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7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15篇)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1

這學期,我接任的是一個大班。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發現孩子們的表達表現能力不盡如人意,常常表現出揪衣角、伸舌頭、雙臂夾緊、身體僵硬等焦慮、緊張的神態。在與原任教師交流後我瞭解到以前幼兒表現的機會比較少,大部分幼兒羞於當眾表達。由此,我想到從講故事入手,幫助孩子培養自信,提高表達表現能力。

才藝展示會

有了想法以後,我就立即引領孩子進入積極的準備狀態。我先讓孩子自選一個喜歡的故事,待熟悉故事內容後讓他們在小組內講述,再逐步過渡到在全班故事會上講述。

我沒有想到,在練習過程中,不少孩子不但不夠自信,還總有牴觸情緒。有的孩子不管我怎麼鼓勵、怎麼引導就是不肯開口講故事。於是,我只能調整原來的方案,把“故事會”改為“才藝展示會”,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特長,表現最拿手的才藝,如唱歌、跳舞、朗誦、武術表演等都可以,這個想法得到大多數孩子的認同。為了讓幼兒體驗到成功感,我又與孩子商討、與家長溝通,發掘每個孩子的優勢、特長,幫助他們將自己的才藝表現出來。

在才藝展示會上,我們除了看到唱歌、跳舞、講故事,還看到了滑輪滑、抖空竹、唱豫劇等。孩子們的表現獲得了同伴的陣陣掌聲,他們的.自信心也在逐步建立。後來,在區域遊戲或自由遊戲時,孩子們經常會自發地進行才藝表演。

每月故事會

第一次的才藝展示讓孩子有了自信。為了幫助孩子較快地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我決定舉辦班級故事會。為了確保這次故事會不再“夭折”,我做了很多準備工作。首先幫助孩子選擇適宜的故事內容,建議字數控制在500字以內,角色關係要簡單,便於幼兒記憶,語言要通俗易懂。其次,我通過“家長園地”等途徑及時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支援、配合、幫助。

經過一個月的準備,班級故事會終於開始了。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大部分孩子表現得從容、自然,個別孩子雖然還有些緊張,但能在全班幼兒面前講故事,這就已經邁出了一大步。孩子們對自己的表現也比較滿意,因此,信心更足了,積極性也更高了。我決定以後每月舉辦一次“故事會”,為孩子提供充分地表現、表達的機會。

家園聯誼故事表演會

通過每月故事會的錘鍊,孩子們已經擺脫了羞澀和膽怯,他們不再滿足於單純的講述,更不滿足於只在班級這個小圈子裡表現,他們希望能表演故事,並得到更多觀眾的支援、幫助。於是,一個新的創意——“家園聯誼故事表演會”誕生了。

有了創意,我便和孩子們一起做起策劃和準備工作:準備新故事、製作宣傳海報、設計邀請函、徵集家長意見、商討會場佈置、確定人員分工……在大家的精心籌劃下,故事表演會如期舉行。看!活動室內外到處是忙碌的身影,接待的、攝影攝像的、計分的、主持的……所有任務都由孩子和家長承擔,他們各司其職,忙而不亂。“演員”更是不負眾望,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孩子的表現得到了大家充分的肯定。

故事表演會結束後,園長給孩子們頒發了獎狀,有最佳表演獎、最佳選題獎、最佳設計獎,還有最佳製作獎、進步獎、合作獎等,孩子們激動萬分。而園長髮表的活動感言和“快樂生活,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的真心祝願,更使在場的所有人感動不已。

在故事會上,孩子是活動的主人,他們主動、自然、自信,學會了共同協商、探索,不怕困難,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總之,“故事會”使孩子們充滿陽光、充滿自信。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2

本學期中旬我園開展了“一課三研”的教學活動,我們中班組確定了以“玉米”為主題的三種美術活動。其中我班開展的是以粘土造型為主的美工活動。這節泥工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在瞭解玉米外形特徵的基礎上,能將粘土搓成玉米的形狀並能大膽地運用工具劃出玉米方格,在探索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孩子們都很喜歡、對泥工活動都充滿了無限的樂趣。當然在活動中也存在一些沒有意想到的情況和不足。下面我就從這節課的擬定、教具實施、教學過程講解以及孩子們的製作效果作一個反思:

一、課程的擬定

秋天到了,很多的瓜果蔬菜都成熟了。玉米是一個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糧食,孩子們都不陌生。在經過我們小組討論之後決定將玉米定為本次的主題,玉米地造型、線條、顏色都是可以被美術活動所體現的。結合我班本學期的“泥塑”小專題,我們決定製作泥塑玉米,在活動中幼兒可通過觀察玉米地外形特徵,將玉米搓成玉米地形狀。並能運用工具小刀畫出玉米方格。

為了讓幼兒更好的參與到活動過程中,我創設了以情境為主的教學活動。活動中我扮演了貓媽媽,孩子們扮演小貓。貓媽媽帶著小貓看玉米、做玉米、種玉米、吃玉米的過程中完成本次教學活動。本次活動前後銜接完整幼兒的參與度很高,大多數幼兒能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效果明顯。

二、教學用具材料的投放

在本次活動中投放了黃色的粘土作為玉米地主要材料,這樣製作出來的玉米更加逼真有趣。併為幼兒提供了泥工專用的刻畫小刀,在安全的基礎上孩子們能運用刻畫小刀刻畫出玉米身上的線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們力求接觸、認識、研究某事物的帶有積極主動傾向的心理特徵。“自主”明確了孩子是泥工活動的主體,但由於中班幼兒年齡較小,對於抽象的事物難以接受,所以我們作為老師就應該在具體的事物上下功夫,豐富活動的材料,提高幼兒製作興趣,興趣是激發人們創造性的直接動力。美工教學激發興趣的目的'是將淺層興趣引申,並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動機水平上這叫“動機呼喚”。動機呼喚就是把兒童原有的興致導向內化,將表面熱情轉化為主動從事的推動力,使之成為積極主動的參加者。所以我準備的玉米田和粘土玉米起到了呼喚幼兒主動動手製作的動力,讓我班孩子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去。

三、教學過程的實施

在本次的玉米教學過程中孩子們在瞭解了玉米地外形特徵及身上的線條分佈後自主的進行玉米地塑造。美術教學活動中示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讓幼兒在活動中不單一的看教師示範。我運用了師幼結合、幼兒操作示範為主的教學模式,首先啟發幼兒觀察玉米的外形特徵,感受玉米的形狀是從細到粗的。再通過觀察玉米身上的玉米粒,由觀察玉米粒得出玉米粒是有橫線和豎線組成的。

