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孝親演講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6W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現實社會中,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為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尊師孝親演講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師孝親演講稿

尊師孝親演講稿1

一次次純真的微笑,一句句暖人肺腑的話語,一件件雖微小卻感人的善舉,讓一個普通的九歲孩童的心靈熠熠閃光。 在家裡,總是主動幫媽媽幹家務,掃地、擦桌子、倒垃圾,從不嫌髒累。他說:“媽媽上班太辛苦,自己是男子漢,應該照顧媽媽”;最喜歡看的'公益廣告便是“媽媽洗腳”、“關心留守老人”;每次捕捉到那些感人的孝敬鏡頭時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在學校,見到老師就問好的,那個孩子就是他;課堂上聽課最認真、回答問題響亮的那個孩子就是他。小小年紀便懂得老師最辛苦,好好學習、學有所成便是對老師辛苦付出的最好回報。那次,他聽到老師上課時聲音嘶啞、還不時咳嗽,便猜到老師生病了,就搬著自己的凳子,走上講臺,請老師坐下講課,不讓老師太勞累,課後還自制卡片送給老師,祝老師早日康復。

一個9歲孩童,雖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但他那卻用金子般的心靈,向社會傳遞著文明之光,孝親尊師之光。

尊師孝親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尊重友愛,孝親尊師善待人。

一個人,無論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他都不會忘記老師和父母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所花費的心血,飲水思源,常懷感恩。尊師愛校的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煌煌史書,有許多關於尊師重教的記載,列列青卷,更有數不清的尊師的傳說。《呂氏春秋?勸學》中,在這樣一句話:“疾學在於尊師”,說的是要很快學到知識,重要的是尊重教師估我們求學的道路上,老師永遠是奉獻的代名詞。老師把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教育事業上,教師把整顆心都掏給了學生們,他們默默的把自己的一生託付給光輝的事業——教書育人。

師德昭昭恰如耿介拔俗,明月獨舉,高霞孤映,白雲誰侶,“幹青雲而直上,奪白雪以高潔”,更有師恩惠惠,潤物無聲,如此偉大的老師,難道不應該得到我們的尊敬嗎?孔子學徒三千,每一個都對老師倍加尊敬,為了感恩,他們四處奔波,傳播孔子的仁政。老子說:“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說的也是學生尊重老師的重要。

感恩父母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父母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用心去報答。

儘管我們年齡還小,不能承擔起家庭的重任,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父母生病的時候,守候在他們身邊噓寒問暖,端湯送藥,讓父母從心中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愛,對他們的感恩。

除此之外,學會與人相處,善待他人,養成寬容的美德,也是我們的一門必修課。法國作家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人際交往,待人處事,如果沒有寬容,就沒有友情,沒有了寬容就失去了善。寬容是一種美德,一種修養,也是衡量一個人層次高低的標準。當別人冒犯你時,當別人踐踏你的尊嚴時,我們應在堅守原則的基礎上,努力化干戈為玉帛。那種“以牙還牙”、“針尖對麥芒”的處事方式實不可取!那樣只會使自己走入“死衚衕”,進亦難,退亦難,何不握手言和,退一步海闊天空呢?能善待他人的心靈是廣闊的,我們要以真誠寬厚博大的心靈對待他人。

阿姆斯特朗在邁上月球時,因一句“我個人邁出了一小步,人類卻邁出了一大步。”而家喻戶曉,但一同登月的還有一位與宇航員奧爾德林。或許對我們來說有些陌生,但他同樣值得我們敬佩。在慶祝登月成功的記者招待會上,有一位記者突然向奧爾德林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作為同行者,阿姆斯特朗成為登陸月球的第一個人,你是否感覺到有點遺憾?”現場輕鬆的氣氛一下子凝固了,在眾人有點尷尬的注目下,奧爾德林很風趣地回答道:“各位,千萬別忘記了,回到地球時,我可是最先邁出太空艙的!”他環顧四周笑著說,“所以我是從別的星球來到地球的第一個人。”大家在笑聲中,給予了他最熱烈的掌聲……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善待他人的含義。聰明的人懂得善待別人,不會抓著對方的錯誤不放,他會用自己的方式走出沒有結果的故事。也許幾十年之後,人們早已忘記了奧爾德林,但卻不能忘記他那種玉樹他人,真誠分享朋友快樂的美德。

孝親尊師,善待他人似乎聽上去很博大,但我們卻可以從微小處做起,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做起。只要我們有一顆真摯的心,一雙善於發現的眼,一雙體貼而堅定的手,就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開出不一樣的花,在其中感悟到為人處世之道。孝親尊師,善待他人不僅可以讓我們與老師、家長、同學相處得更為愉快,理解、尊重、寬容更是為我們照亮人生之路的明燈!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尊師孝親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九月,秋風颯颯,秋葉飄飄。這是農民收穫的季節,也是老師們收穫的季節,更是學生們回報的季節。一個人,無論他的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都不應該忘記老師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所花費的心血,飲水思源,懷師感恩。

我們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風尚源遠流長,春秋時期孔子的三千弟子為報師恩,四處奔波,傳播他的仁政思想;南宋時期的岳飛,為師父披麻戴孝,一生牢記師父教誨,精忠報國,死而未已。尊師是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的體現,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體現。

“疾學在於尊師”,在我們求學的道路上,老師永遠是奉獻的代名詞。我們的老師,常常孜孜不倦地教育我們,一絲不苟地奮鬥在自己的崗位上。晚上,常有他們忙碌批閱的身影,清晨常有他們健步急行的身姿…老師的教育讓我們明白:我們能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在困難中積蓄力量,在黑暗中尋找光明。他們給我們智慧去開動腦筋,他們給我們勇氣讓我們襟懷坦蕩,正直為人。他們將美放在我們心中,給我們教誨、見識和想象。或許老師講課的每個細節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被我們淡忘,但他們的'熱情、勇氣和慈愛會永遠保留在我們心中。老師讓我們懂得生活像大海一樣深邃,向天空一樣遼闊,而我們必須自己做出擇。他們帶領我們所經歷的每個問題,每個發現,每個體驗都令我們著迷,讓我們看到了智慧在知識海洋中的閃爍。失敗後溫暖地鼓勵,成功後及時地肯定,這一切的一切,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遵循於老師的諄諄教誨,又有什麼理由不感謝他們呢?

同學們,在改革開放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應傳承尊師重教的文明火種,發自內心的敬愛我們的老師,以實際行動回報我們的老師吧。我們無需大張旗鼓,更無須高喊口號,只需從身邊做起,從點滴起。路遇老師時,報以輕聲的問候或微笑,那會令老師溫馨;上課前擦淨講桌、黑板,那會令老師愉悅;上課時認真聽講、練習、作業,那會令老師欣慰…

同學們,就讓我們將心底的那份對老師的摯愛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讓我們以回報恩師為動力,以理想、信心為針,以勤奮、拼搏為絲,去編織自己彩色的夢!

謝謝大家!

