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9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15篇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1

3月13日,北京20xx年冬殘奧會即將落下帷幕,閉幕式將於13日20:00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辦,經過連續幾天的場地聯排,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據央視新聞報道稱,延續“一朵雪花”的故事,北京20xx年冬殘奧會閉幕式主創團隊,將在鳥巢主場地運用一個直徑55米左右的圓形視覺符號貫穿全篇,突出呈現“在溫暖中永恆”的核心主題,為北京雙奧畫下一個圓滿的句號。

北京20xx年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表示,這個圓形符號就是作為一個非常醒目的一個道具,它要成為我們閉幕式的一個亮點,就有點像折柳寄情的感覺,但是這次是通過一個道具來完成這個亮點。

溫暖,是人生中的難忘記憶;永恆,是全人類的美好願景。因此,本屆冬殘奧會閉幕式的主題名稱為《在溫暖中永恆》,通過表演與儀式的融合,留存下本屆冬殘奧會的精彩瞬間和偉大時刻。

閉幕式導演沈晨介紹,閉幕式將在50分鐘左右的時長裡完成,共有12個儀式環節,其中以《愛的感召》為題的表演環節,將由超過60%的殘疾人作為表演的主體,以“手語”的形式配合優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連,殘健共融的人們用“愛”為世界繪就了一抹斑斕的色彩。

北京20xx年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導演沈晨:我覺得從頭貫穿始末的就是藝謀總導演一開始創意的那片雪花,其實我們是在換著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維度在說這片雪花,那到了冬殘奧閉幕式,更加讓這片雪花的光亮投射到人的心中,所以應該來講我們整個四個儀式當中,這片雪花構成了我們一個完整的故事。

而在最為重點的“熄滅冬殘奧會主火炬”環節當中,主創團隊將通過13套定音鼓配合場上表演,創新編排詮釋奔流不息的“時間”形象。

北京20xx年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熄滅主火炬這個環節,重中之重是要體現“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理念和情懷。

北京20xx年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導演沈晨:它更重要的是我們四個儀式的一個結束,是我們雙奧之城的那份結束,當然這個結束是省略號,不是感嘆號,它的這份精神,它的這份人文還在不斷地持續著,不斷地傳承著。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2

鄭鵬拼了!鄭鵬贏了!毛忠武在他後面!包攬金銀!

在吶喊聲中,鄭鵬筋疲力盡。直到劉子旭和王濤也衝過終點,四人高舉五星紅旗面向觀眾接受祝賀時,鄭鵬也只能發出“啊、啊”的喘氣聲。

一天18場比賽,6場決賽,第一場奪金戰——殘奧越野滑雪男子短距離(坐姿)比賽——便讓中國觀眾陷入狂歡。

稍稍安靜下來的觀眾席突然又熱鬧了起來,女子短距離(坐姿)決賽開始了。楊洪瓊拼命擺臂,一改上午資格賽的頹勢,直奔終點,勢如破竹。美國選手奧克薩娜·馬斯特斯加速逼近,只差一個身位。加速!再加速!楊洪瓊第一!李盼盼也在埋頭猛趕,最終位列第三,兩位好朋友再次笑逐顏開。

“太厲害了!”觀眾不斷驚呼,終點線旁的志願者手舞足蹈——鄭鵬和楊洪瓊先後成為“雙金”選手。

開賽以來,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從來沒有這樣熱鬧過。決賽前的熱場表演青春靚麗,“雪容融”的舞姿調皮可愛。場邊的熱情渲染得氣溫微微升高,加上比賽密集,賽道已經不算平整,比以往更考驗運動員的爆發力。

領完“金容融”後來到混採區,鄭鵬還在平復呼吸。

“上午跟下午的氣溫差比較大,有點類似平昌那時候,擔心因為天氣原因滑不好,所以還是有點緊張。”四年前,鄭鵬在平昌冬殘奧會獲得第四名,而現在他已贏得長距離和短距離兩塊金牌。

性格淡定的鄭鵬說:“感覺咱們今天滑得挺好,沒有失誤,就感覺很慶幸能滑下來。”

“你是中國隊第一個拿了兩塊金牌的運動員,現在什麼心情?”記者問。

“還好。最大(的變化)還是團隊越來越強了,咱們國家把器材都給我們保障到位了,還有工作人員、現場觀眾都給我們加油助威,給我們喊節奏,有很大的幫助,謝謝你們。”

與鄭鵬一樣,楊洪瓊也在6日拿到長距離比賽的金牌。當時她說前一晚很晚都沒睡著,這一次她還是沒睡好覺。儘管心跳不再像6日那般“調皮”,但是大腦無法安靜。“昨天晚上心很平穩,就腦袋它不睡覺,腦袋是太活躍了。”