其次在操作示範的過程中請個別孩子自己上來示範給同學們看,從無形中提高了孩子的參與度和思想集中度更好的為之後的幼兒操作環節做鋪墊。在幼兒的自我操作環節中有個別幼兒應為動手能比較差,我重點指導了這些孩子對刻畫小刀的運用,讓他們也能順利的完成本次操作過程。最後是點評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根據幼兒所製作的玉米運用生生互評的方法,請孩子們自己選出所喜愛的玉米進行評價,教師再加以補充。最後在一首歡快的吃玉米歌中結束了本次教學活動。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3

前幾天,接到黃老師佈置的作業:寫一篇關於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當時,心馬上神曲了:雖然是一名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國小語文老師,經常面對的是50多個孩子,可是,真正成為一個家長,只有短短三年半時間,因而很多教育觀點只是紙上談兵,在對待孩子的個別教育上還存在許多不足,遠遠談不上什麼經驗。但既然接受了任務,儘管試試,更多的好經驗,期待大家的指點。下面我想用現實生活的幾個小片段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育兒歷程。擇園

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好的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人生起點,因此幼兒園的教學理念、師資力量、辦學質量、生活環境、安全設施、衛生條件、膳食營養等因素就成了選擇的標準。通過考察和比較,我們最終選擇了晶晶幼兒園。回想起女兒剛進幼兒園的第一週,我每天都送她到課室,分開時哭得非常傷心:“媽媽你記得一定要早點來接我呀”,那時我的心情真的很難受,也很為她擔心,擔心她的不適應。如今,女兒的進步證實了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剛上學沒多久,我已經知道她們班上大部分孩子的名字,知道誰轉學了,誰是新同學,知道黃老師、耿老師會彈鋼琴……女兒變得自信快樂,這當然離不開耿老師、黃老師、張老師,還有現在的鳳老師等的辛勤付出。今年六一居然能上臺演唱,還十分淡定呢。也許在班上她算不上是很優秀的`那一個,但哪怕一點點的進步,都會讓我們感到歡欣鼓舞。因為她跟自己比起來已經很了不起了,她的努力,足以讓家人感到無比歡欣。學習

晚上八點半過後,孩子爸爸總說:“希希,我們去房間學習。”我聽到幾乎都要糾正:“跟爸爸去房間一起玩讀書的遊戲,玩畫畫的遊戲……”我總覺得,讓孩子不要有這種“學習”負擔,希望她會用愉悅的心情“玩遊戲”,當然,這種“遊戲”是希望她在玩中有所獲。說到這,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一位鄰居的媽媽,小孩跟希希一樣大,平時玩得非常要好。她知道我經常讓希希背點古詩什麼的。於是,她每天跟孩子訂好任務,背會一首古詩,背不出來就不能吃飯,不認真甚至打罵。其實,就算希希現在會背比較多的古詩,但我從來不強迫她,一般只在晚上睡覺前,熄燈後,自己自言自語地背古詩,聽多幾次後,她會接上幾個字,再後來,我就跟她說:“哎呀,媽媽忘記了,你能教我嗎?”或者說:“我們來個比賽吧?”幾個來回,她就能很流利地把古詩記熟。當然,只要她不想背的時候,我會馬上轉移話題,跟她聊一些她感興趣的東西。

三歲的時候,給她報了一個英語培訓班。有一天,老師跟我說:“孩子的英語口語表達不錯,單詞量記得也很多,就是書寫的時候還不怎麼懂得握筆,請你在家多輔導一下。”我說:“老師,真心謝謝您的提醒。不過孩子還小,現階段我還沒有要求她懂書寫。”其實,我身為國小低年級老師,每次書寫的時候,看到孩子的握筆姿勢正確的不多,任憑你怎麼幫他糾正,過一會又變回錯誤的姿勢了。確實,從幼兒生理髮展看,幼兒過早寫字容易造成肌肉和骨骼畸形發展。由於小肌肉發展較晚,因此,幼兒手部精細動作比較笨拙、不協調,幼兒在寫字時,必須比較用力才能握筆。所以,幼兒在寫字時會感到很吃力,幾乎成為了一種體力活動,加之幼兒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比較差,骨骼也非常柔軟,如果幼兒長時間寫字,很容易造成疲勞和手指骨骼畸形。我甚至有一個念頭:要是幼兒園中班、大班時要寫作業,我也想跟老師商量,要是作業多的話,我自己控制一下作業的量,希望老師能諒解。

“室外瘋玩+室內閱讀”,這是我心目中孩子成長的理想狀態。

“伯伯好!伯母好!爺爺好!奶奶好!”每次看著鄰居家的小男孩在媽媽的調教下,規規矩矩的樣子,讓我們家爺爺奶奶羨慕不已,就開始數落希希:“你看你,一點禮貌都沒有,見到人也不肯叫!”過後,我會跟他們說:“爺爺奶奶,你們的想法我能理解,可是,做法上我提點建議:對於希希不肯叫人的問題,當場最好不要數落她,事後我們可以跟她慢慢講道理,一次不行,下次再講,下次不行,下下次再講……”固然,能主動打招呼是有禮貌的表現,可是,每個孩子的個性不一樣,不是每個孩子都是熱情的。有時候希希不主動叫人,我並沒有給她貼標籤:這是個沒禮貌的孩子。很多時候,她會開心地跟幫她開門的叔叔說:“謝謝叔叔,叔叔再見!”在家也會擺著優雅的姿勢說:“黃老師好,鳳老師好,張老師好,園長媽媽好,醫生姐姐好!”我跟她聊天:“你看到老師的時候有沒有主動問好呀?”她說沒有,我也沒有責怪她,只是告訴她:“要是你能看到別人主動問好就是個有禮貌的孩子了,你明天能試試看嗎?”總而言之,對於類似這樣的事情,我不會強迫她去做,當然絕不會放棄教育,相信總有一天,她懂得什麼叫禮貌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發自內心地跟每一個人友好相處。超前不超前

超前或者不超前,這常常是家長們面臨的第一個選擇題。主張超前的說幼兒智力大有潛力可挖不教可惜,或者看別人都教了咱們也不能落後,或者怕超前成為趨勢國小階段跟不上;主張不超前的說要讓孩子每個階段享受每個階段的樂趣,或者擔心太辛苦對成長髮育不利,或者怕提前教了孩子到國小養不成好的學習習慣。我沒法說這2個觀點哪個對哪個不對,聽上去都有一定的道理,就我的價值觀、我的孩子的情況,我們選擇不超前。作為家長面對各種誘惑要保持理智,要給孩子選擇權,要給孩子走出自己的路的機會。

誠然,孩子天性貪玩,但“玩”不是無意義的,“玩”正是孩子認識世界最自然的方式,孩子在玩中產生興趣、激發求知慾、繼而潛心探究,這恰恰是推動孩子成長的強大源動力,身為家長,你可以協助他找對方法,鼓勵他加大探索的深度廣度。

