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每位求職者的奧祕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W

知己知彼,職場不殆 --探知每位求職者的"宇宙點"奧祕

探知每位求職者的奧祕

Ⅰ "功成名就"需體會"純乎自然"的境界

很久以前,整個世界處於混沌初始的階段。那時地球的名字叫伊甸園,只有一男一女--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生活得非常快樂,沒有煩惱,整個世界就像天堂般的自由,充滿歡笑。

直到有一天,夏娃遇見蛇,它誘惑夏娃,告訴她在伊甸園裡有一棵智慧樹,吃了樹上果子的人會變得非常聰明。於是夏娃便摘下那個果子,與亞當一同分享。當他們吃下果子的那一剎那,他們的智慧開了,也開始有了羞恥之心,開始懂得分辨是非善惡,於是他們再也無法住在天堂般的伊甸園,只能出世受苦。

有許多人認為他們違背了神的旨意,所以會吃了那顆禁果,帶著原罪繼續繁衍生命。可是我們在《聖經》的"創世紀"裡卻看到另一層更深的寓意,那就是人類之所以受苦,是因為那顆禁果帶來了所謂的"聰明才智"。而人類煩惱的根源,則恰好來自於我們好壞對錯、是非善惡的觀念。對於初涉職場的人而言,功利心、名利心便是那顆令人垂涎的"果",一旦擁有,善惡未卜!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他一直認為"道"是不可說的,世界的真相只要一說出來,便失去了它真實的面貌。

在《道德經》裡有一句能夠參透萬事萬物本性的一句名言,"大道廢,而後有仁義理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一生都是活在找尋自身回到母體中的那種感覺。因為在母體中,我們不需要做任何努力,就能在母親那裡索得生命的資源,而活在當下,得到滿足。這也是一種純乎自然的精神體會。

當我們存在於母體內時,絲毫沒有"我"的感覺及意識。我們和整個宇宙聯絡在一起,和外界也沒有分界線,是那麼的自然、簡單。然而,當離開母體的一剎那,我們立刻有了"存在"的意識,五官開始發揮功能,與外面的世界接觸了。每一個接觸、每一個資訊使我們開始有了感覺,感覺到自己和這個世界是分開的。這時,"我"及"存在"便進入了意識層面,區別、差異也在這一剎那的自我意識中開始萌芽。就此,脫離了與"自然"相融合的感受,我們離開了無意識,來到人間。

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正說明了社會上存在太多的區別、差異,造成人類的疾苦。許許多多才華橫溢的畢業學子,在事業上逐步走向輝煌時,金玉滿堂、威名四起,但在名利的背後,卻是那樣的脆弱,以至遠離了生活、喜好、友情甚至親情。大學生對自身職業生涯的規劃,是建立在就業心理學的基礎上的,如果我們連最基本的價值趨向都不能正確認識,成功對於我們而言,又有何意義呢?

老子倒騎著青牛進城時,他一定不去猜測,也不看前面到底有什麼,而是讓風景自然地閃現在眼前。青牛慢慢走著,風景也是慢慢地、自然地倒映在眼中。出現什麼,就接受什麼,就看什麼,欣賞什麼,我想這就是一種所有事業有成者所兼具的"自然感受",也正是生命潛能的終極真義--懂得接納與欣賞,能夠跟這個世界每一個真實的發生、每一個真實的存在融合在一起,不排斥、不批判,而是去接受、欣賞。所以,當你在職場上遭遇不可扭轉的敗局,你是去逃避,還是去接受呢?

自然是最美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去做,永遠無法做的比自然更好。在過去幾千年的歷史裡,人類拼命想要征服自然,想要控制、操縱自然,然而慢慢地,我們發現:人類對自然的征服卻是一種破壞。

一位禪師說:"我之所以健康,是因為累了我睡,渴了我喝,餓了我吃。"生命的本質其實就是如此簡單,可是大多數人卻喪失了這樣單純的智慧,失去了與自然、環境相協調的能力。如果我們能隨著環境與物件的不同,隨時能拋開自我,與外界、他人相融合,同時具有堅定的意志,不受潮流與環境變化的影響,能夠在各種境遇中來去自如的話,我們便擁有了"真我精神狀態"中的"本我"。