上午的資格賽楊洪瓊發揮得不好,身體僵硬,滑行吃力,教練也對她的表現表示疑惑。她索性回到休息室裡直接躺倒,調整身體。

決賽場上,楊洪瓊從一開始就保持領先,她的擺臂幅度比以前都大,背部弓展有力,前胸貼到了雙腿。“因為我前面拿了一個牌,我已經達到想要的高度了,主要就是去享受比賽了。”

“我現在就想躺下,我累得很。”楊洪瓊說。

鄭鵬和毛忠武包攬金銀的場面在6日的男子長距離(坐姿)比賽中也出現過,兩位隊友在賽場上充滿默契。毛忠武直言:“(下面比賽的)目標就是我跟鄭鵬倆人繼續保住屬於中國的一、二名。”

雖然已經35歲,但毛忠武20xx年才入隊,很多年輕的隊友都是他的師兄。“小將”入隊晚,付出多,比別人早起,比別人晚睡。

一年輪椅競速,四年越野滑雪,毛忠武說:“我剛受傷的時候自己起來都是需要兩個人扶的,頭是暈的.。這幾年的訓練讓自己的體魄特別好,能滑下18公里,能在國際賽場上跟其他人一起競技,我感覺這是天壤之別。”

“藉著這個平臺我特別希望給殘疾人朋友說,你們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麼困難,命運跟你們開了什麼樣的玩笑,都要永不言棄。真的,自己的未來一定會更好的,只要我們積極努力。”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3

3月4日晚,五彩斑斕的北京20xx年冬殘奧會開幕式在鳥巢盛大上演。而在近一個半小時的開幕式直播中,來自北京市健翔學校的教師劉丹用流暢的手勢和溫暖的笑容,為電視機前的聽障人士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解說”。在接下來的冬殘奧會比賽中,她將和學校手語翻譯團隊的.其他4名老師繼續投入到體育新聞的“無聲播報”中。

“留給我的準備時間其實不多。”劉丹回憶,在接到北京20xx年冬殘奧會開幕式的手語翻譯重任時,距離開幕只有十幾天的時間。雖然曾多次參與過大型活動、重要會議,也在20xx年承擔了東京殘奧會開幕式的手語翻譯工作,劉丹還是有點兒緊張。此外,各個代表團名稱的翻譯也有不小的難度。為此,她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出場的各代表團為模板,對照國家通用手語詞典將每個國家的譯法反覆練習。

真正拿到開幕式解說詞已經是開幕當天的傍晚了。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劉丹迅速熟悉著解說詞,梳理著流程,並重點翻看了中國代表團的資訊,緊張的心情安定了不少。晚上8時,她精神飽滿地坐在了演播室中,以雙手言心聲,將開幕式上的精彩瞬間一一“講”給聽障人士。她還不時用餘光瞥一下螢幕,調整著自己的坐姿和狀態。

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然而,在視障運動員李端摸索著點燃主火炬時,劉丹本有些安定的心情又緊張了起來。那漫長的一分鐘裡,劉丹內心也在做著掙扎。“對於手語翻譯來說,我們的原則是如實傳達說話者的語意,是不能表達自己個人想法的。”劉丹說,那段空白裡,解說員雖然一直沒有說話,但現場確實是有聲音的,觀眾都在為李端加油。這個聲音要不要翻譯出來?沒有絕對的原則。劉丹幾經考慮,還是緩緩伸出手,握拳,比出了“加油”的手語。“現場的氛圍讓我覺得,我應該把‘加油’的動作打出來。”

“在這一刻,從這一刻,我們一起守護這心中的一團微火,一起守護這觸手可及的一片光明。”伴隨著最後一句解說詞,劉丹的開幕式翻譯工作也告一段落。不是業內人士可能注意不到,在翻譯“守護”這個詞時,劉丹特意將手向胸口緊緊貼了貼。“沒有技巧上的思考,完全是情感上的本能反應。”劉丹說,手語通常可以根據實際場景做一些微調,這也讓手上的動作有了更多的溫度。接下來,劉丹還將和同事繼續投入到體育賽事的新聞報道中去。“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將聽障人士和健聽人之間的隔閡打破,為聽障人士架起一座橋樑,讓他們也能更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接受對等的資訊,同享運動盛會。”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4

