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1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1

作為父母,首先要意識到並承擔起對孩子教育的主要責任,不能把孩子完全推給幼兒園老師或家中的老人。而是既要支援和配合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和各種工作安排,還要妥善處理好與父輩間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意見分歧,協調好學校與家庭對孩子的共同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將是其終身的導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始終相伴左右,關注他們,幫助他們,引導他們。

成人是目標。學會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社會漠不關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錯誤,要和他講道理,既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也要給予必要的束縛和引導,使孩子的個性在良性的範圍內健康發展。孩子總要長大,我們希望他們能健康、快樂地融入社會。如果過分放縱他們的天性,那他們的任性勢必導致自我約束力的缺失,在個人發展和人際交往上的失敗,在社會生活中陷於孤立。因此我們家長平時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誠實守信、樂於助人、謙虛好學、積極勤奮。

孩子也是我們老師。家長應善於學習孩子們的優點和長處。孩子們有很多“可愛的缺點”值得大人們學習。如蓬勃向上的朝氣,;不保守,善於接受新生事物的特點;少世故,對人對事的真誠直率等等,他們在這些方面的優點都是值得家長學習的。孩子的這種優勢,作為家長應充分的給予肯定、鼓勵和讚揚,不可忽視、指責、抑制,以至於扼殺。

要與孩子多進行語言和情感上的交流。從最初的講幼兒故事,到和孩子以簡單的語言討論一些生活中的話題,我總是試圖讓孩子能瞭解身邊的社會,分辨善惡與美醜。雖然孩子有時對其中的道理還似懂非懂,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也是整個社會的新星。他們成長的路還很長,作為父母,掌握恰當的教育方法需要長期的摸索和嘗試,這是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點滴體會,肯定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們也會邊學邊教,在實踐中摸索,在學習中不斷進步,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優秀的人。

尊師是關鍵,老師是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系統教育的主體,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是孩子們幸福的締造者,這樣的“園丁”培養出來的花朵無疑會更加鮮豔。

我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配合學校和老師,把孩子培養成健康的人,快樂的人,有用的人!這便是我的幼兒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2

孩子是天真純潔的,除了客觀的遺傳作用以外,孩子的大腦發育還與幼兒時期生活體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家長沒有認識到重要性並且沒有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可能後續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就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那麼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分享一些能夠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方法。

一、創造逆境,磨礪孩子的毅力

不要對孩子過於嬌寵,應該為孩子適當創造逆境,提高孩子的逆商,從克服小困難開始,從而讓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

二、發揮榜樣的作用,啟發自我鍛鍊

根據孩子的特點,通過參觀紀念館等常見方式,讓孩子學習正能量人物,啟發自我教育,培養孩子堅韌不拔的毅力。

三、愛與嚴結合

父母確實要關愛孩子,但在品行方面要嚴格要求孩子,雖然剛開始孩子會覺得辛苦,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有利於他們在未來培養出良好的性格。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3

在認真觀看了家庭教育該公開課後兩位專家深入的分析講解,讓我對家庭教育的本質和內涵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的不足和許多問題以下是我的感受:

對家規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其最終的目的就是教會我們的孩子如何去為人處事這可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形成的好的家風可以讓我們的家庭幸福好的家風不僅僅可以化解家庭矛盾更是對我們的孩子有著深深影響。

我們也要正確地認識和了解孩子。我們要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才能真正地瞭解孩子、尊重孩子。我們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情緒上的共情。最後我們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做好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就是孩子的示範,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4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部分,可以說是孩子成長的起點吧。特別是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在這次的家庭教育課中讓我學到了很多也簡單的講述一下我的感想。

特別是剛開始一位媽媽播的短視訊《小捨得》中讓我深有體會,其實我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對待自己的孩子我一直以為教育他的學習才是主要,其它的都是次要的;我忽視了孩子的童真,也忽視了孩子的內心感受。聽完專家的觀點讓我知道,父母首先要做的不光是著重孩子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去感知和感受孩子的內心,感知孩子在情緒的情感、語言、行為的表達,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從正面的引導和開導自己的孩子。

在情緒方面,讓我感受到原來自己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只有自己試著處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也許孩子才會學著去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樣才是幫助孩子。遇到孩子“怪異”的行為,我們要做的不是去責備孩子,而更應該去讀懂孩子的內心,也許我們能看到的卻是孩子的童真和善舉。

