合系統架構,設計了基於貝葉斯網路構造的故障診斷優化演算法。這種基於貝葉斯網路模型構造的故障診斷方法,利用知識發現技術進行故障診斷推理機的建模,通過對初始模型不斷的學習和修正,並有效地融合實時感測器資訊,可使整體模型更好的表達當前問題領域的資訊。利用貝葉斯網路的再構造能力和概率推理來應對不確定性問題的表示和推理,實現了故障診斷系統的自適應能力。該方法在汽車發動機故障診斷過程中的應用,表明了該方法準確、有效。

汽車構造 篇4

短短的一個學期過去了,在大學裡對汽車構造這門課程的學習也結束了。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讓我對汽車構造這門課有了些許學習的心得與體會,老師活潑的授課方式和認真的授課態度也讓我受益匪淺。 在第一節課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汽車構造是車輛工程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學習這門課程是為學生學好後續專業課準備必要的汽車結構和構造原理方面的基本知識。所以汽車構造的學對我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

剛開始學習這門課,我顯得有些緊張和興奮,面對未知的課程,我不知能否掌握知識重點,也不知如何把這門課程學好。面對陌生的老師,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適應他的講課方式。但是對知識的渴望,對不懂的知識領域的好奇卻讓我興奮不已。

通過幾周的學習後,我已經完全適應並喜歡上了老師的授課方式。老師認真的授課態度和嚴謹的授課作風,成為了我的學習榜樣,提高了我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讓我更加重視對汽車構造這門課程的學習。在汽車構造的課堂上是充滿自信與激情的。老師在講課時,胸有成竹,內容講解有條不紊,而且目光始終注視著我們。課間的時候,老師還會和我們交流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肯定我們的學習成果,並鼓勵我們繼續努力認真學習,使師生感情融為一體,讓我體會到了老師的關懷和期待,也下定了要學好汽車構造這門課的決心。

在課堂上,老師總是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在講課時,老師總是循循善誘,啟發我們積極思考,引導我們提出問題,讓學生髮表對新知識的理解及想法,幫助我們發掘出自身潛力,使我們成為課堂上的主體。 每節課之前,老師總會對上節課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提問,問題不只是書本上的內容,大多是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提問方式即活潑又新穎,讓我們更樂於去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通過課前提問,不僅可以加固對已學知識的掌握,也會學到一些書上沒有的內容,開闊了我們的眼界。在每節課快結束時,老師會對本節課程中所講授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方便了我們的課下學習。

發動機的拆裝實習也是這門課的一部分,通過對多種不同型號發動機的拆卸與安裝,使我們更形象的瞭解了發動機的內部結構和總體構造,也培養了大家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通過一學期對汽車構造的學習,我完全掌握了汽車的大體構造,熟悉並理解了兩大系統和五大機構的組成和工作原理。瞭解了許多汽車專業領域的名詞意思,學會了如何計算壓縮比和空燃比,懂得了差速器的工作原理,畫得出內燃機的工作迴圈曲線…通過對汽車構造這門課的學習,讓我掌握了很多知識,在此不能逐一列出,從汽車構造這門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會讓我一生受用。

為希望汽車構造這門課程能夠更好的開展下去,使同學們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在此提出一些建議。汽車構造這門課內容很多,課時顯然不夠,應增加課時,使學生能夠深入瞭解汽車構造方面的知識。最好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學生能夠形象的理解課堂上所學到的內容。

最後,感謝學院為我們提供學習這門課程的機會,感謝老師半年來對我學習上的指導與關心。

汽車構造 篇5

一、實習目的與要求

實習目的:

⒈鞏固和加強汽車構造和原理課程的理論知識,為後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必要的基礎。

⒉使學生掌握汽車總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間的連線關係、拆裝方法和步驟及注意事項;

⒊學習正確使用拆裝裝置、工具的方法;

⒋瞭解安全操作常識,熟悉零部件拆裝後的正確放置、分類,培養良好的工作和生產習慣。

⒌鍛鍊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實習要求:

1.學會汽車常用拆裝工具和儀器裝置的正確使用

2.學會汽車的總體拆裝、調整和各系統主要零部件的正確拆裝

3.學會汽車的主要零部件的檢查測量

4.掌握汽車的基本構造與基本工作原理

5.理解汽車各組成系統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實習常用工具:

普通扳手、螺釘旋具、錘子、手鉗。

三、實習內容

掌握汽車的發動機,傳動系統、行駛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和制動系統中各主要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們的拆卸、裝配和調整方面的操作。

(一)發動機的拆裝我們小組五個人首先進行的是一個直列四缸發動機的拆裝。先卸下分電器等外部零部件,拆下電動機和發電機等元件。然後拆下進,排氣只管,卸下氣缸罩,然後把兩側的汽油泵以及節溫器,這樣發動機外部元件基本拆卸完畢。然後進行發動機內部的拆卸:

(1)拆卸氣缸蓋罩及襯墊。拆下缸蓋後注意觀察燃燒室的結構,火花塞和氣門的位置,缸蓋上水道和油道的情況等。

(2)翻轉發動機,拆下油底殼,觀察機油泵的安裝位置,曲軸的結構形式。

(二)活塞連桿組的拆卸:

(1)將拆下的活塞連桿組轉到下止點位置。

(2)將拆下的連桿螺母,連桿蓋,襯墊和軸承按順序放好。

(3)用活塞環裝卸鉗拆下活塞環,使用專門工具從活塞上壓出活塞銷。

(4)在活塞連桿組拆卸完畢後,注意觀察:連桿軸承結構及結構,活塞環的結構形式和安裝方向,活塞連桿組及連桿的連結和安裝方向。

(三)曲軸飛輪組的拆卸:

(1)將發動機翻轉,拆下主軸承蓋螺栓,取下主軸承蓋及襯墊並按順序放好。

(2)取下曲軸,拆下飛輪固定螺栓,然後拆下飛輪。

(3)拆下曲軸正時齒輪。

發動機的安裝:

(1)按上述拆卸的步驟裝好曲軸飛輪組。

(2)翻轉發動機,裝上油底殼襯墊和油底殼。擰緊油底殼螺栓時應由中間向兩端交叉進行。

(3)豎直髮動機,安裝汽缸蓋墊和汽缸蓋,缸蓋螺栓應由中間向兩端交叉均勻分幾次擰緊。

(4)安裝凸輪軸及搖臂機構,安裝汽缸蓋。

(5)將發動機外部零件依次裝上。

(6)檢查有無遺漏部件,整理工具。

變速器的拆裝:先將外部螺釘旋下,然後拆下變速器外殼,觀察變速器的安裝位置以及與發動機的聯結關係。瞭解變速器操縱機構的結構特點,撥動撥叉觀察換擋及各擋位齒輪的傳遞方式以及傳遞順序,然後在老師詳細講解完工作原理後把各個零部件重新組裝起來。

離合器的拆卸:在變速箱體中拆下離和器總成:先拆下離合器蓋與飛輪聯接螺栓,然後將離和器從飛輪上去下。可以得到壓盤,摩擦片,膜片彈簧等,觀察膜片彈簧工作原理仔細觀察各零部件的結構特點,熟悉各零部件的名稱和作用。同樣在瞭解完其工作原理後按要求組裝起來。

制動系統的拆裝:制動系統主要有鼓式制動器和盤式制動器。鼓式制動器的旋轉元件是制動鼓,固定元件是制動蹄,制動時制動蹄在促動裝置的作用下向外旋轉,外表面的摩擦片壓靠到制動鼓的內圓柱面上,對鼓產生制動摩擦力矩。盤式制動器有液壓型的主要部件有制動盤,分泵,制動鉗,油管等盤式制動器拆裝步驟:

(1)拆下制動鉗螺栓,取下制動鉗。

(2)拆下摩擦塊。

(3)用專用工具從轉向節上拆下制動盤和輪轂。

(4)制動輪缸的拆卸,從動輪缸上拆下制動軟管,在輪缸接頭上裝上導氣管,向缸內吹入壓縮空氣,並以此空氣壓力,將活塞推出輪缸外。

(5)組裝和拆卸順序相反。

這次拆裝實習,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認真對待,都必須付出汗水和努力。當然這次實習也達到了我預先的目的,讓我對發動機及變速器等汽車大型元件有了一個很深的認識,以前只有在課本上的感觀性的認識,這次則是實踐中的深入性的認識。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多多少少的使我們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瞭解。這次拆裝實習不僅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而且還加深了對汽車組成、結構、部件的工作原理的瞭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裝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藝線路,同時也加深了對工具的使用和了解。提高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而且也增進了我們團隊中的合作意識,因為發動機不是一個人就能隨便能夠拆卸得下來的,這就需要我們的配合與相互間的學習,通過這次實習我們收穫頗豐,不僅是知識方面,而且在我們未來的工作之路上,它讓我們學會了如何正確面對未來工作中的困難與挫折,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經歷。

這次拆裝實習提高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而且我們懂了如果只是簡單的拆裝發動機,變速器等,那麼實習中學到的知識就僅僅是一些拆裝的技巧和拆裝的工具之類的一些簡單的`知識,可以說這次實習有點浪費,因為單純的擰螺絲只是簡單的體力勞動,並沒有從拆裝過程中學到游泳的知識,比如發動機的一些新技術,可變正時氣門機構,渦輪增壓等,這些只是需要我們早拆裝的時候仔細去觀察其內部結構,然後去研究和分析其工作原理和作用,不懂的地方就去問實習老師,只有這樣才能學到知識和掌握技巧。同時,通過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提高自己獨立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日後的工作中,非常需要這樣對知識的鑽研精神,所以我們現在要通過這樣的機會去提高我們的能力。拆裝不是一個人在作戰,而是一個團隊,這次團隊拆裝使我懂得了團隊的重要性。一個人是無法完成整個拆裝過程的,每個人有其長處,通過合作可以取長補短,從而加快工作效率,而且在合作過程中可以學會如何與成員溝通,互幫互助,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鍛鍊。

汽車構造 篇6

由於現代汽車技術的不斷髮展,對於從事汽車行業的各類技術人員的專業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汽車專業人員要不斷的汲取新知識,改進舊知識。另外對於高等職業院校來說,在培養人才方面也要不斷的創新,與時俱進,本課程的考核模式的創新,是在“汽車電氣裝置構造與檢修”課程考試模式創新的基礎上,又做了很大的改進,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總結。

1 課程基本內容

《汽車車身電氣裝置構造與檢修》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汽車電子技術、汽車運用、汽車營銷專業的一門主幹核心課程。課程內容由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兩大部分組成,課程總學時為64 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2 學時,實踐教學32 學時。主要內容包括汽車電動雨刮和洗滌系統、汽車電動車窗系統、汽車電動天窗系統、汽車電動座椅系統、汽車中控門鎖和防盜系統、汽車電動後視鏡系統、汽車巡航系統、汽車空調系統、汽車安全氣囊系統、汽車匯流排系統以及全車電路等。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應使學生掌握汽車車身電氣裝置的結構和原理,汽車車身電氣各系統電路識讀方法及電路檢修的基礎思路。