從乘著一朵紫色“雪花”溫暖啟程,到伴隨著《雪花》旋律迎來告別時刻,北京冬殘奧會昨夜圓滿落幕。

火炬緩緩熄滅,一切恍然如昨,令人依依難捨。不畏艱難踏雪而來,夢想飛揚滿載而歸,希望向陽而生,我們盡情歡慶。

一個個“同心圓”匯聚成“記憶的留聲機”,“燒錄”下極富浪漫色彩的美妙夜晚——紅、藍、綠色的滑雪杖排列成“會徽”,運動員們漫步於沒有隔閡與界限的“藍色地球”,五彩斑斕共享此刻。合唱團的孩子們天籟般的聲音迴盪在鳥巢夜空,小女孩捧起明亮的“火種”將“希望”播撒,螢火之光點亮世界……閉幕式參演群體中,約30%為殘疾人,心手相連,殘健共融的人們用“愛”為世界繪就了一抹絢麗的色彩,留下永恆的溫暖記憶。

兩個奧運,同樣精彩。在皚皚冰面,在高山之巔,全世界剛剛見證了巔峰競技,緊接著又為堅韌不屈的人生喝彩。

閉幕式上,隨著留聲機的旋轉,運動員在賽場摘金奪銀、奮勇拼搏的“高光時刻”一一閃過,把人們的思緒又拉回激情飛揚的賽場。不幸折翼,他用拼搏為自己插上“一雙隱形的翅膀”;“看不清世界”,她卻心懷熱忱地“想讓世界看到我”……不同的膚色下是一個個同樣勇敢的靈魂,不同的語言唱出對生命共同的.讚歌,給世人以啟迪與激勵:身體的缺憾不會削減生命的意義,精神面貌才是決定人生將以何種方式展開的關鍵。

雪花紛飛不會因翅膀受傷而停下,體育精神也不會侷限於賽場之內。運動員們互幫互助、擁抱歡呼,領滑員與運動員同臺領獎,導盲犬獲得紀念獎牌……一個個激情瞬間、一個個溫情畫面與一個個奮發身姿一樣,都會定格在殘奧發展的歷史圖冊中,將“勇氣、決心、激勵、平等”的殘奧價值觀深植在每個人的心裡。恰如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所言,“殘疾人運動是喚醒人類良知的運動”。這就是體育的力量。

“一片雪花”與春日爭勝,“一柄微火”與皓月爭光,溫暖人心,餘韻悠長。在鏡頭之外,無障礙環境樹立新標杆,“愛笑的眼睛”讓溫暖跨越種族,防控舉措確保每個人都安全,有愛方無礙,繪就最大“同心圓”。在“雙奧之城”舉辦的這場盛會,交出了一份驚豔、安全、出色的“滿分答卷”,為冬殘奧會帶來了新曙光。

奔流的“時間”不停,心中的“微火”就不滅,這場“冰雪之約”讓我們相信,縱使前路漫漫,遍佈未知挑戰,只要人類團結在一起,飽含勇氣,迎難而上,就能創造美好的明天。

良宵揮別後,一起向未來!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5

3月4日冬殘奧開幕式,朱穎佳早早就來到鳥巢,迎接觀眾的到來。不久之前,也是在這裡,她圓滿完成了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的觀眾進退場引導工作。但這一次,迎接的觀眾有所不同——她所負責的.8位觀眾都是殘障人士。

朱穎佳是北京工業大學的一名大四學生,此時是冬殘奧會開閉幕式服務保障指揮部工作人員。她要與30多家觀眾歸口單位聯絡,確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瞭解是否有陪同人員、是否需要提供輪椅或其他特殊服務,從而規劃好殘疾人觀眾座席安排、進退場預案,準備器械與陪護工作。

即使對於鳥巢觀眾席和走廊已爛熟於心,但開幕式前,朱穎佳仍不厭其煩地確認所有流線,還親身體驗殘疾人觀眾的進撤場流線。從下車開始,一直走到鳥巢的看臺就坐,觀察整個流程是否順暢。每次踏勘下來,要走3萬多步。

3月4日剛過6點,朱穎佳就提前守候在11號電梯前。隨著電梯數字的變化,電梯門緩緩開啟,她迎接到了第一位殘疾人觀眾。從電梯到看臺,一路上她和陪同人員確認流線及時間,確認觀眾的身體情況,指引觀眾和陪同人員到指定位置,然後再返回迎接下一位殘疾人觀眾。開幕式當晚,她將自己所負責的8位肢體殘疾人觀眾順利送達看臺,臨走時還反覆囑咐每位觀眾及其陪同人員,如果需要提供幫助,可以隨時聯絡她。

中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一個看臺多了一位殘疾人觀眾,朱穎佳溝通得知,原來他們是好朋友,想坐在一起觀看,於是朱穎佳及時協調座椅,不僅滿足了兩位觀眾的需要,還讓陪同人員也有地方可坐。

一直忙到5日凌晨1點,朱穎佳才回到辦公室。開幕式觀眾進撤場保障工作圓滿完成,朱穎佳和夥伴們又立即投入到閉幕式的準備工作當中。朱穎佳說:“我很幸運能在現場見證,並且參與其中、奉獻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6