這次的家庭教育課真是受益匪淺,原來我們對孩子積極充滿愛的語言引導,才能使孩子向著積極樂觀的思維、表達和態度的發展方向,才能使孩子獲益一生。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5

曾經聽到很多來自家長的苦惱:孩子沉溺於遊戲怎麼辦?孩子做作業離不開手機怎麼辦?孩子情緒不能自我調節,一點小事就大光其火影響學業怎麼辦?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發展心理研究所教授陳會昌,教給家長們,孩子一生髮展需要三顆種子:

一、自我控制力。

從班級觀察來看,自我控制力好的孩子有以下表現:

1、課堂可以有很強的專注力。不管這個老師是否幽默、講解內容是否有趣味性,孩子總是能夠專注聽講,有所收穫。

2、對待難題或者背誦量大時,總是可以持之以恆不放鬆不放棄,直到攻克為止。

3、作業時,無論老師在否無論教室環境安靜與否,都可以專心其中,把既定任務做完做好。

4、如果有自己不擅長的專案,可以制定計劃分階段持之以恆完成。

陳教授認為自我控制力等品格跟個體先天因素有關,當然後天培養引導也很重要。

我們講培養一般都會從幼兒園國小開始講起,從延遲滿足培養他的自我控制力。從觀察學齡前孩子滑滑梯的時候就會發現,有小部分孩子會在人多人擠的時候避開滑梯,而當人少的時候就去玩一玩。這樣的孩子潛意識裡就有控制能力。還有幼兒園老師說可以去衛生間了,大部分孩子就會一哄而上,即使他根本不需要去,也要跟隨大部隊一起遊歷一番。這些孩子至少這個時候還沒有自我控制的意識。對於孩子的引導我們只要付出耐心一般都可以見到成效。

頭疼的是進入青春期以後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怎麼辦?這個時候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孩子一般破壞性也大造成的影響也大了。

陳教授有個見解:一般家長對於嬰兒有足夠的耐心,但是隨著孩子長大,到國小到中學以後,耐心是逐漸遞減的。如果青春期的孩子依然存在嚴重影響健康學習生活的自控力差的表現,那麼家長還得拿出嬰幼兒餵養時候的耐心,引導、激發、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主動性。

即出於個人內在興趣、動機和願望,自發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能力。

不可否認有的孩子不加太多的引導,就能表現為對周圍、對知識有天生的主動吸收和探索的主動性。而有的孩子就得下大功夫去挖掘引導。

在學科知識中,時刻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要。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升學壓力的影響,很多家長選擇報班、提前學習、大量的超出本身年齡段的訓練等,讓孩子看起來很優異,但是時間一長、學習年級一高、學習知識一繁雜,孩子的優勢慢慢褪去,優異感也慢慢褪去。保持對課堂的興趣、對知識的'追求,比孩子考的滿分更加重要。

陳教授所談這點基礎上,我有一個感觸就是孩子的越挫越勇的品格和堅持不懈的品格也是很寶貴的。也許孩子在低年級學習階段鮮逢對手、一馬平川,但是他始終沒有體會到失敗的滋味,也沒有從失敗中攀爬上來的體驗。如果一個孩子體驗了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重頭再來,那麼在他成年以後,做事情就可以讓父母放心了,因為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有坎坷多坎坷少的區別。

三、情緒的穩定性。

情緒能否穩定,最底層的建構就是父母給予的安全感。這跟貧富、跟家長學歷、跟社會地位等關係不大,是父母自己面對社會面對家庭的情緒穩定決定的,是家庭建設方面的問題,這個不再贅述。

情緒的不穩定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影響最大。無論家長是不是在孩子前面十多年裡付出多少心力,一旦這個孩子以極端的情緒狀態來表現時,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一炬。在我們親友中,總會聽說或親歷類似的事情:某優異學生,因為手機、早戀、學習壓力、與家長爭執、老師同學的不經意評價等而不去上學,偶有一次很正常,多次或者長期就會影響很大了。

