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社會心理學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4W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那麼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社會心理學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集合)社會心理學論文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

1社會心理學的學科來源

1908年,心理學家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導論》和社會學家羅斯的《社會心理學》兩部劃時代著作標誌著社會心理學的誕生,關於社會心理學的爭論也由此而生。正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墨菲所闡述的:“當社會心理學成形之時,它趨向於分為兩支,一支是心理學家的社會心理學,著重社會情境中的個人;一支是社會學家的社會心理學,著重團體生活。”①周曉虹教授指出社會心理學是一隻由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支撐起的三腳金鼎,主張走出單一的心理學取向,從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綜合取向出發研究人的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②心理學家的社會心理學側重於研究個體的社會心理現象,以觀察、實驗、測量、統計等為主要研究方法;社會學家的社會心理學則更側重於研究群體問題;文化人類學則認為社會心理學應著眼於全人類各種族各文化的研究,強調文化渲染的力量,提倡採用跨文化研究方法促進多元化社會心理學的發展。③所以說,社會心理學應該是一門指向個體、群體、大眾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的、研究全人類的科學,它不侷限於某一個或某幾個學科領域,而是多學科體系相互整合、相互吸收,比如引入符號互動論、④本土化研究。⑤

2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物件紛繁複雜,有偏重於個體心理和行為研究的心理學取向,有偏重於群體和社會互動研究的社會學取向,有偏重於跨文化和全人類研究的文化人類學取向等等。在社會心理學發展的歷程中,心理學取向一直佔據首要地位並主導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向。直到近幾十年,社會心理學家提出應加強對群體心理與行為的研究。

對於社會心理學研究物件的劃定,閻力在《當代社會心理學》一書中主張從個體、個體之間、群體、個體與群體之間、大眾五方面入手研究社會現象。更詳細的說,個體社會心理現象包括社會知覺、自我概念、態度、印象、歸因、角色等;個體之間包括人際關係、人際排斥、人際溝通、人際吸引、喜歡、友誼、愛情等;群體包括群體影響、群體思維、群體極化、群體規範、群體壓力等;個體與群體包括從眾、服從、社會助長、社會惰化、競爭、合作、反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等;大眾包括時尚、謠言、流言、傳聞、社會恐慌、偏見、宣傳、輿論、民族文化與風俗習慣、國民性等。

此外,文化人類學的研究角度也備受廣大研究者關注。文化人類學期望通過文化薰染研究文化環境對行為的影響,進而整合為民族性格。國家、宗教、種族、民族、文化的`差異都可能使特定群體形成特定群體行為,這些行為是社會心理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社會心理學還應重視不同文化群體間的差異和某些特定文化問題的研究,例如中國特色的“面子”、“人情”等問題。

3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具體來說,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有以下三方面的侷限性:

(1)社會心理現象難以數量化、操作化。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是個體、群體以及他們之間相互作用的社會心理現象,這些現象不能夠通過一個客觀的尺度來加以測量,也不能同一個特定的經驗操作緊密相連,因此它是無法準確定量並操作測量的。

(2)實驗假設的自我實現。由於社會心理學實驗存在主觀性,實驗者常常根據自己的實驗目的需要選取實驗材料並設計實驗程式,甚至進行人為操控,證實自己的實驗假設。“期望效應”、“霍桑效應”、“安慰劑效應”等均表明心理學實驗假設產生自我實現效應。自我實現效應又往往導致一種實驗現象的多個對立面的證實,進而使實驗結果矛盾化、虛假化。而這種主觀因素的影響在社會心理學實驗中是無法避免的,因此,社會心理學實驗的嚴謹性需要受到關注。

(3)社會心理現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實驗結論的外部效度需要實踐驗證。性別、宗教、種族、社會階層等等都是社會現象得以存在的基礎,也是社會現象的重要影響因素,因為人不可能脫離其中任何一點而單獨考慮某兩些因素之間的因果關係。而自然實驗法要求我們儘可能控制一切無關變數,擺脫時間、地點、社會和文化,剝離自變數和因變數,並觀察兩者間的因果變化。因此,其實驗結論在現實生活中的推廣性需要科學嚴謹的論證。

因此,實驗法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是必要的,但同時必須注重該方法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如何在保證研究內部效度的同時擴大外部效度成為社會心理學家必須關注的問題。現代心理學開始逐漸關注諸如民族誌、檔案研究、準實驗研究、跨文化研究、群體頭腦風暴等行之有效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以擴大社會心理學研究結果的外部效度。

4社會心理學的道德倫理訴求

(1)關注人的社會屬性。社會心理學要著眼於人際互動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與行為表現,不能夠將個體孤立研究,也不能為了研究而破壞個體與他人、社會所建立的親密聯結。⑥

(2)尊重他人的信仰。人的存在不僅僅是肉體的存在,而且也是精神信仰的存在。⑦信仰的不同也就需要社會心理學在研究過程中充分尊重他人信仰,在尊重倫理道德和信仰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研究。

(3)道德養成。實驗者在實驗設計過程中要注意被試的道德養成問題,如果是好的品質固然是好,但如果是壞的品質,實驗者應慎重考慮。

綜上所述,社會心理學的發展仍面臨著諸多問題,但機遇與挑戰並存,這要求社會心理學工作者敢於突破創新,勇於吸收接納其他學科的突出之處,立足於我國五千年文化傳統,理論聯絡實際,腳踏實地,同心協力,就一定可以改善社會心理學目前的困境,促進社會心理學的發展。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2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群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等。群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群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徵,如群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氣氛、群體決策等。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受到來自兩個學科的影響。在社會心理學內部一開始就存在著兩種理論觀點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謂社會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在解釋社會心理現象上的不同理論觀點,並不妨礙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特點。

一般來說,普通心理學是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係客體包括自然客體與社會客體。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特殊關係,即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普通心理學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係所獲得的規律可以應用於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關係所獲的規律也可以豐富普通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傳統上著重於研究個體、個人與物之間的關係,而社會心理學則著重於研究群體中的個體、群體、人與人、人與群體的關係。

社會心理學與個性心理學的關係更加密切、更加複雜。美國心理學會迄今仍把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放在一個分支裡。一般說來個性心理學是研究個性特質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關係、涉及較穩定的心理特質,而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直接社會情境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個人對這個情境的解釋的作用。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發現表明,直接社會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會心理學的專題研究,開始於19世紀下半期。1860年出現了拉察魯斯和斯坦塔爾關於民族心理學的`系列論文。此後,塔爾德的《模仿律》西格爾的《犯罪的群眾》、勒邦的《群眾心理學》等著作陸續出版,為社會心理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08年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和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分別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專著。這標誌著社會心理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和德國心理學家默德開創了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雖然用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學問題,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關於社會促進的實驗研究,但真正開創、推廣這個方向的是奧爾波特和默德。在他們之後,實驗社會心理學才開始在西方特別是在美國成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流。

奧爾波特的著作《社會心理學》問世以後,社會心理學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1928年瑟斯頓提出了態度測量法,把由托馬斯和茲納涅茨基開始併成為當時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的態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諾提出了社會測量法,用以測量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問題。1938年勒溫把場論引進社會心理學,提出了個人生活空間或場的概念,認為行為是個人特點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式。20世紀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勒溫的影響下,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群體影響和態度問題。

50年代,阿施等人開展順從的研究。以霍夫蘭為首的耶魯學派發表了一系列有關說服的研究。費斯廷格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這個理論成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際關係心理學》一書奠定了基礎的歸因理論成了研究重點。80年代以來,認知社會心理學和應用社會心理學日益受到重視。

中國社會心理學在50年代以前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而存在過。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紹過作為心理學重要分支學科的社會心理學。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眾心理學》、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導論》以及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等重要著作的譯本,中國學者自己也編寫了一些社會心理學著作。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課題隨著時代的演變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側重於研究大型群體和群眾的心理現象,如拉察魯斯、斯坦塔爾、馮特關於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塔爾德、西格爾和勒邦關於群眾心理的研究。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還有影響,如塔爾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體極端化和個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紀初態度的研究成為中心。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出現以後,社會促進的研究成為中心。以後,群體過程、說服、順從、認知失調、歸因等分別成為某一時期的研究中心。

美國是研究社會心理學最多且最有影響的國家,它的研究課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響到其他國家。1980年,美國心理學家斯密斯等人對1979年美國主要社會心理學刊物發表的文章作過一項調查。這項調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歸因及態度和態度改變,論文達50篇以上;其次是社會和人格發展以及認知過程,達40篇以上。

隨著社會心理學的日益發展,研究課題也日益豐富和擴大。從早期的社會促進研究發展到社會惰化的研究從順從的研究發展到反順從和獨立性的研究,從侵犯的研究發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從吸引的研究發展到愛情的研究,從人際知覺的研究發展到歸因的研究,等等。顯示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視野正日益廣闊和深入。

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社會心理學家的觀點有所改變。主要表現在:認識到實驗方法的侷限性,重視現場研究,重視應用研究,重視以現場應用研究去檢驗實驗室研究所得的理論,加以修正、補充和發展。今天的社會心理學家強調,從現場研究到實驗室研究,或從實驗室研究到現場研究,往復迴圈、相互論證。同時,計算機的廣泛使用,也為處理從現場獲得的大量材料提供了方便,推動了社會心理學的進步。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3

摘要:

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看,教師威信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人際影響力,這種影響力的發揮需要教師具有讓人欽佩的學識威信、讓人喜歡的人格威信、讓人親切的情感威信。但是教師威信在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會伴有束縛學生的思想,導致學生盲目崇拜和模仿等消極影響。以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能力為中心,學校、家庭和社會通力配合,採取積極措施,才能預防教師威信帶來的消極影響。

關鍵詞:

社會心理學;教師威信;影響力

教師成長與發展的五階段理論中提出新手教師、熟練新手教師、勝任型教師、業務精幹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既體現了教師從新手成長為專家的過程,也體現了教師威信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教師威信是指優秀教師的心理品質震撼了學生的心靈,使學生表現出對教師的尊敬和依賴。教師威信一經形成,將會對教育教學成效產生巨大的作用。這並不意味著教師威信對教育就沒有消極影響,只是很多時候這種消極影響的存在被忽視了。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師威信的積極作用,有必要辯證地看待教師威信的作用,從而採取有效措施克服消極影響。因此,本文在闡釋威信與教師威信涵義的基礎上,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教師威信的形成與維護,指出教師威信的消極影響並提出克服策略。

一、威信與教師威信

“威信”在社會心理學理論中被叫做“團體領導人的影響力”。心理學認為:“一個團體的領導人要實現有效領導,必須具有影響力。影響力就是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中,影響和改變他人心理和行為的能力”。基於這些認識,學者們從社會學與心理學角度對“威信”進行界定,認為“威信是指威望和信譽,即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所具有的那種讓人信服的約束力和號召力”;“威信是人際交往中客觀存在的心理現象,它是值得尊敬和信賴的人在一貫的言行中表現出來的有影響力的優秀品質”。筆者認為“威信”從實質上看是一種良好的人際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既讓人“敬畏”,又讓人“信任”。