尊師孝親演講稿4

曾幾何時,當我們翻開塵封的記憶,會看到我們昔日的笑臉,曾經的快樂,而在幸福的背後,老師與父母的恩情我們又記錄了多少。一個人無論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都不可以忘記老師與父母在自己成長道路上所花費的心思。飲水要思源,常懷感恩。 ——題記 尊師

中國自古就有“尊師”的傳統。煌煌史書,有多少關於尊師重教的記載,列列青卷,更有數不清的尊師傳說。“程門立雪”的堅韌,“二十四孝”之事的感動,李密寫《陳情表》的眼淚,會同張良在月影下的身影,這一切已深深植根於中華傳統之中。隨時光的流逝,而今的我們究竟從傳統中繼承了多少?“尊師”的血液還在我們的內心流淌嗎?

我們曾不止一次的抱怨過老師又給我們留了一堆永遠做不完的作業,又開始全方位的提問了,又和父母說我的壞話···這討厭的老師。當我們抱怨老師的不好時,可曾想到過,那雙沾滿粉沫的雙手,那些慈善的諄諄教誨,還有那無奈的良苦用心。

一時的迷茫絕不代表一世的沉淪,雖然我們曾經讓您頭痛,讓您擔憂,但是,您知道嗎,昔日您和風細雨般得話語,浩蕩東風的叮嚀,已經盪滌了我們心靈上的沉泥,您在我們心田播下的知識種子已經在我們身上散發出智慧的光芒,閃爍著您當年點燃的火花。終於明白,您如父母一直給著我們特別的愛。

春雨,染綠了世界,而自己卻無聲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師,您就是我們心田的春雨,默默地把自己的一生託付給光輝的事業——教書育人。師德昭昭恰如耿介拔俗,明月獨舉,高霞孤影,潤物無聲,幹青雲而直上。奪白雪以高潔。如此偉大的老師,難道不值得我們尊敬 嗎? 春蠶一生沒有說過自詡的話,那吐出的銀絲就是丈量生命價值的尺子。敬愛的老師,您從未在別人面前炫耀過,但那盛開的桃李,就是對您最高的評價,對您的教誨我們無比感激,更銘記於心。

天涯海角有盡處,只有師恩無窮期,感謝您,老師!

孝親

世上有一種給予最無私,向你傾盡所有;世上有一種關懷最溫暖,你的一生都要從這裡開始;世上有一種付出最高尚,從不要回報;世上有一種真情最純潔,不會摻入半點瑕疵,這就。——這就是父母的愛

轉身回望,我們在來到這世間的一剎那就註定於那兩位雖然滿身疲憊但仍然歡欣雀躍的人血脈相連,從此,我們的生命就傾注了他們無盡的愛與祝福。也許他們給不了我們奢華的生活,但是他們給了我們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然而這兩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全部的“他們”便是我們可愛的父母。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了我們傾盡了所有的心血與精力,這不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才對”。我們可曾想過要用什麼回報我們的父母,可曾問過自己是否記得父母的生日?是否在他們生病的時候,守候在他們的身邊噓寒問暖、端湯送藥?是否在他們勞累一天後遞上一杯暖茶?是否在他們失落的時候奉上一番問候於安慰?

也許會有人說,等我有錢了,我在孝順我的父母,我會讓他們坐在錢堆裡隨便花,全世界隨便玩,或許你真的會成為有錢人,但那時父母的牙還能啃的動玉米嗎?父母的腳還能走的動

路嗎?孝敬父母敬如天豈可等待,孝心也不是用錢能夠表達全部的。他們吃不了多少,穿不了多少,他們所缺的是口渴時的茶水、寂寞時的陪伴、生病時的問候···這些才是父母內心所渴望的!

孝順父母是發自內心的,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 用心去報答,儘管我們年齡還小,還不能承擔家庭重任,但是我們可以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分擔他們的憂勞。讓父母從心中感受我們的關愛,我們的孝心。

文化的血液永不會斷絕,經典的光輝亦不泯滅,“尊師孝親”的血液定會在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心中流淌。而現在的我們應該像白雲奉獻給藍天、江湖奉獻給海洋、小草奉獻給大地那樣,用我們的愛心、勤奮、勇敢、樂觀···編織成最美麗的花朵奉獻給我們的老師,奉獻給我們的父母?我相信,只要我們有一顆虔誠而真摯的心,一雙善於觀察的眼,一雙體貼而堅定的手,對於老師,對於父母,我們都可以做得更好。而我們自己也將從“尊師孝親”的具體行動中,感悟那人生之道。善意、理解、尊重、寬容、感恩,這一切將為我們的人生指明道路。篇三:我的孝親尊師演講稿

孝親尊師定當如此培養

天地間有一朵奇葩,春天倚著她幻想;夏天倚著她繁茂;秋天倚著她成熟;冬天倚著她沉思;然這株奇葩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恩師。從小到大,我們從他們的身上汲取了太多太多的陽光和雨露,雖說大恩不言謝,然對於這沒齒之恩,我還是想由衷的說一聲:“謝謝!”你們的哺育之恩;謝謝你們的教育之情,謝謝你們二十年來無私的奉獻,謝謝你們對我們的心酸勞瘁。

教育子女被父母認作是世間最偉大之任務,但亦是最艱辛使命。母親在兒女三、四歲之前與兒女寸步不離,讓其聽聞、曉其理性,感觸到自己對父母的孝順、友悌兄弟姐妹,相親相愛;同時讓子女看到自己的父母怎麼對待長輩、晚輩,不讓孩子有負面的影響。孩子天天閱之,自然效法。此為古人所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所以嬰兒從小就學會孝敬,並養成一生的習慣,德行就自然間流露。這個德行記載就出自《弟子規》,此為正確之觀念、縝密之思惟、強大之價值觀,是家庭生活之規矩,人競遵守,這是中國教育之特色。

父母所授為人生教育之最初階段,孩童七歲入學,老師著手教其孝悌忠信。貴在言傳,重在身教,深入淺出引導孩童,講解為什麼要孝順父母、孝順公婆、友愛弟兄。真正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孩童方可懂得做人的道理。孩童學習之內容,也定會在日常生活當中去落實。在校事奉老師,灑掃應對,學習生活,接受教育。在校奉事老師,回家奉事父母。遂家國和睦,天下太平,人丁興旺,盛世空前。學校教育也是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上,是家庭教育的延續。二者相互依存,互為表裡,老師會把學生孝敬的根保護好,不讓根變質,不讓行為越軌,後教其學生詩書禮儀。塑其苗,後成其材,所以老師是護持孩子成就之使者,遂得社會大眾之尊敬。

縱觀古今,中國古代的王侯將相,讓其子女在學堂裡唸書,對聖哲孔子的神位、畫像,頂禮膜拜,對老師則要施行跪拜禮數,這就是古人對孝親尊師的最初詮釋。帝王帶頭做,教人孝順父母、奉事師長、孝親尊師,上行下效才養成社會上良好的'風氣。人人知道尊重老師,人人知道尊重學術、德行,則社會安定、世界太平。然疏忽了這些小節社會就會有所動亂 敬老尊賢,孝親尊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古老的祖先們以這個理念代代相傳,教導下一代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中國曆來倡導以孝治國,上至肉食之仕,下至匹夫之民,無不推舉孝廉之仕,無不主張養父母、恩師之志

