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必備)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9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必備)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對教師角色都有一種新的認識。老話重提,教師不僅僅是教給知識,要教會其做人才是最關鍵的。為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教師的角色該如何轉變,是我們每一位在職教師要好好思考的課題。上課認真教,才是好老師的時代,已經不能勝任現代的需求。現代教師該扮演怎麼樣的角色呢?

一、教師要有獨立的價值、尊嚴和獨特的個。

歷史學家班固說 “惟有大雅、卓爾不群”。只有真正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才能獨立站起來,不跟著社會風氣走,自己建立一個獨立的人格。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為人師表的,和醫生這職業不一樣的是醫治人的心靈的。作為新時期的教師,能夠獨立站起來,卓爾不群,不跟一般人一樣隨波逐流,才能有自己的價值所在。所以教師的真正價值和其他所有職業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看來,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不同的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系上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或衝動,稱為低階需要和生理需要。一類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的潛能或需要,稱為高階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等級的需要。滿足這種需要就要求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最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成為所期望的學生心目中的老師和領導眼中的職員。這是一種教育創造的需要。也是一種教師本身價值的需要。

一個時代來臨的時候,如果你不跳出來就會被他埋沒,沉下去。例如,新課程來臨了,我們很多老教師,沒有好好把握好新時期所需要的新的教師角色的變化,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講究學問和方法,學習新的知識,沉浸在自己是老教師,有很多經驗等頑固思想當中,最終被淘汰了,還不知道是為什麼。經驗固然重要,但對新的理論掌握,適應新時代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做教師的,在新課改下,重點要把握好“轉”字,不管你是什麼名校畢業的,如果認識不到自己的價值,有自己獨特的思想和見解,而是放縱自己,最終都會被淘汰。並且失去了尊嚴和個性,成了隨波逐流的人。

二、教師需要在職業生涯中獲得樂趣、成功體驗和不斷髮展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人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學,而現代人呢,在整個社會都表現出浮燥,甚至是“今之學者為錢”的時代,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清貧的教師,在經濟大浪的衝擊之下,如何安靜下來,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獲得樂趣,並且又甘於清貧呢。作為一個職業,首先要對自己的職業有興趣,就是自我效能感,才能好好的為之所學,如果為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去”就不能獲得職業的樂趣。那真正是“今之學者為人”了。其次,要有成就感,孔子所提倡的“為己之學”、“為仁由己” (《論語·顏淵》),主張學習目標是為了提高自身,而不是為了別的什麼,這個時代既然已經充分體現出教師職業的主體性以及對其職業認識的重視性了,那麼自我的提高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髮揮主體性、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同時也是教師自己成長的過程,和樂而不為呢。再次就是幸福感,教書育人是如何把我們中國的文化精髓融入他們的思想深處,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啟發每一個人的內心自覺,強調的是對他們自身能力的肯定。自我實現意味著充分地、活躍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貫注地體驗生活。從而獲得滿足感。

三、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合作者、管理者

《資治通鑑》中有一句頗為耐人尋味的話叫“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意思是能以其精湛的專業知識傳授他人(作經師)並不難;而能以其淵博的學識,高尚的人格修養去教人如何做人(作人師)就不那麼容易了。這話現在琢捉摸起來,還真不無道理。就像《三字經》中講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儒家認為人初生的時候,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本性雖然是善良的,但由於日後的習慣不同而相差很遠。以上這些古語是值得我們好好體會的。作為一名教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如果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修養去教育他們,把自己的思想傳承給他們,可能就會改變其一生的目標。所以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尤其重要。

作為教師應具備是學生的指導者的能力,教師以自己的人格修養和精湛的知識,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這個成長過程中,除了教師指導外,還有基於學生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資深生活和社會實際。這些方面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它從根本上轉變了學生的生活方式,由被動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發展了學生專心精神、實踐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願望。

作為教師應具備是學生的合作者的能力,教師以自己的人格修養和精湛的知識,指導和幫助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同時,要參與學生的各個環節的學習活動中去,與學生交流和溝通,準確地瞭解學情,及時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或調整教學計劃,從而實現向學習方式的轉變,發展學生搜尋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自己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作為教師應具備是學生的管理者的能力,教師以自己的人格修養和精湛的知識,培養的是未來社會的創造者,如果培養出來的學生只知道埋頭讀書,連最基本的自立能力都沒有,那將來如何在社會上立足。

四、教師的發展和成長是一個自主的過程

做學問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此語出自《禮記 中庸》。這是我國古代儒家思孟學派的一個關於學習過程理論的精髓篇章。這說的是學習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學習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慾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新。新教師成長為合格教師的就要“博學之”。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沒有了最資本的技能技巧那能成為有自己在教學上的策略和方法呢。 “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的知識加以懷疑。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這就是“慎思”。成為有自己思想和個性的合格教師。“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也是前面講到的卓爾不群。那麼,(通過這種學習)愚笨的人也能夠變得很聰明,柔弱者也可以變得很剛強。從一個新教師到適應期教師到成熟期教師最後成長為專家型教師也就是前面說到的這個過程。也是做學問的方法。有自己的教學風格,也就是有自己的價值和獨立個性的一名專家型教師。

以上是我對在新課程背景下對教師角色變化的一點很不成熟的認識。我想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會對教師角色變化有更高的體驗和認識。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我們學習了《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透過這次培訓,我重新認識了自我的職業,並對教師這個神聖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個性對以下幾點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一、依法執教。

