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學習心得(彙編18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1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理學學習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心理學學習心得(彙編18篇)

心理學學習心得1

作為一名特殊教育的教師,通過學習智力落後兒童心理學,看過這本書後,以及這幾天來的教學實踐,我才發現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看過《智力落後兒童心理學》這本書後,對其中感觸最深的恐怕就是第三章"智力落後兒童的注意"讀過文章才知道了其中的真正含義。

由於我們要接觸智障學生、尋找適合智障學生的教學方法,編制新的教材。這些都離不開對課程的瞭解與熟悉。針對中重度智力落後學生以後的學習,其課程的內容選擇要能夠綜合考慮到學生學科的知識體系的連貫統一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特殊需要,以及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將其有機的結合起來。

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造成注意範圍狹窄的外部原因是知識、經驗和實踐對提高注意的廣度很重要。智力落後兒童的認識能力差,知識經驗缺乏,生活範圍狹窄,是造成注意範圍狹窄的外部原因之一。使得他們學習速度慢,學習成績差。因此就需要教師經常幫助他們拓寬注意範圍,提高注意速度。再者智力落後兒童與同齡兒童注意力最明顯的差別是獲取知識緩慢和效能差,對學習成功的期待值較低,常有失敗的心理,缺乏學習動機。因此,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通過學習動機的教育,啟發他們求知的念頭,利用原有的動機遷移,使他們產生學習的需要,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正確運用注意規律,針對智力落後兒童身心的發展特點,既要估計客觀條件,從有效組織教學內容和改革先進的教學方法入手,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要考慮到智力落後兒童的客觀因素,嚴格要求學生。教育學生以頑強的精神去克服困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心理學學習心得2

心理學,一個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詞。一直以來我都對心理學充滿了好奇與興趣,但卻很少有機會接觸與之相關的課程。因此當我看到選修課程中有《心理學與生活》這一門課程時,我便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

對於我來說,選擇這門課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在選擇課程的時候我把興趣放在第一位。記得有一位老師對我說過:“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從事自己所喜歡的職業並從中賺錢。”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人生的真諦。不管是選擇職業還是課程或者是其他更復雜的選擇,我都會把興趣放在首要位置,因為我相信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從中受益。

其次,我想對自己有個深入的瞭解和認識。而《心理學與生活》或許能幫助我更加的瞭解自己,學會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學會如何放鬆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理人格。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貴有自知之明”,說的是人要不斷認識自己。因此,選擇這門課程絕對沒錯。

最後,我相信學習心理學與生活,不僅對於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對於關注他人,幫助他人也有重要意義。我希望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我可以學會觀察並理解他人的心理以及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

對這門課程的學習雖然只有短短几周的時間,說不上深入瞭解了關於心理學的專業知識,但我確實收穫不少。雖然這只是選修課,但我確從未錯過蔡老師的每一節課。或許有一部分同學對於大學的大部分課程存在著抗拒甚至厭煩的心理,出於壓抑且無聊的課堂氛圍。與之相反的,《心理學與生活》帶給我的是無盡的興趣與快樂。

在接觸心理學這門學科的以前,它總給我一種很玄的感覺,總以為它和算命一樣有點不可捉摸,但是通過這半個學期的學習,我被它的科學性,真實性所折服,可以說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與此同時我還發現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同時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的。心理學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也不乏應用性。心理學來源於生活,又指導生活。

在蔡老師的課堂上,我們更加深入的瞭解了心理學的奧妙,感受到幸福和快樂作為一門學問來研究時的魅力,而不僅僅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感受。有的時候比照個人經歷覺得這些理論真的是很有道理的,並非故弄玄虛,也越發感受了心理學的魅力。蔡老師的課堂整個過程基本上都在笑,感覺整個人輕鬆了不少,不僅緩解了我們在上完專業課後的壓抑,還學到了不少東西。

經過對心理學與生活課程的學習之後,我逐漸發現想要了解自己其實並不難,除了要做一個冷靜的現實主義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在漸漸瞭解自己之後,我發現自己以前總是在怨天尤人,不僅如此,還喜歡把一件小事考慮的很複雜。但是現在我發現所學習的心理學與生活的知識在我腦中結成了一張大網,活生生的經歷時時接受著理論的檢驗。我瞭解了,我不怨了。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寬容。

通過心理學與生活的學習,我的性格、為人處事的方式,甚至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處理事情時開始考慮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也許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為的改變,可以看到心理學與生活課程對我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化知識上,還是從自身修養上我都進步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成長著。

心理學與生活不僅讓我瞭解了許多心理特點,也讓我掌握瞭如何正確對待周圍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自我調整,失意的時候,悲傷的時候,我會不經意地想起在課堂上為我們講催眠術的蔡老師,使我終於明白了“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放開胸襟,包容這個世界,我們的生活會很超然,成功也會不求而遇的。

雖然心理學與生活的課程已經結束了,它帶給我的收穫真的很多,但我還是覺得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想去了解和領悟。如前,開始有點小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選擇心理學專業。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多點了解一些關於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深入學習現代心理學,瞭解心理學的發展史,學習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通過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人生的知識。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學方法,認識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幫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師能在心理學與生活的課程中多講一些關於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知識。當今社會,在物質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如何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如何放鬆自己,尋找心理的健康與和諧,已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新課題。

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為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鍵在於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因為心理學與生活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

心理學學習心得3

我作為一名大學教師,雖然已經從事教學20年,但由於本人學的是理工科,在走上工作崗位以後也沒有參加過《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培訓和學習,所以雖然在專業方面的講授沒有任何的問題,平時也會和學生進行多方面的交流,掌握他們的心理動態,但總覺得應該學點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以幫助自己更好地從事教育工作,特別是現在的大學生都是90後,他們生活的年代與我們以前的年代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思想活躍,見多識廣,所以生理和心理肯定也是和我們以前是有很大不同的,如果能掌握一些有關心理學的知識,肯定可以更好地來了解和理解當前大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一些適當的調整,對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高會起到很好的作用。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我選擇了《高等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利用暑假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學完以後,受益匪淺。

《高等教育心理學》是介於心理科學和教育科學、理論科學和應用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通過對《高等教育心理學》的學習,使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理及學習動機有了一定的認識。

在高校教育中,大學教師往往表現為社會代言人,是各種新思想新觀念的輸出者,而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和確立時期,學生大多都會以教師的言行為榜樣。因此,教師在教育中抱有什麼樣的態度,表現出怎樣的道德修為,直接薰陶著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直接影響著正在成長著的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

大學生社會發展的特點主要包括情緒、情感,意志、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這個時期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都是敏感的.,他們剛剛離開家鄉、離開父母外出求學。我們老師要注重與他們的情感交流,當師生關係成為一種良好的朋友關係,你的教學工作也將取得一半的成功。

今後工作中,我們老師可以經常換位思考進行自我反省、自我學習。在教學上,應該懂得將教學藝術化,學會抓住學生的心理,引起他們對知識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應當從知識的傳輸者變為知識的引導者。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授課方式是否吸引人、重點是否突出、學生接受程度如何、今後工作生活中是否具有應用性、甚至老師的肢體動作、語音語調、脾氣等等都可以換位體會和思考。

總之,非師範類畢業的大學教師應該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知識,這有助於我們教師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