然而在浮躁的當今社會,教育比過去困難很多,五倫失掉沒有人教,疏於教育,忙於賺錢,家庭教育沒有了,而後代的孝根沒又紮好,學校教育又有了嚴重問題。遂子女不懂得孝順父母、奉事師長、友愛兄弟,自私自利。然當今社會資訊化水平高度發達,知見超過父母、老師,卻沒有智慧判斷是非利害,必定隨順煩惱習氣,胡作妄為,危害社會,所以子女背叛父

母、學生背叛老師,在今天到處都可見,孝親尊師的埋沒,也是整個社會動亂的根源!今天人與人的往來都是利害,然而利害所維持的關係不能長久。所以不教怎麼行?家庭如何維持,社會安寧從何談起呢? 對孝親尊師的培養,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們如果不再加緊努力認真去做,就會完全喪失了,我們是文化的最後一道防線,全心全力去做,不為自己,只為拯救快要被邪惡吞噬的優秀文化,為把已死的人心慢慢復甦醒過來,重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全心全力做好這件好事,以大愛來愛護社會,愛護一切大眾;照顧好老人,教育好孩子。 有人說,我們90後是垮掉的一代。我不敢苟同。再稚嫩的臂膀,也將承擔國家的重任;一時的迷茫,絕不代表一世的沉淪;一兩個人的失敗,更不可能代表一代人的墮落。讓我們從細微處體味真情,從偉大的中華傳統中汲取養分,從孝親尊師中學會成長。

那就讓孝親尊師的血液還在我們的內心永恆的流淌吧?我堅信,文化的血脈永遠不會斷絕;經典的光輝亦不會泯滅。縱使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經歷的事是那樣微小,那樣平凡。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領悟到很多。“孝親尊師”,從我做起,從細微處做起。只要我們有一顆虔誠而真誠的心,一雙善意而善於觀察的眼,一雙體貼而堅定的手。對於老師,對於父母,我們都可以做的更好。我們的一個眼神,一聲問好,一次微笑,都會令他們感到欣慰。而我們自己也將從“孝親尊師”的具體行動中,感悟那人生之道。善意,理解,尊重,寬容,這一切,都將為我們的人生指明道路。終於一天,我們每個人的名字,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我們每一份的貢獻,都將於神州一起,在這世間永恆!

尊師孝親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六(1)中隊的**,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民族之魂——尊師孝親》。

尊師孝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孩子都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尊師孝親是一種高尚的情操,是為人之根本,是立志之基石。

記得有一年的三八婦女節,我在家中給媽媽洗了一次腳。當時我在腳盆中準備好了水溫適中的熱水,等著媽媽下班。誰想那天媽媽正好臨時加班,我等著等著就睡著了。媽媽加班回來把我叫醒時,洗腳盆裡的水已經冷了。我趕緊倒掉一些冷水,添上半盆左右的熱水,用手試了試水溫,正合適!我拉著媽媽的手讓她坐到床上,蹲下身子,然後將媽媽的腳輕輕的放到水盆中,“水溫合適嗎?”我抬起頭,“正好,正好!”媽媽的回答中帶著些許激動的語氣。我先給媽媽的兩隻腳都用毛巾擦了擦,浸了浸,然後便揉搓開了。大概過了十分鐘,洗的差不多了,我用毛巾將媽媽的腳擦乾,最後再把水倒了。倒完水回來,瞥見媽媽的眼眶紅潤潤的。媽媽將我的頭抱在她的胸口,不住的說:“乖女兒長大咯!~”

父母對我們的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是我們一生都報答不完的。我們國小生在平時應該怎樣來用實際行動感恩父母呢?我想到了以下幾點: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減輕父母負擔的同時還能鍛鍊自己的獨立能力,多好呀!比如穿衣服,洗腳洗臉,刷牙,咱們女生還要自己梳頭,等等。

2。在家中主動承擔一些家務,比如掃地,擦桌子等等;如果碰到父母生病了,更要多承擔一些家務,照顧父母。

3。對於父母的教育,要多從父母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能理解父母。不要與父母頂撞等等。

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學校咱們要尊敬老師!遇到老師要問好,在課上要認真聽講,老師要求的事,要盡力去做好,這些都是尊敬老師的方式。作為一班之長,我還是老師的小助手。平時用幫助老師管理好班級這種方式向老師致敬!

這普天下最平凡的人是父母,最平凡的職業是老師。這普天下最偉大的人是父母,

最偉大的職業是老師!從來沒有一種文字能寫盡父母和老師的愛,因為他們的愛已經貫穿了我們生命的全部!尊師孝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學們!讓我們繼承這美好品質做一名孝親的好兒女,尊師的好學生!

尊師孝親演講稿6

尊敬的XX:

不知道度過了多少寒暑,當我們翻開昨日的畫卷,會看到那昔日同窗的笑臉,曾經童年的快樂。而在那背後,老師與父母的恩情,我們又記錄了多少,體味到了多少?

站在這裡,我的思緒又回到了六七年前,那是一段我這一生都必將難忘的時光。所謂:“經師易遇,人師難求。”我有幸遇到了這樣的一位人師,從他身上,我體味到了真情,明白了為人之道,感悟了師生之情的真諦。

那是六年級期末家長會之前,我由於平時上課時太過積極活躍,經常違反課堂紀律,便很擔心母親會在家長會後對自己大發雷霆。因此,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班主任的辦公室,鼓足勇氣低聲對他說道:“老師,請給我一次機會。從今以後,我會學會約束自己,請您答應我,無論我家長問什麼,都不要回答。”他看著我的眼睛,拍了拍我的肩膀,點了點頭。

家長會後,母親氣勢洶洶地衝到我面前,問我究竟對老師說了什麼,老師竟然沒有將我的分毫情況反饋給她,並且還對我母親說:“請你不要再問了,這是師生間的約定。”

那一刻,我終生銘記。我猶記得在那一瞬間,突然明白了很多。承諾,責任,尊重還有信任。這一切詞彙,是如此生動地展現在我面前,我感覺到了老師的良苦用心。我開始覺悟,我發誓絕不能辜負老師對我的信任;我學會了理解,開始學著站在老師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我明白了做人之道,要承擔責任,要用尊重和信賴博得他人的肯定。在這樣的細微中,我體味著師生間的真情,從那以後,老師不僅是嚴厲的長輩,更是值得尊敬值得信賴的朋友。

轉身回望,我們在來到這世間的一剎那,就註定與那兩位雖然滿身疲憊但仍然歡欣雀躍的人血脈相連。他們,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位老師,是我們的至親。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對於父母,我們又何止是虧欠?我們忽略了太多細節,往往給他們帶去傷害也渾然不覺,直至追悔莫及。

有一幕,曾深深觸動了我,甚至是刺痛。那是我的朋友,大家在一起吃飯,一片歡聲笑語。突然,他的電話響了,他的臉便也在頃刻間變了顏色。通話態度之惡劣,語氣之強硬,我,前所未見。在他不耐煩地將電話結束通話後,一個聲音響起,在座的另一位朋友說道:“他一定是在和他的母親打電話。”

忽然之間,我陷入了沉思,我被那句話所觸動,開始反省自我,是否也是如此?將笑臉迎向他人,用惡言直指父母。很羞愧,答案是肯定的。但為什麼我在平時竟沒有絲毫察覺?

