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讀書伴我成長的演講稿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9.32K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現實社會中,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伴我成長的演講稿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讀書伴我成長的演講稿3篇

讀書伴我成長的演講稿 篇1

我喜歡讀書!書伴隨我成長!書是瞭解世界的視窗,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在我小時候,媽媽經常在睡覺前給我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在媽媽讀到一半時,我就會睡入夢鄉,但是,媽媽總是會把這個故事講完。有時候,我會在睡夢中聽到一些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還會把我引笑。

上了國小,我對讀書更加痴迷,在老師的倡導下,書已經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我幼小的心靈,讓我融入了童話世界,讓我在童話裡飛翔。上了五年級,我開始讀小說和散文,那些童話已經不合我胃口了。看小說更是有趣,在燦爛的陽光下,在膝蓋上攤開一本小說,和主人公一起歷險,那真是一種享受啊!

又長大了一歲時,我又迷上了關於名人的故事。如千古聖人——孔子,漢代的科學家——張衡,精忠報國的將士——岳飛,這一位位傑出的名人,成了我學習的警鐘,成了我學習的目標。

書是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讀書可以讓我們成為一個品質高尚的人。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朱曦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口到、眼到,古往今來有許多人都愛看書,但是讀書的方法不同,獲得的知識也不同。有一天,我一邊看書一邊聽音樂,一會心就不在讀書上邊了,第二天,媽媽問我,從書中的到什麼知識,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到半句話。我就囫圇吞棗亂說一氣。這次,我知道了一個道理,即時眼到了,但心沒到,也不能得到什麼知識。在讀書時,要專心致志,並放聲朗讀,要把好詞好句記在腦中

讀書伴我成長的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三年級六班的幹雨佳。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伴我成長》。

如果我是一棵小樹,那麼,書就是燦爛的陽光,它照耀著我,讓我快樂地成長;如果我是一隻小鳥,那麼,書就是任我高飛的天空;如果我是一條小魚,那麼,書就是任我遨遊的海洋。

古今中外,有不少的愛書人士,他們寫出了家喻戶曉的名言。例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記得小時候,睡覺前,媽媽經常給我講書上有趣的故事,聽著聽著,就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甜美的夢鄉。上學了,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學會自己看書。只要一有時間,我就跑到書店,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不知疲倦地在書的花園裡採集花蜜。

隨著我一天天地長大,書籍成了我形影不離的好夥伴。在書的海洋裡,我發現了一個又一個祕密:猿人是人類的祖先;恐龍高大無比;遠古時代,人們鑽木取火……

哦,世界原來如此奇妙!

在《水滸傳》裡,我結識了忠厚寬容的宋江;在《三國演義》裡,我認識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我吸取了戰勝困難的力量……

書是無窮的寶藏,為我增添了豐富的知識;書是快樂的天堂,讓我忘記了所有的憂傷。書是冬日裡的陽光,帶給我春的'溫暖;書是沙漠裡的綠洲,給予我新的希望。擁有書,我們就擁有了整個世界;擁有書,我們就擁有了美好的明天!

同學們,讓書香伴我們快樂地成長,讓書籍滋潤我們的人生吧!

讀書伴我成長的演講稿 篇3

說起讀書,已經是久遠的事了,我們姐妹倆相差一歲,姐姐到了上學年紀,我卻纏著媽媽幫我一起報名。媽媽擔心我歲數小跟不上,就委屈了姐姐,讓她在家裡帶我一年。第二年,我和姐姐一起網上了學。因為在同一個班級讀同樣的書,回家做同樣的作網業,接受同一個老師的表揚,我感到讀書真好!

然而記憶中讀得最多的書卻是父親每一個月從港務局帶回家的“小人書”,那是他當時承諾我們的“犒賞”。我可是沒日沒夜地看,那一幅幅逼真的連環畫,一個個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常常引來母親的責備。沒法,偷偷帶進書包,下課了看總行了吧!就這樣,我和姐姐用成績“騙來”了百十餘本的“小書”。《黑三角》、《阿詩瑪》、《紅巖》、《平原游擊隊》、《紅樓夢》……順其自然成了我們那個年代的“零食”。

在我四年級時,語文老師是一位老先生,他上課時喜歡抱著那本薄薄的《教學參考書》講課,上課變成了他“捉弄”我們的時候,也是他“炫耀”才華的時候。愛觀察善思考的我,第一次感覺原來老師也沒啥了不起的,不就是照本宣讀嗎?於是,那本神祕的黃色本子成了我夢寐以求的“法寶”。可聽媽媽說那書是專門發給老師用的,沒地方可買。於是,我只有主動向老師借“書”讀讀了,其實當時是想抄教參中的詞語解釋、段落大意(用現在的說法是:預習)。這樣,上課時我就有備無患了。從那以後,老師對我課上幫他“解圍”有了興趣,經常表揚我,我也因此變得更自信了。五年級,我成了班長,負責抄小黑板。老師僅有的好文章不由分說我成了第一個“品嚐”的人。