教師威信是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譽,是師生之間積極肯定關係的表現,是教師在履行教育職責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優良素質和高尚道德品質對學生產生的一種精神感召力量。目前,一般教育理論中認為教師的威信主要是指教師通過自身高尚的品德、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教學水平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能使人心悅誠服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影響力。

教師有威信對於教育效果影響很大。有威信的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積極的,學生對其所講授的課會認真學習,對他的教誨會言聽計從;相反,沒有威信的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沒有地位的,是會持相反態度的。教師威信對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在認識上,學生確信教師的影響是正確的;第二,在情感上,學生樂於接受教師所傳遞的影響;第三,在行為上,學生往往以有威信的教師為榜樣。根據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可知,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因此,形成和維護良好的教師威信,是開展有效教育的前提。而且教育實踐也證明,教師主導作用發揮的程度,與其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有直接關係。一個教師必須在學生中享有威信,才可能使教育工作取得應有的成效。

二、社會心理學視角下教師威信的維護

1.專家效應:學識威信

社會心理學在談到態度改變和說服效果時指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專家資格,即在某些方面具有專長的人在說服他人的時候比較有效。也就是說一般人更容易相信專家的話,更容易受專家的影響。同樣的話,是否是從專家的口中說出來,對聽者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人們常常受那些被認為更有特權、更有經驗的人影響,而且這種影響的程度往往超出了人們的想象。拒絕別人本來就難,拒絕權威的要求更不容易。所以,教師要想具有威信,很重要的一點是把自己打造成專家,在學識上讓人欽佩。比如找一位德高望重、白髮蒼蒼、年過古稀的資深優秀教師,讓他和學生來談人生問題,可能影響力會更大一些。因此,教師要積累知識,在專業領域讓學生佩服。比如要勤奮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包括專業知識和課外知識。注重實踐,重視教學,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珍惜學校每一次培訓的機會,每一次講課比賽的機會,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他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當然教學反思也要講究一定的策略,比如寫反思日記、利用微格教學分析自己的教學過程、同行觀摩、專家觀摩、交流探討等。

2.吸引力效應:人格威信

社會心理學上關於吸引力的理論能為教師威信提供理論依據。“美的就是好的”,我們喜歡外形有魅力的人。研究發現,人們更喜歡平均水平的外在形象,因此,首先教師的衣著打扮也最好是大眾化,不能奇裝異服。其次教師留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對教師威信的獲得也有很重要的影響,首因效應告訴我們,師生第一次見面時要注意留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這有助於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威信。“我們喜歡喜歡我們的人”,研究發現,人際交流中適當的讚美會收到很好的影響效果。也就是說,誰欣賞我,誰對我好,我就喜歡他,這是很多人的心聲。學生喜歡那些認可和欣賞自己的教師,教師也一樣,同樣喜歡那些誇獎自己的學生。因此,教師要學會表揚學生,恰當地運用讚揚。“我們喜歡和我們相似的人”,意思是指人們趨向認為那些和我們相類似的人將會喜歡我們,所以我們有可能會主動建立人際關係。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中,要努力尋找與學生的相似之處,尋找雙方的共同點,這樣會更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比如,基本上所有的優秀教師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口頭語,即“老師在你這樣的年紀,也……”,這種說法可以表明和學生有共同點,暗示對學生現狀的理解和認可,而這也是進一步深入交流的.基礎。人格威信還表現在教師要言行一致,做學生的楷模。也就是說教師首先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保證自己在品德上沒有任何讓人指責的地方,如果學生對教師的學識和品德有懷疑的話,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就會大打折扣。其次要做到言行一致,是指教師不僅要謹言慎行,更應該說話算數。學校教育中很多學生是因為喜歡某位教師而喜歡上該教師所教的科目,所以,優秀教師表現出來的人格魅力是教師威信的重要來源。

3.情感效應:情感威信

每年教師節,教師收到的不僅僅是來自學生的鮮花、掌聲、祝福的簡訊,更多的是湧上教師心頭的暖暖的師生情。這深深的師生情就是教師情感威信的一種很好的體現。教師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以包容的愛心和真誠的付出關心學生,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信賴感,在潤物細無聲的關懷中流淌的是教師的情感威信。要維持教師的情感威信,教師首先要保持關愛意識,用滿腔的熱情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相信每一名學生都是獨特的,有其自身的優點。同時教師也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關注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其次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教師隨時會面臨各種突發事件,而且職業要求教師在對這些事件進行處理時應該遵循教育和發展的原則,因此,教師要比其他職業的工作者有更強的情緒控制和管理能力,尤其要善於控制班級的情緒。再次不要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心理學研究發現,在人際交往中存在一個行為對等原則,即你以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相同的態度和行為回報你。教師的威信是在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中建立起來的,要期望學生信服你,就必須注意不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最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是在關愛中不能缺少應有的威嚴,很多優秀班主任的管理經驗證明,教師如果沒有威嚴,學生對教師沒有一點敬畏之心,那麼,其教育影響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甚至會影響到教師自身在學校的生存,因此,教師在教育和影響學生的時候,適當樹立自己作為一名管理者的“威嚴”,讓學生心存敬畏之心,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三、發揮教師威信的有效影響

1.教師威信消極影響的表現

教師威信對教育成效的積極影響是有目共睹的,但辯證地看待教師威信的作用也是必要的。根據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影響力從性質上看,分為強制性影響力和自然性影響力。強制性影響力,也稱為權力性影響力,由社會賦予個人的職務、地位、權利等條件構成。自然性影響力,也稱為非權力性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任何人都有。自然性影響力與強制性影響力不同,它對被領導人所產生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是心悅誠服的。這種自然性影響力比強制性影響力要大得多。我們所談的教師威信更多的時候是指這種自然性影響力。受中國傳統文化中“師嚴道尊”的思想,現行教育制度中教師和學生在教育資源控制上的不對等和學生個性、心理、價值觀上的不成熟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威信的某些消極影響也會在教育中表現出來。

(1)“暈輪效應”,束縛學生的思想。“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愛屋及烏心理效應,比如學生因喜歡某位教師而喜歡他所教授的課、學科及教學方法等。反之,也有學生因討厭某位教師而不喜歡其所教的科目。學生因喜歡並相信威信高的教師,從而無限擴大和泛化教師身上的優點,對教師產生崇拜心理。這種“暈輪效應”容易使學生盲目地信服教師而喪失自己的思維,從而成為思維僵化、缺少個性的學生。這與注重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模式相差甚遠。

(2)“馬太效應”,教師威信更易兩級分化。“馬太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簡單地講就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如教育中部分教師只關注拔尖的學生而忽視了後進生的現象。教師的威信是學生對教師認同的體現,一方面威信高的教師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同,從而教師威信更高,另一方面威信低的教師由於得不到學生的認同從而更難建立起教師威信。如有的學生因認識上的偏差而導致偏科,甚至對威信低的教師存在敵意,這對學生的發展極為不利。從某種意義上講,“暈輪效應”和“馬太效應”在某些方面是相互影響的,要避免教師威信的這兩方面的不良影響,都需要學生保持正確的認知。

(3)“模仿效應”,導致學生喪失自我。教師威信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的盲目崇拜和模仿,導致學生喪失自我。根據心理學的觀點,自我意識是指人對自己各種身心狀況的認識及對周圍事物關係的各種體驗。從三歲到青春期,是社會教化對個體影響最深刻的時期,也是角色學習的重要時期。兒童在幼兒園、國小、中學接受正規教育,通過不斷地練習、模仿和認同,逐漸習得社會規範,形成各種角色觀念,如性別角色、家庭角色、同伴角色、學校中的角色等,並能有意識地調節控制自己的行動。雖然兒童也積極關注自己的內部世界,但他們主要依據別人的觀點去評價事物、認識他人,對自己的認識也服從於權威或同伴的評價。因此,這一時期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被稱為“社會自我”發展階段,也稱為“客觀化”時期。從青春發育期到青年後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這段時期學生對教師盲目崇拜和模仿,很容易導致自我的喪失,甚至產生一系列問題行為。

2.克服教師威信消極影響的措施

從以上關於教師威信對教育消極影響的分析中可知要想克服這一情況,需要多渠道、多方面的通力合作,但關鍵還在於教師自身。所以要想克服教師威信的消極影響,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箇中心、一個重要、三個輔助。

(1)“一箇中心”是指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能力等各方面。既然教師威信的影響是雙向的,作為教師就應該積極發揮教師威信的有效影響,而避免或縮小消極影響。歸根結底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這是關鍵,只有保證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性影響都是正確的,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師威信的積極影響。所以教師在外在形象上要展現給學生健康、陽光的方面。在教學中,要以淵博的知識引導學生、啟發思維;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學生,挖掘學生的潛力;以無私的愛心呵護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2)“一個重要”是指學校要重視教育,創造有利條件。作為管理者的學校,應從大局觀出發,採取積極措施預防教師威信的消極影響。首先,在教師專業技能訓練中,不僅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還要向教師傳遞正確的育人觀。其次,要加強教師的自身反思教育,客觀地認識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及時發現不足並加以改正。再次,學校也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教師,讓教師感受到學校的關愛,增強教師的歸屬感。同時,學校也要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學生客觀公正地看待教師和學校。

(3)“三個輔助”是指學生、家庭和社會的作用。就學生自身而言,要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和洞察力,理智地對待教師威信,做到信服而不是盲從。同時要用批判的思維看待教師和學習過程,用堅定的自信挑戰權威,做到既尊師重道又釋放個性,展現真我。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家長觀、學校觀、兒童觀。在關注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更應關注孩子的個性發展,及時和孩子溝通交流,幫助孩子客觀地分析教師威信及其影響。就社會教育而言,多元化的社會價值觀,可以有效地防止學生對某一威信的盲從,有助於學生理性地對待教師威信。

四、結論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威信在學校教育中的積極影響是主要的,這是教育教學有效開展的前提。但是其消極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只有教師自身、學生、家長、學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揚長避短,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師威信對教學的有效影響,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4

社群老年教育作為我國社群教育的重點,是老年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構建學習型和創新型社會的今天[1],各地已經越來越重視。如何開展社群老年教育成為當今老年工作的熱點與焦點。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已經成為開展社群教育的一個潮流與趨勢,不過目前效果還不是很理想。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新型心理學,從很多方面為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提供了啟發。因此,從社會心理學視角探索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一、社會心理學與社群老年教育的內在關聯

社會心理學是我國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主要精神是研究個體與社會層面的各種關係[2],研究個體面對社會所表現出的各種心態與心理狀態。老年群體是一個社會化非常強的群體,面對社會,表現出諸多的文化弱勢、心理弱勢與交往弱勢,需要加強引導、教育與關懷。因此,社會心理學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為老年教育提供一個重要的實驗場所。