喜怒哀樂本來就會伴隨人的一生,就如我們沒有辦法取消手機遊戲一樣,我們也沒有辦法擺脫情緒的跌宕起伏。那麼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對於不良的情緒的化解。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樂觀地認為是教育的契機。就在剛剛我家兩個孩子在激烈地吵架,因為八歲的哥哥在給四歲的妹妹識字的過程中,四歲的妹妹不配合了(時間不短了,可能有一個多小時了,年齡小的孩子沒有太長的專注能力),爭吵起來,都跑到我的面前。我先讓哥哥去畫畫,這是他喜歡的;又安排妹妹去遊戲。等十分鐘過後,哥哥冷靜下來了,我叫他來到我面前,先肯定了他趁媽媽午睡可以主動幫助妹妹識字,這是哥哥的擔當。如果再遇到爭執的時候可以換一種方法,自己去畫畫,或者安排妹妹做她喜歡的事情來暫停矛盾。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6

今天在龍巖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公開課上,我們陪同孩子一起學習了《家長要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對兒童多參加家庭教育重要性有更全面認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就此談到的幾點體會。

1、我們家長是孩子的學習目標。學會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三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社會漠不關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錯誤,要和他講道理。我對孩子一直是堅持這個教育原則,讓他們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下,從小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最起碼應該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合格公民而適應現代社會。

2、家長是鏡子。“天才”不能創造,但家長只要不失時機地去發現、培養,開發孩子天賦中的特長,以自己的勤奮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家長不僅是孩子的天然教師,也是監護人,同時是夥伴、朋友和榜樣。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著家長們的思想意識形態。“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實確實如此。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

3、孩子也是自己的老師,我們家長也應該多學習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多去發現孩子“可愛的缺點”,積極陽光,不保守,無止境的好學,對人的坦率真誠等等一系列的優點。我們作為家長要充分給與這些優點的肯定,多鼓勵,多讚揚。

4、尊重老師是關鍵,我們要和孩子不斷地傳達尊師重道的思想,園丁的關愛是無私的,這樣孩子以後出社會了會多一份的博愛,對社會多一份的責任。

今後我和我的愛人及家人全力配合學校做好家庭教育,使之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之人,此上謹代表個人心得,僅此拙見。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7

通過這一期的家庭教育公開課,我們瞭解到親子真正的關心是建立良性的應答關係,孩子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不滿:

1、情感表達。

2、行為表達。

3、語言表達。

大些的孩子會有自我意識,也會有較強的自尊心。作為家長一定要理性對待孩子發脾氣,我們應該幫助孩子讓情緒暴露時如何停下來。(表格和轉盤的方法)這樣也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的愛,對他的重視。

非常感謝學校給我們家長學習的機會,讓我們找到自身的不足,和孩子共同進步。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8

目前作為新手家長,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河水剛試了個深淺,未來依舊未知,但是做主要的一點是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氣餒。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孩子必然有他特別的地方。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看看其他的方向。我的孩子喜歡美術唱歌,跑步也很快,這就是我驚喜的地方。全面認識自己的孩子,問問她在學校裡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問問她有幾個好朋友,問問今天有沒有受到表揚。有了溝通,才能有大道理可講。

古話有云:養不教,父之過。為什麼是父之過而不是母之過呢?講的就是父親對於親子關係的重要性。現在很多家庭,不管母親有沒有外在的忙碌的工作,在照顧和教育子女方面總是承擔了相對多大任務,父親對子女的教養責任總是或多或少地缺失著。父親不必自豪地跟周圍人說:“我家孩子都是媽媽操心,我都不必管”,母親也不必談起孩子把所有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攬。忽視父親作用的家庭總會在孩子長大以後(一般從青春期開始)各種隱患變得明顯起來。

根據男性社會角色的特點,男女社會分工的不同,作為父親用自身角色特點(更寬闊的眼界、更果敢的判斷、更理性的分析、更堅強的性格……)給予孩子成長中所需的理智思想、知識技能、健康人格、行為習慣等。

家有女孩的話,一名合格的父親可以影響女孩的擇偶標準、性格特點、女性氣質、青春期思想的方向,所以說良好的父女關係可以有利於女孩子長大以後嫁的更好(這是公開課中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週刊主編楊詠梅的話,當然不僅僅是這樣,女孩子的健康成長,讓她更加自信勇敢,才會融入優秀的群體中)。一名合格的父親對男孩性格的形成更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特殊意義在於“父親角色”不僅僅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種象徵,象徵力量、規則、權威。父親用自身男性特質,如果斷、剛毅、堅強、有力量、保護性等等作為兒子效仿的模板、超越的目標,激發兒子成長的動力,用無聲的權威指引兒子的未來。

父親如何在家庭生活中扮演好教育子女的角色呢?