冬殘奧會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的燈籠造型源於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產品設計專業本科生薑宇帆對家鄉年味兒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於小興安嶺深處的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每逢過年,這座小縣城都會被濃濃的節日氛圍包裹,街巷樓宇間,紅紅的燈籠高高掛起,是最常見的景象。

燈籠的創意入圍前十,不過專家們給出的意見卻是“僅保留原創屬性,重新設計形象”。這就意味著,整體形象設計幾乎要從零開始。

同樣出於保密需要,設計團隊將位於學校校園後側居民區中的一間吉藝專家公寓作為工作室,這間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見證了冬殘奧會吉祥物誕生的全過程。

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視覺傳達系主任吳軼博說,在前期修改階段,她每週都要來冬奧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個多月裡,她從長春往返北京的次數多達30多次,從首都機場到首鋼的“兩點一線”成了她對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藝設計團隊面臨的任務除了為燈籠形象加入多樣化屬性,將其擬人化,賦予其生命,還要將其與奧運結合,這需要多方面的學習。

於是,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學副院長金巍特意買了個燈籠掛在工作室,讓團隊成員每天觀察,每天琢磨。與此同時,所有團隊成員把冬奧組委的宣講錄影看了一遍又一遍,還上網查詢,“惡補”奧運及相關知識,感悟和尋找奧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融合點。“這對我們是一個寶貴經驗。”金巍說。

2月下旬,北京冬奧組委專家組經討論研究決定,取消中國結的進一步修改,讓團隊主攻燈籠形象的完善設計。到4月初,燈籠形象已基本確定,吉藝設計團隊需要遞交完整的'文化闡釋方案。

“這個階段也是團隊最迷茫和煎熬的階段。”郭春方說,“一開始是將吉祥物的屬性與鹿結合,我們嘗試過加鹿角、紅鼻頭,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文化闡釋,大概有近1個月的時間,我們做了各種嘗試,感覺路走不通了。”

設計團隊每天都在不斷嘗試和自我否定之間徘徊,就在這一膠著階段,修改專家組感受到了團隊的迷茫,並及時地給予了指導和幫助。

在雙方多次溝通和嘗試之下,鹿的屬性被放棄,體現“雙奧之城”的天壇、鴿子、長城,以及與冬奧相連的如意(冬奧會跳臺滑雪場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現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設計會有靈感閃現的剎那,但更多的是反覆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塊勾勒出它的臉龐,為了最真實的效果,設計團隊在冬天專門往牆上隨意扔了許多雪堆,之後再把牆上的形態具象化;而為了展現雪容融紅紅的臉龐、彎彎的嘴角,團隊也做了許多微調。

“團隊在修改的時候就考慮到後期應用,儘可能多地增加應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兩旁和廣告牌的展示效果,還有衍生品的效果,像檯燈、手錶等等,都在我們考慮範疇。”吳軼博說,“燈籠本身是可以發光的,可以帶來溫暖、傳遞力量,這和冬殘奧會的理念非常契合。”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7

在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上,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浙江省殘疾人藝術團、北京體育大學的90名演員,身著雪白的服裝,跟隨《冬殘奧圓舞曲》的音樂,在國家體育場幻化成一朵朵閃亮的雪花,舞動出流動的冰雪世界。

2月13日深夜1點,距冬殘奧會開幕還有19天,北京順義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依然燈火通明,臨時搭建的10米高臺上,編導裴雲不斷喊著指令,90名演員在手語老師幫助下調整著自己的位置。編導李文倩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這次借調到導演組參與《圓舞曲》的編創,她非常興奮地一路小跑來到場邊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籤擺出了各式各樣的雪花造型,“每根牙籤就代表一名演員,我們最初想了100組雪花造型。”李文倩說。

《圓舞曲》的排練結束時間總是很晚,藝術團舞蹈一隊聾人演員魏菁陽打著手語:“我們通常是早上9點排練到晚上11點,如果是在這個模擬場地排練就會更晚些。”模擬場地是三個訓練場館中最大也是最冷的,演員都穿著厚厚的長羽絨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滾動作,需要演員躺在地上完成,一晚練下來,地面都乾淨了。

兩個多月的排練下來,大部分演員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陽用黃色膠布把自己的紅色棉舞蹈鞋纏住繼續排練。“你可以看看劉巧的舞蹈鞋。”藝術團三隊演員徐可心捂住自己的`腳指頭調皮地說。舞蹈三隊演員劉巧的舞蹈鞋已經可以開口“說話”了,她和隊友都是藝術團附屬學校20xx級學生,現在一起就讀於長春大學舞蹈專業。藝術團新買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沒有人去換新鞋,“都不想換,磨損得太快,這樣節約一些。”這一雙雙破損的舞蹈鞋,也是演員們為冬殘奧會開幕式奮鬥的戰績。