1.社會心理學的原理與指導意義。社會心理學從個體與社會相互作用的角度出發,研究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心理活動發生發展及其變化的規律。社會心理學不僅強調社會與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還重視關於社會情境的探討,重視個體的內在心理因素。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範圍涉及個體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社會交往心理和行為、群體心理,以及應用社會心理學等層面,即理論與方法、社會個體、態度與行為、社會影響和社會心理學的應用等領域。專業定位是以人文社會科學為導向的社會心理學,並堅持自然科學框架下融合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思路。從研究領域來看,社會心理學研究常常被分為三個領域,這三個領域涵蓋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幾乎所有問題,其中個體過程---主要涉及與個體有關的心理與行為研究,到目前為止,這個領域的研究課題包括成就行為與個體的工作績效、態度以及態度改變、歸因問題、個人知覺與自我意識、人格與社會發展、應激和情緒等方面的問題;研究人際過程這個領域,主要涵蓋了人與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領域,包括侵犯和助人行為、人際吸引與愛情、從眾和服從、社會交換與社會影響、非語言的交流、性別角色和性別差異等內容;研究團體過程,主要從巨集觀環境與團體的角度研究人類心理與行為問題,這個方面的研究包括跨文化的比較研究、擁擠與環境心理學、團體過程與組織行為、種族偏見與倫理問題、健康心理學等。這些研究視角和內容為開展教育工作提供了諸多的指導。

2.社會心理學與老年教育的關係。一是社會心理中的親社會行為是老年道德提升的基礎。這要求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老年群體的社會活動開展。二是社會心理中的群體影響促進老年心理品質形成,這啟示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社會大眾以及老年群體對老年個體的影響。三是正義公民心理為社會風氣的好轉提供必要的助推作用,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培養老年人的正義精神品質。四是同情心理是社會救助的基礎,這啟示我們在開展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老年群體善良本性的培養。五是情愛心理是形成老年家庭美德、家庭良好行為的基礎。

二、當前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存在的問題

社群老年教育是電大拓展自己發展空間和提升自己合法性的契機和平臺,不過由於各種原因,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過程還存在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其實也是我國老年教育和老年工作存在的問題[3].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有效性和積極性。

1.價值取向的單一化與功利化影響了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健康發展。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對自身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定位存在一些問題,比較注重這項工作能否給電大帶來多少利益和好處,沒有很好地考慮能夠為社群和地區老年工作做出多少貢獻;同時,電大對於老年教育的規律、老年群體的心理髮展規律、社群教育的規律等方面挖掘不夠,凸顯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科學性不足;沒有很好地分析自身參與老年教育的各個環節,對這些環節的統籌協調不夠,凸顯系統性不足。這種發展理念影響了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電大應該好好構思自己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發展取向和價值走向的課題。

2.內容體系的構建不完善,創新不夠,影響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內涵式發展。這方面主要表現如下:電大對自身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內容體系建構沒有很好地構思,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重視黨的政策教育與形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偏重應付性地完成一些硬性的政治任務,對老年人急需的休閒教育、心理調適、保健知識與其他方面的知識與常識的教育覆蓋不夠,彰顯了電大對老年教育的課程資源開發研究不夠。這些問題其實提出了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根據老年群體教育的實際情況,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內容體系設計。

3.在模式與方式上,網路教育模式開展不夠,影響了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吸引力。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對自身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徑與模式問題思考和設計不夠,沒有很好地利用社群老年群體的網路化特點[4],導致發揮老年群體在老年教育過程中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方面做得不夠;沒有很好地利用社群老年群體的交往活動特點來設計和開展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專案,導致電大參與老年教育工作對於老年群體的活動專案採用不夠;沒有很好地走進老年群體的心理世界與精神世界,導致電大在參與老年教育工作時對老年的心理輔導與心理調適做得很不夠,尤其是對一些空巢老人。這些問題其實提出了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根據老年群體教育的實際情況和現代社會網路化的特點,不斷推動老年教育工作網路化發展和生活化發展。

4.電大師資力量的不足,彰顯了老年教育工作人員的不足,影響了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教師隊伍。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對自身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不夠,沒有很好地根據老年教育的需要和老年工作的特點來加強電大教師隊伍的培訓提高,導致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所需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都豐富的雙師型的教師極度缺乏。

5.老年教育的環境影響了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後勤保障。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沒有出臺,彰顯了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法律支援體系不健全[5];同時,地方政府對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各種經費保障沒有很好地落實,導致這項工作經費保障機制不健全;同時,當前我國社會處於轉型時期,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好的風氣,社會環境淨化不夠,網路環境的清爽不夠。

這些問題其實提出了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援與經費支援,促使地方政府做好社會環境和網路環境的治理。

三、主動運用社會心理學,不斷創新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路徑

針對我國社群老年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根據社會心理學與老年教育的關係,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時[6],積極運用社會心理學,從理論到實踐構建好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常態化機制,以此不斷拓展電大的生存發展空間。

1.構建多元化的教育價值取向與發展理念,推動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健康發展。價值取向和發展理念是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先導,因此,電大在參與地方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應按照社會心理學的要求,努力構建面向社會和未來的終身教育理念,將電大參與老年教育工作納入老年群體的終身學習與教育視域下進行思考;構建面向社會與未來學習性的教育理念,突出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學習性;注重老年教育的區域協調發展,突出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公平性教育理念,讓每一位老年人接受到教育的人文關懷;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構建科學化、系統化的教育理念,尊重老年教育的規律和老年工作的規律,注重對老年教育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面進行細化與系統化。

2.面向社會需要和老年需求,不斷拓展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範疇。教育內容是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撐,因此,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時務必注重社會心理學對老年人文化弱勢、心理弱勢和交往弱勢的分析,積極主動拓展社群老年教育的視域[7],將心理、健康、交往、現代科技、現代文化等方面教育納入社群老年教育的內容體系中。一是從社會認知角度出發,變認知失調為認知和諧。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群體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對社會的認知和看法比較保守,已經出現了很多與當代社會發展不適應的現象,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將老年群體的社會認知問題納入教育的視域,全力引導老年群體提高自己的社會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二是從轉化社會態度入手,變學習服從為學習內化。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群體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對學習的態度顯得很被動,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習慣於安排式教育,沒有真正將學習內容轉化為自身的東西。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引導老年群體的社會態度積極轉變,引領老年群體形成一種健康的社會心態。三是從塑造角色意識著眼,變角色衝突為角色認同。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群體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社會角色問題,往往把自己置於一種社會邊緣化的角色定位,導致其心理的巨大弱勢。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老年群體的社會角色的認同教育,注重引導老年正確定位自己的社會角色,引導老年群體積極參與社群建設和地方發展,引導老年群體快樂生活和學習。四是從關係需求理論誘導,變人際衝突為人際和諧。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群體在人際交往上,由於一些利益或者一些優勢的比較,往往容易出現衝突和矛盾,導致老年人際關係的不和諧。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把老年群體的交往世界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來處理,豐富老年群體的社交知識與提升其社交技能。

3.緊跟網路化發展,推動電大參與社會老年教育資訊化發展。教育模式與方式是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好好分析社會心理學對老年教育模式的要求,多開展一些適宜老年群體的志願活動、健身活動、學習活動,引領老年群體在活動中提升自己的健康與幸福指數;同時,充分利用老年群體逐漸網路化的特點,充分挖掘網路資源,不斷開展網路化的老年教育方式,以此不斷提升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水平,拓展老年教育的視域[8].

4.做好制度、經費、人員等方面的後勤保障工作,夯實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各項基礎。後勤保障是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因此,電大在開展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好好分析老年群體教育所需的政策法規、經費支撐、課程資源、人員配備等,積極向地方政府和社會爭取這些方面的支援與供給,這樣方能為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奠定堅實的後盾。

5.全力提升教師的素質與能力,為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提供雙師型教師隊伍。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人力基礎。因此,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時要根據老年群體的需要,從理論到實踐方面全力提升電大教師的素質與能力,尤其是提升教師隊伍的教育學、心理學、保健學、休閒學、家政學與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力求為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打造一支雙師型社群教育隊伍,從而為電大開展老年教育工作提供現代化的教師隊伍。

總之,電大參與地方社群老年教育是一項複雜系統的工作,需要地方政府、電大與社會各界積極協作,同時也需要從不同視角去探索與嘗試。社會心理學視角為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提供一種很好的視角和思路。目前重要的是,電大在投入地方社群老年教育的工作中,應該根據社會心理學的相關原理與方法,結合老年群體的特點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要求,不斷探索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規律與方法,將老年教育與整個社群教育結合起來考慮[9],力爭建構起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科學化、常態化機制。

參考文獻:

[1]劉明永。學習型社會背景下社群老年教育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xx(9):6-9.

[2]王芳。聚焦重大社會現實問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J].中科院院刊,20xx:98-107.

[3]喬維德。社群老年教育發展的瓶頸與對策[J].天津電大學報,20xx(1):52-55.

[4]蔡釩,林志良。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實踐初探---以溫州社群大學老年教育為例[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xx(1):8-12.

[5]董勇,王昕峰。獨立學院承接社群教育的路徑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xx(1):113-114.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5

一、研究背景

(一)形成性評價的概念與價值。美國教育評價專家Stufflebeam等人認為“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prove),而是為了改進(improve)”。國際上著名的研究形成性評價專家Black,William進步提出,形成性評價指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能夠收集學習資訊的任務或者活動,這些反饋資訊有助於改進教與學。國內有學者總結,形成性評價有利於對學習過程的指導和管理,有利於及時反饋學習資訊,指導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習者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筆者認為,形成性評價還有有利於實施多樣化的、靈活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髮揮自主性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優勢。

(二)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同我國大多數本科課程的教學評價一樣,社會心理學的教學評價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如有的研究者總結社會心理學的考試特點表現為“閉卷多,開卷少;筆試多,口試、答辯方式少;理論考試多,技能、操作、實踐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試定論多,數次考試及綜合評價少”。結果強化了考試的“證明(prove)”功能,弱化了考試的“改進(improve)”功能,不能為教師與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資訊來改進教學活動,導致學生為考試而學習,忽視了平時的知識積累和能力的培養,勢必造成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

另外,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生活在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的人們在社會心理與行為方面必然存在差異,而當前的社會心理學教學內容中的主要理論都是由西方心理學家以西方人(主要是北美)為研究物件提出的,其是否適合用來理解與分析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與行為是可疑的,已有許多心理學家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從而推進了本土心理學的發展。因此,作為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師就必須進行反思,當前習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評價方式是否有助於學生辯證地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培養自己的批判精神與研究能力,發揮自己的學習與研究的自主性,促進本土心理學的發展?從這個角度出發,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教學評價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形成性評價無疑是主要的改革方向。

