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教育心得體會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W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的教育心得體會4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的教育心得體會4篇

教師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1

在放暑假前,我在整理自己的辦公桌時,偶然發現桌上還有一本嶄新的書,原來,這學期我還沒有認真讀過一本書。於是,藉著這次放暑假的時間,我鼓起了勇氣把它帶回去讀。在朱永通教授所著的《教育的細節》一書中,說到的很多觀點都是非常值得我們老師思考的。每當我翻開書時,僅僅讀了幾十頁,便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此書猶如教育迷途中的一座燈塔,讓我及時找到了方向。

書中講到一個“以柔刻剛”的案例,閱讀後,我一直記憶猶新。現在在寫讀書心得時,我又想到這個案例,依然頗有感觸。

朱教授講到:龍巖一中有一個姓林的語文老師,個子很矮,在一堂課上有三個男生搞惡作劇,把兩個黑板擦都放到林老師看得到卻夠不到的地方。但是林老師整堂課和往常一樣仍在黑板上寫滿了板書卻沒有提黑板擦的事。臨下課在回顧這節課的內容時拿出手帕把黑板擦得乾乾淨淨,並對學生說,這些板書老師擦掉,是為了告訴你們:知識,只有留在你們的心中才有價值,因為留在心中的知識是不用擦,也永遠擦不掉的。下課後三名男生主動跟林老師承認了錯誤。這個故事我們見證了矮個子林老師的偉岸,也讓我們看見“美好的教育背後迷人的東西——教師個人的功底和修養”。林老師這種以柔刻剛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學習。

但是,想一想我們身邊的老師是否都有林老師這種魅力和修養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我是林老師,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只會揪出這幾個男生臭罵一頓,然後要求他們把黑板擦拿下來,接下來,才繼續上課,我想大部分老師都會這樣做,但我們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他們的上課情緒就會收到影響,老師的情緒也會不好,惡作劇的那三個男生也不一定會得到教訓,可能還會適得其反。

在看《教育的細節》,朱教授有一節提到“自遲到看教育文化”。講到一般老師對於學生遲到,都採取的是讓學生認同的教育行為,比如凡遲到一次,就當一次班級義工,幫當天值日的同學做衛生;或寫一篇短小的隨筆,或在班會課上做一次3分鐘的演講,或下午放學後,到操場跑幾圈步。這些雖不是最好的教育行為,但比有的學生遲到後老師讓學生“站一上午”來聽課,或者罰抄什麼內容幾百遍要好的多。朱教授講到一種溫暖人心的教育行為,他到河南鄭州的艾瑞德學校聽課時,發現學生遲到,從不喊報告,而是悄悄地坐到座位上,不影響老師和同學;老師和同學也安之若素,轉頭見到,都是微微一笑。是啊,學校是講愛的地方,首先要給孩子安全感和愛的示範。

再看看我們學校,有的老師對待學生遲到的處理方式簡直讓學生和家長無法忍受。曾經我們學校就有一位五年級學生經常表現不好,有一次上體育課遲到後被a老師罰蛙跳5圈的做法。雖然沒有一個學生能蛙跳5圈,a老師本意也是嚇唬學生,但是班上大部分同學都嚐到過“上下蹲後頭暈目眩的滋味”,有的小孩就真的被“嚇”到而不敢去學校了。a老師雖然“嚴”字當頭,但卻沒有“愛”字隨後。記得一位知名校長曾說過:“我寧願我的小孩是一位陽光、健康的高中生,也不希望他是一位駝背、高度近視、瘦小的清華或北大生。”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反應人的內心,細節表現出教育的本質。朱教授《教育的細節》這本書我已讀了好幾遍,受益匪淺猶如在他鄉見到故知,樸實的文字滲透著細節的力量,我將沿著朱老師的路,把他的思想融進我的教學實踐,打造柔美的教育。

教師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2

本學期中旬我園開展了“一課三研”的教學活動,我們中班組確定了以“玉米”為主題的三種美術活動。其中我班開展的是以粘土造型為主的美工活動。這節泥工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在瞭解玉米外形特徵的基礎上,能將粘土搓成玉米的形狀並能大膽地運用工具劃出玉米方格,在探索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孩子們都很喜歡、對泥工活動都充滿了無限的樂趣。當然在活動中也存在一些沒有意想到的情況和不足。下面我就從這節課的擬定、教具實施、教學過程講解以及孩子們的製作效果作一個反思:

一、課程的擬定

秋天到了,很多的瓜果蔬菜都成熟了。玉米是一個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糧食,孩子們都不陌生。在經過我們小組討論之後決定將玉米定為本次的主題,玉米地造型、線條、顏色都是可以被美術活動所體現的。結合我班本學期的“泥塑”小專題,我們決定製作泥塑玉米,在活動中幼兒可通過觀察玉米地外形特徵,將玉米搓成玉米地形狀。並能運用工具小刀畫出玉米方格。

為了讓幼兒更好的參與到活動過程中,我創設了以情境為主的教學活動。活動中我扮演了貓媽媽,孩子們扮演小貓。貓媽媽帶著小貓看玉米、做玉米、種玉米、吃玉米的過程中完成本次教學活動。本次活動前後銜接完整幼兒的參與度很高,大多數幼兒能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效果明顯。