2 課程教學方法、組織形式

本門課程採用了理論課程結合實訓操作的方法。每週4 個學時,其中理論2 課時,實訓2 課時。

在理論課程中,老師主要以講授為主,配合多媒體課件、視訊、實物的演示,對於重點、難點問題與學生互動、與學生們討論交流。

在實訓課程中,重點熟悉理論課程中系統部件的結構,進行實物單體的拆裝以及實物在實車上的拆裝練習。針對於重要的部件,進行反覆練習。在這個過程中,著重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

課後與學生交流,找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得到反饋資訊。實訓上強調動手能力,檢測部件效能和排查電路故障的能力。所使用的儀器,操作的步驟要達到或者接近實際汽修廠維修時的標準,培養學生的操作規範性。

3 課程考試模式創新的背景

本課程以往考核方式:理論考試佔40%,實訓考試佔40%,平時成績佔20%。考試方式單一,考試內容重理論的記憶,知識應用能力的考核較少,考試評價方法片面,不利於學生創造性和主動性的發揮,阻礙了創新思維的培養與發展。另外現有的考核模式缺乏反饋機制,教師不能及時與學生進行反饋與交流。由於要滿足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要求,要培養出與企業對口的人才,所以我們要打破傳統的教學和考試方式,進行創新。

4 課程考試模式的創新方面

4.1 增加平時成績、實訓成績比例。以往考核方式為理論考試佔40%,實訓考試佔40%,平時成績佔20%。改革後,平時成績佔30%;期會考試成績,主要以學生的實訓成績為主佔10%。期末考試成績:包括理論考試和實訓考試,各佔30%,共計60%。

4.2 補考增加實訓考試。做到考核全面,不讓學生有僥倖心理,同時還增加了考試反饋機制。此次考試改革注重學生的實訓和平時成績的考核。

4.3 增加考試反饋機制。考試結束,教師和學生以座談會的方式,對考試的形式、評分的標準、題型的佈置、試題的難易程度等方面進行討論,從而更加完善以後的考試,同時,學生對考試的結果,進行分析,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爭取在下次考試中取得佳績。

這樣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避免主要由期末考試決定學業成績的弊端,激勵學生將功夫用在平時,而不是期末突擊,有利於學風建設,考試的評分標準更加細化,這樣可以做到評分客觀,嚴謹。

5 具體實施方案

本課程考試模式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包括以下兩大部分:考試方案和補考方案。

5.1 考試方案。(1)平時成績:佔學生的學業成績30%。主要內容:出勤佔10%,曠課一次,扣除3 分,超過5 次,直接補考;作業和課堂小測驗共佔10%,按時完成且完成情況較好6-9 分,完成一般1-5 分,完成較差0 分;課堂小測驗為教師隨機出題,題目均結合教學大綱中的重點問題。考核次數為1-2 次;課堂表現5%,課堂上積極與老師互動,回答一次加一分,最高加4 分;實訓操作5%,重點考查學生的參與程度,表現積極4 分,表現一般1-3 分,表現較差0 分。(2)期會考試成績:主要以學生的實訓成績為主,佔學生的學業成績10%。(3)期末考試成績:包括理論考試和實訓考試,各佔學生的學業成績30%,共計60%。理論考試成績佔學生的學業成績30%,其中包括專業理論與知識應用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採用閉卷,命題時要求專業理論知識與典型電路分析、系統故障診斷相結合,這樣對學生的專業基礎和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都進行了考核。有條件的話,可實行教考分離。

實訓考試佔學生的學業成績30%,考核方式為現場動手操作。為了便於得到考核成績,採取單人考核方式,但有幾項考核專案可供選擇,學生任選一個進行考核。在考核過程中每個考查專案都有具體的評分標準,包括操作的最終結果,操作的規範等等。

5.2 補考的方案。包括理論和實訓兩方面,各佔50%。理論和實訓的考核方式和期末相同,只不過題目和實訓專案有變化。

6 考試模式創新的成果

經過一個學期的細緻客觀的考核,各班的成績基本符合正態分佈。每班的平均分基本上在75 分左右,總評優秀的學生為30%,良好的為60%,較差的為10%。學生反映比較好,好學生的成績較高,差學生的成績較低,促進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敦促他們在平時多下功夫學習,切實掌握了一門課程,一項技能。對於中間水平的這部分同學是要好好監督的,考核的越全面,對他們的敦促越多,他們的積極性才越高。同時在整個考試改革的過程中,增加了老師與學生的交流機會,增進了師生間的瞭解,增強教學的互動性,這樣使教學的過程變得更加輕鬆、愉快。

7 考試模式創新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這次課程考試改革,不但取得了小小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考核專案相對較多,不易統計,老師的勞動強度加大。

對於存在的問題,我們要敢於面對,並積極的解決,要不斷完善各項評分標準,並且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盡力做到客觀公正,另外也需要老師精力的付出。

通過此次考試改革,教師通過考試分析,與學生進行交流,懂得學生的心聲,要不斷鼓勵學生,教會他們如何去學習,使我學會如何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改進教學的方式,使教師和學生從中受益,改善教學。同時在整個考試改革的過程中,增加了老師與學生的交流機會,增強教學的互動性,這樣使教學的過程變得更加輕鬆、愉快。

汽車構造 篇7

各位專家、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我是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車輛運用工程系《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精品課程負責人XXX。

今天我從課程設定、教學團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學情學法、教學評價這六個方面逐一向大家彙報。

一、課程設定

課程定位

汽車系組織課程組有關教師面向全國進行了細緻的行業分析和企業調研確定了符合高職教育型別和層次的“汽車維修醫生”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分析職業成長里程的基礎上,確定了“維護調整——部件檢修——故障診斷”三階遞進的工學結合課程體系,確定了五門專業學習領域,《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屬於能力培養的第二階段,是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授課物件是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二年級學生,通過48學時的課程學習使學生具有汽車底盤的拆裝、檢測與維修的能力;診斷和排除常見故障的能力;從事汽車底盤二級維護作業的工作能力。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是汽車檢測技術專業的重要的核心專業課程。是從事汽車維修、汽車售後等工作的基礎。所以在學習本門課程之前,學生必須通過《機械製圖》、《汽車機械基礎》、《汽車電工與電子技術》、《汽車概論》、《汽車文化》等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

本門課程後續課程主要有《汽車底盤電控技術》、《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汽車綜合故障診斷》等,因此本門課程在專業的課程設定中縱向起到承上啟下作用。橫向在汽車檢測維修崗位又可藉助此部分學習完成汽車底盤的檢修任務。

課程目標

經充分調研,根據高職教育型別和層次需要,確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汽車維修醫生”不僅能完成經驗層面的維護和檢修工作,更重要的是完成策略層面的綜合故障判斷和質量檢驗工作。而就業崗位主要是汽車機電維修、服務顧問、客戶服務、備件管理。在明確了工作崗位後,進行崗位分析,結合這些服務崗位的特點,我們將本專業定位與主要培養汽車機電維修技術人員。汽車機電維修技術人員經過企業培養和鍛鍊可以發展成為汽車維修技師,也就是“汽車維修醫生”。具備一定管理經驗的“汽車維修醫生”就有可能發展成維修主管、技術總監和服務經理。

在對汽車維修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以及全面分析學生特點之後,將課程目標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養目標三個方面:

1、知識目標:

掌握汽車底盤的組成,結構與工作原理;掌握各類檢測裝置及維修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底盤零部件拆裝方法;熟悉汽車底盤有關維修標準;掌握汽車底盤常見故障的診斷技術與檢修方法;

2、能力目標

在熟悉汽車底盤各系統故障現象的基礎上,能掌握使用各種診斷儀器裝置,能根據客戶的陳述和故障現象,查閱相關資料,進行故障原因分析,然後根據故障產生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制定維修作業計劃,確定故障部位和部件,最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對汽車底盤各系統進行熟練地排除,並且積累專業技術經驗,保證生產安全。

3、素質目標:本課程的學習為行動導向任務驅動教學,能夠鍛鍊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意識,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結合的理實一體化學習和工作能力。課程在培養學生具有誠實做人,誠信做事的道德準則;敬崗愛業和團隊合作精神,與他人共同完成任務的能力的同時。逐漸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和安全生產意識;認真紮實,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

理念思路

從職業典型工作任務分析著手以汽車底盤故障排除能力為重點,走訪東聯豐田,裕華福特,金領大眾等維修企業,與多名行業專家座談,結合校內專家的建議,深刻理解工學結合課程設計的思想,以培養學生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以及職業道德的綜合素質為根本,進行以行動導向、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和設計。課程設計理念體現兩個注重:

一是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通過整合典型工作任務,序化教學任務、突出知識和技能點、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能力。

二是注重課程與企業的合作。課程開發和內容設計的合作、教學團隊的合作、教學資源的合作。

(1)課程設計理念以工作過程為主線。

一是依據汽車維修工對汽車底盤檢修的工作流程來設計課程;

二是按照汽車底盤檢修工作過程中的活動與知識的關係來設計課程,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整合理論與實踐,為學生提供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

(2)課程設計理念以職業能力為基礎。按照工作的相關性劃分學習專案和學習單元,注重職業情景和實踐技能的培養,開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知識應能力和技能的遷移能力。

(3)課程設計理念以工作實踐為起點。用真實或模擬環境和問題培養學生觀察、思維能力,以真實現場情境及真實系統實施教學,提高學生操作技能,並通過組織學生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與人合作”、“與人溝通”的素質。

(4)課程設計理念以轉變教學方式為根本。教學方式實現五個轉變:教學從知識的傳遞向知識的處理和轉換轉變;教師從單一型向雙師型轉變;學生由被動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動實踐、手腦並用的創新型轉變;教學組織形式由固定教室、集體授課向實習車間、維修企業轉變;教學手段由口授、黑板向一體化教學、多媒體、網路化、現代化教育技術轉變。

二、課程教學團隊

本門課程教學團隊以積極探索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新思路,新方法為指導思想,以資源整合與承擔教學任務為原則,逐步形成了具有較高教學質量的教師團隊。

從事本課程教學的課程組14人中,具有研究生學位4人,本科生8人,專科生2人,副高階職稱1人,講師6人,高階技師4人,技師9人具備良好的學歷與職稱結構。課程組中45歲以上的1人,30—45歲的6人,30歲以下的7人。老、中、青結合,年齡結構比較合理,教學經驗豐富,是一支年富力強的教學團隊。課程組教師,分別畢業於山東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長春工業大學、山東工業大學等不同高等院校,主要學習汽車運用工程、車輛工程、交通運輸、發動機機械等與汽車相關專業,學緣結構相對合理。並且專任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和企業經歷的教師比例、專業教師中來自行業企業的兼職教師比例符合課程性質和教學實施的要求;行業企業兼職教師承擔有適當比例的課程教學任務,特別是主要的實踐教學任務。

課程組教師除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的教育教學培訓,還利用每年暑假到各維修企業掛職鍛鍊,學習汽車維修新技術,新方法。使專業實踐能力明顯提高。

課程組老師還不斷加強校企合作,建立實訓基地,對外進行技術服務。

課程組高階職稱教師與青年教師結成一幫一的輔導對子,不斷提高青年教師能力

教學團隊教師不斷地通過聽課、說課、備課、教研活動來提高自身的基本能力,通過培訓班、公開課、講課比賽、評教、國內、外培訓、名師督導等來提高教育教學能力,通過下企業、帶實習、基地建設等提高雙師素質,通過參加、申報、產學研結合提高科研開發能力。