二、社會心理學課程評價方式的應用

形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用教師觀察、課堂討論、作業分析等多種形式,近年來教育評價的技術發展迅速,如日常表現評定、問題簡答、實地設計、學習檔案袋、個人展示評定等一些新的方法都得到了應用。根據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及我校的實際情況,課題組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應用,以發揮兩種評價方式的各自優勢(終結性評價實施方便,易於量化)並互補其短。

課題組在20xx-2016年度的上下兩個學期中,對20xx和20xx級的兩個自然班的社會心理學教學進行了教學評價的改革實踐。其中,形成性評價採取的手段主要有:課堂討論、課後作業、小組論文寫作與彙報,小組案例搜尋分析與彙報、教師評定與學生互評。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研究性教學的方式,向學生說明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特徵,提出問題,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創造力,認真觀察並研究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以分析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與行為的特徵,大膽地質疑現有社會心理學理論的有效性。最後的成績評定中將小組與個人的成績綜合起來。終結性評價主要是採用期末測試的形式。

由於研究過程中兩個自然班班額較小,並且沒有對照組,因此無法對研究實施的效果進行量化的評價。就期末測試的成績來看,兩個班的學生與往屆的學生沒有差異,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的`確可以看到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形成性評價的應用反思

形成性評價雖然有諸多優勢,但是在應用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可能會妨礙實施效果,使評價偏離了預期的目標。

“形成性評價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幫助學生明確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與他們當前知識、理解與技能實際水平之間的差距,並引導他們採取行動縮小差距。”因此設立哪些形式與題目作為形成性評價的內容,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分別評估自己的教與學,是實施形成性評價的大難點。其次,很多研究者討論過形成性評價的效度問題,如何設計有效的評價方式,以獲得清楚一致的評價標準,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效度,也需要更多的研究。第三,在國內的教學評價實踐中,形成性評價更多地成為一種考核的方式而不是發揮反饋資訊的功能,背離了形成性評價的目標,這一點需要引起注意。

課題組在研究之初在所在學校部門進行了調研,結果發現多數教師都認為當前的終結性評價方式不是一種“好”的評價方式,但是對於要實施形成性評價又都心存顧慮,很少有人表示會馬上開始採用新的評價方式。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的限制,二是應用形成性評價需要教師大量的工作量。因此如果不能從學校相關部門獲得足夠的支援,僅憑教師個人的行為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當然任何的改革嘗試都是有價值的,總比固守原有的方式不做任何變通要好得多。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6

摘要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最小的經濟單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的成敗,不僅關係到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關係到家庭的安寧和幸福,還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和民族的未來。本文在分析家庭教育存在問題及其對孩子健康成長影響的同時,提出了改善家庭教育、促進孩子健康發展的方法。

家庭教育要著力於用言傳身教激勵等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和行為習慣。

關鍵字:家庭教育,教育方法,挫折教育,言傳身教,習慣培養

1 愛而有度,嚴而有格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然而,許多父母為愛孩子而阻礙了孩子的發展,甚至損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其主要表現為:

其一、物質上過度滿足。基本上是孩子要什麼給什麼,生怕孩子受了委屈。這樣使孩子既無累之苦,又無凍餒之憂,習慣於坐享其成、養尊處優,不知生活艱難、不懂節儉、不願付出; 常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尊重父母及他人勞動,珍惜勞動成果,視享樂為氣派、將奢侈當瀟灑,怕艱苦奮鬥,缺乏直面社會人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其二、行為上過分遷就。總認為樹大自然直,只要學習成績上去了,其它都可以馬虎遷就。這就容易形成孩子固執任性、唯我獨尊的不良個性,促長孩子我行我素、蠻不講理的“霸氣”,使孩子心中只有自我,自私自利,缺乏團結合作精神,缺乏崇高理想和強烈責任心、使命感,尤其缺乏為理想事業獻身的精神。

其三、生活上過多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乃至學習用品幾乎完全由父母包辦代替,總認為這樣能幫助孩子排除干擾,使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殊不知,這樣既助長了孩子的依賴心理,又縮小了孩子自主探索空間,減少了孩子自我鍛鍊、自我提高的機會,弱化了孩子獨立自主意識,壓抑了孩子求新求異、開拓進取的天性。與生活上的過度滿足、過分遷就、過多照顧相反,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往往期望過高、要求過嚴、督促過急,不切實際地與人攀比。這樣不僅容易使孩子經常處在緊張和焦慮之中,導致學習興趣減弱、學習效率下降、學習成績難以提高,而且可能引發心理疾病,損害身體健康,甚至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惡化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妨礙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真誠地關愛孩子,既天經地義,又是取得家庭教育實效的前提。但為了孩子健康成長、成材,父母必須注意愛的方式和分寸,把握要求的尺度,在心與心的溝通和情與情的交融過程中,既關心愛護、尊重。

2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小孩子的世界觀尚未形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成為孩子學習的範例,可能影響到子女的一生。中國有一句老話: 身教重於言教,用在孩子的情感教育上是十分貼切的。因此,作為家長要率先垂範,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需做到,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同時也由於孩子的模仿性強,父母的言行如何,往往會對孩子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一、家庭無小事,事事有教育性。首先,父母雙方應相互理解、相互敬重、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努力營造友好和睦、民主溫馨的家庭氛圍,引導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尊重父母的辛勤勞動,切忌相互埋怨、相互指責; 其次,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隨意對他人尤其是孩子的同學、家長或老師品頭論足,而是要引導孩子遇事多從對方的角度想想,學會寬容別人,尤其是在孩子與別人產生矛盾或摩擦時。

第二、遇事則教,遇物則誨。父母要正確處理好自己的工作、娛樂與孩子教育之間的關係,經常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多與孩子的科任教師和班主任聯絡,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及時瞭解孩子的成長狀況和存在的問題,把握好教育時機,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不要等問題積累成堆或出現大問題時,再批評指責甚至打罵孩子; 切實把握好理智與情感的關係。真正把孩子教育作為夫妻雙方共同的義務、責任和常規性工作,而不是生活的佐料,更不是情緒發洩的物件。在關心照顧好孩子的同時,注意結合日常生活進行積極引導,努力促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3 注重挫折教育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創造,又會遇到各種挫折,即所謂“碰釘子”。心理學上認為它是“當個人從事有目的的活動受到障礙或干擾時所表現的情緒狀態”,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生活內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這樣:成果未成,先嚐苦果;壯志未酬,先遭失敗。拒絕挫折,就等於拒絕成功,如果在幼年時期受到積極的挫折教育,就會理順受挫折的情緒,給自己開拓出可以容納自己奮進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時期缺乏積極的挫折教育,長大後一旦遇到大學聯考落榜、招工無名等挫折時,就會爆發“人生危機”。

現在,不少獨生子女的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衣、食、住等,而忽視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勞和向困難挑戰精神,而這些“精神上的東西”,正是適應社會高速發展,培養跨世紀人才所必須的,也是孩子心理髮展所需要的。

3.1創設情景提供機會,利用一些困難情境訓練幼兒。

幼兒的活動範圍有限,許多挫折是現實生活中不常遇到的 。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進行挫折教育的同時,還要注意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情景和機會,讓幼兒得到各方面的鍛鍊。為了提高幼兒對挫折承受能力,我們可設定難度不等的情境,讓幼兒逐步經受磨練,有目的地去培養幼兒的耐挫力。比如說遠足、勞動、競賽、批評、延遲滿足等活動和手段,可以鍛鍊幼兒的意志,增強他們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待失敗、打擊的能力。

遊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最喜歡的活動,在遊戲活動中容易讓幼兒接受和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在遊戲時可設定一些人為的障礙,讓幼兒自己解決……如讓幼兒到暗房子裡去取東西;和小朋友鬧矛盾怎麼辦;戶外遊戲時引導幼兒走“獨木橋”爬障礙物,在角色遊戲中可安排幼兒分別扮演人際關係衝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讓他們體會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導他們分析產生衝突的原因並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創設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兒喜愛的玩具藏起來,鼓勵他們自己去尋找等等;

3.2樹立榜樣增強信心,樹立孩子必勝的信念

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性,生動活潑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動幼兒。因此,要善於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來教育孩子,樹立榜樣。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幼兒摔傷,擦傷等情況。這時,作為教師應儘可能平靜地對幼兒說:“沒關係,老師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點就行了。”或者說:“沒關係,很快就會好的。”老師這樣的行為給幼兒很好的暗示,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學會怎樣坦然地對待挫折,怎樣勇敢地面對未來。

另外,教師和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教育孩子勇於面對困難,面對挑戰。遊戲走“獨木橋”時丁丁會說:“老師我怕,我不走”。這時我說“別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過去,你也一樣能做好。”或者說“我相信你會跟張鑫一樣勇敢的。”這樣在榜樣的力量下,孩子會變得的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勇敢,增添了戰勝困難的自信。這時,我的一句“你真行”就會變成孩子的“我真行”。

3.3為幼兒創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與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兒發現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體中,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觀點不一致,屈從於被領導的地位等,這樣他必然要在不斷的磨練中學會如何友好相處,如何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這種磨練有助於提高幼兒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總之,教會幼兒面對挫折,戰勝挫折,並非一朝一夕可得,也並非刻意追求能成,關鍵是順其自然,順應幼兒的發展規律。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兒能獨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獨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恆。任何放縱和遷就的行為都會造成幼兒的依賴思想,要讓幼兒在體驗中認識挫折學會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本領。

3.4把握適度,挫折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孩子在遇到困難和失敗時,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表現出畏縮、退卻、逃避等行為,因此,作為我們就應該在平時有意識的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跳一跳就夠得到的任務,讓孩子去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難退卻、逃避的時候可以有一些批評,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為不忍心、捨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願意對孩子的行為作出正確的評價。當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給孩子適當的鼓勵,給他們面對挫折的勇氣。

4 勞動鍛鍊及培養好習慣

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素質,克服當前社會上青少年中懶散、浪費的現象,充分認識主體性、創造性的重要意義,重視實踐活動對孩子主體性、創新意識、創新性格、創新能力的決定作用,提供孩子各項實踐活動的機會,消除阻礙少年兒童創造性發展的各種因素。引導孩子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 洗手帕、洗衣服、整理被褥等自理性勞動; 打掃衛生、煮飯洗碗等家務性勞動; 幫助幼小兒童、孤寡老人等公益勞動; 種菜摘果等生產性勞動,營造一個“勞動最光榮”的良好家庭氛。

良好的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重點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在學習上要重點培養獨立思考、單獨作業、勤於預習、精於預習、善於檢查等習慣。家長每天要督促孩子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並逐步養成獨立檢查和及時改錯的習慣。在網路電子時代要正確引導孩子上網,不要採取簡單否定的態度,正確地認識網路的價值與功能,學會利用網路學習,明白網路是“用的”而不是“玩的”。在生活習慣上,重點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自立自強和規律化的生活習慣,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和按時就餐的生活規律。“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要適當安排孩子的體育鍛煉和文娛時間,如帶孩子假日旅遊、郊遊、跑步等。

