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追求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5.75K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的追求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的追求心得體會

教育的追求心得體會1

鄭英老師說:“教育,是一項向美而生的事業。”“教師,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美好的人。”鄭英老師其人,即是“美好”的代名詞。在這次講座中,她飽腹詩書的氣質、舉手投足的優雅、笑容可掬的態度。都鮮活地向我們詮釋著“美好”。

看了《教育,向美而生》這本書之後,第一感受就是,鄭英老師一定是個內心柔軟的女人,她把工作和生活過成了詩和遠方。她每週都會定一束鮮花精心侍弄;每次出門著裝都保持清新整潔;每次看書都要將手洗淨。這些事情在一般人眼裡或許要多花費很多時間,但也正因為需要花時間,才更能體現出對生活的深情。

其實我在學校裡接觸過很多老師,覺得他們身上都有這種對生活的深情。比如胡鐵城校長,前不久在我裹著羽絨服去上早讀的路上,看見他穿著運動短袖在跑步;還有胡自強部長、邱勇兵和湯軍老師,他們經常結伴打乒乓球、去郊外騎行;還有汪正文老師,每個月都堅持跑步;還有當時被戲稱是“祁門陶淵明”的汪文峰老師,辦公室裡的花花草草養的生機勃勃;還有現在辦公室的“多肉達人”楊軍師老師。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這種對生活的美的追求,無關年紀、無關學識、無關金錢,只關乎對人、對己、對物的深愛......

真正的教育,不離生活之美,因為我們自己就是一門課程,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們對待生活的態度。過好自己的生活,會為教育注入新鮮美好的元素,從某種意義上說,會以拐彎的方式為教育人生做新的箋註和眉批。

所以說,成為一個美好的人,首先應該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再者,成為一個美好的人,還應當是一個詩人。

馬卡連柯說:“教育是像詩一樣美好的科學,尤其是教育新人的過程中更如同詩歌創作一樣,其間充滿著艱難困苦的探索,同時也極富浪漫傳奇的色彩。”師者,當懷一顆詩心,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如此。我們不是文章、修辭、語言、考試的分析家,也不是教材和教參的操縱者。一個語文老師,應該有遠比“語文”更寬闊的視野,即引導學生髮現美。師者,當以一顆詩心領悟美,再引導學生感同身受。

昨天上公開課《夜歸鹿門歌》的時候,我就發現擁有一顆詩心真的很重要,我們講緣景明情,如果沒有一顆詩心,又怎麼去領會那些意象,置身那樣的詩境,與詩人達到共情呢?

所以,我期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美好的人,熱愛生活,富有詩意,追慕美好,向美而行。

教育的追求心得體會2

20xx年熱播過一部校園青春偶像勵志劇《十八歲的天空》,劇中一個鏡頭記憶猶新:神話級老師古越濤受聘於嘉英中學,該校的兩位老師向他請教教育方法,古老師伸出手並讓兩根手指交叉,對嘉英中學的兩位同仁表示:“這就是他教育成功的祕訣”。面對古老師的“兩根交叉的手指”,兩位老師流露出了困惑的表情。在虛擬的電視螢幕上,古老師憑著這一祕訣,將接手的一個爛班培養成一個大學聯考優秀班;在現實的教育工作中,我一直用實際行動去詮釋古老師手勢的內涵。我認為“兩根手指”代表著教師和學生,“交叉”代表著教師對學生的陪伴、溝通和激勵。陪伴、溝通和激勵,不僅是我對古老師手勢的破譯,也是我近些年的教育追求。20xx年我又接手了新一屆高一學生,我不僅向全班學生宣講這一手勢的內涵,還將“陪伴、溝通、激勵”的教育追求貫穿在教育教學實踐中。

一、“兩根手指交叉”——陪伴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愛一個人,最高境界就是花費時間陪伴他。我不相信,教育中缺少陪伴,遊離學校、遠離學生能教育好學生;我不相信,教育中缺少陪伴,遙控指揮、一味依賴班幹部團隊能管理好班級。現在學生的自覺性和自控力都較差,長期處於被動和壓制的學習狀態,一中的學生也不例外,老師的陪伴尤其是班主任的陪伴,對學生教育和班級管理往往起到關鍵作用。