“童年就是一次快樂的旅行”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珍惜我們的愛,快快樂樂的成長,是我們做父母的最大的心願,讓我們和老師一起努力吧!再次感謝老師的辛勤付出,老師辛苦了。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4

在幼兒園裡,大班與小班的孩子在行動和思維上都存在著不同,那麼該不該讓他們混合一起進行戶外活動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混齡不混齡》。

每每和園長老師們交流起幼兒園的戶外活動,當大家看到我所呈現的照片或視訊中孩子們遊戲玩耍的樣子,特別是各種充滿挑戰的活動狀態,都會給予讚歎或感慨。但回到自己的現實去轉變,卻又有些為難,常會說:你們園開展的是混齡活動,我們不是,所以沒辦法達到這樣的水平。

其實不然,幼兒園的戶外活動有著各種不同的組織形式,混齡、混班、大迴圈、小迴圈還是就是固定班級固定場地的組織模式等等,具體如何安排主要還是要根據園所實際而決定,既有場地設施等硬體條件的制衡,也有園所文化和課程理念的制約,但這些都僅僅是形式而已,並不是真正決定戶外活動質量和孩子游戲水平的關鍵,最關鍵的應該還是其中的人,即每一個參與和陪伴孩子的人,我們看待孩子游戲的視角和給予孩子的遊戲權利的組織行為。

課程遊戲化所倡導的'遊戲精神,概括為四個關鍵詞“自主、自由、創造、愉悅”,怎樣的行為表現才是真正的自主和自由?我們怎樣做才是真正的自主和自由?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孩子自己的遊戲是有著自己明確的意圖,而不僅僅是對我們提供的材料、環境感興趣而已,興趣僅僅是遊戲起步的火種。比如,孩子喜歡玩積木,這是興趣,他要用積木搭建一個房子,這就是意圖。

很多時候,戶外活動往往呈現這樣兩種狀態:一種是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材料,但材料和場地的搭建都是在我們成人的指揮下進行,那麼這不是遊戲,而是高控制下的練習,另一種則是我們提供了很多材料,但孩子們卻總是在場地上轉悠遊蕩,換來換去,老師們也漫無目的的看著,看著而已,那這僅僅是一種低水平的遊戲,甚至就是我們所說的放羊而已。

所以,戶外活動中,我們的重點並不要太過於關注於組織安排的形式如何,園所自有園所的考慮,而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做的也是必須要做的,應該是無論是混齡還是不混齡,都要去關注孩子們對於你所提供的材料、環境等支援條件是否有興趣、有意圖的進行遊戲,去發現孩子的興趣並逐漸引導有意圖,去發現有意圖並尊重和允許進行,這樣的活動才是真的能讓孩子感覺到有意思和有意義。當然,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有不同的表現,比如小班的孩子,多會處於興趣探索階段,也就容易轉來轉去,換來換去,所以也就常會讓老師們困惑:是否需要去教,是否需要去幹預等等,這些困惑都很正常,但關鍵是困惑的時候,要能剋制的住自己,不去隨意的干預和介入,而是通過觀察和傾聽、重複孩子的話語表達認同、用同樣的材料玩孩子同樣水平的遊戲,玩著玩著就會慢慢了解孩子的興趣,發現孩子的意圖,進而再考慮如何改變支援策略。

總而言之,孩子的世界,我們並不是太瞭解,正如輪胎在我們的眼裡永遠是輪胎,在孩子的眼中不僅僅是一個輪胎,而是一個世界!所以尊重孩子的意圖,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圖去玩,才是真的遊戲,才是會真正的高水平遊戲,才是真正給予孩子的自主和自由,才會真正的生髮出創造和愉悅。遊戲

所以,混齡不混齡並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孩子是否能夠擁有一個開放的遊戲和學習環境,能否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探索和學習才是根本。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5

近年來,關於幼兒園安全事故的新聞屢見報端,讓不少孩子家長擔心,保證幼兒安全更是園長工作的頭等大事。那麼,在幼兒園最容易發生哪些安全事故,又該如何防範呢?

幼兒園常見的安全隱患:

1、因環境設施中存在隱患而導致安全事故。如桌椅、大型玩具、牆等拐角處有鋒利的稜角,都有可能造成幼兒受到傷害,甚至園內一些角落裡、管子上不起眼的鐵絲、鐵片也可能成為傷害幼兒的暗器……

2、因教師組織不當而出現安全事故。如戶外活動或自由活動中教師站位不合理,不能關注到每個幼兒;教師對某些活動沒能預計到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活動前沒有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對幼兒的不安全行為或超出能力範圍的行為不能及時制止或保護。

3、因教師工作失職而導致的安全事故。如教師離崗幼兒無人照看;幼兒的活動完全脫離教師視線,甚至跑出幼兒園等。

一、建立切實可行的安全制度

幼兒園安全制度應規範齊全,要涵蓋幼兒園生活學習的全部安全內容。條文應具體明確,可操作性強。

二、安全教育應從教師和幼兒兩方面入手

1、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程度。

(1)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知識與技能培訓。

(2)通過案例分析,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提高教師對安全事故的預見性,從而避免事故的發生。

2、對幼兒進行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及相關能力的培養。

(1)幫幼兒樹立安全意識

安全教育並非說服式教育,對幼兒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別人的經歷中獲得間接的經驗。如:一個小朋友摔倒了,教師可以利用這個事例,引導小朋友討論為什麼會受傷,應該怎樣做?還可將有關安全事故的圖片張貼在牆上,引導幼兒討論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應怎樣避免?這樣的安全教育比簡單的說服教育會讓幼兒記憶更深。

(2)教會幼兒一些安全常識及自救的方法。

教師可在幼兒園各處張貼一些適合幼兒掌握的標記。如:119、安全通道等,以引導孩子的正確行為。教孩子學會正確使用剪刀,不隨便觸控電器。另外,還要教幼兒一些簡單的自救方法,並進行模擬演習,讓孩子從中學習避難方法。

3、加強機體訓練。

幼兒平衡能力差,動作反映不靈活是孩子常摔跤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強平衡能力的鍛鍊及其它基本動作的練習,以促進孩子動作協調,防止事故的發生。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6

有好多時候面對孩子們間發生的矛盾和衝突,我通常解決的辦法是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如果還有下一次老師再不會原諒你的。比如兩個孩子爭搶玩具,我會對其中一個孩子說“為什麼別人搶你的玩具呢?肯定是你拿的玩具太多了”然後我又會對另一個孩子說,“你搶別人的玩具是不對的',要玩別人的玩具應該用禮貌的話,和小朋友協商……”

可是漸漸地我發現自己這種解決糾紛的方法,暫時是緩解了小朋友間的矛盾。但是孩子們還是不能學會如何處理與夥伴間的糾紛,自己並沒有掌握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所以一旦遇到矛盾,還是會發生類似的衝突,比如硬搶了,或者和夥伴打架了……

而我這種直接告訴孩子怎樣做的方式,就像是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了他們,忽略了讓孩子去思考,培養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當再次面對孩子間的矛盾時,我更多的時候是問清原因,啟發他們說出應該怎樣做。比如我會這樣問:“你為什麼搶別人的玩具?這樣做對嗎?想玩別人的玩具應該怎樣和小朋友說呢?”