5 注意教育方法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教育工作本身的複雜性要求家長必須懂得教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並運用這些特點和規律來指導具體的教育工作。所以,家長做好以下三點:

( 1) 重視對孩子學習過程的管理,注意“抓反覆”和“反覆抓”。許多家長注重子女平時考試成績,以期將來考上好大學,而在其求學過程中則以“年齡尚小,大學聯考尚早”為理由放鬆或疏忽了對學習過程的管理和關注; 也有許多家長只在孩子期末考試之後才關心其進步與否; 還有許多家長只在孩子成績明顯倒退或思想行為出現嚴重偏差之後才感到焦慮。對於這些情況,家長必須從關心孩子的日常起居、思想行為、心理情緒、學習態度、學習效果等細微方面入手,持之以恆、反覆不斷地觀察判斷孩子的思想狀況,及時糾正孩子的偏差,督促他們克服學習中出現的困難,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 2) 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促進孩子智力、智慧水平的提高。要使一個人的智力全面、深入地得到開發,這個人必須博學深思、全面展,這是被無數先哲、智者證實了的。所以,家長必須全力支援學校對孩子的全方位教育,更要注意身體力行地對孩子進行廣泛興趣的培養,促使他們對所學課程全面重視,努力培養和促進學生在藝術和體育方面的興趣和發展,努力把他們培養成體魄健壯、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人才。切忌把孩子侷限在基礎學科的學習中,防止將孩子培養成滿腦子公式名詞而一無所能的書呆子。

( 3) 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講究教育方式方法,追求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場所,更是其天性、本能表現較充分的場所。所以,家長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環境的獨有優勢,及時把握孩子的心理,通過家長了解他們對人生、對社會、對學校、對老師、對同學、對自己諸方面的看法,及時把握孩子的思想動態。然後利用茶餘飯後、日常閒話的機會,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思想,潛移默化地對其思想行為加以正確引導。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家庭、家長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進孩子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田宗友,周浪.家庭教育策略淺探.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4.

[2] 趙慧榮.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甘肅日報.20xx.4.6.

[3] 王剛.中國家庭教育成功指南.成都: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20xx.

[4] 彭立榮.家庭教育學.江蘇教育出版,1993.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7

“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並不是什麼娛樂性的話題,它的背後是關於工業社會人們生存狀態的嚴肅問題。不過,在這個時代,人們就是喜歡把一個嚴肅問題娛樂化,這實際上是人們在心理上耍的一個小聰明。

如果在若干年後,未來的社會學研究者要選擇用一張圖片和一首歌來概括反映20xx年以及此後若干年中國社會b部分中下層的生存狀態,那麼我相信當下流行於網路的“葛優躺”和歌曲《感覺身體被掏空》一定會入選:

葛大爺斜靠在沙發上,眼神空洞地望著遠方,外表邋遢,肌肉鬆弛,神情頹廢,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最為應景的背景音樂則是《感覺身體被掏空》—“感覺身體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

代替性表達

“葛優躺”出自於20多年前的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於今年突然爆紅於網路,成為被網友玩壞了的表情包;而《感覺身體被掏空》則是今年出自上海的一個名叫“彩虹合唱團”的音樂團體,該曲首發之後即引起了人們的情感共鳴,在網路上迅速走紅。

顯而易見,“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的爆紅網路,是因為其深刻地觸碰到了社會痛點:在現代工業社會的都市中,人們疲於奔命,缺乏活力,渴望休息。這就是當下部分中下層的典型面相。

就好像兩千年前的詩經反映了先民的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一樣,“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勾勒了進入工業化成熟時期中國人的形象。

在這個意義上,“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具有了普遍性和時代性,從而獲得了比其他網路表情包和流行歌曲更為深刻的歷史價值。

有必要首先指出的是,爆紅於網路的“葛優躺”裡的“葛優”已經不是《我愛我家》那個意義上的“葛優”了,他已經被重新賦予了時代性的內容,那其實是一個疲於奔命的部分中下層的集體形象。

從心理分析的視角考察,“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在傳播上的成功並不難理解:無數個在當下中國都市生活的中下層在“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裡看到了他們的那個疲於奔命、缺乏活力的“自我”,他們又無法直接地、毫無障礙地表達他們的情緒,而“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具備了代替人們進行自我表達的功能,人們在轉發和傳唱中以一種隱蔽的形式發洩了他們的情緒。在娛樂和宣洩中,生活的空虛感、無意義感得到緩解和治療。

從這個角度說,“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是人們無聲和有聲的集體表達。儘管這種表達是無意識和娛樂化的。

說白了,在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生無可戀的葛大爺和加班到吐的彩虹合唱團,大家無非是在借他人酒杯,澆自家塊壘。

工業社會需要娛樂業來治療

如果我說“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反映了一種精神病理現象,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小題大做,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弗洛姆就在他的《人類破壞性研究》一書中指出:“在現代工業社會中,慢性無趣(無論是補償了的,還是不能補償的)雖然到最近才受人注意,卻早已構成了一個主要的精神病理現象。”

他這樣描述“慢性無趣”的精神病人:“……在他裡面有什麼東西死掉了,沒有了生氣,與人斷了關係……”剝開娛樂化的外衣,透過葛優那空洞的眼神,認真地去體會由葛大爺集中表現的部分中下層的內心,會發現這個群體的了無生趣,似乎沒有什麼能夠讓他們興奮和激動,弗洛姆這段寫於1973年的文字,簡直是為“葛優躺”量身打造的心理描寫。

在他們裡面,有什麼東西死掉了。

《感覺身體被掏空》的歌詞淺顯直白,幾乎屬於直抒胸臆,它描寫了一個加班族內心的疲憊和吶喊:“我累得像只狗”是在說自己生命力的枯竭和活的缺乏尊嚴,“我要去雲南” 顯然是在嚮往“雲南”所象徵的與工業社會對立的田園牧歌式的自然生活,“我要去接爸爸”則是內心情感生活的需要。

為什麼會這樣?

讓我們先重複一點心理分析+社會學的老生常談:在一個以社會價值排序為主導的,通過馬克斯·韋伯意義上的官僚制組織起來的工業社會,每個原子化的個人都作為社會零件嵌入到這個精密而龐大的社會機器中。每個人的生活內容、生活軌跡、生活節奏都是像程式一樣設計好的,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被強制性地取消了,他的生活裡沒有什麼能夠讓他激動和欣喜的東西,他所有的活動與他的內心並沒有什麼聯絡,他只是為了他肉體的生存而活動,他被降格成了“物”,並且被“物”所統治。

這正是“感覺身體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背後的深刻隱喻:在一個成熟的工業社會裡,人被取消了主體性和創造性之後,他生命的活力被榨乾了,他的尊嚴被降低到“物”的層次,就像一條狗一樣。

當然,儘管一個利維坦式的工業社會對人的影響力是如此強大,但是人性並不會善罷甘休,它始終想要逃離這種生存狀態,恢復自身的尊嚴,就像歌裡所唱的“我要去雲南,告別回龍觀”。

所以,“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並不是什麼娛樂性的話題,它的背後是關於工業社會人們生存狀態的嚴肅問題。不過,在這個時代,人們就是喜歡把一個嚴肅問題娛樂化,這實際上是人們在心理上耍的一個小聰明,通過將嚴肅問題娛樂化,那麼在心理上就不用認真對待嚴肅問題了,嚴肅問題就這樣輕巧地被迴避過去,不用直面真相的殘酷。

這一點,在歌名《感覺身體被掏空》的表述上獲得了體現:在事實上,並不是人們身體的“體力”被掏空了,而是生命本身的“活力”被掏空,它表現為缺乏生活的熱情,缺乏積極性和創造性等,為什麼會把“生命”表述為“身體”呢?因為“生命被掏空”則涉及到對生命價值本身的否定,這並不是一般人願意面對的殘酷,將“生命”置換為“身體”,這樣就回避了真正的問題,如果只是“身體被掏空”的話,那麼好好休息一下就可以恢復了。這是隱藏在語言中的玄機。

這樣看來,工業社會真的太需要娛樂產業了,它幾乎是對治工業社會所製造的人類存在困境的一劑良藥。工業社會的社會結構、執行方式讓人逐漸喪失了生命的活力,這當然是非常殘酷的現實,但是通過開動娛樂產業,人們獲得了一種“逃避自我”的途徑,用一些膚淺的方式來消解空虛和無聊,從而讓這部社會機器繼續維持下去。

空虛、無聊,缺乏生活的熱情等等這些症狀並不是西方工業社會所獨有,它是現代社會的必然產物,是現代社會的“負效應”。

問題和未來

毫無疑問,工業解放了生產力,將人們從田間地頭主動或被動地配置到現代化的工廠或寫字樓裡進行工業生產。對於傳統社會的農民來說,他們只需要看天吃飯,根據季節和氣候的變化來播種、施肥和收割,並沒有“勞動紀律”的說法,農民群體也只在一種極低的組織化程度上存在。這種低組織化的情況,就像馬克思說的,他們只是“麻袋中一個個馬鈴薯”。

不過,他們也是相對於工業社會的`人們更有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馬鈴薯”。

但是進入工業社會以後,要維持這樣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社會及其的運轉,不得不依賴高度組織化的科層制,這要求人們按照制度、流程以及“勞動紀律”來行動,他的自主活動空間被大大壓縮了。

藉助經典的弗洛伊德的觀點,“文明”建立在對人性的壓抑的基礎之上,現代工業文明則將這種壓抑進一步深化和隱蔽化了。而這,將以犧牲人的內在活力為代價。

弗洛姆曾經提出了一個叫做“社會性格”的概念,他認為,一個社會要維持它的正常運轉,就會培養人們適應這種社會需要的特定的性格結構。比如,奴隸制社會會培養人們馴服、順從的社會性格,現代工業社會則因需要人們消化其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而會培養人們喜歡消費和佔有、善於自我表現、富有紀律性等社會性格。

他認為,現代工業社會所培養的“重佔有”的生存傾向會使得人們內在的情感、理性、想象力等心靈的潛能無法得到充分發展,並且窒息人們生命的活力。

弗洛姆所指出的工業社會存在的問題,我們還需要去解決得更好。

20xx年,“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走紅網路,獲得億萬網友的關注和轉發,但是到了20xx年,人們只想在wifi和空調房裡“感覺身體被掏空”、“葛優躺”了。這種變化的背後,隱藏著社會心理的一個轉向:從抱有還想逃離的動力和幻想,對外面的世界感到興奮,到只想什麼也不幹地躺在沙發上,失去對生活中其他事情的興趣。

這種社會活力的透支即帶有工業社會的普遍性因素,也與當下的經濟下行、房價高企等現實因素有關。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而言,一個缺乏活力的社會當然並不值得期待。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社會和諧,都有賴於人們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發展,這代表著一個社會是富有成長性的,它的未來是樂觀的。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8