《圓舞曲》需要演員通過旋轉椅子完成舞蹈動作,椅子和人如何協調一致,如何控制好旋轉是關鍵,也是訓練難度最大的環節,這需要長時間不斷練習和磨合,才能形成人椅一體。魏菁陽說:“我們剛開始練,身上被椅子硌得到處是淤青,感覺身體都不是自己的,睡覺都能疼醒。”艱苦的訓練、身體的疼痛並沒有阻擋大家訓練的熱情,最後都堅持了下來,沒有人退出。

“鳥巢”的夜晚,他們用希望和堅持舞出了一副流動的冰雪美景,讓冬殘奧之花綻放。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8

都說“隔行如隔山”,但對自己從事的新專案,劉思彤非常熱愛。通過一些國際比賽,她看到自己跟高水平選手之間巨大的差距,她下決心更加投入更加用心地訓練,儘快彌補這些差距。

20xx年,雖然還是一名新手,但劉思彤已經成為首位參加冬殘奧會高山滑雪專案的中國隊運動員。在小回轉比賽中,她錯過了旗門,一般來說,選手會放棄滑行,然後以“未完賽”的狀態結束比賽。

不過,劉思彤還是想力爭完賽,拿到一個比賽成績。於是,她硬是將自己撐回到賽道上。看到這一幕,現場觀眾為她鼓掌、歡呼。

“那一刻我很受鼓舞,更加堅定信心,要練好高山滑雪。”

北京冬殘奧會開賽前,劉思彤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這幾年的訓練感覺自己有所提高,希望這次能在家門口的賽場上發揮出最好的水平,展現中國殘疾人運動員的風采。

3月5日在女子(坐姿)滑降賽中,她為中國代表團贏得一枚銅牌。賽後她激動地說:“今天能站上領獎臺確實非常意外,我在之前幾天訓練時,滑得都特別差,但是我的教練和我的隊友們給我很大支援,他們讓我放鬆心態,享受比賽。”

有日本記者問她中國殘疾人高山滑雪水平迅速提高的祕訣,劉思彤說,四年前她是單兵作戰,今天在北京則是與自己的“家人們”一起奮鬥。

“當你傷心時有人安慰,當你覺得堅持不下來的時候,有團隊支援你,在自己的國家比賽,這種自豪感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我們國家通過大力推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讓更多的殘疾人也有機會走出家門,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改變生活軌跡。”劉思彤說。

3月7日比賽結束後,北京冬殘奧會高山滑雪專案的賽程已經過半。談到即將到來的.兩個休賽日,劉思彤說:“可能明天過節我也沒時間網購,我現在只想好好休息一下。等比完後邊的比賽,我就要去北京體育大學報到了,我想好好學習,做一個好學生。”

離開混採區前,這位開朗的姑娘又向即將過節的女性同胞們打趣說:“女孩子一定要好好努力,因為你喜歡的“東西”都很貴啊!”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9

3月4日,2022北京冬殘奧會在鳥巢盛大開幕,再次上演中國人的浪漫。如果奧運會選出的是人類最巔峰的身體,那麼殘奧會決出的就是人類最不屈的靈魂。奧林匹克向殘疾人敞開平等的大門,讓奧運會不僅僅是體育競技的賽場,更有著呵護生命的要義。下面我們一起回顧北京冬殘奧會上溫暖與感動的瞬間。

1、殘疾人合唱團齊聲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在迎國旗入場環節,現場的殘疾人合唱團和兩側的24名青年學生,以無伴奏的方式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共同唱出對祖國的`熱愛。

2、手語唱響國歌

開幕式上,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伴隨著莊嚴的國歌,現場的聽力殘疾人,用手語深情地唱著國歌,表達著自己的愛國之情。

3、冰壺倒計時

在倒計時環節,輪椅運動員將冰壺推出的那一刻,倒計時數字10至1在賽道上亮起,到冰壺正中大本營時,倒計時剛好結束。冰壺倒計時充滿了科技感和夢幻感。

4、手手相傳的殘奧會會徽

在殘奧會徽展示環節,兩個孩子在一位盲人的手心畫出了殘奧會會徽,這枚小小的會徽手手相傳,場上所有的人手中都有了殘奧會徽。手手相傳的殘奧會徽也把殘奧精神和希望傳遞出去。

5、盲人運動員點燃主火炬

主火炬臺由我國盲人運動員李端、殘奧會4枚金牌獲得者點燃。在摸索中,在全場的加油聲中,李端成功將火炬嵌入主火炬臺。北京冬殘奧會和北京冬奧會主火炬點燃的方式完全一樣,也體現了真正的平等。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10

