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師德心得體會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9.69K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師德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師德心得體會3篇

教師師德心得體會1

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著光榮而神聖的歷史使命。要培養造就二十一世紀高質量、高規格的人才,就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教師的師德,教師的師德決定了教師的素質,教師的素質又決定了教育的質量。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範。”

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哪?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通過此次暑假期間學校組織師德師風教育學習,我對新時期的師德師風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了新的認識,我認為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合格的人民教師必須要具備以下素質:

一、更新教育觀念

當今時代,科學發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人類社會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出整體性、綜合化的發展趨勢,要求教育全方位地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具有綜合文化素養與創新精神的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新一輪的課程改變在全國範圍內轟轟烈烈的地進行著,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儘快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的發展為主”、“培養創新型的學生”、“學生對生活有用的知識”、“轉變師生關係”等等,這些都是新課程下的教育觀念。

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改變以往的“應試教育”,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能力和思維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為與時代共同進步的學者。

二、愛崗敬業

有人說:“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它把野蠻變成文明,把無知變成淵博。”當今社會,有些人把名譽、金錢、權利看成是衡量一個人價值高低的法碼,這些人朝思暮想,夢寐以求,想得到這些東西。而這些東西,只不過是身外之物,過眼煙雲。為黨的教育事業無私奉獻,才是我人生最有價值的,最可寶貴的。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

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三、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

在暑假期間學校組織我們學習了《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提高教師政治素質的檔案和書籍,並觀看了《師德啟示錄》。特別是學習了《師德標兵先進教師事蹟》之後,我受到震憾,在重慶開縣的特大井噴和特大洪水中,廣大人民教師捨己救人,學生的生命高於一切的崇高使命讓老師們不畏死亡,犧牲家人,更不顧自己。“因為我們是人民教師,在災難面前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學生,首先保護營救學生。”這句話說得多麼好啊!這才是時期的人民教師。同時我們還聽取了教育專家成尚榮師德專題報告,通過這些師德報告及先進事蹟的學習,我更深刻地認識到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性,也更要提高教師道德的修養。

四、熱愛學生

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在學習了師德標兵先進事蹟後,讓我更懂得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是師德的靈魂”、“用心去愛每一位孩子”。也更得了對教育事業的無怨無悔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對所有孩子的真誠無私的愛。同時更讓我感動的是: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老師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五、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學生們的學習基礎、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家庭背景各有不同,學習上存在差異是客觀現象,作為老師,我們要做的首先是不要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不要歧視成績差的學生,要充分的尊重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研究教育物件,把榮譽給每一個孩子。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不放棄每一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六、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學高為師,身正是範。”學識與品德永無止境,致真、致善是教師一生的追求。古往今來,從教人員無論社會上稱之為“先生”還是呼之為“教師”;無論眾人評定他們社會地位是高,還是低;無論領到的薪水是多,還是少;在人們的眼裡,教師的職業是崇高的,是倍受世人尊重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教師師德心得體會2

林老師的師德報告,讓我對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有了較明確的認識。師德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就決定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成敗,我非常贊同他的幾個觀點。當然我們的先決條件是要要關愛學生,並就林老師舉的例子而言我特別歸納了兩點:便是以德服人,要“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身正”在德育中尤為重要。其身不正,何以為師?教師是文明的使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授業解惑”之人,更應為人師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範行為來感染、影響並規範學生。然而,在工作中,我們因為自身素質不完善,常常忽略了一些細小舉動:我們很多同志往往這邊才譴責讀者高談闊論,轉身卻與同事大聲評論該讀者的素質低劣;才剛批評完某某學生偷懶,轉身卻自己翹著二郎腿坐在工作臺前看書。從表面上看,這些不過是小事。但如果站在學生的立場看,學生對教師的說教進行認知時,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與教師自身的言行聯絡起來進行思考和評價。如果二者一致,學生就會樂意接受,反之,就會抱鄙夷甚至抵制的態度。的確,我們教育工作者自己並不真正具有的東西,便無法真正給予學生。我們只有以自己言行統一、表裡一致的美好品德為載體,才能在學生身上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教育效果。“小事”做好了,就能拓展教育空間,縮短師生距離,贏得學生的信賴,對學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將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再說“古希臘”,你們知道嗎?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就是在那舉行的呢!那裡還出了許多有名的科學家和哲學家呢!比如阿基米德和蘇格拉底。 其次便是要平等待人,關心他人。 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現實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對待他們,我們都把自己當做是一名管理者,而他們成了被管理者。也因為此,我們不能以一個公正、平等的心態去對待他們。當他們犯錯誤時,我們有種抓到你“小辮子”似的喜悅,然後是擺出一副高姿態來教育、譴責。對於那些屢教不改的,更是擺出一副厭惡的表情,然後把他們歸在“素質低”的行列,卻從來沒有想過要以一顆寬容的心去看待。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願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與鼓勵是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尊重學生的實質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脫出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為他們成長的夥伴,成為他們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併成為他們的朋友。