那個年代書籍很少,爸媽也不像現在的家長懂得培養我們。不過,憑著他們的興趣,我們手邊還是不缺書籍的。《電影故事》、《歌曲》、《小說月刊》、《金瓶梅》、《封神榜》、《西遊記》等滿足著我們的視覺,特別是《電影故事》、《演講與口才》、《歌曲》等雜誌,每月一期。看著爸爸津津有味地閱讀,我們不由自主地跟著他去讀,他笑我們也笑,他憎恨我們也憎恨,談電影,談主角便成了我們飯桌上的一道“爽口菜”。父親一月回家一次,為了一月一次的“閱讀論壇”,我們搶著時間讀書、讀雜誌、讀歌詞。挑豬草時,姐姐挑,我讀;歇一會,再換過來。夜晚,媽媽挑燈做縫紉,我們就靠著僅有的煤油燈用大聲朗讀陪伴媽媽,這樣媽媽沒有了睡意,也就不再反對我們讀書了。

我們那時讀書的目的很清晰,一是滿足開心的慾望,二是學習時省力點。這不有一次,學校組織觀看電影《敞開的窗戶》,說要寫觀後感。老師從來沒教過怎麼寫法,可我不犯難!心裡琢磨:家裡有那麼多的《電影故事》,而且裡面一般都是電影的簡介,或是個別精彩情節的展現,模仿它寫一段,再加上自己的感想不就行了嗎?就是那一次,我用文字“騙來”了全鄉影評的第一名。從此我知道了,這些書都有各自的作用。想要“該出手時就出手”,就不能“書到用時方恨少”!想想真是!那個時候是不知道這些經典話語的!哎,都是讀來的!

因為姐姐在六年級畢業考試時依然留戀《紅樓夢》,結果考了個不太好的學校,媽媽一氣之下,把所有的課外書全部鎖進了大櫥,我也只好望櫥興嘆了!

國中時,我的興趣轉移至了藝術方面。除了應考,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是蒐集新歌,學唱新歌。(“每週一歌”的任務驅動)。當時學背歌詞可是我的當家本領。那種獨特的文字形式,那種詩書意蘊般的文字味道,著實把我迷了兩年半時間。其間,我成長著,我也被文字浸染著。寫到這兒,不由得想起了這樣一句話:“讀了(做了),就一定有印痕!”如今,修改文章,推敲用詞時,我還依然比較苛刻。大概是被歌詞的工整性感染得太深的緣故吧!

那是父母外出打工,我成了住校孩子,讀書的時間多的是。晚自修、星期日不是讀書,就是背書;不是載錄,就是模仿創作。可殘酷的現實是,沒有一個老師推薦我們讀課外書,我也沒有一本適合國中生閱讀的書!偶爾同學帶來一本,我就死皮賴臉的借,然後承諾她,保證第二天還。於是,挑燈夜讀、抄、背便成了我的習慣。在老師的幫助鼓勵下,我竟然成了班級的“背書大王”、“模仿天才”。那三年中,我收穫最大的便是每一篇習作都成了老師讀的“傑作”。要是課堂上有背誦任務,我就是班裡不可否認的“壓軸戲”。比起現在的國中生,想想那時,我的閱讀面太狹窄了。直到九年級下半年,父母知道我複習需要用書,才從安徽“五七幹校的子弟學校”借到了一套《物理複習題》、《化學全冊練習題》寄往我的學校。這兩本書告訴我,一定要好好讀,好好做,不負眾望。考好了,就可以甩掉“玉米袋”了,爸媽也不用長年累月打工了,我的將來也一定

會有書讀了!