Ⅱ 參悟一生的職場成功之道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將一隻老鼠餓上一週,之後,將其放在迷宮裡。在迷宮的出口處放一塊它最喜歡吃的餌,因為飢餓的驅使,它會循著迷宮的道路找到出口,當它看到那塊餌時,便會迅速衝過去。試驗者故意在出口處佈置了一個電擊區,因為電是無形的,老鼠剛一向前衝,就被電所擊,這樣的痛苦使得它退縮。但在飢餓的驅使下,老鼠再一次往前衝,又受到電擊。如此反覆幾次,它於是放棄了,望著那塊餌,可望卻不可及。因為害怕死亡是生命的本能。

數月後,再一次讓這隻老鼠餓上一週,跑同樣的迷宮,出口處放著同樣的餌。當老鼠找到那塊餌時,腦海裡突然回憶起數月前的一幕,於是,它不敢靠近,但其實這次在電擊區並沒有通電。

這便是心理學上著名的"制約"實驗。初入社會的人,如初生牛犢,順勢而出,但也必定因此而四處碰壁,這些"碰壁"的感受在我們生命裡留下了所謂的"因",當外界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恰好能夠觸動它時,我們便稱之為"外緣"。當這個"因"與"緣"結合之後,就產生了退縮的"果"。為什麼在事業上有些人一味地囿於經驗,意識陳舊,而最終在競爭中被淘汰?便源於內心深處的"制約"。

之所以在這裡與大家談"自然"與"因、緣、果",是想讓諸位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懂得:真正的成功是純乎自然的;真正的失敗是有其"因緣"的。看似玄妙,實則卻是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參悟的職場成功之道。

求職者"宇宙點的感知層次"

馬克o吐溫曾寫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遊客來到了天堂,天堂美麗的景色把他迷住了。他流連忘返,信步漫遊,來到了一座宮殿前,裡面傳來陣陣仙樂。遊客不由自主地邁步走了進去,看見裡面正當中坐著聖徒波得,周圍還有一群身穿潔白衣服的天使,聖徒彼得見有人進去,就問遊客有什麼事情。

"我可以見見曾經在人世間最偉大的一位將軍嗎,尊敬的聖徒?"遊客說。

"喏,就是這位。"聖徒彼得順手一指立在身旁的.一位天使。"但是,尊敬的聖徒,他不是最偉大的將軍,他在人世間只是一個普通的鞋匠。"遊客辨認了一會,很肯定地說。

"是的,你說得對。可是他原本應當是最偉大的將軍,只是因為他選錯了職業。"聖徒彼得很惋惜地說。

鞋匠本來具有將軍之才,卻因為他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沒有正確的職業規劃,而沒有成為世上最偉大的將軍。在這個世界上,又有多少初入社會的人,由於對自己認識不夠,定位不準,急功近利,而成為一個普通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那麼,如何能夠透析我們的創造潛能,以便在職場中尋找到自身準確的職業定位呢?這便需要我們對"宇宙點的感知層次"有一個透徹的認識。

每位求職者都是立體的,而非只有智商一個平面。因此,學歷和背景也並不代表求職者的全部,閱歷、性格、特長是絕不容忽視的。在"立體育人教育體系"中,可以將每位求職者的精神層次劃分為三個層次,即"自我、他我和真我層次"。自我層面也即只注重自身的利益感受,較為表象化;他我層面強調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人,我們不僅僅是汪洋中的一滴海水,更應當屬於那片汪洋,只有我為人人,才能夠人人為我;真我層面是指每個人都是帶著神性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強調人們出世入世,來去自如的超脫狀態。

Ⅰ 知彼容易知己難--自我精神層次

你在進行人生規劃時,首要問題便是對自身有一個全面、客觀深刻的認識,絕不能迴避其缺點和弱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可以參考家庭、同學、朋友、師長、專業諮詢機構等第三方的意見,力爭對自我有一個真實全面的認識。

1 你的優勢。你學習了什麼專業?你從專業學習中獲取了哪些收益?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了你哪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你做過的事情中哪件是讓你最為自豪的?你總結自身的成功經驗了嗎?不妨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將自己進行一番評判,進而為自己的不足做出修正。