三、教學內容

(一)內容選取

1、進行維修崗位實際工作任務調研

課程教學團隊通過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以及幾十家汽車維修廠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調研,並且通過山東省專業指導委員會的協調會,經過座談、問卷、訪問等方式進行深入的調研交流,多次邀請企業專家共同研討,明確了本課程對應崗位的人才需求規格。

2、進行汽車底盤維修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聘請企業技術專家和骨幹教師,對汽車維修行業普遍採用的汽車底盤檢測與維修工藝進行剖析,設計課程的典型工作專案和任務。

依據崗位對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制定了課程標準,將汽車底盤的檢修作為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目標,同時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的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及團隊合作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

汽車底盤檢修工作任務,以符合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為依據對課程內容重構,選取維修例項、職業資格考核內容等。在滿足社會需求的同時,並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

課程整體教學設計遵循學生職業能力遞進規律,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設計學習任務。

由於汽車底盤是由多個系統組成,一個故障現象可能是由多個系統的故障引起,因此,通過對維修企業維修汽車底盤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習單元按照汽車底盤系統的組成和特點,從單一到綜合的規律進行排序。在學習時先從各區域檢修入手,最後再學習汽車底盤綜合故障診斷與排除。

3、課程內容設計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採用以專案教學為主線,實現基於工作過程為目標的典型任務的學習方法進行設計,整個學習領域由五個學習模組組成,而五個學習模組又分為三十二個學習專案。以現代、豐田、奇瑞A3等車系的汽車底盤維修貫穿課程學習過程,以故障現象為載體綜合汽車底盤構造、原理和檢修內容。通過以行動導向的任務學習,培養崗位的綜合素質,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理論知識有機融合在故障任務中,通過完成任務獲取知識,每個任務都是完整的一個工作過程,形成了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設計。

本課程學習以下內容:模組一汽車底盤整體認識,其中包括汽車底盤概述1個專案模組二傳動系構造與維修,其中包括離合器檢修等15個專案

模組三行駛系構造與維修,其中包括四輪定位測量等6個專案模組四轉向系構造與維修,其中包括迴圈球式轉向器等5個專案

模組五制動系構造與維修,其中包括盤式制動器檢修等5個專案

(二)內容組織

我們通過對汽車維修崗位的服務內容、工作流程、工作規範進行詳細的調查和研究,對應於汽車機電維修工,由實際崗位流程中調研分析,將學習內容以專案的形式重新序化整合。根據汽車底盤各系統分散和功能綜合的特點,按照由區域性到綜合、由簡單到複雜、先重點後其他、採取並列、包容、綜合遞進式進行序化整合,以故障任務載體為依託,設計學習專案。

在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的原則上,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教、學、做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設計合理的實訓、實習等教學環節。

(三)教學資源

選用先進、適用教材,與行業企業合作編寫工學結合特色教材,我們選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張紅偉主編的《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

如圖是我們課程團隊自己開發的任務工單,該工單既有較強的結構原理學習內容,又具有較強的實踐實訓學習內容,我們根據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在基本結構、工作原理、檢測維護、和故障診斷與排除的基礎上加強了針對性和實用性,突出了常用的應用技術,力求把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有級地結合起來,注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我們課程團隊還為課程製作了符合課程設計要求,滿足網路課程教學需要的課件、案例、習題、實訓實習專案、學習指南等教學相關資料,已經投入使用並上傳網路,理論講解和展示全部採用多媒體。充分利用現代化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片、聲音、汽車檢修視訊、課程組自己拍攝的教學演示錄影等多媒體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課堂氣氛活躍、生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並且保證了學習的無損可重複性。

為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拓展視野,豐富學習資源,提高學習興趣,課程組教師為學生提供相應課外網站資源。為學生線上學習提供條件,使學生及時準確地把握本行業的發展動態,把自己的學習與行業的發展緊緊連在一起,激勵自己不斷努力學習,以下是我們提供給學生和老師的網站資源。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一)教學方法

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分組討論、角色扮演、啟發引導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於實踐,提高教、學效果。

專案教學法—重點培養學生制定維修計劃並實施的能力,如車輪定位引數異常,車輪擺振及不平衡等單一的專案組織教學過程中。根據專案,蒐集資訊→決策計劃→實施解決→檢查評價,化專案為遊戲式過關,使學生樂於實踐,教師對每個階段都制訂了詳細的考核指標和評分依據,並把職業素質的培養滲透於專業學習過程中。

案例分析法—重點培養學生創新與拓展能力,主要用於教複雜的綜合性專案,如用在汽車跑偏、汽車側滑等複雜專案組織教學過程中。汽車底盤各系統既分且合,有隻涉及本系統的故障,也有相互關聯的綜合故障,維修難度大。因此精選實際典型案例匯入,然後講解、演示、排除,使故障具有真實性、實戰性,增強學生對實際問題舉一反三的解決能力。

引導文教學法—重點培養學生獲取知識與自學的能力,通過完成32個學習專案達到該能力的培養。學生藉助學習手冊、教學課件、教學錄影、故障案例、維修資料、維修資料庫、網路資源、任務工單等資料,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通過自主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和檢查評估等過程,輔以教師指導,完成學習任務,並在整個過程中鍛鍊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

小組工作法—重點培養學生交流、溝通、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完成32個學習專案達到該能力的培養。由於課程性質原因,在計劃實施等環節,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教師進行合理組織學生,增強學生之間的協作交流,增強團隊工作精神,提高學習效果。

角色扮演教學法是—通過學生對醫生修理技師角色和顧客的扮演,使他們能夠在模擬4S店或這是修理廠的環境下,掌握維修的流程、實際動手的技能以及與顧客溝通的技巧,同時也能熟悉故障診斷的思路,就為學生從學生過渡到修理技師的角色起到了橋樑的作用。

六步教學法—遵循“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這一完整的行動過程式列,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讓學生通過“獨立地獲取資訊”、“獨立地制定計劃”、“獨立地實施計劃”、“獨立地評價計劃”,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從而構建屬於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

(二)教學手段

採用講練“結合”,利用理(論)實(踐)一體教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結合汽車底盤的原廠培訓教材及維修手冊,成立了《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件開發組,採用3D、flash、premiere、和visual studio等技術進行製作。該課件開發組技術實力突出,在行業有一定的影響。課件開發完成後,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實施教學,學生利用各種資源進行自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網站的建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線上學習環境,對教學內容起到了補充和拓展的作用。學生可以利用課程網站提供的大量教學資源如課件、動畫、視訊、原廠培訓教材、原廠維修手冊等。進行自主學習,瞭解其他車型的相關知識及檢修工藝流程,還可以利用題庫、線上測試檢驗學習效果;利用交流欄目,師生可以相互溝通,幫助學生解決自主學習以及練習、測試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和課程網路教學平臺的使用,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性,加深了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為配合《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的學習,我院新建了汽車維修虛擬模擬實訓室。模擬室的投入使用後課程組與上海景格、山東星科等公司聯合開發虛擬實訓專案,專案完成後即可進行計算機模擬模擬實訓,又具有技能鑑定和應知考試,通過近幾年的實踐,學生普遍反應良好。並且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教學實訓中裝置數量受限制、易耗損等問題,滿足了教學的需要。

五、學情學法

高職學生通常缺乏動力,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意志不堅定,不適應以自主專研為主的專業課學習形式,學習理解能力也比較差。如果再對學習失去興趣,很難將學習進行下去。所以,職業學校要進行成功的教學,就不得不考慮如何將學生吸引到學習上,讓他們對這一門課程感興趣。為此我們採取: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以汽車維修崗位具體的工作任務為基礎,設計課程教學專案,在專案實施中,真實的解決汽車底盤故障,讓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完成學習任務,檢查、分析、檢測、診斷、排除汽車故障給學生實際工作過程的同時激發學生對汽車底盤故障診斷與排除的興趣。按照課程使用設計要求建設的一體化室實施有計劃的“開放化”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既強化了訓練,又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系部、學院,也組織各類汽車比賽,比賽中設立不同獎項,使同學們不但在比賽中學習到了知識,還在比賽中提高對汽車底盤的學習興趣。

2、在課堂教學中,理實一體化教學,極大的活躍了課堂氣氛,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更加直觀的學習汽車底盤各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的方法與思路。模擬教學的應用,使學生了解更多車型底盤結構以及原理。為今後的工作崗位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實訓操作分小組進行,實行個人考核與小組考核相結合的方法。既提高學習效率,又提高了同學之間相互合作的團隊意識

3、與校企合作單位共同制定實習方案,實現“做中學”,既保證學生在企業期間能夠完成課程的各項任務,又能為企業創造一定產值,無形中將教室搬進了企業車間,做到廠中校,保證校外企業實習任務的完成,實施校企雙方共考核,輪崗和定崗實習實行導師指導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六、教學評價—考核方式

如表所示為本課程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建立過程考評與期末考評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強調過程考評的重要性(每學期不少於3次):平日表現佔10%,素質考評佔10%;實操考評佔30%。期末考試佔50%(採取閉卷考試模式和應會操作考評模式)。

考評方式:採用專案過程考評、理論應知應會考評、學生自評、學習小組學生互評、教師對學生個人評價、企業對學生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

1、專案過程考評

素質考評成績:素質考評成績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①學生出勤情況;

②學生課堂發言和討論發言情況;

③學生團隊協作情況;

④生產紀律情況;

⑤遵守裝置安全和人身安全等情況。

工單考評成績:工單考評有以下三部分組成:

①學生提交的實訓報告情況;

②學生完成的任務工單情況;

③學生個人書面作業情況

實作應會考核成績:要求學生從老師給定的考核專案範圍內隨機抽取一項進行實作,教師依據考核表和評分標準給出成績。

2、理論應知考試成績:老師預先在計算機上設定考試軟體和所考的內容,由計算機自行組題。要求學生上機考試,評定成績。

3、學生自評——培養學生獨立分析任務、判斷問題並評價結果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4、學習小組學生互評——提高交流與協作能力、組織能力及分析處理問題能力。

5、教師對學生個人評價——提高學生判斷及處理故障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6、企業對學生評價——培養學生對工作任務的認知能力、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學生安全、環保意識。