教育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僅有30餘年歷史的新興學科,學科體系尚不完善,其研究工作還需進一步深入。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研究現狀的基礎上,對我國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作論證和探討,並提出關於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的新見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篇社會心理學論文的具體內容。

題目:高師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有效教學策略探索

社會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時間比較短,有關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研究時間和投入程度有限,研究物件、研究方法、理論學說、內容體系、以及學科位置、等均未定性,仍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實踐來完善其知識體系。高等師範院校開設社會心理學課程需要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使師範生能廣泛深入、簡潔扼要地掌握社會心理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認識本學科在教育實踐及個體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並獲得初步實踐體驗,發展獨立思考、獨立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本文依託高師院校的教學資源和自主的教學環境,在多年社會心理學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探索將社會心理學課程與有效教學理念結合運用,進一步提高社會心理學的教學效果。

一、高師社會心理學課程及其教學目標

社會心理學是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個體或群體對各種簡單或複雜的社會刺激所作的反應及所引起的社會心理活動和社會行為,以及各種社會問題和現象的發生機制,從而幫助群體預測和調控其社會行為,幫助個體理解和調節自身和他人的行為。不同群體之間和個體之間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特徵,但支配著它們的是地位和情景等社會因素、不同的生存方式等文化因素以及生物學的和經驗的個人因素,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就是不同行為背後的影響和制約因素,它們共同組成個體和群體行為的支配系統。

高師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力求使學生在多維視野下從巨集觀的社會層面、中觀的群體層面和微觀的個體層面理解人們在不同社會情境下的社會心理和社會或文化行為的發生、發展、變化及其規律,其中社會層面包括風俗、國民性、民族心理特徵、時尚等,群體層面包括社會影響、群體心理氛圍、群體凝聚力等,個體層面包括自我意識、個體社會化、社會知覺、社會態度、社會動機、社會學習、人際交往等。在掌握社會心理學原理及理論的基礎上,訓練學生將社會心理學的知識應用於實踐,利用心理學實驗設計及測量等間接方法觀察和解人的社會行為,進而在教育實踐中更好地把控班集體行為、管理教堂。具體目標有:首先,幫助學生掌握社會心理學知識理論,形成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素養;其次,通過實踐和實驗課程教學,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運用社會心理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再次,能夠設計與社會心理學相關的實驗研究,同時具備資料分析和撰寫研究報告的能力;最後,在教育實踐中,能夠將社會心理學知識運用於教學和課堂管理。

高師院校開設社會心理學課程的目的是,通過對社會心理學的有效學習能夠使師範生認識自我心理髮展特點,解社會行為的發生機制,並運用所學的社會心理學知識調節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優化個體的心理素質,指導自己的社會交往行為,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同時運用於教育實踐,解、處理和引導學生在班級及其他團體中中的社會心理和行為方式。

二、有效教學理念及其本質特徵

有效教學理念的主要理論依據是實用主義哲學、行為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有效教學的教學過程是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的,其“有效”主要是指教師在採取有效教學策略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強調教學投入與教學產出之間的合理比例關係。

有效教學的理念主要包括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引領者、教師具有效益觀念和不斷反思的意識、教學目標具有可行性、教學效果具有可測性等。有效教學即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學,具體如下:1、有效益。指教學目標是具體可行的,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有無效益的唯一指標。2、有效率。指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是簡潔、省時、高效的,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成效,教學效率為有效教學時間與實際教學時間之比,學生在同樣的時間內獲得的進展越大,或者學生獲得相同提升所用時間越短,教學效率越高。3、有效果。指教學效果是量化可測的,學生在學業成績、認知水平、學習態度等方面有著明顯並且具體可見的提升,學有所得。

三、高師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有效教學策略

社會心理學既是一門具有很強理論性的學科,又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心理學史家墨菲說:“社會心理學的一隻腳站在實驗科學的基礎上,另一隻腳則是處於社會變革的波濤起伏之中。”1要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社會心理學的基礎知識、理論和技能,獲得初步實驗體驗,發展獨立研究的能力,需要探索使用有效教學策略進行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有效教學策略涉及到課堂教學的全程,包括教學之前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氛圍的營造、教學目標的明確;課堂進行中的策略實施與監控、課堂行為的管理、學生注意力的保持、、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參與度的提高等;同時要注重學習結果的反饋及評價。

(一)有效教學準備策略

有效教學準備策略是教師在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基礎上,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量化的教學目標為前提,根據課程內容,科學合理地設計可操作性強的教學計劃和教學過程。

1.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明確學生是教學的核心

在“全人”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從學生未來發展的角度,全面審視其所有能力的價值,不能過分關注學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突出某一學科或者高估自己所教學科的價值。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才是教學的核心。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的情感參與和認知參與呈正相關,學生通過認知、行為和情感三種形式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基於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學生展開針對性教學,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以問引思、以理導思、以變發思、以情激思,激發學生的學習心向、引導學生的自主活動。

2.關注教學目標的量化,導向教學成果的可測

桑代克認為,凡是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數量,凡有數量則可以測量。有效的課堂教學目標應是有效的、明確的、具體的、可測的、多層次統一的。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其行為是外顯的,能通過學生的`表達、操作、演示等具體的活動觀察到,並作出可以量化的、分級的、有進步目標的評估,一方面展示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由此反映教師的教學效果,併為進一步的評價打下基礎。

3.基於內容的操作性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的細緻的安排和規劃。社會心理學課程採用基於內容的教學計劃模式,強調內容第一,在制訂教學計劃時首先關注內容,第一步考慮教學材料和教學資源,第二步是活動方式和策略。這種計劃並不僅是指教學日曆、教學大綱,而是設計每節課將課程變成學生的活動、作業和任務的實際操作的教學計劃。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分析確定學生的起點狀態以及從起點到最終目標之間所需要完成的子目標,並據此安排逐級完成目標的教學活動及其順序。

(二)有效教學實施策略

有效教學實施策略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力求使其獲得生成性進展的一切合理方法和手段,可採用基於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提高其獲得進步的效率。

1.關注課堂的生成

在教師的啟發與引導下學生在教學情境中的知識聯動、問題驅動及對知識的理解、體驗、感悟即課堂的生成,其實質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教師一方面要通過精心的教學準備與情境設計讓學生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積極主動地參與,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一方面要因勢利導,教學活動不拘泥於原有的思路和教案,在學生的“旁逸斜出”時給予恰當的引導,促使學生在教學中淡化教師牽引的感覺,在自由的氛圍中實現對教學知識、技能的主動內化,使學生獲得非預期的生成性發展。

2.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教學方式上課採用學生獨立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首先要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根據設計好的問題情境選擇合作的具體方式,安排實施步驟。合作學習的方式很多,如小組討論、相互訓練、個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擬辯論、團體遊戲等。原則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並負責一部分任務,成員間相互幫助、互促互利。

例如,講到“偏見”時,抽取兩組學生,可採取模擬辯論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提出論題如“農民工子弟應該與城市孩子一起讀書”,把學生分正反兩方進行辯論模擬,探究偏見產生的根源,使學生加深印象並努力消除自身的偏見。講“圖式對人的影響”時,通過編排傳話小遊戲,編一段情景故事讓學生逐一傳下去,最後接到的同學複述情景故事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傳得面目全非的內容是如何受到圖式的影響,同時也深刻明白以訛傳訛、道聽途說的資訊的不準確性。

另外,對於一些理論性知識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可借鑑以下模式: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每個學小組抽出一人組成若干個“專家”小組;把所要學習的內容劃分為若干學習單元,每個“專家”小組接受一個單元的教學任務,深入學習,分工合作,集體備課,寫出較高質量的教案,在課堂上作為“教師”向全班同學講解本單元知識並答疑釋惑。每個學習小組必須學習所有單元的內容,其每個成員同時是專家、教師和學習者,依據不同學習單元進行角色轉換。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其一是指導,即根據問題設計的需求和學生的需求進行指導;二是調控,即實施過程中對學生的反饋資訊採取的調控措施;三是測驗,結束後的測驗用以檢查每個學習小組對任務的完成情況,評估教學效果。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9

摘要:

眾多高校已將“社會心理學”作為普及大學生心理知識的通識課程,但傳統教學不注重將課程與社會需要、優化學生心理需要、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這些因素結合,只是單純的理論講授,沒有真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有必要採取新的教學方法——基於合作學習的角色扮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學習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自身遇到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成為一位身心健康、具有合作精神、能力出眾、主動參與的真正受社會歡迎的人才。

關鍵詞:

合作學習;角色扮演;社會心理學

一、合作學習的提出和我國大學本科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學習的提出

Robert in在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用認知理論和動機理論解釋了合作學習(coperative learning)的優勢,從而使合作學習逐漸被人們認可和應用。合作學習有利於改進學生的學習態度,增進學生課堂學習的心理氛圍,同時對提高學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質有顯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稱為是最近十年來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河南理工大學應急管理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開設了“社會心理學”課程。作為一門專業限選課,它的內容涉及影響個體社會行為的多個因素,比如個體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個體如何認識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會力量;個體基於積極或消極的社會關係;個體如何將社會心理學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社會生活中去。大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有利於他們對心理學理論知識體系的瞭解和掌握,同時還為他們的學習、應對挫折、人際交往、溝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

2.我國大學“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

當前我國大學“社會心理學”主要採用的是教師講授模式。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向學生傳授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學生按時聽課並做筆記,課程結束後參加本門課程的期終考試即可拿到學分。老師沒有對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和能力進行關注和重視,這必然造成了我國大多數的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缺乏創造意識和能力,缺乏對知識的質疑精神,最終也導致了大學生人才的質量令人擔憂的狀況。在大學“社會心理學”課堂上實行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將變學生被動參與教學過程為主動積極創造性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合作教學充分調動了教學過程中每一個體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基於相互依賴的學習環境,能夠相互幫助、共同促進,真正做到“教學相長”,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理心。這不僅對大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和人際關係和諧是非常有益的,而且這也是我國大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

在大學教學過程中,師生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必然會採取一定的教學方式,這就是教學方法。過去常關注教師的教學思想,現在教育工作者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個人心理成長和發展。教師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作為教學發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視學生思維方式、創造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學習心理,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學會積極做人、積極愉快的交往和獲得終身的發展。筆者在大學“社會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和中心,特別是針對大四學生到課率低的實際情況,基於合作學習視角之下,發揮角色扮演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得到了院領導和師生的一致好評,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

在“社會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著重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在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大學課堂上的許多理論,依靠單純的講授方法,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教學內容,更談不上深刻體會這種理論的現實價值所在。如果不改革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不能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不活躍,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和討論的程度也不高,更談不上學生應用和解決自己實際生活中重大問題的能力的提高了。筆者給大四文科學生上課時發現,學生到課率僅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學生考研複習、找工作、考各種資格證書,放鬆了對專業課程的要求。