2 你的弱勢。人無法避免與生俱來的弱點,這就意味著,你在某些方面存在著先天的不足。安下心來,跟別人好好聊聊,看看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樣子,與你的預想是否一致,找出其中的偏差並有的放矢地予以彌補,這將有助於我們自我適應能力的提高。欠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還沒有認識到或認識到了而一味地迴避自己的缺點。

3 自身能力的觀察。以下列出一些能力,自己可以對照了解一下,自己所選擇的職業需要你具備哪些能力?而自己又具備和缺乏哪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執行能力、管理領導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專注能力、感悟能力、計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決斷能力、記憶能力、創造能力、忍耐能力……

4 職業興趣特性。每個人對職業的興趣、愛好都是不同的,在進行人生規劃前你首先要分析個人屬於領導型、科研型、藝術型、機械型、服務型、營銷型、演技型、生產型、社會福利型……中的哪一種。

這一部分分析解決的問題是:

自己究竟對哪一行業感興趣?如微軟總裁比爾o蓋茨,為了自己鍾愛的計算機行業,而不惜中途輟學;馬丁o路德o金和曼德拉為追求黑人的平等地位而不惜奮鬥終身。

Ⅱ 培養競爭、合作意識--他我精神層次

日本一位著名的企業家,京都陶瓷公司創始人--稻盛和夫,歷來崇尚"敬天愛人"的思想。日本有句古訓:"天賜吾與眾生同一愛,故應以愛己之心愛人"。稻盛用自己的語言解釋這一思想:"天"乃道理,講道理即為敬天,"人"即大家,即同胞,以仁愛之心愛民眾,即為愛人之心。李嘉誠、霍英東、李兆基、邵逸夫、金庸等人都以自己的仁愛之心給予過許多素昧平生之人以愛心與資助。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高科技的不斷髮展使社會越來越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在激烈的競爭中,應當注意自身心態上的變化,甚防自身的"零和心態"。我們踢足球的時候,甲方以"1∶0"勝了乙方,甲方會認為自己贏了一個球,而對方輸了一個球。我們在心裡就會形成"+1∶-1"的錯覺,認為只有對方失敗了自己才會勝利,而這種勝利並不是由於自己能力的提升而帶來的,而是由於對方能力的下降才會勝利。

保護對方就是保護自己,保護對方就是保護這個生態環境。如果一條熱鬧的小吃街只剩下自己這麼一家餐館,那麼客人們就不會再光顧這條街了,損失的終將是自己。當然,正如前邊提到的最高層次的競爭便是合作,只有合作者才能生存。

波音公司在"波音777"專案上做出的努力,證明了團隊概念在現實環境中的最新應用。波音公司採用的是多功能型團隊,這種團隊由來自同一等級、不同工作領域的員工組成,他們來到一起的目的是完成一項任務。它能使組織內不同領域員工之間快捷地交換資訊,激發新的觀點,解決面臨的問題,完成複雜的專案。工作時,這種順利的協調關係是要靠培養我們的"他我精神層次"方可達到的。

Ⅲ 純乎自然的職業狀態--真我精神層次

教育名著《愛彌兒》所主張的成長要決便是遵循自然本性,以本性為師,使成長與人身心發展的各階段一致。猶如"氣候之於植物,溼潤的土壤適於長苔蘚,乾燥風沙的土地上適於長沙棘",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按照自然的要求,改變自己的生長、發展條件來成長,以適應氣候和土壤的需要。

初入社會的你,若想在事業上功成名就、一展鴻圖,便一定要做到通過自我控制的方式,超越自身的三種精神層次,最終達到能夠如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狀態,也即能夠頓悟"真我精神層次"的真諦。

柏拉圖曾把人的靈魂分為兩部分:理智與情慾。"靈魂裡有兩個不同的東西:

一個是人們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稱之為靈魂的理性部分;另一點是人們用以感受愛、餓、渴等等物慾騷動的,可以稱之為心靈的無理性部分和慾望部分。"亞里士多德進一步指出:"無自治力的人,為情感所驅使,去做明知道的壞事。有自治力的人服從理性。"正如塞謬爾o斯邁爾斯在《品格的力量》中所指出的:"自律自治是品格的精髓,美德的基礎"。

凡在職場生涯中功成名就者,都要歷經這三個層次的成長,我們在此分析這三個層次,便會發現,在成功人士的精神成長過程中,存在著四種能量遞進關係。

熱門標籤