心理學學習心得4

在假期中,我學習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人們都說班主任是“行走在學生心尖上”的人,而通過這本書,我更加明確如何才能在學生的心尖上行走好。我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也對學習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認識,教育心理學是一門介於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它的研究物件是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和規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變化和發展規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過這些規律對受教育者進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學科的研究有助於促進整個心理科學的發展,對教育實踐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這也是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課,在整個心理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教育心理學主要分為四個模組,一是學習的本質,二是學習的過程,三是影響學習的因素,四是教學與管理。其中,學習與學習理論是學科的核心內容之一。它既介紹了學習的本質,並對不同的流派提出的學習理論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我認為這部分內容相當重要,它讓我開始了對學習的思考,第一次去嘗試理解人類是怎樣學習的。行為主義、認知派、人本主義、構建主義等對人類的學習作出了不同的解釋,其中的很多觀點都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在佩服和敬仰這些偉大的心理學家的同時,我學會了用辯證的方法來看待問題。他們提出的理論基本都能在某一方面對問題得到很好的解釋,但也必然會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仔細深入的思考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對我們的學習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人類學習機制的探索之路上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謎。並且書中廣泛吸收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其研究目的在於服務教育,我們的教育物件是國小生,教師要在瞭解學生心理需求和主觀價值取向的前提下進行教學。通過這本書,我更加深了對國小生心理的熟悉,主要有以下收穫:

一.瞭解學生心理是進行教學的前提

我們的學生年齡是六到十三四歲,心智不成熟,敏感,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類的需要是分層次的,由低到高。它們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因此在學校、班級中我們首先要使學生感覺到安全,讓他感覺在這個班集體中自己是安心的,是溫暖的。這樣才能往下進行教學活動。此外,這個時期,他們敏感,多疑,既喜歡別出心裁、標新產異,強烈體現他們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又容易缺乏全面、客觀、辯證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易走極端,有時還有些偏激,缺乏變通性。其實,他們的需求不只侷限於課堂和教材,他們興趣廣泛,關心時事、體育、科技等,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只是他們有時盲目追趕潮流,愛鑽牛角尖,常常因為歌星、影星、球星等爭得不可開交。我們看待學生就像對著一顆鑽石,切割好的鑽石有五十八個面,我們平時根本注意不到它有這麼多面,而是看到了它的光澤,這正是我們應該反思的,要以欣賞鑽石的心態去看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作為教師,對於個性偏激、學習上不思進取的學生,只是一味的批評,對他們發怒是不能使他們轉變的。教育學生沒有萬能的“最好的方法”,只要我們瞭解學生的心理,採用適合的方法,去踐行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最終助長學生的優勢,矯正學生的不足。

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

學習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培養才智的過程。學生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一定的系統科學知識為任務。所以我們的主要任務不是教會學生正確答案是什麼。還是教會他們怎樣思考出問題的答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掌握知識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也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知識的定義,知識的分類,知識的表徵形式,以及元認知和概念學習,這些關於知識學習的內容讓我對"知識"二字有了不同的認識,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沒學習之前雖然覺得自己很清楚什麼是知識,但卻不能用準確的文字表達出來,學習了教育心理學後才知道知識是指存在於語言文字元號中的資訊,或者說是主體在與環境相互作用而獲得的資訊及其組織形式。學習了這門課程後,感覺到自己的專業素養提高了,能用心理學的一些術語和理論來解釋學習中的一些現象。在不經意間就會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現實聯絡起來,嘗試著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去理解、解釋。學生要掌握新知識,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使新舊知識發生意義聯絡。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找出新舊知識之間內在的邏輯關係,使新知識同已有的知識結構融為一體,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通過主動學習,拓寬知識面,在興趣中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人們常說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各行各業的知識發展非常快,這意味著不學習新知識一定會落伍,所以學生應不斷“重新整理自我”,以適應新形勢。學會學習是現代人個體發展的關鍵,學會學習就是學會生存。教會學生學習就是讓學生掌握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

三、“羅森塔爾效應”的心理預期

羅森塔爾效應,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指教師對學生的愛、關懷和期待在教育效果上所產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助於學生學習進步,使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真實的愛有助於學生智力、情感、個性的順利成長,教師的嫌惡將導致學生智力衰退、精神痛苦,所以我們要把每個學生都看作“雕像”,對每個學生都寄託期望,並給予適當的心理暗示,使學生能夠向著自己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經過學習,我們可以系統條理的瞭解我們在學習中所使用的策略。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這部分知識給學生進行學習策略輔導,幫助不善於使用學習策略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更加輕鬆愉快的學習。對於動作技能的學習,知識的遷移,以及品德的形成等方面的內容也同樣讓我獲益匪淺。例如:知識遷移的學習定勢說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瞭解了這個理論以後,可以知道我們在以後的學習和教學中,善於運用已有的學習定勢,因勢利導,促進新的學習和問題解決,同時,還可以避免由於學習定勢對問題解決帶來的干擾。

四、遺忘的規律的啟示

記憶的加工過程有三個不同階段,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來自環境的資訊首先到達感覺記憶系統,這時的資訊如果被注意則進入短時記憶系統,短時記憶系統的資訊經過複習便可進入長時記憶系統。從理論上講,資訊是可以在長時記憶系統中永久貯存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常常體驗到知識的遺忘。遺忘的程序是不均衡的,在記憶的最初時間內遺忘很快,以後逐步緩慢。瞭解了遺忘的規律,科學複習和有效記憶尤其重要。我們帶領學生及時複習,合理分配複習時間,進行回憶,進行反覆閱讀相結合,採用記筆記等方法,實現記憶恢復,戰勝遺忘。

教育心理學內容非常豐富,很多知識都非常專業,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所以通過《教育心理學》的學習,我更加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高爾基曾經說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

心理學學習心得5

當今的社會裡,壓力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今天的教師的壓力與比過去相比要大得多。如:課程改革、教學行為、人際關係、角色轉換、專業發展……

通過《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的學習,我明確了當前教師職業壓力問題的現狀及職業壓力帶給教師的影響;懂得了教師的職業壓力從何而來;掌握了教師職業壓力的有關理論。並從中受益,並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深有體會。

一、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教師這一職業是如今最“開放”的職業。他的工作得接受許多人直接或間接的檢查和監督——學生、校長、教研員、學生家長、教育局等等,以至整個社會。所有的這些人和社會團體都認為自己對教師的工作有評價的權利。對於教師應該怎麼做,應該是什麼樣的人,他們都有自己不同的觀念和想法。僅僅是與以上提到的這些人相處就可能讓教師產生焦慮,不管是正常的焦慮還是神經過敏性焦慮。並且,教師自己心裡也有“一杆秤”,隨時隨地都在監督著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別人更嚴格、更苛刻。