透過這次學習,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必須要依法執教,過去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我們必須要糾正,我們必須要相信孩子,孩子有孩子的學習方法,他們各自理解新知識的潛力也有所區別,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幫忙孩子來學習,我們也不能因為自身的著急對孩子動粗,那樣是不對的,今後我將繼續依法執教,對孩子對一點寬容,多一點理解,我相信對於孩子的成長還是十分有利的。

二、教書育人。

雖然表面上只有4個字,但卻內含豐富的內涵。以前總認為,我只要按照大綱要求,將學習知識傳授給學生,教一些做人的道理,我的任務就完成了。但此刻我重新認識到其實作為一名教師,更要把教書育人當作一種職責,當作一種義務,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合理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教育,同時最後的評價也要改善,不能將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手段,要充分運用綜合的評價的手段,將過程作為評價的主要指標。

三、為人師表。

作為一名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榜樣,那就要處處提高自身的修養,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深處紮根發芽。學生在學校的與老師交往的時間甚至比跟父母交流的時間都多,所以我們要充分運用各種機會對學生進行品德、做人的各種道理的教育,只要這樣才能不枉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我們就應自身做一個道德行為的楷模。

四、終身學習。

以前總是強調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實際上此刻已經不夠了,隨著知識的多元化,綜合性的加強,此刻的教師要具備更多的知識,此刻要做自來水,甚至都不夠,務必要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只有這樣,才不會被社會淘汰。今後我將利用課餘時間不斷充電,不斷學習,將自我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

 五、關愛學生。

作為教師,要像關心自我的`孩子那樣。關愛孩子不只是在孩子生病時送他去醫院,在他家裡出事時關心他們,而就應在平時就要更多的從生活、學習、身體等等各個方面來關心他們,在孩子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遇到困難、困惑時,我們都要做有心人,主動去關心他們,主動去疏導學生心理方面遇到的困惑,在這個好處上,教師也要再次認真學習心理學,做一個稱職的心理醫生。

總之,這次培訓我的收穫十分大,除了集中學習,我想再次利用自我的時間更加仔細和深入的學習。透過這次學習,我覺得就應站在高起點的位置,重新來認識教師這份職業,重新來規劃自我的職業生涯,規劃自我,按照要求來不斷規範我們的教學行為,為推進素質教育儘自我的一份力。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3

9月30日,我鎮四位優秀青年教師在中心國小舉行講課比賽,為參加全縣國小語文優質課評比做準備,四位參賽教師精心準備,為我們呈現了四節精彩紛呈的課堂教學。

韓雪老師執教的《酸的和甜的》,在自主識字環節,為激發學生識字興趣,進行高效識字,韓老師採用了很多方法巧妙識字:

生活識字:從生活中的味道進行課前談話,自然引入對“酸”認識,如:在平時生活中,你都在哪見過酸?句中識字:如韓老師出示句子,學生先讀句子,然後認讀其中的詞語:葡萄架下,有一隻狐狸。引導認識“葡萄、狐狸”。看字形識字:串字像什麼?規律識字:老師指大螢幕認識“狐狸猴”,引導孩子說“狐狸猴”有什麼相同的部分,反犬旁的字還有哪些等,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漢字規律,牢記生字。

韓老師非常注重學生朗讀的訓練,訓練方式非常獨特,孩子讀書也非常有感情,抓重點詞,理解句子。

陳燕老師執教的是《掌聲》,課文以小英“自卑——感激——樂觀”的情感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陳老師這節課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為本、以情為線、以讀為主、以拓展為目標,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段讀悟體會。通過自主閱讀,研討交流,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不但落實了教學重點,同時也為學生培養了良好的`學習方法。這是本堂課中一個非常成功的地方,值得學習。

胡芳紅老師執教的《慈母情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學設計新穎獨特,教師通過不同的方式創設情境,如補充三個描寫母親形象的句子,課文以外的小說中的文字補充,音樂渲染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體會和感悟,在學生理解領悟的基礎上指導讀,顯得那麼自然,水到渠成。教師的語言樸實感人,毫不做作,富有感染力。教學環節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恰到好處,整堂課給人很舒服的感覺。

總之這四位老師的教學各有特色,整堂課都凝結著她們的智慧和汗水,一份耕耘一分收穫,相信她們從這次活動中能收穫很多,從她們的身上我也學到了很多。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國小數學教師觀摩課優質課學習心得體會

我有幸參加了市優質課,15節課中包含了統計、空間與圖形、概念、解決問題等課型的教學。可以說,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上好數學課,幾位老師給我們做了示範,加上深入細緻地剖析、點評,我收穫很大,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充分的備課

在這之前,我參加了全縣數學提高班培訓,本來我不是組長,但自己的表現讓大家記住了我,我和幾名優秀的學員和李老師一起參加了北京市新鴻儒教材教法培訓,回來參加了縣優質課評選,又有幸參加了縣暑假提高班培訓,通過市優質課初賽,我有幸得到了去市裡講課的機會,這些機會都得經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和爭取,也謝謝李老師和鄭老師的賞識。一步一步紮紮實實的走過來,讓我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小老師,成長為一名獲得縣市優質課老師。

二、準確的數學語言和充分的教材分析靈活使用

參加數學教學工作才兩三年,我感覺對於教材教法的學習還不是很深入到位。這讓我在講優質課前的`摩課中可吃透了苦頭。

看到《統計》課題後,首先是教材和學情分析,我翻遍了教研室所有的資料,查遍了網上優秀的課例和教學反思,覺得自己經準備的很充分了,我就把教學設計發給李老師看,但李老師說“再看看吧!”這一話讓我感到我下的功夫還不夠!