“玩具是大家的,能不能把玩具都自己霸佔著呢?別人想玩你的玩具,你會謙讓的讓別人玩玩嗎?

我覺得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更應該放手,將問題拋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思考該怎麼做,怎麼做才是最正確的。這樣既會鍛鍊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老師工作上的難度,所以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學會多多放手,放手讓我們的孩子自己來學會解決問題吧!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7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我對學前教育有一份難捨的情懷。幼兒教師,是一個奉獻愛心和擁有責任的名字;幼兒教師,是一個活力四射和永遠年輕的名字;幼兒教師,更是一個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名字。

在剛來幼兒園的日子裡,我沒有任何經驗,通過學習,我逐漸做到了眼勤,腿勤,手勤,還擁有了愛心,細心,耐心,童心。

記得有一次,我給小朋友洗手,發現有個小朋友的手指甲長長了,而且裡面還藏有黑乎乎的髒東西,我馬上想到要給他剪,等給他剪好,洗洗乾淨,卻發現所有小朋友都圍著我,要給他們剪,我想:這正是教育他們講衛生,愛清潔的好時機,我不僅給他們全剪了手指甲,還教會了他們正確的洗手法,並與他們約定,要做個清潔寶寶,以後老師會經常給他們剪的,他們個個高興地點頭,看著他們如此乖巧,所有的勞累都值了。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在我們班裡,有個好動的小男孩,剛來幼兒園時,爬高爬低,跑來跑去,而且對其他小朋友,稍不注意,甩手就打。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歡跟他玩,當我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行為時,他說:“每次我做錯了事,或者爸爸心情不好時,都會打我!”我知道,我需要和孩子爸爸溝通了。通過了解,我得知他的爸爸脾氣有些暴躁,有時會因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打孩子。我委婉地告訴孩子爸爸,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父母自我成長的過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家庭中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如果爸爸不注重細節,孩子也會受到爸爸的影響。從這以後,在家長和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行為逐漸改善,經過幾個月的細心引導、共同誇獎等家園共育模式,他終於有了轉變,開始坐在課桌旁聽我講故事了,在集體活動時,也能和其他小朋友做遊戲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看到孩子如此轉變,我感到無比欣慰。

對幼兒的愛心不僅體現在言語上,更要體現在現實生活中,並在幼兒身上得到傳承,例如:我們幼兒園老師都會趁孩子們午休的時間,幫助幼兒把他們脫下來的小鞋子拿到窗臺上晾晒,一開始都是老師晒,現在都是後脫衣服、鞋子的小朋友幫先脫衣服的小朋友晒,他們互相幫助,並且起床的時候也是互相幫著拿,這不僅是教育的力量,更是愛的力量。

我很欣慰,感謝你們,我可愛的孩子們,是你們讓我變得善良,勇敢,自信,快樂,感謝我所熱愛的幼教事業,使我收穫了與人溝通的勇氣與能力。有人說:我們是紅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有人說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認為我們更像是他們遊戲中的夥伴,生活上的慈母,行為習慣上的指明燈。雖然,一天的'忙碌,我們累得疲憊不堪,有時嗓子都啞了,甚至穿不了漂亮的衣服、高跟鞋,化不了漂亮的彩妝,就連手指甲都不能留,更別像其她愛美的女孩一樣佩帶各種飾品了,但是,我們將自己的一顆誠心換得了家長的一份信任,我們無怨無悔。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共同努力,讓他們從國小會用愛的眼睛看世界,做他們生命中的貴人。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8

20xx年10月,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指出,教育評價,事關教育改革的方向,並明確提出“國家制定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指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完善幼兒園質量評估標準”。近日,正式下發了《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以下簡稱《評估指南》),縱觀全文,從總體要求到評估內容、評估方式及組織實施,是一個互相關聯、密不可分的、系統的、具有革新意義的指引。

以前,一說起評估,幼兒園人員作為受評者可能就是接受外來評估組的評估,工作重點是把各類材料整理好,申請經費把幼兒園內外整修一新。此次頒佈的《評估指南》提出 的評估方式,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幼兒園質量評估的看法。

對照 《評估指南》有關評估方式中提到的“注重過程評估,強化自我評估,聚焦班級觀察”,回顧曾經的實踐,有以下體會與認識。

為什麼要注重保教過程質量?

《評估指南》在評估方式中指出,要注重過程評估,重點關注保育教育過程質量。

近年來,有關教育質量的研究表明,在幼兒園教育中,我們雖然可以通過不同的教育過程得到相同的教育結果,但其教育的質量是不同的,有的過程在獲取結果的同時,在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良好品質的種子,激發了主動學習的熱情,因為我們在這一過程中有更多的理解與相互尊重;有的過程在獲取結果的同時,可能埋下的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恐懼與思維的僵化,因為這種過程只有更多的單向而機械的訓練。過程性質量評估,關注的要點不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那些是或否的現象,而是需要通過系統觀察、思考去發現那些反映教育過程的行為,這些行為背後是否蘊含著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是否有著為達成教育目標而採取的以兒童為本的教育方法,將成為我們評估保教質量的重點。

近些年深圳市針對建立優質幼兒園做了深入的實踐探索,當時的建立指導手冊在研發過程中,大家首先對結構性質量與過程性質量要素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思考。結構性質- 3 - 量的要素,往往易於呈現具體指標,易評估,例如,對師生比,班額、教師學歷、裝置設施配備等方面的評估就屬此類。而過程性質量的要素,主要指向與兒童生活和經驗有更直接聯絡的變數,例如師幼互動,學習環境,課程,健康和安全,家長參與等。國際上許多早期教育質量評估資源(例如,《幼兒學習環境評量表(ECERS-R)》,《運動環境評量表(MOVERS)》,《持續共享思維和情緒情感健康量表》(SSTEW)等)也都指向過程性質量要素。相關研究發現(例如,英國“有效學前中國小教育專案”,簡稱EPPE研究),結構性質量往往是通過過程性質量與兒童發生作用的,也就是說過程性質量對兒童發展有著更直接的影響。通過思考,大家達成共識,手冊出來後,使用的幼兒園反映這樣的質量要求,有利於引導他們深入反思自己的師幼互動行為,專業發展的方向更明確了。 我們認識到,在思考過程性指標時,需要擺脫一種唯一答案的思維方式,以環境為例,“物質環境”的相關指標一般可視作結構性質量要素,有或無是很清楚的,但“學習環境”的相關指標,就是關於怎樣用好物質環境的描述,這時,好與不好的界線不是一下就能看清的,需要通過觀察澄清認識。要提煉出反映過程性質量的指標,需要對兒童學習與發展的規律有較深刻的認識,也需要對師幼互動的相關研究有更多涉及,更要了解實踐現場中師幼互動的現狀。

有了注重過程性質量評估的文字,並不等於我們就已經 在進行過程性質量評估了,《評估指南》指出的三個評估方式,是相互關聯的。

為什麼要有足夠時間觀察班級?