因此,教師應該樹立正確而且穩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個人心目中對自己的印象,包括對自己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是一系列態度、信念和價值標準所組成的有組織的認知結構,把一個人的各種習慣、能力、觀念、思想和情感組織聯結在一起,貫穿於經驗和行為的一切方面。個體只有樹立正確而穩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瞭解並愉悅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同時,個體因為對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夠客觀地評價別人,接納並理解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對世事中的不平、不滿、不盡善盡美之處能處之泰然,要淡薄名利,隨遇而安,不要斤斤計較,憤憤不平。這種心態對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二、關注心理健康,創設良好環境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應充分認識到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要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改進領導方式,推進人性化管理等,努力為教師營造和諧的內在環境,並採取有效的措施,總之,做任何事情,都要從教師心理這一層面加以考慮。如學校領導要轉變管理觀念,發揚民主,關心教師,為教師創設寬鬆、和諧的工作環境,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要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使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體驗工作的成就感;千方百計為教師解決生活困難,解除教師後顧之憂;配備心理保健工作者,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指導教師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論知識,促進教師心理健康。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領導要善於鼓勵教師。林肯說,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讚。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師也一樣,一切的辛勤工作同樣希望得到校領導的肯定、鼓勵。

三、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

教師應善待自己,幫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調適方法,來維護心理健康。

第一,要正確地瞭解自己,確認自我價值,並接受自己。古人早有明訓:“人貴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材必有用”等等。很多教師由於自我認知偏差,不能正確把握自己,帶來諸多心理問題,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個教師能正確認識自我,接受自我,揚長避短地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並體現自身的價值。

第二,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現代心理學心身研究認為,情緒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積極的情緒對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極的情緒不僅對健康有減力作用,而且導致人的心理障礙。而教師面對繁重的工作,複雜多變的教育物件,迅速變化的世界,難免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反應,如不及時疏導。不僅影響自身,更會投射到學生身上。當教師心懷不良情緒時,可試一試情緒調節法,以保持心理平衡。

第三,建立良好人際交往圈。心理學家早就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個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對挫折的承受和社會適應能力就愈強,在社會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師要學會與人交際,善於與人交際,將自己和諧地融入社會之中,保證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師往往是樂於和學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於與學生打交道的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第四,積極進取,努力工作。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個體,其重要特點是具有積極的進取精神。他們在工作中儘可能發揮自己的個性和聰明才智,並從工作的成果中獲得滿足和激勵。也只有熱愛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當作樂事而不是負擔的教師,才能夠保持健康的心理。第五,換位思考,調整看問題的角度。換位思考問題,從積極的角度出發,多看主流的和正面的事物,避免以偏概全。第六,低調處理問題,知足常樂。人生中的自我由理想的自我和現實的自我構成;面對完美的渴求在,我們應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以平常人的心態,告別心理困境。

四、積極參與繼續教育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新的知識層出不窮,要想靠在學校學習的十幾年就學會人類經歷了幾千年的知識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說今天呈幾何級增長的新知識。而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人類知識的代言人,因此,教師不斷接受繼續教育,學習新的知識,就成為必然之舉。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就是這個道理。教師如果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跟不上社會的發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強,求知慾強,特別喜愛並能接受新事物,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代溝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學生還有可能會因此而不尊重教師。所以,積極的參加繼續教育也是教師自身心理按摩的一項重要措施。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教師是樹,心理健康是陽光。願每位教師都有陽光燦爛的心態,讓教育之花更鮮豔!讓教育之果更豐碩!讓自己的工作更順利,讓學生的學習更優秀,讓家長更滿意,讓校園更和諧。

心理學學習心得6

通過一學期的課堂學習和翻閱課本,我對《教學心理學》這門課程有了一定的瞭解和心得。

最主要的是,我明白了教學心理學和我們學過的教育心理學是不同的,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整個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教學心理學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只涉及教學情境(主要是課堂教學情境),非常詳盡。

教學心理學主要研究範疇是學校教學情境,研究主題是教與學雙方(主要指師生),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揭示教學情境中主體的心理活動、心理特點和心理規律。

我們作為師範類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將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主要的問題在於三個部分一是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表現出不同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學生在學習概念和規律時存在著一些心理障礙;二是教師該如何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安排教學活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動機和興趣,如何培養學生的智慧,如何結合教學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是教師應具有何種教育觀念、知識結構、教學能力和教學行為等。而這三個問題正是教學心理學這門課程的教授的主要內容。

我們這一學期的課程中,簡單學習了很多教與學的心理學原理科學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的原理、策略和技術,還包括如何有效促進學生知識、技能和能力的獲得,以及如何有效促進學生的情感、人格和品德的發展。這些知識對於指導我們未來的教學實踐、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重要價值,作為一名教師,教學任務不僅僅是灌輸知識,如今新課程常將課程(學教)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因此我們更需要這些專業課程的指導。

結合本專業課程的思考,我們可以說,物理教學過程是根據一定的培養目標、教學目的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在教師的組織、指導和幫助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學生通過各種活動認識客觀世界、掌握物理知識(包括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等)和物理方法,經歷科學探究過程,訓練物理基本技能,促進智力、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發展,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過程。

中學生基本的物理能力主要有: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等,綜合的物理能力有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問題解決的能力、創造能力等。在這些能力中,

思維能力是核心。物理能力的培養是中學物理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在我國推行以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今天,中學物理教學必須將學生物理能力的培養作為核心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瞭解有關物理能力的問題,如中學生物理能力的結構、中學生物理能力的發展、中學生物理能力的培養等問題。

而在中學物理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心理因素,影響和制約著物理知識的教學。如學生在學習物理概念時,常常由於前概念的干擾、感性認識的不足、思維方法的不當、數學知識的影響以及概念間的混淆等原因出現心理障礙,制約著學生正確概念的形成;學生在學習物理規律時,常常因為感性知識不充分、日常錯誤觀念的干擾、思維定勢的負遷移、抽象思維能力不強等原因造成對規律理解的不深刻、應用的不靈活等。因此,研究中學生形成和掌握物理知識的心理規律,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識的研究,是至關重要的。

但是上面兩段提到的問題,由於對教學心理學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加之很多本專業的師範類課程還沒有學習,又沒有進行實習,缺乏實踐經驗,所以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還不能很快地學以致用,心中隱隱有一些想法,但不能科學系統地表達出來。相信經過今後更多的學習和實踐,可以加深對這門課程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應用能力。

無論如何,通過教學心理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最重要的收穫就在於,發現了自己在今後的教學要注意的問題,尤其明白了是在教學情境中心理活動、心理特點等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以及將會參考這些心理因素注意調整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和教學活動安排的合理性。所以這門課程對我的認知產生了一些有益的影響和改變,令我心中對教學隱隱有了方向感,這於對我將來的從業是一個非常有幫助的指導。

心理學學習心得7

這學期學習了社會心理學,有一點心得體會。

社會心理學是現代心理學的支柱之一,它與人格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一起構成了現代心理學的基本結構。本書在介紹社會心理學的歷史、理論、方法、研究的基礎上,選取了社會心理學的幾個主要研究領域,並從理論和實際上對其加以分析這些領域包括:社會認知,社會行為,社會態度,人際關係,社會交換與影響,團體與組織心理,以及最新受到重視的文化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在對這些領域的知識進行分析的時候,作者力圖使其與我們所生活的時代聯絡在一起,從而使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知識對我們的生活有所幫助。

學習社會心理學能夠使人們對自己有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儘管常常可能會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但由於種種原因,人們對自己的認識遠遠少於他人或者事件的認識。學習社會心理學的第一個好處是認識自己。

