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者如何應對入職焦慮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5W

諮詢中,我遇到了這麼一個案例:

求職者如何應對入職焦慮期

張聰(化名)是IT軟體工程師,工作三年,技術水平還算不錯,也做過幾個專案,過年的時候通過同學介紹,跳槽到了另外一家待遇更好的大型民企。入職已經一個月了,張聰覺得自己還是很難適應工作,因為進入了一個新組建的專案組,使用的技術與自己之前的技術經驗有很大的區別,需要花時間學習。一開年,張聰就忙的不可開交,整天在看技術文件,和新同事還沒有很熟悉,平時也感覺不方便溝通,公司的培訓也不是很多,而部門經理似乎對自己頗有期待,指望自己承擔更大的責任。張聰開始焦慮了,他甚至覺得別的同事有時會不那麼友好,都想看著自己出醜。

焦慮的張聰不知所措,有朋友建議他堅持一段時間就好了,他也知道需要堅持,但是工作的壓力又讓他總想逃避,現在甚至有點後悔當初的跳槽了。於是,到新精英來求助。

張聰的情況確實普遍,經常出現在跳槽、轉行,或者升職的時候,不僅是在職場上工作三五年的時候會有,即便工作了十年八年,也一樣會遇到類似的情況。這種情況被稱之為入職焦慮症。主要表現為需要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開始感到有很多的技術需要學習,許多的業務需要熟悉,很多的同事需要溝通、瞭解、建立關係,特別是一入職就被委以重任的時候,更加感覺難以承擔。對於這種情況,每個人的公司環境不同,承受力也不同,表現各異。

不少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會提供好很多機會讓新人融入公司,剛開始安排工作的時候也會提供一定時間的學習適應期,有些企業還有導師制,由導師來帶新人。儘管如此,仍然有些人會出現焦慮,這種情況需要調節心態,更需要對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進行職業規劃,從而明確這一階段需要做些什麼,以助力職業平穩過渡。

有研究表明(轉型理論),在職業發生轉換的前期會有半年左右的不穩定期,這一階段在剛開始的時候會表現為興奮和蜜月期,然後在3個月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失去自信,出現混亂,甚至是職場危機。到了半年以後就會有分流,有些人進入穩定上升和發展的階段,而有些人就會發展平平,甚至離開。

我們如何度過這段焦慮期呢?可以考慮以下策略:

1、正確認識這一階段。這是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很正常的階段,不管進入職場有多久,換了一個新的環境,就一定會有適應,這種適應也不是單方面的,有個人的.適應,同時也要考慮組織的適應。像人體的排異反應一樣,對於新人,組織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認識和接受,在這段時間裡,個人對於原來環境的自如與新環境的陌生之間產生對比,包括工作內容的調整,出現一定的焦慮是很正常,也是有益的。

2、將焦慮分類。焦慮並不可怕,焦慮只是我們自身對於能力欠缺的一種本能的反應,但是可怕的是,焦慮到崩潰。我們要嘗試將焦慮分類,我們會為什麼事情焦慮,把這些事情具體列出來,並且找出這些焦慮事件之間的關係,在這些焦慮事件中,有沒有哪一件事是最需要解決的槓桿性事件。如果一方面事情解決了,焦慮會減輕多少。如果有些事情短時間內無法解決,你是否願意接受給自己一段時間慢慢解決。

3、管理可能的支援。焦慮是關於能力的,而每個人背後的支援系統可以使這些焦慮減輕。這些支援包括家人、上級、同事、朋友等。這個支援系統中每個人提供的支援各不相同,有工作上的、情感上的、生活上的,同樣需要把所有這些支援列舉出來,並且分類,找到尋找這些支援的方式和渠道,有些支援需要等待,有些支援需要主動要求。把這些支援與焦慮對照,就會發現,原來大部分的焦慮都會有一些支援可以對應。於是,方法就出現了。要做的就是,找到最重要的支援,對應最需要解決的焦慮,分步驟實施就好了。

分清問題,找到原因,整合資源,順應規律,這就是職業規劃。職業規劃是職場人必備的職場能力,或許不像溝通能力、領導力、專案管理能力那樣顯性,但職業規劃能力恰恰能整合一個人已有的優勢與資源,根據探索的既定目標,實時進行定位與調整,為職業發展提供階段性的戰略指引。職業發展沒有一帆風順的,在困難和障礙面前,職業規劃就是一柄利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