週一我又把我的教學設計拿給我們學校的領導看,袁校長說“得要詳案!”回到家後我又把課堂實錄寫了一遍,又拿給袁校長和秦主任看,他們告訴我“數學語言要規範!數學語言要簡煉!!每一句話都要去琢磨去推敲!”

一句句話真得很重要!不僅體現上下內容的銜接,而且每一句話都代表一種思想!比如開始上課的第一句就是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六單元統計,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了使統計表中的資料更直觀形象我們可以製成統計圖”說的是資料的作用還可以製成統計圖,“除了用統計表之外,還可以用什麼方式形象直觀的表示這些資訊呢?”體現根據已知資料可以用兩種方式表現出來!

三、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

“智慧的火花是在思維碰撞中產生的”,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通過討論,交流各自的想法,逐步修正自己的想法,這時學生得到的知識是深刻的。他會有種成功感,愉悅感。學生小組成員間討論,通過學生的對話進一步加深了對這幾種幾何形體的認識。

結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加倍努力,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5

“教師想要釋放永恆的能量必須時刻充電”,這幾天的學習,讓我從名師那裡充上了滿滿的“電量”。

張恩勇教授的課堂極大地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對教學方法、教學形式以及教師需要具備的知識能力與素養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張思勇教授針對七年級和八年級的學生首先做了主旨為“閱讀及作文方法”的指導,給我印象最深的同時也是最直接的衝擊是張教授對古今中外文學作品的熟悉程度,對於孩子們隨口背出的古詩,張恩勇教授都能非常清楚地說出這些作品的'歷史背景及主題思想。

“腹有詩書氣自華”,我意識到,作為老師,我需要大量增加自己的閱讀量並且加強自己的記憶力,做一名“自主”的“智慧型”的教師。

張教授在這堂課送給了孩子們一個極其美麗的句子,“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

孩子是百合,老師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而在這等待的日子裡,教師自己也要奮力前行,博覽群書,養得深根,終有一天會枝繁葉茂,成為像張恩勇教授一樣出口成章令人敬佩的教師。

張恩勇教授授課的語言魅力令我折服也讓我著迷,比起我枯燥又單調地告訴學生:“閱讀很重要,你們一定要多看書呀……” 張教授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書就像給我插上了一雙隱形的翅膀,讓我瞭解到了歷史,明白了人生”和概括性的語言“讀書有審美作用,認識作用,感染作用” 層層遞進,讓學生自發地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課堂上對學生形象而又獨特的鼓勵方式,像是 “黑牡丹”的比喻,既新穎又貼切,讓聽者沉浸其中,張老師像催化劑一樣帶有啟發性的語言,深刻的語言內涵,再次讓我感受到教課語言魅力的重要。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教學方法和孩子的學習方法一樣,起著指路燈的作用,是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保證。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分類教學,對文章的分類,對閱讀題型的分類,教師需要對同一類題型總結出一種普遍的答題方法,讓孩子在考試中即使是進行不同文字的閱讀,也有固定的答題模式。

另一方面,注重學生基礎,研究、尊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每一位學生,無論成績是否優異,他們都是一株百合,教師需要耐心並且細心地等待花開,給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發展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調整。除了清晰明確地告訴他們長短期目標是什麼,也要告訴他們如何到達。

最近兩天由舒校長組織的培訓沒有完整地參加,不過也收穫滿滿。名師的教學形式的豐富多彩讓我敬佩不已,為了讓孩子們既快速又快樂地記憶,能探索出如此多形式的朗讀。

跳起來讀、分組回聲讀、小鹿快讀、蹺翹板左右讀、變色龍男女讀,以及拍一拍二拍三分節拍讀,循循善誘,讓學生們學習起來毫不費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孩子們在背誦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快樂,從心裡喜歡上語文。

非常感謝學校能提供給我們這次學習機會,秋季的教學即將開始,我會汲取所學精華,快速消化並吸收。新的學期,給學生制定一個方向,也給自己制定一個方向,以新的教學姿勢,迎接新的挑戰。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6

第一部分:教師學習的經驗和體會。

十一月十四日上午,獲嘉縣教體局舉辦「學校精細化管理」講座,我有幸與中心校領導一起聽了楊老師的講座.透過形象、生動的事例,受到愉悅而深刻的思考、管理知識的教育.進一步啟迪思考、開拓視野、細緻入微的感受.以下是我個人學習後的一些體會:第一,我深知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意識,是一種觀念,是一種認真的態度,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變化始於校長;變化始於老師;變化始於習慣。為了深入理解精細化管理的內涵,需要先對我們最初的理念進行梳理。

在學校應該有明確的崗位職責,每個崗位應該有什麼要求,怎麼做,按照什麼程式,應該非常細緻和清晰。比如楊老師所在的天津市河東區實驗國小,後勤服務崗位,要求:每個人都有具體的任務,每個任務都有人完成,這樣才能創造出良好的服務育人環境。辦學管理,只要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評估、監督機制,許多學校的日常工作就不用安排,學校工作就可以有序地進行。校務會將會議減至最少,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在教育教學上,領導也能從繁重的事務和會議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精力到前線去視察指導,解決實際的困難和問題。

二是精細化管理與教師教學相結合;楊先生在《學校精細化管理》一文中,提到了管理好學校,涉及到教師,就是要管理好教師的教學工作。從課堂效率的角度來看,提高課堂效率有三個主要途徑:講教材,教改大講堂,案例分析。教學過程中,我們會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也會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等。

第三,學校精細化管理不是機械、僵化的管理,而是要突出人本思想,滲透情感交流的管理方法,使學校精細化管理達到績效的最大化。注重細節,不是把平常的小事放大,而是要把教師和學生的生活,僅僅是、情感等各個方面的關注。關心每一個老師,關心每一個學生,做孩子生命中最美的人。

最終,只要打造出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團隊,就會使全體師生相互協作,

共同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標和任務,共同實現學校發展的願景。

總之,通過這種培訓,提高了認識,明確了責任。就將來

在工作中要從大處著眼,從細小處入手,加倍努力,努力營造和諧、向上的校園環境,為建立我縣特色的農村中國小而不懈奮鬥!