在學習社會心理學我也學會了認識他人。生活中人們時時刻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儘管不同的人的行為差異很大,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在漸漸瞭解自己之後,我發現自己以前總是在怨天尤人,不僅如此,還喜歡把一件小事考慮的很複雜。但是現在我發現所學習的心理學的知識在我腦中結成了一張大網,活生生的經歷時時接受著理論的檢驗。我瞭解了,我不怨了。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寬容。有人說:“主動與被動緊一線之隔,而生命情

調卻神情懸隔。”還有人說:“當你不能改變環境時,最好改變自己。”也有人說:“當你不喜歡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時,請馬上改變。”於是,我選擇了後者那就是所謂的“改變”,雖然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還是願意去嘗試,並且希望用時間來證明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學習社會心理學的第三個好處是認識社會。通過學習社會心理學,我能夠理解自己所處的社會的特性,瞭解了在這樣的社會中應該如何生存下去,這對即將畢業的我有很大幫助。

學習社會心理學的最大好處是認識生活的價值。生活的意義不在於有錢或者名聲響亮,而是在於:一是能夠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夠決定,而不是由他人決定;二是能力,能夠有足夠的實力把自己決定或者他人交給的任務完成;三是關係,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起密切的聯絡,而不是孤軍奮戰;四是自尊,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和積極的評價。通過學習社會心理學,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生活的意義。

通過對社會心理學的.學習,我的性格,為人處事的方式,甚至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處理事情時開始考慮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也許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為的改變,可以看到心理學課對我大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化知識上,

還是從自身修養上我都進步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成長著。我很感謝我們的老師以及我們的同學,是他們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心理學不僅讓我瞭解了許多心理特點,也讓我掌握瞭如何正確對待周圍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自我調整,失意的時候,悲傷的時候,我會不經意地想起在課堂上為我們講課樂觀快樂的金葵老師,使我終於明白了“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放開胸襟,包容這個世界,我們會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會不求而遇的。

雖然這個學期社會心理學的課程已經結束了,它能帶給我們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東西得靠我們自己去悟,去體會。做人,不但需要被愛,還要去愛人,更要愛自己,懂得愛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世間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愛,才會找到一條比旁人更美麗,更寬廣,離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為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鍵在於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心理學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

心理學學習心得8

銷售是一門藝術、銷售是一門學問,銷售必須做到站在對方的立場為自己著想,銷售心理學是每個銷售人員必須掌握的,銷售的一切行為都離不開心理學,多瞭解客戶心理,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不要讓使用者對你產生牴觸,明明確確的告訴使用者你是誰,你要跟他們介紹什麼,你給使用者介紹的產品是否對他們有幫助,使用者為什麼現在必須要買你的產品?這種種都涉及到了銷售心理學範疇。

銷售心理學教會你銷售之道:

1、對於不熟悉的客戶、對於第一次銷售的客戶,你賣的不是你的產品,而是你的禮貌,你的專業

2、回頭客你賣給他們的是你的熱情,比較著急的客戶你賣給他們的是時間,比較慢的客戶你需要賣好你的耐心

3、對於有錢的客戶來說,你賣給他們的是尊貴,沒錢賣實惠,你要時刻記住,豪客賣的是仗義、專業賣的就是專業,只有小氣才是賣利益的

銷售心理學提升技巧和辦法銷售心理學提升技巧和辦法

銷售心理學教你如何更好的留住使用者:

1、不要咄咄逼人的銷售你的產品

2、要時刻在乎、在意客戶的需求以及感受

3、不要擺出一副你以為你別客戶更懂的態度

4、用你的.專業性打動客戶,告訴客戶這些都是他需要的

銷售心理學教你與陌生人銷售的技巧:

1、儘量讓對方說的多,對於話題的內容要專業。

2、通過語氣來表達你的願望,不要讓別人覺得你捉摸不定、飄忽不定。

3、要保持中立和客觀,不要只是堅持某一個看法,要對事物有衡量種種價值的尺度,試圖更好的去了解別人的動機和背景。

銷售心理學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銷售的一些技巧,更能夠讓我們抓住使用者心理、瞭解使用者意圖,促成銷售成單,這才是銷售心理學的最主要意圖。做銷售一定要了解自己銷售的產品和服務,究竟能夠給使用者帶來怎麼樣的價值利益,你能否更好的向客戶和使用者說明和展示你的產品和服務帶給他們的價值感受,銷售心理學教會我們需要營造完美第一印象,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升自己,給客戶他們想要的東西。

心理學學習心得9

首先,從上課部分來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還記得第一節課,我們就學習了人格的含義。到底人格是什麼?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忍為“人格”不能用簡單的性格這個次來解釋,也不能離開“性格”這個詞。我認為它包含了性格、特徵、態度或習慣,將這些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種不同的人格。

而人格的不同,是因為每個人在行人一個穩定的人格之前經歷不同,所處環境不同,所以就有每個人不同的人格,並且每位心理學家就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每個心理學派都有自己的理論和觀點。而我們這學期就是對每個不同心理學派的觀點、理論進行了解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我想我學到的就是我對自己和他人的瞭解與理解。讓我看待一件事和一個人都不會再那麼片面。雖然加深了對自己的瞭解,但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並不覺得現在所學的可以解釋自己的全部,而且在很多地方都與這些理論不符合。

我也認為這些學派或個人的觀點理論在某種角度上來講是不合理的'。因為只是根據自己的經歷不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而針對別人的看法而產生自己的觀點,例如: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當然,我認為他的觀點也過於偏激,但是後面的新精神分析基本都是建立在以反駁他的觀點建立起自己的觀點。不過,也正是這樣才使得後面對人格的研究顯得愈加科學,到現在的人格理論變得愈加成熟。

這是我在上課部分所學到的知識的觀點與感受。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讓我們自己學習了一部分,這部分是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在這部分中,我發現自己的自學能力一般,我只能做到對知識觀點的梳理,完全做不到知識之間的聯絡。

以及不明白知識點之間孰輕孰重,那些該重點拓展延伸,哪一點該重點理解,我無從下手。還好王老師給我們大致裡了一遍,不然自己真的覺得應該全盤接受。這也是自己以後有待加強以及思考的地方。這就是自學那部分所帶來的感受。

“學習理論都是乏味的”,這是我上課每位心理學專業的老師上課的時候都會提到的一句話。但是我在學習《人格心理學》的時候,並未有這樣的感受。我想根據教育心理學和學習心理學的一些知識,這並不是單方面的問題。老師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為我發現每次上了《人格心理學》,班上的同學都特別的興奮,有話可聊,有事可討論,這是我們在其他科上課之後所沒有的現象。我想這還是因為在學習這門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做了一些與自己有很大關係的活動與測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關於“理想自我,現實自我,可實現自我”的活動,我想這是我上大學以來第一次覺得自己的目標是那樣的明確與現實,讓我第一次有那麼充足的信心去面對現實。

每次我們都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最近的一次是畫九宮格圖畫——“我的成長”,說句實話,我還想進一步瞭解與學習或者是驗證那幅畫的真正用途。

總的說來,我的收穫是多的,我更加希望的是經過這些知識的學習,我能實現它的運用,這樣才不辜負我下定決心學習這個專業的初衷。

心理學學習心得10

最近學習了皮連生的教育心理學,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瞭解到教師職業的神聖,同時也感責任的重大。我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下面我從以下幾個個方面談談我對學習的心得:

一、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是師德的思想基礎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所以,教師從自己執教之日起,就該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徹底清除"拜金主義"."仕爵主義"觀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業,象陶行知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無論何時,都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投身教育事業,我終生無悔。

二、熱愛、尊重學生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訓練來要求。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

三、為人師表是師德的核心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聖天職。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不僅在經濟發展上將上一個新臺階,而且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上更將躍上一個新高度。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負擔著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早退,教師自己就不能遲到早退;要求學生文明禮貌,教師自己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則,教師應自覺遵守教師守則。否則,光要求學生,而自己又不身體力行,反而胡作非為,學生就認為這樣的老師言行不一,出爾反爾而不可信賴。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說明這個道理。

四、教好書是師德的關鍵

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淵博知識。在知識的海洋裡,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常年累月航行於其中,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達理想的彼岸,風雨無阻,無怨無悔。浪頭上行舟,難免驚心動魄,但也有欣慰與歡暢,誰說不是呢?選擇了教師職業就選擇了艱辛和挑戰。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於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聖講壇。

心理學學習心得11

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是個體從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髮展現象。我所學到的包括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的認知發展和社會發展以及各個時期心理衛生方面的知識。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我也對自己的氣質,性格,情緒特徵等方面有了更深一步瞭解和認識。同時,我也結合已有的經驗,加深了對發展心理學的理解。學習中,記憶尤為深刻的主要有:

1:人心理髮展的第一加速期是從出生到幼兒期,第二加速期是青春期。

由此可見,我們不應該忽視嬰幼兒的教育和培養。同時,人到了青春期,是心理髮展最快的時期,不能錯過了學習和自身發展的最佳時機。

平時,我們都發現3,4歲的孩子很難管,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其實是因為這兩個時期都是人心理髮展的反抗期,是人成長的必經過程。作為家長和教師,這一時期將是教育和培養的重要時期,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2:嬰兒在1到3歲這一階段是詞彙發展的快速期,家長應注意擴充詞彙。

3:每個嬰兒都需要建立對母親的依戀。

國外有項實驗,在一個用鐵絲做成的猴子上套一個奶瓶,然後再拿一個毛茸茸的猴子玩具放在一個剛出生的猴子旁邊,實驗證明,這個猴子除了餓了會爬到鐵絲做成的猴子身上喝奶,平時一直依偎在玩具猴子的身邊,因為玩具猴子更具有母猴子的身體特徵。由此可見,母親親自養育孩子是很有必要的。現在很多孩子都是保姆或者奶奶輩帶大的,因而為孩子的性格缺陷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4:直面孩子青春期的躁動。

很多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情緒波動大,有的出現了“早戀”,家長和老師都會覺得頭疼。這也是人心理髮展的正常表現。面對情緒波動大,反叛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都不能“硬碰硬”,要多理解,多體諒,要和孩子建立朋友式的.和諧關係,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早戀”其實和孩子的性發育有關。我們要和孩子直面性發育的問題,要注意引導孩子,把旺盛的精力轉移到學習和體育運動上來。如果學習不好的孩子,可以把注意力引導到其他興趣愛好上來。假設孩子真有“早戀”現象,家長最多的應該是給予理解的態度,同時要教育孩子從一生幸福的角度看問題,必要的時候還應該告訴孩子一些避孕的方法,但是要注意“告訴”的方式。

5:兒童時期,教師具有很高的權威性。

孩子進入青年期之後,開始對教師角色有了新的看法,他們喜歡熱情和藹,關心學生,知識淵博,講課風趣的老師,對喜歡的老師所教的學科就會努力學習,對不喜歡的老師的學科就會排斥,同時,大多數學生都不願意辜負他所喜歡的老師對他的期望,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

心理學學習心得12

“情緒感受是由情緒的和感覺的兩種心理特徵結合而成的”這一新的發現,提示了對情緒和情緒感受的傳統概念要重新看待。

人們一直認為如恐懼、憤怒、喜愛、妒忌等等各種情感體驗,都是對各種整體性的具體情緒的感受或體驗,它們“不是特異神經通路的感覺(sensa-tions),而是非特異神經通路的感受(feelings)。”任何一種具體情緒都可以歸結為某種基本情緒或由多種基本情緒結合所形成的複合情緒,對這種具體情緒的感受就是對產生它的情緒神經通路興奮的感知。比如恐懼感受,通常認為恐懼是一種基本情緒,恐懼感受就是對恐懼情緒的感受,是我們對恐懼情緒的神經通路興奮的感知。雖然人們早已知道認知對情緒的影響,但認為這種不同神經通路之間的影響所影響的只是產生某種具體情緒的過程,並不認為某些認知性感覺會不可分辨地融入到情緒感受之中。而在主觀感受是由非特異的情緒和特異性感覺結合而形成的整體感受的認識下,傳統概念下的情緒感受就不再只是對具體情緒的感知,而只能說對情緒的感知只是具體情緒感受中的一種成分。那麼嚴格地說,恐懼、害羞等等感受就不能再看做是對情緒的感知或意識中的情緒,而只能說這些感受中含有情緒。如恐懼感受,它實際上是由對某種非特異的情緒的感知,和對特異的肌肉緊張的感覺,以及對刺激物件的形象的特異感覺三者結合而成的主觀感受。那麼,恐懼感受中這後兩個感覺的神經通路,也就不該再作為情緒通路來看待。雖然包括肌肉緊張等任何明顯的身體變化也都會再產生新的情緒,但情緒反饋和感覺反饋的通路和原因本質上也都是不同的。

在新的對情緒感受心理結構的認識下,也許可以這樣去區分某些概念:

一、情緒或情緒意識,是對腦內非特異神經通路興奮的感知,它是構成並存在於人們各種具體的情緒性感受(含有情緒的感受,即通常意義下的情緒感受)如一般身體快感或痛感、飢餓、解渴、恐懼、喜悅、悲傷、熱愛等等身體感受和情感中的.一種感情性成分;

二、情緒感受(嚴格地說應該稱為情緒性感受,包括身體感受和情感),是由大腦內同時發生的情緒體驗和認知性感知覺這兩種不同性質的心理特徵結合而成的心理意識。

三、當由某種刺激產生了情緒通路的反應,如果此時與之在第二級神經映象區中結合在一起的,是反映身體部位和機械性特徵的身體感覺,它所形成的就是如疼痛、快感、飢餓等等身體感受;四、當與情緒結合在一起的不只是來自身體上的感覺,並且含有對非身體物件如外界物件和自我意識等內容的感知,就形成我們的恐懼、喜愛、害羞等等情感。

個人認為,對“情緒”和“情緒感受”傳統概念的重新看待和區分,將有助於對它們更深入細緻的研究和解釋。

心理學學習心得13

讀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感想深刻。我認識到了教育不僅僅是教學,教學過程中的心理輸導也是至關重要的。

教師學習教育心理學,是為了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根據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選擇適當的教法,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或許你認為不經意的一句話,但在學生的眼裡分量是多麼重,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老師的讚揚和鼓勵,就是對他們的賞識,就是對他們的認可,就能給他們信心和勇氣,讓他們邁出成功的第一步。一兩個月,僅僅一兩個月,奇蹟就會這樣出現了,經過老師的鼓勵和表揚,那位受鼓勵和表揚的同學將帶著這個信念,去不斷的努力,總有一天他會真正成功的。我也會永遠帶著這個信念:“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去關愛我的學生,最後我要說的是:賞識你的學生,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欣賞孩子的長處,肯定他們的每一個細微進步,讓他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找到學習的快樂和自信,並真誠地幫助他們,那麼,奇蹟就會發生,壞學生、後進生都會變成好學生!