汽車構造 篇8

一、實訓目的與要求。

1、觀察變速器與發動機的聯結關係。瞭解變速器操縱機構的結構特點。

2、掌握裝拆兩軸式和三軸式變速器的方法與技能,並且裝配好後變速器的工作效能應正常。

3、瞭解並掌握變速器殼體、換擋機構、齒輪及軸的表面損傷檢測方法。

4、掌握同步器磨損、齒輪軸的彎曲變形及磨損正確檢測方法。

二、實訓裝置與器材。

1、手動變速器1臺,五檔變速器一臺。

2、磁力表座、百分表1套,平板1塊,維修工具l套,塞尺1把,V型鐵2塊,扭力扳手一把。

三、操作步驟。

(一)兩軸式變速器。

1、變速器總成的拆卸。

(1)拆下蓄電池的搭鐵線。

(2)拆下離合器拉索。

(3)舉升起汽車。將傳動軸(半軸)從變速器上拆下來並支撐好。

(4)旋鬆變速操縱機構的內換檔桿螺栓。壓出支撐杆球頭並將內換檔桿與離合塊分離。 拆下倒檔燈開關的接頭。拆下車速里程錶軟軸。

(5)卸下離合器蓋板。拆下排氣管。

(6)放下汽車並將發動機固定好。拆下發動機與變速器上部連線螺栓。

(7)舉升起汽車。拆下起動機的緊固螺栓。拆下發動機中間支架。

(8)拆下螺栓。

①並旋鬆螺栓。

②拆下變速器減振墊和減振墊前支架。

③拆下發動機與變速器下部連線螺栓,並拆卸變速器。

2、變速器總成的分解。

(1)把變速器放在修理臺或修理架上,放出變速器機油。

(2)將變速器後蓋拆下,取出調整墊片和密封圈。

(3)小心的將第3、4檔換檔滑桿向第3檔方向拉至小的檔塊取出,將換檔桿重新推至空擋位置。

注意:換檔滑桿不能拉出太遠,否則同步器內的檔塊會彈出來,換檔滑桿不能回到空擋位置。

(4)倒檔和一檔齒輪同時齧合,鎖住軸,旋下主動錐齒輪螺母。

(5)用工具頂住輸入軸的中心,取下輸入軸的擋圈和墊片。

(6)用拉器拉出輸入軸的向心軸承。

(7)若沒有專用工具,先旋出殼體和後蓋的連線螺栓,用塑料錘(或木錘)敲擊輸入軸的前端和後殼體,直至後蓋和後殼體結合處出現鬆動。

(8)變速器殼體固定在臺鉗上,鉗口應有較軟的金屬保持墊片,以防夾壞機件;取出第三、四換檔撥叉的夾緊套筒,將第三、四換檔桿往回拉,直至可以將第三、四換檔桿撥叉取出為止。

(9)將換檔撥叉重新放在空擋位置,取出輸入軸。

①壓出倒檔齒輪軸,並取出倒檔齒輪。

②用小衝頭衝出一、二檔換檔撥塊上的彈性銷,並取出彈性夾片。

③用工具拉出輸出軸總成(注意:在拉出輸出軸總成的同時,應注意一、二檔撥叉軸的間隙,以防卡住)。

3、變速器輸入軸總成的分解與組裝:

(1)輸入軸總成的分解。拆下擋圈,取下四檔齒輪,用壓床壓出三、四檔同步器齒轂;輸入軸總成的組裝。

①組裝好三檔齒輪和軸承,壓入三、四檔齒轂齒套,齒轂內花鍵的倒角朝向三檔齒輪的方向;

②壓入一、二檔齒轂齒套,齒轂和齒套安裝時,槽應對著一檔齒輪;

③安裝滑塊彈簧時,其開口錯開 120°,彈簧彎曲端須固定在滑塊內。

4、變速器輸出軸總成的分解與組裝:

(1)輸出軸總成的分解。先壓出一檔齒輪和軸承,壓出二檔齒輪和同步器總成,壓出三檔齒輪和四檔齒輪(注意:壓出前應拆下各軸向擋圈)

(2)輸出軸總成的組裝:

①壓入四檔齒輪時,齒輪的凸肩應朝向軸承;

②四檔齒輪的擋圈與擋圈槽的間隙應儘量小些,可通過選擇厚度合適的擋圈來達到。

③將三檔齒輪通過加熱板加熱至 120°後壓入,凸肩朝向四檔齒輪;

④同步器的組裝。一檔同步環有三個位置缺齒,這種同步環只能用於一檔,更換時,也可以使用不缺齒的。組裝一、二檔同步器時,齒轂上有槽的一面朝向一檔,即朝向齒套撥叉環這一側;

⑤將一、二檔同步器總成壓入到軸上,齒轂有槽的一面朝向一檔齒輪(即朝後)。然後再裝入一檔齒輪中的滾針軸承,套上一檔齒輪後,最後壓入雙列滾錐軸承;

⑥如果要更換輸出軸前後軸承,那麼應從變速器前後殼體中分別壓出和壓入軸承外座圈,應當平整的壓入。

5、變速器各零件的檢測。

(1)鎖環式同步器的檢測。

①鎖環內錐面的磨損情況檢查:

將鎖環套在接合齒的齒端錐面上,轉動同步環,把它壓人來檢查制動效果,同時用塞尺測量同步環背與齒輪花鍵端之間的間隙,應約為lmm,否則應更換。

②齒環牙齒的檢查:

齒環牙齒的損壞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沿軸線方向磨薄。

二是牙齒尖端角度發生改變或磨成凸形(兩側倒角均為45°)。

如果發生第二種情況,應予更換。

③用塞尺測量換擋撥叉與接合套的軸向間隙

注意:應沿接合套的整個圓周測量 ,最大間隙為1.0mm。

(2)檢測輸入、輸出軸的彎曲度。

將軸支於V型鐵上,並置於平板上,用百分表測量軸中間部分的圓跳動,最大不超過0.06mm。

(3)鎖環內錐面磨損情況的檢查、輸入、輸出軸彎曲度的檢查、齒輪和軸間間隙的檢查 檢測齒輪和軸間間隙。將齒輪裝配在對應的軸上,將軸固定於鉗臺上,磁力表座固定於鉗臺,百分表錶針抵在齒輪上,用手上下推動齒輪,記錄百分表讀數,應小於0.03mm。

(4)檢查所有油封是否磨損或損壞。包括前軸承蓋、速度計從動齒輪、選擋外杆、延伸殼上的油封等。如有必要應更換。

(5)檢查各軸承是否磨損,如有必要應更換。

6、變速器的裝配。

變速器變速傳動機構的組裝(組裝時按分解的逆順序進行):

①壓入輸出軸總成。壓入輸出軸總成時,要將換檔桿與第一、二檔換檔撥叉和輸出軸總成一起裝入後殼體,然後再壓入後軸承。壓入時,請注意第一、二檔換檔滑桿的活動間隙,必要時,輕輕敲擊以免卡住;

②安裝一、二檔撥塊,壓入彈性銷,安裝倒檔齒輪,壓入軸;

③安裝輸入軸時,要拉回三、四檔撥叉能夠裝入滑動齒套為止,同時應位於空擋位置,並用彈性銷固定好撥叉;

7、變速器總成的安裝。

變速器總成的的安裝可按拆卸相反的順序進行,如果需要,調整離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二)五檔變速器的拆裝與調整。

1、變速器的拆卸。

(1)旋出放油塞,放淨變速器內的潤滑油,拆卸傳動軸,拆去變速器與離合殼的四個緊固螺栓,變速器帶離合器分離軸承座和駐車制動器總成即可平行退出。

(2)從變速器第一軸軸承蓋上取下分離軸承。

(3)拆下駐車制動鼓上兩個固定螺栓,取下駐車制動鼓,擰鬆螺母,取下碟形彈簧,拉出突緣,然後拆去駐車制動機構的各連線件。

(4)拆下變速器上蓋總成。

(5)拆下變速器第二軸後軸承蓋。

(6)從變速器前端拆下緊固軸承蓋的螺栓上的鋼絲鎖線和螺栓,然後取下軸承蓋。 用銅棒從左右輕輕敲擊第一軸,將第一軸連同軸承一起從前端拔出,然後從第一軸中取出第二軸前端軸承。

(7)用手托起第二軸前端上下晃動,並用銅棒左右敲擊第二軸的後端,將第二軸向後 退出稍許,用拉器從二軸上取下後端軸承後,將第二軸總成從變速器殼體內拿出。

(8)從第二軸取下四、五檔同步器總成,拆下四、五檔固定齒座鎖環,取下止推環,則第二軸上二、三檔同步器總成和它前面的所有零件可以依次從軸上取下。

(9)從殼體上拆卸中間軸前後軸承蓋,撬開後軸承鎖片,擰下鎖緊螺母,拆卸倒檔齒輪檢查孔蓋,取下倒檔齒輪軸鎖片,利用倒檔軸後端的螺紋,用專用工具將軸拔出,並從倒檔檢查孔取出倒檔齒輪和軸承及隔套。將銅棒頂在中間軸前端,用錘敲擊銅棒,於是中間軸總成帶後軸承從殼體向後脫出。用拉器從軸上拉下後軸承後,中間軸總成便可從殼體內取出。再用銅棒在殼體內側頂住中間軸前軸承外圈,用錘敲擊銅棒,取出中間軸前軸承。

①從中間軸上取下彈性擋圈,用壓床將常齧合齒輪壓出。

②變速器頂蓋的拆卸,拆下變速器蓋總成後,拆除彈簧,頂蓋總成即可解體。 ⑶拆除變速器叉和導塊上的銅絲鎖線,擰鬆止動螺栓,用專

(10)用工具頂住變速器叉軸後端,用力衝擊,使變速叉軸頂掉變速器蓋上的三個塞片,這樣,叉軸便從箱蓋前端脫出,並取出變速叉(注意:當變速叉軸從上蓋內向前伸出一定距離時,可用手握住,邊轉動邊向前拉,同時還要防止鎖止彈簧和鋼球從蓋上彈出)。

汽車構造 篇9

本模組以汽車為載體,為學生提供了接觸、學習和應用現代社會常用技術的機會,可以培養學生對技術的情感與興趣,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評價技術以及保養技術產品,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

本模組有4個主題組成:汽車構造與工作原理、汽車駕駛有關法規、汽車駕駛技術和汽車例行保養。

本模組的學習內容,可以使學生親身感受日常生活中現代技術的真實存在,有利於學生體驗和領悟學習技術的過程與方法、發展學生的技術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樹立交通安全意識、駕駛員道德規範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同時,還有利於滲透一定的職業教育內容。這些對提高學生在未來社會的適應性以及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都是具有重要價值的。

本模組的教學,應強調讓學生親身經歷汽車駕駛與例行保養的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在指導學生學習汽車駕駛基本操作方法的同時,還應注意對其駕駛動作協調性的訓練;同時,應強調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一)汽車構造與工作原理 [內容標準]

1.瞭解汽車的主要構造和主要系統的作用

2.瞭解四衝程發動機的主要構造和工作過程,理解其工作原理

3.能從系統間相互協調的角度分析汽車起動、轉向和制動的呈現過程

4.理解汽車的進步與能源和材料的關係

5.理解汽車的大量使用會給環境帶來汙染,瞭解防止和減少環境汙染的有效措施

[學習要求]

1.汽車的主要系統

瞭解汽車的主要系統由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發動機冷卻系、發動機潤滑系、汽油點火系、起動系、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繫系統組成。

說出各系統的主要作用。例如,發動機冷卻系的作用是保證發動機在最適宜的溫度下工作(一般為80~90oC)。

2.汽車的主要構造

瞭解汽車是由發動機、底盤、車身及其附件、電氣裝置四部分組成。

說出各部分的主要作用。例如,發動機用來提供動力,驅動汽車行駛。

3.四衝程發動機的主要構造和工作過程

瞭解四衝程發動機由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汽油燃料供給系、發動機冷卻系、發動機潤滑系、汽油機點火系和起動系七部分組成