第二部分:教師學習的經驗和體會。

經過這個階段的學習,使我對《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有了一定的瞭解,認識到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約束和規範了我的日常教學行為,做了一名懂法律、會教育、會管理的人民教師。

以師德教育活動為載體,以集體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多層次、多角度地學習了全國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蹟。讓我體會到了教師職業的崇高,體會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身為老師,應該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榜樣,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應該履行的職責。

師德師風教育的開展,使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思想活躍、思維幼稚、好動、鬧騰、煩躁時,我就會不自覺地把學生的這一習慣當作“不懂事”,事後想一想,這是不應該的,實際上,學生是生活的“生命體”,他們有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好學生人人都喜歡,但淘氣的學生也不見得什麼都不是。當老師要有一雙“放大鏡”的眼睛,用來尋找和挖掘自己身上的閃光點。用“點”面促進學生進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緒,沉著冷靜地教育每一位學生,學會用優秀教師的品質激勵自己。與現在的好老師相比,我的思想水平還有待提高。從把學生當作朋友開始,改變傳統的“師道尊嚴”觀念,讓學生喜歡自己的教育、家長認同,成為人民滿意的教師。

透過學校開展的師德師風教育,也讓我發現自己的不足。成為一名稱心如意的教師,不能光是一句口號,要付出實際行動,在教育教學中,首先要學會不斷學習,通過學習來充實自己的學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業務水平;其次,在實際教學中,要勤於鑽研,用心育人,用心傳授知識,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才智;再者,為學生服務,在為學生服務的同時,教學生如何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總的來說,在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學習過程中,先進教師的精神和行為洗滌了我的心靈,激發了我教書育人的熱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讓我體會到了人生的價值,即工作是快樂的,奉獻是幸福的!

第三部分:教師學習的經驗和體會。

在暑假教師遠端培訓中,每一位教師都以生動的事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和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又煥發了激情,燃起了鬥志,的確感到受益匪淺。以下是我通過學習得到的點滴體會:

這次培訓極大地開闊了我的眼界。經過這些天的訓練,我發現自己的視野侷限了,就像一隻井底之蛙。於是我就想到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如果孩子們一成不變地固守著老一套的觀念,那該是多麼可怕的事!學生是一個完整的社會人,我們不僅要理解知識,還要理解學生的成長需要,為他們的成長創造各種有利條件。訓練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走進新課程的教師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單一主體,而是“組織者”、“指導者”、“推動者”、“研究者”、“開發者”、“協作者”、“參與者”、“學習者”等多種主體。教師要想在新課程理念下適應教育教學活動,就必須自覺地成為教學的研究者、終身的學習者、教學實踐的反思者,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思想,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潛質結構。通過學習,我得到了啟發。作為一名老師,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時代的變遷。課堂改革和學校改革,兩者都與社會變革有著血脈聯絡。通過學習,我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方式發生了轉變。希望將來的我能夠立足課堂,跨越時空,讓我的課堂更能體現時代與社會的特徵。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教學需要的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幫助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數學的潛質,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感受壓力,增強自信心;這時,我突然覺得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要不被淘汰出局,要不要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就需要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潛質、課堂教學潛質等等。並且這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並勇敢地走進課堂去實踐,及時地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整、加強骨幹教師的領導等,我堅信通過自己的不斷髮奮,一定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7

前不久學習了陶行之先生的教學佳作《教學合一》一文,我覺得作為一名音樂教師,為了能使低年級小朋友越學越有趣,越學越聰明,越學越愛學,然而去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滲透到音樂教學中去。

 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

教師教學不應該是教給小朋友死記硬背現成的知識,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培養小朋友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小朋友學會學習。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確立好小朋友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和把握小朋友的興趣,創造小朋友積極參與學習的機會,讓小朋友在說一說,做一做,演一演,創一創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並給小朋友一些自由空間,讓他們自由發展自己的個性。

二、“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來決定”,要把教法和學法緊密相連。

陶行知先生認為人的智力有差異,因此,他積極提倡根據人的不同智力特點施以不同的教育。他還認為教師教的快、慢、多少,都要根據小朋友的實際情況,各方面的能力、興趣而定,要使不同的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做中學,學中做”,才能有興趣,才能學得好。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陶先生的理論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寓教於樂”的思想。人的智力有差異,小朋友音樂基礎也有差異,所以我們教師要根據小朋友的差異性,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對每位小朋友的音樂基礎有所瞭解,以便能在課中能有的放矢地進行音樂的差異教育。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能隨機應變,讓不同層次的小朋友都能有“成功”的機會。例如:在複習《保護小羊》這首歌曲用雙響筒和碰鈴來為歌曲伴奏時,我先叫那些音樂節奏不太好的小朋友,用__|__||節奏伴奏,待他們表演完後,我與學生一齊擊掌,表揚他們,然後我再叫那些節奏感好的小朋友,鼓勵他們用不同的節奏來伴奏,因為他們節奏感非常豐富,用了_ __|___||、__ _|_ __||等等不同的節奏來伴奏,獲得了大家一陣又一陣的掌聲。這樣,不僅讓層次差的小朋友有了參與的機會,而且增加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一旦興趣被調動起來,就能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順利掌握了學習的基本要求,同時,基礎好的小朋友又得到了較高要求的鍛鍊。