高校“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須打破當前這種僵化和無效的教學模式。作為目前全球眾多國家都在採用的一種富有實際效果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合作學習有利於解決目前我國高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設計時,應考慮到在該課堂的教學設計一般程式中,將構建學生之間積極互動合作的結構為主,同時還要把合作學習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務、方法、管理、評估、情境、技能等)納入到課堂教學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之中。

關於如何實行小組合作學習而言,筆者採借了西方學生小組學習法中的“拼圖連結”和主題角色扮演的方法。學生按自願的原則組成小組,每組成員不超過9人,老師將每次課程的學習內容按小組數量分成一定數量的單元。每個小組隨機從學習內容中抽取一個作為本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小組內部討論和商量每位成員在這個學習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擔任的角色和身份。儘量讓每位學生都有一次機會成為一次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教師”或“專家”。小組成員認可抽取到的教學內容,努力掌握內容,同時小組內部進行合理分工和協作,集體備課,寫出一份質量較高的講義。在即將到來的課堂上,“專家”或“教師”將給所有的'學生講授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同時由本組所有同學一起負責全部同學的疑難解答工作。每個小組都必須認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學內容,每位小組成員也不斷地進行著角色和身份的轉換。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中,如何讓各小組成員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彼此關心,從而共同提高課堂學習的良好社會新氛圍是這種合作學習法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

在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先講授相關理論,然後要求學生通過在各個主題扮演活動中實際的角色體驗活動掌握理論知識。比如講“偏見”這一章知識時,學生以9人為一組,老師先對學生提出主題扮演活動的要求,然後由學生在各小組組長的分工下查詢相關文獻和資料,設計主題劇本,討論主、次要演員的人選,經過彩排,最後開一個角色扮演活動的總結報告。筆者專門拿出6節課(共3次,每次2節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全專業總共有76名學生,被隨機分成為11組,每組為6~7名學生,這樣可以保證每位學生都會參與本小組的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之中,而且小組內部成員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間必然會形成一種相互依賴、相互合作、高度互動的人際關係。在這種良好的人際氣氛中,小組成員共同完成老師佈置的主題任務。每小組自願產生一名組長,組員在組長的組織協調下開展準備活動。筆者根據每章的重點內容,給出了11個主題(比如著名社會心理學專家蒞校講座、愛上你、傲慢與偏見、助人為樂、一次重要會議等等),然後按隨機原則將學生分為11個小組。其中各組的組長由學生自願申請擔任,但必須得到本小組成員的認可。角色扮演活動一般安排在本門課程即將結束的時候。學生在學習了“社會心理學”這門課程的相關理論後,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通過合作學習,在統一的主題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動作為一種對本門課程學習的成果展示出來。

2.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效果十分顯著

筆者在對這種教學方式近10年的運用中,積累了大量的實際經驗,同時也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可。學生在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中表現非常積極,為了能讓本小組的扮演得到全專業和老師的肯定和認可,他們積極為本小組的主題角色扮演活動出謀劃策、群策群力,不遺餘力地在一起討論劇本、商定演員、排演劇本,直至達到他們希望看到的效果為止。筆者從學生身上看到了真正屬於年輕人的活力和朝氣,內心感到十分欣慰和快樂。通過角色扮演活動,他們對“社會心理學”這門課的理論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同時學生的參與意識也在活動中得到了提高。而且,學生們坦言自己在今後的人際相處中會更多地運用換位思考的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始終把學生放在中心和主體的位置,充分調動他們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隨著教師進一步積累教學過程中的寶貴經驗和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這門課會越上越好,讓更多的學生從合作學習中受益。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0

社會心理學歷史通常劃分為三個時期,1908年到二戰為學科形成階段;二戰到60年代為學科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期開始,社會心理學研究遭遇嚴重危機,反省和試圖消除這種危機構成70年代以後社會心理學研究主旋律。危機意識促使社會心理學共同體從研究主題選擇、主宰方法偏好、理論模型構造和研究潛在假設等所有方面進行冷酷而全面自我反思和檢討。西方社會心理學因此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始全面理智轉型。或者說,在過去20年中,西方社會心理學已經超越危機時期苦悶,從研究程式、研究技術和理論構造到研究主題拓展,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等各個方面,都有突飛猛進演化。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危機

1、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危機是認知主義危機

上世紀50年代後社會心理學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際知覺與歸因理論、認知一致性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等。走都是認知主義路線。因此,50年代以後西方社會心理學就是認知社會心理學,所謂當代社會心理學危機更準確地說是社會心理學中認知主義危機。60年代中後期,受到波普爾批判理性主義、庫恩正規化論、現象學、解釋學以及後現代哲學思潮影響,社會心理學開始從某個個別、具體研究到核心認識論、方法論,對認知主義開始進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認知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中主導地位開始動搖。80年代末後現代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興起,以及建構主義為其哲學基礎心理生態觀出現,昭示隨著人們對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認識不斷深化,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模式運用於重要文化轉向。

2、認知主義危機是自然科學研究模式運用於社會心理學失敗

早期心理學以自然學科為自我發展正規化,在自然科學統攝下,認知社會心理學長期以來將研究重點放在“經驗事實積累”上,社會心理學紛紛遵照實證主義研究正規化:首先在觀察基礎上形成假設,再通過設計精巧實驗驗證這些假設,得出結論被作為規律性知識構成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組成部分。這樣做直接結果一方面促進社會心理學中小型理論爆炸性增長,一本普通大學《社會心理學》教課書通常要涉及四五十個形形色色彼此相互獨立理論;另一方面由於忽視基本理論研究,導致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內部缺乏嚴密邏輯聯絡,各種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諸多問題當中,使認知社會心理學遭受到沉重打擊。

二、西方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

當代社會心理學危機經歷兩個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屬於危機前期階段,這一階段特點:一是幾乎所有社會心理學家都被捲入危機,在其中扮演著各種不同角色,代表不同認識,發出不同聲音;二是人們在有關批判物件、目標、觀點、對危機反應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意見,學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亂。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正是這種反思積澱。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具有兩個標誌:

1、後現代社會心理學紛爭

當代認知社會心理學危機,對映著後現代文化思潮影響,甚至可以說“危機”本身就是以後現代文化立場審視認知社會心理學結果。後現代社會心理學首先意味著對認知社會心理學全面解構:社會心理學研究目不再是對人心理“治療”或“改造”,而是促成對人心理學差異與心理侷限“理解”,促進人心理解放。心理學研究不再熱衷於去“證明”一個理論“真”或“假”,因為在後現代語境中,理論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得到“證明”。後現代社會心理學致力於從文化、歷史角度對人心理做出“解釋”。這種新研究模式強調以人與他人、他物(包括社會、文化)之間內在、本質構成性為幾點:

(1)要求以“現實人”取代“抽象人”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物件;

(2)強調心理文化意義,拒絕接受“文化特權”“西方優越”與“種族中心主義”,堅持以平等原則接受一切文化與個體心理差異;

(3)以人與人之間“對話”——互動過程研究取代傳統心理學認知中心;

(4)重視理論前構性;

(5)主張用語義學、解釋學方法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重要補充。後現代社會心理學到目前為止還處於理論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理論體系,有關它對社會心理學研究和發展所產生或將會產生影響也眾說紛紜。但後現代社會心理學思想、觀念被越來越多人解釋也標誌著社會心理學研究正在發生重要文化轉型。

2、“文化”社會心理學興起

如果說作為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重要標誌,後現代心理學還僅僅是表現為一種思想、觀念形態,文化社會心理學則已經形成相對完備體系,能夠為文化轉向提供更加翔實研究資料。從社會心理學學科內部發展邏輯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試圖消解認知主義危機產物:從學科外部影響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七八十年代印度、紐西蘭、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傳統心理學界本土化心理學研究及這一時期其他相關學科,包括科學哲學、語言哲學、臨床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研究成果向社會心理學研究滲透結果。與“認知”社會心理學相比,“文化”社會心理學興起意味著當代社會心理學研究一系列重大轉變。“文化”社會心理學認識到人心理實質上是一種文化建構,在文化社會心理學中,文化與心理不再是兩個相互分離、獨立要素,而是一個不可分割整體: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對應物。文化社會心理學完全是一種“文化”視角,它顛倒認知社會心理學思維邏輯,將文化前置,將心理作為文化延伸或對應物置於審視地位。文化社會心理學要著重討論是,人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種程度是文化表現?站在“文化”立場,過去人們普遍接受“西方”心理學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文化社會心理學將研究重點導向心理學“本土化”問題和個體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社會化”問題,強調對心理學文化內涵理解、分析。

三、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意義

西方心理學一直對文化存在著忽略,這種忽略很大程度上是與其個體主義傾向有關。個體主義把心理學研究看成是個體心理探討。在意識與行為研究中不是從個體所處文化歷史背景出發,而是從個體角度,分析個體內部動因和外在行為。這種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個體主義傾向排斥文化因素考慮,文化研究由此為心理學家所忽略或拒絕。而文化轉向無疑對克服西方社會心理學中個體主義傾向有著積極意義。同時,西方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可以促進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緊密聯絡,而同本土文化緊密聯絡社會心理學更符合社會需要,因此更具有實際效用。傳統西方社會心理學由於把追求目標定位在一般、抽象、普遍適用心理科學模式上,不考慮特殊文化條件對心理學需要和要求,因而脫離社會生活實際,成為一種純學術追求。因此,緊密聯絡本土文化實際,考慮本土文化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條件下人心理特徵應該是全球心理學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1

摘 要: 本文通過兩項簡單的社會心理學實驗研究對社會心理學的實驗方法的可用性問題從理論上作了初步探討。討論圍繞著實驗方法用於社會心理學問題的有效性和現實性問題展開,認為實驗安排的現實意義是獲得有效性的基礎。同時,本文也涉及了實驗方法的科學道德問題,定量化研究的困難性和定量性分析的必要性以及人的意識活動在實驗程序中的作用等問題。從這些問題的討論中,提出社會心理學實驗方法的特點及侷限性。更多心理學論文相關範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關鍵詞:心理學論文

1.實驗社會心理學概念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和社會有關的心理學問題的學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門較為成熟的學科。作為一門科學,其創始人馮特提出了兩種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學的取向或者說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即實驗社會心理學和文化科學的取向或者說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

實驗社會心理學是以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現象的社會心理學分支。實驗社會心理學對社會心理現象不作玄學思辨或空洞理論的探討,而是通過實驗,根據實驗資料作出相應的結論。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是各種各樣複雜的社會心理現象;實驗社會心理學所運用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實驗室實驗法在內的一切客觀方法,主要有:實驗室實驗、現場實驗、系統觀察、比較文化的研究、檔案研究、測量法、統計法(包括相關法)、模擬法、訪問法、問卷法等。每一項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或採用上述一種方法,或同時採用幾種方法,所得結果比較準確和可靠。