對保教過程的評估,不能僅憑走馬觀花、閱讀資料而實現,而是需要更多時間去實地觀察師生真實的互動狀態,去聽他們間的對話,去看他們的行為,從而去發現和思考這種互動能否實現相互尊重的要求,能否體現基於幼兒經驗為他們搭建鷹架的要求等,因此《評估指南》在評估方式上提出了“聚焦班級觀察”的方法,而且在連續觀察的時間上不能少半日,這樣的要求,保證了評估人員能夠從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各環節中看到全面的師幼互動情況,有利於全面評估幼兒園教育的過程性質量。

曾有評估人員跟我說,這樣在班裡觀察,還要對照相關指標進行思考分析,給予評估,真是一項很累的'工作,是的,在班裡觀察半天,需要評估者邊觀察邊思考,上午觀察後,中午有些問題還需要訪談教師或管理者,下午依據觀察記錄對照評估標準完成評估任務,這樣做,觀察評估一個班,一般需要一天的時間,經過一段時期對評估人員系統培訓,有視導員說,這樣的觀察對於自己的專業發展極有幫助,很有成就感。實現《評估指南》要求的聚焦於班級觀察的評估,需要對評估者就評估內容及相關指標的含義、評估方法進行系統培訓,如果這一培訓貫穿於開始評估前、評估中及評估後,大家邊學邊做邊反思,就更有意義了;還有一個感受是,對評估人員角色的定位非常重要,我們明確提出評估者是幼兒園發展的支持者,是與幼兒園共同成長的合作研究者,而不是結果的評判者,這個導向至今還深深地影響著他們,有評估者告訴我,至今,當他們去幼兒園視導時,不會將此工作看成是一個完成評判的工作,而是非常享受與幼兒園就觀察後的研討過程。

為什麼要強化自我評估?

對幼兒園而言,全面提高保教過程的質量,需要不斷提高師幼互動的能力,包括要會與孩子一起遊戲,需要在與孩子一起時活動時提更多開放性的問題,需要會與孩子一起探討問題、拓展問題,這樣的專業能力的發展,需要在實踐中練就,教師們在實踐中不斷地通過觀察兒童、思考觀察到的現象,並在觀察思考基礎上去迴應幼兒的需要、制定下一步的教育計劃。這種能力的養成,非一日之功,持續的自我評估成為不斷提高專業能力進而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至此,我們看到了《評估指南》提出的“強化自我評估”方式的意義。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只有當這個標準成為幼兒園管理者或教師們日常自評及反思的“抓手”時,她才發揮出了更大的作用。例如,我們曾用過這樣的方式,持續的自評與每學期一次的他評結合,兩年下來,發現參與的幼兒園都有了明顯的進步(有差異性顯著的評估資料證明),在此過程中,組織評估的單位沒有對他評的結果進行排名,而只是對一些需要更多支援的幼兒園給予了更多的幫助。

我們發現,善於自評的幼兒園,對那些過程性指標的理解會不斷深入,例如,他們告訴我,就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不能只追求一個看得見的結果,不能簡單地要求幼兒去做到,而要對達成這一目標的程序予以更多關注,包括需要成人不時的提醒甚至手把手的指導,需要在幼兒如廁處觸手可及的地方放上手紙;餐前便後習慣的養成需要提供方便洗手的設施、洗手液,還需要教師經常的提醒。又如,通過持續的自評與反思,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專業發展的難點在於一日活動各環節中積極的師幼互動,作為教師,這種能力的獲得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位園長說:“過程性的指標,因為大多是描述專業行為的,這些年來,我園教師的師幼互動水平在不斷提高,作為管理者在支援教師專業發展方面也一直有方向。”同時,這位園長也說到,在自評的過程中,作為管理者始終面臨著一個挑戰,就是在“評”和“導”間,經常擔心把握不好度,在跟她的交流中,我為她提出的這一挑戰而深表讚賞,與這樣的挑戰共存,有利於我們在面對評估結果與過程時,保持理性,保持一種自我成長的能力。

在研究與實踐的過程中,在閱讀與思考《評估指南》的過程中,我理解《評估指南》的導向在於,明確幼兒園保教- 7 - 質量評估的目的是以評促建,即評估的過程也是促進幼兒園保教質量提升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所有相關人員需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著力點是大家一起去發現及解決問題,實現保教質量的提升。《評估指南》立足於當前要著力解決的問題,對於“重結果輕過程、重硬體輕內涵、重他評輕自評”的現象,在理念及方法上都提出了具體指引。任何問題的存在,有其產生的背景,解決它是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的,《評估指南》已經開始關注問題的存在,並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引,在落實的過程中,雖然我們可能會經歷辛苦與挑戰,但一定會收穫成功與喜悅,能為促進評估工作不斷完善做出貢獻,《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指出“到20xx年,基本形成富有時代特徵、彰顯中國、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相信我們在看到幼兒園保教質量不斷提高的同時,我們的評估體系也會日益完善。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9

家訪是我們少兒園每學期末每位老師必做的工作,剛開始時我很迷惑:我們現在的通訊這麼發達,好多時候我們都經過電話交流,有些小事則能夠在接送的時間片言隻語與家長互換建議,有必需走進家庭推行這樣傳統的家訪嗎?家長會願意接受嗎?經過三個學期的家訪工作,此刻我認為家訪是特別有必需的,它能夠減少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使我們的交流交流更為有效。此刻我將我本學期的家訪感覺做以下歸納:

今年我們班有41名少兒,我們的目標是走進每一位少兒的家中,但是家長們關於我們家訪反響不一:有的吃驚,能否是我的孩子在少兒園裡犯了嚴重的錯誤,老師要到家裡來家訪?有的婉拒,我家地方小,又亂,那個時間我們沒有空,抽不出時間款待老師;但更多的是驚喜,正愁沒有時機和老師好好交流呢,關於我們的到來特別的快樂。面對家長不同的態度,我們更疑惑了,會不會所以而造成負面的影響,給家長們帶來額外的負擔?但有一點,我們更清楚了:家長們的家庭教育看法的確需要我們的引領,而走進家庭的家訪活動,正好給了我們一次認識。交流的時機,對孩子,對家長,對我們自己,都將會是一次挑戰。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覺到家長們對兒女的殷切希望,也感覺到他們對老師的尊敬與信任。家長們問的最多的問題是,少兒園什麼時候開始教寫字算數?