開幕式上,伴隨著國際殘奧委會會旗冉冉升起,國際殘奧委會會歌迴盪在國家體育場上空。很少有人知道,此次演奏國際殘奧委會會歌的樂手是47名來自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揚帆管樂團的盲人孩子。

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揚帆管樂團是一支由盲人組成的管樂團,成立於20xx年,最初由34名老師、36名盲孩組成。歷經10餘年的發展,樂團現已發展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盲人管樂團。本次參加演出的成員由國小三年級到高三年級的`孩子組成,年齡最小的僅10歲。

揚帆管樂團的負責老師介紹,20xx年11月接到演出任務後,根據北京20xx年冬殘奧會工作安排,他們從100餘名團員中選拔出47名音準、節奏都比較好的團員參演。從拿到樂譜到參加正式演出,只有49天時間。管樂團師生們放棄了寒假休息,進行了高強度集訓,一遍又一遍地記譜、演奏、排練,師生們克服了種種困難,5天內就完成了國際殘奧委會會歌《未來讚美詩》的首次排練。

2月8日,師生一行63人啟程赴北京。負責老師告訴記者,管樂團的絕大部分孩子都出生於農村,不少孩子是第一次乘坐飛機,第一次來北京,能夠參加冬殘奧會開幕式表演,所有人的心情都非常激動,振奮不已。

進入封閉管理開始集訓後,天氣寒冷、氣候乾燥、飲食不習慣……各種困難接踵而來。然而,這些都不是最困難的。因為視力障礙,普通人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動作,比如出場時持樂器的姿勢、預備演奏時拿樂器的動作……孩子們做起來非常困難,需要老師們手把手指導和糾正。此外,寒冷的氣溫也是樂團面臨的一大考驗。演奏時,孩子們不僅要在寒冷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還要克服銅管樂器被凍住後,吹不響或者吹跑調的問題。

為了完美地展現這1分58秒的“聲行合一”。孩子們每天都冒著嚴寒在室外訓練半個小時以上,通過不斷練習,他們逐漸適應了演奏環境,聯排表現得一次比一次好。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觀看了揚帆管樂團的演奏後,感動地稱讚:“音準特別好,演奏得特別棒,你們太棒了!”

訓練中,每當詢問孩子們苦不苦,累不累,他們都會回答:“苦,累,但是值得!”他們認為,能夠參與冬殘奧盛會,這份榮耀就值得全力以赴。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11

在國際殘奧委會標誌展示環節,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一枚國際殘奧委會標誌。這枚標誌,經過手手相傳,印在了每一個人的手掌中。這是歷屆殘奧會與冬殘奧會“國際殘奧委會標誌”展示環節中,呈現出的最小的標誌。掌心的標誌,寓意著將殘奧精神銘刻在心裡,生生不息。這一畫面,成為本屆冬殘奧會的.經典時刻。

8名旗手手執國際殘奧委會會旗入場,升國際殘奧委會會旗、唱國際殘奧委會會歌。運動員、裁判員、教練員宣誓。

火炬傳遞儀式開始。8名火炬手全部為殘疾人運動員,在體育場中高擎火炬進行最後的傳遞。本屆殘奧會點火方式仍然是由最後一棒的手持火炬轉化為主火炬。

還是那片“大雪花”,還是那束微火。不同的是,點火的人不一樣了。最後一棒火炬手李端是盲人運動員,摸索著在大雪花中放置主火炬,全場觀眾大聲為他加油喝彩。凝聚團結、友誼、進步的主火炬點燃,開幕式熱情迎來又一波新的高潮。

開幕式導演沈晨說,“我們用了最大膽的方式,邀請一位盲人運動員來點火。到目前為止,在我所瞭解的殘奧會和冬殘奧會中,還沒有過盲人運動員點火的先例”。

火炬嵌入雪花火炬臺,微火留在所有人心中。從這一刻,我們一起守護這心中的一捧微火,一起守護這觸手可及的一片光明。

授人玫瑰,手有餘香。生命的意義從來都不是完美無缺,能夠心懷熾熱之情,唱響生命之歌,勇敢挑戰極限的殘奧運動員們,值得更多關注和掌聲。每一個勇敢、堅定的追夢人都了不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為了夢想,他們一路堅持,不懼風雪;他們揮灑汗水,追逐榮光;一切的努力,都源於心底的熱愛。運動點燃希望,拼搏成就夢想。