自從接手新班級,不論是颳風下雨還是天寒地凍,每天早晨我都會準時出現在教室裡。每天中午坐班我都是親力親為,疲倦了就在輔導室躺椅上休息。一中自習時間較多,除了班幹部的坐班和管理,我一般都會待在輔導室並多次到教室巡查,維持紀律和督促學習。每天三餐飯後我會盡早來到教室,讓教室能儘早安靜下來,讓學生利用好邊角時間。我每天的在校時間一般有十四個小時,我想有我陪伴在學生的身邊,一定能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勢必讓違紀違規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

新生軍訓,教官在前面訓練,我在後面默默地做好後勤保障。冬、春季的晨跑,我班的隊伍旁總會有我跟跑的身影。田徑運動會我穿梭於本班運動員的比賽專案,用手機為每個運動員定格了運動的瞬間。班級元旦晚會我全程觀看,並充當了一名攝影師的角色。衛生值周我巡查各個衛生責任區域,也為每個勞動小組拍下了多張勞動的畫面。科技人文藝術節放手學生去籌辦,我不時過問指導,本班舉辦的“主題蛋糕DIY”活動深受學生喜愛。我在這一年為學生拍攝了大量學習生活照片,這些照片是我陪伴學生的明證,無疑也是學生的珍貴回憶。

二、“兩根手指交叉”——溝通

我不贊同“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觀點,但我相信學生是可以轉化的,這需要我們老師長期反覆的心靈溝通。我認可“沒有懲戒就沒有教育”的觀點,但懲戒只是教育的手段之一,而溝通是最不具風險而最具實效性的教育手段。家長對我們老師的最大期盼就是多找自己的孩子談話溝通,學生也是希望並願意和老師交流溝通的,而一個好的班主任也一定是勤於溝通、樂於交流、善於做學生思想工作的。

我找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總是控制情緒,用耐心和真心感召學生,以鼓勵和期待提升學生。對於問題學生,我眼裡學會容住沙子,總是以“假如他就是自己的孩子”的換位角度和“一次不行再來一次”的心態,多次反覆談話溝通,讓問題學生處於可管可控的範圍內。臨界生決定了班級的升學率,當然也是我溝通交流的重點,我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調適心態,讓臨界生們處於“不拋棄不放棄”、“力爭上游”的狀態。午休值班閒來無事,我都會找三、兩個學生談談心。談話後我都會作好記載,儘量覆蓋全班學生;談話前我會稍作準備打好腹稿,不作無關痛癢的`溝通。每次月考後我會大範圍地與學生交流,鼓勁與鞭策區別對待。

要教育好學生先教育好家長,加強家校聯絡形成教育合力。我充分發揮班級家長QQ群的作用,及時釋出放收假資訊、月考成績,上傳學生在校照片,提醒近段時期注意事項,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情況。每個家長的電話號碼都儲存在我的手機通訊錄裡,學生有進步我會報喜訊,學生出現問題或存在潛在問題苗頭,我都會知會家長。

三、“兩根手指交叉”——激勵

教育藝術不僅在於傳授本領,還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現在的學生,學習時間長,學習壓力大,導致學習熱情不高,一中的部分學生也是精神疲軟、學習懈怠,需要老師不斷地調動他們的內驅力和積極性。作為班主任,我試著採用多種激勵手段,讓他們找到精神支柱,獲得奮鬥動力。

我一直重視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每週我都會向學生推送一篇勵志美文,讓文章浸潤心靈、激發鬥志;我也充分利用好學校刊物《心靈驛站》等,就地取材。我向學生推薦了三十多首勵志歌曲,在醒午睡時迴圈播放,借評選“班歌”之際讓學生學唱部分歌曲,借音樂提振學生士氣。我播放了俞敏洪、馬雲、“我是演說家”的演講視訊和一些勵志短片、勵志電影,一方面調節學生緊張的學習生活,一方面讓偶像榜樣、生動影像來激勵學生。

