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學生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2W

前言: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引導與陪伴。家長該如何做好與孩子之間的交流與感情培養是一門不可輕視的學問!

國中學生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1、注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責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擔,哪一位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同時,父親和母親要為對方承擔教育責任創造條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應單方獨攬“大權”;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對子女的教育影響力和諧互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全方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2、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品質,有利於增強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多給孩子以欣賞的目光,就會看到孩子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到她的一點點進步,肯定她,堅持鼓勵她,耐心引導她,平和看待她,並以實際行動支援她,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這一點是很必要的。

3、加強與班主任及老師的溝通和聯絡。主動向班主任介紹孩子的情況。比如我們在剛開學時就向班主任重點表明:孩子膽小、老實,請老師給予關照。之後,經常向班主任及老師瞭解情況,堅持每天看一看聯絡本、並簽字,將孩子的點點進步向班主任及老師彙報,這樣便於和班主任及時溝通。衡量一個老師的能力不單單是她的教學質量,更應該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順利成長,家長很重要,老師是關鍵。這一學期來,孩子進步很大,已經能自覺地積極主動舉手發言,發言的聲音也變得響亮了。孩子通過班主任及老師的培養,變得自信、開朗了,也在學校交了幾個朋友。在這方面,作為家長感到十分欣慰。

4、注重與孩子日常交流,幫助孩子克服缺點。我們非常注重與孩子的交流,讓她說同學的優缺點,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比如我們的女兒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總是把加法當減法,減法當加法。我們就設計一些作業,其中有許多粗心大意的錯誤,故意請她當“老師”批改。反覆訓練幾次,在這方面的錯誤明顯減少了。針對她吃飯慢的不良習慣,我們就想辦法培養她做事快的習慣,給她講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儘快做好了,才有時間玩或學別的東西。

5、不要輕易對孩子發火。我們覺得,經常對孩子發火。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她已經習以為常了,覺得你發火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二是會因為她膽小而懼怕你,使她對你望而卻步。如果經常發火,她就會報喜不報憂,家長就瞭解不到孩子的真實情況,這樣教育起來就會被動。教育孩子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只能慢慢來。

6、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並培養她學會休息和調整。好奇心、豐富的想象力和爭強好勝是孩子成長的三大要素。因為一年級的孩子都比較小,天性好玩,在這方面就要保證孩子有充裕的機動時間去玩和放鬆,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同時,孩子每天要上六節課,非常辛苦,每天回家都很累。在這方面,作為家長,一是為她做好各種後勤服務工作,加強補充營養,幫她解乏;二是教她自己學會休息和調整。比如聽聽音樂,閉目養養神、輕鬆活動一會兒等等(當然,最好是學校每個星期三下午讓低年級的學生在家學習,藉此機會適當調整一下)。等疲憊過後馬上是一個智力的高峰,在這個時段內,再要求她完成作業和閱讀課外書籍。

【課外擴充套件】

尊敬的彭老師、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今天我走上這個講臺,看似腳步輕鬆,實際上卻是心情忐忑。說實在,當我接到電話,要我談一談家庭教育所謂的的“成功經驗”時,心裡覺得很慚愧,因為我覺得自己做得很少,也做得不好。今天算是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與各位家長作一個簡單的交流。

第一方面:四個相信,四個感謝。

一是要相信學校,感謝學校。相信學校其實就是相信家長自己的選擇。說實話,最初選擇公益中學時,我只花了很少時間做了簡單的比較,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但當我看到“學做人、學知識”的校訓時,立刻堅定了自己的選擇,至今沒有動搖。這兩年和“公益”一起走過,一起成長,學校的辦學理念、管理制度和措施以及潘校長的親筆信等,都深深打動了我,我想這一點各位家長一定都有同感。

二是要相信老師,感謝老師。兩年的實踐,我完全相信公益中學所配置的師資,力量是相當雄厚的。任課老師、生活老師都會通過簡訊等方式及時地將孩子在校的表現、各課的知識要點、作業佈置情況、複習方法、閱讀建議等情況與我們溝通交流,雖然孩子遠離我們,但我們對孩子的情況卻能全方面瞭然於心,在家校互動環節,學校老師堪稱典範。

三是要相信同學,感謝同學。曾經和一位浙江省名校長聊天,他說的一句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國小看老師、國中看玩伴、高中看學校”,這是孩子成長三階段要重點關注的三個問題。從中學階段開始,我就有意識地關注孩子的玩伴,非常幸運的是,我的孩子碰到了很好的同學,結識了很好的玩伴。當然,這要感謝學校老師對班級團隊的教導,更要感謝各位家長培養了相當優秀的孩子。