未來這10天,他們將把自己的名字寫進冬殘奧會歷史。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12

就在今天晚上,北京冬殘奧會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閉幕式。在這個時候,我們舉辦了一場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畫面感給我留下一定要馬上分享給更多人的衝動。我邊看,邊握緊手中的杯子。我們在這個時間點,仍向世界發出和平、信心、平等、互助、友愛的訊號。只有我們國家在這裡時間點上,可以做到。這是一場,信心與實力的展現。我們五千年的文明,在這一刻展現出了偉大的文化屬性。這是一場跨種族的.晚會,它告訴世界,我們歡迎您!我們的長足發展,離不開幾代人的厚積薄發。在這個場景下,讓我想到的東西太多了。畢竟,我們經歷了很多的事。此刻,我只想將這個報道發出來,給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來欣賞,這美得讓我馬上要發個感慨的場景。

最後,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13

從3月4日一早開始,北京就大風呼嘯,還伴著沙塵。眼看20xx年冬殘奧會晚上就要開幕了,大風沙塵天氣會影響開幕式活動嗎?冬殘奧會開幕式的氣象預報工作,再次通過精準無誤的預報,給大家吃了一刻定心丸。

當天早上6時開始,氣象部門已經開始逐小時更新預報資訊,保障頻次跟冬奧會一樣,力求確保冬殘奧會開幕式氣象預報準確無誤。

由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翟亮牽頭組建的針對開幕式期間的氣象條件研究團隊,早在一週前就對此次大風和沙塵天氣做了預報和服務提示。

在開幕式舉行的頭3天,北京市氣象臺、中央氣象臺、國家衛星中心、周邊省區市氣象臺、內蒙古自治區氣象臺的首席專家等,每天都開展多次不同形式的天氣會商,做到多輪次、多樣化跟蹤滾動預報會商。

3月4日8時30分,多部門再次開展天氣會商,尤其對陣風風力、沙塵程度、結束時間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討論,最終結論一致:午後沙塵影響逐漸減弱,傍晚前後風力明顯減小,基本不會對冬殘奧會開幕式活動造成影響。

“開幕式活動期間,北京風力明顯減弱,大家不會感受到像上午一樣的七八級大風。”翟亮說,相應的預報、預警資訊都已經提前釋出,便於開幕式準備的相關單位、城市執行保障的相關單位提前做好應對。

相比2月4日冬奧會開幕式的天氣,3月4日晚的風力要略大一些,但也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但氣溫方面要比一個月前暖和很多,20時至22時國家體育場溫度在8℃至9℃,體感不會覺得很寒冷,不過撤場的時候,溫度會下降到6℃或者更低,早晚溫差還是比較大。

對於預報結論,翟亮還是很有信心的,“對大風的預報水平,目前還是比較高的,包括減弱的時段都可以報準。”翟亮說,針對大風的預報,他一點不擔心會出現變數,反而是沙塵的影響,會讓預報員們稍微有一些緊張。

翟亮解釋,相比大風,沙塵的預報難度更大,因為沙塵是一個氣團,它產生影響的時間節點並沒有非常清晰的界限,“不像一輛列車,說幾點到幾點停,沙塵的影響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有可能人還沒感覺到,但沙塵的影響已經開始了,漸漸地人們才感覺到空氣發黃且帶著土味兒。”

沙塵影響結束的時間也是相同的道理,並不是說到了一個時間點,瞬間就結束了,同樣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很難界定具體幾點可以清除,還是存在一些不確定性。3月4日午後,翟亮一直盯著天氣雷達圖,關注著沙塵的發展情況,大概從13時過後,沙塵自西向東陸續結束對北京的影響,能見度逐步轉好,翟亮這才放了心。

20時,冬殘奧會開幕式準時拉開序幕,國家體育場的陣風風力已經減弱到了四級,不會對開幕式活動造成影響,跟預報的情況完全吻合。“這一次預報,我們也做到了精準無誤,圓滿完成了保障任務。”翟亮滿意地說。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14

這一刻,萬家燈火,待盛會開幕;這一刻,屏息凝神,盼奧運成功;這一刻,舉國同心,展大國形象。這一刻便是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之時。看完這場精彩紛呈的盛會,我在喜悅、激動的同時,也自豪於此番盛會的諸多亮點。

以文化之寶迎冬奧到來

北京冬奧會恰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所以在使用二十四對應二冬奧盛會的`同時,也將文化瑰寶——節氣與詩詞融在其中。譬如芒種,“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出自南宋詩人陸游的《時雨》,描寫了芒種時節家家飯桌上麥飯飄香,採菱人的歌聲處處飄蕩。這不僅進一步使國人瞭解中國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又使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以科技之光耀盛會場