仔細想來,我們很多人,不也往往將自己的笑臉和友善奉獻給朋友,同學,甚至是陌生人嗎?而對於父母,卻更多的是那憤怒的面龐,暴躁的行為,乃至粗俗的語言。

對於這些,我們真的應該仔細思考,認真反省了……中國自古就有“孝親尊師”的'傳統,“程門立雪”的堅韌,“二十四孝”之事的感動,還有那李密寫《陳情表》是所留下的淚水,會同張良在月下的身影。這一切,已經深深植根於中華傳統之中。任時光流逝,世事變遷,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仍堅定地將“孝親尊師”的傳統傳承,我們的老師,我們的父母,便在其列。

而今天,我們究竟又能從傳統中繼承多少?“孝親尊師”的血液還在我們的內心流淌嗎?我堅信,文化的血脈永不會斷絕;經典的光輝亦不會泯滅。就如同我,我所經歷的事是那樣微小,那樣平凡。但我仍然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領悟到很多。

“孝親尊師”,從我做起,從細微處做起。

只要我們有一顆虔誠而真誠的心,一雙善意而善於觀察的眼,一雙體貼而堅定的手。對於老師,對於父母,我們都可以做的更好。我們的一個眼神,一聲問好,一次微笑,都會令他們感到欣慰。而我們自己也將從“孝親尊師”的具體行動中,感悟那人生之道。善意,理解,尊重,寬容,這一切,都將為我們的人生指明道路。有人說,我們00後是垮掉的一代。我不敢苟同。再稚嫩的臂膀,也將承擔國家的重任;一時的迷茫,絕不代表一世的沉淪;一兩個人的失敗,更不可能代表一代人的墮落。讓我們從細微處體味真情,從偉大的中華傳統中汲取養分,從孝親尊師中學會成長。

終於一天,我們每個人的名字,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我們每一份的貢獻,都將於神州一起,在這世間永恆!

謝謝大家!

尊師孝親演講稿7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九年級(8)班的施xx。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學習 《中學生守則》第五條:孝親尊師善待人。孝父母敬師長,愛集體助同學,虛心接受批評,學會合作共處。

“百善孝為先。”不需我多言,同學們就應該知道孝親敬長的重要吧。生活中,與我們交流最密切的人就是父母。那麼我們該如何孝敬父母呢?其實,這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儘自己所能讓父母放心,在日常生活中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便能令他們感到欣慰。比如,不頂撞父母,主動為父母分擔家務,當父母勞累一天時給他們倒一杯水,自覺完成家庭作業……孝敬父母滲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與父母分享我們成功的喜悅,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成長。而在學校裡,老師們就如同我們的父母一般。要做到尊敬師長,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他們的勞動。我們應該牢記黑板前奮筆疾書的`身影、迷惘的諄諄教誨、操練時手把手的指導。老師的付出我們有目共睹,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以進取的心態,嚴謹的風格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做到上課專心聽講,課後認真完成作業。這既是對老師付出的最好回報,也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作為一名學生最基本的義務。這裡我代表所有的同學向老師致敬:老師好!謝謝老師!”

除了做到孝親尊師外,我們還應做到關愛集體,與同學和睦相處。我們身為班集體中的一員,金華五中的一份子,要勇於承擔責任,積極參加各項活動,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當我們融入集體中時或許並不耀眼,但只有我們每人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集體才能真正發揮力量。每件小事中都能表現我們為集體所做的貢獻和努力。做好自己的值日工作,自覺保護公共設施,保持校園環境的乾淨整潔,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僅僅是舉手之勞就能使校園更美好,集體更和諧,何樂而不為呢?

當我們與同學相處時,不管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我們難免會和身邊的同學發生摩擦。若能在平等共處的基礎上做到理解和寬容,當同學需要幫助時儘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相信同學間的關係便會更和諧。而當我們有錯誤被老師或同學指出時,不應該以消極的心態抱怨或忽視。失敗是成功之母,錯誤使人走向完美,因為他們的批評鞭策,我們才得以做的更好。

孝親尊師善待人。孝父母敬師長,愛集體助同學,虛心接受批評,學會合作共處。只要有大家共同的努力,一定能使五中更加和諧美好。最後,讓我們一起向全體老師致敬:老師辛苦了,謝謝你們!

尊師孝親演講稿8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生活道德,從尊師做起。

猶記得前一次校長的發言讓我感觸頗深,的確,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並非是被規章制度與各項條例所死死扼制出的,而是要靠同學的一種自覺性。這自然就牽涉到了生活道德。理論上來講,要做到生活道德是沒有什麼難的,就如進出老師辦公室,應進門喊報告、出門說再見,又如中午在食堂吃飯,應不奔跑、並有秩序的排好隊,再譬如說向上課不打斷老師講課,尊重老師的教學成果等等。這些都是些舉手之勞,許多同學也認為這易如反掌。然而真正這樣做的同學又有多少呢?卻是少之又少矣。

正是因為本應被重視的生活道德被多數同學忽略了,所以我們的校園生活便失去了良好的秩序。沒有了良好的秩序,那麼優良的學風、過人的佳績又從何談起?相信大家也不會不明白生活道德的重要性,可是似乎無論是宣傳,或者是訓誡都不能很好地改變同學們不重視生活道德、不注意行為道德的現狀。

實際行動比說空話有效。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可以先從尊師開始做起。我在此向大家發起以下幾點倡議:

1、試著改變視而不見的習慣,每天早晨都記得向體檢老師奉上你最真摯的問侯。

2、在上課時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在課下認真地將教師佈置的作業完成。

3、無論是在校內或是校外,遇到認識的教師都主動迎上去老師問好,而不要學習老鼠與貓,互相躲著對方。

4、去轉變有些同學認為的'如隔山脈,充斥著不少隔閡的師生關係,嘗試著去給無時無刻不在關注你、教導你的教師寫一封感謝信。

5、天下沒有不犯錯的人,當老師在課上無意中說錯話時,我們不要跟著起鬨,而應客觀事實地指出老師的錯誤。

同學們,為了我們的美好校園生活,為了我們的精彩明天,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完成這並不難做到的舉手之勞吧!