教師為什麼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呢?

第一,是因為教師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

第二,是因為教師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這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心理學問題比比皆是。但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才能選擇適當的教材,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2、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按照共產主義的面貌來塑造一代新人。

3、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也就是說,教師瞭解了不同時期、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才能助長學生的優點,矯正學生的'缺點。教育的作用就在於發掘學生的優點,克服學生的缺點。

4、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為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通過讀《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我將會心理學裡面的知識,正確運用有效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等正面引導的外因作動機的誘導,促使學生的認知興趣得到發展,形成穩定的、積極進取的人格特徵。讓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從而健全他們的人格和品德。

心理學學習心得14

我是大二上學期才開始學習社會心理學的,儘管大一下學期也學過消費心理學,但是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社會心理學和消費心理學的區別是很大的。消費心理學主要是傾向於研究消費者行為和心理變化的影響,以及心理學對於消費者、對於企業如何更好的銷售產品的影響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和說明。社會心理學則是側重於研究人與人、人與群體、人與社會、群體與社會這樣一種複雜的社會關係,以及心理學在這當中所起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影響。

社會心理學是在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母體科學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帶有邊緣性質的獨立學科,既有極其深厚的理論淵源,又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價值。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社會會心理現象的科學,是從個體與社會互動的角度出發,研究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火若干有組織的個體心理活動發生、發展及變化發展的科學。

很多人都對社會心理學不感興趣,認為沒有什麼值得去學習的。一到上這門課程的時候,很多人要麼不來,要麼就是來了各自做各自的事情,當然也有很多是來睡覺的,上課聊天的。我從來沒有覺得社會心理學是一門沒有用的課程。只要是開的課程就會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學習的必要,不然學校也不會花精力來開設這樣的一門課程。社會心理學給我很多的知識和見解,使我對於社會問題的認識更近一步,準確性也多了一些。運用所學的方法對於認識社會現象和平時我們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處理,有很大的作用。使我們不至於面對問題的時候束手無策。

社會心理學雖然學習的時候比較枯燥,也比較的乏味,但是真正學習好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有用的知識和方法。儘管我上課的時候有時也會去看小說什麼的,開小差,但是我不會不來上課,不會去和別人說話從而影響老師的講課,也不會上課的時候睡覺的。開小差我落下的內容我也會用晚上的自習時間給補回來的,不會一下課什麼就不管的。所以一學期下來,我還是學到很多的知識,更有的是一些很重要的認識社會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自產生以來,有關其學科性質的爭議就從未平息。由於社會心理學是在心理學、社會學、文化社會學等母體科學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具有邊緣性質的獨立學科,要想獲得對人類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完整解釋,就應該從多角度出發。隨著時代的進步,學科交叉點越來越多,社會心理學邊緣學科的特點也將越來越明顯。

社會心理學是從社會這個大的整體出發的,起先就是闡述一下人們對社會的認知和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及人們如何去看待和認知這個我們每天所面對的社會。同時敘述了影響社會認知的主要因素、認知的內容、基本過程、社會行為的歸因、社會認知的過程以及對於社會認知的偏差和偏見,還敘述了社會認知中如何認知他人,以及對他人的看法。學習這章,我懂得要更好的瞭解社會,就要涉足社會中去,去親身感受,這樣才能更好的切實的感受到社會的博大、深邃。

在社會認知中,每個人都是會存在社會認知偏差的。但是在認知偏差中總是有些心理效應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如果人們能夠對這心理效應有自覺、清醒的認識,就可以追捕做到控制心裡效應,減少後避免出現認識偏差,從而增強認知的客觀性。影響認知的因素有:首因效應,即首次或者最先印象,當然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第一印象;近因效應、近因即最後的印象,近因效應是指最後的印象對人的認知具有重要的影響;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它是指當認知這對於某種人格特徵形成號或壞的印象後,人們偏向於據此推論其他方面的特徵;定式效應,定式是由過去經驗造成的、比較固執而往往有意識不到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這四種因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引起人們對於社會認知的偏差,尤其是在對與他人的看法時最容易誤導引起人們的認知偏差。

由社會認知就產生了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它是我們人們產生認識的基礎和對於看待一切的社會和他人事情的有機體之基。沒有它,我們每個人對於別人的看法和對社會的認知都不會成立。自我意識的內容廣泛,理論眾多,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對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好的、正確的自我意識,可以推動我們每個人的前進和進步。一個人的自我意識會決定他採取什麼樣的行動、進行怎麼樣的人際溝通,形成什麼樣的人格,進而決定他的人生的方向和價值。掌握正確的自我意識的方法和恰當的自我行動方式、技巧,對於促進個體的人際交往、自我實現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的方法:

1、注重自我評價-----剖析自己;

a、依據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來評價自己,

b、通過與別人比較來評價自己,

c、通過和自己比較來評價自己。

2、調整自我體驗----接納自我;

3、強化自我控制-----發現自我。正確的自我意識能決定自我行動的方向,但是,如果不掌握自我行動的方式與技巧,自我行動很可能受阻,從而挫傷個體的'自信心。正確的自我行動要求我們做到以下幾點:做好自我設計、在人際交往中恰當的展示自我、做出合理的自我選擇、堅持自尊自愛,不斷地完善自我、利用潛能、超越自我。

有了自我意識之後,便開始有了我們人類對於一切的社會的認識和了解,以及和處理這個社會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方法及技巧。有了社會的自我意識,便有了我對社會的態度,認識和了解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社會動機,就是我去對社會的一些行為和行動,產生的對他人有用的利他行為,甚至也有產生的侵害他人的行為。社會是一個大的群體,我們在眾多的群體中生存,更離不開某些我們相處的群體。群體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漸發展和形成的,它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我們每個人一打出身就融入了某些我們面臨的群體。從而社會群體影響這我們的成長。我們在伴隨著的社會影響之下,逐漸產生某些具體的特徵,特點和不同於外在的行為,當然我們也會受某些社會規範的約束,這樣的約束是我們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逐漸慢慢地的形成的,這樣的形成構成了一個地域,甚至一個國家特有的共同屬性,使這裡的成員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這樣的一種特徵就是民族心理。這樣的心理對於鞏固和發展一個民族和國家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民族心理對於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穩定也是至關重要的,每個人的成長,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接受著這一心理的教化和訓斥,使著我們的行為和心理更接近大家所共屬的特徵。

這就是我對於本學期社會心理學的感受和體會,我相信社會心理學在我以後的人生中還會佔有重要的地位的,畢業以後我們都是社會上的人,我們離不開社會這個大集體。更離不開我們所屬的某些群體,社會心理學我也不會學完就不管的,有時間還是會拿起來看看。正所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這些都將做為指導我前進的必要因素和知識儲備。學習必要的社會心理學,對於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是很有用的,不論以後是否繼續學習深造,還是工作,堅持心理學的學習和感悟是必要的。學習心理學你將會獲得很多重要的處理問題事情的技巧和方法,這些都有可能成為你事業成功的祕訣。因而我會堅持和好好的學習社會心理學,為自己不斷的成長和進步積累知識的養分,從而為以後自己的事業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心理學學習心得15

猶如春雷喚醒大地,又似暖風吹散烏雲,在這樣的時節,有幸參加了一場關於職業素養與陽光心態的培訓,受益匪淺。

隨著歲月的車輪,終於到了社會的驛站,步入社會,踏上工作崗位,開始正式閱讀社會這本書,由起初的茫然到現在的懵懂,明白自己欠缺了太多。不知覺中已有了一年的工作經驗,一年的收穫卻理不出頭緒,現在,終於明白自己最需要什麼,應該做什麼。

事業是自己的,哪敢不敬!一句話醍醐灌頂,為自己以前在工作中的抱怨感到羞愧。工作的挫折與壓力是避免不了的,怨天尤人只會暴露出自己的無能,與其喋喋不休哀哀怨怨,不如心平氣和全盤接受,用心想,用心做,壓力化動力,動力促成功!