瞭解曲柄連桿機構的主要組成:機體組,包括氣缸體、氣缸蓋、機油盤,是發動機的主體骨架;活塞——連桿組,主要包括活塞、連桿,是發動機的傳動機件;曲軸——飛輪組,主要包括曲軸、飛輪,是發動機儲存和輸出動力的機件。

瞭解四衝程發動機的主要工作過程:活塞運動分為四個衝程:①活塞下移,進燃氣;②活塞上移,壓縮燃氣;③電火花點火,氣體迅速燃燒膨脹,活塞下移做功;④活塞上移,排出廢氣。由於活塞迅速上下運動做功,帶動活塞、連桿運動做功,再由活塞、連桿將機械能傳到曲軸和飛輪。

瞭解四衝程發動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將燃氣燃燒產生的熱能轉化為曲軸和飛輪輸出的機械能。

4.汽車起動、轉向和制動系統

瞭解轉向系的作用是通過操縱轉向盤,根據需要改變汽車的行駛方向。

瞭解制動系的作用是根據需要,使汽車減速或在最短距離內停車,並保證汽車停放可靠,不會自動滑溜。

用系統和控制的思想與方法來分析、理解汽車在起動、轉向和制動實現過程中,其系統間相互協調與相互控制的關係與重要作用。

5.汽車與能源材料的關係

認識材料和能源在技術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理解汽車的發展與進步受到材料與能源的重大影響。

6.汽車的產生、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瞭解汽車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人的需要,汽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社會認知、價值觀念,形成了汽車文化。例如,汽車文化主要體現在汽車的品牌和標誌、車身的美容、車內裝飾、與汽車有關的體育、博覽會等多方面。

瞭解汽車與經濟的關係:汽車工業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瞭解世界汽車發展和中國汽車發展簡史

瞭解任何技術都有其兩面性,汽車也不例外。例如,汽車可以造成環境汙染、交通事故等。

汽車對環境汙染主要有三個方面:汽車排氣對大氣的汙染、噪聲對環境的危害和汽車電器對無線電的電波干擾。

7.新技術在汽車及交通中的運用

瞭解新技術在汽車及交通中應用,如智慧運輸系統(ITS)、電子警察、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及導航、清潔能源等。汽車中的新技術向節約能源、符合環保要求及更加便於人們的生活等方向發展。

[教學建議]

1.本模組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通過查詢資料等方式,舉辦“汽車發展史”、汽車圖片展等活動,使學生對汽車有理性地認識《汽車駕駛與保養》教學要求

2.應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物理和化學知識,以加深對汽車工作原理的理解,分析汽車給人類環境帶來的汙染主要原因要結合例項加強環境保護教育。

3.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通過讓學生拆裝舊汽車,認識汽車的主要構造和主要系統。

4.在教學中要緊扣《技術與設計1》和《技術與設計2》中有關技術與設計的基本原理,例如,通過模擬駕駛,讓學生能從系統間相互協調的角度分析汽車起動、轉向和制動的呈現過程。

5.結合《技術與設計1》圖樣的畫法,鼓勵學生髮揮想象,設計一種功能更齊全、更合環保要求和節約能源的新型汽車,並繪製草圖,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與評價。

6、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學生參觀汽車製造廠、訪問汽車經銷商,瞭解汽車生產、銷售的基本環節,開展以汽車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

汽車構造 篇10

20xx學年秋,在本學期我擔任汽修專業,xx個汽修班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的任課老師。每週安排有xx個課時,xx個晚修指導教學工作。總結一下這學期以來的汽車底盤實訓和對學生的教育情況。

老老實實為人,本本分分做事”是一個立足社會的根本,也是我讓學生時刻銘記的一句話。擁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操守,能夠忠於自己的企業,將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與企業的發展緊密的結合。勇於創新,善於開創,能承受較高的工作壓力;吃苦耐勞,注重合作,具有年輕人火一樣的工作熱情和活力。讓學生成為一個有技術,會學習的新型人才,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實訓總結。

一、實習目的。

1、鞏固和加強汽車構造和原理課程的理論知識,為後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必要的基礎。

2、使學生掌握汽車總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間的連線關係、拆裝方法和步驟及注意事項。

3、學習正確使用拆裝裝置、工具、量具的方法。

4、瞭解安全操作常識,熟悉零部件拆裝後的正確放置、分類及清洗方法,培養良好的工作和生產習慣。

5、鍛鍊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實習要求:

1、學會汽車常用拆裝工具和儀器裝置的正確使用。

2、學會汽車的總體拆裝、調整和各系統主要零部件的正確拆裝。

3、學會汽車的主要零部件的檢查測量。

4、掌握汽車的基本構造與基本工作原理。

5、理解汽車各組成系統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三、實訓常用工具。

普通扳手 、螺釘旋具、錘子、手鉗。

1、實訓一:汽車底盤維護。

(1)瞭解汽車底盤日常維護專案,熟悉一級維護和二級維護的專案。

(2)掌握汽車底盤清潔、潤滑、檢查、緊固、調整等維護作業的操作方法。

(3)學會使用潤滑油加註器對變速器、主減速器等進行潤滑油更換與加註。

2、實訓二:離合器維修。

(1)會進行離合器及其操縱機構的拆卸、解體、清洗、零件的檢驗和分類。

(2)瞭解離合器壓盤、從動盤等主要零件的修理方法。

(3)掌握離合器及其操縱機構的裝配、安裝與調整的方法和技術要求。

(4)掌握離合器常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方法。

3、實訓三:手動變速器維修。

(1)拆卸、解體、清洗、零件的檢驗和分類。

(2)拆卸變速器各軸承。

(3)輪等主要零件的修理加工方法。

(4)安裝與調整的方法和技術要求。

(5)故障的診斷與排除方法。

4、實訓四:萬向傳動裝置維修。

(1)設定的拆卸、分解、清洗、零件的檢驗和分類。

(2)檢驗與校正的方法和技術要求。

(3)汽車的裝配、安裝方法和要求。

(4)常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方法。

5、實訓五:驅動橋維修。

(1)拆卸、解體、清洗、零件的檢驗和分類。

(2)軸等主要零件的修理方法。

(3)齧合狀況的檢查與調整方法和要求。

(4)安裝與調整的方法和要求。

(5)會進行變速器的拆學會使用軸承拉器瞭解變速器軸、齒掌握變速器的裝配、掌握變速器常見故會進行萬向傳動裝瞭解傳動軸的變形掌握萬向傳動裝置掌握萬向傳動裝置會進行驅動橋的拆瞭解驅動橋殼、半掌握主減速器齒輪掌握驅動橋的裝配、掌握驅動橋常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方法。

6、實驗六:轉向系維修。

(1)會進行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的拆卸、分解、清洗、零件的檢驗與分類; 掌握轉向系的裝配、安裝與調整的方法和要求。

(2)會使用轉向盤轉角檢測儀檢測轉向盤的最大轉角和自由轉動量。

(3)掌握轉向系常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方法。

7、實訓七:行駛系維修。

(1)會進行車橋、懸架彈性元件、減振器、車輪和輪胎等行駛裝置的拆卸、解體、清洗、零件的檢驗和分類。

(2)學習使用輪胎拆裝機拆裝輪胎,使用車輪平衡儀進行車輪平衡檢驗與調整.

四、實訓總結。

通過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實訓的學習讓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我還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為了下一學年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

汽車構造 篇11

摘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把理論和實際很好地聯絡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課堂上,老師總能給我們呈現並教授豐富多彩的理論知識,經過我們的學習、理解、消化和吸收,大腦固然能儲存很多理論知識。但是,如果我們在實際當中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不能將腦海中活躍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實際的應用,那就等於沒有學到真知,因為不能做到學以致用。作為車輛工程專業的學生,汽車整車拆裝實習是一個很好的實踐平臺,它能讓我們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很好地聯絡起來。不管是發動機的相關實習還是底盤的拆裝實習,都讓我們更進一步地理解相關的專業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境界。同時,通過實習,我們還能意識到自身所缺乏的專業知識素養,並能為之而努力改善,為今後走向社會奠定重要基礎。

關鍵字:實踐,理論,學以致用,發動機拆裝,底盤拆裝

正文:兩個星期的時光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的汽車整車拆裝實習也已經接近尾聲。回顧一下整個實習的過程,我們一直都在一個其樂融融,充滿歡聲笑語的環境中學習、實踐著,當然,更多的是大家付出的辛勤努力與汗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以前我們只有對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這次實習則是實踐中的深入性認識。通過這次實習,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更加深了對發動機以及底盤的組成、結構、部件的工作原理的瞭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裝的基本要求和竣工驗收檢測,同時也加深了對工具的使用和了解。這次拆裝實習的主要目的在於鞏固和加強汽車構造和原理課程的理論知識,為後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必要的基礎。掌握汽車總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間的連線關係、拆裝方法和步驟及注意事項。學習正確使用拆裝裝置、工具、量具的方法,鍛鍊和培養動手能力。這次拆裝實習,在讓我們提高了動手能力,做到學以致用的同時,也增進了我們的團隊協作意識,使我獲益匪淺。

整個拆裝實習是以一段農大自制的發動機拆裝視訊作為開幕序曲的,這段視訊短片雖然年代相對久遠,但是卻特別有針對性,對發動機的拆裝順序、工具使用以及所需注意事項與細節都有很具體的描述,這對後續的發動機拆裝有很大的幫助。大多數同學們都很認真地觀看了視訊,有的同學還做了相當詳細的筆記。

在發動機拆裝視訊的指導下,我們進入發動機拆裝環節。實驗室有兩臺柴油機和兩臺汽油機供我們實習用,於是我們整個班分成了四組,每個組負責一臺發

動機的拆裝,而我被分到了其中一個柴油機組,指導老師則是鮑捷老師。在動手拆發動機之前,老師先給我們大概講解了一下工具支架上面各種工具的使用方法、合理的使用順序等等。接下來,我們開始和這臺型號為4115L的柴油機打交道。巨型的外觀最初讓人感覺它很複雜很難相處,可當我們慢慢地和它熟悉起來以後,發現它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複雜。為了提高效率並且調動全體組員的動手熱情,又因為發動機外部的各種部件,如空氣濾清器、燃油泵、風扇等部件都可以同時拆卸,我們展開了分工合作的戰略。在老師的明確指導以及大家的團結協作下,一個上午我們就把柴油機外部的一系列部件全部拆卸完畢,下午則把柴油機的內部結構拆卸工作完美結束。老師一向主張“快樂學習法”,於是我們在拆卸過程中沒有感到任何壓力,以一顆平和的心去對待這個實習。我們不害怕自己弄錯,而更多的是請教老師我們該如何去操作,然後在老師的指導下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就這樣,我們在動手幹活的同時還不斷地進行情感上的交流,一邊幹活一邊用歡聲笑語沖淡身體的疲憊,每個同學都很開心地在進行拆卸實習,在其樂融融的環境中我們很快地就完成了發動機的拆卸。