尊師孝親演講稿9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百育德為首,萬善孝當先。做萬事從做人開始,做人從修德開始,修德從孝親尊師開始。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視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係的第一臺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熱愛祖國等品德形成的基礎。孝順父母為孝道,尊敬老師為師道,師道是以孝道為基礎的,沒有孝道就談不上師道了。當代不少倫理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係的第一臺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熱愛祖國等品德形成的基礎。

尊老愛幼,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本內容之一。問題是目前一般的提法太空洞了。為什麼要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很少有人能夠講出點道理來。因為沒有依據。孝敬父母的依據是什麼?這在儒家、佛家思想裡面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天很少有人提到儒、佛了,以為這些是落後的、過時的。其實大錯了。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非常寶貴的東西,這些在近幾年已經開始逐漸為西方學者所認識、研究,並以它們來指導生活和工作。今天我們中國人反而拋棄了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這是沒有道理的。孝親,古人云,“百善,孝為先。”說明孝親敬老是人類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最美好的道德。古人還說:“夫孝,德之本也。”就是說孝親敬老是各種道德的基礎。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是個禮儀之邦,孝親敬老文化源遠流長,自古就把子女、晚輩對父母、長輩感恩贍養、尊敬扶助,不僅作為責任和義務,而且積澱為中華民族的心理,成為人類美德和親情的需要。孝親敬長就是要關心體貼和照顧父母長輩。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方面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毛澤東主席在革命勝利後,返回故里,特意在父母的墳前獻上一束松枝,輕聲道:“前人辛苦,後人幸福!”陳毅元帥親自為癱瘓在床的母親清洗尿褲……。革命領導人在為祖國的前途、人類的命運操勞時,也沒有忘記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更何況是我們呢?孝敬父母,首先要關愛父母,幫父母做點家務事。平時,媽媽買菜回來,自己主動去接一接,讓媽媽歇一歇;有空時,自己要動手洗衣服或者拖地板;長輩來了,要給長輩送上一杯水,拉拉家常,報報成績,讓長輩高興,給長輩捶捶背,搓搓腰,聊聊天。父母身體不舒服時,我們更要分擔一些家務事,守候在他們身邊,送湯送水,讓他們心中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孝心就體現在著點點滴滴的平凡中。

再說尊敬師長師道尊嚴的本意是講,為師(從教)之道是很尊嚴的,所謂“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也就是說,過去只有主動求學的,沒有麼要這樣?因為只有主動求學才會認真去學習,才能夠體現出對知識的尊重。過去講“一分恭敬一分收穫”。所以必須尊師才能重道,這個道是學問之道。主動教學的。為什麼要這樣?因為只有主動求學才會認真去學習,才能夠體現出對知識的尊重。過去講“一分恭敬一分收穫”。所以必須尊師才能重道,這個道是學問之道。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它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尊師重道是指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 古語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師者,人之模範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人有三尊,君父師是也” 等等。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尊師”的道德觀念。古代流傳下來許許多多這方面的故事。如,《子貢尊師》、《魏照尊師》、《李世民教子尊師》、《張良拜師》、《陸佃千里求師》、《程門立雪》等等。

《禮記?學記》中指出:“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之敬學。”意為:教師受到社會普遍尊敬之後,教育才能得到重視,教育得到重視後人們才懂得努力學習。三者的關係互為前提。教師受到尊重意味著人們重視教育,人們接受教育就會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會重視學習,尊敬老師。如此良性迴圈,古人對其認識是相當深刻的。

《呂氏春秋?勸學》中講道:“疾學在於尊師。”戊戌四君子譚嗣同在《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中也曾告誡世人:“為學莫貴於尊師。”《荀子?大略》中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深刻地闡明瞭國家興衰與重視知識、尊敬教師的關係。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凡是精忠報國、事業有成的人,都和聽從父母善言、尊敬奉養父母、不忘父母養育之恩是分不開的。

凡是不敬師長、不講信用、不思進取、好逸惡勞、自私自利、無惡不作、幹盡天理不容危害社會危害人民利益的人,都是敗家子、逆子;尤其是對父母忘恩負義的人更是不孝之子。

在古代,帝王選用良才時,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孝子。他們認為: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麼會對我君王盡忠呢?此說十分有理。 可見,孝敬父母是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礎。所以,中國古代是以孝道作為思想教育的中心,有德之君以孝治天下,其本人也是百姓行孝、盡孝的好榜樣。

師道延伸孝道

孝順父母為孝道,尊敬老師為師道,師道是以孝道為基礎的,沒有孝道就談不上師道了。

反之,尊師也是孝道的延伸。假若有人不尊敬教師,不聽老師的話、不好好地學習,他就是不孝父母,因為父母總是希望子女聽老師的話,依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因而,“孝親尊師”是做人根本中的根本,人們常把老師比作父母,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就是因為老師關心、愛護、教育學生的慈善之心同父母對待子女的慈善之心是一致的,老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為學生付出的心血和代價是無法估量的。

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得好:“世界上最希望一個人有作為的,最真心願讓一人超過自己的,除了他的親生父母之外,就是他的.老師了。”又說:“當老師的,即使是水平不高的老師,也都真心誠意地盼望自己的學生能德智體全面發展,做夢都想著自己的學生們進步了,成績提高任何一位學生,只有真正做到尊師敬師,才有可能很好地接受教育,才有可能充分開發自己的學習潛能,才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反之,一個學生,不尊敬老師,不肯聽老師的話,老師再有學問,再有能力,也沒有辦法傳授給他,就好比一個空瓶子,沒有把蓋子開啟,就無法往瓶子裡面裝入任何物質一樣。

一個人如果不尊師、不學習,雖然有點小聰明,但大是大非是分不清的,因而也是難得大智慧、難有成就的。此外,一個對老師非常尊敬的人,必定能夠很好地尊重他人,關心他人,所以,尊師無疑是做人的基礎。

孝親:是做人的品質。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養。孝敬父母長輩,是兒女下輩應盡的義務。人類從母系社會起,就生活在親情的擁抱之中。幾千年來,血緣親情是永遠割捨不掉的。孝親是孔孟思想一貫提倡的精華。試想,一個沒有親情的人,怎麼能做到家庭和睦,更談不上社會和諧;又如何能對民族盡責,對國家盡忠。因此,孝親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質。

尊師:是做人的道德。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是啟蒙心靈,教授學業,培育才乾的人。一個人來到世上,能否成為有用之才,老師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每一個人,都不能忘記當你步入人生,將你培育成才領上光明大道的人。尊重老師,是做人起碼的道德。

尊師和孝親是相互補充的。首先要孝親。這樣父母教育子女應該尊重老師,子女才會聽。因為老師不可能自己說你們應該尊重我。尊重老師的學生,老師又教應該孝敬父母,為什麼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推廣至尊敬社會大眾。這樣的心態,才是一個合格的學子之心。我們想想看,今天的學生與這種心態的差距有多大,就很清楚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標應該是什麼了。在社會上不懂得尊重別人,在家庭裡不知道孝順父母,是今天年輕人常犯的毛病。父母沒教

子女應該尊敬老師,老師如果再不教育學生應該孝順父母,這個良性迴圈就永遠也接不上了。學生是社會的未來和希望。改變社會不良風氣,讓所學知識建立在一個紮實的基礎之上,這是非常現實而又迫切的問題。孝親尊師才能修德,人若無德如何立足於世。作為新時期的教育也必須先育德而後育才。

尊師孝親演講稿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五(2)班的蔣銘燁,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孝親尊師 善待他人》。