承擔責任只有選擇,沒有對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是無可非議的,儘自己最大努力做自己份外的事情其實也是一種收穫,有失必有得,不必為眼前的利益斤斤計較,自己努力的,收穫總有自己的一份,能幫人時儘量幫,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解決,日積月累,提高的是自己,快樂的也是自己。

積極的態度是職場第一競爭力,積極也是人生永恆的話題。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只有自己去爭取,去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結果,積極不是盲目,是一種奮進的心態,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是駿馬,就去馳騁疆場,是雄鷹,就去展翅翱翔!

學無止境,學海無涯。快節奏的時代,停止學習等於放棄自己生存的機會。上班時間求生存,下班時間求發展,很明確的指出了我們應該走的路,不要找藉口,學習是為了自己的未來,不想學習,再好的理由都只是自欺欺人。人需知足常樂,對知識卻只要孜孜以求!

沒有失敗,只是暫時停止成功。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廢不了整個人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沒有絲毫理由絕望。因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層次上覆得。自暴自棄便是命運的奴隸,自強不息是生命的天使。

生命的獎賞遠在旅途終點,而非起點附近。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達到目標,踏上第一千步的時候,仍然可能遭到失敗。但不要因此放棄,只有堅持不懈,直至成功!痛苦讓人成長,是你進步的.一個機會,一個挑戰。別害怕痛苦的事情,它有另一面積極的作用。當困難來臨時,用微笑去面對,用智慧去解決!

只要生命不息,就要堅持到底。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人生在世,要的就是這種精神,不輕言放棄。忽然記起今天是5.12,自然想起了那些歷經苦難活下來的人們。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有目共睹讓世界震撼的奇蹟,他們用血淚抒寫了一篇頑強生命的讚歌!與此相比,又有什麼事情大不了呢?人生路本是佈滿荊棘,退縮和逃避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沒有平坦筆直的路,沒有一帆風順的船,人總是要在挫折中前進,在磨難中成長,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走出課堂的剎那,天很藍,草很綠,風很清。美好的一天!從現在起,做個積極快樂的自己,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心理學學習心得16

教師工作是一項研究人、教育人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多種方法來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

其中情緒管理教育在中學階段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因為中學生所處的特定發展時期容易出現一些情緒問題。但是在中學教育的現實中,與教學相比,情緒管理教育卻相對缺乏。與浸潤著理想教育和理性思考的父輩相比,今天的中學生身處文化和價值多元、知識和資訊空前開放、自由和個性張揚的時代,卻很少接受關於如何管理自己情緒的教育。中學生經常接觸的流行歌曲、Q天、網路遊戲,一方面對情緒起到一定的疏導宣洩作用,另一方面又往往加重了負面情緒的“氾濫”。如何教育學生學會妥善管理情緒,促進他們的個人成長,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中學階段的青少年正處於青春期,其獨立意識顯著增強,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是成年人,更傾向於獨立解決自己的問題,並把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看成“成熟”的標誌。實際上他們尚不具備完全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依賴性還較強。他們自以為能夠圓滿地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結果卻可能走很多彎路。因此,應該讓學生知道,與長者一起分析討論自己的問題,共同尋找解決之道,並非是丟人的事情,也不是“不成熟”的表現。相反,教師、家長參與其問題解決並不是對他們的一種監控,而是一種“協助”。這個道理也許學生自己還不能完全理解,因為他們確實正處於充滿著矛盾和相對閉鎖的青春期,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學生意識到這一點非常關鍵。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從行動上向學生展示這些道理。

1、雙向溝通

與學生分享你的經歷和感受。溝通和交往都需要一種雙向的互動,就像交往中你不但要經常幫助別人,為了維持這種交往,需要互動,即你也要適當地、“藝術化”地求得別人的幫助,儘管有時你並不是那麼迫切需要他人的幫助,不然,交往就無法很好地繼續。有時候,教師需要在學生面前示弱,這樣對於教師跟學生的交往或許很有好處。教師可以在與學生閒聊過程中,向他講述自己在工作或家庭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甚至可以向他訴說煩惱,把自己碰到的麻煩和盤托出,告訴學生你的體會、你的想法、你分析這件事的過程、你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碰到的阻礙、你的情緒等等,只要是你感受到的東西,都可以拿出來與學生分享。教師應該知道,與學生分享你的感受,至少有以下幾點好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取得學生的信任;展示你的成長經歷,給學生樹立一個榜樣;構建良好的崇尚溝通的氛圍。

2、無條件地接納和信任學生

所有的學生都需要被接納、被鼓勵,無論是獨立性很強的學生還是習慣依賴的學生;無論是自信的學生還是容易畏縮的學生,無一例外。如何才能儘可能地做到無條件地接納和信任學生呢?正確的做法是,認真對待學生向你抱怨的每個問題,理解他、同情他,跟他說:“是啊,這確實是個問題”;或者“我年輕的時候也碰到過這類事情”,讓學生覺得情緒可以在教師這裡得到承認。同時,當學生情緒低落時,教師要表示出理解和認可,設法讓學生把情緒問題說出來。要知道,發洩也是排解不良情緒的途徑之一,只要發洩情緒的方式合理,應該允許學生表現軟弱。

3、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既然環境氛圍對中學生的情緒會產生相當重大的影響,那麼作為教師——學生接觸較多的長者,也應該學會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為學生樹立榜樣,同時也為營造好的班級、學校氣氛做出貢獻。同時,教師如果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情緒管理者,那麼學生自然會受到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當代的教育中,教育者應當扮演什麼角色?我認為,他應當是一個觀察者,細心捕捉學生的特點和優勢,引導他們發揮所長;是一個促進者,對任何看法和開放的態度,不否定、不代替、不灌輸,適當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撐,幫助營造恰當的`氛圍,啟發學生深入思考、投入行動。

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知道教育過程中的羅森塔爾效應(由於他人的期望和熱愛,而使人們的行為發生與期望趨於一致的變化),充分地信任學生能做得好,並滿懷希望地期待他們的成功,學生的表現就會向你所期待的那樣發展。所以,讓每個教師都努力,幫助中學生做好情緒管理。

4、關愛學生 言傳身教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的同時,還要重視情感教育。

“親其師,信其道。”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愉悅的情感體驗可使學生感知敏捷,思維活躍,積極向上;相反,消極的情感會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社會的否定和排斥,從而自暴自棄,不思進取。因此,必須重視情感教育。