我感覺到音樂教學中滲透“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受到了小朋友們的歡迎,還能使我在教學中化時少,工效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是一名兼職的農村國小音樂老師,有幸參加了懷化市(國培計劃)國小音樂教師遠端培訓。

農村國小音樂課就等於簡單的唱歌課,上一節,教一首歌,便算是完成了任務了。這次培訓學習,我觀看了很多優秀的音樂老師的教學視訊,也學到了不少的音樂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在這裡,將這次學習的一部分感悟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作一個總結。

新課標指出:中國小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於通過音樂,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那麼如果做到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質呢?我看到培訓視訊中很多老師的音樂活動設計,在許多地方都提供了學生的創造空間:比如,儘量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同地敲擊方法,在敲擊中掌握三拍子的節奏。又如,創編歌詞:當學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後,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小小音樂家,改編原來的歌詞,自信、大膽地向大家介紹自己心愛的樂器。“創造中體驗”帶給學生無窮的樂趣,也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創作成功帶來的喜悅。

那麼,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如何做到這些呢?

 一、啟發想象,喚起學生創新能力。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及所謂標準答案的限制,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傳統教學模式牢牢束縛著老師和學生的思維,甚至自己曾一度認為:把學生教得沒了任何問題是教學效果好。現在反思,其實這種教學觀念,完全忽視了學習的個性發展,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古人也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學不問,難有學問,思維從疑問開始。在藝術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自己提出問題,並自己解決問題。

比如,我在教學三年一期的“擺手舞”這一課時,有學生就問:擺手舞是怎麼跳的?我不做正面回答,我用風琴伴奏唱“擺手舞”,讓學生想像一下,在歌聲裡,你會怎麼跳這個“擺手舞”,先是有幾個女同學開始做起了動作,我順勢引導他們跟著音樂的節奏來跳,這時,男生也有人開始跳起來,動作各種各樣,但都能跟隨節奏,同學們跳得可歡了!這時,我再跟他們講關於“擺手舞”的相關知識:擺手舞,是湘西土家族獨有的一種民間舞蹈,每年的正月九年級到十七是他們的“擺手節”,土家族男男女女,成千上萬的,會圍成一個個的圈子,擺動雙手,邁起健美的步子進進退退,他們以這樣的舞蹈為新的一年祈福。然後,我再彈唱一遍“擺手舞”,同學們想像土家人民圍成圈子跳起“擺手舞”的歡樂情景(由於學校條件限制,沒有相關的視訊),再一起邊唱邊跳“擺手舞”。這樣,學生們在學會這首歌的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想像,並且體會到了音樂與舞蹈的韻律美。

二、弱化傳統環節及概念教學,注重體驗。

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過於強化音樂知識學習和技能的訓練,造成學生死記硬背不能靈活應用,課堂學習機械化、成人化;教學環節板塊化,教師教學感到枯燥無味,學生也覺得學習沒有了生趣,這些都與新課標的要求相違背,不利於學生的發展。在本節課教師努力突破傳統發聲、節奏練習、聽音練習的框框,將發聲、節奏、聽辨練習融於歌曲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努力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體驗、感受,知道怎樣的聲音更美及二拍子節奏的特點,同時不知不覺中獲得聽辨能力的培養。

 三、音樂教學的多元化

以前我的音樂課是一上課就教歌唱歌,其實音樂的內涵是那麼的豐富,學生完全沒有體會到感受到。所以,我充分利用音樂豐富的元素,讓學生來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比如,我會把將音樂課上成一節“朗讀課”,讓音樂與朗讀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音樂聲中體會文字的優美、在朗讀中享受音樂在情感上的共鳴;我會用一節課專門來讓學生來感受“節奏”,通過拍手、拍膝、敲桌、跺腳,創造出各種節奏來;我會讓哼唱(或者用風琴彈奏)聽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跟據自己對樂曲的理解用形體來表現樂曲的情緒或情感(悲哀的是我自己不長於舞蹈),嘗試用自己內心與音樂交流。

總之,通過國培活動,我感覺自己在對新目標的理解上、在教學理念、在教學方式上都有了較大的提高,而作為音樂教師,我也更應該不斷反思,努力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總結一下。

這十五位老師的授課,各具特色、亮點紛呈,充分體現了各個地區的先進教學水平。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講好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教師的基本功尤為重要,參賽的大部分老師的基本功非常紮實,在她們的音樂課中,無論是教師的表演,還是教師的語言、教態,都顯示了一個音樂教師紮實的音樂素養。在這幾天的聽課中我發現他們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教師角色定位準確。整堂課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合作者、夥伴、朋友引領孩子們走進課堂進行學習,始終微笑面對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2、老師們的普通話標準,教學語言準確規範。老師們善於運用簡練而生動的語言來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才能保證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威海的王雲琴老師,她的聲音非常的溫柔甜美,簡潔而到位的語言是她整堂課非常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給聽課的老師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3、教師教態親切,表情豐富,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課堂的組織、調控能力更能體現教師的藝術功力豐厚,在課堂上能夠靈活應變,左右逢源。臨沂的方玉華老師教授的《非洲的靈感》,用自己誇張的動作和表情帶動學生親身體會非洲人的原始與狂野,模擬各種鼓點感受不同場景。無伴奏歌曲《阿伊亞》親身示範,展示了在聲樂方面高超的造詣和良好的音樂修養,師生合作使得無伴奏三聲部合唱在課堂很好的展示,那種聲音的空靈與通透以及蘊含在歌聲中的濃濃情感,深深感染了學生和在座的老師,贏得了全場的掌聲。每天下午,在老師們執教完以後,都會在省教研員李東老師的.主持下由執教的老師反思教學效果,並進行互動式的評課和研討,尤其是李東老師的點評非常的生動和到位,李老師也提出了幾個大會研討的中心議題以及音樂課上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為以後的音樂教學指明瞭方向。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關於音樂課課堂內容的構建問題。也就是說,一節音樂課我們選擇的內容的多少。首先,我們在設計一節課的時候,不能簡單的拿來一首歌曲或者一首曲子來反覆的學習,也不能花裡胡哨的加上很多並不需要的內容來填充,而是要根據不同年齡學段學生的特性以及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科學的來調配整堂課的內容。其次,當我們選擇好教學內容以後,如何科學有效地進行組織也是個很大的問題。比如王秀麗老師的《拉起手》這節課,《拉起手》是一首相對比較簡單的歌曲,一節課單純的來學唱這一首歌曲的第一聲部的話,對於六年級同學來說多少是有些乏味了,可以在完成歌曲以後再更充實一些。