最後我想補充的就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往實際上也是建立在人和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上的。老師是普通人,學生也是普通人,大家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在學校裡,老師有老師的責任和義務,學生有學生的權利和義務,師生關係極大地影響著教育全過程,是班級管理中及其重要的一環,能否處理好師生關係,事關教育的成敗。師生關係是一種和諧、真誠和溫馨的心理氛圍,是真善美的統一體。老師在批評教育學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在不能確定學生做錯事的情況下,寧願把他們往好的方向想,更不能侮辱其人格。

曾有一位學生,他是大班轉過來的插班生,事實上他媽媽也是為幼兒老師,然而在她自己幼兒園上學的幾年裡,每一位老師都特別關照他,使其養成了恃寵而驕的習性,他覺得對他最好是理所當然的。通過長時間的接觸,我發現他其實內心很善良,只是某些過分的關照讓他失去了更好的發展空間,少有自己動手實踐的機會。於是從批評到鼓勵到表揚,他慢慢改掉了任性的脾氣,積極好學,每天都開開心心的上幼兒園。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師每天都進行著大量的平凡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是,我們應該立足現今,著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勤勤懇懇。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教師是“燃燒的蠟燭,”教師是“人梯”……。我將用行動去播撒愛,用愛去培育美好心靈,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出不平凡的力量,做出應有的貢獻。

以上為聽完林老師的報告後的當日所書,事隔一日,突發新的感受補錄如下。

師德需要一些堅持。始終保持著崇高的師德,這是很難得的,人總是偷懶的、自私的。當我們的私利與公事相沖突時,你是否能次次都以師德為重呢,教師亦凡人,也有私慾,也會比較,是甩手不幹了呢,還是繼續以崇高的甚至是犧牲自己利益的道德標準來行事呢,恐怕往往會為難吧,偶然為之易,始終堅持難。

身為教師,我們不能把教書育人降低到只傳授知識的層面上。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通過學習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從教素質。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學生,以真誠的愛心去溫暖學生,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學生的美好心靈,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師師德的自覺性,是行風的建設的關鍵,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成為一個良好口碑的教師,重溫天底下最燦爛的工作。

關於國小的東西,我已經弄丟得七七八八了。只剩下我們一起寫得那本詩篇,我們一起照的畢業照,和那本同學錄。這些東西我會好好的收藏起來,那是我們的幸福,我們的回憶啊!說起“阿菲”這個外號,是因為她實在太像《豬豬俠》裡那個圓嘟嘟的菲菲公主了,所以被我們親暱的稱為“阿菲”。雖然她一開始極力反對,但是仍無法躲過同學們的“炮彈式”口水攻擊。後來啊,我們也驚奇的發現阿菲的性格和可愛的菲菲公主有幾分相像哦!加緊走路的速度。微微敞開的棉服吹進了絲絲冷空氣,不禁由內而外地抖了一下。走到半途,突然,一陣響聲劃破了冰冷,毫無預兆地傳入耳膜。我循聲望去,原來是一位老奶奶被撞倒在地,旁邊是撞翻的三輪車和幾捆蔬菜。眼前是一輛黑色的小轎車。的車窗緩緩開啟,一個男人伸出頭來,對著老奶奶破口大罵:“你長不長眼睛啊?我這可是賓士啊!還是新買的!弄壞了你賠得起嗎?”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竣工了,比計劃提早了兩年左右。這事為中國爭了一口氣。今天,當我們乘火車去八達嶺,過青龍橋車站的時候,可以看到詹天佑的塑像,因為他是我們的“領路人”。我聽了太陽公公的話,撐開小傘飛向廣闊的田野。一路上,風兒給我指路,雲兒當我座椅,鳥兒向我歌唱,終於到了那片肥沃的土地。

教師師德心得體會3

起始於辛勞,收束於平淡,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教壇幾載風雨,我備嘗苦辣酸甜,也深深認識到教師教書育人,責任重大,努力成為對學生負責,受學生愛戴的老師。暑假裡,我認真學習了《中國小師德規範》,深深地體會到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首先必須用自己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無私的愛。它不是基於親緣關係,不是出自個人的需求,而是來源於教師對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