二、教學用具材料的投放

在本次活動中投放了黃色的粘土作為玉米地主要材料,這樣製作出來的玉米更加逼真有趣。併為幼兒提供了泥工專用的刻畫小刀,在安全的基礎上孩子們能運用刻畫小刀刻畫出玉米身上的線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們力求接觸、認識、研究某事物的帶有積極主動傾向的心理特徵。“自主”明確了孩子是泥工活動的主體,但由於中班幼兒年齡較小,對於抽象的事物難以接受,所以我們作為老師就應該在具體的事物上下工夫,豐富活動的材料,提高幼兒製作興趣,興趣是激發人們創造性的直接動力。美工教學激發興趣的目的是將淺層興趣引申,並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動機水平上這叫“動機呼喚”。動機呼喚就是把兒童原有的興致導向內化,將表面熱情轉化為主動從事的推動力,使之成為積極主動的參加者。所以我準備的玉米田和粘土玉米起到了呼喚幼兒主動動手製作的動力,讓我班孩子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去。

三、教學過程的實施

在本次的玉米教學過程中孩子們在瞭解了玉米地外形特徵及身上的線條分佈後自主的進行玉米地塑造。美術教學活動中示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讓幼兒在活動中不單一的看教師示範。我運用了師幼結合、幼兒操作示範為主的教學模式,首先啟發幼兒觀察玉米的外形特徵,感受玉米的形狀是從細到粗的。再通過觀察玉米身上的玉米粒,由觀察玉米粒得出玉米粒是有橫線和豎線組成的。

其次在操作示範的過程中請個別孩子自己上來示範給同學們看,從無形中提高了孩子的'參與度和思想集中度更好的為之後的幼兒操作環節做鋪墊。在幼兒的自我操作環節中有個別幼兒應為動手能比較差,我重點指導了這些孩子對刻畫小刀的運用,讓他們也能順利的完成本次操作過程。最後是點評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根據幼兒所製作的玉米運用生生互評的方法,請孩子們自己選出所喜愛的玉米進行評價,教師再加以補充。最後在一首歡快的吃玉米歌中結束了本次教學活動。

教師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欣欣和慧慧是我們班的兩個小女孩,這兩個小女孩都長得非常可愛,而且都相處得非常好,從不吵架,就像姐妹一樣。她們兩個做什麼都在一起,一起吃飯、一起喝豆漿…… 可是今天,她們卻……今天像往常一樣,當上午的教學活動結束後,我就讓小朋友們去解小便,突然從廁所裡傳來一陣哭聲,進去一看,原來是欣欣和慧慧在哭,很奇怪,原本一向都相處得很好的兩個小姐妹今天怎麼都哭了?於是我就走過去問個明白,見我過去,兩個女孩子竟然越哭越傷心,似乎都受到很大的委屈似的。“欣欣,你怎麼了?發生什麼事啦?”我問欣欣,欣欣邊哭邊說:“我和慧慧姐姐很好的,我們每天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上課,剛才她……”說到這,欣欣似乎顯得很激動,我很難聽出她講的話,再問一次,小傢伙除了哭就是不停擦眼淚。我又問旁邊的慧慧,因為平時的慧慧性格比較好,而且非常懂事,“慧慧,你能告訴老師發生什麼事了嗎?”慧慧擦掉眼淚說:“我剛才已經在解小便了,可是欣欣妹妹說要讓她先解!”哦!原來是這樣啊!我明白了。這時其他小朋友都已經坐在位置上唱歌了,於是我讓慧慧先去上課,把欣欣留了下來,對她說:“你們兩個不是好朋友嗎?好朋友怎麼可以吵架呢?你看慧慧姐姐剛才已經在解了,你要讓她解好後再解,要一個一個排隊解的知道嗎?以後可不能這樣子啊!好了,不哭了,你們還是好朋友,是嗎?”欣欣聽了我的話不哭了,於是我牽著她的小手把她送到了她的坐位,請她坐下。

孩子就是孩子,在遊戲的時候,她們兩個又的手又牽在了一起,開心地做起了遊戲。

教師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4

一年來,我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追求和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參加了這次培訓,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總結和反思,收穫頗豐,對數學本質有更清楚的認識,提高了自身的數學素養,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通過這次培訓,我有以下一些體會。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於數學新課程、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胸中總湧動著一股澎湃的新課程改革的激情。數學在課程目標、教材編寫、教學行為、學習方式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改革。

眾所周知,心得體會如今的時代是資訊化的時代,社會已進入了網路時代,資訊科技已經深入到每個行業,對於我們這一行業,特別是基層教育工作者來說有著更深的體會。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觀念,拓寬了教育視野,提升了自我素養,豐富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本次培訓為我們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修平臺,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對我們今後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作為一名教師要熱愛自己的職業,只有真正沉浸於自己職業當中的教師才能感受到教師職業的幸福。如果你熱愛自己的事業,工作總結你就不會覺得累,而是感覺很幸福。今後,我要繼續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