失去的歲月不可挽回,然而,我真的憑著一鼓作氣走進了師範。跨進大門的那一刻,媽媽告訴我:“孩子,書帶你走進了這兒,來到這兒,也就意味著一輩子與書結緣!”母親出生於書香門第,只是迫於無奈,成就了兩個大學生舅舅。帶著母親的祝福和叮嚀,我開始了真正的閱讀。記憶中,我常常把師範的圖書館比作“書的海洋”,那一格格里擺的,一本本里裝的盡是我聽都沒聽到過的名字。我茫然,我渺小,我欣喜。

《歷史在這裡沉思》以真實的再現歷史畫面,讓我瞭解了文革給偉人、給這個時代帶來的沉重的打擊。我憤憤不平,憎惡當權者,同情弱小者,我學會品讀歷史;《粉墨箏琶》雖然是厚厚的一本書,但精彩的情節再現了明末清初戲子的感情,白話文和文言文交雜,細膩的文筆讓我學會了做讀書筆記,我學會品讀文字;《家、春、秋》讓我學會品讀作者,品讀思想。“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從此,我一發而不可收,我開始讀川端康成的小說,讀席慕容的畫詩,讀中外名著,讀教育雜誌。我一直這樣想:什麼書都讀,就像什麼人都見一樣,只有累積才能形成經驗,才能積澱文化底蘊,它是品質生活提升的關鍵,更是幸福人生開始的見證。

書讀多了,文化底蘊富足了,走哪裡,哪裡就有抬著頭的你。於是,工作後的我一如既往,閱讀了上百本的學生必讀書目。在女兒的帶領下,我看了近兩年的《百家講壇》、《子午書簡》。為了提高自己業務水平,我開始全線攻擊《湖南教育》、《國小語文老師》、《國小青年教師》、《教育月刊》,學習經驗,反思自己,終於《夏季蔬菜親情出擊》發表了,稿費還不菲!我開始嚐到了甜頭。於是,筆耕不輟,幸運也隨我而來。

終於有一天,我感受到了一股東風,那是我從朋友的《一次夢想的遠征》中呼吸到的。我突然感到教書原來如此有成就,讀書原來會如此幸福。於是,我邊讀書邊照著在班裡搞實驗,我相信書中說的,也知道自己即將付出的“辛勞”,還好,領導很是支援。我的孩子因為在我的倡導下愛讀書了,而且是一氣呵成的讀書。課堂氣氛活了,寫作水品提高了,學校裡組織的“讀書節”系列活動中,獲得的榮譽更是其他班可望而不可及的。,我成了海門市“五個一”工程親子共讀的先進標兵。我也因此獲得了鎮、市書香教師、優秀輔導員的稱號。

我開始嘗試以筆名在搜狐部落格上發表感言,從那裡,我終於知道了,文字是渺小的,然而文學卻是浩瀚的。我在書的海洋裡“泡著”,不怕將來有一天成不了游泳健將!我開始學著瀏覽不知名的博友的文章,居然越來越有一種被注入新鮮血液的感覺。於是我成了同事口中的“瘋子”,成了領導眼中“浪漫主義先鋒”。感覺自己找到了“組織”,是個與新教育有相同尺碼的人,所以,我依然快樂閱讀著,快樂地享受著。是個多事之年,大到國家,小到學校,我把自己的閱讀體驗寫成了劇本,編排了校本劇。《愛的奉獻》獲得了市少兒文藝匯演二等獎,《小青蟲的夢》發帖於《教育線上》,《七彩裙》在市創特驗收中表演。

走進南小,我又知道了一種新的途徑——親近《教育部落格》。它是一本巨大的書,它又是一位無形的老師,領我振翅翱翔。依然要飛,依然在飛。

“腹有詩書氣自華”,如果只是為了教好書而讀書,那我認為我擁有的已經夠多。但作為無數個幸福人生的引路人,一個幸福人生的體驗者來說,閱讀卻是永遠不可停歇的。如今,我的床頭放著《張曉風經典作品》、《生活教育與創新教育》(借來的)、《新教育》、《手心裡的光》(借的)、《在農曆的天空下》(借的)再怎麼累,翻幾頁讀讀才能安然入睡;我的辦公桌上依然擺著《莫愁家庭教育》雜誌、《優秀是教出來的》課間讀一讀,回味無窮;教室裡的講臺上擱著《班主任》雜誌、《愛心與教育》尋找一個個機會,給孩子送去一個個關懷……這樣的陳設只有一個願望——我的眼裡只有你(書)!那樣,我就能抓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品讀你。雖然這些書有的已經看過多遍了,但每一次讀仍然會有新的感悟。就像我們對待自己的積澱一樣,不覺得重複,不覺得多餘。就像長廊上那句名言說的:讀書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虛。

最後就讓我用這位改變我生活的老師的話結束此文吧!朱永新教授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如今,我以一個教師的身份,站在一個教育改革的時代,面對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說上一句:帶上文化傳播者的行囊,牽著書籍的手,開啟我們奇蹟般幸福的一天天,讓閱讀成就你我他夢想中的那一對對翅膀。我相信,只要與閱讀相伴,我們的人生旅途就會一路花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