一、重視親子互動。

這個可以依據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來看,低齡孩子適合做親子游戲、手工、智力遊戲等,高年齡階段適合利用恰當的機會解決孩子的情緒等問題。比如公開課中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教授講述的一件事情中,著名作家肖復興聽到孩子回家了,見面第一句話就是:“趕快來寫作業吧”,孩子很生氣,扔掉書包:“我今天就是不寫作業了!”其實孩子在這之前可能就沒有想過不寫作業。所以此時的父親可以在孩子回家以後花上十來分鐘時間,談談學校的趣事,聊聊有沒有苦惱,這樣的話孩子既能疏解情緒又引導思考或者解決一部分生活的煩惱。

這樣的機會俯首皆是。比方說:孩子起床賴床時候,作業拖沓的時候、受挫哭泣的時候、發脾氣抱怨的時候、處理不好同學關係的時候……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就是我們教育時機到來的時候,解決掉一個問題以後孩子的人生就少了一部分的阻礙。對於解決問題,相信父親一定比母親做的更好。比如我們家老大的字型,一直沒有質的突破,尤其是脫格的情況下。爸爸陪著他一起練習,第一次就有很明顯的變化。一段時間以後,爸爸的字型美觀了,孩子的字型也穩定多了。

二、重視體育訓練。

父母們在一起聊天的時候,總是會把孩子不努力學習、遇到困難就躲避歸因為孩子沒有吃過苦,這是共識,就有一定的道理。父輩們艱苦奮鬥,終於讓自己的下一代不再像他們一樣有凍餓之苦,更多的物質需求(比如各種玩具、文具)都可以無底線滿足,這個時候孩子還有吃苦的機會嗎?還是有的,那就是體育訓練。體育訓練對於培養孩子堅強的品格和機動靈活的應對能力等這方面不再贅述了,那麼父親應該怎麼陪伴孩子體育訓練呢。

首先,選擇一項可以長期堅持的體育訓練專案,比如跑步、跳繩、籃球等,如果有固定的時間,比如清晨6點半準時快步走1000米,晚上睡覺前仰臥起坐50個比速度,週末籃球場打半場籃球……長期的堅持可以培養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永續性,固定的時間可以培養孩子的有序性和安全感。

其次,體育訓練的目的不是單純為了陪伴孩子,而是雙贏。父親因為鍛鍊身體獲得的精力充沛、體能增強,可以把這個感受告知孩子,引導孩子觀察和體會運動給自己帶來的變化。這有助於長期的堅持下去和興趣的培養。體育鍛煉時“師不必強於弟子”,孩子做到的父親未必做的到,有機會讓孩子體會到成就感也是好事。比如我們家每天睡前爸爸陪著做仰臥起坐,還比不上孩子做的快,孩子能夠找到自信,更加有動力去堅持了。

三、重視情感交流。

公開課中談到一個例項:有個忙碌在外地的爸爸,因為沒有辦法跟孩子在一起,所以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寫信來增加親子交流和互動。這也是傅雷在《傅雷家書》中給我們介紹過的方法。

一般認為父愛無言,情感的交流也可以在共讀同評中、在心態平和中、在態度友善中、在問題討論中……讓孩子感觸到關心和幫助。

有的父親會覺得無從下手,因為孩子會明確表示:我不需要你管我。這一般是青春期的孩子,由於長期缺乏溝通造成的傷害後的情況。那麼父親首先要弄懂孩子這樣說話的潛臺詞,很大可能就是:爸爸,你不夠關心我,我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沒有像其他人的爸爸一樣幫助我。這個時候父親就得想辦法抓住時機進入孩子的內心情感世界。如果這個時機沒有抓住,沒有解答好孩子的潛臺詞,那麼只能走入更加厚重的冷漠。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需要的情感需求不同,錯失了陪伴的時機,再也找尋不來了。做一名合格的父親,並不是要做所謂的犧牲,而是共同成長,正是孫教授的一句話:只要有心,每一位父親都能成為好父親。這不僅是男人的崇高責任,也是男人真正走向成熟和幸福的標誌。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9

今天聽取了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徐勇,北京市西城區學生活動管理中心主任、教授王小慧給我們帶來的“言傳身教: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內容與方法的傳承與運用”的公開課,受益匪淺,談幾點感想:

言傳身教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內容與方法的傳承與應用。中國傳統家庭教育注重“孝”和“禮”,以家風、家訓的形式來完成,父母則是家風、家訓建設的主體。在言傳身教的家庭教育過程中,父母應以賞識、肯定和鼓勵為主,以約束、批評為輔。積極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肯定孩子微小的進步。在孩子犯錯時,多點耐心,循循善誘,幫助改正,不要過度苛責。良好的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漸進的積累才能完成。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10

首先感謝徐勇和王小慧老師給我們帶來精彩的家庭教育公開課。

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是不能隔斷,現代教育是建立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傳統教育不是指古代,是指傳承和延續。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現代教育需要在傳統教育中吸取好的文化。

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包括的核心內容是家訓,家風,家學。家訓是長輩對子孫後代的訓教,是看得見的可操性。守規矩,講誠信等都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嚴格執行。家風是耳習目染,是言傳身教,是一個家庭的文化和傳統,具有獨特性和傳承性。好家風需要建設,需要有序推進,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以己示範,做好孩子的榜樣,在家庭中家長是主體,好家訓成就好家風,好家風造就好家庭。

孝道教育,父母想要孩子孝順自己,就要給孩子做好模範,身體力行的感染孩子,讓孩子真正的從內心去感受,產生出情感。家庭是一個組合體,大家一起努力,一定會創造出美滿的幸福家庭生活。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1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從最初的受到父母的啟蒙教育,到現在教育自己的女兒,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十分重要,甚至決定著她們的發展方向,影響到終身。

家是每個人溫馨的港灣,對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讓家庭穩定的發展,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才會給子女的成長帶來好處,才能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塑造高尚的人格。總之,在這幾年的教育中,我會讓孩子愉快地學習、健康的成長。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12

今天看了學校公眾號推送的《生命教育》,使我聯想到年初的疫情。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白衣天使們不顧自己的安危奮戰在一線,為我們詮釋了生命的價值。關於生命教育,父母應該在生命的源頭澆水,這會使孩子一生都有力量。生命教育有三個層次,首先是要活著,然後是活好,最後是要活出價值。

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課,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孩子從出生到成長,家庭是第一個搖籃。從成長到立業,再到他成立新的家庭,原生家庭給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種生命的積澱、補給、關照,是一生的話題。

孩子雖然是父母所生,但從他出生以後,他的生命就不再屬於父母,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一個生命。我們應在孩子小時候,就滲入生命教育。以動植物做參考,讓幼兒認識到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會復活。

從國小開始,家長要給孩子灌輸不欺負人和不被人欺負的理念,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父母要提高警覺,對孩子的異常行為保持一個敏銳度,觀察孩子的負性情緒徵兆,關注孩子的社會交往。家長要細心觀察、未雨綢繆,要在發生問題前就阻止。不要因為粗心或不在乎,而釀成了大禍。

孩子成長中我們要做的是有效陪伴,用心陪伴,關注孩子的感受。5歲之前建立的情感關係基本會決定一生,在幼兒階段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應該把向上的生命力傳遞給孩子。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周圍人和事物的關心,在這些事情上都會影響孩子。家長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家長的正能量多,孩子就積極向上,家長的負面情緒多,孩子對人對事就沒有信心。家長自己就是一個榜樣,孩子在父母的身上可以看到怎樣應對挫折,在疫情當中怎樣按部就班有序地做事情,在面對痛苦的時候怎樣調動力量,在災難來臨時怎樣泰然處之。告訴孩子,人生會遇到許多的挫折,我們不要輕言放棄,要以自己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力克服困難。父母要讓孩子覺得家是一個美好的地方,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可以回家釋放自己,儲蓄能量之後再出發。

父母的責任,是給孩子成長提供空間、提供自由,而不能替代孩子做決定。父母不應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實現。我們要建立一種新型的親子觀、家長觀、平等觀、尊重觀、獨立觀和成才觀。

生命價值高於一切,我們對生命的態度要積極、樂觀、向上。生命教育貫穿於孩子從小到大,是一項終身教育。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13

本期以“表達”為主題,得到兩位老師的精彩講解,要懂得孩子日常生話中以各種方式向家長表達……的重要性,獲益匪淺。

1、孩子的表達一定要看懂,走進他們的世界,聽聽他們的聲音,能夠看明他們的情緒、情感、行為、語言。‘到底傳遞什麼,才有更好的親子關係,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2、對孩子要尊重。理解。瞭解。再去關愛,不能強迫,一定要正確引導,讓孩子逐漸逐漸對各方面……產生愛好,認真學習。