關於這樣的問題,我們詳盡地向家長解說少兒的年紀特色和學習特色,使家長理解我們的教育不可以高出少兒的接受能力,不可以拔苗滋長。同時我們也詳盡地向家長了解了少兒的興趣喜好,性格專長及家庭構造。成長經歷。健康狀況。學習環境。在家表現。行為習慣,並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建議。希望,同時,有禮儀。有分寸地向家長反應少兒在園的表現,必定少兒的長處,甚至是家長還沒有注意到的閃光點,誠心地指出少兒弊端,耐心地教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知道少兒的健康成長不單是少兒園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提示家長不單要關懷少兒的學習。生活,更要關懷少兒的感情和道德。此外我們還給家長們部署了寒假作業,就是讓家長寒假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把少兒拿回家的少兒用書再和孩子一同看一看,學一學。

此次家訪給我留下了好多深刻的,值得我反省事情,這對我此後的少兒園教課工作來說是一個可貴的經驗。在學期馬上結束的那個禮拜,我們班發生了一件令我特別悲傷的'事情,葉文偉小朋友的大拇指被門夾到了,並且骨折了,當時我真的手足無措,這但是我從教以來發生的最嚴重的事故了,關於葉文偉和他的家長我感覺特別的愧疚。家訪第一天我和陳老師去買了水果打算去文偉家探望他,我們坐著三輪車剛到他們家路口,就看到文偉和他爸爸在那等我們了,到了他家他爸爸媽媽和熱忱的款待了我們。我們第一關於在少兒園發生的這件事表示了抱歉,也獲取了他們的理解,在整個家訪講話過程中他們表現出了關於這件事的理解,說這是個不測,沒有關係,文偉自己平常也很俏皮,還說文偉常常說老師很好。聽了他媽媽的話我

一方面感覺很快樂,家長這麼理解我們的工作,另一方面更感覺愧疚了。此次家訪還有多印象深刻的事,如:鄭樂珊快樂的拿小時候的照片給我們看,給們講小時候的事;葉雯婕喜悅的給我們表演培訓班學過的舞蹈;還有好多家長會著孩子在路口接我們等等,這些都很讓我們感人,也讓我們在嚴寒的冬夜感覺到了暖和。

經過家訪,我們不單認識到了平常不認識的狀況,與家進步行了感情交流,達成了共鳴,更大範圍地獲得了社會對教師工作的尊敬與認可,也使得我們自己再次感覺到了教師工作的神聖與責任,激發了工作熱忱;更使我們獲取了教育和鍛鍊。家訪不只是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感人和可貴的經驗,家訪也帶給了孩子們滿心的快樂:“老師到我家來了!”家訪後的幾日,孩子們交流的話題都是同一個內容。孩子們的一言一行,都讓我們感覺到那種溢於言表的快樂。家訪更帶給家長嶄新的感人:“老師,感謝你這樣仔細!”教師對孩子平常言行的細微介紹,對孩子個性的詳盡解析,老師的家教理念讓家長們耳目一新,素來沒有想到,修養孩子還有那麼多的道理!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10

本月,我園組織了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學習培訓,通過本次學習,我更深刻地感覺到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使自己在認識上更上一層樓。《綱要》的理論知識是我們平時教育活動目標制定,內容選擇的支撐點。認真學習《綱要》知識,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數,不再迷茫,對於教育所遵循的發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標,都有據可依。可以根據《綱要》要求——“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發展。”所以,學習《綱要》,為我們的工作指引了方向。

新《綱要》較多的使用了“體驗感受”“喜歡”“樂意”等詞語,這既突出了對幼兒情感、態度、興趣等方面發展的重視,也體現了發揮幼兒主體作用的理念。“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育活動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新型師幼互動關係建立的基礎是:教師和幼兒之間建立一種真正的平行的橫向關係。只有教師和幼兒在這種真正平等的環境中,才能有效地激發幼兒主動地與教師交往,才能形成互動關係。

我們老師必須應尊重每一個的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我們作為幼兒教師,應尊重幼

兒的人格和權利,堅持對幼兒進行教育和保育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幼兒教育和保育並重,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方式,努力做到:增進幼兒體質,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發展幼兒智力,培養興趣和求知慾,以及初步的動手能力;萌發愛國、愛集體的情感,培養幼兒感受和表現的情趣和能力。幼兒園的教育應該是全面的、啟蒙性的,相對地說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這五個領域的內容是相互滲透的,要求我們在開展幼兒教育工作中,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通過五個領域的教育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努力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教師必須具備正確、全面地瞭解兒童發展的能力。這是對幼兒進行有效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教學效果的首要前提。如果不具備這種能力,就會不瞭解或忽視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或規律,易導致教育過程中的失誤或矛盾衝突等,顯然這種教育是失敗的。教師對幼兒全面、正確的瞭解,既可來自書本知識和聽課,更需要來自於自身工作經驗的積累,來自於與幼兒共同生活、交往和教育互動這一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反思、改進。

以上就是我在自學了本次《綱要》內容後的一點心得、體會。我還會深入的去學習並理解《綱要》並將它真正的落實的教育中去,使自己在教學工作上得到提高,幼兒們也能在我的帶領下快樂的學習,同時獲得更多的進步。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11

大家好!我的孩子高群貽是一個男孩,所以我很注重他毅力和體能的培養以及為人處事。

政政不管吃什麼都會想著我,雖然是小事情但是當時我是很感動的,如果孩子能一直這樣下去就好了,現在我們家一直給他養成什麼東西都是先給長輩吃的習慣,這樣長大了心裡才會有我們,我覺得現階段我們就要和孩子成為朋友,如果成為朋友那麼在青春期和叛逆期,和他們溝通才能更好,我們現在就要和孩子多交流溝通,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用“謝謝”之類的用語,我們要多聽一些孩子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停聽聽孩子在想什麼,我們更不能對孩子亂許願,承諾的事情一定要辦到,不要讓孩子對你失望。

