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的策略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6.1K

摘要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是中職生成功就業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品質。班主任在培養學生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過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作為班主任,可以在入學教育中進行職業規劃教育,在日常管理中融入職業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利用主題班會開展教育,通過各種活動開展教育,通過學分制評價方式嚴格考評,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

培養學生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的策略論文

關鍵詞:職業意識;職業素養;班主任;管理

一、培養中職學生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的意義

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是人們職業生涯中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團隊意識、職業操守等內容。它適用於各種職業和各崗位的不斷變化,是伴隨人終身發展的觀念意識、作風及行為習慣,是中職生成功就業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品質。任何人想在職場中取得成功,除了他的專業能力外,所具有的職業綜合品質尤為重要。中等職業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學會“一技之長”,同時也要使其具有職業意識與職業素養。中職生向“職業人”轉化的過程中,雖然技術能力並不欠缺,以“專業技能強”受到用人單位青睞,但這多是體現在就業入門的優勢上。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不少學生對職業的認識還比較模糊,頭腦中基本沒有“職業”的概念,對即將從事的職業需具備的職業操守、職業行為習慣和職業能力等認知還都有不足,導致中職畢業生呈現初次就業率較高,但短期失業率也較高的狀況。所以,學校教育不僅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各項專業技能,更要重視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意識的培養,幫助學生打破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瓶頸,打破“上不去”的尷尬局面。

二、班主任在培養學生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職業教育中提升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已經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除了在學科教育中對學生滲透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之外,把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作為常規管理融入班主任工作也尤為重要並且十分緊迫。班主任是學校學習、生活中與學生接觸最多、聯絡最緊密的人群,他們對學生的身心成長、家庭情況及學習狀態都比較熟悉,往往也是學生最信任的人群之一,其工作內容全面多樣,承擔著對學生進行綜合教育的使命。相較於科任教師,班主任有更多的時間接觸本班學生,對每個學生的特點也更清楚,在對學生進行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的教育中班主任的作用不容忽視。班主任更有條件利用工作特點把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意識的培養融入日常教育管理中。他們可以通過常規管理把團隊意識、溝通協作、行為習慣等企業要求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樹立職業意識,知道自己的言行舉止和未來的職業生涯息息相關,隨時以未來職業人的標準要求自己,自覺主動地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規範和調整,為成為優秀職業人做好準備。

三、通過班主任工作培養學生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的途徑

(一)在入學教育中進行職業規劃教育

有不少學生選擇職高是因為學業成績不理想,還有些學生在同學、老師甚至父母眼中都一度被看作是“差生”。這些學生比較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認識,缺乏自信,認為自己什麼都幹不好。同時,由於他們缺少社會經驗和從業經歷,對專業相關情況瞭解不夠,甚至有的學生根本不瞭解,在選擇專業時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從眾性和隨意性,從而在開學之初就比較缺乏學習動力,容易產生消極的心理暗示。因此,學生入校後,班主任首先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明確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找到學習奮鬥的動力。引導學生在不同階段為自己設定階段目標,並在學生的階段目標實現後進行表揚和鼓勵,強化學生的積極行為,讓學生意識到自己通過努力也可以實現目標,從而形成正確的職業認知,增強自我認同感和職業自信。

(二)在日常管理中融入職業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是學生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班主任根據企業的要求,將員工素養教育融入日常管理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把時間觀念、勞動紀律、道德感和責任心等職業素養深入到每個學生的意識中去,並作為常態要求。針對學生表現出的不良行為習慣制定出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整改方案與措施,幫助其改變現狀,使之符合從業要求。如現在大部分同學都喜歡玩手機,上課也沉迷於手機,為幫助學生改變這種不能自控的行為,班主任建立手機代管制度,嚴格控制手機使用時間。要求學生每天早上到校首先把手機放到手機休息室裡,由班主任統一代管,下午放學時再統一發放。學生在上課期間沒有手機玩,自然會投入更多精力到課堂上來。這樣不但使學生更專注於學習,而且無形中適應了未來工作的要求,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養,為未來職場做了隱形鋪墊。此外,班主任根據行業標準,規範學生的坐姿站姿、儀容儀表、語言表達和行為舉止等,把教室衛生、集會要求、教室管理制度、衛生值日製度作為常態化要求並開展日常督查,針對問題現象和行為提出整改措施。長此以往,學生的職業意識逐漸體現出來,並把學校要求內化為自己的行為習慣,言行舉止中慢慢滲透出符合行業標準的職業素養。

(三)利用主題班會開展教育

班主任藉助班會課對學生開展職業思想教育和行為訓練,是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職業素養主題班會的內容可以是學習職業規章制度、學習職業精神,也可以是討論自立自信、人際交往、創業等主題。主題班會通過多種符合中職生特點的活動方式,從本班學生的專業興趣出發,兼顧學生的職業需要、情感意志和職業理想,在主題班會中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進行獨立思考和選擇的機會,為學生踐行班會課上提出的職業道德規範和行為要求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指導方向。例如,我校班級在開展“創見未來,直通職場”主題班會活動中,通過學生綜合訓練營體會、禮儀操訓練、職業心理測評等環節,引導學生逐步強化職業認識,培養職業情感,端正職業態度,從而實現自身職業素養的完善和提升。同時,班主任應充分考慮主題班會的.目的性和功效性,把轉化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視作主題班會的最終目的。

(四)通過各種活動開展教育

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既能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同時又能在活動中無形地培育學生的職業素養。學校班級就是一個小社會,要想在未來的大社會乘風破浪,首先要在小社會裡和諧生存。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抓住各種契機,發揮集體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比如學校開展“禮尚往來”“學風、班風爭霸”“我愛我班”等文明評比活動、職業生涯規劃比賽、模擬求職大賽、演講比賽、運動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班主任可以利用這些活動把職業意識內化成職業行為體現出來。以運動會為例,可以充分挖掘每個同學的潛力,將他們分成宣傳、服務、衛生等小組,要求他們各司其職,本著為班爭光、超越自我的精神,人人為班級出力。通過合理分工,人人有事做,所有同學的心都凝聚到班級榮譽上,學生人人蔘與運動會,人人為班級爭光。在分工合作的過程中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又使學生對班級產生了自豪感、責任感和榮譽感。形式多樣的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綜合素養也在活動中不斷提升,為未來職業道路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

(五)通過學分制評價方式嚴格考評

學分制評價制度是對學生的綜合考評制度,包括學業學分和德育學分的考評,是以學分的形式對學生品德和行為、知識和技能進行考核的綜合評價體系。班主任以評價考核制度為依據,要求學生恪守規範,踏實勤懇;建立完善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進取、開拓創新。著重要求學生以“準職業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在常規表現中形成比、學、趕、幫的良好風氣,認真做人、規矩辦事。在做人做事的過程中訓練並體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職業素養。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要把學生當作“未來職業人”看待,使現在的學習、生活適應未來的職業要求,班主任作為學生在校思想和行為的總指揮,在引導學生順利完成由學生向職業人轉變,幫助學生培養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一定要以行業標準和員工素養規範作為管理和要求學生的依據,長期嚴格要求學生,引導學生逐漸樹立職業意識,規範不良習慣和行為,使學生言行舉止以職業人自居,時時有職業意識,處處體現職業素養,為未來職場拼搏奠定堅實的素質基礎。

參考文獻:

[1]安洪斌,王琴.培養高職學生隱性職業素養途徑的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13):100-102.

[2]周建良.職業素養培養在高職專業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21):157-159.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