四是要相信孩子,感謝孩子。有一位老師曾經說過:現代家庭條件下成長的孩子,99%以上均具備熟練掌握中學課本知識的智力水平,關鍵是看如何教育和引導。從國小開始,我就注意讓孩子養成放學回家先做作業的習慣,保持至今。我覺得這一點對於孩子養成良好習慣,並最終取得良好成績,至關重要。在孩子的考試成績方面,我覺得做家長的要在思想上重視,表現上淡視。從國小至今,我從沒有一次因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而責罵孩子。必要的分析和激勵當然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讓孩子感覺到來自家長的信任。我覺得家長要學會容忍孩子進兩步,退一步,而不是“強求”“1+1=2”,其實“1+2-1=2”也說明你的孩子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

第二方面:四個多一點、四個少一點

一是要多給一點動力,少給一點壓力。孩子碰到困難,如果我們給的'是鼓勵,很可能會把阻礙轉化為動力;如果我們給的只是責備,那麼只會給他帶來更大的壓力。七年級時,我常向孩子打聽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孩子說得最多的就是:班裡來自長興的同學,成績非常優秀而學習方法又顯得相對輕鬆。那言外之意就是:趕超他們非常困難,甚至是不可能。我嘗試著從基礎知識掌握的紮實程度進行分析;鼓勵他不要把目標定得太大,一課一課地學紮實、一名一名地往前趕;每次取得的進步都給予他很大的鼓勵。與此同時,我與學校保持互動,和班主任、任課教師一起分析孩子的情況,嘗試按“批評兩次、表揚一次”的方法,既幫助孩子糾正缺點和不足,又始終讓他保有前進的動力和積極性,成效比較明顯。

二是要多一點平等的溝通、交流,少一點埋怨和嘮叨。中學階段的孩子,思想說單純很單純,要說複雜也很複雜,所以經常會出現“一根筋”、“鑽牛角尖”等現象,遇到這種情況,我想我們做家長的不需要嘆氣也不應該有怨氣,回想我們自己當年,不也是如此過來的嗎?!重要的是家長要經常抽時間與孩子溝通、交流。如,有時候孩子對老師的批評一時難以接受,“口服心不服”,我就會抽時間“傾聽”孩子“訴說”,從事情的起因、經過,到問題所在,到他本人的觀點……幫著試探性地做一些分析,適時地也肯定他的一些觀點,並及時地指出他偏差之處,逐步引導。當然家長自始至終必須堅守“老師的批評是為了孩子更好地進步”的原則,否則就失去了家庭教育的意義。有時,我還會與孩子玩一些“家庭法庭”的遊戲,請孩子做法官,讓他換位思考,引導他作出正確的判斷,接受正確的觀點。憑藉家長的“威勢”,不是平等地參與事件的分析,而是喋喋不休地埋怨或責罰,不見得能取得多大的教育效果。

三是多給一點孩子自主學習的空間,少一些家長的自作主張。我以前也和很多家長一樣,自作主張到新華書店去幫孩子買一大堆的課外訓練,結果到頭來是“買新如新”,孩子根本不願意去做,說實話國中階段確實需要補充一定數量的課外練習。但孩子不願意做,該如何是好呢?通過選擇比較,我摘抄了少量典型的課外輔導題,請孩子嘗試性地做一做,並詢問孩子,能否幫助他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得到肯定答覆以後,告訴他這些輔導題出自何處,請他自己到書店去看看。這樣,我逐步使他“願意”做一些課外訓練題,改“被動”為“主動”,效果也更好。

四是多站在學校的角度做孩子的工作,少一點以孩子個人為中心的負面教育。所有的孩子都是自己家的家中玉、掌中寶,任何家長都不希望自家的孩子受委屈,但學校是一個大家庭,學習上、生活上、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或多或少都會碰到一些困難、產生一些磨擦、形成一些分歧,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階段必須經歷的正常現象,從某種角度看,它們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筆財富。在對待這種問題上,我都是站在學校的角度做孩子的工作,教會孩子學會熱愛學校、崇拜教師、關心同學,而不是錯誤地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繼而還當著孩子的面談一些學校的不足、老師的不對、同學的不是。因為我覺得這樣做,表面上看似呵護了自己的孩子,實則對孩子是有百害無一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