政政從小就養成去超市只要一種東西或者是玩具,他現在不會每天問我要玩具,我們給他規定,如果要東西每天只要一種,不管是玩具還是吃的,他自己來選擇,在價格上也有要求,大的或是貴的玩具,只能當做獎品,只有在一個月內表現好,或者是得到老師的.連續表揚,或是像在走秀時表演時表現出色,可以得到獎勵品,要讓孩子知道玩具的來之不易,讓他們珍惜來之不易的東西,別讓我們的男孩太“富有”,富有有兩個概念,一個是父母的溺愛和包辦,一個是物質上的充裕,我們應該適當的窮養他們。

我們每個星期都要帶政政去爬山,每週去游泳1-2次,這樣既增加了我們之間的感情,親子協作的能力,還增強了體質。

做男孩的家長應該不大驚小怪,不怕他們摔跤跌到了讓孩子自己爬起來,不要因為稍微的閃失就驚慌失措,我們不能時時當孩子的保護傘和避難所,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來解決,讓孩子自己知道自己是個小男子漢,應該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要養成事事很依賴的心理。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12

教育好孩子是當下每一位家長最艱鉅的責任,因為每個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教育不僅僅是學業上,更多的是教育孩子品行端正、善良勇敢、誠實守信、有責任心、常懷感恩之心等等,這些在我看來更加重要,這是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具備的優秀品德。

父母對孩子應該給予適宜的愛,不溺愛孩子,對錯分明。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好的事情多做,不該做的事情堅決不做,有時候即使做錯了事情也不要逃避,要勇敢的面對,成長的道路上也少不了父母對孩子的.鼓勵,父母的鼓勵就是對孩子的肯定,讓孩子更加有信心更加相信自己,也讓孩子越來越優秀,走的越來越遠。

迴歸現實,教育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為每個孩子不一樣,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給孩子適宜的愛,足夠的安全感,以及耐心等。

孩子就是父母的另一面鏡子,從小帶大的孩子言行舉止也透露著父母的影子,言傳身教很重要,當然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家長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只能儘量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13

20xx年3月20日,我懷著對革命搖籃無比崇敬的心情及帶著我園該如何教育好孩子們的重託來到了“江西省教育廳教師培訓中心----井岡山八角樓”培訓學習。感謝教育廳為我們提供了這樣優越的學習平臺和機會,我受益匪淺。

教育廳的領導強調了本次培訓的重要意義,安排了培訓的重要內容。其次聆聽了各位專家的專題報告。他們的精彩講解,讓我感慨很多,體會較深,收穫頗大。作為學校第一負責人,在時刻敲響安全警鐘的同時,更要明白,如何去思考和管理。尤其是依法思考和依法管理及處理安全事故,不斷強化危機意識。在此,就如何做好學校安全工作,尋闢安全途徑談一點初淺的感悟:

一、尋求最佳化的教育時機

二、探索多樣化的教育形式

三、採用生動化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

保護他們的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生命大於天,時時要警惕,確保校園安全,我們責任在肩!四天來,我在此學習,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廳領導專家對學前教育的發展是莫大的關心和重視。

聽了陳蔚處長的“學前教育政策解讀 ”,我領會到安全意識對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不折不扣地依法依規科學管理好,建設好,發展好我園。聽了廖處長的講座,懂得了如何處理幼兒衛生保健及幼兒意外傷害事故,嚴格履行園長職責,有效預防幼兒園食品衛生事故的發生,保證幼兒園安全。同時加強幼兒園的安全管理,防範於未然。盧筱紅幼教專家對《指南》的解讀,更豐富了我的幼兒專業知識。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為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名了具體的方向??

總之,在井岡山這幾天的培訓活動中,我不僅生活學習快樂,更為重要的是讓我感受到領導專家的講座內容詳實、態度親和、工作認真、嚴謹高效、互動精彩,讓我印象深刻。

我決心把這次培訓學習的'內容和精神帶回我園,組織我園教師進行學習討論,共同分享江西省教育廳領導專家講座的精彩內容。逐步的把>素質教育“移植 ”到家長的觀念裡,從而慢慢的從國小化教育轉向《指南》上說的那樣,還孩子們一個快樂的花樣童年。

把安全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以積極的態度建立一個平安和諧的幼兒園,>這就是我的心願,也是我這次井岡山之行的所思所想。

撫州市金溪縣清華園藝術幼兒園

胡秋琴 20xx年3月24日 《>全省幼兒園安全教育和管理培訓心得體會》篇四:幼兒園安全知識學習心得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14

我國近代幼教專家陳鶴琴,說過,“人類的動作十之_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當特別注重習慣。”19世紀心理學家李德認為:“播下你的良好行為,你就能取得良好的習慣;播下你的良好習慣,你就能擁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擁有良好的命運。”足見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於對王鈺潔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我現在就自己的體會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在生活衛生習慣的養成方面:

主要包括飯前便後洗手、每天刷牙一到兩次、進門換鞋、睡前洗腳、每次吃東西前洗手等等。王鈺潔做得較好,同時我認為:一般的現代城市家庭在這一方面應該問題都不大。我在網上查了一下相關的資料,能做到的家庭佔63%——67%的比例,其中家長能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的佔98.5%。所以此項教育應該不是一個難題。

二、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方面:

主要包括穿脫衣服、吃飯、大小便、收拾自己的玩具、睡覺等內容。說實在的,在這一點上我們孩子表現不是很好,究其原因,責任主要在我。調查分析顯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與幼兒家庭結構有很大的關係。其中有85%是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裡。三代同堂家庭中,爺爺、奶奶等祖輩家長視幼兒為掌上明珠,事事不捨得放手讓幼兒做,幼兒既得不到學習和鍛鍊,又養成了懶惰的壞習慣,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極差。

我們家因我們夫妻工作都比較忙,所以一直僱著保姆,她在我們家一呆就是五年。當孩子在父母這裡受了氣時,便會求助於“姐姐”,吃飯、睡覺、穿脫衣服更是這樣。一開始時,我還能硬下心來,後來,一想到自己一天疏於孩子,在家呆的有限的時間內,還一直訓斥孩子,這種內疚的心理一旦佔了上風,就使我有點聽之任之,把它作為疼愛孩子的彌補。當孩子的同類表現在同齡人中位列下等時,我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我深切的體會便是:

“家長教育態度保持一致”,這句話大家都可以聽懂與理解,但要落實,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需要堅持,關鍵的時候,必須能硬下心來;工作比較繁忙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多睡一會,時間來不及就會代勞,其實不是家長忙,也是一種變相的'溺愛;還有,過分的苛求也會使孩子畏手畏腳。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放開手腳、硬下心來,為了孩子的將來,把小愛化為大愛吧。

通過一週的實踐,王鈺潔在這些方面已有一定的進步。這些充分說明:不是孩子不聽話、也不是我們的孩子哪方面表現天生就差,責任在我們自己。孩子現在還想橡皮泥,完全在於我們的塑造。家長們,有問題先從我們成年人身上找原因吧。