在這一整天的柴油機拆裝實習過程中,我深刻地意識到理論聯絡實際的重要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說得實在太有哲思了。雖然我們修過《發動機構造》這門課程,從課本上學到了不少的發動機理論知識,但是在拆柴油機的過程中,我們還是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有些部位我們都不敢確認它們的名稱。而柴油的拆卸過程則讓我們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深入地認識並理解相關的專業知識,讓我們從感性認識走向理性的瞭解,真正學到了發動機的有關知識。另外,在拆卸工具的使用上,我更是感受頗深。儘管視訊上有相關的工具使用說明,老師也介紹過工具的使用,然而在拆卸發動機的工程中,工具的使用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就像鮑老師所說,工具必須巧用,要用技巧而不是光用蠻勁。果然是實踐出真知哪!要達到學以致用的境界,必須要有實踐這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發動機拆卸的最終目的是讓我們深刻地學習並瞭解發動機各個部件的構造、工作原理以及功用等等。為了讓每個同學都能深入學習,老師專門設定了一個相互“交流”環節。我們組的十個同學被分成了五組,分別負責發動機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油供給系統、潤滑系統和冷卻系統的知識講解。我和另一個女同學負責的是配氣機構,同時我們進一步進行了分工,她負責配氣機構的構造組成部分,而我負責講解氣門間隙的調整。關於氣門間隙的調整,課本上沒有作詳細介紹,只是一帶而過。而課上老師也只是把調整步驟介紹給我們,提到了“兩步法”。雖然如此,我並沒有因此而擔憂自己理解不深刻,講解不透徹。因為我相信有實物在,更便於理解記憶。實踐得出的只是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我堅信

實踐出真知這句至理名言。帶著這種思想,我將課本上與氣門間隙相關的理論知識認真仔細地複習了一遍,然後將它與配氣機構的各部分構造及其特點相結合,實在不能理解的就利用交流課之前的答疑時間請教老師。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對配氣機構有了深入的瞭解和認知,不再停留在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鮑老師要求的是充分透徹理解“兩步法”如何對氣門間隙進行調整,所謂“兩步法”,即使將發動機的八個氣門分成兩次調整完畢。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是有當氣門處於關閉狀態時,才存在氣門間隙,進而才能調節氣門間隙。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理解認識和體驗感受介紹一下配氣機構中氣門間隙的調整方法:

首先要進行的是確定柴油機一缸的壓縮上止點。第一步則是先確定一缸和四缸的上止點位置,這是通過飛輪上的定位銷孔實現的。具體步驟是將定位銷釘插入飛輪盤上的定位孔,轉動曲軸,當定位銷釘落入定位孔,發動機一缸和四缸即處於上止點。第二步是確定一缸的壓縮上止點,這是通過晃動搖臂軸,看一缸的兩個氣門是否有間隙來判斷的。如果有間隙,說明一缸的進排氣門都是關閉的,則可判斷一缸處於壓縮上止點,此時一缸的兩個氣門均可調節氣門間隙。通過四缸發動機的做功順序圖可知,當一缸處於壓縮上止點時,四缸處於排氣上止點,而二缸處於做功下止點,三缸處於進氣下止點,若由一缸到四缸將八個氣門按順序編號,則可判斷此時只有1、2、3、5這四個氣門是關閉的,即只有這四個氣門可以進行氣門間隙的調整。

然後,將曲軸轉過360度,此時一缸處於排氣上止點,而四缸處於壓縮上止點。同理可調剩餘的4、6、7、8這四個氣門的間隙。調節氣門間隙所需要的工具是塞規,根據理論知識可知進氣門與排氣門的氣門間隙有著不同的要求,進氣門的氣門間隙為0.30,排氣門的氣門間隙為0.40。具體的調節步驟是將塞規塞進搖臂與氣門杆之間間隙,一邊調整氣門間隙調整螺釘,一邊移動塞規,當塞規處於不輕易移動但又不至於卡死的狀態時,擰緊氣門間隙調整螺母,這樣逐一對八個氣門進行間隙調整。

通過這次“交流”會,我更深刻的意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只有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完美結合,我們才能從本質上學透知識,掌握真知,才能做到學以致用。

這次交流會是由一個柴油機小組和一個汽油機組糅合成一個大組的,我們兩個小組的同學相互交流相互學習,讓我們更深入地瞭解了柴油機的同時還了解了許多汽油機的知識。同學們都很認真地為這次交流會做好了準備,這次稍微充斥緊張氣息的交流會,也讓我們更嚴謹認真地對待接下來的實習。

延續著交流會的高昂熱情,我們第三天進行了發動機缸筒直徑的測量,其中用到的測量工具是百分表。我們對百分表的使用還是比較熟悉的,所以很快就結束了測量。測量完畢,老師給我們講解了一些關於缸筒的理論知識,便於讓我們結合所測資料理解實際。理論聯絡實際,我們再一次領略到了實踐出真知的魅力。

接下來是“組裝”發動機的環節。和發動機拆卸過程一樣,這也是一個體現動手能力的重要環節。經過之前的發動機拆卸過程,我們已經熟練掌握了工具的使用方法,基本上能目測那些螺母需要多大尺寸的工具。我們將之前按順序擺放好的零部件依次按照合理順序逐一安裝上,大家聽從老師指導,團結合作,分工有序,互相幫助。於是本來“身無一物”的柴油機殼體很快就被我們組裝得“繁花似錦”。

發動機拆裝時間的最後,一天我們進行了發電機和啟動馬達的拆裝,以及發動機的竣工驗收實驗。這又是我學到課本理論知識之外的很多實際應用知識的一天,特別是發動機竣工驗收實習這個環節。王老師先給我們介紹了一下汽車故障檢測的主要步驟和應該注意的事項,然後問了我們一個很實際,但是很常見的問題:汽車開起來沒勁,也就是汽車功率下降時什麼原因,怎麼檢測。結果我們竟都沒有回答上來,果然理論與實際是有很大差距的!帶著疑問,我們認真聽講了老師給我們講授的發動機竣工驗收檢測順序。

1、外觀檢測:裝配的完整性、有效性和規範性以及“四漏”(漏油、漏水、漏電、漏氣)的檢測。

2、開啟點火開關,檢查各儀表是否正常。

3、起動發動機,依次檢查機油壓力錶、電流表、水溫表,看其是否工作正常。

4、做發動機怠速轉速和怠速時的進氣真空度的檢查。 5、做高速時的機油壓力和“四漏”的檢查。

6、做急速實驗 急加速時不回火(進氣管)、不放炮(排氣管),急減速時不熄火。

7、做斷缸實驗:柴油機斷油,汽油機斷火。

8、檢測尾氣排放:柴油機檢測炭煙,汽油機檢測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以及碳氫化合物。

9、做氣缸壓力檢測,注意事項有三點: (1)取下各缸高壓線,要注意點火順序。 (2)測氣缸壓力時,節氣門要全開。

(3)用起動電機帶動發動機,使發動機轉速達到100-150rpm。 10、收拾儀表工具、整理現場。

以上就是做竣工檢測時的“十步”,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前三步和最後兩步順序絕對不能顛倒,此外老師在講課過程中提到的注意事項也要牢記。接著,按照這十步檢測,我明白了汽車功率下降的檢測方法,缸壓檢測、尾氣檢測和真空

度檢測。實踐出真知,我再一次受到由這句至理名言帶來的震撼。

發動機拆裝實習的一週時間過去了,我們學到了很多課本之外的知識,也從實踐中獲得了很多快樂。接下來的一個禮拜是汽車底盤的拆裝,實習物件是一輛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越野車。

汽車底盤構造包括傳動系統、行駛系統、轉向系統和制動系統。底盤的拆裝實習旨在讓我們利用具體實物聯絡所學的理論知識,深入瞭解汽車底盤的各個組成部分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底盤拆卸的第一步是將發動機從車上拆下來,從而將整個傳動系的各部件卸下來發動機的部件很多,拆卸工作量必然很大。在張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相繼把水箱、機油濾清器等部件卸下,然後進入相對困難的環節,將發動機主體、離合器和變速箱作為一體拆卸下來。由於變速箱是通過萬向節連線傳動軸輸出動力的,必須把這個連線部分拆除才能將那三個聯絡的整體拆除,一部分同學轉入了實驗室的地溝進行拆除作業。經過他們的努力勞作,拆除工作順利完成。緊接著就是把變速箱等整體卸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藉助了電動的吊鉤裝置,雖說是電動裝置,基本不需要耗費操作人員的體力,但對吊鉤裝置的操縱也是一項技術活。我們不僅需要知道它是如何操縱的,還得聯絡實際情況和環境靈活變通該如何正確操縱才能將發動機等安全平穩地卸下來。

一天的時間,我們已經把各個部件總成從車上拆下來,包括髮動機、離合器、變速箱、傳動軸、車橋、轉向器等。同學們都付出了努力和汗水,特別是那些“乾重活”的主力軍們。雖然拆卸結束的時候他們都大汗淋漓,但是他們卻用汗水換來了甜美的勞動成果。

第二天老師把我們分成了六組,旨在為接下來的“交流”課做準備。六組分別負責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車橋、轉向系統和制動系統這幾部分的拆裝和相關知識講解。我和另一位女同學負責的是轉向系統,其中她負責講解轉向系統的操縱機構和傳動機構,我負責轉向器以及轉向助力泵的講解。

我們拆裝實習的車是比較老的車型,還沒有助力轉向機構。為了讓我們跟上時代的步伐,充分深入地瞭解轉向系統,張老師給我們找來了北京現代汽車的轉向器和液壓助力轉向泵。我和同伴先是團結協作,把兩個轉向器和助力泵的各個零件拆卸下來,以便了解其內部構造和工作原理。轉向器和液壓泵的結構都比較簡單,我們很快地就把它們都拆完了。接著我們很細緻地觀察了轉向器內部各零件的構造,還有液壓助力泵的工作結構,我們發現它是一個葉片轉子液壓泵,我們聯絡課本上的相關理論知識,互相討論互相提問互相答疑,終於把轉向器的構造特點以及工作原理弄明白了。明白之後,我們都感慨地說了一句:“實踐真是學習知識最有效的方法啊!”