一個人,無論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他都不會忘記老師和父母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所花費的心血,飲水思源,常懷感恩。尊師愛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煌煌史書,有許多關於尊師重教的記載,列列青卷,更有數不清的尊師的傳說。《呂氏春秋.勸學》中,有這樣一句話:“疾學在於尊師”,老師把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教育事業上,他們默默地把自己的一生託付給光輝的事業——教書育人。

感恩父母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不知你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父母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用心去報答。儘管我們年齡還小,不能承擔起家庭的重任,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父母生病的時候,守候在他們身邊噓寒問暖,端湯送藥,讓父母從心中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愛,對他們的感恩。

除此之外,學會與人相處,善待他人,養成寬容的美德,也是我們的一門必修課。法國作家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人際交往,待人處事,如果沒有寬容,就沒有友情,沒有了寬容就失去了善。當別人冒犯你時,當別人踐踏你的尊嚴時,我們應在堅守原則的基礎上,努力化干戈為玉帛。那種“以牙還牙”、“針尖對麥芒”的處事方式實不可取!那樣只會使自己走入“死衚衕”,進亦難,退亦難,何不握手言和,退一步海闊天空呢?能善待他人的心靈是廣闊的,我們要以真誠寬厚博大的心靈對待他人。

孝親尊師,善待他人似乎聽上去很博大,但我們卻可以從微小處做起,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做起。只要我們有一顆真摯的心,一雙善於發現的眼,一雙體貼而堅定的手,就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開出不一樣的花,在其中感悟到為人處世之道。孝親尊師,善待他人不僅可以讓我們與老師、家長、同學相處得更為愉快,理解、尊重、寬容更是為我們照亮人生之路的明燈!

尊師孝親演講稿1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孝親敬老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天生聾啞的小女孩,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在她們貧窮的家裡,媽媽每天辛苦工作回來後給她帶一塊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快樂。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當她看見媽媽的時候,媽媽手裡拿一塊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經永遠的離開了她。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道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麼不閉上呢?是不是因為不放心她?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她站在雨中不停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小時候,我們從沒有想過該用怎樣的語言去讚美父母,;從沒有思考該如何

理解父母百分之百的愛,直到參加工作了,一切的一切,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

那種名叫時間的東西,無情地侵蝕著我們。父母如一部大書,無論翻多少頁,都不會到盡頭。曾經的美好,昔日的呵護,像影片翻來覆去的播放。感恩,我們要懂得回報。

當走進陌生的城市,體驗的是無助和悲傷,隔三差五的電話,成為唯一可以緩解疲憊的良藥。任憑酸楚的淚水從臉頰滑落。獨在異鄉的日子有些淒涼,總讓人想家;度日如年的季節似乎很漫長,常使人難忘。腦海中沒有一時停止思考,真想此刻就陪伴在父母身旁,聊天、捶背、給他們讀報。平凡也是一種好。感恩,就在此刻生效。總是不願提起的往事,因為有太多的惆悵。每每做事都會讓父母失望,從小到大的嬌慣,使我脾氣見長,無休止的`爭吵今天想來悔心悔腸。捫心自問,真心為父母換位思考的太少太少。不經意的頂撞,細細品位淚流滿面。年少的

我們多少都會有些輕狂,看著父母臉龐刻下的烙印,愧疚,無處可藏。感恩,由心底綻放。

親愛的同事們,在我們成長的日日夜夜中,我們有多少次去靜靜地感知過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有多少次向父母訴說過我們對他們的愛,又有多少次用語言和行動

去報答過對父母的愛呢?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以變桑田。但我們感恩的心永遠都不能變,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感恩父母,孝親敬老!父愛如山,母愛深似海。讓我們永遠銘記父母的生養之恩,學會感激、學會感恩,讓父母多一絲微笑,少一份憂愁;讓父母越活越幸福,越活越開心。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尊師孝親演講稿12

尊敬的各位同仁,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走進春暖花開、萬物欣然的四月,徜徉在“歸來花滿樹,葉落晦鳴臺”的校園,你可曾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生命是一條源源不斷的河流,一代代的傳承繁衍,無論時空如何變遷,她都依然在那裡靜靜的流淌。在忙碌的工作和學習中,你是否留意過這條河流?是否聆聽過她的智慧?我們的生命,其實就是祖先,就是父母賜予我們的.恩典!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祖綱紀,山高水長。剛剛過去的清明節,它是我國具有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是人們祭祖、掃墓、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古聖先賢孔老夫子說對待長輩的態度應該是“生,事之以禮;死,祭之以禮。”這就是孝道。孝、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大根大本。緬懷祖德,我們提倡孝道,提倡師道。祭祖是要我們不忘本,飲水須思源,知恩懂報恩。它所起的作用,就是《論語》中夫子所說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中國傳統文化一般歸納為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十二個字,其內涵就是“孝”與“敬”。“孝”,以父母做代表;“敬”,則以老師為代表。孝敬孝敬,即先做到孝親尊師,繼而做到“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成為有德之人。那麼,我們就一定能生活在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裡。

天蒼蒼,地茫茫,縱五千年血脈流淌。雲淡淡,水泱泱,中華文明屹立東方。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祖。人心向祖,連根養根,慎終追遠,萬世家風,根深葉茂。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72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在聯合國開會時不謀而合,達成如此一個共識:解決二十一世紀人類的生存問題,只有中國的儒釋道傳統文化。因為只有在中華傳統文化裡,人們的想法、說法和做法才是符合人性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他們發出的波動是善的波動,善的能量,善的資訊,可以把人類世界帶到美好、和平、幸福、安樂的境界。

所以二十一世紀必定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世紀,因為人類走到現在,除了恢復人性,恢復和諧,恢復平衡,恢復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自己的正常關係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曾經歷經滄桑和屈辱,儘管還有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如今重新以東方巨龍的形象展現於世介面前。“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毛主席的這兩句詩,道盡了當今中國的豪情壯志。現代的中國人已經到了認祖歸宗、重新認識古聖先賢重新獲得民族自信心的時候了。

讓我們一起感恩,感恩天地滋養萬物,感恩國家培養護佑,感恩父母養育,感恩老師辛勤教導,感恩同學關心幫助,感恩農夫辛勤勞作及所有付出的人。讓我們做我們父母的好後代,做我們後代的好祖先。

中華家道,以祖為先,以親為本,以義為利,以和為貴,以家為樂。讓我們立命: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閒己之邪。為生命立根,為家族連根,為五福養根,為傳承祖宗家業深造生命樹根。

敬祖宗愛祖國,觀大世界,興大中華,做大事業,建大家庭,成就大圓滿人生!

今天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為止,感恩大家的聆聽!

感恩!