所以,上完這堂公開課,懂得孩子表達是很重要的,讓我瞭解到懂得孩子的各種方式表達會使孩子對自己十分信任,遇到什麼事情就能主動跟自己分享和交流,使孩子更健康快樂成長。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14

親子間真正的關心是建立良性的應答關係。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瞭解孩子的情緒情感、行為動作等向我們傳遞的資訊,從根本上去了解孩子的內心,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流,發自內心地肯定他,並給予一些反饋,做孩子的好朋友。在生活中,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品質,比如好奇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韌性、強健的身體。我們始終認為長大後成就很高的人,不一定都是IQ很高的人,而是具有堅韌品格的人。行行出狀元,在任何一個領域做到前20%,生活都不會差到哪兒去。

在今後的教育中,我們也會繼續幫助孩子建立使命感,培養孩子的“志氣”,重點培養孩子克服困難、吃苦耐勞、做事勤懇、踏實努力、有韌性、頑強的品質,經常帶他去爬山、踢球、慢跑、游泳等,鍛鍊他的毅力、勇氣、擔當、堅韌性。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15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國小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長期以來,各地區和學校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在實踐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時也要看到,近年來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對此,全黨全社會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勞動教育。

從孩子個人成長方面:勞動對於現在社會的孩子來講,沒有溫飽等一定需要體力勞動為主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勞動在改變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是不能通過學習為唯一方式,勞動在改變精神層面上的重要性更加凸顯。而孩子成長過程中,精神的豐盈和成長在新的時代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勞動鍛鍊了孩子的意志,使孩子變得更加堅強;勞動使孩子更珍惜物質的擁有和生活的幸福;勞動使孩子體悟到父母的辛苦與偉大,學會尊重父母和孝敬師長;勞動培養孩子自強、自立的品質使他們能夠順利成為一個合格乃至出色的人;勞動使孩子恥於不勞而獲,懂得自己的勞作也能為他人帶來些許幸福;勞動使孩子的雙手更靈活,大腦更聰慧,知識更豐富。

再來談談怎麼才能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或者能力。

首先,家長潛移默化的影響很重要。家長的言傳身教和身體力行都可以影響孩子。如果家長一味要求孩子只是進行文化課學習,傳導成績好才是一切的思想,那麼孩子是不可能認為勞動是必要的。

其次,可以通過以下具體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參與家務活動: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平時在家裡應讓孩子參與家務鼓勵孩子學著做,比如包餃子、拖地、抹桌子、澆花、餵魚等。自我管理勞動: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服務性勞動,學習料理自己的生活,如學會自己穿衣、刷牙、鋪床、疊被、洗襪子,洗碗、整理學習用具等等。使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幫著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參與交往活動:家長可以採用進來,走出去,培養與人交往的意識和能力。家長還要儘可能的多鼓勵孩子參加公益勞動,讓孩子學會用自己的特長為他人服務。讓孩子從中體驗勞動給生活和他人帶來的歡樂和幸福。鼓勵幫助他人:家長應積極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所長去幫助他人,從而增進能力,贏得友誼,提升學習的動力,提高自信心。賦予責任:家長有意識地教給孩子一些具體任務讓孩子去完成,為孩子創造實踐機會。年齡小的指派簡單任務,年齡大的佈置複雜的任務。如到商店買東西到鄰居家借東西,到郵局取包裹,到火車站買車票等等。孩子在完成這些任務時既要付出勞動,又要接觸社會,從而得到鍛鍊。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毅力、意志力。

再次,注意在孩子勞動的過程中注意安全和給予肯定。肯定要中肯,不可以泛泛表揚:你真棒,你真是好孩子之類的。要針對勞動這件事讓孩子談收穫,比如:每天疊被子後,看著整整齊齊的被褥心裡什麼感受呢?每天主動刷碗有什麼收穫呢?幫助別人提包裹是什麼感覺呢?

另外,孩子的假期是勞動教育的良好時機。初步設想在孩子勞動教育時要有階段性、目標性和階段總結。我們可以在每天都勞動教育之前有一個設想,設想通過什麼具體的家庭勞動達到哪個具體的教育目標。

勞動教育關注孩子的全面成長,生理的、心理的、品格的、養成,做事情具體的方法和探索的空間也在勞動教育過程中得到鍛鍊,“成己達人”,人在勞動當中對於自己而言成就自己的能力,勞動的結果能夠讓其他人受益,在其他人的正面反饋中可以成就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