首先,以真摯去激發學生的真情,讓學生在自覺不自覺中去看、去聽、去說、去學。尤其是那些“後進生”,他們的心靈中同樣擁有對美的嚮往、愛的渴求,教師更要把真摯的愛撒向他們的心田。

其次,正確運用愛去感染學生。師愛是情感教育最重要的內容、靈魂。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當然,這種師愛要注意兩點:一是愛全體學生,不能偏愛少數學生;二是要把愛和嚴格要求相結合,不溺愛。

最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教師平時的一言一行應是學生的表率,做到身體力行,為學生做出榜樣。例如關愛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親身感受愛護和關懷中,學會怎樣去關心人,為他人著想,正確處理與他人的關係。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心理學學習心得17

公選課的選課可謂用“廝殺”二字來形容,而我比較幸運地選到了陳錫林老師的生理心理課為公選課。記得第一次走進教室,陳老師播放著《You raise meup》這首很勵志很溫馨的音樂,突然覺得這門公選課是那麼溫暖,這是很久違的感覺。

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對的,在陳老師的課堂上,我們不僅學到了有用的有關身體,心理健康的知識,還學到了好多比如為人處事,積極心態這些原本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記得有一次聽陳老師的'課有很捨不得下課的感覺,陳老師在告訴我們男生該怎樣對女生,女生怎麼好好做好自己。頓時我感到這才是真正的大學,像這樣把我們當孩子看,能耐心教給我們這些道理的老師在大學真的很少,所以才那麼珍貴。

如果說第一堂課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各個不同學院,年級的同學的相互介紹,前後桌握手,課堂瞬間溫暖,那麼最後一堂課上讓我們最難忘記的就是陳老師告訴我們的“成熟--成熟和年齡無關和大學無關,是一個人對所經歷的事情的感受感知”。

記得聽過一句話"成熟不是變老,而是淚在打轉還能微笑。"作為一個大學生,在面對自己的學業,自己的愛情,沒有成熟的心態是不行的。人總是要長大,不可抗拒,總有一天不得不自己獨立,而在走入社會之前,必須經歷這一個心理上的蛻變。成熟不等於變得現實,而是學會用一種客觀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去看待發生在周圍的事情,只有這樣自己才會有自己的想法,才會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人格而不至於一直在追求卻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

老師說“大學聯考後的孩子眼睛裡會有一層看不見的成熟,叫惆悵。”雖然很不願意那麼愛鬧愛玩的自己在慢慢變得成熟,變得理智,但還是要學會長大。成熟是要付出代價的,總要失去一些自己怎麼也不願失去的獲得一些自己也很意外的事情才會懂得。成熟了就不能一直那麼天真,總該靜下來好好想想。但相信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成熟有代價,更有收穫。還是那句話,成熟不是變老,而是在看清問題之後還能繼續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用常規來限制自己。

上完公選課,印象很深刻的還有陳老師積極坦然的人生態度,這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謝謝陳老師,讓我們一起在蘇大進步。

心理學學習心得18

在本學期,我們學習了《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對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有了較深刻的體會。

在上這門課之前,就聽學哥學姐們說老師是個平易近人的老師,上課總是面帶笑容,課堂氣氛很活潑。當真正開始學習這門課的時候我發現確實如此,老師總是能讓原本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起來,而且在課間插入的精彩視訊更是讓我們感觸良多。感謝老師精心收集的短片,這很好的開闊了我們的視野,也讓所謂的多媒體教學真正的多媒起來。而且在泡泡堂中插入的小動畫總能給同學帶來會心一笑,讓整個教育心理學學習的過程都充滿了快樂。老師在課堂中的這些設計讓我們深深愛上老師的同時也愛上了這門課。儘管很多知識、理論學習起來有些枯燥,但我感覺同學們還是能較好的融入到課堂中去,邊聽課,邊思考,真正用心的來學習這門課程,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知識。

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我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也對學習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是我對本門課程的心得體會: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介於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它的研究物件是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和規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變化和發展規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過這些規律對受教育者進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學科的研究有助於促進整個心理科學的發展,對教育實踐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這也是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課,在整個心理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教育心理學主要分為四個模組,一是學習的本質,二是學習的過程,三是影響學習的因素,四是教學與管理。其中,學習與學習理論是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它既介紹了學習的本質,並對不同的流派提出的學習理論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我認為這部分內容相當重要,它讓我開始了對學習的思考,第一次去嘗試理解人類是怎樣學習的。行為主義、認知派、人本主義、構建主義等對人類的學習作出了不同的解釋,其中的很多觀點都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在佩服和敬仰這些偉大的心理學家的同時,我學會了用辯證的方法來看待問題。他們提出的理論基本都能在某一方面對問題得到很好的解釋,但也必然會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仔細深入的思考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對我們的學習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人類學習機制的探索之路上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謎。

關於認知領域的學習過程和行為領域的學習過程,我們主要學習了六個方面的內容:知識的學習、學習策略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動作技能的學習、學習的遷移、品德的形成。這是對認知領域和行為領域的學習過程的詳細介紹。這幾方面的內容都是很實用的。而且我個人對這方面的內容比較感興趣,所以很喜歡學習這部分的知識。

掌握知識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也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知識的定義,知識的分類,知識的表徵形式,以及元認知和概念學習,這些關於知識學習的內容讓我對"知識"二字有了不同的認識,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沒學習之前雖然覺得自己很清楚什麼是知識,但卻不能用準確的文字表達出來,學習了教育心理學後才知道知識是指存在於語言文字元號中的資訊,或者說是主體在與環境相互作用而獲得的資訊及其組織形式。學習了這門課程後,感覺到自己的專業素養提高了,能用心理學的一些術語和理論來解釋學習中的一些現象。在不經意間就會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現實聯絡起來,嘗試著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去理解、解釋。

學習策略的學習這章內容,我認為非常重要,雖然在我們的日常學習中經常會使用某些策略,但從未系統的考慮過,經過學習,我們可以系統條理的瞭解我們在學習中所使用的策略。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這部分知識給國小高年級兒童和中學生進行學習策略輔導,幫助不善於使用學習策略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更加輕鬆愉快的學習。智力和創造力是個體差異和個性化的重要表現,也是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智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智力的測量。對於如此抽象的智力,心理學家設計出了一個又一個量表進行量化,對神奇的智力進行測量,這讓我感受到了心理學的魅力所在。教育心理學把心理和教育融為一體,把心理學的理論應用到教育中來,真正實現了它的價值。對於創造力的培養也讓我有很深的感觸。隨著年齡的增長,創造力似乎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幼兒的創造力水平很高,而成年人的創造力水平則比較低。

對於動作技能的學習,知識的遷移,以及品德的形成等方面的內容也同樣讓我獲益匪淺。例如:知識遷移的學習定勢說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瞭解了這個理論以後,可以知道我們在以後的學習和教學中,善於運用已有的學習定勢,因勢利導,促進新的學習和問題解決,同時,還可以避免由於學習定勢對問題解決帶來的干擾。

總而言之,通過這一學期對《教育心理學》的學習,我收穫良多。不僅有專業知識的積累和專業素養的提高,而且對很多學習事件有了嶄新的認識和感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