確實如此,如果讓我們光看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很多東西都很難明白。比如說轉向器的具體內部結構和液壓助力泵的工作原理,但是根據實物聯絡理論知識,則很容易理解實際應用的知識。

針對我負責講解的內容,一下我將介紹一下轉向器以及我的認知和感受。我們拆裝的車用的是迴圈球式轉向器,它有兩級傳動副。第一級是螺桿螺母傳動副,第二級是齒條齒扇傳動副。其中螺母是靠在起內部螺旋管道滾動的鋼球傳遞轉矩而實現軸向移動的,這些鋼球屬於轉向器的一大結構特點。它們將螺桿與螺母的滑動摩擦轉化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小摩擦,使轉向輕便。而轉向器的動力傳遞路線是這樣的:轉動方向盤的力矩經轉向軸和轉向傳動軸等傳遞給轉向器的螺桿,然後經鋼球使螺母發生軸向運動,而螺母一側的齒條結構則帶動齒扇發生轉動,動力經齒扇軸輸出。

轉向器還有一大結構特點是其變厚齒扇,即齒扇是在分度圓上沿齒扇軸線方向按線性關係變化的,這是為了調節齒條和齒扇的齧合間隙,從而調整轉向盤的自由行程。

通過這次交流課,我對汽車轉向繫有了較深的認識,同時也對其他同學負責講解的變速器、離合器、傳動軸、車橋等有了更深的認識。由於理論聯絡實際,我對有關底盤的知識記憶更深刻,理解更透徹了。正所謂“實踐出真知”,果然沒錯。

接下來的一天我們進行了底盤的組裝,這是比較辛苦的一天。不同於發動機的組裝,底盤的各部件“個頭”比較大,而且各部件聯絡起來要經過很多附件,所以裝起來比較麻煩。我們大家分工合作,團結協作,在老師的指導下,艱鉅的任務很快得以完成。

最後一天是制動系統的講解。負責這部分的同學先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後輪拆卸下來,緊接著把各相關部分拆卸下來,最後把制動器拆出來,結合理論知識對制動系統進行了講解。

緊張而忙碌的實習就這樣結束了,這兩週的實習教會我理論是要聯絡實際才有意義的,通過親身體驗,我對課堂上的知識有了更為具體的認識,如某個零件具體長什麼樣子,安裝在什麼位置等,還有一些在實際操作時才能發現的小問題,在課本上是根本找不到答案的。同時,我們的團隊協作意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這次拆裝實習不僅把我在課堂上學的理論和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還加深了我對汽車整體構造及各部分系統如何配合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在實習期間的另一大收穫就是自己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這一切的成果,都源於實踐。實踐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實踐出真知!當然這一切與老師對我們的指導是分不開的,感謝老師的辛勤勞動。

汽車構造 篇12

汽車底盤構造實習報告是一篇介紹汽車實習報告,汽車底盤構造實習,汽車底盤構造實習報告的文章,實習站內可以搜尋到更多關於汽車實習報告,汽車底盤構造實習,汽車底盤構造實習報告的文章,感謝本文作者佚名

汽車是當今世界最重要、最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同時也是數量最多、最普及、活動最廣泛、運輸量最大的交通工具。在現代社會中,沒有別的交通工具能與之媲美。所以作為一名工程技術大學汽車學院的學生,我想是可以感到驕傲和自豪的。

從進入大學的那天起,我就盼望著能親手拆裝汽車的零部件,深入及詳細的瞭解汽車的內部構造和工作原理。現在機會終於來了!期盼已久的為期4周的汽車構造拆裝實習開始了!

汽車構造拆裝實習是在學習完汽車構造課程後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剛剛過去的兩週裡,我以及我的組員們圓滿地完成了汽車構造拆裝實習中汽車底盤構造實習的教學任務及要求。本次實習,我們先後瞭解了汽車制動系統、ABS防抱死系統、懸架、SRS安全氣囊系統、膜片彈簧離合器、十字剛性萬向節、迴圈球式轉向器以及桑塔納20xx手動5檔變速器和凱越手動變速器以及三軸變速器等。

第一天,老師帶我們參觀了實訓中心的一些陳列室。在那裡,我們看見了許多與汽車底盤相關的裝置。讓我們與許許多多的汽車零部件實物來了個“零距離”接觸。那麼首先,就讓我來介紹介紹令我十分感興趣的膜片彈簧離合器吧。

目前世界各國生產的汽車,特別是轎車已經全部採用了膜片彈簧離合器,因為它具有如下優點:

1.膜片彈簧離合器轉矩容量大且較穩定;2.操縱輕便;3.結構簡單且較緊湊;4.高速時平衡性好;5.散熱通風效能好;6.摩擦片的使用壽命長。

膜片彈簧離合器的缺點是,膜片彈簧在製造上有一定難度,因為它對彈簧鋼片的尺寸精度、加工和熱處理條件等要求都比較嚴格。在結構上分離指部分的剛度較低,是分離效率降低;而且分離指根部易形成應力集中,是碟簧部分的應力增大,容易產生疲勞裂紋而損壞;分離指舌頭部易磨損,而且難以修復。

由於膜片彈簧離合器具有上述獨特的優點,因此它在汽車上得到了廣泛地應用。近年來不僅在轎車和微型汽車上採用,而且在輕型、中型貨車,甚至在重型貨車上也得到了應用。

因為第一週的實習伴隨著我們底盤理論考試的臨近,老師們都很理解我們複習迎考的心情。所以在休息的時候,當我們拿出迎考的複習卷時,兩位老師都能很熱情的幫我們解答其中的問題,並能指出實際底盤上相關的位置,使我們更生動地理解其原理。對我們的理論考試起了不小的作用。

如果要問汽車底盤中,哪一個部分最複雜及繁瑣?那無疑就是汽車的變速器與分動器了。在實習的第二週,我們著重對桑塔納20xx的5檔手動變速器、主減速器和分動器以及凱越的變速器做了詳細地拆裝學習。

汽車的變速器有哪些功能和部件組成呢?

現代汽車上廣泛採用活塞式內燃機作為動力源,其轉矩和轉速的變化範圍較小,而複雜的使用條件則要求汽車的驅動力和車速能在相當大的範圍內變化。為解決這一矛盾,在傳動系統中設定了變速器。它的功能是:1.改變傳動比,擴大驅動輪轉矩和轉速的變化範圍,以適應經常變化的行駛條件,同時是發動機在有利的工況下工作;2.在發動機曲軸旋轉方向不變的前提下,使汽車能倒退行駛;3.利用空擋中斷動力傳遞,以使發動機能夠起動、怠速,並便於變速器換擋或進行動力輸出。

變速器由變速傳動機構和操縱機構組成,有時根據需要,還可以加裝動力輸出器。

本次實習的桑塔納20xx的變速器是一個兩軸式的變速器。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先拆下了變速器的第五檔。其中的鎖環式同步器著實讓我們大開眼界。在拆下第五檔後,老師讓我們研究五檔的同步器,可是剛等我們圍在一起,準備分析同步器時,它就“嘭”的一聲解體了。面對散落的零件,我們手足無措。還好有老師的幫忙,我們對照著書本,拿著零件一一瞭解,然後根據書上的裝配圖,我們成功地將五檔的同步器復原了。隨後我們又藉助了壓力機,大、小“開瓶器”將變速器的輸入軸和輸出軸與變速器順利分離。通過對每一個齒輪的觀察,我們很快就找到了一至四檔的分佈與佈置,並且經過齒數的計算,我們還將各個檔位的傳動比計算了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拆變速器操縱機構的撥叉軸時需要注意其安全裝置。為了保證變速器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準確、安全、可靠地工作,其操縱機構必須設定安全裝置。它包括自鎖、互鎖和倒檔鎖裝置。為防止變速器自動脫檔,並保證齒輪以全齒寬齧合,應在其操縱機構中設定自鎖裝置。為了防止變速器同時掛入兩個檔位,必須在操縱機構中設定互鎖裝置。我們在拆撥叉軸時就遇到互鎖裝置的頑強抵抗,使我們的進度一度受阻。好在後來組員及時發現,解決了這個問題。

研究完變速器變速傳動機構的各個零件後,老師又讓我們接著拆掉了主減速器中的差速器。由於桑塔納20xx是一輛前置前驅的轎車,所以它的變速器與主減速器、差速器都是佈置在一起的。這種佈置有助於提高汽車高速行駛時的操縱穩定性,而且因整個傳動系統集中在汽車前部,使其操縱機構簡化,這樣在變速器和驅動橋之間就省去了萬向節和傳動軸。

在最後一天裡,我們又分為3個小組,對三軸的變速器展開了研究。由於三軸比兩軸多了一根中間軸,所以在傳動時,中間軸上的齒輪一直在運動。經過結合套的逐一接合,我們通過輸入軸轉一圈,輸出軸轉動角度的大小來判斷這個三軸變速器是幾檔的。並且通過各個齒數的計算及測量,算出了各級的傳動比。

通過這次拆裝實習,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認真對待,都必須付出汗水和努力。當然這次實習也達到了我預先的目的,讓我對發動機及變速器等汽車大型元件有了一個很深的認識,以前只有在課本上的感觀性的認識,這次則是實踐中的深入性的認識。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多多少少的使我們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瞭解。這次拆裝實習不僅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而且還加深了對汽車組成、結構、部件的工作原理的瞭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裝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藝線路,同時也加深了對工具的使用和了解。提高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而且也增進了我們團隊中的合作意識,因為發動機不是一個人就能隨便能夠拆卸得下來的,這就需要我們的配合與相互間的學習,通過這次實習我們收穫頗豐,不僅是知識方面,而且在我們未來的工作之路上,它讓我們學會了如何正確面對未來工作中的困難與挫折,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經歷。

實踐出真知!兩週的實習不算長,但收穫頗多。經過本次底盤拆裝實習,我覺得有三點收穫:第一,實習加深了我對汽車底盤構造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了感性認識,為我在以後的課程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第二,使我的動手能力和對常用工具的使用得到了初步地鍛鍊,培養了我在實際工作中主動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第三,提高了我對專業的興趣,為我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總進行自發地,持續地,深入地研究奠定了基礎。

汽車構造 篇13

汽車構造是全面講述汽車結構和原理的基礎課程,是車輛工程專業的專業理論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及實踐性。該課程的目的是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環節,讓學生掌握汽車發動機和底盤各大總成的構造及原理,學會相應的分析方法,瞭解汽車發展的趨勢及動向,為後續專業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汽車結構雖然型別繁多、複雜,但是,目前世界各國生產的商業化汽車,仍然是以活塞式內燃機為動力的傳統結構。各個組成系統或部件的結構形式雖然不同,但功能要求相同。汽車構造通過對典型汽車,特別是國產轎車的有限幾種例項進行結構和工作原理的分析闡述,介紹各種不同結構形式時,以一種比較常見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項,說明在一般使用條件下,為滿足主要功能要求而採取的一般結構措施,和在某些特定條件和要求下發展出來的某些形式的結構及功能特點。使得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能較為深入的掌握汽車結構一般規律,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通過對汽車構造的學習,我們掌握了汽車各大系統的傳動路線及結構型式,掌握了各大總成的結構、工作原理及主要特點,瞭解了各大總成的故障現象、原理及分析方法,瞭解了汽車新結構、新技術。

而在本次的學習過程過,老師主要採用了自主教學法,由學生自己擔任講解工作,自己在上課前看書、預習,查詢資料,然後在課堂上,對其他同學講解。這樣首先是培養了我們的表達能力,同時也養成了我們自己查詢資料,自學、自研的習慣。為後期的研究學習工作奠定了基礎。

北京吉利大學20xx年6月20日1012400004王小立

汽車構造總結

汽車一般由發動機、底盤、車身、電氣裝置等四個基本部分組成。發動機:發動機2大機構5大系: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料供給系;冷卻系;潤滑系;點火系;起動系。

底盤: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

車身:車身安裝在底盤的車架上,用以駕駛員、旅客乘坐或裝載貨物。轎車、客車的車身一般是整體結構,貨車車身一般是由駕駛室和貨箱兩部分組成。

電氣裝置:電氣裝置由電源和用電裝置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用電裝置包括髮動機的起動系、汽油機的點火系和其它用電裝置。

發動機

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裝置。由2大機構5大系統組成:曲柄連桿機構;凸輪配氣機構;燃料供給系;冷卻系;潤滑系;點火系;起動系、

1、冷卻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熱器、風扇、節溫器、水溫表和放水開關組成。汽車發動機採用兩種冷卻方式,即空氣冷卻和水冷卻。一般汽車發動機多采用水冷卻。