儘管學生學習時間很緊張,但我一直不放棄主題班會這一教育陣地,讓主題班會發揮激勵的作用。我重視目標激勵、榜樣激勵和競爭激勵。開學初讓學生寫下“大學聯考願景”,每月讓學生進行“自我期許”,讓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激勵自己。月考總結中我都會對優秀生和進步生進行表彰並留影,在班級評選“超級學霸”和“學習標兵”,讓這些學生現身說法進行經驗交流。在學習上我開展了多種學習競賽活動,如“對手賽”“擂臺賽”“學習小組競賽”,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我也以激勵為主。學生遲到,我會讓學生在教室張貼的考勤記載上簽名;學生自習課講話,我會請他到輔導室裡陪著我辦公;學生作業未交或抄襲,除了必要的罰站外,我一般會借問明原因來以示警戒。我在教室牆壁張貼激勵標語,在後面黑板每隔一兩週板書一條勵志標語,我也鼓勵學生把座右銘貼在課桌上,讓顯性的班級文化激勵學生。每天我都會訓話三分鐘,每月都會撰寫一份班情告知書,讓學生心靈時刻受到碰撞。

陪伴,需要用情;溝通,需要用心;激勵,需要用智。電視劇中的古越濤老師用事實用成績征服了曾經懷疑他的人,我也堅信“兩指手指交叉”的教育追求在現實中會結出碩果。我不奢求取得古老師那樣的成績,我只是憑著良心工作,但求問心無愧。“兩指手指交叉”的教育追求,我正實踐著,並且也會一直實踐下去。

教育的追求心得體會3

美,是教育的追求心得體會2鄭英老師說:“教育,是一項向美而生的事業。”“教師,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美好的人。”鄭英老師其人,即是“美好”的代名詞。在這次講座中,她飽腹詩書的氣質、舉手投足的優雅、笑容可掬的態度......都鮮活地向我們詮釋著“美好”。

看了《教育,向美而生》這本書之後,第一感受就是,鄭英老師一定是個內心柔軟的女人,她把工作和生活過成了詩和遠方。她每週都會定一束鮮花精心侍弄;每次出門著裝都保持清新整潔;每次看書都要將手洗淨......這些事情在一般人眼裡或許要多花費很多時間,但也正因為需要花時間,才更能體現出對生活的深情。

其實我在學校裡接觸過很多老師,覺得他們身上都有這種對生活的深情。比如胡鐵城校長,前不久在我裹著羽絨服去上早讀的路上,看見他穿著運動短袖在跑步;還有胡自強部長、邱勇兵和湯軍老師,他們經常結伴打乒乓球、去郊外騎行;還有汪正文老師,每個月都堅持跑步;還有當時被戲稱是“祁門陶淵明”的汪文峰老師,辦公室裡的花花草草養的生機勃勃;還有現在辦公室的“多肉達人”楊軍師老師......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這種對生活的美的追求,無關年紀、無關學識、無關金錢,只關乎對人、對己、對物的深愛......

真正的教育,不離生活之美,因為我們自己就是一門課程,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們對待生活的態度。過好自己的生活,會為教育注入新鮮美好的元素,從某種意義上說,會以拐彎的方式為教育人生做新的箋註和眉批。

所以說,成為一個美好的人,首先應該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再者,成為一個美好的人,還應當是一個詩人。

馬卡連柯說:“教育是像詩一樣美好的科學,尤其是教育新人的過程中更如同詩歌創作一樣,其間充滿著艱難困苦的探索,同時也極富浪漫傳奇的色彩。”師者,當懷一顆詩心,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如此。我們不是文章、修辭、語言、考試的分析家,也不是教材和教參的操縱者。一個語文老師,應該有遠比“語文”更寬闊的視野,即引導學生髮現美。師者,當以一顆詩心領悟美,再引導學生感同身受。

昨天上公開課《夜歸鹿門歌》的時候,我就發現擁有一顆詩心真的很重要,我們講緣景明情,如果沒有一顆詩心,又怎麼去領會那些意象,置身那樣的詩境,與詩人達到共情呢?

所以,我期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美好的人,熱愛生活,富有詩意,追慕美好,向美而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