三、學習習慣的養成方面:

包括上課的“坐功”養成教育、定時學習教育、孩子對學習的熱愛程度教育等等。王鈺潔在小班時,上課很難集中注意力,一開始我並沒有把它列為一個壞習慣的範疇,因為這說明孩子對外界事物的好奇,我還為此高興。但是在後來再給孩子講故事時,我總是冷不丁的停下來,問孩子一些故事中的問題,如果她連著兩次回答不上來,我就停止講故事作為對她的懲罰。後來聽老師反映:孩子在這方面表現有所進步了,我很高興,當面表揚了孩子。還有,在電視上“故事大王”的比賽,我也下了一些其他的功夫,但是沒讓孩子知道。事實上,獲獎的事對孩子的影響是我始料未及的,使孩子從此愛上了演講。科學調查顯示:幼兒學習習慣的好壞與家長的學歷有很大的關係,但也不是絕對的。但我要說的是:如果這個家庭本身的學習氣氛比較濃,孩子一般也會熱愛學習,並能體味到學習帶給她的樂趣,我堅信這一點。

四、在安全行為習慣養成方面:

主要包括日常行為安全習慣,比如上下樓梯、不和陌生人說話、不吃陌生人食物等等;遵守大型玩具遊戲規則,比如滑梯、鞦韆、蹺蹺板等;交通行為習慣,比如靠右行、走斑馬線、不在馬路上玩耍等;食品安全衛生習慣,比如少吃油炸食品、不吃過期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等;突發事件安全習慣,比如如何應對陌生人來訪、如何應對突然失火、如何應對找不見大人的情況等。這些方面的教育幼兒園灌輸得比較多,家庭的教育是貫穿於日常生活中的、是潛移默化的。王鈺潔性格開朗,能和初次見面我們的朋友打得火熱。這使我們在高興的同時也有隱憂。我的做法是:讓她首先拒絕誘惑——不經我們同意,不準接受叔叔阿姨的禮物、食品,不準隨他們脫離開我們的視線,不準隨便告訴別人自己家的電話及家人的名字等。至於其他方面,我認為小孩接受還是挺快的,甚至還要比大人自覺。

五、在禮貌待人的習慣養成方面:

這體現一個人的素質,一個家庭的教育環境。在我們生活的大院裡,王鈺潔的人緣是非常好的,這主要源於她的“口甜”、“大方”,事實上,這些都是禮貌待人的方面。對於這個方面,我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首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人,包括我們與公婆、岳父母之間的關係,不起摩擦是不可能的,但即使是善意的爭吵,也要儘量迴避孩子;即使夫妻之間的爭辯,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我和老公之間每每有不統一的意見欲爭辯時,意看到孩子純真的眼睛,馬上就會像洩了氣的皮球。事實上:給孩子種下善良的種子,我們就會收穫善良;給孩子創造和諧的環境,我們就會培養出與環境和諧的孩子。其次,要讓孩子體味“禮貌”帶給她的快樂。當有人善意的摸摸孩子的腦袋、有人誇孩子很乖時、當孩子能與別人分享自己的食物或心愛的玩具時,我總是在第一時間告訴她:“因為你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對你好。”每每這時,孩子都非常快樂。說實話,我們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物質條件我們並不匱乏,所以,稍稍付出一些,培養一個不太自私的孩子,我認為還是非常值得的。

然而,如果我們對待老人的態度本身值得商榷,卻硬要要求孩子禮貌待人,孩子的心裡會非常矛盾。所以,為了我們的孩子,首先從我們自己做起吧。

五、我們每個家庭、每個家長,由於自己的職業差異、愛好偏差,對孩子的教育都會有所側重,但正如文章一開始所強調的: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盡我們所能,把家庭變為養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溫床。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15

我在遠端教育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感悟許多。在學習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習應該成為一個人的一生目標。人應該是活到老學到老。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自己知道得太少,有許多知識不會。越是這樣就有一種急迫感,一種壓力,驅使自己更加自覺地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品嚐到樂趣,內心得到一種滿足。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工作都發生了變化。經過這次的網路教育培訓,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教師在發生著變化,教師已不再是傳遞資訊的工具,教師更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的。在網路環境下,教師自主參與其中,就自覺地融入了團體之中。既完善自我,又相互幫助。

在作業中它聚集了大量教育教學的個案。教師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各個教學事件進行完整的描述、解釋、總結、理解、反思,這些具體的教學個案,有利於我在具體的教學情景中根據個案的類通性,作出創造性的教學決策。所學的東西不斷用於教學實踐中,實踐中的困惑與思考又不斷地交流昇華,我可以迅速建立起自己對教育教學的信心,提高自我監控能力。

網上互動欄目——班級論壇,可以讓我們在網路中抒發自己在教學中的各種心得體會及交流教學經驗了。我也經常上網瀏覽這些內容,覺得對自己受益匪淺。以前上網一向給人的印象就是聊天、遊戲,偶爾是在需要時上網查詢些資料,拼湊點東西。而現在通過學校網路教研的學習後,我發現好的教育論壇卻不是這樣,它是一個現代化的.、跨躍時空、多層面教育工作者共同參與的網路交流互動平臺。在那裡可以和本園仍其她的優秀教師、教研員學習、交流、探討。在那裡可以和這些優秀老師“親密接觸”,常能獲得最新的教育教學改革資訊和成果。在感受著這些老師的精彩的同時,我也會被一些不知名的老師們的真實、鮮活的反思案例所感動,課程改革的酸甜苦辣在那裡都可以品嚐到。應該說在網路中學習,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實踐,是在體驗著別人的實踐,感受著別人的內心思考。對我來說是一筆寶貴的學習互動,這樣與優秀老師的交流。我意識到,這種網路資源是應該好好利用的。

但在網路學習中,我也發現了自己包括身邊的一些老教師出現了許多困難和疑惑,甚至有了畏難情緒,從我自己的學習經歷看,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這些困難也就會迎韌而解的。

一、首先我們要轉變觀念,用實際行動去感知網路教研的意義及作用。

網路教研他是一種高科技的教學工具,而不是教學方法。我們可以利用它和專家及同行進行交流,避免面對面交流的拘束,通過和同行交流,接受專家的指導,不斷增長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二、要勤上網,勤動手,勤動腦,拓寬視野

我們可以利用網路教研把自己心中的苦悶及教學的困惑和大家交流,讓大家為你解憂,幫助你。

網路教育培訓是一件非常好的促進交流,提高教學的途徑,我們廣大教師更加充分的利用這個平臺和環境,共同提高,為自己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以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及教學質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