科技是一個國家智慧的結晶,更是一個國家對外交往的名片。我想本次開幕式將一張光鮮亮麗的名片交給了世界。在歌曲《雪花》中,技術人員利用人工智慧,動作捕捉視覺技術,完成了多達600人的一場表演,展現出孩子們與腳下熒幕上的星星雪花一同嬉戲的靈動可愛畫面,讓世界讚歎不已。

以創新之手傳奧運聖火

奧運聖火的傳遞與點燃是每屆奧運會最扣人心絃的環節。而此次冬奧與眾不同,別具風格,採用火炬手將火炬插在雪花中央的方案,既象徵了奧運薪火相傳,永恆綿長,生生不息,又彰顯了深深的文化自信與中國智慧。

一起向未來,讓民族自豪感永存心間;一起向未來,讓世界為中國注入新活力;一起向未來,讓中華文化名揚天下。

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15

在北京20xx年冬殘奧會開幕式上,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浙江省殘疾人藝術團、北京體育大學的90名演員,身著雪白的服裝,跟隨圓舞曲,在“鳥巢”幻化成一朵朵閃亮的雪花,舞動出流動的冰雪世界。最後呈現出北京20xx年冬殘奧會火種的雪花的圖案,伴隨《冬奧之花多美麗》的音樂,火種緩緩升起到“鳥巢”上空。

最初想了100組雪花造型

2月13日凌晨1點,距離北京20xx年冬殘奧開幕還有19天,位於順義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的排練場地依然燈火通明,臨時搭建的十米高臺上,編導裴雲用麥克不斷喊著指令,90名演員在手語老師幫助下調整著自己的位置。“我們這個舞蹈俯瞰才是最好看的,只有在裴導那個位置才能看到整個雪花的造型。”編導李文倩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這次借調參與《圓舞曲》的編創。談起《圓舞曲》的編創,她立刻一路小跑到場邊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籤擺出了各式各樣的雪花造型,表示每根牙籤就代表了一名演員,“我們最初想了100組雪花造型。”

牆上的時鐘還在滴答地走著,藝術團舞蹈一隊聾人演員魏菁陽打著手語:“我們通常早上9點練到晚上11點,如果是在這個模擬場地排練就會排練得晚些。”每天工作人員會在群裡發各節目第二天的排練時間和場地,《圓舞曲》的結束時間總是出現“拉晚”兩個字,“拉晚就是沒有點兒,直到完成當天的排練任務,最晚一次是到(半夜)2點。”

磨破的舞鞋是她們的勳章

“她們又來擦地板了,鞋都磨破了。”夜裡十點半,剛轉場來到模擬場地,看著躺在地上的演員,工作人員不經意地說。模擬場地是三個訓練場館中最大也是最冷的一個,演員穿著長羽絨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滾動作,要演員躺地上完成,一晚練下來,地面都乾淨了。

兩個多月的排練下來,大部分演員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陽用黃色膠布把紅色棉舞蹈鞋纏住繼續排練。“你可以看看劉巧的舞蹈鞋。”藝術團三隊演員徐可心捂住腳趾頭調皮地說。劉巧的舞蹈鞋已經可以開口“說話”了,她和她的隊友都是藝術團附屬學校20xx級學生,現在就讀於長春大學舞蹈專業,“我們出發的時候,學校舉行了歡送儀式,春節還寄來了零食大禮包。”學校的關心讓她們備感溫暖。藝術團新買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沒人去換新鞋,“都不想換,磨損得太快,這樣節約一些。”

沒有一名演員退出

腿上、胳膊上、腰上到處都是淤青,魏菁陽翻看著手機裡的照片。“我們剛開始練,身上被椅子硌得到處是淤青,感覺身體都不是自己的,睡覺都能疼醒。”《圓舞曲》需要演員通過旋轉椅子完成舞蹈動作,椅子和人的協調一致,控制好旋轉,就成了舞蹈成功展示的關鍵,也是訓練難度最大的地方,這需要長時間不斷的練習和磨合,才能做到“人椅合一”。

高強度的訓練,讓演員的精神狀態都高度緊張,尤其是還沒經歷過重大演出的四隊學員。一天半夜,正在睡覺的郭京樂突然坐了起來,嘴裡說著夢話“好累啊”,學員劉嘉星夢裡坐起來打著節拍,嘴裡說著“一二三四,錯了錯了”。同住的老師都被嚇了一跳,開心一笑後轉而又心疼這些剛讀九年級的學員。四隊是藝術團20xx年面向全國招收的附屬學校學員,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參加重大演出。

艱苦的訓練,身體的疼痛,很多演員都曾有過怨言,最後大家都堅持了下來。“為了祖國、為了冬殘奧的信念,李文倩老師的暖心鼓勵,大家的互相打氣,最終讓我們都堅持了下來。”魏菁陽堅定地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