2、音樂課堂要回歸音樂本身。有的課內容豐富,函蓋量大;形式也很多樣,有朗誦、有學生參與表演,有大量學科的綜合。但如果我們進一步思考,音樂課堂中學生的音樂在哪裡?課堂中開展的朗誦等活動與音樂的聯絡在哪裡?學生從中又能收穫多少?在互動式評課研討的時候,有的老師就提議王芳老師的《柳樹姑娘》可以在拓展部分加入古詩的部分,但是專家建議,現在的音樂課還是要以音樂性的內容為主,倡導迴歸音樂。新課標告訴我們:音樂教學以音樂為主體,抓住音樂最本位的東西來教學。音樂課要運用音樂語言的手段來促成音樂教學,即通過旋律、節奏、音程、和聲、力度、速度、調式等表現手段來豐富教學內容。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一切教學方法應是充分利用“音樂”這一情感藝術的:用鮮明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美妙的音色等來表情達意,從而直接接觸學生的情感中樞,震撼學生的心靈,滲透和影響學生的情感世界。因此,要將音樂課返樸歸真,就應凸顯其音樂性。在研討的時候,有的老師就提議王芳老師的《柳樹姑娘》可以在拓展部分加入古詩的部分,但是專家建議,現在的音樂課還是要以音樂性的內容為主,倡導迴歸音樂。 3、要關注課堂上臨時生成的東西。李東老師認為很多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往往會預設很多環節,比如說這一堂課的難點部分,於是就會在設計課的時候就將教師認為的難點摘出來單獨教授。首先將難點摘出來破壞了歌曲的完整性,影響學生對音樂整體的把握。其次老師預設的難點並不一定真的就是孩子們在演唱歌曲時遇到的難點,作為音樂老師要把握住整個課堂,多關注課堂上臨時生成的東西,難點不是老師預設出來的,而是學生在實際學習中遇到的,這樣的東西是鮮活的,而不是死板的。

4、關於二聲部教學。二聲部教學一直是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很多老師在課堂中不敢去嘗試。李東老師建議,可以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進行,哪怕一節課只能進行兩句,也不要緊,可以將二聲部教學分散到每節課,哪怕是當做練聲曲給孩子來練習,時間長了也能也能對孩子有一個大的提高。關於這一點盛青老師《do re mi》這節課就做的很好。這節課從學生的聽覺入手,從易到難,讓學生慢慢喜歡音樂,不知不覺中就將二聲部表現出來。給聽課的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之,在每節優質課中,都能感受到每位授課教師的獨具匠心、周密細緻,每堂課都有或多或少的閃光點供我學習、借鑑。我會吸取其中的精華,並嘗試運用到以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樂教學。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8

這次學習最大的收穫是,利用課程團隊提供的網路平臺,與專家、與認識或不認識的廣大同事們隨心所欲的交流,從交流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學到了新觀點,擴大了視野,開闊了思路,迫使自己走出自我的小天地,覺得對自己是個不小的提高。

研修讓我正確認識了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性:教師要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與研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要積極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的有關書籍,記好學習筆記。同時,要結合教學實際,積極撰寫心得、反思。研修讓我充分的認識到,教師職業是按照一定社會的需要和標準“傳道、授業、解惑”的,是培養社會所需要合格人才的職業。一個合格的教師,應從充分認識自己勞動特點的基礎上,樹立從高的職業道德,修煉自己的職業精神,以實現“教書育人”的歷史使命。

研修使我對素質教育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自己肩頭的責任也更明確了。研修過程中彌補了我知識的不足,提升了自己,達到了繼續教育的目的。觀看視訊,總會看到一些優秀課例,學習與互動,總會讀到一些好的文章。同行們獨具匠心的`課堂設計,經典精闢的學習體會,讓我深感自身的不足,“書到用時方恨少”,做一個學習型教師,第一次真切的感到促進自己專業領域的成長是那麼緊迫。

研修學習雖然結束了,但新課程對我們要求的學習和思考才剛剛拉開序幕。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更新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注重本學科以外各科知識的學習,以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教學工作。老師也應終身學習,惟其如此,才能與時代同步。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9

學校在寒假期間組織進行了集中培訓,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經過這一假期的培訓學習,我感觸很深,受益匪淺,使我更深刻的認識到了自己的差距與不足,對自己的人生價值、認識水平、理論水平等都有進一步的提高。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一、提升教師素質,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經過這次培訓。我深深的感覺到,作為教師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只會“傳道授業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師,只有與時俱進,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尊重學生,具有專業化知識和技能,才可以做一個好教師。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教育著學生。當我們的老師用自己的行動給學生作出表率時,也同時給學生指明瞭行動的方向。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教育的神聖還在於在我們塑造學生靈魂的同時,也在塑造自我的靈魂,並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這恐怕是其他任何職業所無法比擬的。