一、愛學生就是愛祖國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精髓,是教師最寶貴的職業情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不僅僅利於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營造一種和諧愉悅的環境;從深層次上看也是教師對祖國人民負責的高度責任感的具體反映。正是出於這個原因,教師應把對事業的忠誠和熱愛,對祖國前途命運的關心,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深刻地表現在對所有學生的關心愛護上。學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如何,直接關係到21世紀中國的面貌,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能否實現。有了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教育愛才會有高度、有廣度、有深度,教師才會把個人的政治信仰化為愛的實際行動,用寬闊的胸懷去擁抱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在愛心的哺育下茁壯成長。

二、愛學生就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

我們教師對所有的學生都要公平、公正,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因學生的家庭地位、經濟狀況以及教師與學生家長的私人關係有重點地關心,有選擇地愛護。因為無論學生家境如何、智力高低、個性差異都是教師的學生,都需要關心和愛護。只有給予所有學生同樣的關心和愛護,才能體現教育愛的偉大、無私和公正。客觀地說,學生在感受教育愛的過程中是非常敏感的,從教師的眼神、語氣、行為舉止各個方面都在揣測是否公平,如果出現偏袒就有損教師在學生中的良好形象,使學生純淨的心靈受到傷害。教師切忌讓商品交換的原則滲透到師生關係之中。

三、給後進生多一點關心愛護

教師對學生的愛護應當具有針對性,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賦予具體的愛,尤其對後進生多給予一些關心和愛護。因為人們往往愛品學兼優的學生容易,愛某方面比較後進的學生困難,愛是後進生轉化的基礎和條件,是促進進步的精神動力。諷刺挖苦只能給這些學生帶來心理負擔,容易產生對立情緒。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教授回憶說:“我小時侯是個差等生,學習成績在全班40名同學中總是倒數第一。各科比較起來,我的語文成績較好,有一次我寫的作文交給語文老師,他認為我是抄襲的並當場諷刺我,使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傷害。在他上課的時候,我的眼神總往外瞅,不願和他對視。後來,換了一個王老師,他衣著儉樸,但很有學問,不歧視我,還鼓勵我。講牛頓、愛因斯坦的故事,他改變了我的人生道路。當我從日本留學回來,第一個想見的便是王老師……”蘇老先生的親身體驗給我們教師提出了一個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一個人在國小或中學在學業上、品德上的暫時後進,並不能註定日後會無所作為。在教師的鼓舞和激勵下,他們當中同樣會湧現出蘇步青、郭沫若等馳名中外的科學家、文學家。教育的實踐告訴我們,後進生的心靈創傷只能用心靈的溫暖來醫治,精神的汙染只能用精神的甘露來洗滌,多給後進生一點愛護和關心,把教育愛融入他們的心田,他們就會感到教師真正地關心他(她),就會接受教師的教誨和勸告,產生追求進步的動機和行動。

四、要多瞭解學生,加強心理溝通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如果教育家要從各方面培育人,那麼他首先要在各方面瞭解學生。”教育教學活動是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教育的成效是師生認識情感及其他因素相互配合的結晶。教師對全體學生的關心愛護不僅包含了誠摯的情感,也注入了對事業的追求並期望成功的精神要素。學生是教師勞動成果的體現者,教師的勞動成果中也凝聚著學生的目標、理想、信念等主觀因素的積極參與和配合。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就要多接近學生、瞭解學生,多聽一聽來自童心世界的呼聲,和學生交朋友,加強心理溝通。只有這樣,我們教師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疏導,排除他們各種心理障礙,體現教育愛的細緻和深刻。我們教師把愛有針對性地給予每個學生,就等於打通了每個學生的心靈通道,師生間心理和情感上的距離就會大大縮小;學生就會把教師當成知己,就會把感受到的愛連同自身純潔的情感參與投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主動與教師配合。多瞭解學生,加強師生間的心理溝通,才能贏得全體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尊重和支援。

教育是愛的事業,這種愛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愛情,是嚴與愛的結合。這種愛是是教育的推動力,是後進生轉變的催化劑。在工作中,我將始終牢記人民教師的神聖職責,以培育人才、發展先進文化和推進社會進步為己任,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絡在一起,並在深刻的社會變革和豐富的教育實踐中履行好自己的光榮職責。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尊重、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引導,指導學生“學會做事”,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在勞動中創造價值,在與人合作中學會生存和發展的本領,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在工作中為人師表、艱苦奮鬥、開拓創新,通過不懈努力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