2.實驗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特徵

2.1實證主義

實證主義是社會心理學研究最為鮮明的特徵之一。持實證主義觀點的人認為,科學的社會心理學的任務就是通過觀察、實驗、以及抽樣調查收集各種經驗資料。他們認為,唯有采取實證的方法才能達到科學的真理,唯有可被這種方法接近的現象才是科學的興趣所在,才能被納入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視野。實證主義直接衍化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客觀主義(主張資料及其收集過程應剔除偏見)、行為主義(主張只著眼於外顯行為,堅決排斥直覺主義、心靈主義以及現象學)和操作主義(主張社會心理學使用的概念,其意義不能來自經驗過程之外)。

2.2實驗主義

自20世紀20年“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F.奧爾波特那本全面介紹實驗成果並系統闡述其個體主義立場的《社會心理學》發表,公認為是“實驗社會心理學”(也叫“科學社會心理學)誕生的標誌,他首次將社會變數系統引入實驗室中以後,以實驗作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實際上成了社會心理學的主流。受實證主義影響,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家們在研究方法上極力向一些精密學科靠攏,重定量而輕定性研究,力圖在控制得十分嚴格的實驗室中通過對變數的操縱來確定社會現象之間的關係,以致實驗法,尤其是實驗室實驗基本成了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即實驗社會心理學尋求答案問題的唯一方法。肖()和康斯坦佐(tanzo)斷言,只有在控制條件下進行的實驗室中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才是科學的社會心理學。

2.3個體主義

在有關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批判性著述中,這一學科的個體主義傾向受到了學者們的高度關注。伊恩.帕克在《現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中,將“社會心理學中無處不見的基本概念——個體主義”視為與舊正規化有關的五大觀點之一;A.佩皮在總結社會心理學的歷史教訓時更是明確地寫道:“縱觀構成美國社會心理學歷史的純理論和實際研究領域,我們會發現大多數有影響的重要學派及運動都將個人視為研究中心。與此相對的是,那些以群體或叢集現象為重點的理論研究(即應用相互依賴或其他關係概念的理論研究),對該領域的影響則遠沒有那麼深遠。”F.奧爾波特在《社會心理學》中認為:“社會心理學不應該被當作與個體心理學截然不同的學科,它是個體心理學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是與個體的由其他同伴組成的環境相關聯的個體行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行為的科學,這種行為特指個體刺激別的個體時的行為或對於別的個體的行為的反應;社會心理學也描述個體的意識,這種意識特指對於社會事物與社會反應的意識。簡言之,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的社會行為和社會意識的科學。”

3.實驗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

3.1生態學的研究趨向日益濃厚

心理學研究的生態學取向既是當前心理學的一種改造運動,又是日益受到關注的一種心理學方法論。它主張在真實環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即研究人的現實行為和自然發生的心理過程,它在方法上採用的技術要求儘量保持心理和行為發生的自然性,如採用準實驗設計、無覺察技術等。

生態學取向最早是在20世紀40年代,在心理學的社會行為領域中出現。格式塔心理學家勒溫、機能主義心理學家布倫斯維克,分別注意到當時的心理學研究不注意在現實環境會考察行為和心理過程,力主在現實環境會考察行為、心理與環境的關係,從而開創了心理學的生態學研究。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末,這種研究取向不但在社會心理學中繼續發展,拓展其在這個領域中的影響範圍,而且逐漸向心理學的其他領域擴張。20世紀90年代,生態學取向的研究更加具體化,屬於該研究模式下的各種專題不斷出現。

3.2文化這一重要的`環境因素被列入對心理與行為的考察過程之中

文化這一重要的環境因素被列入到對心理與行為的考察過程之中,體現在:第一,實驗社會心理學的本土化研究的深入。本土心理學的興起是對作為主流心理學的美國社會心理學的反叛與分化,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社會心理學追求普適性而忽略文化因素的不足,建立在美國文化下的社會心理學並不能解釋在所有其他文化下產生心理和行為的原因。第二,跨文化研究。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歐美心理學者的文化意識不斷增強,他們就文化對社會行為的影響更為敏感。跨文化研究者借鑑了“主位與客位”的方法學,把在所有文化中對行為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原理稱為客位;而把在文化上受限制的原理稱為主位。跨文化研究的深入,避免了傳統社會心理學將歐美文化強加給其他文化,促使研究者以更加豐富的眼光來看待文化現象,促進多元化的社會心理學的發展。

3.3研究方法也日益科學化和多元化

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包括現場觀察法、深入訪談法、現場實驗法、實驗室實驗法、問卷法,還有個人生活史法、檔案材料分析法、話語分析法,等等。每一種研究方法的價值都是相對的,對某一種研究方法的強調是以犧牲另一種研究方法為代價的。因此,對每一種研究方法都應抱著寬容的態度,在多元化觀念的指導下,實驗社會心理學日益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學化和多元化,用各種方法的組合去彌補使用某一種方法所帶來的侷限。

3.4充實傳統課題研究內涵,增加了新的研究課題

沒有繼承,就沒有創新。社會心理學對於傳統的研究課題並不迴避或否棄,而是從新的角度進一步充實、擴充套件和深化。如對社會時尚、社會態度、社會認知等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僅僅拘泥於傳統的課題框架,已不能適應或包容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和理論認識的創新發展,為此,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還增加了新的課題。諸如:社會潛能、社會慾望、民族潛意識等。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2

抱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言語行為,學者們已經從不同的角度對抱怨言語行為進行了定義及研究。在語言學界,在抱怨言語行為中,由於過去或正在進行的活動對說話人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說話人表達不滿、煩惱、責難以作為對該活動的反應,並且這一抱怨常常講給對這一冒犯行為至少要負部分責任的受話人。漢語抱怨的社會語言學研究在國內還未見到。

心理學界對抱怨言語行為的研究主要是針對抱怨的心理原因、功能、後果,以及抱怨者的人格特徵等方面展開的。目前,國內也有一些關於抱怨言語行為的心理學文章,但缺乏系統性和理論闡述,只是簡單的講述。另外,考慮到社會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大部分的發展都在美國進行;因此,許多發現尚未在其他文化中進行驗證以確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性。本文就是通過對漢語抱怨言語行為語料的分析,發現漢語抱怨言語行為同樣具有自我表現的功能,因此提出漢語抱怨言語行為本身就是一種自我表現方式的觀點。下面首先介紹社會心理學中自我表現這一概念。

自我表現概念在社會心理學中,人們把自覺的印象控制過程稱作自我表現。自我表現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一個基本方面,因為大部分社會交往活動可以基於自我表現的`分析,只有少部分行為可以被認為是沒有自我表現的意圖。被廣泛使用的自我表現行為分類是:把自我表現分為自信的自我表現和防禦性的自我表現。可以肯定,幾乎每個人都會使用某種策略達到自己的目的。那麼人們將抱怨作為自我表現的一種方式,是想給抱怨的傾聽者留下什麼印象呢?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呢?下文針對這兩個問題做詳細論述。

漢語抱怨言語行為是一種自我表現的方式。抱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言語行為現象,我們時常會聽到周圍其他人或我們自己抱怨天氣不好,考試題太難,工作壓力太大,或其它一些令人不滿意的行為或事情。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抱怨呢?有人會說:“我需要發洩!”是的,抱怨具有宣洩的功能,通過抱怨可以減少自己內心的認知失調所帶來的不愉快。但是,我們抱怨並不僅僅是為了發洩自己內心的不滿或不快,有時,我們是為了進行自我表現,也就是試圖被他人以自己所期待的方式來看待自己,這在社會心理學中稱之為“印象管理”,無論我們是否親身體驗了對他人、某物或某一情形的不滿情緒,我們仍可能會進行抱怨,通過抱怨來影響我們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形成,試圖給他人留下各種不同的印象,並實現不同的目的。

抱怨表現個人屬性。首先,抱怨可以表現我們的個人屬性和品質,並達到同他人建立人際關係的目的。通過對抱怨言語行為實施或抑制的自我控制,我們試圖留給別人不同的個人屬性印象。當我們的同事向我們抱怨公司老闆太苛刻時,如果我們隨聲附和他的抱怨,不管我們自己是否真得有同樣不滿的體驗,我們實際上都是在表現我們的個人屬性。這種情景下,抱怨成了我們之間關係的一個聯結點,我們之間產生了某種共鳴,拉長我們的談話,並達到了在我們之間建立起團結一致的人際關係的目的。這就是我們通過抱怨給別人留下的印象和我們的目的所在。相反,如果我沒有跟隨他抱怨,他很可能會認為我不同意他的觀點,從而形成我和他不屬於一類的印象,他很可能結束他的談話或尋找其他傾聽物件。由此可見,抱怨同時也是人際關係的一種調節劑。

抱怨表現個人優勢。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自我體驗或聽到周圍人的這種對事物或他人的否定評價。在餐館吃飯時,有人會抱怨某道菜不正宗或某種酒不如另一類酒好喝,他的抱怨是要給同桌其他人造成一種印象:他對菜和酒挺有研究,他的品位很高或比其他人見過世面。在公司裡某一個部門主管可能會在老總面前抱怨其他人的無能,他是想給老總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即他很有能力。所有這些抱怨都是在傳遞一種資訊:即我的期望和標準很高,並且通過這種印象實現被讚賞或被服從的目的。

抱怨表現個人弱勢。我們抱怨時,並不總是在表現自己的優勢,相反,有時我們抱怨是故意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自己比較弱勢,以期望獲得別人的關注和同情。

抱怨表現個人弱勢,保護自己的自尊和麵子。抱怨表現個人弱勢,還可以保護我們的自尊和麵子。我們都希望別人覺得我們很棒,希望獲得別人的尊敬。告訴別人自己不好的表現是由於外在因素的影響,可以給失敗的自己“留點面子”。如果一個人準備做某事並且由於某種原因沒有做好它,這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是,這時如果我們通過抱怨一些事情,會挽救我們的面子。這時的抱怨是一種防禦性的自我表現方式,其實是一種找藉口的行為。有的學生考試沒考好,害怕丟人,他會抱怨考試題太難,或別的同學作弊等。有的運動員參加比賽沒有取得好的成績,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就會在賽後抱怨自己身體有傷,或是裁判不公平。這些人都是在尋找藉口來挽救自己的面子,減小給其他人留下負面印象的程度。同時,通過抱怨,人們會產生一種自己不是太差勁的自我印象,保護了自尊。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漢語語境下人們進行抱怨不僅僅是一種內心不滿情緒的宣洩,人們還通過抱怨言語行為完成各種自我表現:表現個人屬性、個人優勢和弱勢;並實現各種不同的目的:獲得別人讚賞、同情和關注;保護自己和他人的自尊;挽救自己和他人的面子。但是這些想法和目的是否一定可以實現,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抱怨的內容、抱怨傾聽者的認知等,並可作為今後研究的內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