尊師孝親演講稿13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很榮幸有這個機會通過這樣特別的方式跟大家共同學習進步。今天我要給大家做一個講座,名字叫《感恩,從孝親尊師開始》。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弟子規》,但未必深入的瞭解過,在這裡我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弟子規》的作者是清代的一位秀才,他叫李毓秀。現在我們能夠看到的版本,都是由一個叫做賈存仁的學者修訂而成的,最初,弟子規叫做《訓蒙文》後經賈存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訓蒙文,顧名思義,就是給小孩子進行啟蒙教育的讀物。但是,我在這裡首先想要提出的建議是,請今天聽到這個講座的所有同學向你們的家長,推薦這本書。為什麼給你們做講座,卻先將書推薦給你們的父母呢?古語說得好,人生至要莫若教子。說明想要你們在座的每一位能夠有個美好的將來,你們的父母講道德明事理是非常重要的。不知道同學們聽沒聽說過二大於五這個觀點,也就是說,一週七天,兩天的家庭教育效果要遠遠大於你們在學校接受的五天教育。而就我們學校而言,可以說是二大於十二。只有你們的家長開始注意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們在學校的教育才能夠更好的開展。

那麼接下來就進入今天我所要講的正題,我要說的第一點是:父母沒時間等我們盡孝

《弟子規》講“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誰真正做到了這四件看似簡單的事了呢?父母給我們的愛是深沉而偉大的,孟母三遷的故事,想必同學們都是熟悉的,孟子的母親為了孟子能夠有好的成長環境,不惜三次更換住所,這體現了母親對於孩子的關心和珍視。然而,孟母三遷以後,雖然為兒子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孟母並沒有因此而萬事大吉。她更抓緊對兒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奮學習。當孟子逃學、對學習漫不經心時,孟母毅然剪斷了她手中正在紡織的布匹,並告訴孟子,你因貪玩荒廢了學業,正像這即將完成的布匹卻被我剪斷了一樣,將一無所成。孟母的這一行為使孟子受到極大的刺激,努力學習,後來成為一個聞名天下的亞聖,同他母親對他的關愛和教育是分不開的。當然,現在我們每家的孩子比較少,除了得到父親母親的關愛,我們還會得到來自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的關愛,他們的愛也是偉大且無私的。大家知道生活在北極的因紐特人嗎?當孫子輩的孩子出生後,上了年紀的長輩就會默默的走向大山深處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極地氣候條件惡劣,食物等資源也是極度匱乏的,為了能夠保證剛出生的嬰兒有足夠的食物,這些年長的長輩們就會用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來為他創造更好的生存條件。大家看一看,父母,乃至爺爺奶奶這些長輩對我們的關愛不求回報甚至是可以用生命來衡量的,而我們呢,連簡單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都難以做到,難道我們不該捫心自問麼?

有的同學也會想:我現在要好好學習,努力工作,等成就一番事業後,一定給父母買好吃的,買新衣服。然而,你們又有多少人想過,就在許多不經意間,我們的雙親已垂垂老矣,白髮代替了黑髮,歲月的痕跡早已刻在他們的臉龐。在不知不覺走向生命的終點時,我們或許依然沒有達到自己期望的那樣,或許當我們覺得條件成熟可以盡孝時,父母已經沒有時間享受我們的孝心了。所以,對待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即使我們並不能像羔羊那般跪乳,但也希望每一位聽過這次講座的同學,都能夠去反思自己。想一想,從小到大,你給過父母溫暖的擁抱麼?他們勞累時,你為他們倒熱水洗過一次腳麼?節日時你對他們說過一句節日快樂,爸爸媽媽我愛你麼?如果還沒有,那就從今天開始,慢慢的彌補過去你還沒盡到的孝心,不要讓父母等太久,因為他們真的沒時間等我們盡孝。

第二點道德的重要性超過技能學識。

父母對子女關愛有加,而學校的老師毫無保留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其恩情並不亞於父母。也許你可以看見,每當放學後,老師辦公室的燈總是最後才滅,那是他們在改作業,或者在與學生溝通交流。老師,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是必不可少的角色,他們被譽為靈魂的工程師。確實是這樣,你們正處於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形成時期,想法難免會有偏差,而這時,老師就擔負起了教知識以外的責任,那就是教給你們做人的道理。

弟子規中講到“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說的是你身體受傷,父母會擔憂,你的品德上有汙點,做長輩的就會為此而蒙羞。這個道理同樣可以用在老師身上。一個學生如果身體不適或者受傷,老師也會向父母一樣著急和擔心。當然,如果你做了錯事,你的品德有了汙點比如打架了、逃學了,那麼老師也會因為你的一時糊塗而感到羞愧,感到不安。甚至嚴重的還會被大家說成“養不教,父之過”或者“有人生沒人教”。這都是罵到了你父母和老師的身上了,所以做什麼事情前,千萬要考慮清楚後果的嚴重性,不能胡來。

而我們也知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老師並不是真理,他們也有做的不恰當的地方,也有犯錯的時候,那麼這時候你就應該站出來橫加指責,或者胡攪蠻纏、無理取鬧的讓老師內心受到傷害嗎?弟子規告訴我們: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長輩,這裡我們可以說包括你們的父母和老師,當他們有錯誤的時候,你要勸說,態度要委婉,聲音要柔和的去勸說,如果老師在氣頭上,那就等老師氣消了,再來勸說,如果你一味勸說,老師生氣了,打罵了你,你也要毫無怨言。這是從古至今人們都在遵守的準則。而在座的你們呢?老師責備你時,就開始任性胡鬧、頂撞老師的有多少?可以肯定的是,不在少數。如果你錯了,老師的批評就是糾正你的錯誤,而如果你沒錯,老師冤枉你了,那麼老師的批評就是警醒你的作用。這時,你最不該做的,就是隨著性子摔東西、說髒話、放棄學習這些幼稚的行為。為什麼?因為,你現在身上豎起來的每一根刺,如果不被老師拔掉,那麼在你人生的某天,必將深深扎入你自己的身體,到時候痛苦的還是你自己。也許你們都很想知道,老師們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學生?是學習好成績高的?是做事認真有條理的?還是上課積極回答問題的?都不是,老師們喜歡的學生大都有著良好的道德品質,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讓你們每一位學生都能活成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就更為重要,而我在給一個班講弟子規時也說道,人才人才,為什麼人在前才在後,就是因為,道德永遠比你的知識技能更重要,先成人,而後才能成才。

我要講的第三點,就是感恩,從孝親尊師開始

尼采說感恩即是靈魂上的健康。盧梭也說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成績不理想、任性調皮也許你們身上都有著這樣那樣的小毛病,我們每個人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但無論怎樣,在家你應當懷著感恩的心去面對父母,感恩他們給你生命,雖說可能以粗茶淡飯養你長大,但他們也竭盡全力給了你們接受教育改變命運的機會,每一位父母的愛都值得你們用一生來報答的,懷著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在學校,你應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老師,每一位老師都滿懷希望將他們的知識和經歷一點一點的傳輸給你們,幫助你們建構起知識網路,描畫出未來的藍圖,在你們一點點進步,一天天長大的時候,他們也在變老,因此,尊師是一個人能夠成為人才的根本。所以,簡單地說,對待老師要有禮貌,知感恩。到這裡我想講一個孔子的故事,孔子死後,按理學生們是要守喪三年的,三年期滿後三千弟子紛紛離去,只有子貢一個人不肯離去,在孔子墓旁搭建了小草棚又繼續守喪滿六年後才離依依不捨的離去,可見學生對於孔子的感恩之心。現在,並不能像古代禮制那樣去要求你們,也談不上今後功成名就了回母校報答恩師,但你現在能夠做到的,是尊重老師備課成果,上課不要擾亂課堂紀律,下課遇到老師主動問聲好,得到老師的指點和幫助時,記得說一聲老師謝謝您,在老師們批評時態度誠懇並虛心接受,說一聲我錯了您別生氣,這都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事,而你們如果去堅持做,或許會發現一個你從未曾見過的優秀的自己。要知道無論是好好生活還是學習,都不是你天生就擁有的權利,而是愛你們,關心你們的人用雙手、用汗水、用心血、甚至生命為你們爭取來的,不要在你能夠選擇優秀的時候放棄自己,也不要在還有人關心你們的時候選擇了傷害他們。那麼談報答、談感恩,就從孝親尊師開始吧。