二、把握最新教學動態,拓展了教師視野。

教學反思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再學習,是自我矯正,不斷提高的過程。教師要學會自我反思,就會以特定的眼光給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定位,就會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審閱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這次培訓,對於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充電機會。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我的業務素質。還能夠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去,我堅信通過這次培訓,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於自己鍾愛的教育事業。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型別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耳濡目染的東西很多。但要採他山之玉為我所用,納百家之長解我所困卻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前邊的路很長,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會朝這個目標去努力。

三、加強自身學習,提升自身水平。

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和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於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於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於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因為終身學習已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只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培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才會使自己重視終身受益。

培訓後在工作中的打算:利用本次培訓成果,積極探討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學模式,嘗試任務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一、聯絡生活,積極拓展資源

有人說,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語文課程標準》也強調:"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應用。"在兩位老師的課堂上,都很好地體現這一點。先說說黃存蘭老師吧,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詩句"有了它,家庭充滿溫馨,有了它,生意興隆榮耀;它使陌生者不再陌生,它是朋友間交流的暗號。它使勞累者疲勞頓消,它為失意者重燃希望的火苗;對悲傷者它有如太陽,比所有禮品都更有效。"黃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請一位同學來讀課文,其他同學閉眼想象:此時,你腦海中彷彿出現了那些生活中與微笑有關的畫面?讓學生結合詩句說說自己想象到的'生活中的畫面,將抽象的詩句轉化為一個個畫面,將理性的領悟轉化為感性的認知,降低坡度,既教給了學生一種領悟詩意的方法,又讓他們充分體會到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樂趣。再說說劉佩老師吧,為了讓同學們能更好地領會"怕"中的內涵,她先讓同學們到文中的相關段落中去找"怕",並數一數一共有幾個"怕",再讓學生反覆地讀這段話,說說從這四個"怕"中你讀出了什麼?不僅如此,她還進一步拓展文字——想想她可能還怕什麼?就這樣,學生們有了一次與女運動員的情感之旅,真切體會了她的內心——極為難過、懊悔、無臉見人。

二、複習詞語,巧妙丟擲問題。

上課不久,劉老師向同學們出示了一組詞語,我原以為不過檢查同學們對詞語的掌握情況罷了,誰知在學生讀完詞語之後,老師丟擲了這樣一個問題——這些詞語有什麼共同特點?"都是描寫人物心情的詞語""心情不好"……於是,老師因勢利導,"那請你們認真讀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女運動員心情‘沮喪’的部分"……教學過程銜接自然、無痕,讓我不得不歎服於老師高超的引導!

無獨有偶,最近在涼泉希望國小聽周嬋娟老師執教的《最後一分鐘》,又再次感受到了這種"由詞入文"教學策略的魅力。周老師依次向同學們出示了三組詞語,由"多音字,引導學生正音"到"韻腳,感悟詩歌語言特點"到"反義詞,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環環相扣,逐層深入,一步步教給學生方法,教會學生學習。

法國哲學家薩特說:"學生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是的,在課堂上,文字,是一種引導;教師,是另一種引導。此次活動真是讓我獲益良多。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關鍵,最需要解放思想,在教育戰線,由於思維模式、思維定勢和陳舊觀念,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一大障礙。通過學習討論,查問題、找差距,極大地激發了我校廣大教師的思想活力,能動腦筋想辦法,轉變觀念謀發展,解放了思想,統一到擴大開放,加快發展上來。認識到只有堅持解放思想,才能準確完整地把握黨的十七大精神,才能結合新的實際,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科教發展任務,才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創新局面,為發展教育事業作出新貢獻;只有認真貫徹“36”字治教方略,只有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戒驕滿,找差距,才能開拓創新,促進我登封市教育大發展。

通過學習討論,認識到我們教師每個人都是學校主人,個個都是發展的重要一環;樹立了發展意識、明瞭了開放需求,確立了教學工作中心地位的理念,明確了學校在新時期的發展目標、戰略定位與辦學特色,以育人統攬全域性,統一思想,與時俱進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辦學理念。掌握了以往學習中學不到的知識點,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加深了對學校的'認識,更加明確了努力方向,明白了作為教師的職責和任務。

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還會以“新,細,實”三字工作要求我們自己。我們還會以三十六字治教方針中“以質量為英雄”“以表率帶作風”弘揚務實作風。

教育教學方法要創新。創新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的靈魂和不竭的動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意氣風發地為振興中華而教學,並傳承著五千年燦爛文明的教師們,特別是國小的全體教師們,應該勇於探索,大膽創新,創新出更多的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為國小生所接受、所歡迎的教育教學方法,在工作中能夠準確地回答和科學指導學生的學習問題,無愧於這個時代光榮的稱號。

身為教師,在要求學生的同時,也應該提高對自身的完善。從知識、思維、修養等各方面去發現缺點,進而改正。智者說:“如果你想要抓住沙子,你抓得越緊,沙子就會從你指縫中流出,只有你的力氣適當,沙子才會握住。”所以,我們對學生的愛如何把握住愛的“度”的問題,是十分關鍵的。我認為這主要體現在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為家庭與社會服務,以優質的教育造就更優秀的人才和合格的勞動者,滿足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發展和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上。為此我們教師應該做到:

1、強化服務意識,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努力為學生髮展服務,為家庭服務,為社會服務,實踐教育要為人民服務的教育方針;強化以人為本的意識,教育教學改革及方法、模式的選擇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意團結普通群眾,帶動身邊的人一起進步。

2、要有奉獻精神,當我們個人利益與黨、國家、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我們就應以黨、國家、集體利益為重,必要時能犧牲個人利益;在工作中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標,維護自己的正當的權利,但不過分計較個人的得失。

3、事業心強,以事業為重,能為學校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有愛心,熱愛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教師必須做到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應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由於教師所從事的職業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因此,我們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做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完善人格。

4、要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更新那些不適應新形勢的舊思想和舊觀念。教師既要把學生當做學生,還要把學生當做朋友,當做一個與教師有平等關係的公民。教師要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思考、尊重學生的創造思維,而不能要求學生全盤照搬教師的思維。更新教育觀念,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受教育者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由於他們的遺傳因素、社會生活條件和生活經歷不同,他們的氣質、興趣愛好、性格、智慧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教師的勞動具有很強的創造性,必須因人、因時、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我們的教育應當是創造一種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通過學習,促進了我教學理念的改變、教學行為的改變、學習習慣的改變。通過反思教學反思,使我認識到:針對農村國小的狀況,要提高教學效率,關鍵是要向四十分鐘要效益。只有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才能提上來,我認為做好以下幾方面很重要。

一。優化師生關係。

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好朋友,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孩子對老師的愛。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極少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漠不關心。教師要與學生一起玩,一起學,互動互學,知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幫學生所忙。在課堂裡,教師包辦的事情要儘量少一些,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要儘量多一些,師生要共同融入情境教學中去,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讓課堂成為師生心靈交融、情感呼應的園地。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在喜愛任課老師的前提下,才會樂於學習。正所謂,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二。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結合實際,不斷向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社會意義,看到學習的實際價值,誘發其學習動機。例如,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從而使學生不再覺得數學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覺得數學是脫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虛無飄渺,數學要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課堂。改革家庭作業形式,比如學習了常見的乘法數量關係以後,佈置學生雙休日隨父母去菜市場買菜或購物,按單價獨立計算價錢。如在“元、角、分”的教學中,可開展模擬購物活動;在“分類統計”的教學中,可讓學生統計一週所要學的功課,每門功課的節數等;在學習“米、千米”的教學中,領學生數步伐,估計長度。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面積時,帶學生去操場上測量,算周長,求面積。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用緊密結合,這正是片面應試教育所嚴重缺乏的,也是我們改革數學教學必須要不斷加強的。

三。採用鼓勵的評價方式。

教師積極的評價,對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言語,都散發著情感的動力。當學困生稍有進步就鼓勵他“今天你又進步了,老師很高興”;當學生書寫不工整,則幽默地告戒他“你長得很漂亮,希望你的字也一樣很漂亮。”總之,教師應多一些肯定、鼓勵的語言,以縮小師生間的距離,溝通師生的感情,讓學生感受學習成功的樂趣。

四。開展學習競賽

根據國小生身心發展特點,適當開展學習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國小生在競賽條件下比在平時正常條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學習效果更加明顯。在競賽中,由於強烈的求勝心、好奇心驅使,他們總希望爭第一,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教師利用這種心理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增。教學中可以組織各種比賽,如“看誰算得快又對”,“看誰的解法多”,“比誰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組算出來的人多”等,都能使學生“大顯身手”。比賽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全班比賽;可以分男女同學比賽;可以分小組比賽;還可以將學生按能力分組比賽,總之要使各個層面上的學生獲得成功,想辦法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感,這樣對國小生的激勵作用將會更大,他們參與學習的熱情就會更高。

五。對學困生常抓不懈

學困生是影響班級成績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常抓不懈。要提高學困生的成績,首先,要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使他們認識到自己並不比別人笨,而是自己沒有努力,若努力了,自己也能學好。備課,上課時,專為學困生設計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提問,當他們有一個較滿意的'答案時,全班同學給予熱烈的掌聲,使他們也能享受因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取成功的快樂。在遇到學習中的困難時,先讓幫扶他們的優秀生給予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如果還解決不了,教師再加入到他們的小組中去,相機引導,直到把問題解決為止。

學困生成績落後還因為他們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缺少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如果教師不能及時正確地加以指導,將會造成惡性迴圈。提高學困生的成績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搞“一刀切”的辦法。當學困生的轉變沒有起色時,教師不能急躁氣餒。應找出原因,“教不厭,誨不倦”。堅持面授教學法,起點低,穩步走,不停留。學困生在轉化過程中常會出現反覆現象,教師要持之以恆,要與家長相互交流,瞭解反覆的原因。班主任也要與任課教師溝通協作,在其它學科的教學中應多關注學困生的心理,學習,養成等方面的變化。堅持出現錯誤不急躁,問題出現不嫌棄,屢教不改不灰心的原則。在教育過程中,老師要時時存有一顆捕捉後進生身上“閃光點”的耐心。對學困生一時表現出來的好思想、好行為等積極因素,要抓住不放,並及時表揚。因為,學困生的上進表現,大多具有非穩定性,經常是“一閃念”,假如此時得不到強化,便會很快陷回到消極的泥潭中去。而教師適時地表揚、鼓勵,將使他們燃起希望之火,鼓起繼續前進的勇氣,使這種“閃光點”成為名符其實的向好的方面轉化的轉折點。教育和轉化學困生沒有現成的妙策和固定的模式,只要班主任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摸清情況,找出問題,耐心教育,持之以恆,永不言棄。才能讓他們同優生一樣展開知識的翅膀,健康快樂地同享一片藍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