2、潤滑系:發動機潤滑系由機油泵、集濾器、機油濾清器、油道、限壓閥、機油表、感壓塞及油尺等組成。

3、燃料系:汽油機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濾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氣濾清器、進排氣歧管等組成。

汽車底盤

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北京吉利大學20xx年6月20日1012400004王小立

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1、傳動系:汽車發動機所發出的動力靠傳動系傳遞到驅動車輪。傳動系具有減速、變速、倒車、中斷動力、輪間差速和軸間差速等功能,與發動機配合工作,能保證汽車在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主要是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節、傳動軸和驅動橋等組成。離合器:其作用是使發動機的動力與傳動裝置平穩地接合或暫時地分離,以便於駕駛員進行汽車的起步、停車、換檔等操作。

1、變速器:由變速器殼、變速器蓋、第一軸、第二軸、中間軸、倒檔軸、齒輪、軸承、操縱機構等機件構成,用於汽車變速、變輸出扭矩、

2、行駛系:由車架、車橋、懸架和車輪等部分組成。行駛系的功用是:a、接受傳動系的動力,通過驅動輪與路面的作用產生牽引力,使汽車正常行駛;

b、承受汽車的總重量和地面的反力;

c、緩和不平路面對車身造成的衝擊,衰減汽車行駛中的振動,保持行駛的平順性;

d、與轉向系配合,保證汽車操縱穩定性。

3、轉向系:汽車上用來改變或恢復其行駛方向的專設機構稱為汽車轉向系統。轉向系統的基本組成

a、轉向操縱機構主要由轉向盤、轉向軸、轉向管柱等組成。

b、轉向器將轉向盤的轉動變為轉向搖臂的擺動或齒條軸的直線往復運動,並對轉向操縱力進行放大的機構。轉向器一般固定在汽車車架或車身上,轉向操縱力通過轉向器後一般還會改變傳動方向。

c、轉向傳動機構將轉向器輸出的力和運動傳給車輪(轉向節),並使左右車輪按一定關係進行偏轉的機構。

4、制動系:汽車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車某些部分(主要是車輪)施加一定的力,從而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的一系列專門裝置統稱為制動系統。其作用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按照駕駛員的要求進行強制減速甚至停車;使已北京吉利大學20xx年6月20日1012400004王小立

停駛的汽車在各種道路條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穩定駐車;使下坡行駛的汽車速度保持穩定。

汽車車身

車身安裝在底盤的車架上,用以駕駛員、旅客乘坐或裝載貨物。轎車、客車的車身一般是整體結構,貨車車身一般是由駕駛室和貨箱兩部分組成。汽車車身結構主要包括:車身殼體(白車身)、車門、車窗、車前鈑製件、車身內外裝飾件和車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風、暖氣、冷氣、空氣調節裝置等等。在貨車和專用汽車上還包括車箱和其它裝備。

1、車身殼體(白車身)是一切車身部件的安裝基礎,通常是指縱、橫樑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與它們相連線的鈑件共同組成的剛性空間結構。客車車身多數具有明顯的骨架,而轎車車身和貨車駕駛室則沒有明顯的骨架。車身殼體通常還包括在其上敷設的隔音、隔熱、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塗層。

2、車門通過鉸鏈安裝在車身殼體上,其結構較複雜,是保證車身的使用效能的重要部件。鈑等。這些鈑制製件形成了容納發動機、車輪等部件的空間。

3、車身外部裝飾件主要是指裝飾條、車輪裝飾罩、標誌、浮雕式文字等等。散熱器面罩、保險槓、燈具以及後視鏡等附件亦有明顯的裝飾性。

4、車內部裝飾件包括儀表板、頂篷、側壁、座椅等表面覆飾物,以及窗簾和地毯。在轎車上廣泛採用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的紡織品、人造革或多層複合材料、連皮泡沫塑料等表面覆飾材料;在客車上則大量採用纖維板、紙板、工程塑料板、鋁板、花紋橡膠板以及複合裝飾板等覆飾材料。

5、車身附件有:門鎖、門鉸鏈、玻璃升降器、各種密封件、風窗刮水器、風窗洗滌器、遮陽板、後視鏡、拉手、點菸器、菸灰盒等。在現代汽車上常常裝有無線電收放音機和杆式天線,在有的汽車車身上還裝有無線電話機、電視機或加熱食品的微小爐和小型電冰箱等附屬裝置。

6、車身內部的通風、暖氣、冷氣以及空氣調節裝置是維持車內正常環境、保證駕駛員和乘客安全舒適的重要裝置。座椅也是車身內部重要裝置之一。座椅由北京吉利大學20xx年6月20日1012400004王小立

骨架、座墊、靠背和調節機構等組成。座墊和靠背應具有一定的彈性。調節機構可使座位前後或上下移動以及調節座墊和靠背的傾斜角度。某些座椅還有彈性懸架和減振器,可對其彈性懸架加以調節以便在駕駛員們不同的體重作用下仍能保證座墊離地板的高度適當。在某些貨車駕駛室和客車車廂中還設定適應夜間長途行車需要的臥鋪。7、為保證行車安全,在現代汽車上廣泛採用對乘員施加約束的安全帶、頭枕、氣囊以及汽車碰撞時防止乘員受傷的各種緩衝和包墊裝置。按照運載貨物的不同種類,貨車車箱可以是普通欄板式結構、平臺式結構、傾卸式結構、閉式車箱、氣、液罐以及運輸散粒貨物(穀物、粉狀物等)所採用的氣力吹卸專用容罐或者是適於公路、鐵路、水路、航空聯運和國際聯運的各種標準規格的集裝箱。

電氣裝置

電氣裝置由電源和用電裝置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用電裝置包括髮動機的起動系、汽油機的點火系和其它用電裝置。

1、蓄電池:蓄電池的作用是供給起動機用電,在發動機起動或低速運轉時向發動機點火系及其他用電裝置供電。當發動機高速運轉時發電機發電充足,蓄電池可以儲存多餘的電能。蓄電池上每個單電池都有正、負極柱。

2、起動機:其作用是將電能轉變成機械能,帶動曲軸旋轉,起動發動機。起動機使用時,應注意每次起動時間不得超過5秒,每次使用間隔不小於10—15秒,連續使用不得超過3次。若連續起動時間過長,將造成蓄電池大量放電和起動機線圈過熱冒煙,極易損壞機件。

制動系統

a、按制動系統的作用

制動系統可分為行車制動系統、駐車制動系統、應急制動系統及輔助制動系統等。用以使行駛中的汽車降低速度甚至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行車制動系統;用以使已停駛的汽車駐留原地不動的制動系統則稱為駐車制動系統;在行車制動系統失效的情況下,保證汽車仍能實現減速或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應急制動系統;北京吉利大學20xx年6月20日1012400004王小立

在行車過程中,輔助行車制動系統降低車速或保持車速穩定,但不能將車輛緊急制停的制動系統稱為輔助制動系統。上述各制動系統中,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是每一輛汽車都必須具備的。

b、按制動操縱能源

制動系統可分為人力制動系統、動力制動系統和伺服制動系統等。以駕駛員的肌體作為唯一制動能源的制動系統稱為人力制動系統;完全靠由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液壓形式的勢能進行制動的系統稱為動力制動系統;兼用人力和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稱為伺服制動系統或助力制動系統。

c、按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

制動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電磁式等。同時採用兩種以上傳能方式的制動系稱為組合式制動系統。

制動系統一般由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

a、制動操縱機構

產生制動動作、控制制動效果並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的各個部件以及制動輪缸和制動管路。

b、制動器

產生阻礙車輛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制動力)的部件。汽車上常用的制動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與旋轉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產生制動力矩,稱為摩擦制動器。它有鼓式制動器和盤式制動器兩種結構型式。

汽車構造 篇14

在現代社會中,沒有別的交通工具能與之媲美。所以作為一名工程技術大學汽車學院的學生,我想是可以感到驕傲和自豪的。

從進入大學的那天起,我就盼望著能親手拆裝汽車的零部件,深入及詳細的瞭解汽車的內部構造和工作原理。現在機會終於來了!期盼已久的為期4周的汽車構造拆裝實習開始了!

汽車構造拆裝實習是在學習完汽車構造課程後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剛剛過去的w兩週裡,我以及我的組員們圓滿地完成了汽車構造拆裝實習中汽車底盤構造實習的教學任務及要求。本次實習,我們先後瞭解了汽車制動系統、abs防抱死系統、懸架、srs安全氣囊系統、膜片彈簧離合器、十字剛性萬向節、迴圈球式轉向器以及桑塔納XX手動5檔變速器和凱越手動變速器以及三軸變速器等。

第一天,老師帶我們參觀了實訓中心的一些陳列室。在那裡,我們看見了許多與汽車底盤相關的裝置。讓我們與許許多多的汽車零部件實物來了個“零距離”接觸。那麼首先,就讓我來介紹介紹令我十分感興趣的膜片彈簧離合器吧。

目前世界各國生產的汽車,特別是轎車已經全部採用了膜片彈簧離合器,因為它具有如下優點:

1、膜片彈簧離合器轉矩容量大且較穩定;

2、操縱輕便;

3、結構簡單且較緊湊;

4、高速時平衡性好;

5、散熱通風效能好;

6、摩擦片的使用壽命長。

膜片彈簧離合器的缺點是,膜片彈簧在製造上有一定難度,因為它對彈簧鋼片的尺寸精度、加工和熱處理條件等要求都比較嚴格。在結構上分離指部分的剛度較低,是分離效率降低;而且分離指根部易形成應力集中,是碟簧部分的應力增大,容易產生疲勞裂紋而損壞;分離指舌頭部易磨損,而且難以修復。

由於膜片彈簧離合器具有上述獨特的優點,因此它在汽車上得到了廣泛地應用。近年來不僅在轎車和微型汽車上採用,而且在輕型、中型貨車,甚至在重型貨車上也得到了應用。

因為第一週的實習伴隨著我們底盤理論考試的臨近,老師們都很理解我們複習迎考的心情。所以在休息的時候,當我們拿出迎考的複習卷時,兩位老師都能很熱情的幫我們解答其中的問題,並能指出實際底盤上相關的位置,使我們更生動地理解其原理。對我們的理論考試起了不小的作用。

如果要問汽車底盤中,哪一個部分最複雜及繁瑣?那無疑就是汽車的變速器與分動器了。在實習的第二週,我們著重對桑塔納XX的5檔手動變速器、主減速器和分動器以及凱越的變速器做了詳細地拆裝學習。

汽車的變速器有哪些功能和部件組成呢?

現代汽車上廣泛採用活塞式內燃機作為動力源,其轉矩和轉速的變化範圍較小,而複雜的使用條件則要求汽車的驅動力和車速能在相當大的範圍內變化。為解決這一矛盾,在傳動系統中設定了變速器。它的功能是:

1、改變傳動比,擴大驅動輪轉矩和轉速的變化範圍,以適應經常變化的行駛條件,同時是發動機在有利的工況下工作;

2、在發動機曲軸旋轉方向不變的前提下,使汽車能倒退行駛;3、利用空擋中斷動力傳遞,以使發動機能夠起動、怠速,並便於變速器換擋或進行動力輸出。

最後我想說這次的實習給了我很大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