以上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希望你們聽後能在內心中反思,發揚現有的長處,也尋找自己的不足,引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保爾柯察金的一席話結束今天的講座,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希望你們從自身做起,提高國中生活的含金量。

尊師孝親演講稿1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241班的程書堯。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孝親敬長與你我同行》。

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母親”多麼熟悉的字眼。提起母親,我想你們一定有說不完的話語。從嬰兒呱呱墜地,到哺育我們長大成人,什麼時候能離開我們的母親呢?父母的愛柔柔如水,輕輕如煙,深沉如海,恩重如山。面對這種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們又能體會多少呢?我們又能報答多少呢?

翻開歷史的畫卷,孝親敬長的故事一一浮現在眼前。

春秋時期,孔子的大弟子子路不僅以勇敢聞名,還以“孝”為後世稱頌。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米缸中沒有一粒米。為了滿足父母這點小小的要求,他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才從親戚家揹回一小袋米。當他看到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時,竟然忘記了疲勞。雖然辛苦,但子路甘之如飴,孝敬之心,始終沒有停止過。是呀,一個人一輩子做幾件孝親敬長的事情容易,但要做一個一輩子孝親敬長的人,確實很難!在歷史的長河中,像子路這樣一輩子都孝親敬長的人,又何止一個呢?

而今,一個個孝親敬長的感人故事依然在上演。陽光少年黃舸和死神賽跑,踏上“感恩之旅”,最後還給人們以光明和希望;暴走媽媽陳玉蓉為捐肝救子,犧牲了血肉,付出了艱辛,但卻守住了信心。而更讓我感動的是“‘孝心感動學校、愛心助他圓夢’的鄒尊喜的事蹟”。鄒尊喜的父親是個左腿有殘疾的人,在他八歲那年,他的媽媽又拋棄了他和弟弟回到了老家。從那以後,小尊喜每天都攬下所有的家務活。為了全年人的生計,小尊喜的父親在村子裡開了小賣部,用殘疾的腿蹬著自行車到20公里以外的縣城去進貨,在父親外出進貨時,尊喜便當起了售貨員。為了不讓父親為他的學習操心,聰明的小尊喜每次領回獎狀來總要讓父親看看,讓他知道自己是好樣的。他家是村裡最窮的人家,可是他從來沒有向困難低頭,而是堅持在清貧的生活中奮發讀書,最後,他終於考上了大學。但為了報答父親的恩情,為了照顧一日三餐都要人喂的父親,他選擇了揹著父親上大學,用稚嫩的肩膀撐起了一個破碎的家。

鄒尊喜攜父求學的故事如一股清泉,流進了每個人的心田。父母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讓我們無法在別人面前談起;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清貧的,清貧得讓我們不願在眾人面前誇耀稱讚;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普通的,普通得就像一塊隨處可見的鵝卵石。可就是這樣的父母,在你跌倒時,扶你起來,教你站立,指引你一步步走向成功。

同學們,予人玫瑰,手留餘香。我們中國曆來就是一個文明古國。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孝,其為人之本也,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知曉孝親敬長的人,才能算一個完整的人。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與長輩交流;讓我們銘記父母恩情,感恩父母的養育;讓我們從小培養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優良品德;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讓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美德代代相傳!讓孝親敬長與你我永遠同行!

尊師孝親演講稿1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中午好!我很榮幸能代表190班參加這次演講比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親尊師,從小事做起” 。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中華民族歷來以重視家庭教育和尊重師長著稱,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孝親尊師的經驗,形成了許多優良傳統,也流傳著許多孝親尊師的美談,比如:烏鴉反哺乳,羔羊跪乳,黃香溫床,程門立雪,孔子尊師,毛澤東尊師等等。

眾所周知,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與他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密切的關係。從小到大,父母對兒女千種照顧,萬般呵護,期盼著兒女長大成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他們最大心願。他們總是那麼無微不至的關心著我們,每每想起總在我們的心頭蕩起陣陣漣漪,那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獨自在外求學,難免會想起父母,想起和他們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時光。無論你身在天涯,亦或是海角,總會有人在掛念著你。“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便是他們真實的寫照,九九重陽花為他們盛開,他們就是我們的父母、親人。當我們還在蹣跚學步時,總是在母親輕聲哼唱的搖籃曲中安然入睡,在父親堅實的臂彎下盡情嬉戲,在父母的呵護下茁壯成長。父母如此辛苦,我們應該報答他們。但是,報答父母暫且不說,最簡單的一點,有多少人能真正意義上理解父母呢?可以說,幾乎沒有同學能真正的理解自己的父母。對於父母的愛,我們除了依賴,更多的只有不聽話、不理解、甚至是叛逆。任憑他們流下恨鐵不鋼的淚水,我們也無動於衷。我們這樣做,難道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其實孝敬父母不需要太多,有時候,我們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親切的眼神,一個關心的動作,都會將我們的愛傳遞到他們的內心深處,令他們感動流淚。

在學校,同樣也有像我們父母一般的人。他們循循善誘、嘔心瀝血,燃燒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卻照亮了他人的'輝煌人生。當我們在校生病時,他們是第一個關心我們,擔心我們,照顧我們並第一時間打電話通知我們家長的人,這個人就是我們的老師。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的,他們就好似我們的第二任父母。除了家人和同學,和我們在一起時間最多的就是他們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他們的真是寫照,桃李芬芳是他們最大的願望。很多人說老師像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可我覺得他們更像是太陽,用自己源源不斷的光輝,溫暖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其實老師也和父母一樣,給予了我們很多關心和照顧。但是我們卻不懂尊重老師,如:上課睡覺,不認真聽講,和老師頂嘴,難道這就是尊重老師的行為嗎?

荀子曾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把尊師重教上升到了國家興衰的高度上去認識。他還把“天地君親”相提並論,後世讀書人大都遵循荀子的教誨,在家中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深刻的影響社會各個階層。假如我們的國家要繁榮昌盛,我們一定要學會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對老師要有禮貌,並且不斷培養自己良好的品性。只有尊師重教的氛圍形成了,我們才能在老師身上學到更多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以後才能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從現在開始,我呼籲全校的同學要戒驕戒躁,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懷有一顆平常心,一顆感恩之心,孝親尊師,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只有孝親尊師的氛圍在校園裡形成,我們的校園才會更和諧,社會才會更進步,世界也因此更美好。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